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5.2.2 氮及其化合物 氨及銨鹽 課件(19張ppt)【新教材】2020-2021學年人教版(2019)高一化學必修第二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5.2.2 氮及其化合物 氨及銨鹽 課件(19張ppt)【新教材】2020-2021學年人教版(2019)高一化學必修第二冊

資源簡介

(共19張PPT)
人教版版必修第二冊
第5章
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
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課時
氨和銨鹽
學習目標
了解氨氣、銨鹽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認識銨態氮肥在生產中的應用
掌握實驗室制備氨氣的方法和銨根離子檢驗的方法
3.NH3
的電子式和結構式
一、氨氣結構與物理性質
1.氨的化學式:NH3
2.常溫下氨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且能快速溶解(1:700)。液氨是NH3
的液體狀態,是純凈物;液氨可以做大型制冷機的制冷劑。
H
N
H
H
××
×●
×●
×●


N
H
H

H
1.氨氣與水反應
①氨氣溶于水時,大部分氨氣與水結合成一水合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H3+H2O
NH3·H2O
②NH3·H2O的電離:
③NH3·H2O不穩定,受熱易分解
NH3·H2O
NH3↑+H2O
二.氨的化學性質
NH3·H2O
OH-
+
NH4+
氨水的成分:NH3·H2O、H2O、NH4+

NH3、OH-
、H+
三種分子、三種離子
判斷:NH3
是電解質、NH3·H2O是混合物,正確嗎?
拓展:氨的噴泉實驗
在干燥的圓底燒瓶里充滿氨氣,用帶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預先吸入水)的塞子塞進瓶口。倒置燒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燒杯(預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中。打開止水夾并輕輕擠壓滴管,使少量水進入燒瓶。
現象:燒杯中的水由玻璃導管進入燒瓶,形成美麗的噴泉,燒瓶內液體呈紅色。
原因:氨氣極易溶于水、氨水顯堿性、燒杯中的水在大氣壓作用下進入燒瓶
歸納總結
產生噴泉的原理分析
產生噴泉的原因為氣體a易溶于液體b或易和b反應,造成燒瓶內氣體物質的量減小,壓強急劇減小。
思考:
如果與燒瓶相連接的橡膠塞是單孔的,如何來引發噴泉實驗?
方法一:用熱毛巾覆蓋在燒瓶上一段時間,可以引發。
因為燒瓶內的氣體受熱膨脹,使得氨氣向下運動,當其與水較多接觸后,燒瓶內壓強會迅速降低,從而引發噴泉實驗。
方法二:用冷毛巾覆蓋在燒瓶上一段時間,也能引發噴泉實驗。
因為燒瓶內氣體隨著溫度的降低氣壓降低,然后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燒杯內的水就會進入燒瓶內,從而迅速引發噴泉實驗。
2.氨與酸的反應
①氨與HCl反應方程式:NH3+HCl=NH4Cl
②反應現象:有白煙生成
③工業上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取碳酸氫銨的化學方程式是

④注意:濃鹽酸、濃硝酸等揮發性酸遇氨會產生白煙,利用這點可以檢驗濃氨水或氨的存在。硫酸等難揮發性酸雖能與氨反應生成銨鹽,但不會產生白煙。
練習:寫出氨與硝酸反應的方程式
答案:NH3+HNO3=NH4NO3
NH3+CO2+
H2O===NH4HCO3
3.氨的催化氧化
氨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最低價,因此氨具有還原性,能與具有氧化性的物質發生反應。
4NH3+5O2
4NO+6H2O








氨氣可被氧化銅氧化為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2+3Cu+3H2O
2NH3+3CuO
(1)液氨可用作制冷劑,是因為其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  )
(2)氨水能導電,所以氨水是電解質(  )
(3)新制飽和氨水中含氮粒子物質的量濃度最大的是NH
(  )
(4)將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濃硫酸有白煙產生(  )
(5)氨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在反應中只能升高而具有還原性(  )
判斷正誤

