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時代的勞動者》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 理解勞動光榮、樹立尊重勞動的觀念;認識了解我國勞動就業的形勢,分析勞動和就業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社會發展的意義;能列舉就業途徑和創業方式,確立正確的就業觀,了解我國維護勞動者合法權利的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制度。2、能力目標 能夠對調研結果進行深入剖析,全面深入地認識勞動的本質和意義; 能夠通過對案例的分析,準確描述就業市場中的買方市場現象、闡釋這一現象的成因、并能夠運用經濟學知識論證和探討勞動者如何應對、;在觀點的交鋒中提高比較鑒別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正面肯定每個人選擇中的積極因素,認可不同勞動的意義和價值;處理好個人愿望和社會現實之間的關系,理性面對不同的選擇。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教學難點:勞動者維護自身權益的途徑,勞動平等三、教學策略與手段教學策略:情景導引(以案例、表格、圖片的形式導入)——活動探究(提出問題—師生、生生交流)——知識建構(得出結論)。教學方法:活動探究法、合作學習法、自主探究法、分析歸納法。四、課前準備先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目前國家的就業形勢與就業政策;學生的職業理想問卷調查。五、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老師:課前在咱們們班進行了調查研究,調研結果如何呢?認可度最高的有哪些呢?(從調研結果入手,學生反思自己的選擇)(投影:調研結果)排在前幾名的分別是投資公司經理、軟件設計師、企業營銷主管、公務員。對清潔工和推銷員的認可度很低,此外創意小店店主和還有支教老師認可度較高。老師:在我們對些不同職業進行選擇的時候,是否想過,這些不同形式的勞動都有什么特點呢?學生回答:略老師總結:剛才的觀點涉及到我們對勞動的理解,勞動是什么?認可度高的職業創造性強、技術含量高、個性鮮明,認可度低的職業普通、簡單重復、技能要求低。但都是人類的勞動。勞動是體力和腦力的付出,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活動。(板書)1、勞動勞動的含義。老師:你為什么這樣排序呢?學生發言(略)老師把學生發言的要點寫在黑板上(在討論中生成知識)(學生的回答可能有:收入高賺錢多、地位高、有意義、適合自己、很有個性、個人愛好等等)老師:這些不同形式的勞動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學生發言(略)——獲得勞動報酬 滿足生存需要。老師總結:在一個公平的分配機制下,更豐厚的報酬應該給予勞動能力強的貢獻更大的人。對財富的認可寄托了我們每一個人對未來生活的向往,也說明我們都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錢對我們確實很重要,可以滿足我們基本的生活需求,是社會對我們付出勞動的重要認可。但,這并不是我們需要的全部。我們還要對社會作貢獻、有意義有價值、適合自己等等。勞動,不僅是為了物質需求的滿足,更是在追求價值的實現,追求精神的滿足 。當我們都這樣做時,客觀上便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這便是勞動帶給我們的全部。能不能找到工作?找一個什么樣的工作?能否在工作中施展才能?這些問題牽動著中國每個家庭最敏感的神經。就業是勞動者實現自身價值和自我發展的基本途徑,是絕大多數群眾謀生手段。只有人民充分就業、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因此,就業是民生之本,安國之策。(板書)(2)勞動和就業的意義。老師:在知識經濟時代,個性鮮明、創造性強、綜合素質要求高的勞動往往更受公眾的關注。那些普通、簡單重復、技能要求低的勞動,往往被我們忽略了。在大家的選擇中,在排序中,清潔工人的認可度很低。我們怎么看呢?(轉到剛才的調研結果)老師:咱們的調查問卷中還布置了一個任務,一個感動我的勞動者。那么,這些感動我們在座各位同學的勞動者都是哪些人呢?(多媒體展示)煤礦工人,老師,校園清潔工……老師:他們都是我們身邊的普通勞動者。這些勞動有什么不同?學生:勞動形式不同,勞動分工不同。老師:但他們都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勞動光榮。我們可能會更多的關注收入高地位高的勞動。但是由于社會分工不同,每種勞動都有它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往往被我們所忽略的勞動更是這個社會最基本和最不可缺的。同時,正是這種不同形式勞動才為不同特點的人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就業機會。我們每個不一樣的人都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社會給了我們選擇的自由。很多的職業,你可以不選擇,勞動形式不同,但勞動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勞動者是平等的。因此,當我們再次漫步在干凈整潔的校園時,對于為這個校園而努力工作的每一個勞動者應多一分理解,多一份尊重。