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良法從何而來?自古以來,中華歷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是一種"良法善治"。宋人王安石說∶"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良法概念始于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認為∶"法治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良好的法律。"思考:良法從何而來?良法的實現,最終取決于立法環節,只有科學、民主的立法才能促使良法的出臺導入新課第八課法治中國建設第三框科學立法——《民法典》(婚姻家庭篇)邏輯框架第三單元全面依法治國第七課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九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與原則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第八課法治中國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目標主體基礎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科學立法全民守法前提關鍵防線基礎議題科學立法鞏固法治根基什么是科學立法?總議題議題一怎樣推進科學立法?議題二1什么是科學立法?議題一——《民法典》是不是良法?觀看視頻,提取視頻的關鍵信息,你認為《民法典》(婚姻家庭篇)是不是一部良法?導入新課民法典:聚焦婚姻家庭探究與分享視頻關鍵信息提取2015年3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編纂工作正式啟動,歷時五年。2020年全國人大審議通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平等"與"保護"精神貫穿始終。《民法典》針對時代和經濟發展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氣象,提出了新的條文。原《婚姻法》規定的患有三種不宜或暫緩結婚疾病的,現在有結婚的權利,前提是告知對方,由對方選擇是否結婚。不告知的,對方可申請撤銷婚姻我國結婚登記采取雙軌制,是世界上結婚最自由的國家。設立"離婚冷靜期",尊重離婚自由,也是最大限度保護當事人權利。尊重客觀規律。順應時代要求。保障人民權利符合國情符合歷史傳統符合邏輯程序一、科學立法的內涵科學立法就是要尊重和體現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斷提高法律的質量。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體制機制,使每項立法都能合理的規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和義務,是法律符合社會發展需求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順應時代要求,推動國家發展進步,保障人民各項權利。立法要符合我國政治制度和歷史傳統,要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相適應,制定出適合中國的良法。遵循法律體系的內在邏輯和立法工作規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術,努力實現立法過程的科學化。要明確劃分不同的法律關系的調整對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國家發展目標的法律體系(1)(3)(2)(4)從以下四方面理解記憶尊重規律保障人民基本國情邏輯程序1.什么是科學立法?結合材料,說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關于涉港國安立法的決定,是如何體現科學立法內涵的。一、科學立法的內涵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會議認為,近年來,香港特別行政區國家安全風險凸顯,“港獨”、分裂國家、暴力恐怖活動等各類違法活動嚴重危害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一些外國和境外勢力公然干預香港事務,利用香港從事危害我國國家安全的活動。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有關規定,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就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制定相關法律。小試牛刀:①要尊重和體現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②體現我國國家性質,順應時代要求。④科學立法必須遵循法律體系的內在邏輯和立法工作規律③要符合國情和實際探究與分享《民法典》是誰通過的?全國人大是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可以修改憲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而全國人大常委會則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我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規定我國的法定結婚年齡是男22歲、女20歲,且實行一夫一妻制。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國有些地方男20歲、女18歲也可以結婚,甚至可以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還是合法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為什么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是合法的呢?請看視頻《西藏的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制》為什么西藏有些地區可以實行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有法律依據嗎?導入新課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制探究與分享西藏有些地區可以實行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的法律依據1981年4月18日西藏自治區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004年6月9日西藏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修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結合西藏自治區各少數民族婚姻家庭的實際情況,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有關條款作如下變通∶第一條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二十周歲,女不得早于十八周歲。第二條廢除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封建婚姻,對執行本條例之前形成的上述婚姻關系,凡不主動提出解除婚姻關系者,準予維持。第三條對各少數民族傳統的婚嫁儀式,在不妨害婚姻自由原則的前提下,應予尊重。“西藏有些地區可以實行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是誰制定通過的?制定地方性法規我國有立法機權的國家機關還有哪些?可以制定什么類型的法律?一、科學立法的內涵2.我國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國務院相關部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會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修改憲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制定行政法規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地方性法規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制定地方政府法規2怎樣推進科學立法?議題二——從《民法典》的編撰過程體會怎樣科學立法《民法典》編纂歷經哪些過程,這對推進科學立法有何啟示?導入新課打開《民法典》草案,詮釋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探究與分享《民法典》編纂歷經過程,給我們怎樣科學立法的啟示●按照法定職權、依照法定、程序做到依法立法。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啟動專家編纂草案12屆全國人大通過民法總則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廣泛向社會征求意見13屆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分布施行●要發揚民主,堅持民主立法、廣開言路、集思廣益。