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7.1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課型新授課授課教師日期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明確我國古代法制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智慧和資源,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挖掘和傳承中華法律文化精華。2.明確法的本質、起源和發展規律,懂得馬克思主義關于法的基本觀點,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我國法治建設歷程,分析生活中的相關案例。3.簡述中國法治建設成就,明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簡述我國法治建設成就教學難點:馬克思主義關于法的基本觀點教學方法議題教學法、正面講授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教學過程備注導入新課觀點討論:有觀點認為,法律是人類的重大發明,有些發明使人類學會如何駕馭自然,法律則使人類學會如何用規矩來駕馭自己。請談一談對上述觀點的理解。(學生暢所欲言)教學過程(一)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自主學習:課本P74—75總結:法的產生、本質、作用、中華法系含義、發展歷程(二)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材料:馬克思早期從理性法、自由法觀念出發,論證了自由與法的關系……一方面,強調法律的根本任務是維護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權利;另一方面,自由必須受到法律的限制,因為法律所承認的自由在一個國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馬克思的這一命題還有強調法律神圣性的意思……請你談談對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的理解。(學生討論回答,小組代表發言,教師總結)1.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的地位人類法律文明的進步促進了法學思想的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譜寫了人類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2.馬克思主義關于法的基本觀點(1)法的產生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2)本質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3)決定因素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4)類型奴隸制法、封建制法、資本主義法、社會主義法(5)特點①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②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③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6)職能(7)社會主義法的本質我國當代的法是社會主義法。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材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晨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開創了社會主義法治新紀元,建成并不斷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深入人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越走越寬廣。小組合作探究:說明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法治建設取得成就的原因和表現。(小組合作探究,代表發言,教師歸納總結)1.新中國法治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一國的法治總是由該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的。(2)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的主張、理念,也是中國人民的實踐。(3)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2.新中國法治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表現①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法環節)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執法和司法環節)③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④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蓬勃發展三、課堂小結四、當堂檢測對于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才是真正的法治。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謂先行者,對于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說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既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1)依法治國的前提是立法,在這方面我國取得了哪些成就?(2)依法治國的關鍵是法律的貫徹,在這方面我國取得了哪些成就?五、作業布置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