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京市101中學2011-2012學年上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考試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8小題,共48分。1.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各地舉行隆重紀念活動。辛亥革命100周年受到高度重視,是因為辛亥革命A. 在世界上最早實踐三權分立學說 B. 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 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 D. 開啟了中國民主共和的新紀元2.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中華民國屬于真正的人民民主共和國②它體現了西方民主思想③其實際意義主要在于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④標志中國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民主共和政體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3. 《申報》在某一時期陸續報道了幾篇新聞,其標題分別是:“宋教仁上海遇刺身亡”、“世界大戰中的華工”“還我青島”。由此判斷,該時期是A. 晚清時期 B.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C. 北洋軍閥政府時期 D. 南京臨時政府時期4. 五四運動是一次“空前的最廣泛的表達民族感情的示威……標志著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迅速生成”。以下各項反映了材料中說法的是 ①“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②運動規模從北京擴展到全國 ③學生、工人、市民廣泛參加 ④體現了中共民主革命綱領的影響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5. 與辛亥革命相比,五四運動主要新在①促使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 ②工人階級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③改變了中國社會的性質 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A. 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①②③6. 關于國民黨一大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這次會議召開于1924年初的廣州B. 參加這次會議的既有國民黨員也有共產黨員C. 這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三民主義思想的終結D. 這次會議的召開是國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標志7. 中共“一大”確定的任務與目標包括①領導工人運動 ②打倒封建軍閥 ③爭取民族獨立 ④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8. 第一次國共合作得以實現的條件有①中國共產黨需要團結各種力量作為革命同盟軍 ②中國國民黨在各政黨中是“比較革命的民主派” ③共產國際提出了實行國共合作的建議 ④“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9. 口號通常是某種政治運動思想主張的高度概括。下列符合這種主張的口號提出的時間順序選項是:①“扶清滅洋”②“師夷長技以制夷”③“打倒列強除軍閥”④“內除國賊,外爭主權”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③④10. 中國共產黨確定獨立開展武裝斗爭的總方針是在A. 南昌起義時 B. 八七會議上 C. 三灣改編時 D. 井岡山根據地創建時11.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引自《毛澤東詩詞》)這首詞的內容反映的是A. 南昌起義 B. 湘南暴動 C. 湘贛邊秋收起義 D. 井岡山會師12.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此前造成中國革命危機局面的主觀原因是A. 領導人犯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B. “左”傾錯誤在黨內占統治地位C. 放棄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道路 D. 放棄黨在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13. 秋收起義后,毛澤東領導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進行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逐步形成了A. 人民民主專政理論 B. 人民戰爭路線C. 統一戰線理論 D. 工農武裝割據理論14.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A. 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 B. 是中共建立人民軍隊的開始C. 是中共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D. 確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總方針15. 美國新聞記者、作家埃德加·斯諾1936年訪問某一地區,他驚奇地發現,在貧瘠的中國西北部,竟聚集了中華民族的精英,看到了中國未來的希望和抗日勝利的曙光。這一地區指的是A. 中央革命根據地 B. 左右江根據地 C. 陜甘寧根據地 D.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6. 共產黨領導的邊區政府在工作報告中說,國民黨膚施縣黨部在延安公開出版幾種壁報,張貼通衢。共產黨的印刷廠替國民黨印刷傳單,已是盡人皆知。這反映出當時A. 國民黨已在軍事上占領延安B. 邊區政府由國民黨直接管轄C. 正處于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D. 共產黨允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17.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八路軍主力從集結地開赴華北戰場協同友軍作戰,途中需要A. 東渡黃河 B. 北渡長江 C. 跨越隴海線 D. 挺進大別山18. 下列四個地方,在近代史都曾被日本軍國主義單獨侵占,其時間先后順序是①旅順 ②沈陽 ③北平 ④青島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④③ D. ④③①②19. 20世紀30、40年代,中國沿海企業大批內遷,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 軍閥割據混戰 B. 國民黨發動內戰C. 日本全面侵華 D. 國家的發展戰略20. 1938年4月9日倫敦路透社電訊:“英軍事當局,對于中國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線之戰局極為注意。最初中國軍獲勝之消息傳來,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現已證明日軍潰敗之訊確為事實……英人心理,漸漸轉變,都認為最后勝利當屬于中國。”上述報導是對下列哪一戰役發表的評論A. 淞滬會戰 B. 平型關大捷C. 臺兒莊戰役 D. 百團大戰21. 抗戰初期,國民政府組織的多次戰役的最重要意義在于A. 消滅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 B. 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侵略計劃C. 掌握了抗日戰爭的主動權 D. 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22. 下圖所反映的歷史時期特征是 A. 國共合作,打倒北洋軍閥B. 國共對峙,中共開創農村包圍城市道路C. 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D. 國共內戰,國民黨進攻中原,挑起了內戰23. 南京見證了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滄桑與巨變。下列發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說法正確的是A. 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標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標志著軍事上到達全盛時期C. 臨時政府成立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D. 人民解放軍攻占南京,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完全勝利24. 下列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意義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 徹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B. 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C. 揭開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序幕D. 結束了中華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25. 人民解放軍開始實施戰略反攻的背景是A. 解放軍殲滅敵人大量有生力量 B. 西北解放軍收復延安C. 解放軍人數超過敵軍人數 D. 東北地區全境獲得解放26. 如圖,1947年夏,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反攻的目標是 27. 1945年重慶談判和1949年的北平和談,其歷史條件的相似之處是①民主黨派在談判中起了關鍵作用②國民黨利用和談加緊備戰③中共為爭取國內和平而參加談判④國民黨軍事優勢已經喪失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28. 1949年,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全面勝利,毛澤東作《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人民解放軍采取的下列軍事行動中,體現了詩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精神的是A. 舉行戰略反攻 B. 解放長江以北廣大地區C. 發動渡江戰役 D. 解放長江以南廣大地區29. 從下面兩幅圖中,可以汲取的重要歷史信息是 A. 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B. 中共革命道路的變化C. 中國革命對象的變化 D. 中國軍隊性質的變化30. 解放戰爭中,東北、華北、華東三大解放區連成一片是在A. 粉碎國民黨重點進攻之后 B. 戰略反攻開始之后 C. 三大戰役后 D. 百萬雄師過大江之后 31. 毛澤東給山東戰區的一份電報上指出:“……敵軍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機……。讓敵占領萊蕪、沂水、莒縣。陷入極大困境,然后殲敵,并不為遲。”這是為了A. 貫徹工農武裝割據的方針 B. 統一部署百團大戰C. 粉碎國民黨的重點進攻 D. 組織實施戰略反攻32. 1948年秋,山東農民唐和恩率領他的支前小車隊,冒風雪,忍饑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還用心的在隨身攜帶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經過的每一個地方(見下圖)。據其行程路線判斷,他參加了 A. 遼沈戰役 B. 平津戰役 C. 淮海戰役 D. 渡江戰役33. 《申報》創刊于1872年的上海;后成為中國近代影響力最大的報紙之一,“凡國家之政治,風俗之變遷,中外交涉之要務,商賈貿易之利弊,與夫一切可驚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聽聞者,靡不畢載”。據此分析,該報暢銷的原因有①反映社會習俗 ②傳遞商業信息 ③宣傳時事政治 ④首倡文學革命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34. 2009年10月1日,舉國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60華誕。新中國的成立影響廣泛而深遠,其中有①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②進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時代③為實現國家繁榮和人民共同富裕創造了必要的前提④為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提供了必要條件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35. 2009年是人民政協誕生60周年,人民政協誕生的歷史背景是A. 反對內戰的輿論不斷高漲B. 《共同綱領》被各民主黨派廣泛接受C. 國民政府在大陸的統治已被推翻D. 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成立36. 1953年,我國開始實行“一五”計劃,探索計劃經濟發展道路,其實施的歷史條件是A. 輕工業發展水平世界領先 B. 三大改造已經基本完成 C. 農耕技術領先于世界各國 D. 經濟已得到恢復和發展37. “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對其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①中國人民建設富強國家的巨大熱情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為工業建設創造了條件③計劃經濟體制使資源得到集中利用 ④“一五”計劃強調了重工業的突出地位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38. 讀《1952~1956年中國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統計表》項目時間 糧食 棉花 鋼 煤 原油1952年 163億噸 1304萬噸 135萬噸 066億噸 44萬噸1956年 192億噸 1445萬噸 447萬噸 110億噸 116萬噸下列說法與圖表所反映出的信息不符合的是A. 工、農業生產均衡發展 B. 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突出成就C. 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D. 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成績顯著39. “一五”計劃開始實施時,國內政治經濟生活的根本法律依據是A. 七屆二中全會決議 B.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C. 過渡時期總路線 D.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40. 中共八大作出了關于社會主要矛盾的科學論斷,其依據是A. 國民黨在大陸的殘余軍隊被消滅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 “一五”計劃各項指標超額完成 D. 國民經濟全面恢復41. 從1949年10月到1956年是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其歷史階段特征是A. 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B. 實行“科教興國”戰略的成果顯著C. 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D. 初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42.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其中“調整”是指A. 調整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 B. 調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經濟發展方針C. 調整階級斗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 D. 調整國民經濟各方面的比例關系43. 新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最早的法律依據應該來自于A.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C.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D.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44. 1954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有以下部分條款:“三、協助國家機關,推動社會力量,實現國家關于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建設計劃。四、密切聯系群眾,向有關國家機關反映群眾的意見和提出建議。”由此可以看出A. 政治協商制度初步建立 B. 政協成為各黨派的聯合執政機構C. 政協的職能發生了轉變 D. 政協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45. 新中國在過渡時期民主政治建設的重大成就是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C. 實行“一五”計劃 D. 頒布過渡時期總路線 46. 在建國初期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時期,陳云曾發表講話說:“建設規模大小必須和國家財力物力相適應。適應和不適應,這是經濟穩定或不穩定的界限……當然如果保守了,妨礙了建設應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糾正保守比糾正冒進要容易些。”與陳云的觀點相適應的是A. “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的實行 B. 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C. “大躍進” D. 人民公社化運動47. 2008年5月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黨校、光明日報社在北京聯合召開紀念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30周年座談會,指出:30年前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帶來了黨和民族的大覺醒。這里的“大覺醒”是指A. 人們拋棄了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B. 黨和國家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了經濟建設上來C. 使人們徹底認識到了“文革”的根本錯誤D. 人們回到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上48. 十一屆三中全會被稱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這里的“偉大轉折”主要是指本次全會A. 確定了對外開放的方針 B. 明確了中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 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D. 確定黨和國家的工作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二、非選擇題,共52分。49. 自20世紀起,中國人民進行著“舊邦新造”的努力,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雨,最終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局面。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簡要說明。(1)20世紀初期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建立民主制度所作出的努力。(8分)(2)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作出的探索和努力。(4分)(3)中國共產黨從1949年到50年代中期所構建的新中國政治體系的基本框架(10分)50. 案例學習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有效途徑。榮氏家族企業的興衰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全過程。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1896年,榮氏兄弟決定籌辦面粉廠。在辦廠審批時因為沒有送禮遭到當地士紳的反對,幸好兩江總督劉坤一是廠辦實業的官員,一連拿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吏支持實業。最終才導致保興面粉廠、振興紗廠的創辦。材料二 1914年“一戰”爆發。西方列強忙于戰爭,中國市場進口棉紗減少,還紛紛向中國大量訂購面粉,榮氏企業便大力擴充規模……榮氏企業在每個袋裝面粉中塞進一個銅板,以博取顧客的中彩心理,引發了大家競相購買……機制面粉價廉物美,并毫無毒素,很快便在面粉業立足、發展起來。材料三 抗戰時期,榮氏工廠慘遭浩劫。抗戰后,榮氏企業試圖東山再起。但繼之而來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國產品的涌入,以及通貨膨脹,榮氏企業終難恢復戰前的輝煌。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指出榮氏企業在創辦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4分)(2)概括材料二中榮氏企業得以發展的因素。(4分)(3)假如你是1916年某報的記者,請你為榮氏企業的面粉寫一句廣告詞。(不超過20個字)(3分)(4)材料三中的“同根相煎”是何意?當時阻礙榮氏企業發展的因素還有哪些?你認為榮氏企業要想健康發展必須具備哪些條件?(6分)51. 在近代中國,愛國是歷史的主旋律,有著豐富的內涵,可通過多個主題體現出來。閱讀下表中的資料,圍繞愛國,提煉一個涵蓋若干條資料的主題,并將符合該主題的資料序號挑選出來。(4分)結合所學,補充一條符合該主題的新資料并加以簡要闡釋。(4分)要求:提煉的主題必須涵蓋兩條以上資料,立意明確;符合該主題的資料要選擇完整,無遺漏;邏輯清晰合理。序號 資料1 江南制造總局2 “文學革命”3 武昌起義4 “自強”“求富”5 三民主義6 師夷長技以制夷7 京張鐵路8 南京大屠殺9 北伐戰爭10 虎門銷煙11 中國同盟會12 南昌起義52. 某民意測驗機構在北京大學學生中進行調查,要求每個學生選出一位在20世紀初貢獻最大的人物,結果下列人物得票相近。你認為哪一位應排在首位?為什么?(5分)陳獨秀 胡適 魯迅 李大釗【試題答案】一、選擇題:1-5 DBCCB 6-10 CCDBB 11-15 CBDAC 16-20 CABCC 21-25 BCCAA26-30 DCDCC 31-35 CCCAC 36-40 DDABB 41-45 DDCCB 46-48 ADD二、非選擇題49. (1)發動辛亥革命,推翻君主專制制度;(2分)頒布《臨時約法》,建立三權分立和責任內閣制的資產階級共和國;(4分)進行政黨政治和議會政治的嘗試。(2分)(2)參加重慶談判和政治協商會議;(2分)建國前夕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建立新中國。(2分)(3)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定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共同綱領》,(2分)初步建立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分)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分)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分)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分)50. (1)有利:地方實力派官員倡導辦實業(2分)。不利:地方鄉紳的阻擾和反對。(2分)(2)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榮氏企業抓住時機;善用促銷手段;產品質量好。(4分)(3)廣告詞中必須含有的字眼:愛國、抵制洋貨、物美價廉。(3分)(4)國民黨發動內戰,社會局勢動蕩;美國產品涌入;通貨膨脹;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的壓制。(4分)民族獨立、穩定的社會環境。(2分)51. 內容選全且無錯誤4分(內容不全2分,有錯誤0分),補充內容符合該主題4分,只要選擇序號8全題0分。52. 開放性答案:陳獨秀:新文化運動的首倡者和領導者,積極宣傳民主科學,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五四運動以后促成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結合,在上海建立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組織。李大釗:新文化運動倡導者,積極宣傳民主科學;最早在中國舉起社會主義大旗,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與陳獨秀醞釀組織工人階級政黨。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用文言文代替白話文。魯迅:寫出《孔乙己》等小說,深刻揭露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把反封建內容與白話文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新文學的典范。北京市101中學2011-2012學年上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考試地理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60分)1. 日常的活動空間大體可分為居住、工作、休閑三類,每一類活動空間的規模都與當時的社會經濟規模相關。下圖表示從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向后工業時代演化過程中,居住空間、工作空間、休閑空間的變化模式。你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休閑空間可能出現的變化是 A. 規模逐漸變小 B. 逐漸與居住空間分離C. 逐漸與工作空間融合 D. 種類日趨單一化2. 北京101中高二年級全體同學參加了旅行社組織的金山嶺長城游,這次旅游活動的主體是A. 旅行社導游 B. 高二年級全體同學 C. 旅游車司機 D. 司馬臺長城3. 現代旅游空間擴大化的原因是A. 旅游資源價值的不斷提高 B. 人們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C. 交通運輸業的不斷發展 D. 旅行社資金投入的不斷增加4. 現代旅游發展的原動力是A. 旅游空間的擴大化 B. 旅游主體的大眾化C. 旅游目的的娛樂化 D. 旅游形式的多樣化5. 2011年10月8日香港醫療輔助隊少年團60多名師生來我校參觀交流,香港師生來北京除了與101中的學生進行交流外,還參加了北京胡同游等體驗性旅游活動。他們的旅游經歷體現了A. 旅游空間擴大化 B. 旅游主體大眾化 C. 旅游目的娛樂化 D. 旅游形式多樣化全國假日辦發布2011年"十一"黃金周旅游統計報告稱黃金周期間,全國共接待游客3.02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458億元,經濟界稱之為“假日經濟”,根據統計報告回答6-7題6. 統計報告反映出的現代旅游特點是A. 旅游主體大眾化 B. 旅游空間擴大化 C. 旅游形式多樣化 D. 旅游目的娛樂化7. 關于假日經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假日經濟的發展說明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變化B. 假日經濟說明外因對旅游活動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C. 各級政府需要加強對假日經濟的管理D. 發展假日經濟可以徹底解決區域經濟發展的問題8. 旅游資源的核心是A. 內容與形式多樣 B.對旅游者的吸引力C. 能夠被旅游業開發利用 D.可以永續利用9. 山東威海旅游勝地劉公島使用的宣傳廣告語是“劉公島,不僅僅是島”,廣告語暗示該地旅游資源的特性是A. 永續性 B. 可創造性 C. 多樣性 D. 非凡性10. 下列自然旅游資源屬于同一類型的是A. 虎跳峽、巴丹吉林沙漠、武陵源 B. 百色天坑、西藏納木錯、濟南趵突泉C. 長白山天池、海螺溝冰川、漠河極光 D. 青海湖鳥島、蜀南竹海、椰林風光11. 以下省級行政區中,擁有世界遺產數量最多的是A. 云南省 B. 四川省 C. 北京市 D. 山東省12. 下列世界遺產所在地,按照從東到西排序正確的是A. 沈陽故宮、布達拉宮、大足石刻、麗江古城B. 北京故宮、平遙古城、秦始皇陵兵馬俑、莫高窟C. 武夷山、武陵源、古高勾麗王陵、樂山大佛D. 北京猿人遺址、澳門歷史城區、都江堰、皖南古村落13. 下列世界遺產所在地,按緯度由低到高排序正確的是A. 龍門石窟 “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開平碉樓B. 五臺山 明孝陵 廬山C. 云岡石窟 九寨溝 曲阜三孔D. 云南三江并流保護區 黃龍風景名勝區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14. 讀下圖“中國部分世界遺產分布圖”,圖中斜線陰影所示省區共同申報的世界遺產是 A. 中國南方喀斯特 B. 中國丹霞 C. 京杭大運河 D. 三江并流15. 黃山和武夷山A. 都位于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 B. 都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C. 都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D. 客源市場都限于國內16.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中的“翠柳,青天,千秋雪”及“上,泊”反映的景觀美感類型分別是A. 形象美 動態美 B. 動態美 色彩美 C. 人工美 形象美 D. 色彩美 動態美17. 小明想到杭州天目山旅游,但不知何時旅行最好。地理老師向他提供了一幅“中國山水風景區最宜欣賞季節與緯度關系圖”。小明應該選擇在什么時間出游? A. 3-11月 B. 5-9月 C. 1-10月 D. 7-12月18. 穆罕默德到中國旅游后,感慨地說:“中國真大啊!幾天之內,在沒有登高的情況下,就讓我感受到一年四季…”。他來中國旅游最可能的季節是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19. 下列詞句中,能夠體現出欣賞旅游景觀需選擇適當位置的是A.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B.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C.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D.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20. 中國古典園林入口處常設假山、竹林等,下列詩句能夠體現這一造景手法意境的是A.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B.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C.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21. “湖光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表現出的西湖構景手法是A. 主配 B. 框景 C. 借景 D. 層次22. 下圖所示北京四合院是中國北方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通常在南北軸向上建正房,供長輩居住,在東西軸向上建廂房,供晚輩居住。下列陳述最能體現四合院文化內涵的是 A. 結構封閉,安全舒適 B. 尊老扶幼,長幼有序C.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D. 坐北朝南,順應自然下圖為某游客在黃山拍攝的“猴子觀海”景觀照片,讀下圖回答23~24題。 23. 該游客所選擇的拍攝時機和位置可能是A. 連日陰雨、近觀 B. 日落黃昏、身臨其境C. 雨過天晴、特定角度 D. 