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物理易混淆點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物理易混淆點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考物理易錯點120例
1.彈撥的鋼尺振動得越快,發出聲音的響度越大
2.我們無法聽到蝴蝶飛過的聲音,是因為它發出聲音的響度太小
3.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
4.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5.炒菜時冒出的“白氣”是汽化后的水蒸氣
6.雪災時在馬路上撒鹽是為了降低積雪的熔點
7.盛夏,開包裝紙后冰棒會冒“白氣”——汽化
8.人離平面鏡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9.從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魚,看到的是魚的虛像
10.近視眼是將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后面
11.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傳播方向一定改變
12.看到物體成的虛像時,沒有光射入我們的眼晴
13.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為了克服漫反射
14.雨后天空出現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15.老年人通過放大鏡看書,當放大鏡靠近書本時,看到的像變大
16.正常眼看遠處物體時,晶狀體的會聚能力要變弱,焦距變小
17.測量工具選擇時,分度值越小越好
18.小明坐在行駛的船中,看到河岸的青山往后運動,他以青山為參照物
19.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20.質量大的物體密度一定大
21.天平調節好后,測質量時,發現指針停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邊,應將平衡螺母向左移動
22.“破鏡難重圓”是因為固體分子間只存在著排斥力
23.一陣風吹過,將煙霧吹散,這是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24.冰熔化成水后,體積減小了1/9
25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固體分子間沒有間隙
26.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才會產生力的作用
27.人推停在路上的汽車沒能推動,是因為推力小于摩擦力
28.人向上爬桿時,桿對人的摩擦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29某物體在水平傳輸帶上與傳輸帶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之間的摩擦力為0
30.用70N的力豎直提升重100N的重物,合力為30N
31.斜拋物體到達最高點速度為0,合力不為0
32.繞地衛星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33.地球同步衛星相對與地球是靜止的,所以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34.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對汽車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35.物體受平衡力的作用,運動狀態一定不變
36.戰斗機投入戰斗扔掉副油箱,是為了增大慣性
37.單擺擺到最高處時,速度為0,處于平衡狀態
38.作用在運動物體的力一定不平衡
39.一個杯子放在水平桌面處于靜止狀態,杯子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40.大石頭、小木塊均放入水中,靜止時漂浮的木塊受到的浮力大
41.攔河壩壩堤筑成上窄下寬是因為液體(壩里的水)的壓強隨深度增大增大
42.一物體從高空下落,落入水中,其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排開水的體積成正比
43.將密度為0.9g/cm的小球放入水中,排開水的質量為10g,則放入酒精中,靜止時排開酒精質量為8g
44.用高壓鍋煮飯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
45.一艘輪船從海里駛入河里,輪船所受浮力變小
46.將一個100g的物體輕放在液面上,排開液體的質量不會大于100g
47.100W的燈泡消耗電能一定比40W的燈泡耗電能多
48.提著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動一段路程,手的拉力水桶做了功
49.效率高的機械,功率一定大
50.用動滑輪把一個物體勻速拉起,拉起物體的速度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51.滑輪的機械效率與物體提升的高度無關,與物體的重力有關
52.電梯勻速上升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53.物體的溫度越高,具有的熱量就越多
54.一個運動的物體受到一對平衡力的作用時,機械能一定保持不變
55.物體溫度升高,一定從外界吸收了熱量
56.摩擦生熱發生的能量轉化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57.用轉換法制作的儀器有電流表、彈簧測力計、驗電器、天平
