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課件 導入新課 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中共十一屆三 中全會 1、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及背景。 2、知道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間; 3、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重大意義; 4、了解撥亂反正勝利完成的時間及標志; 學習目標 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一)真理標準問題討論: 1、背景(原因): “文革”結束后,群眾的要求是什么?媒體宣傳什么?造成什么后果?(閱讀課文第1段回答)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媒體宣傳 答:(1)群眾要求: ① 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錯案進行平反; ② 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 (2)媒體宣傳:“兩個凡是”方針。 (3)后果:引起群眾普遍不滿。 糾正文 革錯誤! gur平反gurc 平反文革 冤假錯案 人民的要求 學好文件抓好綱 《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社論 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2、真理標準問題討論: (1)針對對象: (2)時間: (3)討論內容: (4)性質: (5)意義: “兩個凡是”方針的推行。 1978年。 真理標準問題。 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1)背景(原因): (2)時間: (3)地點: (4)會議名稱: 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1978年 12月 北京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5)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內容: ① 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 ② 沖破了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 ③ 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 ④ 結束了“以階級斗爭為綱”; ⑤ 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⑥ 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思想上) (組織上) (政治上) (政治上) (思想上) (7)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歷史意義: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方面進行全面撥亂反正。 (6)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指導思想: 鄧小平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二、撥亂反正 1、內容: 2、成績: 3、撥亂反正勝利完成 平反冤假錯案 ① 為受迫害的黨、政、軍機關干部平反, ② 為受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恢復了名譽。 ③ 1980 年,為劉少奇平反。 (1)時間: (2)標志: 1981年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知識拓展:恢復高考制度 1、背景 : 2、恢復: (1)時間: (2)決策者: (3)意義: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學校被迫“停課鬧革命”,青年失去深造的機會。 1977年冬 鄧小平 高考制度的恢復,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撥亂反正,為大批知識青年敞開了大學之門,也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 學習目標實現情況檢測 1、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背景和內容各是什么? (1) 背景: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2) 內容: ① 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 ② 沖破了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 ③ 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 ④ 結束了“以階級斗爭為綱”; ⑤ 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⑥ 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3、十一屆三中全會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 學習目標實現情況檢測 2、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什么時間召開的? 答:1978年 12月 答: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4、撥亂反正勝利完成的時間和標志各是什么? 學習目標實現情況檢測 ②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答 :① 時間:1981年。 一、材料研讀(P36) 實現四個現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 讀上述材料,結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實,你能說說為什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偉大的歷史轉折嗎? 答: 因為會議沖破了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繩,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結束了“以階級斗爭為綱”,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必將引起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變革。所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偉大的歷史轉折。 我會做 二、課后活動(P37) 1、列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或意義。 思想上: 政治上: 組織上: 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 看的指導方針。 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將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 來,實行改革開放。 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P37) 從今以后,只要不發生大規模的外敵入侵,現代化建設就是全黨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黨的政治工作,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工作,并為這個中心工作服務的;不能再搞任何離開這個中心工作,損害現代化建設的“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了。 這段材料出自《人民日報》1978年12月25日的社論《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結合歷史知識,談談材料中這一認識的重要歷史意義。 答: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符合群眾的要求 和愿望,符合中國國情。只有堅定這樣的認識,才能保證我國社會主義現 代化建設順利進行。 謝謝大家,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