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第二節醇酚一、醇(一)定義:羥基與飽和碳原子相連的化合物稱為醇(二)分類:按照羥基數目分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按照烴基是否飽和分為:飽和醇、不飽和醇按照烴基不同分為:脂肪醇、脂環醇、芳香醇(三)通式:由烷烴所衍生的一元醇,叫做飽和一元醇:飽和一元醇:CnH2n+1OH(n≥1),分子式:CnH2n+2OR-OH飽和二元醇:CnH2n+2O2飽和多元醇:CnH2n+2Om(四)物理性質:低級醇的沸點比相對分子質量相近的烷烴高得多,這是由于醇分子間形成氫鍵,增強了醇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1、沸點隨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升高,由于羥基間可形成分子間氫鍵,所以沸點比相應的烴和醚高;碳原子數相同的醇,含羥基越多,沸點越高。2、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都比水小,且隨著碳原子數的增多,密度一般增大3、溶解性隨碳原子數的增大而減小,碳原子≤3時與水任意比例互溶;碳原子數在4-11為油狀液體,部分溶于水;12個碳以上為無色、無味蠟狀固體,不溶于水(四)物理性質:(五)常見的醇1、甲醇:CH3OH由木材干餾得到,又稱木精。無色、具有揮發性的液體,易溶于水,沸點為65℃,有毒(5-10mL會導致失明,10mL以上致死),可做車用燃料,廣泛用于化工生產,屬于可再生能源2、乙二醇:HOCH2CH2OH無色、粘稠、有甜味的液體,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熔點很低,可做內燃機抗凍劑,舞臺發霧劑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3、丙三醇:俗稱甘油、無色、粘稠有甜味的液體,易溶于水和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吸濕性強——制印泥;凝固點低——防凍劑;硝化甘油——炸藥(六)化學性質:1、與鈉反應2、取代反應:與HX、酯化反應、分子間脫水3、消去反應4、氧化反應醇的化學性質主要由羥基官能團所決定。在醇分子中,由于氧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比氫原子和碳原子的強,使O—H和C—O的電子都向氧原子偏移。因此,醇在發生反應時,O—H容易斷裂,使羥基中的氫原子被取代;同樣,C—O也易斷裂,使羥基被取代或脫去,從而發生取代反應或消去反應。(七)命名:1、飽和一元醇的命名:(1)選擇連有羥基的最長碳鏈作主鏈,按主鏈所含碳原子數稱為某醇(2)從離羥基最近的一端開始編號;距離相同時,使取代基位次和最小(3)命名時,羥基的位次號寫在某醇的前面,其他取代基名稱按照烷烴的書寫即可。注:確定最長碳鏈時不能把羥基看做鏈端,只能看做取代基,但選擇的最長碳鏈必須含有羥基所連的碳原子2-丁醇例:3-甲基-2-戊醇取代基位次——(取代基個數)取代基名稱——羥基位次——母體名稱2、不飽和一元醇的命名:選擇含羥基碳和不飽和鍵的最長碳鏈為主鏈,以最小數字表示羥基位次例:4-甲基-3-戊烯-2-醇3、芳香醇方法:鏈烴做醇的主體,苯做取代基例:苯乙醇或2-苯基乙醇(八)同分異構體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羥基不能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1、碳架異構2、位置異構3、官能團異構(醇與醚)例:C2H5OH與CH3—O—CH3與(九)代表物——乙醇1、組成和結構空間填充模型2、物理性質:無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沸點為78.5℃,熔點為-117.3℃,易揮發,能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是常用的溶劑注:(1)酒精種類:醫用酒精→工業酒精無水乙醇體積分數:75%96.5%99.5%100%絕對乙醇所以直接蒸餾得不到無水乙醇(2)各種酒中都含有酒精。