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學 計 劃 科目: 勞動與技術 年級:五 教師: 日期: 2021年2月 總的目的要求 1.教育學生懂得勞動創造社會財富、勞動光榮、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道理;從小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紀律、認真負責、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的勞動態度和勤勞儉樸、愛護勞動工具、珍惜勞動成果等優良品質;初步樹立質量觀念和環境保護意識。 2.使學生學習一些淺顯的勞動知識,學會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務勞動和一般的家務勞動的基本技能;能進行簡單的生產勞動。 3.通過勞動課的教學和實踐,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并注意培養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和創造精神,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教 材 分 析 第一單元:紙編花籃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編制紙張的能力。 2.通過自學圖例,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3.通過分組制作,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4.通過課內外的實踐,培養學生思維拓展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看懂圖例,制作出花籃 第二單元:動物書簽 教學目標: 1、學習小辮編織的方法,用小辮編織法編織一只活潑的小鹿。 2、在編小鹿的基礎引導思考設計編織其它形態的小動物。 教學重點、難點: 五股辮的編織方法。 第三單元:編織網袋 教學目標: 1、學習編織網袋的方法. 2、培養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在制作中細心、嚴謹的良好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繩與繩之間的打結。 第四單元:鞭炮結 教學目標: 1、學習編織鞭炮結的方法. 2、培養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在制作中細心、嚴謹的良好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繩與繩之間的打結。 第五單元:吉祥結掛飾 教學目標: 通過編制吉祥結的過程,使學生了解吉祥結的相關知識,掌握編制 技能,達到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勞動素質的效果。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激發學生探究創新的興趣,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六單元:平結手鏈 教學目標: 1.知道編織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工藝,初步了解平結的文化意義。 2.學習最基本的繩結編織法,嘗試編織小飾品。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明確中國結的特點和編織平結的方法。 有規律地穿繞與拉壓。 第七單元:掛鉤 教學目標: 學生學會使用鉗子彎折并會制作鐵絲掛鉤。 教學重點、難點: 相鄰兩片鐵絲網的連接。 第八單元:心鎖環 教學目標: 1.了解心鎖環的制作原理; 2.學會制作心鎖環,學會上鎖和解鎖; 教學重點、難點: 制作心鎖環,學會上鎖和解鎖。 彎桿及圓環的處理、心形環的制作。 第九單元:便攜衣架 教學目標: 了解衣架的制作步驟,學習衣架的制作方法,并能獨立制作。 教學重點、難點: 彎折成型。 第十單元:絲網花 教學目標: 1.掌握絲網花的制作方法,提高學生的技術技能素養。 2.在課程的學習中構建自我,領悟愛與美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絲網花的制作方法與技能。 第十一單元:翻蓋垃圾桶 教學目標: 1.了解翻蓋垃圾桶的結構和制作方法。 2.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難點: 翻蓋垃圾桶的支架制作和安裝固定。 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的五年級2班和3班的勞動技術課教學,每班學生數均為55人。由于上學期我已經開始教勞動技術課,知道學生對勞動技術課還是比較喜歡,他們喜歡動手,喜歡做實驗,這對我來說有利于上好本學期的勞動技術課。 具體課時安排 單元 周次 課題 課時 重點、難點 1 1 紙編花籃 1 看懂圖例,制作出花籃 2 2 動物書簽 1 五股辮的編織方法。 3 3 編織網袋 1 繩與繩之間的打結。 4 4 鞭炮結 1 繩與繩之間的打結。 5 5 吉祥結掛飾 1 繩與繩之間的打結。 6 6 平結手鏈 1 繩與繩之間穿繞與拉壓。 7 7 掛鉤 1 相鄰兩片鐵絲網的連接 8 8 心鎖環 1 彎桿及圓環的處理。 9 9 便攜衣架 1 彎折成型。 10 10 絲網花 1 制作方法與技能 11 11 勞動節放假 11 12 翻蓋垃圾桶 1 支架制作和安裝固定。 1-11 13-14 總復習 2 1-5復習,6-11復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