×
×
×

拓展:工業制取硝酸
第一步:
4NH3+5O2
4NO+6H2O
第二步:2NO+O2=2NO2
第三步:3NO2+H2O=2HNO3+NO
思考:上述三個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嗎?若是,請指出氧化劑與還原劑。
三.銨鹽
1.什么是銨鹽?
由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形成的化合物叫銨鹽。
2.銨鹽的性質
一般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受熱易分解,都能與堿反應。
NH4HCO3
NH3↑+CO2↑+H2O
NH4Cl
NH3↑+HCl↑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思考:硝銨受熱也分解,但會爆炸?原因你知道嗎?
銨鹽是銨態氮肥,在水溶液中易電離出NH4+
,NH4+易于被植物的根吸收利用。

.
氨氣制取
思考:
1.制取氨氣,為什么用氯化銨而不用硝銨、硫酸銨?為什么用熟石灰而不用氫氧化鈉?
2.如何收集氨氣?
4.如何干燥氨氣?如何驗滿?
5.氨氣會污染空氣,故需要有尾氣處理裝置,你會處理嗎?
實驗室多用堿石灰與氯化銨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1.硝銨受熱分解易發生爆炸;硫酸銨與熟石灰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呈塊狀,不利于氨氣的逸出,且反應后試管難清洗。
2.氫氧化鈉易吸水結塊,對玻璃的腐蝕性較強。
3.氨氣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4.用堿石灰干燥氨氣。
5.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若變藍則收集滿。
用蘸取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試管口,若有白煙生成則收集滿。
6.多余的氨氣需要吸收掉,在試管口放一團用水或稀硫酸浸濕的棉花。
五.
銨根(NH4+
)離子的檢驗
1.化學原理:
2.檢驗方法:
(1)氫氧化鈉溶液法
把濃氫氧化鈉溶液加到某物質的固體或溶液里,加熱后產生的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或遇濃鹽酸產生白煙可判斷NH4+
存在。
反應原理:
(2)堿石灰法
把堿石灰與某物質的固體混合物在研缽里研磨,產生的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可判斷該物質是銨鹽,含有NH4+

NH4++OH-
NH3

+
H2O
思考:
根據所學知識,銨態氮肥如何保存?
密封包裝并放在陰涼處、不與堿性物質混用


受熱易分解
與堿反應降低肥效
1.關于氨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氨因為有刺激性氣味,因此不用來作制冷劑
B.氨具有還原性,可以被氧化為NO
C.氨極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較穩定(不容易分解)
D.氨溶于水顯弱堿性,因此可使石蕊試劑變為紅色
2.關于氨的噴泉實驗形成的原理解釋正確的是
(  )
A.氨水顯堿性
B.氨氣極易溶于水,燒瓶內外形成壓強差
C.氨氣易液化
D.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易揮發
 B
 B
3.以下有關氨及銨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如草木灰混合施用
B.氨的噴泉實驗體現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
C.實驗室里常用固體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反應制取少量氨氣
D.氨具有還原性,一定條件下可與氧化性的物質如氧氣發生反應
4.下列裝置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B
 A
5.若將22.4
L氨氣(標準狀況)溶于水,得到500
mL氨水。
(1)氨溶于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氨水呈堿性的原因是

(2)該氨水中的含氮粒子有
,它們的物質的量濃度之和為

(3)寫出氨水與下列物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稀硫酸:

②氯化鐵溶液:

NH3·H2O部分電離產生OH-
2
mol·L-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胜县| 泉州市| 江陵县| 昭觉县| 成安县| 苍山县| 青海省| 房山区| 那曲县| 梁平县| 蓝山县| 兴宁市| 晴隆县| 南昌市| 岢岚县| 松潘县| 广安市| 论坛| 望江县| 衡东县| 闽侯县| 榆林市| 留坝县| 清远市| 南乐县| 腾冲县| 康马县| 英吉沙县| 溧阳市| 泗阳县| 乌审旗| 广河县| 安丘市| 达日县| 保山市| 沙雅县| 潼关县| 抚宁县| 方城县| 休宁县| 通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