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南省長郡中學2012屆高三月考試卷(五)word版:(9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南省長郡中學2012屆高三月考試卷(五)word版:(9科10份)

資源簡介

長郡中學
2012屆高三月考試卷(五)
生 物 試 題
(考試范圍:必修1,必修2,必修3)
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時量90分鐘,滿分100分。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40小題,1—30題,每題1分,31—40題,分題2分,共50分)
1.禽流感病毒與大腸桿菌最明顯的區別是 ( )
A.有無成形的細胞 核 B.有無細胞結構
C.有無蛋白質 D.有無遺傳物質
2.可以在人體同一個細胞中產生的是 ( )
A.胰島素和胰蛋白酶 B.干擾素和呼吸酶
C.雄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D.胰島素和胰島血糖素
3.下列對組成細胞分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各種有機分子都因物種不同而存在結構差異
B.DNA分子的多樣性由堿基的種類決定
C.人體內發揮信息傳遞作用的分子都是蛋白質
D.一般活細胞中蛋白質的相對含量比糖類高
4.下列有關水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①自由水參與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
②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離不開水
③水是組成細胞的成分之一
④細胞水的存在形式為結合水和自由水
⑤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例與細胞代謝的強弱關系不大
⑥不同細胞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例基本相同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⑤⑥ D.③⑥
5.把一個已發生質壁分離的植物細胞投入清水中,細胞的吸水能力將 ( )
A.逐漸增強 B.逐漸降低 C.保持不變 D.先升高后降低
6.細胞內消耗ATP的生理過程有 ( )
①丙酮酸在線粒體內氧化分解 ②蛋白質的合成
③質壁分離及其復原 ④動作電位恢復到靜止電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下列有關酶特性實驗設計中最科學、嚴謹的是 ( )
8.下列有關水稻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二倍體水稻有兩個染色體組
B.二倍體水稻經秋水仙素處理,可得到四倍體水稻,稻穗,米粒變大
C.二倍體水稻與四倍體水稻雜交,可得到三倍體水稻,含三個染色體組
D.二倍體水稻的花粉經離體培養,可得到單倍體水稻、稻穗、米粒變小
9.下列有關說法或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
A.探索溫度對淀粉酶活性影響的實驗,可以用斐林試劑代替碘液來檢測底物含量
B.用植物花藥為材料觀察減數分裂,裝片的制作流程是解離、染色、漂洗、制片
C.轉運RNA、抗體、酶、載體蛋白等發揮相應作用后,不能繼續發揮作用的是抗體
D.人的胰島素基因在大腸桿菌中轉錄翻譯出的蛋白質同樣具有胰島素的生物學活性
10.下圖為某植株在夏季晴天一晝夜內CO2吸收量的變化情況,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
①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區段是bg
②植物在a和h時刻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
③影響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強度
④ce段與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⑤若c、f時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則植物呼吸速率為c時刻大于f時刻
⑥該植物處于生長時期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②⑥
11.下列關于轉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光合作用中ATP與ADP、NADP+與NADPH之間的相互轉化、發生在光反應階段
B.有氧呼吸把有機物轉化成無機物,無氧呼吸把有機物轉化成小分子有機物
C.血糖和肝糖原、肌糖原之間可以相互轉化,保證人體內血糖濃度的相對穩定
D.R型肺炎雙球菌轉化成S型菌,必須將其與活的S型菌混合
12.將下列裝置放在光照充足、溫度適宜的環境中,觀察分析實驗現象能得出的結論是( )
A.小球藻產生O2和酵母菌產生CO2均在生物膜上進行
B.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產物有ATP、CO2和H2O
C.乙試管中小球藻與丙試管中小球藻的光合速率相同
D.實驗后期甲瓶和丁瓶中的生物都只進行無氧呼吸
13.將培養有水綿的培養皿置于黑暗中一
段時間,并阻止氧氣進入,此時只有
厭氧細菌生長,當水綿被通過分光鏡
獲得的單色光光束照射時(如右圖),
藻絲上細菌聚集最多的部位是( )
A.1、3 B.2、3
C.3、4 D.1、4
14.某同學從楊樹葉片中提取并分離得到4種色素樣品,經測定得到下列吸收光譜圖,其中屬于葉綠素b的是 ( )
15.某遺傳病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遺傳系譜圖如下,有關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此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7號為雜合子的概率為2/3
C.7號與8號結婚,出生的女兒12號為雜合子的概率為3/5
D.假如10號攜帶色盲基因,則13號同時患兩種病的概率為1/44
16.馬達加斯加群島與非洲大陸只相隔狹窄的海峽,但是兩地生物種類有許多不同,造成這種現象的限制因素是 ( )
A.它們的祖先不同 B.自然選擇的方向不同
C.變異的方向不同 D.島上的生物未進化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種群中控制某一性狀的全部基因稱為基因素
B.某種基因在基因庫中所占比例稱為基因頻率
C.基因頻率的改變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D.人類進化中,基因庫中的基因是不斷變化的
18.日本福島核泄漏,主要泄露的物質為碘—131,碘—131,一旦被人體吸入會引發甲狀腺疾病,引發甲狀腺素(簡稱甲低)癥狀。傳言吃碘鹽、提前吃碘藥能有效保護不被核福射危害,因此在中國內地出現了搶購食鹽的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碘—131造成的甲低原因可能是放射性射線照射殺傷了部分甲狀腺細胞
B.在臨床上可用碘—131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
C.甲低患者神經系統興奮性提高、耗氧量增加
D.甲低患者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
19.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
A.血漿的主要萬分包括水、葡萄糖、血漿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對內環境穩態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參與維持血漿pH相對穩定
D.內環境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和細胞代謝的場所
20.下列有關體溫調節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人體體溫調節中樞位于下丘腦,但量菜成冷覺,熱覺的部位在大腦皮層
B.寒冷刺激使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該激素作用的靶細胞是垂體相應分泌部位,能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C.在炎熱的環境中,體溫調節中樞可以通過調控皮膚血管的舒張和汗腺的分泌,來增加散熱
D.在寒冷環境中,體溫調節中樞可以通過垂體調控腎上腺的分泌活動,從而促進相關代謝活動,來增加產熱
21.生長素類似物2、4—D等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較廣泛,但不可用于 ( )
A.培育無子果實 B.做除草劑
C.促進扦插枝條生根 D.解除頂端優勢
22.將一株植物水平放置,莖彎曲向上生長,根彎曲向下生長,這與重力影響生長素的分布和根、莖對生長素的磁感性不同有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c處生長素濃度較d處高,根彎曲向下生長
B.b處生長素濃度較a處低,莖彎曲向上生長
C.d處生長素濃度較c處高,d處生長受抑制,
c處生長快,根彎曲向下生長
D.a處生長素濃度較b處高,莖對生長素更敏感,
a處生長受抑制,b處生長快,莖彎曲向上生長
23.某高三同學從生物學資料上得知:“植株上的幼葉能合成生長素防止葉柄脫落。”為了驗證這一結論,該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植物進行實驗,實驗中所需的步驟是( )
①選取同種生長狀況相同的植株3株,分別編號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將3株全部去掉頂芽
③將3株全部保留頂芽
④將甲、乙兩株去掉葉片,保留葉柄,并將甲株的葉柄橫
斷面均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丙株保留幼葉
⑤將甲、乙、丙三株去掉葉片,保留葉柄,并將甲株的葉柄
橫斷面均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
⑥觀察三株葉柄脫落情況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24.一般情況下,大腦受傷喪失意識、脊髓排尿中樞被破壞的兩種病人,其排尿情況依次是( )
A.尿失禁、正常排尿 B.尿失禁、不能排尿
C.正常排尿、尿失禁 D.不能排尿、尿失禁
25.當動物缺乏某激素時,可以通過“飼喂”或“注射法”對該激素進行人為補充,下列不可通過“飼喂法”補充的是 ( )
①生長激素 ②甲狀腺激素 ③胰島素 ④性激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6.下列關于動物體內激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都由體內專門的腺體細胞分泌
B.都經過核糖體的合成、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和運輸
C.都是含量微小但有高效的調節功能
D.可在其含量過高時進行反饋調節
27.關于下丘腦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下丘腦能分泌多種激素直接參與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B.當日照變長時,許多島類的下丘腦會分泌更多的促性腺素釋放激素
C.當飲食中缺乏碘時,會導致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減少
D.當人在劇烈運動時,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會減少
28.下列不屬于第一道防線的是 ( )
①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對病原體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細胞的內吞作用 ④呼吸道纖毛對細胞的外排作用
⑤皮膚的阻擋作用 ⑥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接觸
⑦抗體與細胞外毒素結合
A.②⑤ B.④⑤ C.③⑥⑦ D.②③⑤⑥⑦
29.許多植物用鮮紅的累累果實來吸引動物食用,間接起到了傳播種子的作用,這種現象體現了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的作用,該“信息”屬于 ( )
A.化學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為信息 D.色彩信息
30.關于細胞器的敘述中,正確的一組是 ( )
①線粒體 ②葉綠體 ③高爾基體 ④核糖體 ⑤內質網 ⑥中心體
(1)上述所有細胞器都含有蛋白質
(2)與分泌蛋白形成有關的細胞器只有③⑤
(3)含單層膜的細胞器只有③⑤
(4)含RNA的細胞器只有①②
A.(1)(3) B.(1)(4) C.(2)(3) D.(2)(4)
31.粗糙脈孢細菌的單倍體細胞中具有7條染色體,兩個不同類型的粗糙脈孢菌A和a融合后成為二倍體,隨即發生典型的減數分裂,緊接著又進行一次有絲分裂,此過程最終形成的子細胞數及每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分別為 ( )
A.8個、7條 B.8個、14條 C.4個、7條 D.4個、14條
32.某生物小組探究果實中不同濃度的乙烯對呼吸速率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
A.乙烯能調節細胞的呼吸速率,從而促進果實發育
B.隨著乙烯濃度增大,呼吸峰值不斷增大
C.隨著乙烯濃度增大,呼吸峰值出同的時間提前
D.乙烯通過影響酶的活性來影響呼吸速率
33.下列有關造血干細胞中物質運輸的途徑,可能存在的是 ( )
A.吸收的葡萄糖:細胞膜→細胞質基質→細胞膜
B.合成的細胞膜蛋白:高爾基體→核糖體→線粒體
C.轉錄的mRNA:細胞核→細胞質基質→高爾基體
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體→細胞質基質→細胞核
34.對下列示意圖所表示的生物學意義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甲圖生物自交,其后代能穩定遺傳的個體的概率為1/4
B.如果乙圖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則該生物配子含有4分子DNA
C.丙圖所示家系所患疾病的遺傳特點是男多于女
D.丁圖所示,該果蠅通過減數分裂能產生2種類型的配子
35.右圖所示有關腺體和激素對蛙發育過程的影響,圖中①②③分別代表三種激素,發育過程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前20天蝌蚪的下丘腦,垂體和甲狀腺都尚未成熟,后20天逐漸成熟。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前20天國①②③的含量都比較低,并在此期間都逐漸增加
B.用含碘豐富的飼料持續喂養蝌蚪,可使蝌蚪早于38天發育成小型成蛙
C.若蝌蚪切除了垂體后不能發育成蛙,說明促甲狀腺激素的功育是促進發育
D.切除成蛙的垂體,甲狀腺可能出現萎縮,①②③的含量都會減少
36.有一條多肽鏈,分子式為C2H3O1N4S4將它徹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種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決定此肽鏈合成的DNA分子中至少有多少個堿基( )
A.3(q+1) B.6(p—1) C.6(q—2) D.3(p—2)
37.在下列四個試管中分別加入一些物質,甲試管:經高溫煮沸冷卻后的豆漿;乙試管;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溶液;丙試管:蛋清和蛋白酶;丁試管:人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蒸餾水,則上述四上試管中加入雙縮脲試劑振蕩后,都有紫色反應的是 ( )
A.甲、丙、丁 B.乙、丙、丁 C.甲、乙、丙 D.甲、乙、丁
38.下圖是兩種細胞增殖方式染色體行為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甲種方式姐妹染色體單體分開,使細胞都含有P1、P2、M1、M2
B.乙種方式P1和M1、P2和M2分離,子細胞具有不同組合的染色體
C.利用甲種方式繁殖后代,有利于生物遺傳性狀的穩定和物種的進化
D.繁殖過程中存在乙種方式,有利于種群適應環境和進化
39.下圖A表示某二倍體哺乳動物某器官內連續發生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圖B、圖C、圖D為該過程中一個細胞內部染色體的行為變化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B、圖C、圖D所示的分裂時期在圖A中分別位于過程I、過程II和過程III
B.若該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對同源染色體上),一般情況下,圖B細胞移向同一極的基因是A、a、B、b
C.圖C所示細胞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染色體數:核DNA分子數=1:2
D.圖D細胞分裂產生一個卵細胞和一個極體
40.下表為三個穩定草原生態系統中植物調查的統數據,據表可以確認的是 ( )
A.在植物豐富的區域采用方法獲得數據
B.典型草原中各種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經草甸草原的總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早生植物的豐富度很高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按教材填空(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41.一般來說,性狀是 共同作用的結果。
42.種群在單位面積或體積中的個數就是種群密度,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 。
43.極性運輸是指生長素只能 。
44.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的工作,這種調節方式叫做 。
45.在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 ,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
三、簡答題(共4小題,20問,每問2分,共40分)
46.神經系統對內分泌功能調節有甲、乙、丙三種方式,如圖所示。據圖分析回答:
(1)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過圖中 模式,導致其分泌量增加的刺激往往是 。
(2)下丘腦不但是體溫調節中樞、水平衡調節中樞,還與 等的控制有關。
(3)當機體處于低血糖狀態時,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島A細胞,使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丙模式來調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多,促進了 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4)興奮在圖中A處傳遞是單向的,這是因為: 。
47.某實驗室通過手術獲得了下丘腦部分損毀卻能存活的大鼠,并探究下丘腦對抗體產生的影響。按下表準備兩組實驗大鼠并作如下處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山羊紅細胞);7天后,取脾臟組織制成細胞懸液;將適量脾細胞懸液與SRBC混合培養一段時間,然后檢測SRBC破裂情況(注:特異性抗體與紅細胞表面的抗原結合后,紅細胞會破裂,釋放出血紅蛋白。培養液中血紅蛋白的含量越高,OD值越大)。
組別 材料準備 數量(只) 培養液的OD值
甲 手術摧毀組(做手術并損毀丘腦前部) 12 0.20
乙 正常組(未做手術) 12 0.40
(1)向大鼠皮下注入SRBC的目的是 。
(2)脾細胞懸液會引起SRBC破裂,說明懸液中含有 物質,產生該物質的細胞稱為 。
(3)有人認為該實驗還應增設一組;做手術卻不損毀下丘腦。你認為有必要嗎?請說明理由 。
(4)右圖表示將抗原注射入正常大鼠體內后抗體產生量的變化。當注入抗原X,抗體產生量的變化是曲線A,若第8天,同時注射抗原Y和X,圖中表示對抗原Y的抗體產生是曲線 。
48.甲圖表示含有大量藻類、底層水草及挺水植物(蘆蒿、香蓮)的新型池塘生態系統模式圖。圖乙中a~d表示藻類和鏈魚能量流動過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對值。
(1)根據圖甲回答問題。
①輸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和 。
②水生植物的分布體現出了群落空間結構中的 現象。
③圖中人和豬的關系是 。
(2)從生態學原理看,利用糞尿種植蘑菇這一實例體現了 原理。
(3)若圖乙中c2=a2+b2+c2+d2,則從水草到水蚤的能量傳送效率為 (用字母表示)
49.菠菜屬于雌雄異株植物,其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實驗發現菠菜的性別還受細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合成)和赤霉素(主要是葉合成)的影響,兩種激素保持一定比例時,自然界中雌株和雄株出現的比例基本相同。去掉部分根系時,菠菜會分化為雄株;去掉部分葉片時,菠菜則分化為雌株。請根據隊上資料,回答問題:
(1)細胞分裂素的相對含量增高時,菠菜分化為雌性植株,而赤霉素相對含量增高時,菠菜分化為雌性植株。造成這種性別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
(2)若要證明去掉部分根系雄株的性染色體組成情況,可讓其與 (選填“自然界中”或“去掉部分葉片”)的雌株雜交,若子代 ,則該雄株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若子代 ,則該雄株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
(3)菠菜的抗病對不抗病為顯性,由核基因控制,如要驗證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可以用自然界中的不抗病雌株和抗病雄株雜交,其子代的表現型應為 。湖南省長郡中學2012屆高三第五次月考試題(語文) word版
本試題卷共7道大題,21道小題。時量150分,滿分150分 。
一、語言文字運用(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句注音和字形無誤的一項是 ( )
A.如果是一塊石頭,我是選擇在山野中沉埋一生,還是在市井間喧器蒙詬(gòu)?是堅守仁靜的心,還是隨緣于風塵的侵陵?
