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十章中國在世界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2課時)、我國在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十分突出,面臨諸多挑戰。這節課,我們共同來了解一下我國面臨的挑戰及解決的措施。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世界排序居后。雖然我國制造業產值世界第一,但是我國制造業水平較低,與制造業強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還有相當數量的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他們的生活狀況亟須改善。情景導入人地關系不夠和諧表現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生態環境惡化能源緊缺環境污染(二)發展中面臨的挑戰新課學習原因人口增長過快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資源緊張和環境惡化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中不注重環境的保護新課學習措施協調人地關系建設生態文明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新課學習我國一直重視植樹造林工作,并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根據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2004~2008年)結果,我國森林覆蓋率為20.36%,森林面積列世界第五位,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植樹活動新課學習為保護典型的自然生態和生物多樣性,我國積極建設自然保護區。截至2011年底,我國(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已建立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2640個,其中陸域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4.9%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新課學習區域發展不平衡原因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經濟基礎差異新課學習主要表現東、中、西部發展極不平衡沿海與內地以及城鄉之間經濟發展差距較大新課學習我國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的經濟差異及原因地區位置地形氣候經濟發展特征沿海地區內陸地區東部、南部沿海地區西南、西北地區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平坦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地勢起伏大季風氣候,雨熱同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為主,降水少農業和工業基礎好,工業中心多,交通便利,高新技術產業發達,經濟的外向型特征顯著工農業基礎比較薄弱,工業中心少,交通落后,經濟發展以畜牧業為主,邊境貿易活躍拓展延伸解決措施西部大開發“西部大開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的一項政策,目的是“把東部沿海地區的剩余經濟發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鞏固國防。新課學習視頻:重慶“西部大開發戰略”取得的成就拓展延伸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20世紀90年代以前,東北地區作為我國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逐漸落后于東部沿海地區,因此,國家提出了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新課學習中部崛起中部崛起是指促進中國中部經濟區——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6省共同崛起的一項中國中央政策,2004年3月5日首先由溫家寶總理提出。另外,中部崛起還在原中部六省基礎上增加內蒙古中部和廣東省粵西東北地區。新課學習視頻:經濟起飛[中部崛起]戰略規劃——跨越式發展拓展延伸城鄉一體化是中國現代化和城市化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就是要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與農村村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綜合研究,通過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促進城鄉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市場信息、政策措施、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的一體化,改變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實現城鄉在政策上的平等、產業發展上的互補、國民待遇上的一致,讓農民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樣的文明和實惠,使整個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新課學習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我國在海域劃界和若干島嶼歸屬上與有關國家存在爭議,我國的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挑戰新課學習遵循《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其他國際法措施此公約對內水、領海、臨接海域、大陸架、專屬經濟區、公海等重要概念做了界定。對當前全球各處的領海主權爭端、海上天然資源管理、污染處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導和裁決作用。新課學習釣魚島、黃巖島的歸屬釣魚島屬于臺灣省,臺灣省自古就是我國的神圣領土。在地質時期,臺灣島曾與大陸相連,后因臺灣海峽地塊沉陷而分裂成島。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侵略者,收復臺灣。1885年,清朝正式設臺灣省建制。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后,臺灣被日本侵占。1954年抗日戰爭勝利后,臺灣回到祖國懷抱。黃巖島自古以來就屬于中國,早在元朝1279年就已經發現并將其繪入地圖。中國漁民從那時起就一直在那里從事海上勞動。尊重歷史事實,公平合理解決新課學習?為了發展經濟,為了我國這么多人口的生活和生產,不開發資源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開發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比如利用科學技術水平,找一些資源的可替代產品,發展“生態經濟”;面對人口問題,我國必須要落實好計劃生育政策。如何處理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關系,是人類面臨的一大課題,也是我國發展過程中必須妥善解決的問題。讀教材102頁兩位同學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你的觀點是什么?請說明理由。活動認識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關系新課學習1.下列不屬于我國國情的是( )A.我國重要工農業產品的產量躍居世界前列B.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C.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D.人地關系不夠和諧2.21世紀的世界,人類面臨的三大問題是( )A.人口、糧食、環境B.人口、資源、環境C.資源、和平、發展D.人口、和平、環境CB課堂練習3.促使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續發展思想對當代人的影響和熏陶深刻而長久B.人口、資源、環境問題使我國社會生存、發展面臨巨大的壓力C.很多地區缺水嚴重,工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D.人口基數過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B課堂練習4.以下措施主要是為了逐步縮小區域發展的不平衡的是( )①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②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③促進中部地區崛起④實施南水北調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當前中國面臨的挑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人地關系不夠和諧B.區域發展不夠平衡C.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D.參與國際事務過多BD課堂練習我們學了什么?中國在發展中面臨著許多的挑戰和問題,針對諸多挑戰和問題,我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課堂小結我國人地關系不夠和諧主要體現在哪里?