編纂過程:啟示:●合理設定權利與義務、權力與責任。二、推進科學立法1.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軌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規范性文件。在我國,憲法和立法法是國家機關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據。所有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都應當按照法定職權、依據法定程序開展立法工作。二、推進科學立法2.充分發揚民主①必須堅持民主立法,廣開言路,集思廣益。②要健全立法機關和社會公眾溝通機制,開展立法協商,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在立法協商中的作用,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健全法律法規規章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和公眾意見采納情況反饋機制,廣泛凝聚社會共識。二、推進科學立法3.合理設定權利與義務、權力與責任。①應在立法中客觀地認識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確認和保護,做到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相對應。②立法還要科學合理地配置權力與責任,根據國家治理需求,授予國家機關必要的權力,并對其加以制約,明確權力行使不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廢除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封建婚姻,對執行本條例之前形成的上述婚姻關系,凡不主動提出解除婚姻關系者,準予維持。二、推進科學立法科學立法就是要實事求是,不能拍腦袋做決策,科學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體現客觀規律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質量的根本途徑。要完善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機制,創新公眾參與立法方式,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民主立法就是要多聽方方面面的意見,多吸取社會智慧,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依法立法是指立法應當嚴格依照憲法法律設定的權限和程序進行,確保每項立法都經得起合憲性審查,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依法立法要求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權力機關與行政機關的立法權限,明確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保留的事項,依法嚴格進行授權立法,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利益法律化。三者有機統一于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共同推進我國法治化進程。比較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編籌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一項大政治任務和立法任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民法典編篆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民法總則。2015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由民法總則與經過常要會審議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民法典草案編纂過程中,先后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今年兩會期間,根據各方面意見,又作了100余處修改,其中實質性修改10余處。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法典,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義。專家指出∶民法典的編纂是我國科學立法的典范。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對此觀點加以說明。一、推進科學立法小試牛刀: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廣泛征求意見,充分發揚了民主;堅持民主立法全國人大堅持了依法立法;符合國情和實際,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①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確保了民法典的正確方向;②全國人大依據法定程序編篡民法典,堅持了依法立法;③民法典的編篡過程中,廣泛征求意見,充分發揚了民主,堅持民主立法;④民法典的編算符合國情和實際,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一、推進科學立法小試牛刀:【答案】本課小結5依法立法科學立法科學立法內涵怎樣科學立法權利與義務統一、權力與責任合理配置含義有立法機的立法機關民主立法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9.1科學立法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單元以全面依法治國為核心,探究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原則,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第九課圍繞怎樣建設法治中國的問題,重在從微觀上說明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主要探究了人大科學立法的內涵、要求,政府嚴格執法的內涵、要求,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的內涵、要求,公民全民守法的要求。第一框"科學立法",闡述了建設法治社會的內涵和基本特征,系統闡釋了建設法治社會的具體要求和重要意義,與前兩框一起構成了法治中國的體系,明確了建設法治中國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黨和國家統籌【教學目標】了解科學立法的內涵。理解科學立法的標準。理解怎樣堅持科學立法。【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通過學習,知道我國法律制定的嚴謹性,認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科學精神:明白法律制定的流程,知道立法的科學立法為依法治國奠定基礎。3.法治意識:樹立法治意識,在科學的法律體系下健康成長。4.公共參與:通過相關資料和所學知識,對科學立法提出自己的建議。軟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了解科學立法的內涵。【教學難點】理解科學立法的標準,理解怎樣堅持科學立法【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良法從何而來?自古以來,中華歷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是一種"良法善治"。宋人王安石說∶"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良法概念始于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認為∶"法治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良好的法律。"思考:良法從何而來?學生討論回答:師總結:良法的實現,最終取決于立法環節,只有科學、民主的立法才能促使良法的出臺。新課講授:議題一:什么是科學立法?——《民法典》是不是良法?探究活動一:觀看視頻《民法典:聚焦婚姻家庭》探究問題:觀看視頻,提取視頻的關鍵信息,你認為《民法典》(婚姻家庭篇)是不是一部良法?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視頻關鍵信息提取什么是科學立法?(1)科學立法就是要尊重和體現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斷提高法律的質量。(2)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順應時代要求,推動國家發展進步,保障人民各項權利。立法要符合我國政治制度和歷史傳統,要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相適應,制定出適合中國的良法。