B.看似(sì)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卻被奇妙地交織在一起,觀石的喜悅與思鄉的愁悵密密揉和,真有悲欣交集之感。
C.常常碰到一些憤世嫉(jí)俗的文學青年,罵編輯有眼無珠,是勢力眼,只會用名家的稿子,而看輕自己才華橫溢的作品。
D.舟首之人峨冠博帶,煢(qióng)然而立,他并不覺茫然,若非那場“烏臺詩案”,自己又豈能從云譎波詭的黨爭中全身而退?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近日,地產分析人士孫田告訴記者,在房地產調控下,今年以來各地土地 市場成交持續低迷,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收入也明顯銳減。
B.經主辦方介紹,此次的“好書評選”經過了嚴格而公平的程序,同時融合了鳳凰媒體一以貫之的全球視野、媒體責任與人文情懷。
C.位于2011西安世園會主軸線上的自然館,建筑體形獨特,器宇軒昂,是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標志性建筑,格外引人注目。
D.2011年底,《收獲》雜志新推史鐵生絕筆,作品顯示,盡管當時史鐵生身體已每況愈下,但絲毫沒有影響其嫻熟的技巧和厚重的功力。
3.下列選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和文化改革發展,今年以來已多次專題研究文化工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文件,全省文化建設取得顯著成績,文化改革發展進展順利。
B.今天(25日)是西方傳統的圣誕節,不少人都盼望能夠下一場雪,浪漫一下,不過湖南的天氣并不應景。省氣象臺統計,未來三天,湖南天氣晴好,氣溫小幅回升。不僅不會有雪花前來助興,但晴好的天氣非常適宜出行或購物。
C.“民以食為天”,每家每戶做飯,難免會出現吃不完,有剩飯剩菜剩下的情況。年輕人一般嫌剩菜剩飯重新加熱后口感變差,寧愿到了再做新鮮的;長輩們通常很節儉,剩菜剩飯舍不得倒,于是就熱一熱下一頓飯再吃。
D.在過去的1萬年中,基因變異導致引發人體對牛奶的消化能力不斷改進的情況發生,但是這處能力卻只在那些對喝奶已經習以為常的人群中得到了提高。如果你能忍受牛奶的話,那么你的親戚很可能也無法消受這種東西。
4.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恰當的一組是 ( )
忽然一個綠浪打來,頓覺眼前一亮,呀,一片錯落有致的尖塔,漸漸地浮出水面。遠遠望去,似一艘造型別致的游船在游蕩。這是多么美輪美奐的組合,又是多么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杰作。 。為了不影響花草的蓬勃,為了不擁擠綠樹的生長,他們見縫插針,在一片清凌凌的湖水和各種野花竟放的水草之上,打下一根根木樁, ,任草兒、花兒、樹枝兒,任性地生長,甚至可以 。
①于蔥綠欲滴的叢林之中,昂揚著一座座俄式的小木屋
②一座座俄式的小木屋,于蔥綠欲滴的叢林之中昂揚著
③一座座有著尖尖的紅頂和圓木砌成的小木屋,被支起在空中
④把一座座有著尖尖的紅頂和圓木砌成的小木屋,支起在空中
⑤從木制的墻縫中,洞開的窗口處,將枝葉伸進來,與人握手交談
⑥將枝葉伸進來,與人握手交談,從木制的墻縫中,洞開的窗口處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二、文言文閱讀(23分。其中,選擇題9分,每小題3分;簡答題4分,翻譯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與孫司封書
曾鞏
皇祐三年,司戶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書告其將陳珙。珙不聽,宗旦言不已。珙怒詆之曰:“司
戶狂邪?”皇祐四年,智高出橫山,略其寨人,因其倉庫而大賑之。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從。凡宗旦之于珙,以書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數。度珙終不可得意,即載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親毋為與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應之。宗旦猶力守南門,為書召鄰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賊!汝今立死,吾豈可污邪!”罵不絕口。智高度終不可下,乃殺之。
當其初,使宗旦言不廢,則邕之禍必不發;發而吾有以待之,則必無事。使獨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況其死節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見朝廷所寵贈南兵以來伏節死難之臣,宗旦乃獨不與。使宗旦初無一言,但賊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無賞。蓋先事以為備,全城而保民者,宜責之陳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與陳珙同戮既遺其言又負其節為天下者賞善而罰惡為君子者樂道人之善樂成人之美豈當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軍殺將,喪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財者,非其變發于隱伏,而起于倉卒也。內外上下有職事者,初莫不知,或隱而不言,或忽而不備,茍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為世所侵蔽,令與罪人同罰,則天下之事,其誰復言耶!
聞宗旦非獨以書告陳珙,當時為使者于廣西者,宗旦皆歷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懼重為已累,必不肯復言宗旦嘗告我也。為天下者,使萬事已理,天下已安,猶須力開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況天下之事,其可憂者甚眾,而當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與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則宗旦之事,豈可不汲汲載之天下視聽,顯揚褒大其人,以驚動當世耶!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珙不聽,宗旦言不已 已:過分
B.智高出橫山,略其寨人 略:掠取,掠奪
C.度珙終不可得意 得意:得志忘形
D.固不可不旌 旌:表彰
6.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以書告得七 家叔以舍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B.則邑之禍必不發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C.而其事未白于天下 賞善而罰惡
D.又為世所侵蔽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
7.下列給文中畫橫波浪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
A.今猥令與陳珙同戮/既遺其言/又負其節/為天下者賞/善而罰惡/為君子者樂/道人之善樂/成人之美/豈當如是邪
B.今猥令與陳珙同戮/既遺其言/又負其節/為天下者/賞善而罰惡/為君子者/樂道人之善/樂成人之美/豈當如是邪
C.今猥令與陳珙同戮/既遺其言/又負其節/為天下者賞善/而罰惡為君子者/樂道人之善/樂成人之美/豈當如是邪
D.今猥令與陳珙同戮/既遺其言/又負其節/為天下者賞/善而罰惡/為君子者樂/道人之善/樂成人之美/豈當如是邪
8.本文語調激昂卻又言辭懇切,作者在為孔宗旦訴冤的同時,陳說天下治亂得失之理,指出了哪些令人擔憂的現實情況?并提出了哪些觀點?(4分)
9.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司戶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書告其將陳珙。(3分)
(2)蓋先事以為備,全城而保民者,宜責之陳珙,非宗旦事也。(3分)
(3)今彼既不能用,懼重為已累,必不肯復言宗旦嘗告我也。(4分)
三、古代詩歌鑒賞和古詩文默寫。(12分)
10.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完成題目。(7分)
[雙調]折桂令·過多景樓
周文質
滔滔春水東流。 天闊云閑,樹渺禽幽。 山遠橫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鉤。
桃蕊紅妝渡口,梨花白點江頭。 何處離愁? 人別層樓,我宿孤舟。
本曲在景物描寫上很有特色,請簡要分析。并說說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7分)
11.古詩文默寫。(5分,每空1分)
(1)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 ;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2)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 。
(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3) ,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騰王閣序》
四、現代文(論述類,實用類)閱讀(11分,其中選擇題6分,每題3分,簡答題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
易中天——學者還是明顯
記者:易老師,他不能說說為什么會想到出《帝國的終結》這樣一本書?
易中天:讀研究生時,我的方向是“魏晉南北朝隋唐文學”,在我畢業做碩士論文的時候,以劉勰的《文心雕龍》為基礎做出了《〈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因為這篇論文我后來成了大學里的美學老師。為了搞清楚美學,我就去讀了心理學;我覺得要講清楚中國美學就要吃透中國文化,于是探究中國古代文化;再之后又考慮到古代的政治制度是有現實意義的,就謀劃《帝國的終結》。  
記者:聽說您平常講課的方式很特別,講到最后是學生在臺上,而您在臺下?  
易中天:我一直認為哲學、人文學科的講解重要的不是要得出結論,而是給出解釋。我講課是有這么個習慣,最后一堂是“批判會”,學生們都要上臺說說我哪里講得不好,我在臺下做筆記然后“答辯”。他們都很喜歡這樣的講課方式。  
記者:這種開放性似乎也體現在您的著作中。  
易中天:我希望我的作品是開放的體系,讓讀者得不出結論更好。太喜歡下結論是學術研究中最大的問題。過去有關于“李賀是什么主義”的爭論,文學史上有個傳統就是為文學家分類,比如杜甫寫了“三吏”“三別”,大家一想他肯定是現實主義;而李白呢,一會兒夢游這個山、一會兒泛游這個江,肯定是浪漫主義。可到了李賀這里,大家犯難了,爭來爭去最后只能定性為消極浪漫主義,可后來李賀得到了毛主席的贊賞,這下大家慌了,偉大領袖怎么可能喜歡消極的東西呢,是這種定義不準吧?其實爭論“李賀是什么主義”有意義嗎?   
記者:有學生提到,目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普遍缺乏信仰,您是做中國古代文化研究的,怎樣理解信仰呢?  
易中天:本人無黨無派無信仰,我主張平視,不主張“仰”,做人只要有道德底線就可以了。中國人太喜歡用意義很高的標準來要求人,其實只要守住一條線,不做壞事,這個社會就很和諧。  
記者:曾經看到您的博客,包括聽到的一些說法,覺得您本人好像對媒體不太友好?  
易中天:前不久有個媒體電話問我,說“易先生,聽說劉德華先生非常喜歡您的《品三國》,您怎么看?”我當時想,不論誰喜歡看都是好事啊,我就順口說“好啊”,可第二天報道出來了,這個記者非要加“易中天得意地說‘好啊’”。我怎么就得意了?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嗎?我就是這樣的人,如果媒體不友好,那不好意思,看誰比誰更會下套!  
記者:可您不覺得您本身就具備成為“話題人物”的天賦嗎,比如,大家都知道嚴嵩是個大奸臣,可您的書中偏偏覺得他是可以被同情的,這個就很容易成為被討論的話題。還有,陳家林導演說,因為您,新版的《三國演義》拍不成了,這又成了一個討論的焦點。  
易中天:(笑)是嗎,我有這種天賦啊?我是怎么想就怎么做,不過我本來就不主張拍《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名著,要拍這個就要忠于原著,可這樣觀眾又接受不了,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還不如不拍。  
記者:復旦演講前,曾聽您提到《色戒》中的臺詞,您經常看電影嗎?怎么看這部電影?  
易中天:電影我倒不經常看。可根據張愛玲作品改編的《色戒》爭議太多了,所以我看了,而且我看的是完整版,我覺得沒有必要刪。李安拍得太實在了,是為情節服務了,但并沒有為主題服務。  
12.“我主張平視,不主張‘仰’”,從文中看,這既是易中天對信仰的理解,也是他的一種學術態度,下列各項中,與此無關的一項是:
A.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質疑批判自己的見解。   
B.認為文學史研究中“李賀是什么主義”的討論無意義。  
C.不茍同“嚴嵩是個大奸臣”的歷史定論。  
D.對劉德華喜歡《品三國》感到高興。  
13.下列各項對易中天的解說,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作為教授,易中天在教學上注重教學民主,師生互動。  
B.認同李白肯定是浪漫主義,但不認同李賀是消極浪漫主義。  
C.不喜歡用“用意義很高的標準來要求人”,在價值觀上無信仰。  
D.擔心如果忠于原著拍新版《三國演義》,觀眾會看不懂。  
14.易中天身上具有哪些“明星”特質“?請從文中找出相關依據。(5分)  
五、現代文(文學類)閱讀(20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
詩化人生
王兆勝
①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就是說,人們都要面對著悲傷、怨恨、疾病、絕望和死亡等人生的苦難。那么,為什么在這個世界上又有著不同的人生呢?比如有的人憂思百結,總是悶悶不樂;而有的人卻笑口常開,充滿歡歌?在我看來,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心靈和不同的生活態度。
②天上的月亮也不過有幾日之圓,天空和大地也不是總充滿白晝而沒有黑暗,一年四季除了春夏也還有嚴寒的冬天……自然天地尚且如此,那么,作為它的派生物——人生,也是一樣。理解這一點,也就理解了天地人生的根本的悲劇性,理解了這個世界與人生的先驗“缺失”。從這個意義上說,佛家認為“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承受苦難”是有幾分道理的。如果有了一顆正確對待人生“缺憾”的心靈,以一種審美的態度對待這個世界,那么,這個人的人生將是輕松與快樂的。
③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人一生辛苦,卻身體健康、精神旺盛、生活幸福;而有的人一生雖錦衣玉食,清閑無事,甚至過著寄生的生活,但他們卻身心疲累,一臉愁容。這是為什么呢?我想,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他們的“心”累與否。同樣,一個人一生是否快樂、幸福,有時主要不是取決于外在的勞累和不順,而是主要看他能否有一顆快樂的心,一顆“詩”心。如果能用一顆審美的心靈看取這個世界,那么他的人生將總會如枝頭上小鳥的歌唱,如不凍的河水汩汩地流淌。
④其實,人之所需無多,莊子《逍遙游》里說:“鷦鷯將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孔子《論語》也說:“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看來,最關鍵的不是物質的多少,而是“精神”與“心靈”的高度和境界。
⑤有了詩心,就可以與挫折對抗。比如蘇東坡。他被放逐到荒僻海南,夏天極其潮濕,秋天陰雨連綿,所有東西都發霉。床柱上還長了許多白蟻。要什么沒什么。六十歲的老人,水土不服,無朋無友,寂寞無聊,但他卻沒有悲觀厭世,更沒有失去生活的樂趣與美好的理想。他自己制墨、采藥、蓋房,同時,抄錄了《唐書》、《漢書》,注釋《尚書》,編定了《東坡志林》,考定藥書,賦詩作詞。似乎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能將他打倒,因為他總有一顆“詩心”。
⑥當有了詩心,人們也可以體悟大自然的規律和心情。天地一年四季,春天繁華,夏天揮霍;當樹葉變黃,紛紛飄落,生命就進入了晚秋;而嚴寒到來,萬物將激情收斂珍藏,這就是冬天了。其實,這種更替與人生何異?生命在自然與死亡韻律的和諧上實際上具有一樣的節奏。自然生命和人生就如同一首詩,一首有著成長和死亡韻律的和諧詩。通過“詩心”,在發現天地和人生蘊涵的詩意后,我們就會進入一種新境界:人生就是一個進程,天地都有生死、悲歡,而渺小的人還有什么困惑和滯礙呢?