58.物體溫度越高,它的熱量就越多
59.溫度高的物體具有的內能一定大
60.冰熔化成同溫度的水,內能保持不變
61.浸在水中的物體,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62.熱量總是由內能大的物體轉移到內能小的物體
63.在水中加入酒精,可以降低水的凝固點
64.物體吸收熱量,內能變大,溫度一定升高
65.電源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66.當電壓一定時,用電器的電阻越大,消耗的電功率就越大
67.當把“220V 100W”燈泡接在110V電源兩端,燈泡的實際功率是25W(電阻不變)
68.電路兩端只要有電壓就一定有電流
69.超導材料可以用來做燈絲和保險絲
70.當電壓一定時,電阻與電流成反比
71.當電阻一定時,電壓與電流成正比
72.電阻由導體本身性質決定,與電流、電壓無關
73.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小
74.保險絲是用熔點低電阻率小的鉛合金做成的
75.通過導體的電流和通電時間一定時,導體電阻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少
76.使用測電筆時,試電筆接觸某點時氖管發光,說明該點與火線連通
77.一個家庭用電爐的電爐絲電阻約為1000歐
78.保險絲越粗,能承受的熔斷電流越小
79.額定電壓相同,額定功率不相等的兩個燈泡,串聯起來,額定功率小的比較亮
80.電能表是用來測量電路消耗電能的儀表,應安裝在總開關之前
81.電熱毯內的電阻絲斷了,將斷的地方擰在一起后,電熱毯工作時溫度會降低
82.保險絲熔斷的原因可能是開關的兩個接線柱短路
83.將一臺燈的插頭插入家庭電路的同時,室內電燈立即全部熄滅。原因可能是燈泡短路了
84.保險絲被燒斷,一定是電路中出現了短路故障
85.繞地衛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轉時,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86.在電磁感應現象中,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87.法拉第最先發現電磁感應現象,電動機就是根據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的
88.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導體中就一定會產生感應電流
89.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只與電流方向有關
90磁感線的方向就是該點小磁針S極的指向
91.地磁場的磁感線總是從南方發射出,回到北方
92.磁卡和光電池都是應用了磁性材料
93.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原理的應用是電流表和揚聲器
94.麥克風和發電機的工作原理一致,空氣開關和電鈴的工作原理一致
95.紅外線的波長比微波的波長短,頻率高
96.固定電話、移動電話、電視信號、wifi都用到了電磁波
97.根據公式可以推斷頻率越高的電磁波,波速越大
98.固定電話的聽筒把聲音變成變化的電流
99.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轉化
100.廣島秦山核電站利用的是核聚變釋放的能量
101.救援人員使用的紅外生命探測儀是利用了紅外線的熱效應
102許多動物可以感覺到地震前的超聲波,而人卻感覺不到
103.雨后有月亮的晚上,迎著月亮走,應該避開暗處
104.實驗前,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為了便于測量力臂
105.托里拆利實驗水銀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細傾斜等因素無關,只跟當時的大氣壓有關
106斜面越陡,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越小,但需要的拉力越大,機械效率越低
107.勻速運動的物體動能一定不變
108.膠水容易把東西粘住是因為膠水的分子引力較大
109.電路中的電流方向總是從正極出發,回到負極
110.磁體的磁感線總是從N極出發,回到S極
111.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通電導體周圍有磁場),制成了電磁鐵;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制成了發電機。沈括發現了磁偏角。湯姆孫發現了電子。盧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貝爾發明了電話
112.磁盤、硬盤應用了磁性材料,光盤沒有應用磁性材料
113.測定值電阻阻值需要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但測功率時功率是變化的,所以求平均值沒有意義
114.金屬導電靠自由電子,自由電子移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相同
115.太陽能電池是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并不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116當前人們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變(核反應堆)。太陽內部不斷發生著核聚變
117.月球上彈簧測力計、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狀態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彈簧測力計還可以測拉力