雪后初霽、遠眺24. 圖中的山地景觀屬于A. 喀斯特地貌景觀 B. 黃土地貌景觀C. 火山地貌景觀 D. 花崗巖地貌景觀25. 關于黃山云海氣象萬千的原因,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 黃山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雨量充沛B. 林木繁茂,濕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霧C. 山高谷深,峰頂和谷底,向陽處和背陽處溫差大D. 山谷風的影響26. “五岳若與黃山并,猶欠靈砂一道泉”說明黃山獨特的旅游勝景是A. 奇松 B. 怪石 C. 云海 D. 溫泉27. 巴黎古老街區著名建筑的分布特點是A. 以皇宮為中心呈環狀分布 B. 以火車站為中心呈扇形分布C. 沿河流兩岸呈帶狀分布 D. 沿鐵路線呈放射狀分布28. 泰山雄,黃山奇,華山險,這些自然景觀構成的基礎是A. 水文 B. 地貌 C. 氣候 D. 生物下圖為我國某地區典型地貌,讀圖完成29-31題。 29. 與圖中所示地區山體巖石、地貌類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對應的是A. 石灰巖、球狀風化地貌、風力作用B. 花崗巖、流水沉積地貌、流水作用C. 大理巖、風力侵蝕地貌、風力作用D. 石灰巖、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30. 圖中的景觀在以下哪一地形區中廣泛分布A. 青藏高原 B. 長江中下游平原 C. 云貴高原 D. 四川盆地31. 該地區成為著名旅游地的優勢在于A. 地處熱帶,風景優美B. 景觀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銀”的季節變化特點C. 地質地貌景觀獨特,具有較高的游覽價值D. 水陸交通的通達性好,旅游吸引半徑大霧凇,俗稱“樹掛”,是氣溫過低空氣中水汽直接凝華成冰晶。回答32-33題。32. 我國最著名的霧凇觀賞地是A. 吉林 B. 沈陽 C. 哈爾濱 D. 大慶33. 當地有這樣的說法:“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晨看掛”的原因是A. 日出前后,在美麗的陽光襯托之下樹掛更美麗B. 日出前后,氣溫較高適宜人們在戶外欣賞C. 日出前后,氣溫最低,霧氣和水汽凝結成冰晶而掛在枝葉之上D. 日出前后,由于大氣逆輻射較強,空氣中水汽難以散去,增加了水汽的濃度34. 雍和宮位于北京二環線上,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但是到北京的外地游客較少到雍和宮游覽,原因是A. 交通不便 B. 接待能力不足 C. 周邊沒有其它旅游景點 D. 游覽價值相對不高貴州黃果樹景區全面整合旅游資源,開發建設了黃果樹瀑布景區,天星橋自然生態景區,布依族石頭寨景區等6大主題景區,構建起集民族特色、自然生態、歷史文化于一體的“黃果樹旅游圈”,距離黃果樹景區約50千米,擁有600多年歷史的的天龍屯堡古鎮,直接受益于這個旅游圈。據此回答35-37題。35. 黃果樹旅游圈的形成和發展得益于該地旅游資源的A. 特色突出 B. 集群效應 C. 多樣性特點 D. 科學價值36. 天龍屯堡古鎮成為旅游新亮點,主要得益于A. 景觀地域組合優勢的發揮 B. 古鎮的美學價值C. 景觀教育性功能的存在 D. 景區接待能力的提高37. 天龍屯堡古鎮不能單獨輻射全國市場,因為該旅游資源尚缺乏全國等級的A. 永續性 B. 多樣性 C. 非凡性 D. 可創造性38. 下列四個省級行政區中,旅游消費者最多的是A. 河南 B. 甘肅 C. 陜西 D. 廣東讀下圖“無錫居民對部分旅游目的地感知機會與可達機會關系圖”,回答39-40題 39. 無錫居民對以下四個旅游目的地感知機會最高的是A. 敦煌 B. 峨眉山 C. 九寨溝 D. 貢嘎山40. 無錫居民對普陀山,武夷山,貢嘎山這三座山的感知機會差異產生的主要原因是A. 三座山游覽價值的差異B. 三座山接待設施的差異C. 三座山宣傳力度的差異D. 三座山與無錫之間距離的差異41. 每年校慶前后,北京一零一中學的新任教師及部分學生干部都會到革命圣地西柏坡的西黃泥小學尋根,開展為期兩天的“紅色之旅”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下列關于西柏坡發展旅游條件的敘述錯誤的是A. 多雅丹地貌,旅游資源的集群狀況較好B. 許多旅游景觀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C. 交通位置相對閉塞,是其旅游發展的制約因素D. 與井岡山旅游區相比,該地距旅游市場距離較近2004年北京市對6處景區的門票價格做如下調整:讀下表回答42題旅游景點 旺季票價 淡季票價原價 調整價 原價 調整價故宮 60 100 40 80頤和園 30 80 20 60八達嶺長城 40 80 35 60天壇 15 50 10 30定陵 60 70 40 50長陵 45 50 30 3542. 下列對門票價格調整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 這次門票價格調整分為旺季和淡季價格調整B. 門票價格的高低完全體現了旅游資源價值的大小C. 調整前價格均低于調整后價格D. 門票價格調整有利于對景區客流的控制43. 在旅游景區的基本組成要素中,影響旅游景區服務業的發展規模和速度的最直接的因素是A. 旅游者 B. 景區吸引物 C. 景區服務業發展基礎 D. 景區經濟發展水平44.“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這首歌形象地說明,一個人要成為旅游者,應具備的條件有①一定的經濟基礎 ②必要的閑暇時間 ③一定的文化素養 ④旅游動機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讀下圖“景點游客受教育程度統計圖”,回答45-46題。 45. 圖中,A、B代表的旅游景點可能分別是A. 廬山、張家界 B. 上海豫園、香港海洋公園C. 泰山、故宮 D. 西安碑林、華山46. 圖中所反映的信息,對旅游業的參考價值體現在A. 保護和維護旅游景點 B. 選擇旅游產品宣傳對象C. 設計旅游線路 D. 整合旅游景點47. 景區規劃時,如果想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應A. 突出景觀特色 B. 引進綠色植被C. 維護生態平衡 D. 追求最佳經濟效益48. 某開發商計劃在下圖所示區域內興建一處休閑度假村,最理想的地點為 A. a B. b C. c D. d49. 去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國家公園旅游需要提前數月預訂門票的原因是A. 公園管理者運用心理學方法促銷門票B. 公園售票能力有限C. 將平時分散的游客集中起來,提高旅游業效益D. 使旅游活動與旅游環境容量相適應50. 小明計劃考察某地,地理老師建議他最好把時間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帶上墨鏡、遮陽帽、防曬霜、羽絨服等物品。按照老師的建議,小明順利完成了考察活動。據此判斷小明的考察地是A. 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 B. 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C. 四川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D. 內蒙古大草原51. 小明想參加“乘火車進拉薩”的夏令營活動,如果他從北京出發,沿京廣線-隴海線-青藏鐵路進藏,途中可能看到的景觀是A. 河湖密布的平原景觀 B. 一望無際的肥沃黑土C. 地表起伏的喀斯特地貌 D. 千溝萬壑的黃土地貌52. 北京101中的小明同學想利用國慶黃金周和同學一起外出旅游,小明想去北戴河海濱浴場,小白想去烏魯木齊,小黑想去泰山,小蘭想去漠河,但他們每人只有兩千元的旅費,請你替他們拿個主意。你建議他們到以下哪一地點旅游A. 北戴河海濱浴場 B. 烏魯木齊 C. 泰山 D. 漠河53. 夏季在橫斷山區徒步旅行,需要特別預防的自然災害是A. 地震 B. 火山爆發 C. 臺風 D. 滑坡54. 旅游者下列自我安全防范方法中,不正確的是A. 隨時注意當地天氣預報 B. 出游時選擇安全的交通工具C. 在山區活動注意觀察地形 D. 在旅途中盡量不帶食品,以減輕行李負擔55. 讀下圖“某景區旅游者住宿總天數與居民失業總人數關系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旅游者住宿總天數與居民失業人數呈正相關B. 旅游者住宿總天數與居民失業人數呈負相關C. 旅游者住宿總天數與居民失業人數無關D. 旅游者住宿總天數與居民失業人數關系不明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威尼斯,由于許多當地居民不堪忍受節節攀升的高物價,紛紛舉家遷移。據統計,目前威尼斯的常駐人口只有不到6萬人。2009年11月,當地居民為自己的城市舉行了葬禮。56. 當地居民為威尼斯舉辦葬禮說明A. 旅游業的發展給當地社會治安帶來了隱患B. 旅游業的發展使威尼斯失去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價值C. 旅游業的不穩定導致區域經濟的不穩定D. 旅游業的發展會導致消費品和房地產價格上漲57. 旅游業促進了傳統文化的保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使民間文化活動得到恢復和開發 ②使傳統手工藝品煥發新生③使傳統音樂,舞蹈,戲劇受到重視 ④使瀕臨湮滅的歷史建筑得以修繕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58. 讀下圖“中國旅游外匯收入構成示意圖”,圖中空框最有可能的行業名稱是 A. 商業 B. 農業 C. 建筑業 D. 金融業59. 為保護壁畫,敦煌限定進入洞窟參觀的人數和時間,原因是A. 減少游客丟棄的垃圾量 B. 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C. 減少游客的呼吸,汗水等對壁畫的損壞 D. 避免游客在壁畫上亂刻亂畫60. 下圖反映出的旅游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 A. 造成環境污染 B. 危害動植物C. 對旅游景觀的破壞 D. 對旅游吸引物的破壞二、綜合題(40分)1. 揚州瘦西湖公園湖心有一亭,名為“吹臺”。此亭四壁皆有洞門,如下圖所示,其中一洞為正圓形,銜“五亭橋”橫臥波光;另一洞呈橢圓形,內收湖畔豎立的白塔。(7分) (1)上圖反映的構景法是__ ,蘇州園林也常使用此造景法的原因是 (選擇填空)A. 充分顯示高超的建筑水平 B. 豐富景物的層次C. 多角度獲取景觀的精華 D. 借用園外風景襯托本園景色(2)“揚州好,高跨五亭橋。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云橈,夜亭玉人簫。”說明欣賞瘦西湖的最佳時間是 ;“煙花三月下揚州”說明游覽揚州的最佳季節是 ;其中的“下”所指的方向是從 ____。(3)在江南園林中,有山有水必有橋。園林中的橋不僅具有交通功能也有造景作用。請在下圖所示的池塘中,以A、B為起止點設計一座橋,要能產生擴展空間、移步換景的效果,用實線畫出橋的示意圖。 (4)園林中的橋,橋身多貼水而建。下列說法不符合其設計理念的是 ______A. 利用親水觀景 B. 便于日常取水 C. 易于賞荷觀魚 D. 恍如凌波蕩漾2. 讀下圖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海南省利用優越的旅游資源,向游客推出了豐富的旅游產品:如熱帶海濱度假游、黎苗族風情觀光游、南中國海潛水游、生態田園鄉村游、熱帶動植物觀賞游、萬泉河漂流、碧海深情海洋世界等。吸引了眾多游客來海南島旅游觀光,促進了海南旅游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海南島主要旅游景點及旅游活動分布示意圖(1)寫出兩項海南省依托水文景觀開發的旅游產品。(2)若到海南島進行以科學考察為目的的旅游活動,利用上圖為其設計一條旅游路線,要求包括至少四項不同內容的活動。(3)評價海南島發展旅游業的有利條件(4)下列旅游景區功能分區模式中最適用于五指山自然保護區規劃設計的是 (選擇填空)3. 左圖為某景點“游客時間分布圖”,右圖為該景點“游客來源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12分) (1)該景點旅游旺季為______,淡季為____(填圖中的數字代碼)。(2)2008年我國調整“五一”假期,新增“清明”、“端午”兩假日,休假制度調整對該景點游客數量的年內分布可能帶來的影響是(3)該景點客源地的分布特點是 分析原因2006年該公園實行了首個免費開放日,有關調查數據如下表:公園面積×104米2 餐廳面積米2 廁所蹲位(個) 設計日容量(萬人) 高峰時段人數(萬人) 日總人數(萬人)125 3000 100 5 10 20(4)請以高峰時段計算該日該景區游客人均面積為 米2/人,每廁所蹲位的服務人數為 人/個。(5)針對調查數據顯示出的免費開放日給旅游活動和景區管理帶來的問題,請你從以下角度各提一項改進措施。從游客的角度:從景區管理的角度:從政府的角度:4. 據下圖回答問題(7分)(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據地分布范圍變化的特點。(2)在經濟和社會文化兩方面中任選其一,簡述發展紅色旅游的作用。【試題答案】一、單項選擇題:(60分)1-5 BBCCD 6-10 ACBCD 11-15 CBDBB 16-20 DBDBC 21-25 CBCDA26-30 DCBDC 31-35 CACDB 36-40 ACDAD 41-45 ABADD 46-50 BCCDA51-55 DCDDB 56-60 DDACD二、綜合題(40分)1. (7分)(1)框景法(1分) C(1分)(2)農歷十五明月夜(1分) 春季(1分) 北到南(1分)(3)圖略(1分)(4)B(1分)2. (14分)(1)熱帶海濱度假游、南中國海潛水游、萬泉河漂流、碧海深情海洋世界等(任選兩項得2分)(2)設計合理、線路設計不走重復路線、選擇的內容為不同類型的科考內容即可。(4分,設計要求包含旅游景點和路線。僅列出景點名稱只得2分)(3)旅游資源類型多樣(或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回答),地域組合狀況好(1分);旅游資源分布集中,集群狀況好(1分)游覽價值高(或答出美學、科學、歷史文化等價值)。(1分)地理位置:地處我國南部的熱帶地區。(1分)交通條件:海運和航空運輸便捷。(1分)客源市場:臨近珠江三角洲、港澳臺地區等經濟發達地區。(1分)基礎設施好,接待能力強(1分)(4)A(1分)3. (12分)(1)貳(1分) 壹 叁 (2分)(2)分流客流高峰(1分)增加新的客流高峰(1分)(3)特點:距離北京越近,游客越多;或距離北京越遠,游客越少(1分)原因:距離北京越近,旅游成本越低(1分)(4)12.5 (1分) 1000(1分)(5)不盲從,遵守秩序(1分)增加免費開放次數(1分)加強宣傳引導(1分)4. (7分)(1)面積由小變大(1分)分布范圍由分散到集中連片(1分)從地跨兩省到地跨四省(1分)(2)經濟方面:帶動相關產業發展(1分)增加就業機會(1分)增加稅收和回籠貨幣(1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1分)或社會文化方面:增加就業機會(1分)提高生活質量(1分)促進文化交流(1分)促進歷史遺存保護(1分)北京市101中學2011-2012學年上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考試政治試卷(理科)必修4《生活與哲學》(理科卷)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大題共70小題,共70分。據《列子·天瑞》記載:“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因為害怕天地崩墜而不吃不睡固然可笑,但是每一個正常的人從童年時代起,往往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著類似的追問和思考。追問和思考這樣的問題,實際上已經不自覺地與哲學發生了聯系。回答1-2題。1. 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學習哲學可以使人們擁有智慧。哲學的智慧產生于A. 人類的頭腦 B. 人類的意識 C. 人類的生理狀況 D. 人類的實踐活動2. 下列關于哲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①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②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③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④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在人類追索智慧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哲學派別。它們在相互辯難中發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進。回答3~6題。3. 有人說哲學應該研究宇宙中的大問題,有人說哲學應該研究人生問題,也有人說哲學應該研究人類的認識問題。哲學研究的問題有許多,但_______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A. 世界觀和方法論 B.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C. 思維和存在 D.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4. 我們的思想能不能認識現實世界?我們能不能在我們關于現實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確地反映現實?用哲學的語言來說,這個問題叫做A. 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 B. 思維和存在何為本原的問題C. 物質存在是否依賴意識的問題 D. 物質和意識是否均是本原的問題5.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大陣營。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是A. 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B. 重視物質生活還是重視精神生活C. 對物質和意識誰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D. 承認物質的決定作用,又承認意識的能動作用6.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始基。”中國春秋時期《管子》一書中也指出:“水者,何也?萬物之本源也。”他們的觀點屬于A. 唯心主義觀點 B. 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C. 科學的物質觀 D. 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誕生,實現了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標志著哲學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時代。回答7、8題。7. 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斷,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①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②第一次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③第一次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④全面繼承了德國古典哲學,將哲學發展推向更高階段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 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紀的法國一樣,在19世紀的德國,哲學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潰的前導。”這說明A. 哲學推動時代步伐,決定歷史進程B. 任何哲學都對社會變革起積極作用C. 反映時代歷史任務和客觀要求的哲學對社會變革起巨大作用D. 德國古典哲學的產生,開啟了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9. 放眼周圍世界,我們看到的是高山、河流、原野等物質的具體形態。如果用辯證唯物主義眼光認識物質的唯一特性,其正確回答是A. 可知性 B. 客觀實在性 C. 永恒性 D. 矛盾同一性10. 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 、 和 。這些要素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A. 經濟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B. 地理環境 人口因素 生產方式C. 人口因素 生產方式 文化生活 D. 物質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11. 有這樣一個故事:詭辯家歐布里德向朋友借錢后,一直拖著不還,朋友只好前去討債,沒想到歐布里德卻說:“一切皆流,一切皆變,借錢的我是過去的我,過去的我不是現在的我,您要討債就向過去的我討吧!”朋友被他的詭辯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從哲學的角度看,歐布里德的錯誤在于①割裂了運動和靜止的關系 ②否認了物質和運動的關系③顛倒了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④肯定了量變與質變的關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不為人之惡寒向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向輟廣。”這兩句話揭示的哲學道理是A. 尊重客觀規律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 B. 要勇于承認矛盾,堅持兩點論C. 規律是客觀性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D. 認識事物要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13. 判斷某種聯系可否稱為規律,關鍵是看這種聯系是否是物質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下列屬于規律的是①水往低處流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③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④月亮繞地球轉⑤紅燈停,綠燈行⑥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狀況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③⑥ D. ①②③④⑤14. 意識一開始就是勞動的產物、社會的產物。之所以作出這樣的判斷,其依據在于,勞動和社會交往①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 ②提供和豐富了意識的內容③促進了意識的表達手段——語言的產生 ④促進了意識的物質器官——人腦的生成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5. “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筑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頭腦中把它建成了。”這段話表明,意識活動具有①目的性 ②計劃性 ③主動創造性 ④自覺選擇性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16. 對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的表述,最準確、最完整的是A. 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B.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C.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D. 物質和意識相互決定,相互轉化17. “蝴蝶效應”由氣象學家洛倫茲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場龍卷風。“蝴蝶效應”不僅體現驚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學魅力,更蘊涵著深刻的哲學內涵。它揭示了①世界上萬事萬物無不處于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之中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發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③世界上萬事萬物的普遍聯系都是大膽想象和合理推論的結果④某個微小因素的變化在一定條件下會對系統產生決定性影響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改造,人生價值和理想的實現,都離不開社會實踐。回答18~20題。18. 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它的特點包括①客觀物質性 ②主觀能動性 ③社會歷史性 ④科學實驗性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9. 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下列選項中體現這一觀點的有①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②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③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④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實踐上的每一次創造,理論上的每一次突破,事業上的每一次進步,無不閃耀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光輝。實踐之所以能夠成為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是因為A. 實踐是一個無限發展的過程 B. 實踐有聯系主觀和客觀的特性C. 實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D.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目的21. 在平面內,若直線a垂直于c,直線b垂直于c,則直線a平行于直線b;在空間中,若直線a垂直于c,直線b垂直于c,則直線a與直線b不一定平行。從哲學上看,這說明A.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B. 真理和謬誤是一對矛盾C. 真理有時不是客觀的 D. 人們的認識能力不同,水平認識就不同22. 頭孢曲松鈉是一種常見的抗生素,臨床應用十分廣泛。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藥物一起服用,就會導致藥效減弱、副作用增強,對人體造成損害。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為配伍禁忌。在沒有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曾出現病人服用該藥物致死的案例。衛生主管部門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并沒有禁止使用這種藥物,而是要求在藥品使用說明書中寫明配伍禁忌的有關情況。對一種藥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認識,體現出認識①是一個永遠不能達到真理的過程 ②是一個追求終極真理的過程③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無限發展過程 ④是一個包含矛盾的辯證發展過程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3. 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能夠揭示聯系的根本內容及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是A. 矛盾 B. 量變與質變 C. 前進性與曲折性 D. 共性與個性24. 毛澤東同志對“實事求是”做過科學的解釋,其中“是”是指事物的A. 客觀性 B. 物質性 C. 規律性 D. 可知性田徑比賽中,4×100接力賽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因素在于能否充分發揮每個隊員的優勢。第一棒要求反應速度快、爆發力強;第二、三棒要求奔跑速度快、耐力強;第四棒要求心理素質好、沖刺能力強。回答25~27題。25. 只有將個人優勢轉化為集體優勢,才能夠取得好成績。這是因為A. 整體與部分相互區別 B. 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C. 整體功能決定部分功能 D. 整體的功能是部分功能的總和26. 在四名隊員組成不變的情況下,排列順序的優化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這說明A. 量變比質變更重要 B. 要重視量的積累C. 數量上的增減能引起事物的質變 D. 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27. 4×100接力賽的布陣理念告訴我們,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要獲得成功,必須做到①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 ②研究并改進規律③按客觀規律辦事 ④從客觀實際出發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北京奧運體育圖標,以篆字筆畫為基本形式,將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現代圖形的簡化特征有機融合,顯示了優雅的運動美感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回答28、29題。28. 北京奧運體育圖標,既符合體育圖標易識、易記、易使用的共同要求,又傳承我國悠久歷史文化。這種有機結合,體現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的關系。A. 相互聯結 B. 相互區別 C. 相互轉化 D. 相互對立29. 將千變萬化的運動形式與我國漢字架構相聯系,是一種創新。創新的哲學依據是A. 人腦是意識的源泉 B. 認識是實踐的基礎C. 辯證的否定觀 D. 事物是相對穩定的30. 宋代大作家晁補之說:“學書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傳,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獨得。書工筆吏,竭精神于日夜,盡得古人點畫之法而模之,濃纖橫斜,毫發必似,而古今之妙處已亡,妙不在于法也。”書法“古今之妙處已亡”是因為A. 書工筆吏缺少創新精神 B. 書工筆吏盡得古人點畫之法C. 古人已經窮盡書法之妙處 D. 學習書法切忌模仿31.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下列與水有關的名句中蘊涵新事物代替舊事物哲理的是①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②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2.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古訓至今仍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這句話的哲學依據是A. 量變的積累可以引起質變 B. 惡與善本身是不同質的事物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轉化 D.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33. 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磨難,同時又促使人類更加自覺地去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進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從災難到進步,其中體現的深刻哲理是①“災難”和“進步”作為矛盾雙方,包含著向對立面轉化的趨勢。②“災難”向“進步”轉化是無條件的,體現了矛盾雙方的互相貫通。③“災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進步”轉化,體現了矛盾的同一性。④“災難”促進“進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某些外因的決定作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34. 下邊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 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 B. 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質變C. 要堅持適度原則 D. 事物發展的趨勢是曲折的35. 在循環經濟鏈條中,沒有廢物,廢物只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一家企業的“廢棄物”及副產品可能就是另一家企業的原料。