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中物理第十六章第1節從永磁體談起1課堂導入觀察思考這是一個朋友在瑞典北部城市科羅娜(KIRUNA)旅游時拍到的照片,你知道這是什么自然現象嗎?這就是傳說中的極光,它是絢麗的、多變的、神秘的。長久以來、人們除了感嘆極光的美麗,也在不停的尋找極光出現的原因,國內外也有很多關于極光的神話傳說。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才研究發現,這鐘現象是和地球的磁場有著密切的關系的。問題極光是怎樣形成的呢?地球磁層磁力線攜帶太陽風的能量進入地球內部,進而驅動了地磁場的形成。在這磁層磁力線閉合環路上除了有地球內部的導電體之外,另外還有大氣層的電離層-這一弱導電體。當太陽風強烈時,磁力線能量遇到地球內部的磁感抗,有許多能量消耗不掉,于是就在電離層處形成了極光。課堂活動2一、認識磁體觀察思考早在兩千多年前,人類就發現了磁體。用磁體制作的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它曾為世界航海事業作出了很的的貢獻。1.磁性:物體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叫磁性。2.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作磁體。天然磁體和人造磁體都能夠長期保持磁性,通稱永磁體。以下為人造永磁體:NS條形磁鐵SN蹄形磁鐵NS小磁針任何一個磁體都有兩個磁極而且是不可分割的。3.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位。4.磁體有指向性:有指南北的性質。NS你對磁體了解多少NS結論:磁體上指北方的磁極叫北極,用N表示。磁體上指南方的磁極叫南極,用S表示。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如果磁體裂成幾段后,是否有的磁體上就不存在磁極了?答案:不是這樣的。不僅還存在磁極,而且N極和S極還同時存在于每一段磁體上。思考二.磁化與去磁1.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叫作磁化。2.磁化的方法:(1)將磁鐵的一極靠近或接觸鋼、鐵等物質;(2)將磁鐵的一極在鋼針上沿同一方向重復摩擦幾次。3.去磁:使原來有磁性的鋼針失去磁性。4.去磁方法:(1)不斷敲擊;(2)將它放在火焰上加熱。磁體的應用 磁體的應用非常廣泛,日常生活中有它,工農業生產更離不開它。例如:磁盤磁帶電動機1.磁場:存在于磁體的周圍,既看不見也摸不著用以傳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的特殊的物質。3.感知磁場的存在方法:用鐵屑顯示磁場。2.磁場的方向:小磁針的北極指向為該點的磁場方向。三.磁場同名磁極周圍的鐵屑分布異名磁極周圍的鐵屑分布思考討論2.磁場方向的規定: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1.不同位置小磁針的北極指向一般_____(相同/不同),說明了什么?不同磁場方向的判斷方法:看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四.磁感線磁感應線為了表示磁場,仿照鐵屑在磁場中的分布情況,畫出一條條帶箭頭的曲線,表示磁場的方向和強弱,這樣的曲線就叫作磁感應線。磁感線與光線類似,采用物理模型法。實際不存在。條形磁鐵的磁感線磁感線分布規律:從磁體N極出來,回到S極。五.地磁場1.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地球周圍的磁場叫作地磁場。2.地磁的北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地磁的南極則在地理的北極附近。3.地磁的兩極跟地理的兩極并不重合地磁的南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方并不重合,它們之間有一定的偏角,叫磁偏角。它是我國宋代學者沈括最先發現的。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3課堂小結本堂重點:磁性,磁極,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本堂難點:磁感線表示磁場。典例分析考點一:磁概念4甲鐵棒能吸引小磁針,乙鐵棒能排斥小磁針,若甲、乙鐵棒相互靠近,則兩鐵棒( )A.一定互相吸引B.一定互相排斥C.可能無磁力的作用D.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D考點二:磁場、磁感線【典型例題2】關于磁體和磁場,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A.懸掛起來的小磁針靜止時,小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附近B.鐵、銅、鋁等金屬材料都能夠被磁化C.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通過磁場而發生的D.通電導體周圍一定存在磁場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6.1 從永磁體談起(課件).pptx 16.1地磁場.swf 16.1磁極的相互作用.sw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