118慣性大小和速度無關。慣性大小只跟質量有關。速度越大只能說明物體動能大,能夠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慣性越大
119.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別: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120.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和質量、體積無關,但和溫度有關,尤其是氣體密度跟隨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
汽車上的物理知識
一、力學方面:
1、汽車的底盤質量都較大,這樣可以降低汽車的重心,增加汽車行駛時的穩度
2、汽車的車身設計成流線型,是為了減小汽車行駛時受到的阻力
3、汽車拐彎時:①司機要打方向盤——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②乘客會向拐彎的反方向傾倒——由于乘客具有慣性
4、汽車急剎車(減速)時,①司機踩剎車——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②乘客會向車行方向傾倒一一慣性;③司機用較小的力就能剎住車——杠桿原理;④用力踩剎車——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⑤急剎車時,車輪與地面的摩擦由滾動摩擦變成滑動摩擦
5、不同用途的汽車的車輪還存在大小和個數的差異——這與汽車對路面的壓強大小相關
6、汽車的座椅都設計得既寬且大,這樣就減小了對坐車人的壓強,使人乘坐舒服
7、汽車快速行駛時,車的尾部會形成一個低氣壓區,這是我們常常能在運動的汽車尾部看到卷揚的塵土形成原因
8、交通管理部門要求:①小汽車的司機和前排乘客必須系好安全帶——這樣可以防止慣性的危害;②嚴禁車輛超載——不僅僅減小車輛對路面的破壞,還有減小慣性等;③嚴禁車輛超速——防止急剎車時,因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過長而造成車禍
9、簡單機械的應用:①方向盤、車輪、開窗搖柄等都是輪軸,②調速桿,自動開關門裝置是杠桿
10、汽車爬坡時要調為低速:由P=Fv,,功率一定時,降低速度,可增大牽引力
11、關于速度、路程、時間的計算問題;參照物與運動狀態的描述問題
12、認識限速、里程、禁鳴等標志牌,了解其含義
二、聲學方面:
1、汽車喇叭發聲要響,發動機的聲音要盡量消除(發動機上裝配消音器)一一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2、為減輕車輛行駛時的噪聲對道旁居民的影響,在道旁設置屏障或植樹一一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3、喇叭發聲:電能——機械能
三、熱學方面:
1、汽車發動機常用柴油機或汽油機——它們是內燃機——利用內能來做功
2、發動機外裝有水套,用循環流動的水幫助發動機散熱——水的比熱容大
3、冬天,為防凍壞水箱,入夜時要排盡水箱中的水一一防止水結冰體積變大
4、小汽車的后窗玻璃板中嵌有一道道的電熱絲——它可以防止車內形成的霧氣附著于玻璃上并凝結
5、剛坐進汽車或有汽車從你身駛過時,會聞到濃濃的汽油味——擴散現象
6、空調車車窗玻璃設計成雙層的一一防止傳熱
四、電學方面:
1、汽車的發動機常用電動機起動:電動機是根據磁場對電流的作用的道理成的,工作時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2、汽車電動機(汽車電機)常用車載電瓶(蓄電池)供電,汽車運行過程中可以利用的車輪帶動車載發電機發電,給蓄電池充電。給蓄電池充電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起來,此時蓄電池是用電器;用蓄電池給電動機供電時,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此時蓄電池才是電源
3、車載蓄電池還被用來為汽車上配裝的空調、電扇、收錄機、CD機及各種用途的電燈供電,方便地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聲能、光能等等
4、油罐車的尾部通常要掛一條鐵鏈直達路面,這樣做有利于使運輸過程中因顛簸而產生的電荷迅速傳到大地上,避免因靜電放電而帶來災難
5、車燈發光:電能一一光能
五、光學方面:
1、汽車旁的觀后鏡,交叉路口的觀察鏡用的都是凸面鏡,可以開闊視野
2、汽車在夜間行駛時,車內一般不開燈,這樣可防止車內乘客在司機前的擋風玻璃上成像,干擾司機正確判斷
3、汽車前的擋風玻璃通常都不直立(底盤高大的車除外),這是因為擋風玻璃相當于平面鏡,車內物體易通過它成像于司機面前,影響司機的判斷
4、汽車尾燈燈罩:角反射器可將射來的光線反回,保證后面車輛安全
5、汽車頭燈: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燈絲應放在焦點上
自行車上的物理知識
你知道自行車上有哪些物理知識嗎?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1、自行車上的摩擦知識:
①自行車外胎為什么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紋:
增大自行車與地面間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其目的是為了防止自行車打滑
②自行車為什么能前進?
依靠后輪與地面之同的摩擦而產生的,這個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
③剎車以后,自行車為何能停止?
如果完全剎死,這時后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變為滑動摩擦力
④自行車哪些地方安有鋼珠?為什么安鋼珠?