這一材料給予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①要堅持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②必須積極創造條件,促使矛盾向有利于人們的方向轉化③要走循環經濟之路,把資源最大程度地綜合利用起來④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6. 右邊這幅漫畫的哲學寓意是①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②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互相依存③事物之間的聯系是客觀的現實的 ④要用聯系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7.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長河中有無數礁石和險灘,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這段話包含的哲理是A. 想問題辦事情要從正確的思想出發 B. 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把事情辦成功C. 真理不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 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辯證法的宇宙觀,主要就是教導人們要善于去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運動,并根據這種分析,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回答38~40題。38.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密,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學使人善辯。”不同學科對人產生的不同影響說明A.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C. 矛盾具有特殊性 D.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中39. 下列表述中,體現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是A. 對癥下藥,量體裁衣 B. 欲擒故縱,聲東擊西C. 物極必反,相輔相成 D. 頭疼醫頭,腳疼醫腳40.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關系是A. 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B. 多數與少數的關系C. 原因與結果的關系 D. 一般與個別的關系41. 孔子對不同問“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上述問答表明①“孝”的內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現大體相同③“孝”的要求要體現個性 ④“孝”的方式應因人而異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2. 上海世博會丹麥館展出的“美人魚”雕像,是根據安徒生童話中的“美人魚”形象創作的。許多孩子都是讀著安徒生童話長大的,但因為成長背景、生活習俗等差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同的“美人魚”形象。這表明A. 安徒生的童話世界是客觀存在的B. 安徒生心中的“美人魚”沒有客觀基礎C. 對“美人魚”認識的差異性源于一定的主客觀條件D. 人們心中的“美人魚”形象以“美人魚”雕像為基礎43. 每天,我們都有很多的學習任務,這常常讓我們手忙腳亂。如果善于按照下圖所示,將我們的學習任務進行管理,并按一定的順序完成任務,就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這種做法主要體現了 原理。A. 矛盾普遍性B. 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C. 矛盾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D. 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44.“牽牛要牽牛鼻子”“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點子上”。這些說法表明A. 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B. 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C. 要集中力量解決特殊矛盾 D. 要善于解決次要矛盾45. 中國成語蘊涵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下列成語中體現辯證否定原理的是①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②百尺竿頭,更進一步③水滴石穿,鐵杵成針 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6. 溫家寶在和北大學子共度“五四”青年節時,與學生揮毫相和: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這寄托了總理對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對這八個字的正確理解是A. 既要實現社會價值,又要實現自我價值 B. 既要樹立崇高理想,又要投身社會實踐C. 既要學習間接經驗,又要積累直接經驗 D. 既要改造客觀世界,又要改造主觀世界47.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我國之所以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因為A.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B.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C. 社會歷史是由人們的思想意識決定的D. 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48. 馬克思說:“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這句話主要說明A.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B. 不同社會使用的生產工具不同C. 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 D. 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49.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民族英雄林則徐的這一詩句,不僅激勵了幾代中國人抗擊外國侵略、維護民族利益的斗爭精神,而且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仍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句詩體現的人生價值觀是① 人生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② 有價值的人生不應考慮個人利益③ 對社會的貢獻大小決定了人生價值的高低 ④ 對一個人的評價主要看他的精神貢獻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50. 老子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下列詩句中與老子的這一思想蘊含相同哲理的是A.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B.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C.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D.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51. 下列對辯證否定的理解,錯誤的是A. 辯證的否定是“揚棄”B. 辯證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C.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D. 辯證的否定是“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52. 北京奧運會獎牌創造性地將象征尊貴和美德的“金”、“玉”材質組合在—起,實現了中國優秀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結合。這一設計與創新說明①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②創新必須堅持辯證的思維方法③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④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直接現實性改造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3. 不同的人對幸福感的詮釋不同,某市民說:幸福就是工資再高一點,晚上少加班;某職業經理人認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個世界品牌;某學者認為,幸福感可以理解為滿意感、快樂感和價值感的有機統一。這說明A. 正確的價值判斷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 B. 價值判斷因時而異,具有社會歷史性C. 價值判斷因人而異,具有主觀性 D. 幸福感是一種主觀體驗,不具有客觀依據54. 在我國近年來的多次重大災害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廣大人民群眾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團結一心,創造了一個個自救和救援的奇跡。這體現了A. 人民群眾的認識就是真理 B. 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C. 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D. 人民群眾對社會的貢獻主要是精神財富55. 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當前構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這說明A.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經變化B. 民生問題作為次要矛盾制約著主要矛盾的解決C. 解決民生問題是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具體體現D. 民生問題已成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矛盾56.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在學術界擔任要職,但對薪金要求卻很低,對名利十分淡泊。他曾把一張1500美元的支票當書簽用,有人見了大為驚訝,他卻平靜地說:“重要的不是這個,而是科學。”這表明愛因斯坦追求的是①不求享樂的人生觀 ②集體主義的價值觀③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價值觀 ④符合人類根本利益的價值觀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57. 國內某企業家說:“我覺得我們企業家要負起自己的責任。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企業做好,為社會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我們要照章納稅,努力增加就業機會、擴大社會財富。這是我們的本分。”材料表明①企業經營者的價值觀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②企業經營者的價值觀決定企業的生存和發展③企業追求經濟效益與堅持集體主義原則具有一致性④企業追求經濟效益與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具有一致性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58. “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的楷模——方永剛”的先進事跡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方永剛”三個字成為今年4月份“流行語”排行榜榜首。他說:“人活著就要盡責,就要全身心投入到事業中去……”。方永剛的事跡表明A. 有價值的人生是不考慮個人利益的B. 衡量個人社會價值的標準是社會輿論C. 社會給予個人的尊重和滿足是第一位的D. 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是人生價值的主要內容59. “對于知識創新時代的學生而言,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回答問題,而是提出問題。”從哲學上講,這說明A. 哲學起源于對實踐的追問 B. 矛盾的斗爭性是事物發展的動力C. 思維是存在的基礎 D. 要堅持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60. 2010年1月,新版《漢英大詞典》收錄“躲貓貓”一詞,譯為“hide-and-seek”。“房奴”、“宅男”、“山寨版”等詞也被收錄。這說明:①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②主觀認識隨著客觀實際的變化而變化③價值觀對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具有導向作用④任何認識都是客觀與主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61. “真理是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這句話表明A. 真理和謬誤是不可分割的 B. 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C. 真理和謬誤推動了事物的發展 D. 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轉化62. 我國目前在堅持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同時允許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存在,這不會改變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這是因為A. 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事物的主要矛盾決定的B. 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只是短期存在C. 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D. 非公有制經濟只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補充63.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我們不僅要通過發展經濟,做大社會財富這個‘蛋糕’,也要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溫總理有關“蛋糕”的生動比喻告訴我們,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A. 積極創造條件促使矛盾雙方相互轉化 B. 重視量的積累去實現事物質的飛躍C. 堅持把兩點論和重點論有機統一起來 D. 善于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64. “太極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是由黑白兩個魚形紋組成的圓形圖案,俗稱“陰陽圖,該圖看似簡單,卻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意蘊。其內涵主要有 ①一分為二的觀點 ②絕對同一的觀點③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的觀點 ④矛盾雙方相互貫通的觀點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65. 糧店的職工對經理說:“經理,老鼠跑到油缸里去了。”經理問:“你把它撈上來了嗎?”職工說:“沒有,我把貓放進去了。”該職工的做法A. 是正確的,堅持了一切從實際出發 B. 是正確的,堅持了按客觀規律辦事C. 是錯誤的,沒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 D. 是錯誤的,沒有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66. 近期中共中央頒布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形勢仍然嚴峻,任務仍然艱巨,必須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這告訴我們:A. 事物的任何變化都是根本性質的變化B. 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是從不完善到比較完善C. 事物的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D. 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67. “只要你對流星許個愿,你的愿望就能實現。”這種說法A. 肯定了聯系的普遍性 B. 揭示了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C. 肯定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D. 忽視了聯系的客觀性與條件性68. 2009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這對于加快江蘇沿海地區的發展,促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優化升級和整體實力的提升,完善全國沿海地區的生產力布局具有重要意義。這表明①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動整體的發展 ②政府運用行政手段對經濟實行調控③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 ④政府努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69. 水磨鎮的涅槃重生,離不開中央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廣東省佛山市的對口援建和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離不開當地干部群眾的自強奮進。這反映了A. 事物的發展是運動和靜止的統一 B. 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C. 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D. 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70. 除了幸福指數,我國還將推出人的全面發展指數、地區創新指數以及社會和諧指數等新的統計內容,以適應各方面對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的全面發展以及民生方面的需求。這蘊含的哲理是①堅持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②重視量的積累,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③把一切從實際出發作為工作的出發點 ④想問題辦事情要立足整體,統籌兼顧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二、簡答題:要求在橫線上作答,緊扣題意,簡明扼要(本大題共15分,每空1分)71. 一位著名企業家說過: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從哲學上看,“簡單”與“不簡單”、“平凡”與“不平凡”之間是 的關系。72. 近年來,北冰洋冰面縮減,北極熊生存環境惡化,甚至發現了因為找不到冰面被迫長途游泳而淹死的北極熊。相當多的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人類活動過度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氣候變暖所造成的。他們預言,長此以往,極地冰蓋最終將完全融化,人類也將面臨北極熊的厄運。科學家們從北極熊的厄運聯想到人類的命運,體現的哲學原理是 。73. 海恩法則是以德國人帕布斯·海恩命名的一個關于飛行安全的法則。海恩法則指出: 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海恩法則告訴我們的哲理是 。74. 辯證的否定是 的環節,是實現新事物產生和促使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辯證的否定是 的環節,新事物產生于舊事物,它總是吸取、保留和改造舊事物的積極因素作為自己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克服和保留的統一,其實質是 。75.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只是向同一方向邁出的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謬誤。”這句話表明真理是 。76. 唯物辯證法主張用 、 、 的觀點看問題。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 。 是唯物辯證法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堅持 ,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77. 哲學意義上的價值是指 ,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價值的基礎上,會形成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這就是 。三、問答題 要求根據題目要求作答,緊扣題意,適當分析(本大題共15分)78.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節約型社會,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但在一些地方、一些企業浪費資源的現象還普遍存在。針對這一現象,某校高二(1)班同學決定圍繞水資源節約這一課題開展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同學們搜集到以下資料:材料一:人均擁有水資源及每萬元GDP耗水量比較(單位:立方米)中國 美國 澳大利亞 法國 世界平均人均擁有水資源 2200 8952 18245 3357 8900每萬元GDP耗水量 5045 514 387 288 1344材料二:“我們前進中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突出的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為此我們要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保護土地和水資源,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十七大報告摘錄)(1)運用所學的哲學知識,說明應該如何理解和處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4分)(2)在調查中,同學們了解到,當地一家大型企業采取適當措施,使原先的廢水得到充分利用,水的重復利用率達到90%以上,大大節約了水資源。請你說明“廢水不廢”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4分)79. 人的一生中會遭遇許多困難,我們要學會“沉潛”。沉潛就是沉住氣,潛下心來。如果我們在困難面前能沉下氣來,不害怕困難,專心致志,自強不息,積聚力量,并抓住恰當的機會反彈向上,毫無疑問,我們就能成功登陸!反之,總是隨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會被命運的風浪所玩弄,直至精疲力竭。(1)從“發展觀”角度看,我們可以從“沉潛”中學到什么道理?(4分)(2)從“人生價值”角度思考,我們應如何在“沉潛”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3分)【試題答案】一、選擇題(共70分,每題1分)1-5 DBCAC 6-10 BACBB 11-15 ACCDD 16-20 CBACB 21-25 ADACB26-30 DCACA 31-35 AABBB 36-40 DDCAD 41-45 DCBAB 46-50 BDABC51-55 DACBC 56-60 DADDB 61-65 BCCBC 66-70 DDABB二、簡答題:要求在橫線上作答,緊扣題意,簡明扼要(共15分,每空1分)71. 對立統一72.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作用73. 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74. 發展 聯系 揚棄75. 具體的有條件的76. 聯系、發展、全面 矛盾 矛盾分析法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77. 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 價值觀三、問答題:要求根據題目要求作答,緊扣題意,適當分析(本大題共15分)78. (8分)(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人類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條件和自然規律的制約。人類能夠認識自然界的規律,并以這種認識為指導改造自然界來滿足人類的需要。人類認識活動對自然界產生直接與間接、積極與消極的多方面影響,人們在改造自然的同時應更加注重保護自然,以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本題為開放題,觀點不唯一。可以從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對立統一的觀點說明依據)(2)“廢水不廢”體現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只要人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采取適當措施,就能夠變廢為寶。79. (7分)(1)堅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變的準備,促進事物的質變(4分)(2)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3分)北京市101中學2011-2012學年上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考試生物試卷(文科)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0小題,共50分。1. 下列是光合作用過程中的幾個步驟:①CO2的固定,②氧的釋放,③葉綠素吸收光能,④水的分解,⑤C3被還原。它們發生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A. ③②④①⑤ B. ③④②①⑤ C. ④②③⑤① D. ④③②⑤①2. 光合作用所釋放的氧氣來源于 ( )A. 水 B. 葉綠素 C. 二氧化碳 D. 葡萄糖3. 下列對光反應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葉綠素吸收光能并將光能轉化為ATP中的化學能B. 電子傳遞鏈到達最終的電子受體NADP+C. 光能被用于分解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D. 水在光下裂解為H+、氧氣和電子4. 下列對暗反應(碳反應)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碳反應又被稱為 Calvin循環 B. 發生在葉綠體基質中C. C3酸被NADPH和ATP還原為C3糖 D. 氧氣在此反應中釋放5. 用含14C的二氧化碳來追蹤光合作用的碳原子,其轉移的途徑是 ( )A. CO2→葉綠素→ATP B. CO2→三碳化合物→ATPC. CO2→三碳化合物→糖 D. CO2→葉綠素→糖6. 葉綠體色素的紙層析結果顯示,葉綠素b位于層析濾紙的最下端,原因是 ( )A. 分子量最小 B. 分子量最大C. 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 D. 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7. 下圖是利用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實驗的示意圖。圖中A物質和B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的比是 ( )A.1:2 B.8:9C.2:1 D.9:88. 下圖為水綿結構模式圖,恩吉爾曼進行光合作用實驗時,把載有水綿和好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黑暗環境里,然后用白光束對水綿細胞的不同部位(如a處)做點狀投射,發現水中的好氧細菌明顯聚集在葉綠體被光投射處;若將裝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細菌則分布在葉綠體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圍。此實驗說明 ( )A. 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B. 氧氣是由水分解來的C.光合作用能產生淀粉D.光合作用需以二氧化碳作原料9. 下圖為植物的某個葉肉細胞中的兩種膜結構以及發生的生化反應。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圖甲、乙中的兩種生物膜分別存在于葉綠體和線粒體中B. 甲結構上的反應所需的能量是由乙結構上的反應提供的C. 甲、乙兩種生物膜除產生圖中物質外,還均可產生ATPD. 影響甲、乙兩種膜上生化反應的主要環境因素分別是光照強度和溫度10. 把新鮮葉綠素溶液放在光源和分光鏡之間,在光譜中可以看到最強的吸收區在 ( )A. 綠光部分 B. 紅光和藍紫光部分 C. 藍紫光部分 D. 黃橙光部分11. 下列關于細胞周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抑制DNA的合成,細胞將停留在分裂期B. 細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C. 細胞分裂間期為細胞分裂期提供物質基礎D. 成熟的生殖細胞產生后立即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12. 連續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其間期的特點是 ( )A. 細胞沒有變化 B. 核膜解體,核仁逐漸消失C. 染色體隱約可見 D. 細胞內進行著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13. 下列僅屬于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特征的是 ( )A. 由兩組中心粒發出的星射線形成紡錘體B. 分裂間期染色體進行復制C. 分裂期的中期,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 分裂期的末期,在細胞中部形成細胞板14. 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的特點是 ( )A. 著絲粒分裂,兩個染色單體分離B. 四分體排列在細胞的中央C. 著絲粒排列在細胞的赤道板上D. 紡錘絲收縮,染色體向兩極移動15. 在制作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時,首先用10%鹽酸處理根尖,主要目的是 ( )A. 便于染色 B. 溶解細胞壁 C. 使細胞分散開 D. 使細胞固定16. 單細胞生物細胞分裂的意義是 ( )A. 產生新個體 B. 增加生活力 C. 增加變異性 D. 改變遺傳性17. 某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有32條染色體,其正常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 ( )A. 8條 B. 16條 C. 32條 D. 64條18. 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DNA、染色體和染色單體三者數量比是2:1:2的時期是( )A. 前期和中期 B. 