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下面關于社會調查報告范文800字是由收集整理的,大家可盡情瀏覽借鑒,希望能幫到大家。 第1篇: 一、調查的背景與動機 當前,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提出要培養新型農民,這就對農民的文化水平以及農村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鄉,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現狀如何呢?對此,我利用寒假返鄉時間,對我家鄉幾個村莊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行了調查,希望能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建設方面起到一點參考和借鑒作用。在我家鄉的農村里,農民的生活情況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這幾個村莊是整個地區農村社會的一個縮影,可以代表家鄉農村的整體狀況。 地點: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七里店村及附近幾個村莊:沙坡池村,王莊村,毛莊村,孫莊村。 方式:在村委會干部的協助下,我對自己所在的七里店村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查訪和統計,而對附近的幾個村莊的調查主要是通過對一些親戚、朋友以及他們的家人進行個別詢問來進行。 內容:分別對不同時期(從過去二十年來到現在的變化及一年四季從農忙到農閑的變化);不同年齡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 不用土的 栽 培 術 教學目標: 知識點: 技能: 掌握無土栽培的含義、類型與優點。 無土栽培的類型與優點。 無土栽培的分類方法。 不用土壤 營養液和基質 營養液 栽培植物 一、含義 定 義 無土栽培是指不用或部分不用天然土壤,而用營養液或固體基質加營養液直接向植物提供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元素栽培作物的方法。 無土栽培目前已成為設施農業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業作物工廠化生產的重要形式,是發展高效農業的新途徑。 無土栽培由于具有作物生長快、產量高、周期短、產品質量好,同時節省勞力、節肥、節水,以及克服土壤連作障礙和不受土壤條件限制等優點,已成為西方園藝發達國家園藝作物工廠化生產的重要形式。 二、類型 無土栽培主要包括水培、霧培和基質培等方式,其中基質培是無土栽培的最主要形式。基質培即固體基質栽培,固體基質又可分為無機基質、有機基質和有機無機混合基質(簡稱復合基質)。 一、優點 二、應用范圍 產量高、品質好、效益大; 水分和養分利用率高; 減輕病蟲害,節省費用; 省工、省時、省力,節省土地; 易于實現工廠化、現代化生產。 想想看:無土栽培有缺點嗎? 優點: 缺點: 開始時投資較大 有些病害傳播較快,如鐮刀菌屬和輪枝菌屬的 病菌為害較多。 營養液的配制和供應較為復雜。 溫室環境的調控水平不高 表1-1 幾種作物無土與有土栽培產量比較 作物 土壤栽培(kg/畝) 無土栽培 (kg/畝) 相差倍數 菜豆 833 3500 4.2 豌豆 169 1500 9.0 小麥 46 311 6.8 水稻 76 379 5.0 馬鈴薯 1212 11667 9.2 黃瓜 523 2087 4.0 番茄 827-1647 9867-49400 12-30 表1-2 新鮮番茄礦質元素含量(占鮮重%) 種植方式 鈣 磷 鉀 硫 鎂 土壤栽培 0.20 0.21 0.99 0.06 0.05 無土栽培 0.28 0.33 1.63 0.11 0.10 表1-3 不同栽培方式茄子產量與水分消耗情況 栽培方式 產量 (kg) 水分消耗 (kg) 每公斤茄子所需水分(kg) 土培 13.05 5250 200 水培 21.50 1000 23 氣培 34.20 2000 26 1.栽培蔬菜; 2.培育花卉; 3.土壤不適宜種植的地區; 4.家庭; 5.觀光、太空農業。 一、綠色食品的概念 概念: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型食品。 種類: (一) AA級 (二) A級 綠色食品的標準 綠色食品標準由農業部發布,屬強制性國家行業標準,是綠色食品生產中必須遵循,綠色食品質量認證時必須依據的技術文件。綠色食品標準是應用科學技術原理,在結合綠色食品生產實踐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相關先進標準所制定的。 目前,綠色食品標準分為兩個技術等級,即AA級綠色食品標準和A級綠色食品標準。 AA級綠色食品標準要求: 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肥料、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獸藥及有害于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生產資料,而是通過使用有機肥、種植綠肥、作物輪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術,培肥土壤、控制病蟲草害、保護或提高產品品質,從而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要求。 A級綠色食品標準要求: 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和生產操作規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并積極采用生物學技術和物理方法,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要求。 二、綠色食品的標準 (一)產地環境質量標準 (二)生產技術標準 (三)產品標準 (四)包裝標簽標準 (五)貯藏、運輸標準 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 無公害食品的生產首先受地域環境質量的制約,即只有在生態環境良好的農業生產區域內才能生產出優質、安全的無公害食品。因此,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對產地的空氣、農田灌溉水質、漁業水質、畜禽養殖用水和土壤等的各項指標以及濃度限值做出規定,一是強調無公害食品必須產自良好的生態環境地域,以保證無公害食品最終產品的無污染、安全性,二是促進對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的保護和改善。 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與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的主要區別是:無公害食品同一類產品不同品種制定了不同的環境標準,而這些環境標準之間沒有或有很小的差異,其指標主要參考了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綠色食品是同一類產品制定一個通用的環境標準,可操作性更強。 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標準 無公害食品生產過程的控制是無公害食品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按作物種類、畜禽種類等和不同農業區域的生產特性分別制訂的,用于指導無公害食品生產活動,規范無公害食品生產,包括農產品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和食品加工等技術操作規程。 