⑦通過詩心,人們還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并將這種生命與自身的生命貫通起來,那么,個體就會感到自己生命的強大。比如,看到一樹綠葉,我們不要對其熟視無睹,而應該用詩心去體會。當你的詩心與綠葉的生命接通,那么,在你的意念中一股生命的泉水就會順著樹葉的脈絡汩汩流出,直流入你的身心之中。可以設想,在與大自然接通時,人不僅進行了生命充電,同時也在進行精神充電。
⑧詩心就如同和煦的陽光,他不僅能消融冰雪,還可以驅盡黑暗,使人生如明媚的春日,其樂融融。
15.“詩化人生”的關鍵是要有一顆詩心,根據文意概括“詩心”所包含的內容。(4分)
16.作者從哪些方面說明人生為什么要有一顆“詩心”?請分點簡要回答。(4分)
17.你認為第②段中畫線句子的內容說得對嗎?請你結合這句話含義的理解簡要陳述理由。(6分)
18.細讀第⑥段的文字,試舉兩列具體說明你從大自然的規律中得到的新的感悟。(6分)
六、選做題(2小題,任選1題,12分)
19.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題目。
1485年,英國國王理查三世面臨一場重要的戰爭,這場戰爭將決定誰統治英國,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
在戰爭開始之前,國王讓馬夫去備好自己最喜愛的戰馬。馬夫立即找到鐵匠,吩咐他快點給馬掌釘上馬蹄鐵。鐵匠先打了三個馬掌,在釘第四個時發現還缺了一個釘子,馬掌當然不牢固。由于情況緊急,戰斗即將開始,只好匆忙應付了事,國王也根本來不及在意這第四個馬蹄鐵,就匆匆趕回戰場了。
戰場上,國王騎著馬領著他的士兵沖鋒陷陣,左突右奔,英勇殺敵。突然間,一只馬蹄鐵脫落了,戰馬仰身跌翻在地,國王也被重重地掉在了地上。沒等他再次抓住韁繩,那匹驚恐的畜牲就跳起來逃走了。一見國王倒下,士兵們就自顧自地逃命去了,整支軍隊在一瞬間土崩瓦解、一敗涂地。敵軍趁機反擊,并在戰斗中俘虜了國王。
這場戰役就是波斯沃斯戰役。在這場戰役中,理查三世失掉了整個英國。
從這則真實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至少寫出兩點并簡要分析。(200字左右)
20.閱讀下面選段,回答問題。
樊遲①請學稼,子曰:“吾不知老農”。請學為圃②,曰:“吾不如老圃”。攀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③!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④。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⑤負其子則至矣,焉用稼?”
(《論語》)
【注】①攀遲:名須,字子遲,春秋末魯國人,孔子的學生。②圃:音pǔ,某地,引申為種某菜。③用情:情,情實。以真心實情來對待。④襁:音qiáng,背嬰孩的背瘺。
有人說,孔子對攀遲的指責體現了他“輕農”的思想,是不可取的;人有說“學而優則仕”,
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去當農民,孔子的思想有其合理性。你同意哪種說法?請結合選段簡要分析。
(200字左右)
七、作文(60分)
2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以上論述語錄為材料,提取共中一個詞或兩個詞為標題,聯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
敘文或議論文。長郡中學
2012屆高三月考試卷(五)
物 理 試 題
(考試:必修1、必修2、選修3—1、3—2)
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時量90分鐘,滿分100分。
第Ⅰ卷(選擇題 共4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項錯或不答的得0分)
1.在電磁學發展過程中,許多科學家做出了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磁效應;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B.麥克斯韋預言了電波,楞次用實驗證實了
C.庫侖發現了點電荷的相互作用規律
D.安培發現了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規律;洛侖茲發現了磁場
對電流的作用規律
2.發射地球同步衛星時,先將衛星發射至近地圓軌道1,然后經點火,使其沿橢圓軌道2運行,最后再次點火,將衛星送入同步軌道3,軌道1、2相切于Q點,軌道2、3相切于P點,如右圖,關于這顆衛星分別在1、2、3軌道上正常運行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衛星在三個軌道運動的周期關系是:T1B.衛星在軌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軌道1上的角速度
C.衛星在軌道1上經過Q點時的動能小于它在軌道2上經過Q點時的動能
D.衛星在軌道2上運動時的機械能可能等于它在軌道3上運動時的動能
3.從地面以大小為v1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皮球,經過時間t皮球落回地面,落地時皮球的速度的大小為v2,已知皮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的大小與速度的大小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下面給出時間t的四個表達式中只有一個是合理的。你可能不會求解t,但是你可以通過一個定的物理分析,對下列表達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斷,根據你的判斷,你認為t的合理表達式應為 ( )
A. B. C. D.
4.如圖所示,質量均為m的物體A、B通過一根勁度系數為k的輕彈簧相連,開始時B放在地面上,A、B都處于靜止狀態,現用手通過細繩緩緩地將A向上提升距離L1時,B剛要離開地面,此過程手做功W1、手做功的平均功率為P1;若將A加速向上拉起,A上升的距離為L2時,B剛要離開地面,此過程手做功W2、手做功的平均功率為P2,假設彈簧一直在彈性限度范圍內,則
( )
A. B.
C. D.
5.如圖所示,電梯質量為M,地板上放置一質量為m的物體,鋼索拉著電梯由靜止開始向上做加速運動,當上升高度為H時,速度達到v,則 ( )
A.地板對物體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
B.地板對物體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mgH
C.鋼索的拉力做的功等于
D.電梯受的合力對電梯M做的功等于
6.如圖所示,兩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豎直墻壁上固定不動,水泥圓筒從木棍的上部勻速滑下,若保持兩木棍傾角不變,將兩者間的距離稍增大后固定不動,且仍能將水泥圓筒放在兩木棍的上部,則( )
A.每根木棍對圓筒的支持力變大,摩擦力不變
B.每根木棍對圓筒的支持力變大,摩擦力變大
C.圓筒將靜止在木棍上
D.圓筒將沿木棍減速下滑
7.如力所示,50匝矩形閉合導線框ABCD處于磁感應強度大小B=的水勻強磁場中,線框面積S=0.5m2,線框電阻不計,線框繞垂直于磁場的軸OO′以角速度勻速轉動,并與理想變壓器原線圈相連,副線圈接入一只“220V,60W”燈泡,且燈泡正常發光,熔斷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0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圖示位置線框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最大
B.線框中產生的交變電壓的有效值為250
C.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之比為25:22
D.副線圈中最多可以并聯“220V,60W”燈泡35個,使其正常發光
8.示波管的結構中有兩對互相垂直的偏轉電極XX′和YY′,若XX′上加上如圖甲所示的掃描電壓,在YY′上加如圖乙所示的信號電壓,則在示波管熒光屏上看到的圖形是圖丙中的( )
9.如圖甲所示,兩處垂直于紙面的勻強磁場方向相反,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均為B,磁場區域的寬度均為a,一正三角形(高為a)導線框ACD從圖示位置沿圖示方向勻速穿過兩磁場區域,以逆時針方向為電流的正方向,則圖乙中能正確表示感應電流i與線框移動的距離x之間的關系的圖象是 ( )
10.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拋出,在小球經過的豎直平面內,存在著若干個如圖所示的無電場區和有理想上下邊界的勻強電場區,兩區域相互間隔、豎直高度相等,電場區水平方向無限長,已知每一電場區的場強大小相等、方向均豎直向上,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小球在水平方向一直作勻速直線運動
B.若場強大小等于,則小球經過每一電場區的時間均相同
C.若場強大小等于,則小球經過每一無電場區的時間均相同
D.無論場強大小如何,小球通過所有無電場區的時間均相同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60分)
二、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5分,答案寫在答題卡上,不要求寫出演算過程)
11.(6分)在利用自由落體運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
實驗中;若打點計時器打出了甲、乙兩條紙帶,如
圖所示,應選 紙帶好,若已測得點2到4間
距離為x1,點0到3間距離為x2,打點周期為T,
驗證重物從開始下落到打點計時器打下點3這段時
間內機械能守恒,乙s1,s2和T應滿足的關系為
T= 。
12.(9分)現有一特殊電池,它的電動勢E約為9V,內阻r約為40,已知該電池允許輸出的最大電流為50mA。為了測定這個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圖中電流表的內阻RA已經測出,阻值為5,R為電阻箱,阻值范圍0—999.9,R2為定值電阻,對電路起保護作用。
實驗室備有的定值電阻R0有以下幾種規格
A.10 B.50
C.150 D.500
(1)本實驗選用哪一種規格的定值電阻最好? 。
(2)該同學接入符合要求的R0后,閉合開關S,調整電阻箱的阻值,讀取電流表的示數,記錄多組數據,作出了圖乙所示的圖線,根據該同學作出的圖線可求得該電池的電動勢E= V,內阻r= 。
三、計算題(本題4小題,共45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運算的,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3.(9分)2011年7月23日晚,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動車行駛至溫州市雙嶼路段時,與杭州開往福州的D3115次動車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約200人受傷,事故原因初步查明是D3115次動車遭到雷擊后失去動力而停車,而溫州南的信號系統發生故障未檢測到有車停在路軌導致指示燈錯誤顯示綠色,造成D301動車追尾,目前我國動車組列車常使用自動閉塞法停車,自動閉塞是通過信號機將行車區間劃分為若干個閉塞分區,每個閉塞分共的首端設有信號燈,當閉塞分區有車輛占用或鋼軌折斷時信號燈顯示紅色(停車),間隔一個閉塞分區時顯示黃色(制動減速),間隔兩個及兩個以上閉塞分區時顯示綠色(正常運行)。假設動車制動時所受阻力為重力的0.1倍,動車司機可視距離為450m,不考慮反應時間。(g取10m/s2)
(1)如果有車停在路軌而信號系統故障(不顯示或錯誤顯示綠色),要使動車不發生追尾,則動車運行速度不得超過多少?
(2)如果動車設計運行速度為252km/h,則每個閉塞分區的最小長度為多少?