中期和后期 C. 后期和末期 D. 間期和末期19. 連續分裂的細胞,相鄰的兩個細胞周期如下圖所示,對此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a+b=一個細胞周期B. a段的主要變化是DNA的復制及有關蛋白質的合成C. c段有染色體的出現D. d段主要完成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20. 下列有關細胞分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通過細胞分化,生物體內的細胞種類越來越多B. 在生物體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都有細胞分化的發生C. 在多細胞生物體內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的形成是細胞分化的結果D. 細胞分化是指個體發育中,相同細胞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21. 細胞的全能性是指 ( )A. 已經分化的細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B. 所有細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復到分化前的狀態C. 已分化的細胞仍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D. 已經分化的細胞全部能進一步分化22. 在生物體內,細胞沒有表現出全能性而是分化為不同的器官,其原因是 ( )A. 細胞喪失了全能性B. 不同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執行情況不同C. 不同的細胞中遺傳信息不完全相同D. 在個體發育的不同時期,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發生了變化23. 動物體內下列各類型細胞中全能性最高的是 ( )A. 受精卵 B. 生殖細胞 C. 肝細胞 D. 心肌細胞24. 分別為下列基因型的生物體,能穩定遺傳的是 ( )A. RRAa B. RrAA C. RrAa D. RRaa25. 有一對膚色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患白化病的男孩,這對夫婦的基因型是 ( )A. AA和Aa B. Aa和 Aa C. AA和 aa D. AA和 AA26. 某個體的基因型是YYRr,它在減數分裂后形成的配子是 ( )A. YR和YR B. Yr和Yr C. Yy和Rr D. YR和Yr27. 下列四組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 菊的黃花與菊的重瓣花 B. 狗的長毛與狗的卷毛C. 豌豆的高莖與蠶豆的矮莖 D. 牛的黑毛與牛的棕毛28. 現有矮桿(基因用d表示)抗銹病(基因用T表示)小麥若干,其中純種ddTT占1/3,讓其自交,則子代中純種(ddTT)占子代總數的 ( )A. 1/4 B. 1/3 C. 1/2 D. 7/1229. 在人體內,只含性染色體的細胞是 ( )A. 精子 B. 紅細胞 C. 受精卵 D. 不存在30. 在下列遺傳系譜中,能肯定只能是由常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決定的性狀遺傳是:(圖中陰影者表示隱性性狀) ( )31. 1條染色單體含有1 個雙鏈DNA分子,那么,四分體時期的1 條染色體含有 ( )A. 4個雙鏈的DNA分子 B. 2個雙鏈的DNA分子C. 2個單鏈的DNA分子 D. 1個雙鏈的DNA分子32. 按照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完全顯性),下列雜交組合的后代會出現3:3:1:1的親本組合是 ( )A. EeFf×EeFf B. EeFf×EeFF C. Eeff×eeFf D. EeFf×eeFf33. 桃的果實成熟時,果肉與果皮粘連的稱為粘皮,不粘連的稱為離皮;果肉與果核粘連的稱為粘核,不粘連的稱為離核。已知離皮(A)對粘皮(a)為顯性,離核(B)對粘核(b)為顯性。現將粘皮、離核的桃(甲)與離皮、粘核的桃(乙)雜交,所產生的子代出現4種表現型。由此推斷,甲、乙兩株桃的基因型分別是 ( )A. 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34. 人類的白化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白化病兒子和一個正常的女兒。該女兒的基因型與其母親的基因型相同的幾率是 ( )A. 2/3 B. 1/3 C. 1/2 D. 1/435. 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親本(純合體)進行雜交(遵循自由組合規律)對Fl測交,其結果表現為 ( )A. 1:1 B. 3:1 C. 1:1:1:1 D. 9:3:3:136.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為一對相對性狀。下列四種雜交實驗中,能判定性狀顯隱性關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 ×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 ×白花→紫花 ④紫花 ×白花→98紫花+107白花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④和①37. 番茄果實的紅色對黃色為顯性,兩室對一室為顯性。兩對性狀分別受兩對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育種者用純合的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二代中重組表現型個體數占子二代總數的 ( )A.7/8或5/8 B.9/16或5/16 C.3/8或5/8 D.3/838. 已知某精原細胞的基因型為FfGg,由它形成的四個精子中有一個精子的基因組合是Fg,那么其余三個精子的基因組合分別是 ( )A. FG、FG、fg B. fG、Fg、fgC. FG、fg、fG D. Fg、fG、fG39. 一對色覺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覺均正常,祖父為色盲。該男孩色盲基因來自 ( )A. 外祖父 B. 外祖母 C. 祖父 D. 祖母40. 下列有關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數目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次級精母細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體細胞的DNA分子數目相同B. 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只有正常體細胞數目的一半C. 初級精母細胞中染色單體的數目正好和細胞中DNA分子數目相等D. 任何一種哺乳動物的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和著絲粒數目都相同41. 對性腺組織細胞進行熒光標記,等位基因A、a都被標記為黃色,等位基因B、b都被標記為綠色,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處于四分體時期的細胞。下列有關推測合理的是( )A. 若這2對基因在1對同源染色體上,則有1個四分體中出現4個黃色、4個綠色熒光點B. 若這2對基因在1對同源染色體上,則有1個四分體中出現2個黃色、2個綠色熒光點C. 若這2對基因在2對同源染色體上,則有1個四分體中出現2個黃色、2個綠色熒光點D. 若這2對基因在2對同源染色體上,則有1個四分體中出現4個黃色、4個綠色熒光點42. 人類的精子中含有的染色體是( )A. 44+XY B. 23+ X或23+Y C. 22+X或22+Y D. 44+XX43. 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已知果蠅的紅眼(+)對白眼(w)是顯性。現將兩只親代的紅眼果蠅雜交,得到子一代雌果蠅50只,全部是紅眼:子一代雄果蠅50只,其中24只是紅眼,26只是白眼。這兩只果蠅的基因型是( )A. X+ X+ × XwY B. XwXw × X+YC. X+Xw × XwY D. X+Xw × X+Y44. 與一般的有絲分裂相比,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最顯著特點是( )A. 染色體復制 B同源染色體進行聯會C. 有紡錘體形成 D.著絲點分開45. 下列關于同源染色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染色體B. 由一條染色體復制而成的兩條染色體C.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的兩條染色體D. 形狀和大小一般相同的兩條染色體46. 果蠅的精子內有4條染色體,那么,它的初級精母細胞內的四分體數目、染色體數目和染色單體數目分別是( )A. 2、4、8 B. 4、8、8 C. 4、8、16 D. 8、16、3247. 人的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和精子中,DNA分子數之比是( )A. 4:2:1 B. 4:1:1 C. 2:2:1 D. 2:1:148. 關于人類紅綠色盲的遺傳,下列預測中正確的是( )A. 父親色盲,女兒一定是色盲B. 母親色盲,兒子一定是色盲C. 祖父母都是色盲,孫子一定是色盲D. 外祖父母都是色盲,外孫女一定是色盲49. 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對維持其前后代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動是( )A. 無絲分裂與受精作用 B. 無絲分裂與有絲分裂C. 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 D. 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50. 下列人體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是 ( )A. 精子細胞 B. 精原細胞 C. 卵細胞 D. 次級卵母細胞二、填空題(本題共8小題,共50分)1. (6分)下圖表示光合作用過程中的物質和能量變化,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中的①表示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反應;虛線圍成的③的場所_____________。(2)葉綠體中能夠吸收和傳遞光能的色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圖中可以看出,光反應的產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首先轉變成電能,電能又轉變成儲存于_____________分子中的活躍的化學能,經過一系列變化,活躍的化學能最終轉變成儲存在_______________等有機物中的穩定的化學能。2. (5分)科學家研究植物光照強度以及CO2濃度與光合速率(以氧氣釋放量表示)的關系時,得到如下圖所示曲線。(1)在a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量 (大于、小于、等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機物量。(2)當光照強度為n時,c點光合作用暗反應階段產生的三碳化合物量 (大于、小于、等于)d點;此時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3)據圖可知,光合作用受 和 的共同影響,b點影響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3. (8分)下圖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模式圖,請回答問題:(1)圖中所示的完整過程表示一個 。(2)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有絲分裂時,視野中數量最多的是 期細胞,此時期在整個細胞周期中,經歷的時間最 。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最活躍的細胞是 (用數字表示)。(3)圖中3→4的過程中,由于 分裂,導致 數目加倍。(4)假定該動物正常體細胞中含有染色體a條。請寫出在細胞分裂后期,一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 ,染色單體數目 。4. (5分)孟德爾選用豌豆作為實驗材料,進行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豌豆為閉花受粉的植物,進行雜交時,需要先在花蕾期除去母本的 ,待花成熟后再進行 。(2)用純種黃色圓粒和純種綠色皺粒作為親本進行雜交,F1為黃色圓粒,F1自交產生的F2中出現不同于親本的新類型占F2總數的數量比為________,F2中基因型有__________種。(3)F1與表現型為__________的個體進行雜交,可以獲得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四種表現型的后代,其數量比接近1:1:1:1。5. (5分)下圖為某雄性動物的細胞分裂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進行有絲分裂的是 _________,進行減數分裂的是 ,C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2)圖中含有染色單體的細胞是________,染色體數與DNA含量之比為1∶1的是_________。6. (5分)下面是某個耳聾遺傳的家族系譜圖。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用d表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II 1的基因型為 ;II 2的基因型為 ;II 3的基因型為 。(2)II 2與II 3的子女中耳聾患者的概率為 。(3)假定III2是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III2與一耳聾、色覺正常的男性婚配,子女中兩種病都不患的概率為 。7. (7分)下列某家庭系譜中,Ⅲ代5號經檢查患有某種伴性遺傳病。顯性基因用H表示;隱性基因用h表示。請分析回答問題:(1)該致病基因是 性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2)I代2號的基因型為 。(3)III代6號的基因型為 ,是純合子的幾率為 。(4)若III代6號與一正常男人結婚,生一患病兒子的幾率為 。(5)若該病在男性中的發病率是r,從理論上推算女性患者在女性中的幾率為 。8. (9分)鴨蛋蛋殼的顏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兩種。金定鴨產青色蛋,康貝爾鴨產白色蛋。為研究蛋殼顏色的遺傳規律,研究者利用這兩個鴨群做了五組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雜交組合 第1組 第2組 第3組 第4組 第5組康貝爾鴨♀×金定鴨♂ 金定鴨♀×康貝爾鴨♂ 第1組的F1自交 第2組的F1自交 第2組的F1♀×康貝爾鴨♂后代所產蛋(顏色及數目) 青色(枚) 26178 7628 2940 2730 1754白色(枚) 109 58 1050 918 1648請回答問題:(1)根據第1、2、3、4組的實驗結果可判斷鴨蛋殼的 色是顯性性狀。(2)第3、4組的后代均表現出 現象,比例都接近 。(3)第5組實驗結果顯示后代產青色蛋的概率接近 ,該雜交稱為 ,用于檢驗 。(4)第1、2組的少數后代產白色蛋,說明雙親中的 鴨群混有雜合子。(5)運用 方法對上述遺傳現象進行分析,可判斷鴨蛋殼顏色的遺傳符合孟德爾的 定律。【試題答案】一、選擇題:共5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B A C D C C B A B B C D D C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C A B A C A C B A D B D D C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D C B D B A C B C D B B A C43 44 45 46 47 48 49 50D B C C A B D B二、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50分,每空一分。1. (6分)(1)光 葉綠體基粒的一個囊狀結構(類囊體)(2)絕大部分葉綠素a、全部的葉綠素b、胡蘿卜素和葉黃素(3)02、ATP和NADPH(4)ATP和NADPH 糖類2. (5分)(1)等于(2)大于;CO2濃度(3)光照強度,CO2濃度;光照強度3. (8分)(1)細胞周期(2)間;長;①(3)著絲粒; 染色體(4)2a; 04. (5分)(1)雄蕊;人工傳粉(2)3/8;9(3)綠色皺粒5. (5分)(1)A和D;B和C;初級精母細胞(2)A和C;B和D6. (5分)(1)DD或Dd;dd;Dd; (2)1/2 (3)3/87. (7分)(1)隱;X (2)XHXh (3) XHXH或XHXh;1/2 (4)1/8 (5)r28. (9分)(1)青(2)性狀分離 3∶1(3)1/2 測交 F1相關的基因組成(4)金定(5)統計學 基因分離北京市101中學2011-2012學年上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考試英語試卷(模塊6)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考試分數共1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第I卷(共89分)第一部分:聽力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你將聽一遍。1. Which city is Lucy moving to A. Shanghai. B. Nanjing. C. Beijing.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the airport. B. At the bus stop. C. At the train station.3. How was the concert A. Boring. B. Just so-so. C. Wonderful.4.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now A. On the first floor. B. On the fourth floor. C. On the fifth floor.5. How long does it take Mr. Smith to drive home during rush hours A. About 5 minutes. B. About 20 minutes. C. About 15 minutes.第二節(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聽下面4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你將聽兩遍。聽第六段材料,回答第6至7題。6. Why did the woman go to New York A. To spend some time with the baby.B. To look after her sister.C. To find a new job.7. How old was the baby when the woman left New York A. Two months. B. Five months. C. Seven months.聽第七段材料,回答第8至9題。8. How long will the man probably stay in New Zealand A. One week. B. Two weeks. C. Three weeks.9. What advice does the woman give to the man A. Going to New Zealand after Christmas.B. Booking his flight as soon as possible.C. Saving more money for his trip.聽第八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10. Why did Lucy call Tom A. To ask him to meet her. B. To tell him about Jack. C. To borrow his car.11. Where will Lucy be in about one hour A. At Tom’s place. B. At the airport. C. At a garage.12.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Lucy has just learnt to drive.B. Lucy’s car is in bad condition.C. Lucy will see Jack off at the airport.聽第九段材料,回答第13至15題。13. What did the speaker ask the students to do the week before A. Write a short story.B. Prepare for the lesson.C. Learn more about the writer.14. Why does the speaker ask the question A. To check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story.B. To draw the students’ attention to reading skills.C. To 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father-son relationships.15. What will the students do in 10 minutes A. Ask more questions. B. Discuss in groups. C. Give their answers.第三節(共5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聽下面一段獨白,完成第16至20題,每小題僅填寫一個詞。聽獨白前,你將有20秒鐘的時間閱讀試題,聽完后你將有60秒鐘的作答時間。這段獨白你將聽兩遍。注意:每空僅填一詞。Amanda’s InformationAge 16Suffering The 17 disorder.Problem She knew the 18 but couldn’t follow.Skill Being good at 19 .Kindness Giving the money to help 20 children.第二部分:知識運用(共兩節,共35分)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21. —Have you seen ______ lady’s coat on the counter I left it here a moment ago.—What color is ______ coat?We found one just now.A. the; a B. a; the C. a; a D. the; the22. —Would you like to go cycling with me —I’d love to, but I need to have my bike ______ first.A. fixing B. to fix C. being fixed D. fixed23. My cousins ______ me and ask me what I was doing when I was studying in Canada.A. used to ringing B. were used to ringC. were used to ringing D. used to ring24. After a thorough search, the rescue team finally brought the mountain climber back, ______.A. safe and sound B. safely and sound C. safe and soundly D. safely and soundly25. More than seven in ten get angry ______ to wait longer than one minute for a web page to download.A. if forced B. unless forced C. if forcing D. unless forcing26. —Was the driving pleasant when you vacationed in Mexico last summer —No, it ______ for four days when we arrived, so the roads were very muddy.A. has rained B. had been rainingC. rained D. has been raining27. After a night of struggling with his ______, he decided to go to the police to confess his crime.A. commitment B. caution C. conscience D. campaign28. Why not stay at home ______ the road is so slippery after the heavy snow A. in case B. as long as C. now that D. even if29. In a way, Pompeii is like a “time capsule” ______ a frozen moment in history.A. preserving B. gathering C. rewinding D. resisting30. Experiments of this kind ______ in both the U.S. and Europe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A. have conducted B. have been conductedC. had conducted D. had been conducted31. The old man was poor but he was so proud that he ______ every effort of help.A. turned down B. turned up C. turned on D. turned off32. In the movie, Mr Bean constantly gets into awkward and absurd situations, ______ greatly amuses audiences around the world.A. it B. what C. that D. which33. Maybe if I _______ literature, but not science then, I would be able to give you more advice now.A. studied B. would study C. had studied D. was studying34. There was a sudden flash, followed by ______ sounded like fireworks.A. something B. it C. what D. which35. Not until he met with the difficulty _______ the importance of group work.A. he realized B. did he realize C. realized he D. he didn’t realize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Once there was a very brilliant, creative and educated man. He gained much __36__ while traveling throughout the world. Unfortunately he lost his legs and left arm in a tragic accident, leaving only a finger and thumb on his right hand. He became so __37__ that he was afraid he would spend his life __38__ and would no longer be able to use his life in a(n) __39__ way.One day, he remembered how he had always loved getting __40__. He realized that he still had partial __41__ of his right hand and could write with __42__. Then, he had an idea. “Why not write to other people who need encouragement ”He __43__ where he could find those who could be encouraged if they read his letters. He thought of people in __44__. Many of them had hope of regaining their __45__. Others would keep feeling depressed and remain put away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He decided that he must try to __46__ them. So he wrote to a prison ministry about sending letters to the prisoners. The prison minister replied that writing to the prisoners would be __47__. However, it would be against prison rules for the prisoners to write back.