(板書)(3)對待勞動的態度:勞動光榮 尊重勞動 ◆過渡老師:對勞動的尊重,就個人而言,意味著尋找最適合你的方式,獲得社會的承認。新的時代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多元的就業機會——我們怎樣通過勞動去獲得尊重?現場調查 (教材42頁的圖) 你對這四個人的觀點怎么看呢 學生回答:略大家的選擇如何,暫時不作點評,先來看看我國的就業形勢如何。(多媒體展示:三則材料 )材料一:《中國第一考:公務員考試》材料二、播放視頻 我國未來五年的就業趨勢材料三:民工荒 技工荒(師生共同分析)得出結論:(板書)2、就業(1)我國的就業現狀①人口總量與勞動力總量較大②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③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暢通我國的勞動力市場處于買方市場。我國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老師:如何解決我的就業問題?是依靠國家還是靠勞動者自己?學生:略(板書)(2)就業的對策國家角度多媒體顯示:自主選擇職業、市場調節就業、國家促進就業(自主探究:55頁,此處只需這個結論,留給學生課外研究)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一直堅持這樣的就業政策,勞動力作為一種商品也必須遵循價值規律,讓市場調節,而國家在遵循市場調節的前提下,也有促進就業的責任。國家有哪些促進就業的政策呢?(師生共同歸納板書)根本措施:大力發展經濟。國家: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擴大就業規模;加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完善就業結構。合作探究近年來,我國勞動力市場一直處于買方市場,勞動者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這種嚴峻的現狀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作為勞動者怎么辦呢?(小組討論要求: ①確定小組的選擇依據 ②全體成員出謀劃策 ③一人做好記錄整理 ④小組發言人發言,老師可以進入學生中了解研討情況)學生發言:略,(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結論:勞動者角度——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競爭就業觀、自主擇業觀、職業平等觀、多種方式就業觀——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還堅持“一定要找與自己專業知識對口、志趣愛好一致的工作”嗎?(老師總結)啟示:職業理想必須從社會需求和個人實際出發。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學有所長、學有所用仍是就業的主流。(回到課前調研):發生在我身邊的侵權行為( 將學生所了解的侵權行為,進行整理,找出典型事例,并結合分析侵犯了勞動者的哪些權利 。多媒體展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老師:目前,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勞動力又處于買方市場的不利情況下,誰來規范企業行為?學生:國家還要加強管理(追問,用什么方式管理呢)——制定和執行法律法規 。我國有哪些法律呢?(多媒體展示)(板書)3、維權:(1)、權利的內容(2)、如何去維權——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老師:作為勞動者,我們應該如何去維權呢?(多媒體展示:暴力維權?跳樓討薪?還是求助總理?)學生:(可能的回答)起訴?告他?老師:以什么去告? 維權的途徑呢?(師生共同完成):同學們的解決方式比圖片中行為要理智得多了,我們是法制社會,要樹立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知道用合法的手段和合法的去維權,哪些途徑能維權呢?課堂總結:勞動: 勞動的含義勞動和就業的意義對待勞動的態度就業 就業的形勢就業的對策(國家和個人角度)維權 權利的內容如何去維權——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老師:同學們,你們是未來的勞動者,而當前中國就業形勢嚴峻,解決就業問題除了黨和政府積極促進外,勞動者也應轉變擇業觀才能找到工作,就業中要注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才能成為合格的新時代勞動者。最后,在這里,我祝愿我們全班同學,在將來都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好好干,做出成績,為祖國添光彩!課堂練習:略課后探究:走進生活 體驗踐行附:問卷調查內容請你給下列隨機選擇的職業從高到低排序創意小店店主、軟件設計師、山區支教的教師、電影導演、清潔工人、投資公司經理、保險推銷員、公務員、企業營銷主管、汽車維修技工2、你喜歡的職業3、請用一段文字(100字以內)描述打動你的一件事(下列任選其一)一次你勞動的經歷、一個感動你的勞動者、發生在你身邊的侵犯勞動者權益的行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