14.(10分)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固定兩根足夠長的光滑平行導軌,一個勻強磁場垂直斜面向上,磁感強度為B=0.4T,導軌間距L=0.5m兩根金屬棒ab、cd水平地放在導軌上,金屬棒質量mA=0.1kg,mB=0.2kg,兩金屬棒總電阻r=0.2,導軌電阻不計,現使金屬棒ab以v=2.5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上勻速運動,求:(g取10m/s 2)
(1)金屬棒cd的最大速度;
(2)在cd有最大速度時,作用在ab的外力的功率。
15.(13分)如圖為倉庫中常用的皮帶傳輸裝置示意圖,它由兩臺皮帶傳送機組成,一臺水平傳送,A、B兩端相距3m,另一臺傾斜,傳遞帶與地面的傾角,C、D兩端相距4.45m,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以5m/s的速率順時針轉動,將質量為10kg的一袋大米無初速地放在A端,到達B端后,速度大小不變地傳到傾斜的CD部分的C端,米袋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5試求:(g取10m/s2)
(1)若CD部分傳送帶不運轉,求米袋沿傳送帶所能上升的最大距離;
(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端,求CD部分順時針運轉的速度應滿足的條件及米袋從C端到D端所用時間的取值范圍。
16.(13分)如圖甲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整個區域內存在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B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垂直紙面向里為正),t=0時刻,有一個帶正電的粒子(不計重力)從坐標原點0沿x軸正方向進入磁場,初速度為v1=2.0×103m/s,已知帶電粒子的比荷為1.0×104C/kg,試求:
(1)時刻,粒子的位置坐標;
(2)粒子從開始時刻起經過多長時間到達y軸;
(3)粒子返回原點所經歷的時間。
參考答案長郡中學
2012屆高三月考試卷(五)
化 學 試 題
時量:90分鐘 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O 16 Na 23 S 32
第I卷 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若在宇宙飛船的太空實驗室(失重條件下)進行以下實驗,其中最難完成的是 ( )
A.將金粉和銅粉混合
B.將牛奶加入水中混合
C.將氯化鈉晶體溶于水中
D.用漏斗、濾紙過濾除去水中的泥沙
2.下列有關丁達爾效應說法正確的是 ( )
A.FeCl3和NaOH的濃度溶液反應制備的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
B.丁達爾效應產生的原因是膠體粒子對光線的散射造成的
C.溶液對光線沒有散射作用
D.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分淀粉溶液和蛋白質膠體
3.A、B、C、D都是主族元素,A、B兩元素的原子分別獲得兩個電子形成穩定結構時,A放出的能量大于B放出的能量;C、D兩元素的原子分別失去一個電子形成穩定結構時,D吸收的能量大于C吸收的能量。若A、B和C、D分別形成化合物時,屬于離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 )
A.C2A B.C2B C.D2A D.D2B
4.下列有關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0.1mol碳酸鈉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所含陰離子數小于0.1×6.02×1023個
B.25℃、101Pa條件下,0.5×6.02×1023個甲醛分子所占體積約是12.3L
C.1mol冰醋酸中含有6.02×1023個CH3COO-
D.標準狀況下,含4mol HCl的濃鹽酸與足量MnO2反應可生成22.4L Cl2
5.有專家稱“20世紀被稱為硅的世紀,而21世紀則被認為是碳的世紀——石墨烯”下列有關硅和碳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含硅4%的硅鋼具有良好的導磁性,主要用作變壓器鐵芯
B.人工制造的含硅元素的分子篩可做吸附劑和催化劑
C.石墨烯(其結構如右圖)屬于烯烴
D.從硅的性質、自然界中的含量可知,硅可做燃料
6.分子式為C3H5Cl的同分異構體共有 ( )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7.下列反應中,不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 )
8.當水的溫度和壓強升高到某臨界點以上時,就會處于一種既不同于液態,又不同于固態和氣態的新的流體態——超臨界態。在超臨界態水中,某些廢棄塑料會很快被氧化為無毒小分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超臨界態水是一種新物質
B.超臨界態水不會形成二次污染
C.超臨界態水具有強氧化性
D.超臨界態水可用于解決廢棄塑料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9.電解一定濃度的500mL飽和食鹽水 ,陽極產生氣體0.56L(標準狀況)時,溶液中仍然存在Cl-,忽略溶液體積變化,此時溶液pH為 ( )
A.1 B.7 C.11 D.13
10.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
A.向明礬溶液中加入等物質的量的Ba(OH)2溶液:
B.向Fe2(SO4)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
C.向硝酸銀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
D.含等物質的量的硫酸氫銨與氫氧化鈉兩種溶液混合:
11.同周期的X、Y、Z三種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加,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含氧酸的酸性:Z>Y>X
B.非金屬性:Z>Y>X
C.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按X、Y、Z順序由強到弱
D.元素的負化合價的絕對值按X、Y、Z順序由小到大
12.根據下表提供的數據,判斷在等濃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種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
A.c(HCO-3)>c(ClO-)>c(OH-) B.c(ClO-)>c(HCO-3)>c(H+)
C.c(HClO)+c(ClO-)=c(HCO-3)+c(H2CO3) D.c(Na+)+c(H+)=c(HCO-3)+c(ClO-)+c(OH-)
13.多硫化鈉Na2Sx在結構上與Na2O2,FeS2等有相似之處,Na2S2在堿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成Na2SO4,而NaClO被還原成NaCl,反應中Na2Sx與NaCl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6,則x值是 ( )
A.5 B.4 C.3 D.2
14.若將2.3g鈉塊置于過量O2中燃燒后,生成3.6g固體物質,則下列推斷合理的是 ( )
①鈉在燃燒前已有部分被氧化 ②生成物為Na2O和Na2O2
③鈉在燃燒前未被氧化 ④生成物中只有過氧化鈉
A.②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5.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或分子是 ( )
A.Na+、Mg2+、ClO—、NO—3 B.Al3+、NH+4、Br—、Cl—
C.K+、Cr2O2-7、CH3CHO、SO2-4 D.Na+、K+、SiO2-3、Cl-
16.在373K時,把0.5mol N2O4氣體通入體積為5L的真空密閉容器中,立即出現紅棕色,反應進行到2s時,測得NO2濃度為0.2mol/L。在60s時,體系已達到平衡,此時容器內壓強為開始時的1.6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前2s,以N2O4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度為0.01mol/(L·s)
B.在2s時容器內壓強為開始時壓強的1.1倍
C.在平衡體系內含N2O40.25mol
D.平衡時,如果壓縮容器體積,則可提高N2O4的轉化率
第II卷 非選擇題(共52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個小題,共52分)
17.(12分)地溝油是質量極差、極不衛生,很多毒害成分嚴重超標的非食用油。為了鑒別地溝油,天津農業科學院張強教授寫了《地溝油識別與檢測方法研究現狀》,根據地溝油在產生和回收過程的變化,做了如下鑒別分析,請同學們解答相應問題。
(1)地溝油的水分、比重、折射率、氧化值均不符合食用油標準。請舉出檢測地溝油中水分檢測方法: 。
(2)在地溝油回收及加工過程中因受到污染,或接觸金屬器皿后引入重金屬,因此,重金屬有可能成為地溝油特征化學成分。請根據選修四教材內容寫出檢驗和除去Pb2+的離子方程式:

(3)對精煉后地溝油進行檢測,發現大量C9~C14烷烴(說明該地溝油已被礦物油污染或不法分子摻兌),并檢測到油脂氧化變質二級物質——己醛。請寫出己醛與新制氫氧化銅或銀氨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動物油脂普遍含有相對較高膽固醇,而植物油一般不含或含有極少膽固醇,因此可通過檢測膽固醇含量判定植物油是否含有動物油。已知膽固醇的結構如圖所示,則膽固醇的分子式為:

(5)油脂屬非導電物質,電導率極低。地溝油中殘渣微粒,含有一定量鹽,還有酸敗產生的化合物也會使電導率提高。請說出影響溶液導電能力的三個因素: 。
(6)針對餐具洗滌劑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混在地溝油里,而食用油不含這種人工合成化學物質,請寫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結構簡式(烷基寫成——C10Hn形式),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且在對位: 。
地溝油成分復雜,各種檢測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含量大小直接影響檢測的準確性,要真正成為一個規范檢測項目,還需要同學們努力學好化學,認真探索,保證我們的飲食健康。
18.(14分)工業廢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2-7和CrO2-4,它們會對人類及生態系統產生很大的傷害,必須進行處理。常用的處理方法有兩種。
方法1:還原沉淀法
該法的工藝流程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
(1)若向含CeO2-4的溶液中加入H+,則溶液顏色將由 色變成 色。
(2)能說明第①步反應達平衡狀態的是 。
a. Cr2O2-7和CrO2-4的濃度比為1:2
b.v (Cr2O2-7)正=2v (CrO2-4)逆
c.溶液的離子總數不變
(3)寫出第②步的離子方程式: 。
(4)第②步中,還原0.5mol Cr2O2-7離子,需要 mol的FeSO4·7H2O。
(5)第③步生成的Cr(OH)2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常溫下,Cr(OH)3的溶液積KSP=10-32,將溶液pOH調整到3,Cr3+是否可認為沉淀完全 (填“是”或“否”)
方法2:電解法
該法用Fe做電極電解含Cr2O2-7的酸性廢水,隨著電解進行,在陰極附近溶液pH升高,產生Cr(OH)3沉淀。
(6)用Fe做電極的作用 。
(7)電解后的沉淀中有 。
根據下列信息,回答19、20題。
乙酰水楊酸(AsPirin)是一種常用的解熱鎮痛藥,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乙酰水楊酸是一種有機弱酸,Ks=10-3,其結構簡式為:,易溶于乙醇而微溶于水,回答下列問題:
19.(14分)
(1)人體胃液的pH為1,人吃了該藥劑后,胃液中
= 。
(2)乙酰水楊酸可溶于NaOH或Na2CO3等堿性溶液中,并生成為水楊酸鹽和乙酸鹽。其溶解反應式可表示為:
為了測定片劑中乙酰水楊酸的含量,通常采用返滴定法。步驟為:稱取10片藥物(設質量為Wa/g),研細混勻后,將藥粉置于錐形瓶中,加入V1/mL(過量)的NaOH標準溶液(濃度c1/mol·L-1),于水浴上加熱反應完全后,再用HCl標準溶液(濃度c2/mol·L1)回滴,以酚酞為指示劑,耗去HCl溶液V2/mL。已知:乙酰水楊酸的摩爾質量為180.2g·mol-1;水楊酸的Ka2=10-13。
(I)以酚酞為指示劑,滴定終點的pH為 ;
(II)滴定過程的離子方程式有: ;
(III)關于該返滴法滴定操作下列說法完全錯誤的是 (填序號);
A.用過量NaOH目的是將酯基水解
B.用酚酞做指示劑能控制終點為酚鈉鹽變為酚羥基,而羧酸鈉鹽沒有參加的
C.滴定操作時眼睛注視滴定管內液面讀數
D.滴定終點時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IV)該實驗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
(V)寫出每片藥中含有乙酰水楊酸的質量(W/g片)的表達式為 。
20.(12分)某同學設計如下路線合成乙酰水楊酸:
已知:A屬于芳香族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為92;苯環上的烴基易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成羧基。
(1)C中的官能團名為: 。
(2)寫出A→B和C→D的反應類型: 。
(3)寫出C→D的化學方程式 。
(4)E是一種具有八元環的內酯,寫出其結構簡式: 。
(5)請從有機反應的特點寫出該合成路線的缺陷: 。
(6)C的同分異構體中和C具有相同官能團,且核磁共振氫譜只有三組峰的結構簡式

參考答案長郡中學
2012屆高三月考試卷(五)
地 理 試 題
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時量90分鐘,滿分100分。
第I卷 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右圖是甲、乙兩地夏至日太陽高度日變化圖,讀圖回答1~3題。
1.下列關于甲、乙兩地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A.關于地心對稱 B.關于地軸對稱
C.關于赤道對稱 D.關于極點對稱
2.兩地的正午太陽高度差h的值是 ( )
A.23.5° B.43°08′
C.46°52′ D.66.5°
3.下列關于該日甲乙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地正午太陽方位相同 B.乙地有極晝極夜現象
C.甲地位于北京的東南方向 D.乙地位于南美洲
4.圖甲和圖乙分別是“伊比利亞半島示意圖”和“不同季節氣壓帶、風帶位置示意圖”,讀圖乙,當全球氣壓帶、風帶位置與C圖相符時,下列關于圖甲中各地的說法,真實可信的是( )
A.A地與B地此時均受⑦影響
B.B地此時受②影響
C.此時船舶向東航行并經過C海峽處,順風逆流
D.C海峽處底層洋流的流向與表層洋流一致
下圖為三處區域的氣候分布圖(三幅圖的比例尺不同),讀圖回答5~7題。
5.圖中對應氣候分別相同的一組是 ( )
A.甲—③—c,丙—⑤—a B.乙—②—b,甲—①—a
C.丁—⑤—e,戊—⑥—g D.丁—⑥—d,乙—④—b
6.三幅圖中出現的氣候類型中,在中國也有分布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 )
A.甲乙、②③、bef B.丁戊、③⑥、fg C.丁,⑤、e D.丁戊,②、dfg
7.下列關于圖中氣候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d處氣候的形成與沿岸寒流的降溫減濕作用有關
B.①處氣候的形成主要是受地形、東南信風和暖流共同影響的結果
C.乙處氣候是副熱帶高氣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
D.f處氣候在俄羅斯分布很廣泛
右圖為某三角洲上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圖,實線和虛線分別表示該河段河面在1月和7月的平均寬度。據此回答8~9題。
8.下列關于該河流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循環1月比7月活躍
B.徑流量與氣溫呈正相關
C.1月輸送的泥沙少于7月
D.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
9.甲、乙、丙、丁四處河岸河流侵蝕作用最顯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的寄生蟲病。據報道,全球每年大約有5億人感染瘧疾,其中有100萬人不幸死亡。2006年,英國維康基金會和世界上其它一些研究機構發起了“瘧疾地圖計劃”;目的就在于繪制,模擬及預測全球瘧疾的分布情況。讀下圖,完成第10題。
10.限制瘧疾傳播的地理因素是 ( )
A.氣溫和降水 B.光照和熱量 C.土壤和植被 D.河流和地形
左圖為某地區的水平地質剖面圖。某日發生地震(丙地的地表為震中),根據甲、乙兩地觀測站的地震波記錄,繪出了地震橫波與縱波的走時曲線圖(右圖)。據此回答11~12題。
11.僅考慮地殼運動對巖層的影響,則同為砂巖的乙、戊、丁,其巖層堅硬程度從大到小排序是( )
A.丁乙戊 B.戊丁乙 C.戊乙丁 D.乙戊丁
12.下列關于右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橫坐標向右增大,則反映出烈度越來越大
B.①表示甲地的觀測站,②表示乙地的觀測站
C.a線表示縱波走時曲線圖,b線表示橫波走時曲線圖
D.越接近震中的觀測站,其縱波與橫波抵達時間差距越小
讀某區域地質剖面圖,完成13~14題。
13.下列地層形成時間最晚的是 ( )
A.M層 B.N層 C.P層 D.E層
14.圖中F巖體 ( )
A.相對于兩側巖體垂直上升
B.相對于兩側巖體垂直下降
C.相對于G側巖體上升,相對于P側巖體下降
D.相對于G側巖體下降,相對于P側巖體上升
15.上述提示與成因對應正確的是 ( )
A.①——大氣削弱和保溫作用均弱,氣溫日較差大
B.②——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氣流上升,天氣晴朗干燥
C.③——白天大氣反射作用強,沙灘吸熱快
D.④——正午太陽直射該島,太陽輻射強
右圖中①~⑦為某月北緯31°緯線上7個地點的氣壓分布圖。讀圖,完成16~18題。
16.圖中所示季節,②地的總體天氣具有的特點是( )
A.低溫晴朗 B.高溫陰雨
C.高溫干燥 D.溫和多雨
17.下列大氣活動中心對圖中④地影響較大的是( )
A.亞洲高壓 B.印度低壓
C.夏威夷高壓 D.阿留中低壓
18.此時⑥所在地區的主要盛行風向為( )
A.東南風 B.西北風
C.東北風 D.西南風
讀我國南方某低山丘陵區某小流域水循環示意圖,完成19~20題。
19.人類某種活動使蒸騰作用顯著減弱時,最可能直接導致該區域 ( )
A.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徑流變化增大
C.水汽輸送量減少 D.地下徑流增加
20.對該流域地表徑流含沙量大小影響較大的因素不包括 ( )
A.氣溫日變化及其年變化 B.降水量及降水強度
C.土壤類型及地形坡度 D.土地利用狀況及規模
讀下圖回答21~23題。
21.關于四個地區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乙地位于云貴高原,以畜牧業為主 ②甲、乙均是重析糧棉產區
③丁地糧食作物以春小麥為主 ④丁地區屬于商品谷物農業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下列對甲和丙兩個地區農業發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干旱 ②洪澇 ③水土流失 ④風沙危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圖中四個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為 ( )
①甲地區要擴大灌溉面積,提高糧食產量
②乙地區要大量開墾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積
③丙地區要注意鹽三地的改造,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④丁地區要大力發展機械化生產,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圖是某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回答24~25題。
24.有關圖示區域年降水量時空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東部地區多,西部地區少 B.北部地區多,南部地區少
C.北部地區七月多,一月少 D.南部地區夏季多,冬季少
25.有關①和②海域地理事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①地表層海水鹽度和②地一樣大
B.②地海水的水溫垂直遞減率比①地小
C.①海域受上升流影響,形成大范圍漁場
D.②海域受風海流影響,易形成大范圍海霧
第II卷 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0分)
26.(18分)2011年9月26日中國和印度在北京舉行了首次戰略經濟對話,結合印度的相關材料,回答問題:
(1)下圖為甲地的農田系統示意圖,請說明水利設施的主要作用。(4分)
(2)錫金邦是印度人口最少的邦,指出其境內最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并說明原因。(6分)
(3)中、印兩國邊境線較長,邊境貿易額較小,請說明原因。(4分)
(4)材料二中年降水量最多地點的海拔高度約為 ,請分析該地年降水量大的原因。(4分)
27.(18分)伊犁河谷地——西域的綠色走廊,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地方。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地處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方特點,素有“中亞綠洲”、“塞外江南”的稱譽。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靜悠然的牧場,又有人神共織的農耕大地。由雪嶺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與山地草場交織在一起。伊犁河谷享有糧倉之稱。春季,一片片綠油油的冬小麥映著大地的嫩綠。描繪出綠的世界;夏季,成片的油菜花和向日葵花將大地裝扮成花的海洋。
(1)描述中國境內的伊犁河流域地形分布特點,并分析說明這種地形對伊犁河谷自然環境的影響。(8分)
(2)在山體的垂直變化中,有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森林草場交錯帶,樹木只長在山的陰坡,而陽坡多為草場,出現了山脈“陰陽臉”的現象。請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陰陽臉”現象形成的原因。(4分)
(3)“在新疆,哈薩克人放羊,維吾爾族人賣羊,漢族人吃羊。”試分析這三個民族在該地區各自的聚居地及主要從事的行業。(6分)
28.(14分)2011年3月,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發生地震海嘯和利比亞遭受多國部隊軍事打擊等事件,導致全球石油價格大幅震蕩。閱讀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下圖是世界核電站分布圖,圖中A為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發生地;圖中B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011年3月11日因地震海嘯導致泄漏;圖中C為利比亞,3月19日開始遭受多國部隊軍事打擊。
材料二 下圖為2011年2~3月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圖。
(1)當切爾諾貝利核泄漏發生時,污染空氣首先飄往 洲;被日本福島核泄漏污染的海水將首先流往 洲。(4分)
(2)世界核電站分布的主要特點是: 。(4分)
(3)3月11日至3月25日期間國際原油價格走勢特點為: 。根據材料,分析其走勢變化的主要原因: 。(6分)
參考答案長郡中學
2012屆高三月考試卷(五)
英 語 試 題
(考試范圍:M1—5,高考全部內容)
本試卷分為四個部分,包括聽力、語言知識運用、閱讀和書面表達。時量120分鐘。滿分150分。
Part Ⅰ Listening Comprehension(30 marks)
Section A (22.5 marks)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six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For each conversation, there are several questions and each question is followed by three choices marked A, B and C. 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question.