__48__ with the intention, the man began sending __49__ messages of God’s love, hope, strength, and encouragement. He wrote twice a week, __50__ his strength and ability to the limit. He poured his heart and soul into his words, __51__ his experience, sense of humor, optimism, and faith.It was difficult to write those letters, especially without hope of any__52__. Frequently, he felt discouraged, wondering if anyone __53__ read his letters. However, this was his __54__ chance,so he determined to continue.At last, he received a letter from the prison officer, which said, “Please write on the best paper you can afford. Your letters are passed from cell (牢房) to cell until they almost fall to __55__!”We all have unique experiences, abilities and talents. We can discover ways to reach others in need of encouragement and strength.36. A. wealth B. faith C. experience D. confidence37. A. depressed B. embarrassed C. ashamed D. thrilled38. A. writing B. suffering C. weeping D. wandering39. A. abnormal B. regular C. comfortable D. meaningful40. A. presents B. e-mails C. letters D. prizes41. A. sense B. strength C. shape D. function42. A. affection B. caution C. difficulty D. confidence43. A. evaluated B. doubted C. assumed D. wondered44. A. hospitals B. churches C. prisons D. charities45. A. families B. letters C. freedom D. conscience46. A. release B. reach C. defend D. know47. A. acceptable B. reasonable C. prohibited D. considered48. A. Faced B. Filled C. Satisfied D. Annoyed49. A. holy B. daily C. one-way D. round-way50. A. holding B. making C. doing D. testing51. A. sharing B. learning C. gaining D. enriching52. A. success B. reply C. help D. progress53. A. curiously B. patiently C. carefully D. actually54. A. only B. better C. extra D. lost55. A. ruin B. pieces C. the ground D. the bottom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AA gentle breeze blew through Jennifer’s hair. The golden red sun was setting. She was on the beach, looking up at the fiery (火紅的) ball. She was amazed by its color, deep red in the middle, softly fading into yellow. She could hear nothing but the waves and the seagulls flying up above in the sky.The atmosphere relaxed her. After all she had been through, this was what she needed. “It’s getting late,” she thought, “I must go home. My parents will be wondering where I am.”She wondered how her parents would react when she got home after the three days she was missing. She kept on walking, directing herself where she spent every summer holiday. The road was deserted. She walked slowly and silently. Just in a few hundred meters she would have been safe in her house.It was really getting dark now. The sun had set a few minutes before and it was getting cold too. She wished she had her favorite sweater on: it kept her really warm. She imagined having it with her. This thought disappeared when she finally saw her front door. It seemed different. Nobody had taken care of the outside garden for a few days. She was shocked: her father was usually so strict about keeping everything clean and tidy, but now... It all seemed deserted. She couldn’t understand what was going on.She entered the house. First, she went into the kitchen where she saw a note written by her father. It said: “Dear Ellen, there is some coffee ready. I went looking.” Ellen was her mother but — where was sh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allway was her parents’ room. She went in. Then she saw her. Her mother, lying on the bed, was sleeping. Her face looked so tired, as if she hadn’t slept for days. She was really pale. Jennifer would have wanted to wake her up but she looked too tired. So Jennifer just fell asleep beside her. When Jennifer woke up, something was different... she wasn’t in her mother’s room and she wasn’t wearing the old clothes she ran away in. She was in her cozy bed in her pajamas (睡衣).It felt so good being back home. Suddenly she heard a voice, “Are you feeling better now, dear You know you got us very, very scared.”56. The writer describes the beautiful sunset to show Jennifer’s ______.A. love of the natural beauty B. desire of getting back homeC. intention of becoming independent D. depression of being alone57.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hrase “This thought” most probably mean A. The idea of going back home.B. Her anxiety about her parents.C. The feeling of being warm in her favorite sweater.D. The feeling of getting back home safely.58. Her father didn’t take care of the garden because ______.A. he was busy looking for herB. he had to look after his wifeC. he was not strict with his jobD. he no longer enjoyed working in the gardenBA Beautiful Mind A mathematician who goes mad is not a subject most directors consider commercially attractive, but then Ran Howard isn’t among most directors. Despite an impressive list of credits, A Beautiful Mind is his most successful work to date, combining a psychological drama with a moving love story to produce a film that is as interesting as it is entertaining.The Oscar winning Russell Crowe has put himself in line for further honors with his acting John Nash, the Nobel Prize winning mathematician troubled by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癥). A Beautiful Mind pictures Nash as an unusual hero,not just because of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s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courage he displays while battling his illness.In 1947, Nash was one of many great young minds at Princeton. “To find a truly original idea is the only way to distinguish myself,” the proud and determined student declared. His exploration of such an idea afforded him little time for the normal socializing. His shyness and straight forward approach brought him few friends.After finally hitting on a revolutionary new idea, Nash’s career took off and his reputation as secured. He balanced research work with teaching, which is where he met the bright and beautiful student Alicia (played by Jennifer Connelly). Things in his life were going well when his talent for code breaking brought him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military that employed him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e cold war with Russia. However, the stress of his work made Nash’s illness develop.Crowe’s performance is perfect. He and Connelly ignite (make something exciting) the film’s passionate love story and Connelly’s wonderful performance makes the audience moved by Alicia, whose courage, strength and faith in her husband are the primary reasons for his recovery.59. This passage is most probably ______.A. a book review B. a movie reviewC. a movie poster D. an advertisement60. Which can replace the underlined phrase “hitting on”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A. coming up with B. coming on C. putting on D. putting up with61. We can infer from the text that ______.A. John Nash volunteered to serve in the army in spite of his illnessB. John Nash gave up his career when troubled by schizophreniaC. Russell Crowe won another Oscar Award after this movieD. without Alicia, John Nash wouldn’t have recovered from his illnessCTell a story and tell it well, and you may open wide the eyes of a child, open up lines of communication in a business, or even open people’s mind to another culture or race.People in many places are digging up the old folk stories and the messages in them. For example, most American storytellers get their tales from a wide variety of sources, cultures, and times. They regard storytelling not only as a useful tool in child education, but also as a meaningful activity that helps adults understand themselves as well as those whose culture may b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ir own.“Most local stories are based on a larger theme,” American storyteller Opalanga Pugh says, “Cinderella (灰姑娘), or the central idea of a good child protected by her goodness, appears in various forms in almost every culture of the world.”Working with students in schools, Pugh helps them understand their own cultures and the general messages of the stories. She works with prisoners too, helping them knowing who they are by telling stories that her listeners can write, direct, and act in their own lives. If they don’t like the story they are living, they can rewrite the story. Pugh also works to help open up line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nagers and workers. “For every advance in business,” she says, “there is a greater need for communication.” Storytelling can have a great effect on either side of the manager-worker relationship, she says.Pugh spent several years in Nigeria, where she learned how closely storytelling was linked to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people there. The benefits of storytelling are found everywhere, she says.“I learned how people used stories to spread their culture.” she says, “ What I do is to focus on the value of the stories that people can translate into their own daily world of affairs. We are all storytellers. We all have a story to tell. We tell everybody’s story.”62. What do we learn about American storytellers from Paragraph 2 A. They share the same way of storytelling.B. They prefer to tell the stories from other cultures.C. They learn their stories from the American natives.D. They find storytelling useful for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63.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suggests that prisoners can ______.A. start a new life B. settle down in another placeC. direct films D. become good actors64.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A. Storytelling can influence the way people think.B. Storytelling is vital to the growth of business.C. Storytelling is the best way to educate children in school.D. Storytelling helps people understand themselves and others.DWe can achieve knowledge either actively or passively (被動地). We achieve it actively by direct experience, by testing and proving an idea, or by reasoning.We achieve knowledge passively by being told by someone else. Most of the learning that takes place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 kind that happens when we watch TV or read newspapers or magazines is passive. Conditioned as we are to passive learning, it’s not surprising that we depend on it in our everyday communication with friends and co-workers.Unfortunately, passive learning has a serious problem. It makes us tend to accept what we are told even when it is little more than hearsay and rumor(謠言).Did you ever play the game Rumor It begins when one person writes down a message but doesn’t show it to anyone. Then the person whispers it, word for word, to another person. That person, in turn, whispers it to still another, and so on, through all the people playing the game. The last person writes down the message word for word as he or she hears it. Then the two written statements are compared. Typically, the original message has changed.That’s what happens in daily life. The simple fact that people repeat a story in their own words changes the story. Then, too, most people listen imperfectly. And many enjoy adding their own creative touch to a story, trying to improve on it, stamping(打上標記)it with their own personal styles. Yet those who hear it think they know.This process is also found among scholars and authors: a statement of opinion by one writer may be restated as a fact by another, who may in turn be quoted by yet another; and this process may continue, unless it occurs to someone to question the facts on which the original writer based his opinion or to challenge the interpretation he placed upon those facts.6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passive learning may occur in ______.A. doing a medical experiment B. solving a math problemC. visiting an exhibition D. doing scientific reasoning66. The author mentions the game Rumor to show that ______.A. a message may be changed when being passed onB. a message should be delivered in different waysC. people may have problems with their sense of hearingD. people tend not to believe in what they know as rumor67.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 Active learning is less important.B. Passive learning may not be reliable.C. Active learning occurs more frequently.D. Passive learning is not found among scholars.E___68___ She described all the things she had to do—one was to make her bed—from the moment she woke up until she flew out of the door for work. I suggested she experiment by not making her bed for two weeks. She was shocked, probably thinking I’d been raised by wolves in a forest. ___69___Two weeks later she went into my office beaming. She had left her bed unmade for the first time in 42 years—and nothing bad had happened. “And you know what ” she said. “I don’t dry my dishes anymore, either.”___70___ One was discovering that she had choices in her life that she had never seen before. The other was giving herself permission to be less than perfect. This story shows an important principle about managing time: No one can do it all. Each of us has to make choices and accept trade-offs. The problem is, many people choose in ways that put themselves and their health last. They take better care of their houses and cars than they do of themselves. ___71___So what is the solution There’s an easy way. Decide what you want in your life, and put that first. On a daily basis, that should include regular meals, enough sleep and time with your family. Exercise, leisure, friendships and hobbies should also be regular aspects of life. ___72___ The choice is yours: whatever makes you feel good about yourself and your life. Take a nap. Take a walk. Take time to play the piano. Stop bringing your briefcase home from the office. Stop keeping your house as clean as your mother kept hers. Fill more of your time with want-to-dos instead of have-to-dos.A. This woman had made two major breakthroughs.B. Above all, you needn’t do anything for yourself regularly.C. They put everyone else’s needs ahead of their own.D. However, she went along with my idea.E. Most people do not take time to relax themselves.F. The point is to do something for yourself every day.G. A patient came to see me about the stress in her life.第II卷(共31分)一、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小題0.5分,共5分)1. It suddenly o_______ to me that Jack was lying when I found him avoiding my eyes.2. Although most teenagers know Chinese food is more b______ to health, they can’t resist ordering western fast food for lunch.3. Don’t you know that smoking is f______ in this room Look at the sign—No Smoking.4. The fog has caused several d____ at the airport and lots of passengers have to stay overnight.5. After w_______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small village, the old man decided to write a book.6. To our relief, scientists have made a major ________ (重大突破) in monitoring eruptions of some deadly active volcanoes.7. The ___(格言)of our school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progress and is very encouraging.8. Our volunteering experiences in that school are ________(值得的)to be remembered.9. More often than not, it is always difficult to ________(傳達)the exact meaning of a Tang poem in English.10. That restaurant is ________(尤其)popular with the young people.二、完成句子(共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1. 坦率地說,理解他正在說的事情是很困難的。_________ _________, it is difficult for me to make out what he is saying.2. 在一定程度上,我同意你的觀點,但是維蘇威火山是注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噴發的。I agree with you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but Mount Vesuvius is to roar to life one day.3. 當心些,否則你會把花瓶撞倒。Be cautious or you’ll _________ the vase _________.4. 最近幾起嚴重的校車交通事故已經導致很多無辜兒童死亡,也引起公眾極大的關注。Recently several severe traffic accidents of school buses have _________ _________ death of many innocent children, which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rom the public.5. 沒有告訴任何人,他不顧后果地離家出走了。Without telling anyone, he left home __________ __________ the consequence.6. 對于有些人而言,養成壞習慣很容易,但是除掉它卻很難。Picking up a bad habit is easy but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it is really difficult.三、短文填空(共10空,每空0.5分,共5分)Are you learning in the way that’s best for you Think about the last time you tried to learn something new. Does it r___1___ you of pleasant feelings or painful struggles Your learning style may have mad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Your learning style is the way you naturally learn new skills and facts. All learners use their senses of sight, hearing or touch to a___2___ new knowledge. But most people favor one s___3___ sense more than the others.Once you discover your learning style, you can take the struggle out of learning.Visual(視覺的) LearnersVisual learners learn best by using their eyes to observe. Some visual learners t___4___ to gather new information by looking at maps, symbols, pictures and charts. Others can easily spend hours reading in a good book. They notice visual details easily and are s___5___ to colors.Study tips:Organize notes with charts and pictures.To learn new English vocabulary, try a picture dictionary.Auditory(聽覺的) LearnersAuditory learners learn best by listening. They usually enjoy getting i__6__ in class discussions, group conversations and music. They typically remember by hearing words or repeating them aloud.Study tips:Use a tape recorder for learning.M___7___ up little songs to help yourself remember new English words.Hands-on(親自動手的) LearnersHands-on learners learn best by using their body to touch, feel and move. They like to learn by practicing doing something. For example, while learning how a clock works, they feel the u____8____ to take it apart and put the parts together. If you are a hands-on learner, you may be eager to try the study tips.Try taking practice tests before an exam.As you learn English words, act them out.F__9__ these tips, and soon you will be on your way to becoming a s___10___ learner!