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體制機制,使每項立法都能合理地規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和義務,是法律符合社會發展需求遵循法律體系的內在邏輯和立法工作規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術,努力實現立法過程的科學化。要明確劃分不同的法律關系的調整對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國家發展目標的法律體系小試牛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會議認為,近年來,香港特別行政區國家安全風險凸顯,“港獨”、分裂國家、暴力恐怖活動等各類違法活動嚴重危害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一些外國和境外勢力公然干預香港事務,利用香港從事危害我國國家安全的活動。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有關規定,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就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制定相關法律。結合材料,說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關于涉港國安立法的決定,是如何體現科學立法內涵的。答案:探究活動二:《民法典》是誰通過的?全國人大是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可以修改憲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而全國人大常委會則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探究問題:《民法典》是誰通過的?學生討論回答: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繼續探究:我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規定我國的法定結婚年齡是男22歲、女20歲,且實行一夫一妻制。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國有些地方男20歲、女18歲也可以結婚,甚至可以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還是合法的!探究問題:為什么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是合法的呢?教師活動:看完視頻你就知道為什么了,請看視頻《西藏的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制》繼續探究:觀看系列圖片《西藏的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制》探究問題:為什么西藏有些地區可以實行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有法律依據嗎?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西藏有些地區可以實行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的法律依據1981年4月18日西藏自治區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004年6月9日西藏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修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結合西藏自治區各少數民族婚姻家庭的實際情況,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有關條款作如下變通∶第一條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二十周歲,女不得早于十八周歲。第二條廢除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封建婚姻,對執行本條例之前形成的上述婚姻關系,凡不主動提出解除婚姻關系者,準予維持。第三條對各少數民族傳統的婚嫁儀式,在不妨害婚姻自由原則的前提下,應予尊重。繼續探究問題:上述規定屬于地方性法規,這些地方性法規是誰制定通過的?我國有立法機權的國家機關還有哪些?可以制定什么類型的法律?學生討論回答:西藏自治區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等等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2.我國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議題二:怎樣推進科學立法?——從《民法典》的編撰過程體會怎樣科學立法探究活動三:觀看視頻《打開民法典草案,詮釋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探究問題:《民法典》編纂歷經哪些過程,這對推進科學立法有何啟示?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民法典》編纂歷經過程,給我們怎樣科學立法的啟示推進科學立法1.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軌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規范性文件。在我國,憲法和立法法是國家機關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據。所有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都應當按照法定職權、依據法定程序開展立法工作。充分發揚民主①必須堅持民主立法,廣開言路,集思廣益。②要健全立法機關和社會公眾溝通機制,開展立法協商,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在立法協商中的作用,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健全法律法規規章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和公眾意見采納情況反饋機制,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合理設定權利與義務、權力與責任①應在立法中客觀地認識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確認和保護,做到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相對應。②立法還要科學合理地配置權力與責任,根據國家治理需求,授予國家機關必要的權力,并對其加以制約,明確權力行使不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比較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小試牛刀:編籌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一項大政治任務和立法任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民法典編撰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民法總則。2015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由民法總則與經過常要會審議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民法典草案編纂過程中,先后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今年兩會期間,根據各方面意見,又作了100余處修改,其中實質性修改10余處。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法典,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義。專家指出∶民法典的編纂是我國科學立法的典范。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對此觀點加以說明答案:①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確保了民法典的正確方向;②全國人大依據法定程序編纂民法典,堅持了依法立法;③民法典的編纂過程中,廣泛征求意見,充分發揚了民主,堅持民主立法;④民法典的編算符合國情和實際,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本課小結: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1科學立法.pptx 9.1科學立法教學設計.doc [新聞直播間]打開民法典草案 詮釋科學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_CCTV節目官網-CCTV-13_央視網(cctv.com).mp4 《生活提示》 20200521 民法典:聚焦婚姻家庭_CCTV節目官網-CCTV-1_央視網(cctv.com)3.mp4 為什么西藏還有一妻多夫制?很多人感到詫異,網友:我也想去_好看視頻1.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