資源簡介 (共15張PPT)《團結就是力量》欣賞《眾人劃槳開大船》一支竹篙耶,難渡汪洋海,眾人劃槳喲,開動大帆船,一棵小樹耶,弱不禁風雨,百里森林喲,并肩耐歲寒,耐歲寒。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萬,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連,同舟嘛共濟海讓路,號子嘛一喊浪靠邊,百舸嘛爭流千帆競,波濤在后,岸在前。你了解這首歌嗎?《眾人劃槳開大船》是首勵志歌曲,寓意齊心協力,團結互助的精神,其所用的勞動號子風格流暢有力。歌曲自1993年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首唱之后,旋即紅遍大江南北,國人盡皆耳熟能詳。作詞:魏明倫、王持久作曲:陳翔宇演唱:付笛聲創作年月:1993年1月勞動號子勞動號子是產生并應用于勞動的民間歌曲,具有協調與指揮勞動的實際功能用在勞動過程中,尤其是集體協作性較強的勞動,為了統一步伐,調節呼吸,釋放身體負重的壓力,勞動者常常發出吆喝或呼號。這些吆喝、呼號聲逐漸被勞動人民美化,發展為歌曲的形式。從最初勞動中簡單的、有節奏的呼號,發展為有豐富內容的歌詞、有完整曲調的歌曲形式,勞動號子體現出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通過勞動號子表現出勞動人民的樂觀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它是與生產活動直接聯系的一種口頭即興創作,曲調比較簡單,節奏強而有力,有領有合,頓挫分明。內容根據勞動特點隨意發揮。《眾人劃槳開大船》這首歌有什么寓意?關于團結的歌曲還有哪些?《團結就是力量》《我和你》《讓世界充滿愛》《一根筷子容易彎》《軍民團結一家親》《兄弟姐妹要團結》《相親相愛》《團結就是力量》歌曲背景:《團結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詞、盧肅作曲,產生在1943年6月晉察冀邊區平山縣黃泥區的一個小村子。為了反對日寇到邊區搶糧,實行“搶光、殺光、燒光”的瘋狂政策,西北戰地服務團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廣大農村參加斗爭。為了配合這場斗爭,牧虹和盧肅同志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時間里,突擊創作了小型歌劇《團結就是力量》。在這個劇的排練過程中,大家覺得劇情還可以,就是感到結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終止感。綜合大家建議,決定由牧虹同志寫詞,盧肅同志譜曲,為該劇增加一個幕終曲,于是《團結就是力量》這首經典名曲,就這樣誕生了。關于作曲盧肅(1917--2004),原名盧方平,作曲家。江蘇徐州人。幼受家鄉民間音樂與天主教音樂影響。1938年年底至延安入魯迅藝術文學院音樂系學習、任教。次年夏至晉察冀華北聯合大學音樂系任教、后任系主任。1942年至西北戰地服務團,作《團結就是力量》等歌曲,1944年回延安魯藝任教。抗戰勝利后任中央黨校文藝工作室研究員、晉冀魯豫人民文工團副團長。1949年后歷任中央歌劇院院長等職。主要作品有歌曲《邊區藝術節歌》、《平原夜歌》、《五一紀念歌》、《歌唱呂傅良》和《平原大合唱》等,歌劇劇本《劉胡蘭》、《槐蔭記》。歌曲演唱形式合唱: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常有指揮,可有伴奏或無伴奏。它要求單一聲部音的高度統一,要求聲部之間旋律的和諧,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人聲作為合唱藝術的表現工具,有著其獨特的優越性,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聲部的數量沒有規定,一般有四個聲部。多為男高音區,男中低音區,女高音區,女中低音區。小游戲連連看:1.主持人主站隊前,舉出牌子表達一個具體意象,如釣魚、劃船、月亮、皇冠、圣誕老人等2.第一位同學不許說話,用動作表演給第二位同學,第二位表演給第三位看……直到最后一位同學說出它所理解的具體意象3.玩這個游戲期間你感受到了什么?課后作業以小組的形式合作,用你喜歡的歌曲編排一個小合唱,可以設計動作和歌唱順序。評測練習小游戲連連看:1.主持人主站隊前,分別對第一位同學說一個具體意象,如釣魚、劃船、月亮、皇冠、圣誕老人等。2.第一位同學不許說話,用動作表演給第二位同學,第二位表演給第三位看……直到最后一位同學說出它所理解的具體意象。3.若回答錯誤則整組合唱《團結就是力量》。課后作業:以小組的形式合作,用你喜歡的歌曲編排一個小合唱,可以設計動作和歌唱順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團結就是力量》評測練習.docx 《團結就是力量》課件.pptx 付笛聲 - 眾人劃槳開大船.mp3 小游戲音樂.mp3 群星 - 團結就是力量.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