四、書面表達(15分)假設你是紅星中學高二(1)班的學生李華,10月23日你和你的朋友王偉參加了 “2011北京外語游園會”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Festival 2011),請根據以下四幅圖的先后順序,以日記的形式記錄當天的活動。要求:1. 詞數不少于100。2. 開頭已給出,不計入總詞數。One possible version:October 23, Sunday SunnyToday I took part i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Festival with my friend Wang Wei.【試題答案】第Ⅰ卷 (共89分)第一部分 聽力理解 (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第一節 (共5小題; 每小題1分,共5分)1. B 2. A 3. C 4. C 5. B第二節 (共10小題; 每小題1分,共10分)6. A 7. C 8. C 9. B 10. C 11. A 12. B 13. B 14. A 15. C第三節 (共5小題; 每小題1分,共5分)★每小題超過一個詞不計分;★拼寫錯誤不計分;★大小寫、單復數錯誤扣0.5分。16. 16/Sixteen/sixteen 17. brain 18. rules 19. art/painting 20. sick第二部分:知識運用(共兩節,共35分)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21. B 22. D 23. D 24. A 25. A 26. B 27. C28. C 29. A 30. D 31. A 32. D 33. C 34. C35. B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36-40 CABDC 41-45 DCDCC 46-50 BABCD 51-55 ABDAB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A篇 56-58 BCA B篇 59-61 BAD C篇 62-64 DADD篇 65-67 CAB E篇 68-72 GDACF第Ⅱ卷 (共31分)一、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小題0.5分,共5分)1. occurred 2. beneficial 3. forbidden 4. delays 5. witnessing6. breakthrough 7. motto 8. worthy 9. convey 10. particularly二、完成句子(共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1. Frankly speaking 2. to a certain extent/degree 3. knock, over4. resulted in/led to 5. regardless of 6. getting rid of三、短文填空(共10空,每空0.5分,共5分)1. remind 2. acquire 3. specific 4. tend 5. sensitive6. involved 7. Make 8. urge 9. Follow 10. superb四、書面表達 (15分)內容要點:1. 去游園會 2. 聽講座 3. 交流 4. 購書One possible version:October 23, Sunday SunnyToday I took part i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Festival with my friend Wang Wei. We arrived there by bike in the morning sunshine. First we attended a lecture introducing effective methods for learning English. The audience were absorbed in it and took notes carefully. Then we went to the English Corner, where a lot of people were chatting with foreigners in small groups. Wang Wei and I joined them with great interest. It was amazing to find myself talking with a native speaker and we got on quite well. Time passed quickly. Before leaving, we bought some books and dictionaries.The Festival gave me a good chance to practice English, as well as confidence and encouragement for my study.書面表達評分參考:1. 第一檔:(15~13分)(很好)完全完成試題規定的任務。運用了多樣的句式和豐富的詞匯,語法或用詞方面有個別錯誤,但為盡可能表達豐富的內容所致;體現了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全文結構緊湊,邏輯清楚、合理。2. 第二檔:(12~11分)(好)完成試題規定的任務,運用的句式和詞匯能滿足任務要求,語法和用詞基本準確,少許錯誤主要為盡可能表達豐富的內容所致。使用了簡單的語句間連接成分,內容連貫,邏輯清楚、合理。3. 第三檔:(10~9分)(及格)基本完成試題規定的任務。運用的句式和詞匯基本滿足任務要求,語法和用詞方面有一些錯誤,但不影響理解。內容基本連貫,邏輯清楚、合理。4. 第四檔:(8~4分)(較差)未恰當完成試題規定的任務。所用句式和詞匯有限,語法或用詞方面的錯誤影響了對所寫內容的理解。信息未能清楚地傳達給讀者。5. 第五檔:(3~1分)(差)未完成試題規定的任務。句式單調,詞匯貧乏,語法或用詞方面錯誤較多,嚴重影響了對所寫內容的理解。信息未能傳達給讀者。6.0分未能傳達任何信息;寫的內容與要求無關。7. 書寫或標點符號不規范在4處以上(含4處),或字跡潦草,在得分中再扣除1分(第四、五檔文不扣此項分數)。重復錯誤只扣一次分數。北京市101中學2011-2012學年上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考試生物試卷(理科)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0小題,共50分。1. 某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有32條染色體,其正常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 ( )A. 8條 B. 16條 C. 32條 D. 64條2. 下圖為一高等生物細胞有絲分裂某一時期的圖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該生物為一種植物B. 該細胞沒有姐妹染色單體C. 該細胞中含有12條染色體D. 該生物體細胞中含有12條染色體3. 下圖中a→d表示連續分裂細胞的兩個細胞周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a和b為一個細胞周期B. c段結束時DNA含量增加一倍C. b和c為一個細胞周期D. 遺傳物質平分一般發生在d段4. 下列關于細胞周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生殖細胞產生后立即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B. 機體內所有的體細胞都處在細胞周期中C. 抑制DNA的合成,細胞將停留在分裂期D. 細胞的分裂間期為分裂期提供物質基礎5. 如果在有絲分裂的分裂期開始時,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為N,DNA的含量為Q,則該細胞分裂后每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和DNA含量分別是 ( )A. N和Q/2 B. N/2和Q/2 C. N和Q D. N/2和Q6. 進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如圖所示,圖中①②③過程分別表示 ( )A. 有絲分裂和細胞分化,減數分裂,受精作用B. 有絲分裂和細胞分化,受精作用,減數分裂C. 受精作用,有絲分裂和細胞分化,減數分裂D. 受精作用,減數分裂,有絲分裂和細胞分化7. 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人體各種組織細胞的衰老是同步進行的B. 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細胞隨著發育逐漸凋亡C. 細胞癌變是細胞高度分化的結果D. 皮膚上的“老年斑”是細胞凋亡的產物8. 下圖表示某雄性哺乳動物的一個細胞,該細胞的名稱是 ( )A. 體細胞 B. 精子細胞C. 次級精母細胞 D. 初級精母細胞9. 減數分裂第一次細胞分裂的主要特點是 ( )A. 姐妹染色單體彼此分開 B. 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C. 染色體進行復制 D. 染色體恢復成染色質10. 某動物精原細胞在進行減數分裂過程中形成了4個四分體,則次級精母細胞中期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分子數依次是 ( )A. 4、8、8 B. 2、4、8 C. 8、16、16 D. 8、0、811. 母馬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為64條,公驢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為62條。則母馬和公驢的雜交后代騾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為 ( )A. 61條 B. 62條 C. 63條 D. 64條12. 下列各組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 兔的白毛與豬的黑毛 B. 眼大與眼角上翹C. 雞的光腿與毛腿 D. 果蠅的紅眼與果蠅的棒眼13. 在植物雜交育種實驗中,將紙袋套在花上是為了 ( )A. 給花保溫 B. 防止花粉被風吹走C. 防止自花授粉 D. 防止外來花粉干擾14. 讓雜合高莖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現高莖和矮莖兩種豌豆,且兩者的比例大約為3∶1,這種現象在遺傳學上稱為 ( )A. 性狀分離 B. 誘發突變 C. 染色體變異 D. 自然突變15. 父本基因型為AABb,母本的基因型為AaBb,其 F1不可能出現的基因型是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16. 已知A與a、B與b、C與c, 3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基因型分別為AaBbCc、AabbCc的兩個體進行雜交。下列關于雜交后代的推測,正確的是 ( )A. 表現型有8種,AaBbCc個體的比例為1/16B. 表現型有4種,aaBbcc 個體的比例為1/16C. 表現型有8種,aaBbCc個體的比例為1/16D. 表現型有8種,Aabbcc 個體的比例為1/817. 豌豆子葉的黃色(Y)、圓粒種子(R)均為顯性,兩親本雜交的F1表現型如右圖。讓F1中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F2的性狀分離比為 ( )A. 1∶1∶1∶1 B. 2∶2∶1∶1C. 9∶3∶3∶1 D. 3∶1∶3∶118. 人類21三體綜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細胞形成的過程中,第21號染色體沒有分離。若女患者與正常人結婚后可以生育,其子女患該病的概率為 ( )A. 0 B. 1/2 C. 1/4 D. 119. 某男子是白化病基因攜帶者,其細胞中可能不含致病基因的是 ( )A. 神經細胞 B. 精原細胞 C. 淋巴細胞 D. 精細胞20. 基因型為AaBbCc(獨立遺傳,不考慮交叉互換)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和一個初級卵母細胞分別產生的精子和卵細胞基因型的種類數比為 ( )A. 4:1 B. 3:1 C. 2:1 D. 1:121. 下列關于性染色體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決定性別的染色體叫性染色體B. 性染色體僅存在于性細胞中C. 性染色體幾乎存在于所有細胞中D. 哺乳動物的體細胞中含有一對性染色體22. 有關人類色盲遺傳的正確描述是 ( )A. 雙親正常,子女均不會患病 B. 母親正常,女兒一定正常C. 母親色盲,兒子一定色盲 D. 父親色盲,兒子一定色盲23. 下圖最有可能反映紅綠色盲癥的遺傳圖譜是(注:□○表示正常男女,■●表示患病男女) ( )24. 在下圖所示遺傳系譜中,患者所患疾病最可能的遺傳方式是 ( )A. X染色體顯性遺傳B. X染色體隱性遺傳C.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D. Y染色體遺傳25. 紅眼長翅的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后代表現型及比例如下表:表現型 紅眼長翅 紅眼殘翅 白眼長翅 白眼殘翅雌蠅 6 2 0 0雄蠅 3 1 3 1設眼色基因為A、a,翅型基因為B、b。親本的基因型是( )A. AaXBXb、AaXBY B. AaBb、AaBbC. BbXAXa、BbXAY D. AABb、AaBB26. 血友病為伴性遺傳,苯丙酮尿癥為常染色體遺傳。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下一個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癥的男孩。如果他們再生一個女孩,表現型正常的概率是 ( )A. 9/16 B. 3/4 C. 3/16 D. 1/427. 赫爾希與蔡斯用32P標記T2噬菌體與無標記的細菌培養液混合,一段時間后經過攪拌、離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與此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如果離心前混合時間過長,會導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B. 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C. 本實驗的目的是單獨研究DNA在遺傳中的作用D. 本實驗說明了DNA在親子代之間傳遞具有連續性28.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赫爾希與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都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這兩個實驗在設計思路上的共同點是 ( )A. 重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應B. 誘發DNA突變,研究其表型效應C. 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D. 應用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DNA在親代與子代之間的傳遞29.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可以證明 ( )A.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B. 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RNAC. 所有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 D. 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30. 如圖為核苷酸鏈結構圖,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 能構成一個完整核苷酸的是圖中的a或bB. 圖中與每個五碳糖直接相連的堿基只有1個C. 各核苷酸之間是通過化學鍵③連接起來的D. 若該鏈為脫氧核苷酸鏈,從堿基組成上看,缺少的堿基是T31. 下列與生物體內核酸分子功能多樣性無關的是 ( )A. 核苷酸的組成種類 B. 核苷酸的連接方式C. 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D. 核苷酸數量的多少32. 乳酸桿菌的全部遺傳信息儲存于它的 ( )A. 細胞核中 B. 細胞核與細胞質中C. 脫氧核糖核酸分子 D. DNA和RNA分子中33. 煙草葉肉細胞的核酸中,含有的核苷酸種類有 ( )A. 1種 B. 4種 C. 5種 D. 8種34 .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中(A+G)/(T+C)=0.7,其互補鏈中這些堿基的比例是 ( )A. 1.43 B. 0.7 C. 0.5 D. 0.335. 含有100個堿基對的一個DNA分子片段,內含60個胸腺嘧啶,如果連續復制3次,則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 )A. 60 B. 120 C. 280 D. 42036. 一個被放射性32P標記雙鏈DNA分子的噬菌體侵染普通細菌,此細菌破裂后若釋放出200個子代噬菌體,則其中具有放射性元素32P的噬菌體數目是 ( )A. 1個 B. 2個 C. 100個 D. 200個37. 紅細胞合成血紅蛋白的過程中,不需要 ( )A. 脫氧核苷酸 B. 核糖核酸 C. 核糖核苷酸 D. 氨基酸38. 有關蛋白質合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終止密碼子不編碼氨基酸B. tRNA的反密碼子攜帶了氨基酸序列的遺傳信息C. 每種tRNA只運轉一種氨基酸D. 核糖體可在mRNA上移動39. 根據表中的已知條件,判斷蘇氨酸的密碼子是 ( )DNA雙鏈T GmRNAtRNA A氨基酸 蘇氨酸A.TGU B.UGAC.ACU D.UCU40. 下列屬于可遺傳的變異是 ( )A. 高莖豌豆的后代中出現矮莖植株 B. 常曬太陽的人皮膚黝黑C. 健美運動員的肌肉十分發達 D. 喜愛學習的人其大腦越發聰明41. 不同品種間雜交,通過對后代的選育可以獲得新品種。這類新品種是通過( )而產生的A. 基因突變 B. 基因重組 C. 染色體變異 D. 環境變化42. 在下列有關基因突變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基因突變在生物個體發生的任何時期都有可能B. 在自然條件下,基因突變的發生率很低C. 突變的基因對于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D. 基因突變往往會產生該基因的等位基因43. 下列細胞在生命活動過程中既有可能發生基因重組,又有可能發生基因突變的是 ( )A. 心肌細胞 B. 成熟的紅細胞C. 根毛細胞 D. 精原細胞44. 真核生物進行有性生殖時,通過減數分裂和隨機受精使后代 ( )A. 增加發生基因突變的概率B. 繼承雙親全部的遺傳性狀C. 產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D .從雙親各獲得一半的DNA45. 下列有關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染色體中DNA的一個堿基對缺失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B. 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均可以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C. 染色體變異只發生于有絲分裂過程中D. 非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互換了某一片段屬于染色體變異46. 下圖中①和②表示發生在常染色體上的變異。①和②所表示的變異類型分別屬于( )A. 易位和易位B. 重組和易位C. 易位和重組D. 重組和重組47. 下列與多倍體形成相關的是 ( )A. 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B. 紡錘體的形成受到抑制C. 個別染色體增加 D. 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48. 人工獲得多倍體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 ( )A. 用物理射線處理植物 B. 對雜交的后代進行連續自交選擇C. 用花藥培育獲得植物 D. 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49. 基因型為AaBb的生物,兩對基因獨立遺傳。進行減數分裂時,形成了基因型為Aab的精子,產生此種現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基因突變的結果B. 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發生交叉互換的結果C. 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未分離的結果D. 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粒未分裂的結果50. 在正常情況下,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細胞是 ( )A. 果蠅的受精卵 B. 人的卵原細胞C. 二倍體玉米的花粉粒細胞 D. 四倍體西瓜的卵細胞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50分)1. (8分)下圖為某動物細胞分裂圖像,請根據圖像分析并回答:(1)圖中細胞A在進行_____________分裂,此時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為_________條。細胞C的名稱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是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細胞(填字母)。細胞B的一個染色體組所包含的染色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標號)(3)請將E細胞分裂后期的細胞簡圖畫在上圖的方框中。(4)如果P為X染色體,則Q一定不是Y染色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5)染色體P和Q上的基因,在親子代傳遞過程中將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2. (4分)在氮源為14 N的培養基上生長的大腸桿菌,其DNA分子均為14N—DNA(對照);在氮源為15N的培養基上生長的大腸桿菌,其DNA分子均為15N—DNA(親代)。將親代大腸桿菌轉移到含14N的培養基上,再繼續繁殖兩代(I和II),用某種離心方法分離得到結果如下圖所示。請分析:(1)由實驗結果可推測第一代(I)細菌DNA分子中一條鏈是____________,另一條鏈是________________,根據此實驗,DNA分子的復制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將第一代(I)細菌轉移到含15N的培養基上繁殖一代,將所得到細菌的DNA用同樣方法分離,請參照上圖,將DNA分子可能出現在試管中的位置在右圖中標出。3. (9分)鴨蛋蛋殼的顏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兩種。金定鴨產青色蛋,康貝爾鴨產白色蛋。為研究蛋殼顏色的遺傳規律,研究者利用這兩個鴨群做了五組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雜交組合 第1組 第2組 第3組 第4組 第5組康貝爾鴨♀×金定鴨♂ 金定鴨♀×康貝爾鴨♂ 第1組的F1自交 第2組的F1自交 第2組的F1♀×康貝爾鴨♂后代所產蛋(顏色及數目) 青色(枚) 26178 7628 2940 2730 1754白色(枚) 109 58 1050 918 1648請回答問題:(1)根據第1、2、3、4組的實驗結果可判斷鴨蛋殼的 色是顯性性狀。(2)第3、4組的后代均表現出 現象,比例都接近 。(3)第5組實驗結果顯示后代產青色蛋的概率接近 ,該雜交稱為 ,用于檢驗 。(4)第1、2組的少數后代產白色蛋,說明雙親中的 鴨群混有雜合子。(5)運用 方法對上述遺傳現象進行分析,可判斷鴨蛋殼顏色的遺傳符合孟德爾的 定律。4. (9分)下圖是患甲病(顯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和乙病(顯性基因為B,隱性基因為b)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據圖回答:(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體上,為_________________性基因。(2)假設II-5與另一正常人婚配,則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為_____________。(3)假設II-l不是乙病基因的攜帶者,則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體上,為_________性基因。乙病的特點是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遺傳。(4)I—2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III—2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設III—1與III—5結婚生了一個男孩,則該男孩患一種病的概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國婚姻法禁止近親間的婚配。5. (4分)人類的正常血紅蛋白(HbA)鏈第63位氨基酸是組氨酸,其密碼子為CAU或CAC。當鏈第63位組氨酸被酪氨酸(UAU或UAC)替代后,出現異常血紅蛋白(HbM),導致一種貧血癥;鏈第63位組氨酸被精氨酸(CGU或CGC)所替代而產生的異常血紅蛋白(HbZ)將引起另一種貧血癥。(l)寫出正常血紅蛋白基因中,決定鏈第63位組氨酸密碼子的堿基對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決定鏈第63位組氨酸密碼子的DNA三個堿基對中,任意一個堿基對發生變化都將產生異常的血紅蛋白嗎?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8分)中心法則揭示了生物遺傳信息由DNA向蛋白質傳遞與表達的過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a、b、c、d所表示的四個過程依次是 、 、 和 。(2)需要tRNA和核糖體同時參與的過程是 (用圖中的字母回答)。(3)在真核細胞中,a和b兩個過程發生的主要場所包括: 。(4)能特異性識別信使RNA上密碼子的分子是 ,后者所攜帶的分子是 。7. (8分)下圖是高等動物有性生殖中重要的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中細胞③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形成該細胞的過程中發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細胞⑥中含有_________個染色體組。(2)若細胞①的基因型為AaBb,則細胞⑥可能出現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3)細胞⑥與細胞⑧經過_______________形成細胞⑩,若細胞⑩為性染色體三體(XYY),則細胞⑨的性染色體組成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該種動物的體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在細胞①~⑩當中,含有8個染色體的細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8個DNA分子的細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試題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0小題,共5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B D C D A C B C B A C C D A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D C B B D C B C B D C B A C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D A B C D A C B A B C A B C43 44 45 46 47 48 49 50D C D B B D C C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50分。1. (共8分,每空1分)(1)有絲 8 初級精母細胞(2) ABC ①②或者③④或者①③或者②④(答對1組即給分)(3)(4)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后,同源染色體已經分離(5)自由組合2. (共4分,每空1分)(1)15N母鏈,14N新鏈 半保留復制方式 (2)下圖3. (共9分,每空1分)(1)青(2)性狀分離 3∶1(3)1/2 測交 F1相關的基因組成(4)金定(5)統計學 基因分離4. (共9分,每空1分)(1)常 顯(2)1/2(3)X 隱 隔代交叉(4)aaXbY AaXbY 1/45. (共4分,每空2分)(1)、(2)不一定 原因是當或中的第三對堿基發生A·T → G·C或G·C → A·T變化后,產生的遺傳密碼子為CAC或CAU,仍然是組氨酸的密碼子,因而不影響產生正常的血紅蛋白。6. (共8分,每空1分)(1)復制 轉錄 翻譯 逆轉錄(2)c(3)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至少答對兩個)(4)tRNA 氨基酸7. (共8分,每空1分)(1)次級卵母細胞 同源染色體分離 1(2)AB、Ab、aB、ab[注:全部答對得分](3)受精作用 XX(4)①②③④⑤⑨⑩(①②⑨⑩)[注:只此兩種答案可以得分]①③④⑤⑨⑩[注:全部答對得分]北京市101中學2011-2012學年上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考試時間:120分鐘 分值:120分第Ⅰ卷(共43分)一、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 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 兔起狐落 抑或 扁(piān)舟 曝曬(pù)B. 躊躇滿志 紛奢 剽(piāo)掠 肯綮(qìng)C. 歷精圖治 錙銖 餅鐺(dāng) 迤邐(yǐ)(lǐ)D. 珊珊可愛 修葺 椽(chuán)子 反間(jiān)計2. 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當的一句是( )A. 對待工作標準要高,達到得心應手、目無全牛的程度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B. 美軍針對伊拉克的戰爭終于偃旗息鼓了,日前,美軍已經陸續回國。C. 這次降雨可謂抱薪救火,有效緩解了當地的旱情,保證了來年農業生產的順利開展。D. 王室成員為了爭奪權力,總是勾心斗角,甚至互相殘殺,最終落得兩敗俱傷。3. 下列對聯與所描述的文人,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A. 剛直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司馬遷B. 質而綺,真而醇,自可傳之千古;樽中酒,籬下詩,豈甘了此一生。——孟浩然C. 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杜甫D.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李白4. 把下列帶序號的語句組合成語義連貫的一段話,填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春水晴巒》是一幅山水畫: , , , ,畫家筆下的朦朧意境,映照出實實在在的內心世界。①山坡上舒展著綠色的苔草②山脊在平原中突兀矗立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點點④石間水口涌動著汩汩清泉A. ①④②③ B.④②③①C. 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林黛玉進賈府后,受到賈母的_____。朝夕相處中,她與寶玉產生了共同的思想和志趣,她從未像寶釵那樣_____寶玉走仕途經濟的道路。她向往愛的自由,但這種自由只能成為一種_____的希望。A. 寵愛 規勸 渺茫B. 溺愛 規勸 迷茫C. 溺愛 奉勸 迷茫D. 寵愛 奉勸 渺茫6.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 會議指出,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要圍繞以“擴內需、保增長、促發展”為主題進行深入調查研究,要抓住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繼續加速發展。B. 近年來先后實施的全面免除農業稅、免收農村中小學生學雜費,高度說明了中央政府對農民問題的充分關注。C.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誰能否認中國的經濟不會受到華爾街金融風暴的影響呢?難道我們不應該迅速采取應對的策略嗎?D. 人民海軍艦艇編隊于當地時間7日凌晨抵達預定海域,開始執行護航任務,保護本國商船,使其免受海盜襲擊。7. 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 復道行空,不霽何虹 霽:下雨可謂智力孤危 智力:智謀和力量余久臥病無聊 無聊:無事可做,沒有寄托B. 