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一、學情分析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知識積累,但在樂器等音樂要素的聽辨上還比較薄弱,也是初次接觸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作品以及變奏曲式。二、教材分析《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是舒伯特根據他的藝術歌曲《鱒魚》的主題旋律創作而成的一首變奏曲,是一首室內樂的鋼琴五重奏,也是浪漫主義音樂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非常注重個人情感的表達。在這部作品中,舒伯特運用了器樂的各種特點和多種變奏手法對音樂進行了變奏。三、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欣賞音樂《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體驗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特征,并能夠對室內樂產生興趣。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方式體驗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特征,通過對比欣賞《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中各個不同的樂段了解變奏曲的主要變奏方法。知識與技能簡要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貢獻以及室內樂的知識概念。四、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學習變奏曲的主要變奏方法;2、體會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特征.教學難點通過音樂要素分析作品的情緒變化,感知變奏曲的主要變奏方法。五、教學過程一、導入聆聽歌曲《鱒魚》,感受歌曲的內容和情緒。新授分段欣賞。聆聽主題樂段,提問:是哪個旋律?主奏樂器是什么?從而介紹《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是根據歌曲《鱒魚》的主題旋律而創作的,這一樂段為主題樂段。聽第二樂段,聽辨演奏主要旋律的樂器為鋼琴,旋律進行了加花裝飾。再次聆聽,并根據鋼琴的旋律劃出旋律線。聽第三樂段,聽辨描繪小鱒魚在水中游動的情景的樂器是小提琴,主題旋律由中提琴演奏。聽第四樂段,聽辨出在鋼琴強大的伴奏下是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主要旋律,音樂讓人感到緊張不安。聆聽第二遍,并隨音樂進行大提琴的演奏表演。聽第五樂段,提問:音樂的色彩發生了什么變化?回答出音樂由明亮變得暗淡,了解是因為調性由大調變成了小調。通過前面欣賞,總結出作品后面的樂段都是在主題樂段的基礎上變化發展而來的,樂曲為變奏曲式。介紹變奏曲式的概念及變奏方法,并寫出作品的結構圖示。文化理解提問:音樂的情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學生進行討論回答后,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以及浪漫主義時期音樂的特點。介紹作曲家拓展欣賞視頻完成編創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3張PPT)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CLASSICMUSIC思考:這首作品你熟悉嗎?課前導入歌曲演唱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聆聽并體驗TITLEHERE1.模唱主題2.回答問題主題劃出旋律線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旋律和歌曲有什么聯系?變奏一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這一段旋律與之前的主題完全相同嗎?變奏二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這一段旋律與之前的主題完全相同嗎?變奏三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這段旋律表達了什么情緒?變奏四音樂的色彩發生了什么變化?段落主題變奏一變奏二變奏三變奏四變奏五結束段主奏樂器變奏方法AA1A2A3A4A5A6小提琴鋼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大提琴合奏高八度、裝飾音音區變低音區更低、伴奏音型加快調式、速度、力度調式速度、節奏速度?情緒?歡快完整聆聽變奏曲式提問:音樂的情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文化理解TITLEHERE1.創作背景2.作曲家《鱒魚》是舒伯特1817年根據詩人舒巴爾特的浪漫詩創作的一首藝術歌曲。它以敘述式的手法向人們揭示了善良和單純往往被狡詐和邪惡所害。借對小鱒魚不幸遭遇的同情,抒發了作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迫害者的憎惡,是一首寓意十分深刻的作品。舒伯特(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浪漫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自幼學習音樂,一生生活窘迫。短短的幾十年創作生涯,卻寫遍了不同體裁的音樂作品,歌曲是他具有特殊成就的創作領域,大多為藝術歌曲,因而被人們譽為“歌曲之王”。拓展探究視頻欣賞TITLEHERE1=C4/41155|665-|4433|221-\選擇合適的變奏方法,創作《小星星變奏曲》。(提示:可以運用改變音高、節奏、節拍、加入裝飾音等手法)感謝聆聽謝謝大家!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doc 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pptx 鱒魚 主題.mp3 鱒魚 變奏1.mp3 鱒魚 變奏2.mp3 鱒魚 變奏3.mp3 鱒魚 變奏4.mp3 鱒魚 合唱素材.avi 鱒魚 器樂素材.wmv 鱒魚 完整.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