You will hear each conversation TWICE.
Conversation 1
1.How much does the large bag cost now
A.Five dollars. B.Fourteen dollars. C.Fifteen dollars.
2.When is the bag on sale
A.This week. B.This month. C.This season.
Conversation 2
3.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to
A.Spain. B.Hawaii. C.Barcelona.
4.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there
A.Spend a holiday. B.Visit a friend. C.Be on business.
Conversation 3
5.What comes to Susanne’s mind when the man mentions the word “transportation”
A.Bicycle. B.Automobile. C.Lorry-car.
6.What ship did Susanne take from London to New York
A.The Old President Wilson.
B.The Pacific.
C.The Queen Mary.
Conversation 4
7.What’s the trouble with the man?
A.He has a headache. B.He has a stomachache. C.He can’t fall asleep.
8.What food does Mary think may have problems
A.The pizza. B.The salad. C.The oil.
9.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
A.See the doctor. B.Take some medicine. C.Lie down for a while.
Conversation 5
10.When is the woman supposed to hand in the paper
A.On Tuesday morning.
B.On Wednesday morning.
C.On Thursday night.
11.What does the man invite the woman to do on Wednesday
A.Go through a term paper.
B.Go out for a dinner.
C.See a great show.
12.Where will the woman have a party
A.At her apartment. B.In a little restaurant. C.At the man’s.
Conversation 6
13.What is the man trying to do
A.Teach the woman some English.
B.Get the woman’s permission to go out.
C.Encourage the woman to speak English.
14.What’s the woman’s problem
A.Inactive in social activities.
B.Too shy to open mouth.
C.Not easy-going enough.
15.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woman
A.She’ll stay home on Sunday morning.
B.She’s learned English for 2 years.
C.She’s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Section B (7.5 marks)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a short passage. 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fill in the numbered blanks with the information you have hear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You will hear the short passage TWICE.
16. of Chinese ClassesPrimary: I: have no previous: 17. of Chinese.II: have previously studied Chinese, a vocabulary of 600 words.III: have elementary 18. , a vocabulary of about 1,000 words.Middle: I: express themselves well, a vocabulary of about 1,500 wordsII: easily express themselves, a vocabulary of about 19. wordsSenior: I: fluent Chinese speakers, a vocabulary of about 2,200 wordsII: express themselves 20. , a vocabulary of about 3,500 words
Part II Language Knowledge(45 marks)
Section A (15 marks)
Directions: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unfinished sentences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21.I just don’t understand that prevents so many children at school from being as happy as one might expect.
A.what it is B.what is does C.what is it D.why is it
22.—You have agreed to go with me. So why aren’t you getting ready
—But I that you wanted me to start at once.
A.don’t realize B.hadn’t realized C.haven’t realized D.didn’t realize
23.I’ll introduce you a newly-opened supermarket you may get all you need.
A.where; that B.which; what C.where; what D.in which; which
24.You have made the same mistake again! Can’t you be
A.more careful a bit B.careful a more bit
C.a bit more careful D.a bit careful more
25.The film you’d like to quickly won’t be ready until tomorrow morning.
A.have develop B.have developed
C.have to develop D.have to be developed
26.Doing your homework is a sure way to improve your test scores, and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t comes to classroom tests.
A.before B.as C.since D.when
27.—I haven’t finished my essay because the computer broke down when I was downloading the required data last night.
—Really! You could have turned to me. I mine.
A.didn’t use B.won’t use C.hadn’t used D.wasn’t using
28.Reading provides the mind only with materials of knowledge, it is thinking that makes we read ours.
A.that B.what C.which D.it
29.The speech tomorrow in our school has been cancelled due to the terrible weather.
A.to deliver B.delivered C.being delivered D.to be delvered
30.To make believe that there was still someone in the house, the housewife went downstairs, the lights in the living room.
A.left; burnet B.leaving; burning C.left; being burnt D.leaving; burnt
31.It is required that under no circumstances betray ourselves even if there are temptations like money or beauty.
A.we will B.should we C.we shall D.we should
32.Each day is a gift, and my eyes open, I’ll focus on the new day and all the happy memories I’ve stored away.
A.as well as B.as much as C.as long as D.as far as
33.—The task is challenging and demanding. Who do you think can make it
— my partner have a try I think she is the right person to do it.
A.Will B.Might C.Should D.Shall
34.Changsha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onating blood volunteers in the past few years.
A.has seen B.saw C.has been seen D.was seen
35.—Why didn’t you come to the English party We were very disappointed.
—Sorry, I , but I had an unexpected visitor.
A.would like have B.would like to
C.would like to have D.would like
Section B(18 marks)
Directions: For each blank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there are four words or phrases marked A,B,C and 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word or phrase that best fits the context.
I took up skydiving in my twenties. At the time the accident happened, I'd done just 30 jumps. The airfield was quiet when I 36 . On board were Chris, who was taking a tourist, and Ants, the cameraman. Chris indicated I should exit first and the other three would 37 . Later I knew it was this 38 that saved my life.
At 12,000 feet Chris rolled up the door and nodded that it was time for my exit. I put my foot on a step just beside the door, and in an instand the propeller blast (螺旋槳氣流) threw me against the side of the plane, half in, half out. I pushed and got my other leg out of the door, but in doing so I found myself 39 down the body of the plane towards the tail. My parachute (降落傘) got caught and my 40 and legs were pushed backwards, powerless, in the strong wind.
I was strangely 41 .To a skydiver, being at 12,000 feet is a good thing.Altitude is your friend;being close to the ground is deadly and will kill you.
Ants appeared and moved slowly towards me, his legs held by Chris in the door.Ants reached out and got hold of my foot.With the weight partly off, I found myself falling away from the plane, 42 freed.I waved and smiled to indicate I was fine.
It was actually very 43 .If any one of a number of factors had been different, I would have 44 .I could have hit the plane with my head.If I had been the last to exit, the pilot alone would have been unable to free me, and even if he had been aware that I was 45 underneath the plane, he would still have had to land at some point.
Blue Skies, Black Death is the skydivers' mantra (咒語).On the one hand, there's the freedom and 46 of the open sky.But in order to 47 this joy, you must accept that there is usually only one result if something goes wrong.
36.A.jumped B.arrived C.woke D.dove
37.A.follow B.escape C.leave D.fly
38.A.trouble B.effort C.chance D.decision
40.A.body B.arms C.head D.fingers
41.A.frightened B.anxious C.excited D.calm
42.A.really B.hopefully C.certainly D.finally
43.A.funny B.ordinary C.clear D.serious
44.A.died B.laughed C.stopped D.returned
45.A.covered B.adjusted C.attached D.connected
46.A.pride B.confidence C.excitement D.willingness
47.A.observe B.experience C.imagine D.discover
Section C (12 marks)
Directions: 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by filling in each blank with one word that best fits the context.
A group of robbers dug their way into the basement of a bank in Paris and emptied almost 200 private safes(保險箱).
They entered the Credit Lyonnais branch using building equipment to dig holes and destroy walls 48. Saturday night. They tied up a security guard and spent 49. next nine hours robbing the bank.
One investigator described the robbery 50. a “professional job”. The robbers came in at about 22:00 on Saturday51. left at 07:00 on Sunday. They entered through the basements of the neighbouring building, digging through a series of tunnels and making a hole into a wall of 80 cm thick to get into the bank, 52. was having building works at the time.
When53. left, the robbers set the place on fire to remove any trace of evidence, switching on the anti-fire system and flooding the building. Fortunatcly, the guard escaped unharmed.
54. is difficult to estimate the total value of what 55. as only the bank’s clients(儲戶) know the content of their private safes.
Part I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30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hree passages.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everal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fits best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A
Increasingly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we have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range of small electronic devices or “smart” accessories (附件,飾品 ).Pocket heart -rate monitors for joggers and electronic maps are just the first examples of many new products that promise to change our lives in all sorts of surprising ways.
As a scientist at New York University.Rosalind Picard tries out different smart accessories before they go on the market.One of these was the so-called " frown (皺眉)headband".Rosalind was shocked to realize just how often she frowned.Stuck in a traffic jam recently, Rosalind kept hearing the sounds of the tiny sensor inside the band worn around her forehead -each time she frowned in annoyance, the sensor gave out a signal.
Another computer scientist , Stevcn Feiner, is working on a pair of glasses that will do more than help you to see .Imagine you want to try a restaurant in a foreign city but you'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dishes on the menu. If you are wearing a pair of Steven's glasses .all you have to do is glance above the restaurant’s doorway and your glasses will immediately become windows to the Internet, offering you full details of the meals served inside.The glasses could also be used to help people make speeches, give chefs access to the latest recipes and even provide doctors with patient information while they carry out operations.
At the moment, Steven's invention looks more like a large ski mask than a pair of glasses.
It's a headset connected to a hand-held computer and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GPS ) receiver, which tracks the wearer's position.But he says that these head-worn displays will eventually get smaller and lighter as technology improves.
And, of course, this new technology has a fashionable as well as a useful application.A chemical engineer named Roben Langer has invented a new microchip that, if put inside a ring, can give off different smells according to a person's mood.That, of course, may or may not appeal to you.And, in the end , it is shoppers .not scientists , who will determine which of these smart accessories will succeed as fashionable items and which are sure to join history's long list of crazy inventions.
It is clear, however ,that as computers get smaller and cheaper.Lhcy will pop up in all sorts of easily-wearable accessories .even in the buttons on your coat.What’s marc, this is something that's going to happen a lot sooner than we all expect.
56.When Rosalind wore the headband, she was surprised at .
A.how well the sensor worked B.how she was affected by traffic
C.how strong the signal was D.how uncomfortable it was
57. For people eating out, Steven’ s glasses can ,
A.give them a restaurant's location
B.let them see a restaurant's environment
C.inform them about a restaurant’s menu
D.tell them about a restaurant's quality
58.What is the current problem with Steven's glasses
A.Limited function. B.Inconvenience.
C.High cost. D.Poor Internet access.
59.In general, 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about smart accessories
A.They will soon be widely available.
B.Much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into them.
C.Only a few of them will appeal to shoppers.
D.Most of them are considered to be crazy inventions.
60.What's the write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A.To advertise some smart access ones.
B.To tell interesting stories about smart accessories.
C.To argue that smart accessories are fashionable.
D.To introduce the idea of smart accessories.
B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facing many countries is how to maintain their identity in the face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growing multi-language trend.“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economic failure in many African countries is the fact that, with a few important exceptions, mother-tongue education is not practiced in any of the independent African states." said Neville Alexander.Doctor of the Project for the Study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South Africa at the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In response to the spread of English and the increased multi-language trends arising from Immigration .many countries have introduced language laws in the laws in the last decade .In some ,the use of languages other than the national language is banned in public spaces such as advertising posters. One of the first such legal provisions was the 1994 " Toubon law' in France.but the idea has been copied in many countries since then.Such efforts to govern language use are often dismissed as futile by language experts .who are well aware of the difficulty of controlling fashions in speech and know from research that language switching among bilinguals is a natural process.
It is especially difficult for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to understand the desire to maintain the 'purity" of a language by law. Since the time of Shakespeare . English has continually absorbed foreign words into its own language.English is one of the most mixed and rapidly changing languages in the world.But the has not been a barrier to acquiring prestige and power.Another reason for the failure of many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state regulation is that it bas never been the Anglo-Saxon way of doing things.English has never had a state-controlled authority for the language, similar, for example, to the Academie Francaise in France.
The need to protect national languages is, for most western Europeans, a recent phenomenon- especially the need to ensure that English does not unnecessarily take over too many fields.
Public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new modes of communication promoted by technology, may be key fields to defend.
61.Neville Alexander believes that .
A.mother-tongue education is not practiced in all African countries
B.lack of mother-tongue education can lead to economic failure
C.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the rise of multi-language trends
D.globalization has resulted in the economic failure of Africa
62. The underlined word " futile" (in paragraph 2) most probably means " _____" .
A.useless B.practical C.workable D.necessary
53.Why do many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not support the language protection efforts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A.They think language protection laws are ineffective.
B.They want their language to spread to other countries.
C.They have a long history of taking words from other languages.
D.It reduces a language's ability to acquire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64.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English has taken over fields like 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
B.Europeans have long realized the need to protect their national Languages.
C.Most language experts believe it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a national language.
D.Many aspects of national culture are threatened by the spread of English.
65.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is .
A.Fighting against the rule of English
B.Globalization and multi-language trends
C.Protecting local languages and identities
D.to maintain the purity of language by law
C
Everyone gathered around and Paddy read out loud, slowly, his tone growing sadder and sadder.The little headline said: BOXER RECEIVFS LIFF SENTENCE.
Frank Cleary, aged 26,professional boxer, was today found guilty of the murder of Albert Cumming, aged 32,laborer ,last July.The jury (陪審團)reached its decision after only ten minutes, recommending the most sever punishment the court could give out.It was, said the judge, a simple case.Cumming and Cleary had quarreled violently at the Harbour Hotel on July 23rd and police saw Cleary kicking at the head of the unconscious Cumming. When arrested, Cleary was drunk but clear-thinking…
Cleary was sentenced to life imprisonment with hard labour .Asked if he had anything to say , Cleary answered,“Just don't tell my mother.”
"It happened over three years ago, " Paddy said helplessly. No one answered him or moved, for no one knew what to do.“Just don't tell my mother,” said Fee numbly."And no one did! Oh.God! My poor, poor Frank!"
Paddy wiped the tears from his face and said. “Fee dear, pack your things.We'll go to see him."
She half-rose before sinking back, her eyes in her small white face stared as if dead."I can't go ." she said without a hint of pain, yet making everyone feel that the pain was there. "It would kill him to see me.I know him so well - his pride, his ambition.Let him bear the shame alone, it's what he wants. We've got to help him keep his secret. What good will it do him to see us "
Paddy was still weeping.but not for Frank, for the life which had gone from Fee's face, for the dying in her eyes.Frank had always brought bitterness and misfortune ,always stood between Fee and himself. He was the cause of her withdrawal from his hart and the hearts of his children.