攝乎大國之間 攝:夾、迫近而從六國破滅之故事 故事:前例,舊事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洞然:明亮的樣子C. 蘇子辯矣 辯:能說會道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可憐:憐憫士大夫傳之,以為口實 口實:話柄D. 始速禍焉 速:速度快異乎三子者之撰 撰:才能襪材當萃于子矣 萃:聚集8.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 當與秦較量,或未易量 他日汝當用之B. 吾與點也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C. 比去,以手闔門 比及三年D.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9. 下列句中加點詞與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朝歌夜弦,為秦宮人①六王畢,四海一②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③函梁君臣之首④ 憂勞可以興國⑤ 族庖月更刀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⑤ D. ②⑤10.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余扃牖而居 子路率爾而對曰B.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 不賂者以賂者喪C. 杳不知其所之也 加之以師旅D. 爾其勿忘乃父之志 如其禮樂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2分,共8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題。《范文正公文集》序蘇 軾慶歷三年,軾始總角,入鄉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所作《慶歷圣德詩》示鄉先生。軾從旁竊觀,則能誦習其辭。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軾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先生奇軾言,盡以告之,且曰:“韓、范、富、歐陽①,此四人者,人杰也。”時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嘉祐二年,始舉進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皆以國士待軾,曰:“恨子不識范文正公。” 嗚呼!公之功德,蓋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序而傳。然不敢辭者,自以八歲知敬愛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樂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畝中,非仕而后學者也。淮陰侯見高帝于漢中,論劉、項短長,畫取三秦,如指諸掌,及佐帝定天下,漢中之言無一不酬者。諸葛孔明臥草廬中,與先主論曹操、孫權,規取劉璋,因蜀之資,以爭天下,終身不易其言。此豈口傳耳受,嘗試為之,而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憂,則已有憂天下致太平之意,故為萬言書以遺宰相,天下傳誦。至用為將,擢為執政,考其平生所為,無出此書者。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悌,蓋如饑渴之于飲食,欲須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熱,如水之濕,蓋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必歸于此。故天下信其誠,爭師尊之。【注】①韓、范、富、歐陽: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皆北宋名臣。11.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 游:交往B. 漢中之言無一不酬者 酬:實現C.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憂 憂:擔心,擔憂D. 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 弄翰:寫文章1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吾將以為襪B. 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我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C. 因蜀之資,以爭天下,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D. 忠信孝悌,蓋如饑渴之于飲食趙嘗五戰于秦13. 下列對句子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 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如果)他們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們)也是普通的人,我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B. 時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當時雖然沒有完全明白(這句話),卻已經私下記住他們了。C. 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這一年(我)考中進士,才見到認識了歐陽公,通過歐陽公認識了韓琦、富弼。D. 至用為將,擢為執政,考其平生所為,無出此書者。到了(他)被任用為將領、被提拔為執政(的時候),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沒有超出這萬言書的。14.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慶歷圣德詩》頌揚了包括范仲淹在內的十一個人,蘇軾小時候誦讀后,對范仲淹非常仰慕,但一直沒能見到他。B. 蘇軾認為,自己已認識了韓琦、富弼、歐陽修三人,遺憾還沒認識范仲淹,答應為其作序,是為了實現結識范仲淹的愿望。C. 蘇軾舉伊尹、太公、淮陰侯、諸葛孔明等人為例,是為了說明范仲淹就像他們一樣,早就有輔佐人君的抱負,并且一以貫之,終身不變。D. 這篇序言如敘家常,通過對童年的記憶、考中進士后的結交逸事的敘寫,著力歌頌了范仲淹的功德,表達了自己對范仲淹的敬慕之情。三、本大題共2小題,共15分。15.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完成①—②小題。(7分)驟雨【宋】華岳牛尾烏云潑濃墨,牛頭風雨翩車軸。怒濤頃刻卷沙灘,十萬軍聲吼鳴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騎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勢驟晴山又綠。①請結合全詩,賞析“雨勢驟晴山又綠”一句的妙處。(3分) ②有人說:如果不考慮平仄的話,將本詩第五、六句放在開頭,會使全詩更有意趣。對此你有何看法,請簡述理由。(4分)16. 在橫線處默寫出詩文原句。(每小題1分,共8分)①出師未捷身先死, 。(《蜀相》)②塞上長城空自許, 。(《書憤》)③ ,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④五花馬、千金裘, , 。(《將進酒》)⑤小樓昨夜又東風, 。(《虞美人》)⑥ ,矢交墜兮士爭先。(《國殤》)⑦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阿房宮賦》)⑧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 。(《侍坐》)第Ⅱ卷(共77分)四、本大題共4小題,共17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7-20題。木車的激情張煒①在現代旅行中,我們常常因為交通工具的不夠迅捷而焦躁和苦惱。我們祈盼乘坐的車輛眨眼間就到達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閃電一樣穿越莽野。我們有時甚至為最現代的旅行交通工具——飛機——感到焦急,比如說為機場的長長滯留、耽擱,感到慍怒和不安。②我們總是那么急于從甲地到乙地,總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們碌碌奔波,但催促我們行動的激情卻是那樣脆弱和渺小。我們怎么能夠想象幾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著一輛緩慢的牛車或馬車,在大地上往復奔走。是的,他為了自己的思想,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這樣終其一生。③他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古代哲人孔子,還有他的一群弟子。他們都是一些為思想而激動的不知疲倦者。我們不妨把這些人的一生、把這一切,稱為“木車的激情”。④由于車速是極其緩慢的,里程是極其艱難的,因而我們今天更有理由說,他的激情才更為強大、更值得信賴。⑤枯葉鋪地,北風呼嘯。在冬天,那個哲人也不能舍棄自己的旅程。這在越來越聰明的現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議不可理解的。一位不可理喻的執著者,讓世界感到畏懼了。⑥“政治”這兩個字在現代或許已經變質。我們現代人幾乎僅僅可以從那轆轆的木車聲中,聽到“政治”的真正含義,領略它的本質。它那時候是人、旅途、木車,是面對土地的求索,是這樣的不知疲倦。原來在古代,“政治”和“詩”是合二為一的,這才讓后人生出了永久的崇敬。他不倦地向各階層訴說他的思考,他的思想,他對這個世界的觀察,他探索到的各種各樣的原理。作為一位布道者,一位啟蒙者,一位詩人,大概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夠與他比肩。但人們往往承認他是布道和啟蒙者,而不愿承認他是詩人。⑦可是,現代人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在北風擊碎冰凌的時刻,真的不能從轆轆的馬車聲中,聽到和看到孔子那一腔燃燒的詩情嗎?⑧這是一首長長的、寫在大地上的詩,是人類的詩,是可以從東方播散到西方的長卷。它就像高空的彩虹一樣,橫跨萬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輝。⑨我們相信,一本《論語》只是微薄的紀念,只是簡短的記錄,它那真正的、更為淵博的思想,的確是由車輪和雙足鐫刻在大地上的。它們化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需要無數的后人在氣流和土末里感覺和辨析,去接受它們的參透和感染。⑩那個顛簸的木車,把激情播撒在中國大地上。他成了中國乃至整個東方的驕傲,也成了整個人類的驕傲。他的行為表明了人類在某個方面的認識和耐力。他可以指示我們走向多么遙遠。他不僅屬于古代,更屬于現代和未來。⑾給這樣一位偉大的言者和行者做一鑒定,我們也許是無能為力的。可是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他是這樣一種生命,他抓住了更本質的東西,所以他才能走向未知的遠途,才能駕馭顛簸的木車,承載那么多思想,駛進茫茫歷史長河之中,駛進一片燦爛之中。⑿遙想那個古人的身影,我們似乎會明白一點什么。⒀原來只有激情,只有它所擊打出的思想的閃電,才可以超越一切交通工具的迅捷,使一切現代傳播工具相形見絀。思想才是真正迅捷的,闊大無邊的,可以籠罩整個宇宙。激光、無線電波甚至都很難擁有這樣的速度和力量。⒁當我們人類不斷地將自己的智力和激情變為現代科技,變為非常具體的器械和工具的時候,我們常常忽略了它的源頭,忽略了它們真正是來自人類共同的心靈——這樣一個基本而重要的現實。無論怎樣現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靈。抽掉了心靈,一切都無從談起。在那個偉大的心靈面前,即便是緩緩爬行的木車,也不能阻斷萬丈激情。激情的燃燒可以使他窮盡一切艱難險阻,可以穿越十萬大山。枯竭而渺小的現代人即便擁有了火車,有了飛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機。⒂也許當我們現代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懷念木車的激情的時候,才會走向自己的覺悟。(選自《張煒散文精選集》,有刪改)17. 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3分)A. 文章以“木車的激情”為題,且貫穿全文,賦予木車以深刻的內涵,采用夾敘夾議的手法,大膽展開想象,形象而全面地表現了孔子不懈求索的一生。B. 孔子乘坐的木車雖然沒有現代交通工具那么快捷、舒適,卻可以穿越十萬大山,窮盡一切艱難險阻,它深深的轍印詮釋了“詩”與“政治”合二為一的真諦。C. 孔子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不倦地傳播其思想,而人們只承認他是啟蒙者和布道者,不承認他是詩人,這主要是因為沒有看到孔子身上具有一種詩人般的激情。D. 在作者看來,一部《論語》只是微薄的紀念,只是簡短的記錄,孔子更為淵博的思想卻穿越時空,照亮人類共同的心靈,可見《論語》的作用是有限的。E. 作者認為,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現代傳播工具和交通工具越來越便捷,這種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制約了現代人的精神追求,使現代人無法阻止眼前的危機。18. 閱讀②③自然段,解釋“木車的激情”在文中的含義。(3分)19. 本文寫“木車的激情”,作者為什么開頭用較多筆墨寫現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請結合原文作簡要分析。(3分)20. 如何理解作者所說的“無論怎樣現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靈。抽掉了心靈,一切都無從談起”這句話,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悟,不少于150字。(8分)五、作文 (60分)21.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種熱帶觀賞魚,在小魚缸里不管養多長時間只能長到三寸來長,然而把它放在大水池里,不到兩個月就能長到一尺。狼是一種好奇心很強的動物,它們對周圍環境總是充滿好奇,從而不斷體驗,發現食物,躲避危險,頑強地生存下來。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隨機挑出一批學生作為“最有前途者”,然后將名單交給班主任,由于老師對這些學生寄予更大期望,八個月后,這些學生的成績有明顯提高。要求: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試題答案】【1—14題答案】1—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B C B C A D B C D A C B C B【文言文答案解析】11. C 憂:為父母親守孝。12. B13. C“始見知于歐陽公”,應為“才被歐陽公所賞識”。14. B“自己答應為其作序,是為了實現結識范仲淹的愿望”的說法有違文意。【詩歌鑒賞答案】15. (3分)①“驟晴”寫雨來得急、去得快,暗扣詩題。“山又綠”寫出了下雨前后景色變化,由烏云密布到滿山青翠欲滴,隱含牧童因雨停而輕松、愉悅的心情。作者抓住了夏日降雨陰晴變化迅速的特點,與“慌忙”、“急”形成鮮明對照,饒有情味。(4分)②不好。首尾充分切題。開篇寫驟雨突至,先聲奪人,和結尾雨的驟然停止形成呼應,體現出作者謀篇布局的藝術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開頭,牧童就成了描寫的重心,沖淡了藝術效果。好。先寫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狀,與驟雨初至的緊張場面形成對比,從牧童的角度給讀者提供了一個閱讀視角,增強了身臨其境的藝術效果。(以上答案僅供參考,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6. (每小題1分,共8分)答案略。【現代文閱讀答案】17. B、C (答對一個得1分,答對兩個得3分)【解析】A “形象而全面地表現”錯了,可以說“形象”,但夠不上“全面”。D“可見《論語》的作用是有限的”判斷不符合作者的意圖。E注意文字中“當我們人類不斷地將自己的智力和激情變為現代科技,變為非常具體的器械和工具的時候,我們常常忽略了它的源頭,忽略了它們真正是來自人類共同的心靈”一句。判斷中說“制約”不準確。18. (3分)【答案】 孔子及其弟子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為思想而激動,為理念而不知疲倦,終其一生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往復奔走的精神。19. (3分)【答案】引出下文,為下文寫“木車的激情”做鋪墊:與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緩慢的木車艱難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對比,從而突出“木車的激情”的強大和值得信賴。20. (8分)答題思路:①釋義 ②觀點 ③舉例分析 ④感悟【詩歌賞析】這是一首寫景詩。寫農村中夏日急雨之壯觀:一個家住溪西的牧童,一早就騎著牛去溪北放牧。正在放牧時,忽然烏云翻滾,風雨驟至。牧童慌忙冒雨向西南方向渡溪回村,可是雨又“驟晴”,“山又綠”了。作者巧妙地把風雨驟至之場景提到開頭,突兀而起,使人驚心動魄。“潑濃墨”,喻云色之黑;“翻車軸”的“車”是水車,水車戽水,軸翻水涌,發出聲音,這里用以形容風雨之聲。一以喻色,一以喻聲。一以寫暴雨將至未至;一以寫風雨已經到來。而兩者相距,只有牛頭牛尾之間,突出了夏雨特征。三四句進一步用多種比喻寫風雨之勢。“頃刻”言來勢之猛,“十萬軍聲”狀雨聲之壯。“怒濤卷”上“沙灘”,借潮水之洶涌,一喻雨勢奔騰。“軍聲吼”如“鳴瀑”,以“鳴瀑(瀑布)”喻“軍聲”,又以“軍聲”喻風雨之聲。后三句是補筆。“溪西”應指西南,“溪北”應指西北,即修辭學上所謂“互文”。牧童迎著風雨向西南走,故牛頭已經下雨,而牛尾還只是烏云。點得清楚,補得必要。尤妙的是第四句忽又一轉,寫出雨晴山綠,夏日陰晴瞬息變化的奇觀。作者刻畫壯觀,自見豪氣,轉折自如,多用口語,樸素清新,富有生活氣息。【參考譯文】慶歷三年,我剛入童年,進入鄉校。有一位從京師來的讀書人,拿魯地人石守道寫的《慶歷圣德詩》給鄉校的老師看。我從旁邊偷看,就能夠誦讀通曉文中的語句,我拿文中稱頌的十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問先生,先生說:“小孩子知道這些有什么用 ”我說:“(如果)他們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們)也是普通的人,我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們!”先生認為我說的話奇特,把這十一個人的情況全部告訴了我們,并且說:“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這四個人,是人中豪杰。”當時雖然沒有完全明白(這句話),卻已經私下記住他們了。嘉祐二年,我才來參加進士考試到京師,范公卻(已經)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讀碑文以至于流淚,說:“我知道了他的為人。十五年沒有見到范公一面,難道不是命運(的安排)嗎! ”這一年(我)考中進士,才被歐陽公所賞識,通過歐陽公認識了韓琦、富弼。他們都用對待國家精英的禮節對待我,說:“遺憾你沒有結識范文正公。”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顯揚,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傳。然而(我)不敢推辭的原因,(是)自從在八歲知道敬重愛戴范公,到現在已經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夠跟從他們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獨沒有結識,我認為是平生的遺憾,如果能夠在他的文章中掛名,把自己排在他的學生的后面,難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嗎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樂毅這些人,他們輔佐仁君稱王稱霸的謀略,都本來在鄉野之中就確立了,不是做官后學習的。淮陰侯在漢中見漢高帝,評論劉邦、項羽的長短,謀劃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劃,等到輔佐漢高帝平定天下,漢中的言論,沒有一樣不得到實現的。諸葛孔明隱居茅廬之中,與先主(劉備)評論曹操、孫權,謀劃攻取劉璋,依靠蜀地的資本,爭奪天下,終身不改變他的見解。這難道是道聽途說嘗試著做而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間,為母親守孝,就已經有了心憂天下實現太平的心愿,所以寫萬言書來送給宰相,天下人都傳誦它。到了他被任用為將領,被提拔為執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沒有超出這萬言書的。他對于仁義禮樂,忠信孝悌,像饑渴的人對于飲食,想要片刻忘記都不可能。像火的熱,像水的濕,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這樣的地方。即使是執筆戲言,順著本性寫作,一定歸結到這種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誠,爭相像對待老師那樣尊崇他。北京市101中學2011-2012學年上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考試政治試卷(文科)必修4《生活與哲學》卷I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5小題,共6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 下列成語典故,與漫畫《坐井觀天》的寓意相近的是A.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B.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C.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D.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2. “實踐長才干,勤學出智慧”反映的是①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②主觀與客觀的關系③原因與結果的關系 ④量變與質變的關系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3. 倫敦峰會不負眾望地取得諸多實質性共識,傳遞了“世界難題、全球解決”的積極信號。“世界難題、全球解決”,是因為A. 聯系是事物發展的內部動力B. 實踐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C. 整體功能必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D. 意識對客觀事物有促進作用4.倫敦峰會共識來之不易,實際執行則任重道遠。因為,人們總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A.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B. 運動、靜止,再運動、再靜止…C. 量變、質變,再量變、再質變…D. 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再感性認識、再理性認識…5. 金融危機從發生到蔓延,經濟學家先后用英文字母V、U、L、W的形狀來為世界經濟走勢畫像。這傳達了一個信息:金融危機現象復雜、形勢嚴峻,即使是受過專門訓練的經濟學家也難以做到“一葉知秋”,這說明A. 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活動B. 金融危機復雜多變,具有不可預測性C. 正確認識需要在從實踐到認識的循環往復中獲得D. 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6. 通過百度對“金融危機預測”進行搜索,可以獲得近400萬條相關內容,也許正是因為金融危機現象復雜,變幻莫測,才吸引更多的人對其發展趨勢進行研究。從哲學上看,這一研究的最終目的在于A. 正確認識經濟運行規律可以促使各國經濟走向復蘇B. 透過復雜多變的經濟現象把握經濟運行的內在規律C. 對金融危機的正確認識是世界經濟由衰退轉向復蘇的動力D. 通過不同的研究成果進一步感受此次金融危機的嚴峻性和復雜性7. 燕千鳥俗稱“牙簽鳥”,是鱷魚的“牙簽”。當鱷魚飽餐之后,便躺在水畔閉目養神,而牙簽鳥就會成群飛來,啄食鱷魚口腔內的肉屑殘渣。一只鳥模仿牙簽鳥的樣子,在鱷魚鋒利的牙齒上“跳躍、舞蹈”,結果這只鳥卻成了鱷魚的美餐。下列選項中與上述現象體現的哲理一致的是A.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B.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C.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D. 天意從來高難問,人生由命非由他8. 臺灣魔術師劉謙以新穎的表演形式引起了廣泛關注。他說:“在我決定要做一個職業魔術師時,我就開始廣泛搜集資料,要成為一個成功的魔術師有很多東西要學。思考寬廣,是我有別于其他魔術師的地方”。這段話蘊涵的哲學道理是①要重視量的積累 ②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③矛盾雙方的轉化是現實的、有條件的 ④思考是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前提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②④嫦娥一號衛星,今年2月在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人員的精確控制下,準確落于月球的預定撞擊點,實現了撞擊月球的預期目標。回答9-10題。9. “嫦娥一號”撞擊月球成功的事實說明A. 認識事物的本質是一個艱苦的探索過程B. 發揮主觀能動性是科學實驗獲得成功的基礎和前提C. 客觀規律是可以為人類認識和利用的D. 人類的認識是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的過程10. “嫦娥一號”撞擊月球的成功,為探月工程二期衛星的落月控制和軌道測定方面積累了經驗。這說明①科學實驗是社會進步的有力杠桿 ②認識依賴于實踐③感性認識會自然上升到理性認識 ④認識的目的是指導實踐A. 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1. 下圖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 科學理論來自于實踐 B.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C. 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問題 D. 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12. 如何戰勝國際金融危機,溫家寶引述《淮南子》鼓勵國民: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鑿井。意思是說,求取火種不如自己去使用上古取火的器具,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鑿井。這里蘊涵的哲學道理是A. 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 B. 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C.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 D. 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13. 溫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的開場白中說,“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總理對我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的哲學依據是A. 事物的變化都是根本性質的變化 B. 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變化的過程中C.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經歷艱難曲折 D. 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14.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反腐敗工作,要針對腐敗現象易發的領域從源頭上防治腐敗,防患于未然。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①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②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提高實踐活動的自覺性③事物的性質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④重視量變,量變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北京市交通委宣布,4月10日后北京將繼續推行“每周少開一天車”的車輛限行措施,實施期限為1年。完成15、16題。15.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的“限行評估報告”顯示,2009年2月底比2007年11月底凈增機動車45.4萬輛。在這種情況下,空氣質量和交通狀況得到了改善,本市交通擁堵指數大幅下降,嚴重擁堵時段消失。因此北京市政府決定繼續“限行”,這表明①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②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③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④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和前提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6. 在繼續推行“每周少開一天車”的限行措施的同時,北京積極建設軌道交通,優化公交線網,建設換乘樞紐,采取交通預報制度等措施。上述做法體現的哲理有①認識的根本任務是透過現象看本質②關鍵部分的性能對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④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17.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在努力保持本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加強了同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促進了有關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這表明我們①運用矛盾分析法,全面看問題 ②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③做到了主觀和客觀相統一 ④堅持內外因相結合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18. 與右側漫畫反映的哲理相近的成語是A. 居安思危 未雨綢繆 B. 審時度勢 墨守成規C. 守株待兔 防微杜漸 D.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19. “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詩中包含的主要哲理是A. 事物是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 B. 矛盾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向對立面轉化C. 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現實的無條件的D. 人與自然界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關系20. “忠孝”是儒家傳統的核心要義之一。在封建等級社會,“忠孝”往往意味著臣子無條件效忠皇帝或兒女無條件服從父母。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孝”也不是“愚孝”,而是地位平等下的法律和道德義務。“忠孝”在不同時代有不同內涵表明A. 經濟利益影響人們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B.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C.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因人而異D.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相對獨立性21. 