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疫”起學物理》校本課程典型教第練習使用測溫計教案設朋朋執教:賈金榜教材分析本節在前兩節和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溫度一節的基礎上,設計了手練習的課程。本節分兩大部分,一是用水銀體溫計和紅外測溫計測旳體溫,二是模擬體溫異常的活動。第一部分是讓學生熟悉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項,第二部分是結合疫情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學情分析生在平時生活中對水銀體溫計的使用已有認識,紅外測溫讠使用不熟悉,模擬活動學生分角色進行,能熟悉疫情的處理教學目標學生明確測溫槍和水銀溫度計的區別與優缺點,了解一些常用測量體溫儀器的種類讓學生練習使用測溫計,最后通過模擬活動鍛煉了學生發現應急情況的處理方法。同時讓學生了解疫情并不確認識新冠肺四、教學重點、難重點:水銀體溫計和紅外測溫計的使難點:體溫異常模擬活動教學準紅外測溫計、水銀溫度計、棉棒教學過程入每天進入校園時都要進行體溫測量,想不想當一次測溫呢?今天這節課來練習使用測新課動一: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分小組測量自己的體溫并來,記錄測量時間。使用前后對體溫計進行消毒。使用過程中每次測完體溫后要把水銀甩回玻璃泡內注意不要打碎體溫動二:用紅外測溫計測量體溫熟悉紅外測溫計的使用,選擇體溫模式,分小組測量體溫并記錄來,同測和用水銀體溫計的測量結果進行對比活動三:模擬體溫異常處理過程組成員互相合作,分角色扮演(測溫員、學生、老師、醫體溫異常學生等)模擬過程:學生進行體溫檢測,發現體溫異常學生,啟動應急案。具體操作1距離異常體溫學生最遠距離的那位同學首先報告老班長維持好班內秩序,不允許隨便體溫異常學生戴教師帶領體溫異常學生跟隨專業人員到水銀次測量(三)最后介紹學校的人臉識別測溫儀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集圖像采集、人檢臉跟蹤、人臉比對、活體判斷等功識別率高的同速度更快。脫機動態人像識別雙目機無需行人特意配合,無需電腦控制,易性大,安裝簡單,全面領先于行業同類廣泛應用禁、道閘道、寫字樓等場景。支持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語音報警;支持全景圖、局特寫圖輸人像、年齡、性別(四)作業深入小區或門店了解測量體溫的相關知識,并對新冠肺炎疫情有解,提交推選優質報教學通過本節的學習學生對新型測溫儀器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并通過本節的活動能對疫情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讓學生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希望通過本節課能讓學生意識到物理和生活的聯系科技在生活中的應布置的作業對學生來說能鍛煉與人交流的能力,增加社會實踐體疫情帶來的生變化。能做到珍愛培養愛國情懷和戰勝疫情的決《“疫”起學物理》校本課程實施計劃設計:王朋朋根據課程目標和學生實際,制定以下實施計劃,最后對在課堂上表現積極和在調查活動中獲獎的學生頒發獎狀。主題時間課時主要內容具體過程疫情主題班會9月份1課時觀看疫情防控新聞視頻,感受沾化區4位遠赴湖北的醫護人員的報道,在班級內分享自己對“新冠疫情下”的感想與思考,抒發愛國情懷。本主題班會由郭學勇老師負責收集資料,進行課程。第1節人體體溫測量10月份1課時學習人體體溫測量的相關知識第1節李寶東老師負責上課第2節紅外測溫儀10月份1課時學習紅外測溫儀的原理、構成和使用。第2節范春曉老師負責上課第3節練習使用體溫計11月份1課時練習使用體溫計,模擬體溫異常處理。本節由賈金榜老師負責組織調查報告11月份1課時展示交流調查報告,頒發獎狀本節由范春曉老師組織評選濱州市沾化區第一實驗學校“新冠疫情”主題校本課程“疫”起學物理物理教研組2020年7月前言親愛的同學們:2020年春節之際我們經歷了巨大的考驗,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改變了原有的模式。封城、限行、全國各地各處各個地方設立了疫情專用值班人員,隨著疫情的蔓延,我們的學業也變為線上學習,居家學習。疫情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疫情防控期間和復工復學時都有和物理相關的知識。比如疫情期間的隔離病房的呼叫電路系統,定位功能的應用,以及隔離衣和口罩用的無紡布的特性等都與物理息息相關。本課程從疫情防控的基礎措施測體溫的工具上開展課程的學習,本著從實際和理論出發讓學生切實體會到物理的重要和科技的變化。課程目標讓學生了解紅外測溫計的原理、結構與使用,聯系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三章中的溫度一節,感受科技帶來的生活上的便利。使學生意識到物理不單單是枯燥乏味的知識、定理,而是生活處處皆物理!讓學生明確測溫槍和水銀溫度計的區別與優缺點,了解一些常用測量體溫儀器的種類。讓學生練習使用測溫計,最后通過模擬活動鍛煉了學生發現應急情況的處理方法。同時讓學生了解疫情并不可怕,正確認識新冠肺炎,戰勝疫情、勢在必得。