Every time it looked as if there might be happiness for Fee, Frank took it away. But Paddy's love for her was as deep and impossible to wipe out as hers was for Frank.
So he said. " Well, Fee, we won't go.But we must make sure he is taken care of. How about if Iwrite to Father Jones and ask him to look out for Frank
The eyes didn't liven , but a faint pink stole into her cheeks “Yes, Paddy, do that. Only make sure he knows not to tell Frank we found out.Perhaps it would ease Frank to think for certain that we don't know.”
66.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Frank was found guilty of murder because he was a professional boxer.
B.The family didn't find out what happened to Frank until three years later
C.The jury and the judge disagreed on whether Frank had committed murder.
D.Frank didn't want his family to find out what happened because Paddy disliked him.
67.Paddy didn't cry for Frank because he thought .
A.Frank did kill someone and deserved the punishment
B .Frank should have told Fee what had happened
C.what had happened to Frank was killing Fee
D.Frank had always been a man of bad moral character
68.Which of the following suggests that Fee was deeply shocked by what happened to Frank
A. " Her eyes in her small white face stared as if dead."
B. " Let him bear the shame alone , its what he wants."
C."Every time it looked as if there might be happiness for Fee , Frank took it away "
D."The eyes didn't liven, but a faint pink stole into her cheeks "
69."She half-rose before sinking back…" (in Paragraph 6) shows that____.
A.Fee was so heart-broken that she could hardly stand up
B .Fee didn't want to upset Paddy by visiting Frank
C .Fee couldn't leave her family to go to see Frank
D Fee struggled between wanting to See Frank and respecting his wish
70.What is Fee's probable relationship with Frank and Paddy
A.Sister and brother B.Mother and husband
C.Girlfriend and lover D.Wife and husband
Part IV Writing (45 marks)
Section A (10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Fill in the numbered blanks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sage.
Write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for each answer.
D. R. Gaul Middle School is in Union, Maine, a blueberry-farming town where the summer fair finds kids competing in pig scrambles and pie-eating contests.
Gaul, with about 170 seventh- and eighth-graders, has its own history of lower level academic achievement. One likely reason: Education beyo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hasn't always been a top priority for families who've worked the same land for generations. Here, few adults have college degrees, and outsiders (teachers included) are often kept at a respectful distance.
Since 2002, Gaul's students have been divided into four classes, each of them taught almost every subject by two teachers. The goal: To find common threads across disciplines to help students create a big picture that gives fresh meaning and context to their classwork -- and sparks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Working within state guidelines, each team makes its individual schedules and lesson plans, incorporating non-textbook literature, hands-on lab work and field trips. If students are covering the Civil War in social studies, they're reading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or some other period literature in English class. In science, they study the viruses and bacteria that caused many deaths in the war.
Team teaching isn't unusual. About 77 percent of middle schools now employ some form of it, says John Lounsbury, consulting editor for the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But most schools use four- or five-person teams, which Gaul tried before considering two-person teams more effective. Gaul supports the team concept by "looping" classes (跟班) so that the same two teachers stick with the same teens through seventh and eighth bining teams and looping creates an extremely strong bond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It also, says teacher Beth Ahlholm, "allows us to build an excellent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s."
Ahlholm and teammate Madelon Kelly are fully aware how many glazed looks they see in the classroom, but they know 72 percent of their eighth-graders met Maine's reading standard last year -- double the statewide average. Only 31 percent met the math standard, still better than the state average (21 percent). Their students also beat the state average in writing and science. And in2006, Gaul was one of 47 schools in the state to see testing gains of at least 20 percent in four of the previous five years, coinciding roughly with team teaching's arrival.
A Classroom With Context
71. of the school ·Being a farming town, Gaul achieved little in 72. before.·Further education is considered less important there.·The community is relatively 73. rather than open to the outsiders.
Ways of solvingthe problems ·dividing the students into different classes and creating ways to make the students well74. to learn.·conducting75. and lesson plans for each team·establishing a strong 76.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through combining teams and looping
77. of success ·72 percent of the eighth-graders78. Maine's reading standard·the school beating the state average in 79. ·students’ math average being 80. higher than the state average·four of the previous five years witnessing at least 20 percent test gains
參考答案
1—20 CABBB CBACB BACBC
21—47 ADACB DDBDB BCDAC BADAB DCDAC CB
55—70 BCBAD BACDC BCADB長郡中學
2012屆高三月考試卷(五)
政 治 試 題
考試范圍: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占50%,生活與哲學占50%
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時量90分鐘,滿分100分。
第I卷 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要求的,每小題2分,共50分)
1.甲企業2010年的勞動生產率與全行業平均勞動生產率一致,2010年甲企業創造的價值總量是1000萬元,2011年甲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50%,其產量是600萬件,創造的價值總量為3000萬元,請問2010年該產品的價值量是 。2011年社會勞動生產率 。 ( )
A.2.5元 提高50% B.2.5元 降低50%
C.5元 提高50% D.5元 降低50%
2.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年來,積極順應全球產業分工不斷深化的大趨勢,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并積極促進雙向投資,開放型經濟實現了跨越發展,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的積極影響有 ( )
①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②提升了我國產品和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增強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③提高了我國參與世界經濟的能力與水平,促使我國基本實現了工業化的目標
④合理調節了收入分配,有利于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2011年12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就建設鮮活農產品流能通體系提出,進一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各城市要根據消費需求和季節變化,合理確定耐貯蔬菜的動態庫存數量,保障應急供給,防止價格大起大落。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 ( )
①將降低蔬菜種植成本,增加蔬菜有效供應
②有利于降低蔬菜價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是國家運用財政政策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表現
④將提高蔬菜運輸效率,提高蔬菜上市的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2011年10月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會議,研究確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會議確定,將提高小型企業的公司稅起征點,將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延長至2015年底并擴大范圍;適當提高對小型企業貸款不良率的容忍度。這是因為 ( )
A.財稅政策是國家調控經濟的重要政策,有利于經濟平穩運行
B.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經濟增長有重要意義
C.小型和微型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科技創新與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D.發展小型和微型企業是優化我國經濟結構的重要途徑
5.2011年,我國對汽車補貼政策做出調整,新的汽車補貼政策將補貼的門檻提高,人圍補貼的車型除排量在1.6升以下外,百公里平均油耗從原來的6.9升下降到6.3升。國家做出這種調整
( )
A.能節省財政補貼支出,實現財政收支平衡
B.是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引導生產和消費,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
C.是積極財政政策的具體體現
D.可以有效抑制汽車需求過快增長
6.2011年11月1日,中國保監會發布《機動車輛保險示范條例(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樣做是因為 ( )
A.民意對決策的形成具有決定作用 B.政府的職能就是維護公民的政治權利
C.人民直接行使對國家的管理權 D.民意是科學決策重要的信息資源
7.2011年7月,國家民委向記者介紹近年來我國制定促進五個民族自治區加快發展的政策文件有關情況時指出,這些政策更加注重民族團結,將促進改革發展同維護社會穩定結合起來。之所以更加重視民族團結。是因為 ( )
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
②民族團結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③民族凝聚力是一國綜合國力的基礎
④民族團結有助于為民族地區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2011年8月1日零時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都網正式開通,公民可以隨時登錄查詢相關信息,也可以就國防問題提出建議、進行在線交流等。公民就自己感興趣的國防問題提出建議、進行在線交流 ( )
A.是行使“維護國家安全、榮譽”權利的體現
B.是公民參與政策生活、行使民主權利的表現
C.表明社會主義民主具有廣泛性的特點
D.是公民自覺履行向國家提出批評、建議的義務
9.為進一步發動群眾參與,公安部于2011年9月2日公布了“打四黑除四害”舉報電話、電子信箱和信箱地址,歡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舉報違法犯罪活動線索。這體現了公安部門 ( )
①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②為公民求助或投訴提供便利的渠道
③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④公正司法,有利于群眾參與打擊黑客勢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會議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在內在聯系是 ( )
①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于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③二者統一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之中
④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關鍵在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胡錦濤同志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大會上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地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這是因為愛國主義 ( )
①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我國各族人民風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③可以直接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 ④是綜合國力的基礎和重要的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2011年12月18日至1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江蘇省常熟、昆山和蘇州工業園區進行調研。在蘇州工業園考察座談時,溫家寶說研究成果必須實現產業化。如果成果獲獎擺在那里,就只是一個花瓶。科技人員的創新和發明需要企業的支持中,中國要有“喬布斯”,要有占領世界市場的像“蘋果”一樣的產品,這啟示我們 (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國家需要推動、支持文化的創新
③文化的創新需要博采眾長 ④企業要重視文化的創造,培養創新型人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2011年10月21日,第八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中國與東盟十國山水相連、唇齒相依,文化交流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 ( )
①有利于吸收各國文化成果 ②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③有利于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 ④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趨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4.羅馬教皇本篤十六世于當地時間2011年1月6日在梵蒂岡宣稱:“宇宙不是偶然產生的,在仔細思量宇宙起源時,我們得以發現深奧的道理:造物者的智慧和上帝的無窮創造力。”這一觀點屬于 ( )
①世界觀,是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問題的回答
②可知論,認為上帝可以創造宇宙也可以認識宇宙
③客觀唯心主義,否認了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
④辯證法,承認了自己界的產生是上帝智慧的產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弟子問老師:“您能談談人類的奇怪之處嗎?”老師答道:“他們急于成長,然后又哀嘆失去的童年;他們經健康換取的金錢,不久后又想用金錢恢復健康。他們對未來焦慮不已,卻又無視現在的幸福。因此,他們既不活在當下,也不活在未來。他們活著,仿佛從來不會死亡;臨死前,又仿佛他們從未活過。”這段話給我們的辯證法啟示是 ( )
①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要堅持矛盾的對立統一
③做到量變質變相結合 ④要堅持聯系的觀點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舒婷在《人心的法則》中寫道:“為一個諾言而信守終生?為一次奉獻而忍耐寂寞?/是的,生命不應當隨意揮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則。”這段詩所包含的哲理是 ( )
A.價值實現取決于人們的選擇 B.人的價值是永恒的
C.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基礎 D.價值選擇有正確和錯誤之分
17.《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反面人物灰太狼盡管保持著“狼”的惡習,但因其對老婆的“忠誠”而成為一部分觀眾的最愛,成為了正面人物,甚至喊出了“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號,這說明了 ( )
①善與惡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 ②在一定條件下,矛盾雙方會相互轉化