針對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可采取哪些措施解決?12作業布置當我國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時,我們應該怎樣做?3(二)發展中面臨的挑戰中國在世界中(第2課時)人地關系不夠和諧區域發展不平衡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板書設計(共27張PPT)第十章中國在世界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1課時)、新中國成立之后,中華民族走上了復興之路。道路并不平坦,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祖國的發展成就吧!情景導入(一)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中國的地位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新課學習成就1953年,中國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鞍山鋼鐵公司恢復并擴建新課學習第一個五年計劃,成績斐然1956年,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誕生1956年,中國試制成功第一批噴氣式飛機新課學習1957年,長江上第一座鐵路和公路兩用大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如今的武漢長江大橋新課學習改革開放以后,經濟加速發展設立經濟特區: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新課學習1979年4月鄧小平首次提出要開辦“出口特區”,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并在深圳加以實施。按其實質,經濟特區也是世界自由港區的主要形式之一。以減免關稅等優惠措施為手段,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以達促進特區所在國經濟技術發展的目的。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靈活的經濟措施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并堅持以外向型經濟為發展目標。經濟特區拓展延伸我國有6個經濟特區1980年設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1988年增設海南島經濟特區2010年設立喀什經濟特區拓展延伸視頻歌曲:《春天的故事》鄧小平與改革開放拓展延伸a.我國重要工農業產品的產量躍居世界前列進入21世紀,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新課學習b.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出口國等待運往世界各地的貨物新課學習c.我國成功完成了無人和載人航天飛行,躋身于世界先進航天國家之列無人機聶海勝新課學習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它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飛行,標志著中國在載人航天飛行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拓展延伸這次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第一艘載人實驗飛船——“神舟五號“飛船楊利偉拓展延伸d.201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經濟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臺新課學習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貿易組織(英語:WorldTradeOrganization簡稱WTO),中文簡稱:世貿組織,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決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代最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之一,擁有164個成員,成員貿易總額達到全球的98%,有“經濟聯合國”之稱。拓展延伸六、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不同成員之間發揮了橋梁作用,縮小了關鍵問題上的分歧。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重要里程碑;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發展的催化劑;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有利于我國通過世界貿易組織保護我國合法權益;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為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擴大利用外資提供新的契機;五、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利于為祖國和平統一奠定經濟基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意義拓展延伸e.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新課學習太空授課1.改革開放以來,體現我國發展成就的新名詞、新事物不斷涌現,教材100頁列舉了一些,你還能列舉哪些?活動交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發展成就納米技術?二維碼新課學習2.選擇你感興趣的一個新名詞或一件新事物,查閱相關資料,向同學們介紹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成就。二維碼是指在一維碼的基礎上擴展出另一維具有可讀性的條碼,使用黑白矩形圖案表示二進制數據,被設備掃描后可獲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二維碼作用是:LBS導航定位、商戶公共空間檢索、二維碼空間、共享生活信息、二維碼社交娛樂等。新課學習1.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全球()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下列事例中未能體現出綜合國力增強的是()A.我國西南地區遭遇特大旱災B.成功舉辦第16屆廣州亞運會C.“天宮一號”成功發射D.我國GDP已位居世界第2位BA課堂練習3.下列不屬于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成就的是()A.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并投入生產B.我國有了自己的汽車、飛機、重型機器和精密儀器等制造業C.成功地進行了原子彈的爆炸D.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4.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執行是在()A.1949年B.1950年C.1953年D.1956年CC課堂練習5.我國在1978年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設立了經濟特區。下列經濟特區中位于福建的是( )A.深圳B.珠海C.廈門D.汕頭6.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歷史悠久,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②改革開放以來,成就巨大,已進入發達國家行列③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位居世界前列④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一直保持較高的水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CD課堂練習我們學了什么?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在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個階段:“一五計劃”之后、改革開放之后、進入21世紀之后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課堂小結舉例說明我國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后,所取得的成就。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有哪些成就?12作業布置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又有哪些成就?3(一)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中國在世界中(第1課時)中國的地位成就第一個五年計劃,成績斐然改革開放以后,經濟加速發展進入21世紀,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2021學年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 第十章 中國在世界中(第1課時)(課件).ppt (素材:歌曲:《春天的故事》).wmv 2020-2021學年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 第十章 中國在世界中(第2課時)(課件).ppt (素材:重慶“西部大開發戰略”取得的成就).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