從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嚴格按規定使用農業投入品。禁止使用國家禁用、淘汰的農業投入品。 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標準與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的主要區別是: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標準主要是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規程標準,只有部分產品有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其生產技術規程標準在產品認證時僅供參考,由于無公害食品的廣泛性決定了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標準無法堅持到位。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包括了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和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兩部分,這是綠色食品的核心標準,綠色食品認證和管理重點堅持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到位,也只有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到位才能真正保證綠色食品質量。 無公害食品產品標準 無公害食品產品標準是衡量無公害食品終產品質量的指標尺度。它雖然跟普通食品的國家標準一樣,規定了食品的外觀品質和衛生品質等內容,但其衛生指標不高于國家標準,重點突出了安全指標,安全指標的制訂與當前生產實際緊密結合。無公害食品產品標準反映了無公害食品生產、管理和控制的水平,突出了無公害食品無污染、食用安全的特性。 無公害食品產品標準與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的主要區別是:二者衛生指標差異很大,綠色食品產品衛生指標明顯嚴于無公害食品產品衛生指標。以黃瓜為例:無公害食品黃瓜衛生指標11項,綠色食品黃瓜衛生指標18項;無公害食品黃瓜衛生要求敵敵畏≤0.2 mg/kg,綠色食品黃瓜衛生要求敵敵畏≤0.1 mg/kg。另外,綠色食品蔬菜還規定了感官和營養指標的具體要求,而無公害蔬菜沒有。綠色食品有包裝通用準則,無公害食品沒有。 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和食品對人體健康、環境影響的程度,無公害食品的產品標準和產地環境標準為強制性標準,生產技術規范為推薦性標準。 項目 指標 日平均 小時平均 二氧化硫(ug/m3) ≤ 0.15 0.50 氮氧化物(mg/m3)≤ 0.10 0.15 氟化物(ug/dm3?d)≤ 5.0 空氣質量指標 灌溉水質量指標 項目 指標 項目 指標 氯化物≤ 250 鉛≤ 0.1 氰化物≤ 0.5 鎘≤ 0.005 氟化物≤ 3.0 鉻≤ 0.1 總汞≤ 0.001 石油類≤ 1.0 砷≤ 0.05 pH值≤ 5.5-8.5 單位:mg/L 土壤質量指標 單位:mg/kg 項目 指標 pH<6.5 pH6.5-7.5 pH>7.5 總汞≤ 0.3 0.5 1.0 總砷≤ 40 30 25 鉛≤ 100 150 150 鎘≤ 0.3 0.3 0.6 鉻≤ 150 200 250 六六六≤ 0.5 0.5 0.5 滴滴涕≤ 0.5 0.5 0.5 三、無土栽培與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是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總稱。由于與環境保護有關的事物常都冠之以“綠色”,為了更加突出這類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態環境,因此定名為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這里主要指的是蔬菜方面的基本要求,根據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規定,綠色食品分為AA級和A級兩種。 根據國際無土栽培學會的規定,凡是不用天然土壤,使用或不使用基質,用營養液灌溉植物的根系,或用其他施肥方式來種植作物的方法統稱為無土栽培。無土栽培使用的是營養液,是由化學元素配制的,不能算綠色食品。事實上,目前只有用基質并全部用有機肥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才能生產出符合規定的AA級綠色食品。 一、國外的無土栽培 二、我國的無土栽培 一、國外的無土栽培 (一)試驗探索階段 1.1840年,德國李比希。2.1865年,德國薩克斯和克諾普。 (二)實際應用階段 1.1929年,美國格里克。2.20世紀50、60年代→蓬勃發展。 (三)大發展階段 1.1988年,荷蘭930公頃以上,無土栽培就占70%。 2.1999年,日本1056 hm2,巖棉培約占45%,水培約占 30%,霧培約占11%。蔬菜約占72.5%,花卉約占27.4%。 圖1-1 Sachs 和 Knop 的水培裝置 圖1-2 格里克的水培植物裝置 美國:格里克 1920營養液的制備達到標準化,但這些都是在實驗室內進行的試驗,尚未應用于生產。192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W.F.Gericke 教授,利用營養液成功地培育出一株高7.5米的番茄,采收果實14公斤,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被認為是無土栽培技術由試驗轉向實用化的開端。 1935年一些蔬菜和花卉種植者,在Gericke的指導下,進行了大規模的生產實踐。首次把無土栽培發展到商業規模,面積最大的有0.8公頃。同時美國中西部發展了一些砂培和礫培的技術,水培技術也很快傳到歐洲、印度和日本等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水培在生產上起了相當作用。在Gericke教授指導下,泛美航空公司在太平洋中部荒蕪的威克島上種植蔬菜,用無土栽培技術,解決了航班乘客和部隊服務人員吃新鮮蔬菜問題。以后英國農業部也對水培發生興趣,1945年倫敦英國空軍部隊在伊拉克的哈巴尼亞和波斯灣的巴林群島開始進行無土栽培,解決了吃菜靠飛機由巴勒斯坦空運的問題。以后在圭亞那、西印度群島、中亞的不毛沙地上,科威特石油公司等單位,都運用無土栽培為他們的雇員生產新鮮蔬菜。 二、我國的無土栽培 1.山東農學院于1976年開始進行西瓜的無土栽培試驗。 2.農業部“七五”、“八五”期間把蔬菜無土栽培列為重點攻關項目。北京的蛭石袋培與有機基質培、江蘇的巖棉培和簡易營養膜技術培等均各具特色。 3.到“九五”期間,無土栽培技術研究的部門和單位已達50多個,無土栽培面積由95年的100hm2增加到2000年的500hm2。 一、無土栽培的概念 二、無土栽培的類型 三、無土栽培的優點 四、綠色食品的概念與標準 五、無土栽培的發展概況 六、無土栽培的應用范圍 重點:無土栽培的概念、類型與優點 難點:綠色食品標準體系的構成內容 與土壤栽培相比,無土栽培有哪些優點? 何謂“綠色食品”? 無土栽培能否生產綠色食品? 簡述無土栽培的發展趨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