在自行車的前軸、中軸、后軸、車把轉動處,腳蹬轉動處等地方,都安有鋼珠。
人們騎自行車總是希望輕松、靈活、省力。而用滾動代替滑動,就可以大大減小摩擦力,因此要在自行車轉動的地方安裝鋼珠,我們可以經常加潤滑油,使接觸面彼此離開,這樣就可以使摩擦力變得更小。
2、自行車上的杠桿、輪軸知識:
①自行車上的杠桿:控制剎車閘的杠桿:車把上的閘把是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車閘以較大的壓力壓到車輪的鋼圈上
②自行車上的輪軸:
A、中軸上的腳蹬和花盤齒輪:組成省力輪軸(腳蹬半徑大于花盤齒輪半徑)
B、后軸上的齒輪和后輪:組成費力輪軸(齒輪半徑小于后輪半徑)
3、自行車上的氣壓知識:
自行車內充氣:早期的各種輪子都是木輪、鐵輪、顛簸不已。現代自行車使用充氣內胎主要是使胎內的壓強增大,可以起到緩沖的作用,同時可以減小自行車前進的阻力
氣門芯的作用:充氣內胎上的氣門芯,起著單向閥門的作用,只讓氣體進入,不讓氣體外漏,方便進氣,保證充氣內胎的密封
4、自行車上先學知識:
直角反射器:光經過兩次反射后平行返回,引起司機注意
自行車在我國是很普及的代步和運載工具。在它的“身上”運用了許多力學知識
1.測量中的應用:
在測量跑道的長度時,可運用自行車。如普通車輪的直徑為071米或0.66米。那么轉過一圈長度為直徑乘圓周率Π,即約2.23米或2.07米,然后,讓車沿著跑道滾動,記下過的圈數n,則跑道長為n2.23米或n2.07米
2.力和運動的應用:
(1)減小與增大摩擦:
車的前軸、中軸及后軸均采用滾動以減小摩擦。為更一步減小摩擦,人們常在這些部位加潤滑劑
多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以增大摩擦。如車的外胎,車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閘把套等。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以增大摩擦。如在剎車時,車輪不再滾動,而在地面上滑動,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車可迅速停駛。而在剎車的同時,手用力握緊車閘把,增大剎車皮對鋼圈的壓力以達到制止車輪滾動的目的
(2)彈簧的減震作用:
車的座墊下安有許多彈簧,利用它的緩沖作用以減小震動
3.壓強知識的應用:
(1)自行車車胎上刻有載重量。如車載過重,則車胎受到壓強太大而被壓破
(2)坐墊呈馬鞍型,它能夠增大坐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壓強,使人騎車不易感到疲勞
4.簡單機械知識的應用:
自行車制動系統中的車閘把與連桿是一個省力杠桿,可增大對剎車皮的拉力。自行車為了省力或省距離,還使用了輪軸:腳蹬板與鏈輪牙盤;后輪與飛輪及龍頭與轉軸等
5.功、機械能的知識運用:
(1)根據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費距離。因此人們在上坡時,常“S形”路線就是這個道理
(2)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
如騎車上坡前,人們往往要加緊蹬幾下,就容易上去些,這里是動能轉化為勢能。而騎車下坡,不用蹬,車速也來越快,此為勢能轉化為能
6.慣性定律運用:
快速行駛的自行車,如果突然把前輪剎住,后輪為什么會跳起來。這是因為前輪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運動,但車上的人和后輪沒有受到阻力,根據慣性定律,人和后輪要保持繼續向前的運動狀態,所以后輪會跳起來
切記下坡或高速行駛時,不能單獨用自行車的前閘剎車,否則會出現翻車事故!
與人體有關的物理量(初中學生)
1、質量約:50kg
2、重力約:500N
3、密度:
4、體積約:0.05
5、身高約:170cm
6、電阻約:幾千歐
7、手臂長約:50--60cm
8、手掌面積約:100--120
9、腳掌面積約:200--250
10、對地壓強:行走時約:3×104Pa 站立時約:1.5×104pa
11、步長約:60cm
12、步速約:1.2m/s=4km/h
13、騎自行車速度約:5m/s,約20km/h
14、騎自行車時受到的阻力約:20N 功率100W
15、大拇指指甲寬約:1cm 手掌寬約:1dm
16、脈搏跳動頻率約:70-75次/min(1.2Hz)
17、正常血壓約:收縮壓<130 mmHg,舒張壓<85 mmHg
18、人體正常體溫約:37℃
19、100米短跑時間約:13-14s 速度約:7.5m/s
20、人做功的功率:100W左右
概念題精選
聲與光: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2.通常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氣體
3.樂音三要素:①音調(聲音的高低)②響度(聲音的大?。垡羯ū鎰e不同的發聲體)
4.超聲波的速度比電磁波的速度慢得多(聲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傳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6.光是電磁波,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
7.真空中光速:c=3×108m/s=3×105km/s(電磁波的速度也是這個)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說反射再說入射(平面鏡成像也說“像與物...”的順序)
9.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條光線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現象(人照鏡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鏡成像特點:像和物關于鏡對稱(左右對調,上下一致)
12.平面鏡成像實驗玻璃板應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遠離平面鏡而去,人在鏡中的像變?。ㄥe,不變)
14.光的折射現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彎折、水底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現象和折射現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實像,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實像倒立,虛像正立
18.凸透鏡成像試驗前要調共軸:燭焰中心、透鏡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鏡一倍焦距是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縮小像的分界點
20.凸透鏡成實像時,物如果換到像的位置,像也換到物的位置
運動和力:
1.物質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2.相對于參照物,物體的位置改變了,即物體運動了
3.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體不能選作參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5.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使物體發生形變②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7.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8.重力是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生的
9.一切物體所受重力的施力物體都是地球
10.兩個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個力,可能小于其中一個力,可能等于其中一個力
11.二力平衡的條件(四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
12.用力推車但沒推動,是因為推力小于阻力(錯,推力等于阻力)
