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最愛說的話永遠是中國話 字正腔圓落地有聲說話最算話 最愛寫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塊字 橫平豎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最愛做的事兒呀是報答咱媽媽 走遍天涯心不改永遠愛中華。 活動一、了解漢字的發展演變 第一小組任務: 1、先寫出一句話(不要被其他人看到哦),然后用身邊可以用到的東西把這句話表示出來。2、等下向其他組同學展示,讓他們猜測你們的意思 。 第二小組任務: 1、先寫出一句話(不要被其他人看到哦),用你們創造的圖畫和 符號表示出來。2、等下向其他組同學展示,讓他們猜測。 活動一 在沒有文字之前 古代人的記事方法 結繩記事 彩陶上的刻畫符號(半坡遺址出土) 刻畫符號——文字的雛形 在傳說中,我國古代的文字是誰發明的? 倉頡 造字 龜甲 獸骨 1.甲骨文的定義 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和完備的文字。 甲骨文是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記錄了商朝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是研究 商朝歷史的最有價值的史料,是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今天漢字就由甲骨文發展而來。 殷墟甲骨堆層 近代對甲骨文的發現 想一想、漢字形成 1、我國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是: (商代鼎盛,殷墟發現) 2、為何稱為甲骨文? 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沒有紙) 3、甲骨文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主要是占卜 甲骨文 你能寫出下列甲骨文字的現代漢字嗎? 人 牛 水 日 上 下 明 射 司母戊鼎文字拓片 2.金文 商代金文中的文字 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與甲骨文差不多同樣古老,它的筆畫比較粗壯,大小也比較勻稱。 圖為毛公鼎及銘文。 3.小篆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全國通行的標準字體。小篆,使漢字的筆畫和結構得到定型,奠定了漢字方塊形的基礎。 鑄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隸書,是小篆的簡便寫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層人物中間,相傳為程邈在監獄中將其整理成一種新字體。圖為湖北出土的秦隸竹簡。 4、隸書 隸書在漢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發展,變無規則的線條為有規則的筆畫,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圖為漢隸。 5.草書、楷書和行書 中國東漢(25--220)末年,一種新的漢字字體:楷書出現了。圖為楷書的創始人鐘繇。 楷書筆畫平直,字形方正,書寫簡便。 直至今天,楷書仍是漢字的標準字體。圖為鐘繇作品《宣示表》。 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張旭所創??癫輼O難辨認,但卻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圖為《張旭狂草圖》 古代的中國人還創造出了兩種可以快速書寫的字體:草書和行書。 張旭的《古詩四帖》 行書是一種實用與審美價值兼具的書體。圖為最擅長寫行書的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 歷代書家都推《蘭亭序》為“行書第一”.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行書 楷書 草書 文字演變 結繩記事 文字起源 文字萌芽 文字形成 倉頡造字 刻畫符號 文字的 雛形 二里頭遺址出土 陶器上刻劃符號表 甲骨文 (商朝) 比較成熟 的上古文字 文字發展 金文(商周) 小篆(秦朝 ) 印刷字體-唐宋 隸書-秦朝 草書-西漢 楷書-東漢初年 行書-東漢末年 刻在 龜甲和獸骨上 主要用于占卜 傳說 嶧山刻石 (釋文)皇帝立國維初 在者嗣世稱王 字體: 小篆 東漢曹全碑 (釋文)等恤民之 高年撫育 家錢糶米 字體: 隸書 晉 王羲之十七帖 (釋文)天鼠膏治耳聾有驗 不有驗者乃是要藥 朱楚人今所在往得 其 字體: 草書 唐 顏真卿 多寶 塔碑 楷書 字體: v東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字體: 行書 同學們,拿起你們手中的筆,練好自己的字,學好知識,努力奮斗吧! 一、選擇題 1.我國漢字由下列的哪種文字發展而來 A.刻畫符號 B.甲骨文 C.紙草文 D.泥板文 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3.秦始皇下令把哪種文字作為全國通用字體 A.金文 B.隸書 C.小篆 D.楷書 二、個人愛好 在漢字的所有字體中,你最喜歡哪種,為什么? 課堂練習: (B) (B)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