蝴蝶的生命史為:蝴蝶幼蟲出生10天左右后發育成成蟲,成蟲45天后變成蛹,而蛹要經過地底下幾個月的漫漫長眠才能化蛹成蝶,開始它最燦爛的歷程。從哲學上看,化蛹成蝶的過程是A. 事物由質變到量變的曲折過程 B. 事物自身的辯證否定過程C. 先肯定后否定,先克服后保留的過程 D. 是新事物徹底否定舊事物的過程22. 2010年5月,第41屆世界博覽會將在上海開幕。主題是世博會的“靈魂”,從西雅圖的“太空時代的人類”,到日本愛知的“自然的睿智”,再到上海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歷屆世博會的主題,反映的都是當時人類普遍關注的全球性問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這表明①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 ②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③社會意識能夠反映社會存在 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23. 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歷史經驗證明,就一般而言,凡不依法的,就必然是無序的;凡依法的,就必然是有序的。這種經驗和歷史活動的關系是A. 認識與實踐 B. 系統與要素 C. 客體與主體 D. 現象與本質24. 觀察漫畫,聰明的烏鴉給我們的啟示是①思想與實際結合,活學活用 ②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事半功倍③解決問題需要探索創新實踐 ④知識、能力、實踐不可或缺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④25.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農村經濟文化水平大幅提高,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同時,我國各級人大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人民民主專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不斷鞏固和擴大。在此基礎上,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選舉法修正案,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這體現了A. 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 B. 主觀與客觀具體歷史的統一C. 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D. 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26. 除了幸福指數,我國還將推出人的全面發展指數、地區創新指數以及社會和諧指數等新的統計內容,以適應各方面對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的全面發展以及民生方面的需求。這蘊含的哲理是①堅持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②重視量的積累,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③把一切從實際出發作為工作的出發點 ④想問題辦事情要立足整體,統籌兼顧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27. 一位成功的雕塑藝術家說:“在創作時,我常想人民在想些什么,想要些什么,時代需要些什么,我該怎樣做才能使作品既有時代性,又能震動人心。”藝術家的創作①堅持了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②堅持了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③充分發揮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④堅持了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28. 20世紀90年代,在某省打工的農民工月收入是800多元,如今新生代農民工的工資也只不過1000多元,而該省的經濟卻在飛速發展。我國財富合理分配的趨勢不可逆轉,從哲學角度看,必須使A. 要素在數量上得到調整 B. 實踐得到真理性認識的檢驗C. 系統結構得到優化 D. 生產關系得到經濟基礎的承載29. 酒與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中,你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該定律體現的哲學原理是①事物的性質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②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發生質變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④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30. 紅底黑字,穩重而鮮艷的春聯增添了新春的喜慶。春聯要求上下聯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調和諧;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從哲學上看,春聯的編寫體現了A. 主觀與客觀的統一 B. 肯定與否定的統一C. 對立中的和諧統一 D. 實踐與認識的統一31. 如右圖所示,“集聚效應”是一種常見的經濟現象,它是指各種產業和經濟活動在空間上集中產生的經濟效果以及吸引經濟活動向一定地區靠近的向心力,它能增加群體競爭優勢。“集聚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③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④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32. 在抗災救災斗爭中,人們逐漸認識到救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這說明①人們可以建立新的聯系,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②人們可以發揮意識能動性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結果產生③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④人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利用和改造規律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33. “對于知識創新時代的學生而言,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回答問題,而是提出問題。”從哲學上講,這說明A. 哲學起源于對實踐的追問 B. 矛盾的斗爭性是事物發展的動力C. 思維是存在的基礎 D. 要堅持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34. 關于人民幣匯率改革,專家指出,中國應該以自身經濟結構調整的利益為目標,以主動性、漸進性、可控性為原則調整人民幣匯率。這種原則體現的哲學原理是 A. 外因要通過內因發生作用 B. 辯證的否定觀C. 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 D.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35. 右圖所示的公益廣告,主題是倡導人們要A. 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樹立創新精神B. 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實現污水凈化C. 堅持可持續的發展觀,做到節約用水D.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客觀規律36. 金融危機中,海爾企業在海外市場推出“即需即供”的商業模式,即圍繞客戶定單組織生產,在研發上實現即需即變,制造上實現即需即制,物流配送上實現即需即送,使產品研發、市場開發、產品供應鏈達到了有機統一,實現了逆勢增長。這一模式體現了①從變化發展的實際出發 ②統籌考慮,優化組合③注重了量的積累 ④對事物發展各種條件的把握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37. 在談到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時,溫家寶總理引用古語“時進則進,時退則退,動靜不失其時”。此古語蘊含的主要哲學道理是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②運動和靜止辯證統一③不失時機促進飛躍 ④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38. 中醫認為,黃酒可以做藥用。生飲對心跳過快、厭食、煩躁等有療效;熱飲可以緩解血淤、風濕性關節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黃酒加話梅,養陰美容的作用顯著,還能潤肺護肝,緩解酒精對肝臟的傷害。這啟示我們,喝黃酒應A. 因人因時而異 B. 趨利避害 C. 適可而止 D. 優化組合39. 北京市明確提出,此次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僅在海淀“先試先行”,取得試點經驗后,將逐步向其他區縣推廣。這一改革思路A. 體現了從個別到一般的工作方法 B. 說明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C. 表明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D. 堅持了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主體的觀點40. 敦煌莫高石窟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藝術寶庫。莫高窟壁畫,有反映當時的一些生產勞動場面、社會生活場景的畫面,也記錄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事實。繼承了前代繪畫、雕塑的優良傳統,吸收了外來藝術的有益成分。莫高窟壁畫表明①藝術的內容來源于客觀物質世界 ②藝術創作必須是全新的③藝術創作是一個“揚棄”的過程 ④藝術創作離不開辯證思維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1. 中共長春市紀檢監察系統借鑒國外“學習型組織”的管理理論,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形成了一套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做法。這體現了A. 事物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B. 事物整體與部分的統一C. 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 D.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統一42. 人的尊嚴,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不同的側重。今天,我們所向往的人的尊嚴,是更好地“以人為本”,更加關注公民的各種權益,更加關心人的自由、人的全面發展。這體現了A. 發展的趨勢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B. 矛盾的特殊性通過普遍性表現出來C. 解決好主要矛盾,有利于次要矛盾的解決D. 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矛盾43. 閱讀下邊漫畫。鋸樹人的錯誤在于 ①沒有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②沒有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③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④忽視了矛盾的次要方面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44. 溫家寶總理指出,要想盡一切辦法,保證群眾的生活用水;重點抓好現有水源的統一管理和調配,千方百計增加抗旱水源。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有①聯系是普遍的、無條件的 ②意識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具有能動作用③要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④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45. 《論語》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和弟子到衛國,弟子問,人口那么多,怎么發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問,如果大家都富裕了,又該怎么辦?孔子說,“教之”。就是說,要“教育”。孔子主張先“富之”,然后“教之”,是因為A. 哲學是實踐的基礎 B. 矛盾具有特殊性C. 運動是物質的運動 D. 意識完全獨立于物質而存在46. 一般來說,在對某種產品設計進行評價時應綜合考慮各種原則,但有時也存在“一票否決”的情況。例如,對于汽車而言,如果產品設計存在安全性缺陷,即使這種設計已經充分體現了新穎、經濟等原則,也會遭到否定。這種“一票否決”做法的哲學依據是A. 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事物的性質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C. 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D. 矛盾的斗爭性決定矛盾的同一性47. 高速鐵路給人們帶來高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高票價。這告訴我們①要一分為二的看問題 ②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必然規律③要用綜合思維方式認識事物 ④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8. “囧”、“槑”等字,雖然在網絡上的意思與其原意毫不相干,但因為表達起來方便、形象,深得網友熱捧;同時,網絡生僻字的不規范使用也引起了一些專家的擔憂。下列觀點與這一社會現象所蘊涵的哲學原理相同的是①亂生于治,怯生于勇 ②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③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④騏驥長于日行千里,雄雞長于報曉司晨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49. 一般來講,資訊越豐富,越有利于我們對事實的判斷。在其原因方面,與下列語句蘊涵相同哲學道理的是A.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B.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C.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D.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50. 從辯證法的角度看,漫畫《羨慕》中雙方改變處境的努力最終失敗的原因有①只注意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而忽視其曲折性②只注意事物發展的強制性,而忽視其前進性③只注意愿望與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視其斗爭性④只注意愿望與效果的斗爭性,而忽視其同一性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51. 自由貿易區經過數輪談判終于建成,它將進一步改善經貿關系,消除貿易壁壘。從哲學上看,這符合A.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聯系促進發展 B. 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C. 外因有時在事物發展中起決定作用 D. 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52. 兩河流域、古代埃及地勢平緩、山峰不高,黃河流域到處崇山峻嶺,同樣是為山造字,兩河流域的丁頭字用三個不連屬的山丘表示,埃及的圣書字用兩個連屬的山丘表示,甲骨文用三個連屬的山峰表示。不同流域“山”字的發明,表明A.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B. 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C.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 聯系構成事物的發展53. 在今天如何對待包括儒家學說在內的傳統文化,按照唯物辯證法的觀點應該①以全面肯定的態度保護和弘揚傳統文化②以辯證否定的觀點分析傳統文化③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把批判繼承與創新結合起來④根據新時期的需要重新解讀和構建傳統文化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54. 溫家寶總理說:“我從數以百萬計的跟帖留言中看到了‘信心和力量’”。從哲學角度看“信心和力量”源自A. 人民群眾 B. 社會發展規律 C. 科學理念 D. 經濟發展實力55. 在今年兩會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上,在談到如何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時,溫家寶總理以《離騷》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明志。這句話表明A. 投身實踐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B. 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C. 價值選擇要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D. 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全面提高個人素質56. 不同的人對幸福感的詮釋不同,某市民說:幸福就是工資再高一點,晚上少加班;某職業經理人認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個世界品牌;某學者認為,幸福感可以理解為滿意感、快樂感和價值感的有機統一。這說明A. 正確的價值判斷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 B. 價值判斷因時而異,具有社會歷史性C. 價值判斷因人而異,具有主觀性 D. 幸福感是一種主觀體驗,不具有客觀依據“圍脖”是微博的諧音,即微型博客。其主要功能是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等,一般用不超過140個字的文字,或者一張圖片,通過計算機網絡或手機網絡與他人分享。57. 關于農民貸款問題,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在微博中說:“有的地方很有意思,比如規定幾不貸,家里有賭博的不貸,家里有吸毒的不貸,家里有人犯刑事犯罪的也不貸,必須講信用、守法,真正勤勞的農民給貸。”這種貸與不貸,表明A. 價值觀都是人生的正確向導 B. 實踐與價值選擇是密切相關的C. 滿足個人利益就能實現人生價值 D. 一切實踐都是人民群眾的實踐58. 在我國近年來的多次重大災害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廣大人民群眾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團結一心,創造了一個個自救和救援的奇跡。這體現了A. 人民群眾的認識就是真理 B. 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C. 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D. 人民群眾對社會的貢獻主要是精神財富59. 太極圖(下圖)由黑白不同、彼此相抱的兩條魚構成,蘊含“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互攝、整體和諧,運動變化,生生不息”的哲學思想。從辯證法的角度看,下列選項對太極圖的最好解讀是 ①宇宙由元氣構成,陰陽二氣是世界的本原②事物發展總是周而復始地回到原來的起點③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推動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④同一性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中并為之制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0. 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獨具特質的精神品格,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領城市發展的內在力量。為進一步增強北京文化軟實力,充分發揮城市精神的導向、凝聚和激勵作用,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北京精神”提煉培育工作。提煉培育“北京精神”主要是因為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②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③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如實反映 ④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起積極的調節和控制作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1. 日本發生的9.0級地震及其引發的災難性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的多數機組出現了核泄漏。人們擔心地震會喚醒休眠中的火山——富士山,從而導致更大的災難。這啟示我們A. 面對現實,改變事物運動規律 B. 分析現狀,把握事物之間的聯系C. 抓住時機,把握社會發展方向 D. 積極應對,抵制主觀臆造的聯系62. 一項由歐洲研究人員發布的實驗結果稱:在730公里的實驗距離中,中微子比光速快了60納秒。若該實驗正確,愛因斯坦理論中廣為人知的“光速無法超越”將被打破;若超光速存在,則將現代物理學徹底顛覆,人類的物理知識將上升到另一個高度。這說明A. 認識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B. 運動是無條件的、永恒的、絕對的C. 認識是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統一 D. 意識對客觀對象的反映具有主觀性63. 從古代的“把酒問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號系列對太空的探索,再到 “天宮一號”的發射,太空將逐漸被我們所熟悉。這說明①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②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是一帆風順的③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 ④實踐決定認識,認識是實踐的目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4. 漫畫《某些成功,常常是因為一次勇敢的放棄》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A. 把握事物的聯系,利用客觀規律B. 堅持實踐的觀點,重視直接經驗C. 發揮主觀能動性,探究事物本質D. 堅持辯證否定觀,樹立創新意識65. 亞里士多德在西方被稱為“最博學的人”,也被奉為絕對權威,他認為“重物體比輕物體的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觀點,統治了西方將近兩千年。1590年伽利略做了著名的比薩斜塔自由落體實驗,證明物體下落的速度與物體的重量無關,進而動搖了亞里士多德長期在物理學中的統治地位,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伽利略的實驗告訴我們①堅持辯證的否定觀,要做到敢于懷疑權威,立足實踐不斷創新②堅持辯證的否定觀,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③堅持辯證的否定觀就要敢于顛覆前人的一切成果④堅持辯證的否定觀,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卷II二、簡答題:緊扣題意,簡明扼要。(本大題共5小題,13分)66. 一位著名企業家說過: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從哲學上看,“簡單”與“不簡單”、“平凡”與“不平凡”之間是 的關系。67. 海恩法則是以德國人帕布斯·海恩命名的一個關于飛行安全的法則。海恩法則指出: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海恩法則告訴我們的哲理是 。68. 辯證的否定是 的環節,是實現新事物產生和促使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辯證的否定是 的環節,新事物產生于舊事物,它總是吸取、保留和改造舊事物的積極因素作為自己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克服和保留的統一,其實質是 。69. 唯物辯證法主張用 、 、 的觀點看問題。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 。 是唯物辯證法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堅持 ,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70. 哲學意義上的價值是指 ,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價值的基礎上,會形成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這就是 。三、問答題:緊扣題意,適當分析。(本大題共2小題,22分)71. 培育優勢產業是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材料一:優勢產業的培育,既與圖中的四種因素的基本狀況密切相關,又與這些因素能否相互促進有關。這一分析框架用圖形表示如同鉆石的頂面,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鉆石模型”。材料二:青蒿素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治療瘧疾的藥品,因其速效、高效而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評價。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青蒿素產業的發展遇到一些難題。我國青蒿素產業的現狀及分析因素 現狀 基于“鉆石模型”的分析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和同行競爭 研發投入不足,缺少專利,缺乏有效的市場營銷戰略 原材料優勢和廣闊的市場需求為我國青蒿素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企業新產品開發乏力,缺乏相關產業的支撐,使資源優勢停留在低附加值的產業鏈環節上。青蒿素產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致使各因素之間沒有形成良性互動,影響了產業競爭力的提升。生產要素 我國在原材料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擁有全球80%以上的青蒿素資源市場需求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市場需求旺盛相關與支持性產業 我國醫藥設備制造業整體水平較低,在粉碎、藥液分離和質檢等方面的生產設備性能差、效率低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依據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要求,針對我國青蒿素產業的現狀,說明如何提高該產業的競爭力。(12分)72. 某校高二學生在采訪大學生村官的社會實踐過程中,了解到有些大學生的父母對子女到農村任職還不太能夠接受。(10分)請運用價值觀的相關知識,勸說那些有疑慮的父母支持自己的子女當大學生村官的人生選擇。【試題答案】一、選擇題1-5 ABBAC 6-10 AABCB 11-15 BBDDA 16-20 CAABB21-25 BAAAB 26-30 BBCAC 31-35 BBDDC 36-40 CCAAC41-45 CDABB 46-50 BBBAA 51-55 BABAB 56-60 CBBDA61-65 BCBDD二、簡答題66. 對立統一67. 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68. 發展; 聯系; 揚棄69. 聯系; 發展; 全面; 矛盾; 矛盾分析法;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70. 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 價值觀三、問答題71. (1)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堅持整體和部分的統一,用系統優化的方法把影響青蒿素產業發展的四種因素聯系起來,統籌兼顧。(2)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青蒿素產業的發展是一個過程,盡管遇到一些難題,但要積極創造條件,推動該產業的發展。(3)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既要看到該產業在原材料等方面的優勢,又要看到其在營銷、相關產業支撐等方面的劣勢,改善薄弱環節。(4)樹立創新意識。創新企業發展戰略,加大研發力度,更新青蒿素產業的生產設備和生產技術,提高青蒿素產業的競爭力。(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解析:首先要明確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要求是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矛盾的觀點。之后結合青蒿素發展的現狀分析就行。72. (1)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大學生當村官立志新農村建設,尋找到了人生真諦。(2)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價值標準。做人民群眾歡迎和認可的優秀村官是大學生正確的價值選擇。(3)大學生應在勞動與奉獻中創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統一中實現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以體現大學生村官真正的人生價值。解析:本題以當今大學生任村官的社會熱點為背景,考查價值觀的有關知識,回答時,可以從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人生價值的實現等角度分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京市101中學11-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doc 北京市101中學11-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試卷.doc 北京市101中學11-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政治試卷(文科).doc 北京市101中學11-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政治試卷(理科).doc 北京市101中學11-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試卷(文科).doc 北京市101中學11-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試卷(理科).doc 北京市101中學11-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英語試卷(模塊6).doc 北京市101中學11-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