13.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①接觸面間的壓力大?、诮佑|面的粗糙程度
14.慣性現象:(車突然啟動人向后仰跳遠時助跑、運動員沖過終點不能立刻停下來)
15.物體慣性的大小只由物體的質量決定(氣體也有慣性)
16.司機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錯,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
17.判斷物體運動狀態是否改變的兩種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個改變,或都改變,運動狀態改變②如果物體不是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運動狀態改變
18.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時可能靜止也可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機械功能:
1.杠桿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調,右偏左調”
2.杠桿不水平也能處于平衡狀態
3.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桿(動滑輪是省力杠桿)
4.定滑輪特點: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動滑輪特點: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5.判斷是否做功的兩個條件:①有力②沿力方向通過的距離
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7.“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快”這句話是正確的
8.質量越大,速度越快,物體的動能越大
9.質量越大,高度越高,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
10.在彈性限度內,彈性物體的形變量越大,彈性勢能越大
11.機械能等于動能和勢能的總和
12.降落傘勻速下落時機械能不變(錯)
熱學:
1.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6.5℃
3.體溫計使用前要下甩,讀數時可以離開人體
4.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間有空隙,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息的運動著: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烈
6.密度和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屬性
7.沿海地區早晚、四季溫差較小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暖氣供水、發動機的冷卻系統)
8.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對)
9.物體內能增加溫度一定升高(錯,冰變為水)
10.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等效的)
11.熱機的做功沖程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壓強知識:
1.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
2.1m3水的質量是1t,1cm3水的質量是1g
3.利用天平測量質量時應“左物右碼”
4.同科物質的密度還和狀態有關(水和冰同種物質,狀態不同,密度不同)
5.增大壓強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減小受力面積
6.液體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體內部壓強越大
7.連通器兩側液面相平的條件:①同一液體②液體靜止
8.利用連通器原理:(船閘、茶壺、回水管水位計,自動飲水器、過涵洞等)
9.大氣壓現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試驗、鋼筆吸水、抽水機等)
10.馬德保半球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托里拆利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值
11.浮力產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壓力的合力
12.物體在液體中的三種狀態:漂浮、懸浮、沉底
13.物體在漂浮和懸浮狀態下:浮力=重力
14.物體在懸浮和沉狀狀態下:
15.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浮力的計算公式:也適用于氣體)
電學:
1.電路的組成:電源、開關、用電器、導線
2.電路的三種狀態:通路、斷路、短路
3.電流有分支的是并聯,電流只有一條通路的是串聯
4.在家庭電路中,用電器都是并聯的
5.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里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6.電流表不能直接與電源相連,電壓表在不超出其測量范圍的情況下可以
7.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8.安全電壓應不高于36V
9.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溫度有時不考慮)
11.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都是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12.利用歐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
13.伏安法測電阻原理: 伏安法測電功率原理:P=UI
14.串聯電路中:電壓、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正比
15.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反比
16.“220V 100W”的燈泡比“220V 40W”的燈泡電阻小,燈絲粗
磁場知識:
1.磁場是真實存在的,磁感線是假想的
2.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它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有力的作用
3.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電生磁)
4.磁體外部磁感線由N極出發,回到S極
5.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6.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
7.磁場中某點磁場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②該點磁感線的切線方向
8.電流越大,線圈匝數越多的電磁鐵的磁性越強
_21?????????è?????(www.21cnjy.com)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边县| 延安市| 双辽市| 蓬莱市| 巨野县| 陈巴尔虎旗| 延边| 博罗县| 静安区| 济源市| 余庆县| 阿瓦提县| 资溪县| 台前县| 阿瓦提县| 千阳县| 廉江市| 开化县| 南通市| 乌兰察布市| 永和县| 新民市| 左贡县| 德州市| 满洲里市| 彰化市| 平舆县| 江口县| 永靖县| 建平县| 集贤县| 宝应县| 大田县| 夏邑县| 海阳市| 富裕县| 吴堡县| 凤城市| 富川| 铅山县|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