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章 --浮力 【§9.1認識浮力】 知識點一:浮力 無論是液體還是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都有豎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學中叫做浮力。 知識點二:浮力的產生原因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是由于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產生的,即。 【特別提示】——兩種特殊情況 (1)當物體部分浸入液體中時,如圖所示甲,物體上表面受 到的向下的液體的壓力為零,此時; (2)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下表面和容器底緊密接觸,如圖乙所示,則液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 等于零,物體將不受浮力的作用,只受向下的壓力的作用。 知識點三:稱重法 稱重法:先用彈簧測力計稱出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 然后把物體浸入液體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則物體 所受浮力- 【§9.2阿基米德原理】 知識點一: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難點) 實驗結論: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僅與液體的密度有關,還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有關,而與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和物體密度等其他因素無關。 備注:(1)由于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不止一個,所以在探究過程中要注意控制變量。 (2)所謂“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是指物體浸入液體部分的體積,這部分體積排開了本來處于這一位置的液體。 知識點二:阿基米德原理(重點) 1.內容: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大小。 2.公式: 公式中各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單位: :浮力 單位N :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單位N :排開液體的密度 單位 :排開液體的體積 單位 【拓展延伸】使用阿基米德原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原理中所說的“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包含兩種狀態: ①物體全部浸入液體里,即物體浸沒在液體里;此時 ②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此時 (2)由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這兩個因素有關,而跟物體本身的體積、密度、形狀、在液體中的深度、在液體中是否運動、液體的多少等因素無關。 (3)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將公式中改為即可。 知識點三:浮力計算的方法(重點) 1.公式法:(阿基米德原理) 2.稱重法:先用彈簧測力計稱出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然后把物體浸入液體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則物體所受浮力- 3.壓力差法:浮力等于物體受到的液體對它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即 4.平衡法:物體漂浮在液面上或懸浮在液體中時,由二力平衡條件可得 【拓展延伸】稱重法測量物體的密度 利用一個彈簧測力計、一燒杯水就可以測出一金屬塊的密度。其具體的步驟是: (1)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稱出金屬塊的重力; (2)將金屬塊浸沒在水中,用彈簧測力計稱出示重 (3)金屬塊的密度表達式為 【§9.3物體的浮與沉】 知識點一:物體的浮沉條件 1.浮沉現象 (1)上浮:非平衡狀態,物體向上運動,最終漂在水面上;如乒乓球,空瓶等物體。 (2)下沉:非平衡狀態,物體向下運動,最終沉入水底,如石塊、鐵塊、玻璃球 (3)懸浮:平衡狀態,物體靜止在液體內,如裝了部分適量的水的瓶子。 (4)漂浮:平衡狀態,物體靜止在液面上,如輪船等。 2.物體的浮沉條件 物體浸沒在液體中 物體部分浸在液體中 狀態 上浮 懸浮 下沉 漂浮 條件 示 意 圖 3.另外:物體的重力可表示為:,排開液體的重力可表示為, 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 所以: 【特別提示】 ①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最大,等于,所受浮力最大。 ②密度均勻的物體懸浮(或漂浮)在某液體中,若把物體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則大塊、小塊都懸浮(或漂浮)。 ③懸浮與漂浮的比較 相同: 不同:懸浮 ; 漂浮; ④漂浮問題“四規律”: 一: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等于它受的重力;(靜止,受力平衡) 二: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所受浮力相同;在密度大的液體里浸入的體積小。 三:漂浮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它總體積的幾分之幾,物體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 幾; 即: [分析:則:, ] 四: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液體里,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體對物體增大的浮力。 知識點二:浮沉條件的應用 應用 示意圖 原理 密度計 用來測量液體的密度的儀器。使用時它所受的浮力總是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密度計上的數值表示:被測液體密度與水的密度的倍數關系。如“1.3”表示該液體的密度是。 鹽水選種 飽滿的種子密度大,干癟、蟲蛀的種子密度小;都放在鹽水中時,干癟、蟲蛀的種子會漂浮,而飽滿的種子會下沉。 輪船 把密度大于水的鋼鐵制成空心的輪船,使它排開更多的水而浮在水面上 潛水艇 靠充、放水來改變自身的重力而實現上浮和下潛 熱氣球 通過改變內部氣體密度來升空的。 熱氣球內部氣體的溫度升高,密度降低。 總結: 增大浮力的兩種方法:① 減小自身重力,如變成空心;②增大浸入的體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