③看問題,要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聯系、互相轉化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8.2011年9月21日,國管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作出修改。不過,在嚴峻的通貨膨脹形勢下,國家選擇先在相對保守的油氣領域推進改革,而對價格變動比較敏感的煤炭暫未被納入資源稅改革范圍。國家這樣的做的哲學依據是 ( )
A.市場調節的缺陷需要國家進行宏觀調控 B.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C.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D.改革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最佳選擇
19.任何物體在占據一個與自身體積相等的空間時是靜止的,飛著的箭在任何一個瞬間都占據與自身相等的空間,所以它是靜止的。下列說法中,與此哲學觀點對立的是 ( )
A.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與之俱行 B.世界是我的觀念、我的活力、我的經驗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D.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舍靜
20.為避免歐洲國家主權債務危機進一步惡化,2011年11月23日,歐盟委員會提出有關歐盟17國發行歐元區債券的建議。多數國家認為這或成歐債危機“解藥”,但以德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仍然反對發行歐元債券。之所以會出現截然相反的兩種認識,主要是因為 ( )
A.各國對解決危機的提議認識不同 B.各國所站的立場不同
C.各國按客觀規律辦事的程度不同 D.各國認識事物的思維能力不同
21.2011年9月19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指導超級第三期目標畝產900公斤高產攻關獲得成功。農業部專家組按照嚴格的測產驗收規程,測得試驗田平均畝產達到926.6公斤。材料體現了 ( )
①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 ②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發展動力
③實踐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 ④人能夠調整雜交水稻生長發育的規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2.央行宣布從2011年12月5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經本次調降后,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降為21%,中小型金融機構為19%,根據測算,此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將可釋放資金約4000億。這是三年來央行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這體現了唯物史觀的哪些道理
( )
①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
③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3.2011年11月14日20時00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進行了第二次交會對接,這次對接試驗成功,進一步考核檢驗了交會對接測量設備和對接機構的功能與性能,獲取了相關數據,達到了預期目的。這體現的哲理是 ( )
①規律是客觀的,人可以利用和改造規律為人類造福
②人的主觀能動性制約規律是我們實驗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
③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④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4.2011年10月21日~26日,第八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舉行,這將進一步擴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的成果,起到“10+1>11”的效果,中國與東盟十國的互補優勢將得到充分發揮,貿易和投資者將大幅增長,有利于促進“自貿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聚合效應的顯現證明了 ( )
①整體功能總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創造條件,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③系統具有內部結構優化的趨向
④人們可以認識和改造規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在和訊網舉辦的“變局下中國地產價值新方向暨第二屆地產金融創新峰會”上,盧峰表示,政策需要一些必要的調整,要注意方法和效果,關鍵是不能一刀切,要允許地方政府進行微調,對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限購令比較科學。這主要啟示我們 ( )
A.物質決定意識 B.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C.要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 D.要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第II卷 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17分)
材料一 近期,“溫州之痛”現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是溫州傳統制造業轉型之痛的真實寫照。2011年上半年生產制造業面臨著人力成本上漲、原材料上漲、人民幣升值、銀根緊縮等多重挑戰。而溫州大多數制造業都是勞動密集型、出口型的企業。上述因素直接加重企業負擔,溫州已經有兩成左右的企業陷入停工和半停工狀態。為此,不少民營企業家呼吁;希望中央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政策一定要盡快出臺,現在中小企業的處境是急需輸血,如果輸血晚了,救也救不回來了。
材料二 小型和微型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科技創新與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針對當前一些小型、微型企業經營困難、融資難和稅費負擔偏重等問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如加大信貸支持,減半征收所得稅、提高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等,引導和幫助小型、微型企業根據市場變化要求調整產業結構、穩健經營、增強盈利能力和發展后勁。
(1)結合材料一,運用“生產、勞動與經營”的相關知識評析民營企業家的這一呼吁。(10分)
(2)材料二中國家的救企政策是如何體現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7分)
27.(14分)
材料一 隨著人口劇增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來越嚴重的氣候問題,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在我國,人們開始認識到這種生產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響,以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為核心,從而減低碳的排放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意識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如今,低碳生活已逐漸成為一種文化時尚,低碳技術已逐漸成為發展熱點,低碳產業已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材料二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德班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雷斯對中國的節能減排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不過部分發達國家想方設法弱化議定書。想讓發展中國家為減排更多“埋單”。對此,我國政府多次指出,中國是一個十分負責的國家。但是,這種責任絕不是一種被強加、依附于別國的所謂責任。我們的責任明確而清晰,共擔責任、責任均衡。
(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有關知識分析低碳生活成為一種文化時尚的意義。(8分)
(2)從《政治生活》角度,結合材料,你認為我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是如何堅持本國利益與國際責任相統一的。(6分)
28.(19分)
材料 2011年12月11日,中國入世十周年,加入世貿組織,我們曾經有著漫長的等待,16年從“復關”到“入世”的談判,與37個世貿成員國的雙邊拉鋸式磋商,經歷了一輪又一輪山重水復與波波折折。
回首入世十年路,我們發現,世界改變了中國,中國也改變了世界。這十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世界排名由第六位躍升到了第二位,國際貿易總額增長了140%,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第一大出口國。
十年來,我國出口增長了4.9倍,進口增長了4.7倍,GDP增長了兩倍多。201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口超過1.4萬億美元,占全球的1/10。過去十年,我國每年平均進口7500億美元,給其他經濟體提供了1400多萬個就業崗位。十年來,我國累計吸收外資超過7000億美元,新增34.7萬家在華投資企業。
(1)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分析材料蘊含的哲學道理。(9分)
(2)有人說,我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的關系是魚與水的關系,魚兒離不開水,請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簡要評析該看法。(10分)長郡中學
2012屆高三月考試卷(五)
歷 史 試 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本試卷分選擇題、非選擇題兩部分。考試時量9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的。)
1.《禮記 表記》說:“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禮。”對周人“尊禮”理解正確的是 ( )
A.否定天命神權,重視倫理道德 B.以人為本,創立完整的禮儀制度
C.以禮樂制度維護宗法分封制度 D.反對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2.蘇軾曾說:“民庶之家,置莊田,招佃客,本望租課,非行仁義,然猶至水旱之歲,必須放免欠負、貸借種糧者,其心誠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這句話反映出的主要問題是
( )
A.宋代地主主要依靠土地剝削來積累財富
B.宋代地主有開展民間賑濟的社會責任感
C.宋代佃戶租地有較大的選擇權和自由度
D.宋代農村開始出現以租佃關系經營土地
3.漢朝桑弘羊曾積極評價百家爭鳴中某一家學說,“ 將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萬方,……于是推大圣終始之運以喻王公。”桑弘羊贊揚的是哪一家的學說 ( )
A.儒家 B.陰陽家 C.法家 D.道家
4.隆興元年,朱熹對宋孝宗進言:“陛下雖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嘗隨事以觀理,即理以應事。是以舉措之間動涉疑貳,聽納之際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觀點與這一言論思想一致的是 ( )
A.“大學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滅人欲”
C.“自修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學者須先立志”
5.金榜題名源于我國古代科舉考試。殿試后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其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與“金榜”有關的進士科、殿試、天子門生,分別開始于 ( )
A.隋朝、唐朝、唐朝 B.唐朝、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明朝 D.隋朝、唐朝、北宋
6.對下表中“大臣”職能所反映的時代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 )
1.發折 奏事處將官員奏折下發大臣 7.開面 諭旨以年月日為序抄錄備案
2.接折 章京將奏折送大臣閱 8.交折 將原奏折交內奏事處
3.見面 大臣將奏折送皇帝處請旨 9.月折 將奏折復本每月一編
4.述旨 將皇帝旨意擬成諭旨再交皇帝御覽 lO.隨手 將諭旨、奏折重點二季一編
5.過朱 皇帝朱筆改定奏折 11.封柜 將月折、隨手檔收柜題封
6.交發 將諭旨下發有關衙門實施
A.宰相分工明確,行政效率提高 B.政府機構臃腫,國家積貧積弱
C.檔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漸繁榮 D.專制皇權強化,阻礙社會發展
7.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促進了中國文化發展,中華文明成果也豐富了世界文明的內涵。古代中外文明之間的交流,促進了人類發展。古代史上同中國有過密切交流的文明區域先后排列順序是( )
A.阿拉伯—大秦—東非—印度 B.大秦—印度—阿拉伯—東非
C.印度—阿拉伯—大秦—東非 D.東非—印度—阿拉伯—大秦
8.“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材料描繪的是 ( )
A.漢都長安 B.隋朝洛陽
C.唐都長安 D.宋都東京
9.“人無信不立,事無心不成,業無信不興。” 現代社會無論是個人、公司、政黨乃至是國家,誠信對于經濟行為和運行極其重要。在羅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誠信機制作用的是( )
A.整頓金融 B.以工代賑 C.調整農業政策 D.實行計劃經濟
10.翻譯和研讀西方漢學著作不僅需要一定外文功底,也需要相當歷史知識。某一部英文漢學著作有這樣一句話“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 Ying”。下面選項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
A.康熙皇帝曾經閱讀鄭觀應的著作
B.這是一部研究中國古代史的著作
C.光緒皇帝已經閱讀《瀛環志略》這部著作
D.這是一部研究中國現代化的著作
11.張謇曾說:“我們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動搖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這句話的解釋,就是說一切政治及學問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數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線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創辦的紗廠命名為“大生”。從這個角度看近代民族企業 ( )
A.發展民族工業,救亡圖存 B.應大力發展重工業
C.儒家思想指導商業 D.以輕工業為主,注重民生
12.西方的各種節日近年來對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影響頗大,例如“圣誕節”在中國各大城市成為狂歡節,商家抓住時機促銷,也成為購物節。對這種現象到底是西方文化對中國直接沖擊,還是異化,專家眾說不一。因此有必要對西方文化歷史有基本的了解。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 )
A.圣誕節主要是為了紀念救世主耶穌基督的復活
B.圣誕節主要是為了紀念圣誕老人給世人帶來平安和好運
C.圣誕文化一定程度上適應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需求
D.如今以色列猶太人和西歐人宗教信仰是一致的
13.肖德甫在《大國法則》中認為:“光榮革命在英國的歷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它不僅將英國1640年以來的革命成果以溫和和妥協的方式鞏固下來,并且以此為出發點,奠定了現代英國的基礎,開啟了現代英國之路。”對材料中“光榮革命”意義理解錯誤的是 ( )
A.極大地提高了英國議會的權威 B.“不流血”一定程度是與落后勢力妥協
C.至此國王已經是虛位國家象征 D.這次事件總體推動了英國歷史發展進程
14.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標志著我國農村改革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下列對于我國新時期農村改革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熱情和積極性。
B.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也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C.農民自由支配土地,如種植經濟作物供應市場、土地轉賣鄰居。
D.這是全面推進農村改革重要措施之一,體現了我黨執政為民的理念。
15.《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一書寫到“我們知道,物質、能量、信息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三個基本要素。沒有物質的世界是一個空虛的世界,沒有能量的世界是一個死寂的世界,沒有信息的世界則是一個混亂的世界。物質、能量及信息三者缺一不可。”對于材料中提到的物質、能量及信息,下列理解錯誤的是 ( )
A.人類對物質、能量及信息的認識和利用,不是同步的
B.人類對信息的認識與利用,是伴隨著對物質和能量的認識與利用而開始的
C.由于信息的復雜性導致建立在理論水平上的信息技術出現的稍晚一些
D.人類對物質、能量及信息的認識和利用都是伴隨著科學理論的突破而進行的
16.美國的民主之所以能夠做到“原則民主”與“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為它產生于對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華的綜合。對這一論斷理解準確的是 ( )
A.美國繼承了英國民主的分權制傳統,實踐了盧梭的社會契約學說
B.美國繼承了英國民主的議會制傳統,實踐了盧梭的社會契約學說
C.美國繼承了英國民主的內閣制傳統,實踐了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
D.美國繼承了英國民主的議會制傳統,實踐了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
17.某學生翻閱到一份一九三八年四月一日的報紙,上面刊行了《抗戰建國綱領》文告,但頒布機關模糊不清,《綱領》第十條中提出:“指導及援助各地武裝人民,在各戰區司令長官指揮之下,與正式軍隊配合作戰,以充分發揮保衛鄉土捍御外侮之效能,并在敵人后方發動普遍的游擊戰,以破壞及牽制敵人之兵力。”,據此可以得出 ( )
A.頒布此綱領的機關應該是中共中央 B.在此指導下國民黨軍隊會實施游擊戰
C.刊行此綱領報紙一定是《新華日報》 D.刊行此綱領這份報紙一定是《中央日報》
18.文革之前的十年中,我國所取得的經濟建設成就中包括 ( )
①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②將全國劃分為十個大區,形成獨立的工業國防體系
③開戰三線建設,在西部地區建立了許多工業基地
④石油可以全部自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近十多年來,家譜作為一種歷史文獻,受到了史學界的高度重視,成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資料以外最重要的資料來源。家譜取得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 )
A.記載了某一家族的興衰榮辱 B.能起到凝聚社會群體力量的作用
C.增加了歷史材料的種類數量 D.能彌補正史缺載和地方志粗疏的缺陷
20.清人李斗在《揚州畫舫錄》記載:“迨長生還四川,高朗亭人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兩腔,名其班曰‘三慶’”。材料反映的是 ( )
A.徽商聚集經商 B.桐城學派講學
C.安徽士子求學 D.徽班進京唱戲
21.英國史學家湯因比指出:“我們必須拋棄自己的幻覺,即某個特定的國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屬于我們自身,便把它當成中心并以為它比其他文明要優越。”對這一觀點理解最準確的是
( )
A.歷史研究沒有固定的中心 B.歷史研究要有世界視野
C.歷史研究要尊重人類不同文明成果 D.世界上沒有優越的文明中心
22.2011年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并要求有關國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利比亞平民和平民居住區免受武裝襲擊的威脅。19日晚巴黎峰會上,歐盟及美國等與會各方決定對利比亞進行軍事干預;其后,英法美等多國出動戰機、巡航導彈對利比亞政府軍地面軍事目標進行轟炸。10月20日,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被抓獲后因傷重不治身亡。以上材料表明了 ( )
A.聯合國在當今世界的作用越來越弱 B.當今世界并不太平,緩和與動蕩并存
C.平等協商,國際合作解決國際爭端 D.美國強權政治完全操縱國際政治格局
23.貢德 弗蘭克著作《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統計數據:美洲在17世紀和18世紀分別生產了42000噸和74000噸白銀,各有27000噸和54000噸運到歐洲,兩個世紀合計81000噸。在歐洲獲得的白銀中,大約一半(39000噸)又轉手到亞洲,這些白銀最終主要流入中國。對這組數據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 )
A.中國的封建經濟仍然在不斷發展
B.新航路開辟推動了世界各地的經濟交流
C.商品貿易的發展使歐洲需要更多的資本
D.中國客觀上成為世界貿易的中心