酒的度數指的是乙醇的體積分數;啤酒的度數指的是含有麥芽糖的多少,而不是指酒精度(3)固體酒精并不是固態酒精,它是飽和醋酸鈣溶液與酒精混合形成的凝膠3、化學性質:由羥基決定(1)與鈉反應:2CH3CH2OH+2Na→2CH3CH2ONa+H2↑斷鍵位置,O-H鍵斷開,Na替換羥基中的氫現象:鈉塊未熔化,先沉于底部后浮游于液面并慢慢消失,無明顯聲音,有無色無味氣體,做爆鳴實驗時有爆鳴聲注:①乙醇與鈉反應不如水與鈉反應劇烈,說明醇羥基中的氫不如水中的氫活潑,醇比水更難電離,屬于非電解質②該反應為置換反應,活潑金屬K、Ca、Mg等也能發生該反應③R(OH)n——nNa——H2常用來檢驗羥基的存在和羥基的數目④生成的CH3CH2ONa強烈水解,顯堿性(2)取代反應:①與HX反應:CH3CH2OH+HBrCH3CH2Br+H2O(常用來制備鹵代烴)②酯化反應: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應叫做酯化反應斷鍵位置:C-O斷鍵位置:C-O,O-H說明:I、用示蹤原子法研究反應機理:酸(羧酸)脫羥基,醇脫氫II、試劑加入順序:先加乙醇,邊振蕩邊加濃硫酸和乙酸III、濃硫酸的作用:催化劑、吸水劑IV、被加熱的試管傾斜45°,其目的是增大受熱面積V、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反應較慢,加熱可以增大反應速率和反應物的轉化率,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揮發,有利于收集;但不能過快加熱,以減少反應物的揮發VI、導管起冷凝回流的作用,防止未反應的乙酸和乙醇揮發損失。導管末端不能伸入到液面以下,以防倒吸VII、飽和Na2CO3的作用: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VIII、反應現象:生成無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狀液體注:酯化反應中的酸可以是有機酸,也可以是無機含氧酸③分子間脫水:CH3CH2OCH2CH3+H2OCH3CH2OH+HOCH2CH3斷鍵位置:C-O,O-HI、乙醚的物理性質:乙醚是一種無色、易揮發的液體,沸點34.5℃,有特殊氣味,具有麻醉作用。乙醚易溶于有機溶劑,它本身是一種優良溶劑,能溶解多種有機化合物。II、醚的定義:由兩個烴基通過一個氧原子連接起來的化合物叫做醚。III、醚的結構:用R—O—R’來表示,R和R?都是烴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IV、醚的用途:在化工生產中被廣泛用作溶劑,有的醚可被用作麻醉劑。(3)消去反應(分子內脫水):①醇羥基消去反應規律:I、羥基所連碳如果沒有鄰位碳,則不能發生消去反應原理:CH3CH2OHCH2=CH2↑+H2O說明:I、反應前檢驗裝置的氣密性II、先加乙醇,再加濃硫酸,邊加邊攪拌III、加沸石防暴沸IV、濃硫酸作催化劑、脫水劑V、溫度計插入液面以下測液體的溫度VI、迅速升溫到170℃,過慢有乙醚產生;溫度過高炭化結焦VII、用NaOH除去CO2、SO2II、羥基所連碳的鄰位碳上無氫,則不能發生消去反應III、羥基所連碳如果有兩個相鄰碳,且碳上均含有氫,則發生消去反應時,能生成不同的產物IV、直接連在苯環上的羥基不能發生消去反應CH3CH2BrCH3CH2OH反應條件斷裂的化學鍵形成的化學鍵反應產物NaOH的醇溶液、加熱濃硫酸、170℃C-Br、C-HC-O、C-HC=CC=CCH2=CH2HBrCH2=CH2H2O溶液由橙紅色變為綠色①燃燒:C2H5OH+3O22CO2+3H2O(淡藍色火焰)②被強氧化劑氧化:K2Cr2O7(H+):橙色→綠色(檢驗酒駕)氧化過程:CH3CH2OHCH3CHOCH3COOHKMnO4(H+):紫色→無色——直接被氧化成乙酸注:I、醇被強氧化劑氧化時,羥基所連的碳上必須含氫,否則羥基不會被氧化II、如果羥基所連的碳上只有一個氫,只能被氧化成酮,不能被氧化成羧酸(4)氧化反應: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失去氫原子或加入氧原子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加入氫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應叫做還原反應。