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手工折紙【教學目標】 1.學習邊對邊折紙的方法。 2.能細致、協調的折出青蛙、小船等作品。 3.能主動、愉快地參與折紙的過程。【教學準備】 ◎折好的范例作品一份。 ◎教師示范用的手工紙一份。 ◎課前發給學生青蛙、小船等作品的詳細圖解。【教學過程】 導入出示折好的小青蛙,引導學生細致觀察觀察,引入課題。教師:仔細看一看,小青蛙是什么樣的?它身體是什么形狀的,怎樣擺的?四條腿又是什么樣的?學生暢所欲言,教師隨機請學生回答。二、新授課程 1、示范折疊青蛙身體的方法,指導學生參照圖解折出青蛙的身體。 教師:我們先將正方形紙邊對邊折成長方形,再邊對邊折成小正方形,青蛙的身體就折好了。折的時候邊和邊要對整齊,要讓小青蛙的臉朝上。 2、示范折疊青蛙四肢的方法,指導學生參照圖解,折出青蛙的四肢并粘貼到青蛙的身上。 教師:先將長紙條對折,再把印有青蛙腳蹼的一端朝中線折,幫小青蛙折出四條腿后,再粘到它的身上吧。展示學生折好的作品,相互欣賞,感受成功的快樂。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折疊小船等其他作品。【教學建議】 該活動綜合運用了對邊折與粘貼兩種技能,幫助學生完成小青蛙等的制作,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自制玩具的快樂。 活動中,教師要注重示范的環節,把握好范例的大小、位置,建議采用立面示范法,以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示范的全過程。 教師要以生動、直觀的指導語講解折紙的方法,如:兩條長邊對整齊,兩條長邊一樣高等,幫助學生在學會對邊折的基礎上,能努力地將邊與邊重疊,折整齊。為了降低學生折紙的難度,可應采用分步折紙的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