24.學者馬勇的新著《1911年中國大革命》這樣論述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這個事件的意義是結束了兩千年帝制,趕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現代化的起點”對于辛亥革命,下列評價不正確的是 ( )
A.辛亥革命的目標是刻意模仿是要建立美國式的政治架構
B.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國
C.辛亥革命的過程前半場是法國式革命,后半場是英國式革命
D.辛亥革命的勝利結果是實現了現代民族國家的重建
25.《國際聯盟盟約》規定:聯盟會員國如有不顧本約……規定而從事戰爭者,則據此事實,應視為對于聯盟所有其他會員國有戰爭行為。其他會員國應即與之斷絕各種商業上或財政上之關系……。這一規定體現的原則是 ( )
A.民族自決 B.集體安全
C.委任統治 D.大國一致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0題)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第26題18分,第27題17分,第28題15分共50分)
26.(18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美蘇冷戰雖已離我們遠去,但我們無法否認它在國際關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蘇冷戰是在對抗與緩和的交替中進行的,在歐洲是真正意義上的冷戰,而在亞洲則充滿了火藥味。
——摘編自木子編《冷戰風云》
材料二 在黃金年代(1950~1973年),美國的GDP增長顯著落后于除英國外的所有主要發達國家;特別是德國和日本,它們的GDP年均增長率竟分別是美國的1.5倍和2.4倍。至于人均GDP增長率,美國則慢于所有西歐國家和日本,僅相當于西歐國家人均GDP年增長率63%。
——摘編自高峰《二十世紀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與演變》
材料三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縣北部發生里氏9級地震,引發10米高海嘯,并造成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產損失。據英國媒體報道,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官員伊麗莎白·比亞爾斯3月11日表示:“我們已經準備好像往常一樣提供援助,30支國際救援隊時刻保持警惕、關注情況變化,準備在必要時伸出援手。”
——摘編自網易新聞
材料四 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2011年7月1日晚上發表講話錄音,呼吁北約立即停止對利比亞的空襲,否則,利比亞軍隊會向地中海和歐洲發動“蝗蟲和蜜蜂般的進攻。”
——摘編自http://world,people.cn/GB/14000438.html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在歐洲是真正意義上的冷戰,而在亞洲則充滿了火藥味”的表現。(7分)
(2)根據材料二,結合史實說明20世紀60、70年代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原因。(5分)
(3)在世界多極化趨勢日益加強的今天,你認為中國應該如何在國際社會中贏得更多的話語權(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6分)
27.(17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果品類有甘蔗、荔枝、龍眼、柑橘、椰子、檳榔等,被服類有棉花、蠶桑、蕉、麻、葛等,油料類有花生、芝麻、桐、棕等,器用類有蒲葵、莞香、莞草、龍須草、藤草等,其中有的品種還是明代始試種并逐漸推廣的。如在墟市貿易中常見的、可用作釀酒的番一,即首先由東莞人陳益于明萬歷八年(1580)從交阯傳入東莞。由于番薯是“功同五谷,益國利民”的經濟作物,因而迅即在粵西和粵中普遍種植。又如煙葉,亦是17世紀初由交阯傳入廣東才開始種植的。遲在明末,廣東煙葉的種植已相當普遍。
材料二 如番禺、東莞、增城、陽春、英德、澄海、徐聞、雷州、潮州都是當時著名的甘蔗種植區。其中番禺、東莞、增城、陽春的蔗田面積就相當大,甘蔗之多,“連岡接阜,一望若蘆葦”,出現了“蔗田幾與禾田等”的現象。又如同期鶴山縣種煙也相當多。鶴山農民通過種煙,摸索到一套煙稻輪種從而提高晚稻產量的經驗。清代前期,南海縣池塘面積約占全縣土地的十分之九,農民于池中養魚,在塘基植桑,以“桑魚為業”。
材料三 如順德縣陳村的居民,即以經營果品業為主。明清間,東莞縣的茶園村則屬香樹之區最大者。史載:“香樹出東莞四十里茶園村,村中人皆業香,故漫谷盡植之。”因此,東莞有“嶺南香國”之稱。清初,專業產茶區在廣東也次第出現。如鶴山縣“自海口至附城,毋論土著客民,多以茶為業”。明末清初,檳榔椰子在海南島種植已相當普遍。其他專業化的經濟作物區還有不少,如四會、新興、潮州是柑的著名產區,新會是蒲葵的著名產區,鶴山以盛產煙葉聞名,南海、順德以蠶桑之鄉著稱等等。
材料四 如清前期河源縣上管康樂諸村居民所種的茶,“香嫩色美”,當地居民“生計半賴此”。茶葉的種植在上述有關地區的農業生產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反映了嘉慶以前這類商業性的茶業生產,包括植茶和茶葉加工(如河南業茶村婦摘采“綠芽紫筍”之后,繼這“熏以珠蘭”的加工活動),仍多由茶農負擔,尚屬家庭副業的生產形態。甘蔗和柑橘的種植,主要也是為了出賣。清初的廣州,便是粵地果品北運的集散地,時人詩曰“舟車北去果箱多”者,即描述此類情況。此外,新會蒲葵的種植,東莞香樹的種植,吳川黃麻的種植,高州葛的種植,粵北地區桐、漆的種植,目的也都是為了出賣牟利。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李龍潛《明清廣東經濟作物的種植及其意義》
(1)根據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時期廣東經濟作物種植的特點。(4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清時期廣東經濟作物種植發展的原因。(5分)
(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明清時期廣東經濟作物種植迅速發展意義。(8分)
28.(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希臘人在發展出城邦的生活方式后,城邦成為其生活的重心。由于希臘城邦的經濟基礎來自奴隸的生產,使得越來越多的城邦公民,有更多的時間來觀察與環境的關系。隨著古希臘海外貿易與海外殖民的發達,與美索不達米亞、埃及等地互動的日益增加,讓古希臘人在思想上有進一步發展。例如:居住于今巴勒斯坦的腓尼基人就把腓尼基字母傳給古希臘人,進而演變出古希臘字母,有助于日后文明的發展。另外,位于小亞細亞西部希臘城邦米利都,因為東西貿易發達、文化交流頻繁,有些公民開始運用迦爾底亞(建立有古巴比倫帝國)的天文學知識,觀察種種自然現象,并且探索萬物從何而來,最后又回到何物。例如在西元前六世紀時,米利都的泰勒斯透過理性的觀察,得出水是萬物之本的結論,而他的研究成果也激發了其他人進一步的探索。
——摘自臺灣高中教材《歷史》第三冊(三民版)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紀,由于民主政治的需求,公民要想在公共事務中有所作為,就需要有在公眾面前演說的能力,而各種知識是演說能力的基礎,因此人們需要學習。智者就是適應當時的社會需求而出現的專職教師。他們知識淵博、口才出眾,進行巡回講課 或指導,教授修辭學、政治學、辯論學,向受教育者收取學費。
公元前387年,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在雅典建立阿卡德米學園,講學40多年,除了研究哲學、政治外,他重視自然科學,學園門上寫著一行字“不懂幾何學者不得入內”,他的眾多弟子中包括有立體幾何的創始人泰阿泰德和偉大的學者亞里士多德。學園存在800多年,因為與基督教宗教思想沖突,公元6世紀被關閉。公元前335年,亞里士多德創辦呂克昂學園,他喜歡和學生一起在林蔭道上散步討論問題,下午晚上舉行演講會,切磋學習,交流心得。亞里士多德提出“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他在邏輯學、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生物學、生理學、醫學等眾多學科中,寫下許多開創性著作。
——摘編自高中歷史教材《歷史》必修三、選修四(岳麓版)
材料三 十字軍東征與東西貿易使得歐洲人接觸到東羅馬與伊斯蘭文明,由此自西羅馬滅亡以來沒落已久的歐洲古典學術,在中古后期又重新為西方學者所認識。中古后期大學的建立,便是歐洲文化復興的產物,它對于強化西方的思想傳統貢獻甚大。在中古后期,歐洲南部的大學,如意大利的波隆納大學(創立于1088年)以法學見長;歐洲北部的大學,如法國的巴黎大學(創立于1170年),則以神學著稱。其他早期成立的大學包括英國的牛津大學(創立于1249年)與劍橋大學(創立于1284年)等。據估計十五世紀時歐洲已有八十所大學,可見當時高等教育發達的情形。
大學的建立反映諸多文化進展狀況,包括學術活動量的大增,專業化程度的提升、世界觀的擴大(不再局限于修道院中的封閉思想)等。尤其歐洲人文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希臘羅馬古典學術(即古典學),這有賴伊斯蘭世界以阿拉伯文編譯的古代西方經典,從十二世紀起再度轉譯為拉丁文,以及東方學者到西方講學(尤其是1453年東羅馬滅亡后)。如此的東西文化交流,拓展了西方學者的眼界,使其開始可能產生“超歐洲”的世界觀。
——摘自臺灣高中教材《歷史》第三冊(三民版)
(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希臘和中國春秋戰國文化興盛的相同原因,并指出古希臘文明發展得天獨厚的條件。(5分)
(2)根據材料一、三,指出兩次東西文化交流的共同之處與變化,并歸納中古后期文化交流的歷史作用。(6分)
(3)根據材料二、三,歸納古代西方高等教育的特征。(4分)
參考答案
1—5CCBAD 6—10 DCDAD 11—15 DCCCD 16—20 DBCDD 21—25 CBDDB
第26題
(1)歐洲冷戰:北約與華約對抗;馬歇爾計劃和經互會對峙;西德與東德分立;杜魯門主義與蘇聯爭霸策略(或九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亞洲熱戰:中國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7分)
(2)原因:經濟多極化推動了政治多極化的發展,資本主義陣營由美國一家獨大演變為美、歐、日三足鼎立,中國開始改革開放;政治關系變化推動了多極化,社會主義陣營分裂(中蘇關系惡化);國家利益沖突,經濟全球化、文明多樣性的發展都反對單邊力量控制世界,使相互尊重合作發展成為國際共識,“第三世界”國家的不結盟運動興起。
(任答五點得5分)
(3)經濟:堅持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高國家經濟實力。政治: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堅持不結盟的多邊外交政策,堅持對外開放。發展現代軍事技術,增強國防實力。思想文化: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提高國民素質。(任答三點6分)
第27題
(1)①經濟作物種類繁多;②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③專業化的經濟作物區出現;④經濟作物種植的目的,已不單純地為了滿足生產者本身的需求,而是開始作為商品生產投入流通領域去獲取交換價值了。(4分)
(2)①重視水利興修;②進一步開發土地資源;③周邊糧食供應充足,養活了眾多人口;④統治者實行刺激和推動的政策;⑤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交通發達,市場擴大,經濟作物通過行商長途販運貿易而遠銷各地,甚至出口到國外。(5分)
(3)①隨著經濟作物普遍大面積的種植,廣東經濟作物加工業亦應運而興。②隨著經濟作物種植的增長,專業化農業區的出現,從而造成了地方市場的繁榮,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墟市,構成商品流通的網絡,成為廣東地方經濟的動脈。③隨著經濟作物種植的發展,商品經濟滲入農村,使經濟作物產品逐步商品化。④隨著經濟作物種植的發展,在一些經濟作物種植比較發達的地區便出現了貨幣地租。(8分)
第28題
(1)答:共同原因:政權林立,思想多元;經濟發達,物質基礎較強;教育興盛,學派眾多。(3分)希臘的條件:民主制度的發展;海外交流頻繁。(2分)
(2)答:共同之處:西方積極主動學習東方文化;交流途徑多樣(對外遠征、東西貿易、文化學習)。(2分)變化:從學習東方創建希臘古典學到通過東方重新認識希臘羅馬古典學。(2分)作用:拓展了西方學者的眼界,促進了西方思想的解放;帶動人文精神的覺醒,為文藝復興創造有利條件。(2分)
(3)答:注重文化的傳承與交流;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并重;學術化、專業化水平較高;涉獵廣泛,視野遼闊,追求真理;悠久的辦學傳統。 (每點1分,答對四點即可)2012屆高三月考試卷(五)
數 學 試 題(文)
考試范圍:全部高考內容
本試題卷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部分。時量120分鐘,滿分1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若,其中是虛數單位,則= ( )
A.-3 B.3 C.-1 D.1
2.已知集合,若,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 ( )
A. B.(0,1) C.{1} D.
3.已知某算法的程序框圖如下圖所示,則輸出的結果是 ( )
A.6 B.18 C.24 D.30
4.某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它的表面積為 ( )
A. B. C. D.
5.已知a,b為非零向量,“函數為偶函數”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6.已知圓,直線,圓C上任意一點A到直線的距離小于2的概率為 ( )
A. B. C. D.
7.已知雙曲線與拋物線有一個公共的焦點F,且兩曲線的一個交點為P,若|PF|=5,則雙曲線的漸近線方程為 ( )
A. B. C. D.
8.設函數在區間(a,b)的導函數為在區間(a,b)的導函數為,若在區間(a,b)上恒成立,則稱函數在區間(a,b)上為“凸函數”,已知,若對任意的實數m滿足時,函數在區間(a,b)上為“凸函數”,則的最大值為 ( )
A.4 B.3 C.2 D.1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考生作答7小題,每小題5分,共35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中對應題號后的橫線上。
(一)選做題(請在第9、10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全做,則按前一題記分)
9.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點P的直角坐標為,若以原點O為極點,x軸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則點P的極坐標可以是 。
10.某單因素單峰試驗的因素范圍是[10,110],用黃金分別法來確定試點,則第二個試點的值可以是 。
(二)必做題(11~16題)
11.某校有3300名學生,其中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學生人數比例為12:10:11,現用分層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66名學生參加一項體能測試,則抽取的高二學生人數為 。
12.已知實數x、y滿足的最小值等于 。
13.如圖,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方程是,
若,則實數a= 。
14.若單位向量a、b滿足:,記a,b的夾角為,
則函數的最小正周期為 。
15.已知函數(a為常數),且,則
(1)常數a= 。
(2)若函數有3個零點,則實數m的取值范圍是 。
16.若數列滿足:對任意的,只有有限個正整數m,使得成立,記這樣的m的個數為則得到一個新數列。例如,若數列是1,2,3,…,n,…,則數列是0,1,2,…,n-1,…。已知對任意,,則= ,=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本小題滿分12分)
高三某班段考后,對數學考試90分以上(含90分)的成績進行統計,其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所示,若130~140分數段的人數為2人。
(1)估計該班成績在90~140分之間學生的人數;
(2)現根據段考成績從第一組和第五組(從低分段到高分段依次為第一組,第二組、……、第五組)中任意選出兩人,形成幫扶學習小組,若選出的兩人成績之差大于20,則稱這兩人為“黃金搭檔組”,試求選出的兩人為“黃金搭檔組”的概率。
18.(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向量,函數
(1)求函數的單調增區間;
(2)在中,內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A為銳角,且是函數上的最大值,求的面積S。
19.(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矩形BOC1B1所在平面垂直于三角形ABC所在平面,BB1=4,AC=2,AB=BC=,又E是C1A的中點。
(1)求證:平面平面C1CBB2;
(2)求異面直線AB與EB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20.(本小題滿分13分)
南方某林場有荒山3250畝,打算從2012年1月開始在該荒山上植樹造林,且保證每年種樹全部成活,第一年植樹100畝,此后每年都比上一年多植樹50畝。
(1)問至少需幾年才可將此荒山全部綠化?
(2)如果新種樹苗每畝的木材量為2立方米,樹木每年的自然增材率為10%,那么到此荒山全部綠化后的一年底,這里樹木的木材量總共為多少立方米?(參考數據:)
21.(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中心在原點O,焦點在x軸上,離心率為的橢圓過點
(1)求橢圓的方程;
(2)設不過原點O的直線與該橢圓交于P,Q兩點,滿足直線OP,PQ,OQ的斜率依次成等比數列,求面積的取值范圍。
22.(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函數其中
(1)當a=2時,求的極小值;
(2)若函數的極小值點與的極小值點相同,求證:的極大值小于等于長郡中學
2012屆高三月考試卷(五)
數 學 試 題(理)
考試范圍: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函數與導數及其應用,三角函數與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復數,數列,不等式,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概率統計,選修4—1、4—4
本試題卷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部分。時量120分鐘,滿分1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當時,復數在復平面內對應的點位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設集合,若,則實數m的取值范圍是
( )
A. B. C. D.
3.一個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及部分數據如圖所示,則這個幾何體的體積是 ( )
A. B.2 C. D.3
4.若兩個不同的函數的圖象經過若干次平移變換后能夠重合,則稱這兩個函數互為“同形”函數。給出以下四個函數:則互為“同形”函數的一組是 ( )
A. B. C. D.
5.函數的一部分圖象如圖,則
的解析式和的值分
別是 ( )
A. B.
C. D.
6.若雙曲線上不存在點P使得右焦點F關于直線OP(O為雙曲線的中心)的對稱點在y軸上,則該雙曲線離心率的取值范圍為 ( )
A. B. C. D.
7.已知函數,[m]表示不超過實數m的最大整數,則函數的值域是 ( )
A.(0,1) B.{0,1} C.{-1,0} D.{-1,0,1}
8.在數列中,若存在正整數使得對于任意的正整數(m均成立,那么稱數列為周期數列,其中T叫做數列的周期。若數列滿足,且,,當數列的周期最小時,該數列的前2012項的和是( )
A.671 B.672 C.1341 D.1342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35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中對應題號后的橫線上。
9.直線:與圓:(為參數)的交點的個數為 。
10.如圖,半徑為2的⊙O中,,D為OB的中點,
AD的延長線交⊙O于點E,則線段DE的長為 。
11.直線與x軸、y軸分別交于A、B兩點,O
為原點,在中隨機取一點,則取出的點滿足的概率為 。
12.= 。
13.設函數若不存在,使得與同時成立,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 。
14.已知三點不共線,其中,若對于的內心I,存在實數,使得,則這樣的三角形共有 個。
15.在數列中,,則
(1)= ;
(2)設數列滿足:時,;當時,,則自然數m=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向量互相垂直,其中
(1)求的值;
(2)若,求的值。
17.(本小題滿分12分)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BC,,D、E分別為棱AB、BC的中點,M為棱AA1上的點。
(1)證明:
(2)當時,求二面角M—DE—A的大小。
18.(本小題滿分12分)
某學校在招聘教師時,要進行筆試,面試和試教三個過程,筆試設置了3個題,每一個題答對得5分,否則得0分。面試則要示應聘者回答3個問題,每一個問題答對得5分,否則得0分,并且規定在筆試中至少得到10發,才有資格參加面試,而筆試和面試得分之和至少為25分,才有試教的機會,現有甲去該學校應聘,假設甲答對筆試中每一個題的概率為,答對面試中的第一個問題的概率為
(1)求甲在應聘過程中所得分數為零分的概率;
(2)設甲在應聘過程中的所得分數為隨機變量的數學期望,并指出甲獲得試教機會的概率。
19.(本小題滿分13分)
如圖,橢圓
(1)求橢圓C的離心率;
(2)若b=1,A,B是橢圓C上的兩點,且,求面積的最大值。
20.(本小題滿分13分)
設數列前n項和為,已知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n項和為,若存在正整數m,使對任意且,都有成立,求m的最大值;
(3)令,數列的前n項和為,求證:當時,
21.(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函數
(1)若函數上存在極值,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2)當時,不等式恒成立,求實數k的取值范圍;
(3)求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新建县| 安福县| 绩溪县| 左云县| 永德县| 钟山县| 拉萨市| 京山县| 连南| 琼结县| 左权县| 额敏县| 桃园县| 洪雅县| 什邡市| 宁海县| 太和县| 富平县| 邳州市| 垫江县| 葫芦岛市| 莫力| 鹿邑县| 同心县| 绥宁县| 夹江县| 潞城市| 海伦市| 宾阳县| 太康县| 青川县| 望城县| 松潘县| 曲阜市| 双峰县| 宿松县| 历史| 林州市| 张家口市| 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