(3)催化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去氫生水)斷鍵位置:O-H,羥基所連碳上的C-H說明:I、反應實質:現象:銅絲由紅色變為黑色現象:銅絲由黑色變為紅色II、羥基所連碳上的氫原子數與產物種類的關系:氫原子數≥2——醛=1——酮=0——不發生催化氧化反應4、乙醇的斷鍵方式:(1)乙醇與鈉的反應,斷開①(2)乙醇與HX的反應,斷開②(3)乙醇的酯化反應,斷開①(4)乙醇的分子間脫水反應,兩個分子,分別斷開①和②(5)乙醇的消去反應,同時斷開②和④(6)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同時斷開①和③5、用途(1)用作酒精燈、火鍋、內燃機等的燃料(2)用作化工原料(3)醫療上常用體積分數為75%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劑二、酚(一)定義:羥基與苯環直接相連而形成的化合物稱為酚(二)代表物——苯酚1、組成和結構:組成:分子式:C6H6O結構簡式:或或C6H5OH結構式:結構:苯環上的6個C,5個H,1個O共12個原子一定共面2、物理性質:(1)狀態:(2)溶解性:室溫下在水中的溶解度為9.2g,高于65℃時,能與水混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機溶劑。熔點為43℃(3)酸性和腐蝕性:顯弱酸性,俗稱石炭酸;有毒,它的濃溶液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性,若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乙醇沖洗,再用水沖洗。純凈的苯酚是無色、有特殊氣味的無色晶體,放置時間較長的苯酚,因部分被空氣中的O2氧化而呈粉紅色,所以保存時要密封3、化學性質:(1)酸性:形成渾濁的液體形成澄清透明的液體又變渾濁(1)酸性:+H+或+H2O+H3O+注:由于苯酚的酸性極弱,所以不能使指示劑變色①與NaOH反應:+NaOH→+H2O+HCl→+NaCl同濃度酸的酸性強弱:HCl>CH3COOH>H2CO3>>HCO3->H2O>C2H5OH+H2O+CO2→+NaHCO3(苯酚鈉溶液變渾濁)②與Na2CO3反應:+Na2CO3→+NaHCO3③與Na反應:2+2Na→2+H2↑(比醇容易)出現白色沉淀,開始振蕩后消失,繼續滴加,再振蕩,溶液中最終出現白色沉淀(2)取代反應:羥基對苯環的影響,使其鄰、對位氫更活潑,易被取代。苯酚可與鹵素、HNO3、H2SO4等發生苯環上的取代反應與飽和溴水的反應:+3Br2→3HBr+↓(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注:①若溴水少量,則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酚,看不到沉淀;因此必須用過量的濃溴水或飽和溴水,但不需加熱也不需加催化劑②苯酚與溴的反應很靈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檢驗和定量測定由于苯環對羥基的影響,O一H極性變強,氫原子易電離而使苯酚表現弱酸性;由于羥基對苯環的影響,苯環上處于羥基鄰位和對位的氫原子的活性增強,從而使苯酚比苯更易與溴發生取代反應。溶液呈紫色(3)顯色反應:紫色(可用于檢驗酚類或Fe3+的存在)(4)加成反應:+3H2(5)氧化反應:①常溫下,被O2氧化,顯粉紅色②燃燒:C6H6O+7O26CO2+3H2O③被KMnO4(H+)等強氧化劑氧化:4、用途:化工原料①制酚醛樹脂(俗稱電木)、染料、醫藥、農藥、合成纖維、合成香料等②苯酚的稀溶液直接做防腐劑和消毒劑。日常用的藥皂中摻入少量苯酚5、危害:含酚類物質的廢水對生物具有毒害作用,會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化工廠和煉焦廠的廢水中常含有酚類物質,在排放前必須經過處理THANK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 醇 酚.ppt 實驗3-2乙醇的消去反應.mp4 實驗3-3乙醇與酸性重鉻酸鉀溶液的反應.mp4 實驗3-4苯酚的酸性.mp4 實驗3-5苯酚與溴反應.mp4 實驗3-6苯酚與氯化鐵反應.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