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高一政治必修三《政治與法治》8.2法治政府第三單元 全面依法治國第八課??法治中國建設第2框 法治政府【教材分析】?本單元以“全面依法治國”為核心,探究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原則,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第八課圍繞怎樣建設法治中國的問題,重在從宏觀上說明建設法治中國的措施,國家提出來了“三位一體”的奮斗目標。主要探究了:法治國家的內涵,建設法治國家的舉措,建設法治國家的意義。法治政府的標準,建設法治政府的舉措,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第二框“法治政府”,闡述了建設法治政府的內涵和基本特征,系統闡釋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的具體要求和重要意義,明確了建設法治中國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黨和國家統籌和謀劃。【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一、教學目標1.?必備知識:理解我國法治政府的內涵、基本特征;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理解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2.關鍵能力:知道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通過學習,逐漸構建起這個系統工程的框架。二、學科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認同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掌握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增強建設法治政府的信心。2.科學精神。通過案例和老師講授、學習,理解法治政府的內涵和特征;建設法治中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黨和國家統籌和謀劃,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又要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3.法治意識:全民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監督政府依法行政情況。4.公共參與: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為落實良法善治、建設法治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理解我國法治政府的內涵、基本特征;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理解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2.教學難點:理解法治政府的具體內涵;理解建設法治政府的總體要求。【課前準備】??結合預習導學案預習本課,對教材進行初步了解。有條件的同學可以觀看《法治中國》紀錄片或閱讀《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教學過程】?【導入新課】2020年2月6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時強調各級政府要全面依法履行職責,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處置重大突發事件中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水平。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分工,積極主動履職,抓好任務落實,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本節課我們學習法治政府的相關知識。【進行新課】一、法治政府的內涵總議題:揭開法治政府的蓋頭議題情境:1.《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提出,法治政府建設應做到一下幾個方面:政府職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完備,行政決策科學民主合法,憲法法律嚴格公正實施,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人民權益切實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2.?視頻《法治政府》。議題問題:1.?請選擇其中一個方面,列舉實例,談談你對法治政府的認識。2.通過觀看視頻,總結出法治政府的內涵,怎樣理解法治政府的內涵。3.綜合材料一和視頻信息,分析國家為什么要建設法治政府?4.結合材料和教材知識,說明應怎樣建設法治政府?學生活動: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結合自主預習和教材知識組織答案,自由發言,其他同學隨時補充。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發言,引導學生補充,歸納講解知識點。知識點:1.法治政府的內涵。法治政府就是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政府。2.對法治政府內涵的理解。(1)職能科學的政府。①要求。政府部門之間、上下級政府之間關系的配置也必須科學合理。②職能。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須承擔的基本職能。(2)權責法定的政府①原因。如果政府權力沒有嚴格的法律界定,就會出現權力行使的錯位、缺位和越位等現象。②做法。需要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3)執法嚴明的政府①要求。執法嚴明重在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求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從事執法活動。②意義。只有執法嚴明,才能保證政府有效履行職能,服務社會公眾,確保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子議題一:如何維護政府的公信力議題情境:某市發生了一起豪車撞人事件,“百萬豪車”“農村打工者”等信息迅速引起輿論熱炒,將當地交警推上了風口浪尖。當地政府堅持事件處理與新聞發布同步安排、同步推進、及時回應,連續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事件的細節,及時解答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的疑慮。議題問題:結合案例,討論政府應如何樹立和維護公信力。學生活動: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結合自主預習和教材知識組織答案,自由發言,其他同學隨時補充。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發言,引導學生補充。引導得出結論:政府要公開透明,保障百姓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4)公開公正的政府①要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公正執法要求將公平正義作為政務誠信的基本準則,將其貫徹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各個領域。②意義。通過公開公正執法,能夠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5)廉潔高效的政府要求:政府必須清廉,不得利用公權力謀求私人或團體利益;政府必須高效運行,通過優化流程、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子議題二:徙木立信的啟示議題情境:司馬遷在《史記.商君列傳》中講述了商鞅“徒木立信”的故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徒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議題問題: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對今天增強政府公信力有什么啟示?學生活動: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結合自主預習和教材知識組織答案,自由發言,其他同學隨時補充。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發言,引導學生補充。引導得出結論:政府要帶頭講誠信,才能有威信。(6)守法誠信的政府要求:政府要帶頭遵守法律,嚴格依法辦事,做到誠實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無信。要建立健全守信踐諾機制,準確記錄并客觀評價各級人民政府和公務員對職權范圍內行政事項以及行政服務質量承諾、期限承諾和保障承諾的履行情況。?二、建設法治政府接總議題的3和4兩個問題。3.綜合材料一和視頻信息,分析國家為什么要建設法治政府?4.結合材料和教材知識,說明應怎樣建設法治政府?學生活動: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結合自主預習和教材知識組織答案,自由發言,其他同學隨時補充。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發言,引導學生補充,歸納知識點。知識點:3.?我國建設法治政府的原因。(1)必要性。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需要,是貫徹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必然要求。(2)重要性。通過建設法治政府,能夠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權力,積極履行職責,提高行政服務水平,實現善政;通過建設法治政府,能夠更好地促進政府和公民、社會組織的溝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關系。4.怎樣建設法治政府。(1)總體要求。建設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讓政府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職責,確保行政權在法治框架內運行。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2)具體措施。①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②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③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④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⑤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⑥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小結本課】2020年是《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的收官之年。我們要解放思想、大膽實踐、開拓進取、久久為功,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引領改革發展破障闖關、推動民生改善和社會公正,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動法治政府建設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扎扎實實的貢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