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明白生活中包含物理知識,物理知識應用于、服務于生活。同時通過學習能培養珍愛生命和愛護環境的意識。課程內容人體體溫測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期,不管是居家隔離、返程車站、出入商場等公共場所,還是復工復學,體溫測量是必須的一步。體溫是人體一項基本生理指標,是臨床疾病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尤其是對于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SARS)、禽流感以及近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等大規模流行病的防治和控制,體溫的快速準確測定成為必要手段。體溫測量部位通常測量體溫的主要部位有:額頭、耳蝸、口腔、腋窩以及肛門等部位。這些部位的溫度接近人體的實際溫度,但不同部位的實測溫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從測溫準確度來說,口腔、肛門測溫優于腋窩、耳蝸測溫,最后才是額頭測溫。一般來說,人類的體溫會恒定在37℃左右,但37℃只是體溫的一個大概數字,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正常人口腔溫度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較口腔溫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體溫測量設備分類體溫測量設備可分為兩大類:接觸式測溫計和非接觸式測溫計(又稱為人體紅外測溫儀)。接觸式測溫計主要有水銀(液體)體溫計和醫用電子體溫計、紅外耳溫計,非接觸式測溫計包括紅外額溫計及紅外熱成像式體溫篩檢儀等。水銀體溫計醫用電子體溫計紅外額溫計耳溫計根據國家有關要求,各類體溫計的最大允許誤差為:水銀/液體溫度計:-0.15℃,+0.10℃醫用電子體溫計:±(0.1~0.2)℃紅外耳溫計:±0.2℃紅外額溫計:±0.3℃紅外篩檢儀:±0.4℃從測溫準確度來說,接觸式測溫計要優于非接觸式測溫計,但非接觸式測溫計具有以下明顯優點:一是與被測對象不接觸,在測體溫時不會造成不必要感染;二是測溫快速,通常測量時間小于一秒,一般不會超過兩秒,因此十分適合應用于疫情防控期體溫測量。紅外體溫計只能作為體溫異常的初步篩選,當發現體溫異常時,應該用水銀體溫計或電子體溫計的腋下測量值為診斷的最終依據。紅外測溫計凡是溫度高于絕對零度(0K或-273.15℃)的物體,隨時隨地都會向外輻射能量,且該輻射與物體的固有溫度成比例。在這種輻射中,包含用于實現測溫的紅外輻射。能夠探測并接收輻射從而測出物體溫度的儀器稱為紅外測溫計。便攜式測溫儀又稱手持式紅外測溫計,它體積較小,重量較輕,電池供電,使用方便,是疫情期間常用常見的測溫儀。構成紅外測溫計可分為兩大部分,光路部分和電子傳感變換部分。光路部分包含鏡頭和濾波片,電子傳感變換部分包括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原理紅外測溫計通過吸收被測物體發出的紅外輻射來測定其溫度。人體輻射的紅外線貫穿大氣后,借助專用鏡頭便能將其聚集在探測器上。隨后,探測器會生成與該輻射成比例的電信號。該信號得到放大,并通過接受連續的數字信號處理而轉化為與物體溫度成比例的輸出信號。如此一來,在顯示器上便會顯示出溫度的測量值,或為信號形式輸出。適合對人員依次、快速測溫篩查。使用測量部位可以是人體額頭、耳后或者頸脖處。使用時,將溫度計正對測量部位,測量距離建議在3厘米至5厘米之間為佳。紅外測溫計有“體溫“和“表面溫度”兩種模式,測量體溫時務必要設置在“體溫”模式。此外,紅外測溫計測量的是人體表面溫度,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更大,建議紅外額溫計應在18~28℃恒溫無風的室內使用,被測人進入室內后需停留5~10分鐘,待與室內溫度一致后再進行體溫測量。第3節練習使用測溫計發明所有的工具都是為了使用,前面兩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體溫計以及了解了體溫計在抗擊疫情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本節課我們來練習使用測溫計。一、所需要的教具:紅外測溫計、水銀溫度計、棉棒、酒精二、根據上節課所學內容,學生分小組討論體溫計的使用方法。三、分小組測量體溫,并將每位學生的體溫填入表格中。四、學生測量體溫,模擬發現體溫異常處理方法。小組成員互相合作,分角色扮演(學生、老師、醫生、體溫異常學生等)。模擬過程:課間學生進行正常的體溫檢測,忽然發現體溫異常學生,啟動應急方案。1.距離異常體溫學生最遠距離的那位同學首先報告老師2.班長維持好班內秩序,不允許隨便出入、下位,體溫異常學生戴好口罩,跟隨專業人員到指定地點用水銀溫度計再次測量。一起觀察本校人像測溫儀。三、課程實施主題時間課時主要內容疫情主題班會9月份1課時1.觀看疫情防控新聞視頻,感受沾化區4位遠赴湖北的醫護人員的報道,了解疫情防控最新動態。2.在班級內分享自己對“新冠疫情下”的感想與思考,抒發愛國情懷。第1節人體體溫測量10月份1課時學習人體體溫測量的相關知識第2節紅外測溫儀10月份1課時學習紅外測溫儀的原理、構成和使用。第3節練習使用體溫計11月份1課時練習使用體溫計,模擬體溫異常處理。疫情校本課程報告11月份1課時展示交流調查報告,頒發獎狀四、課程評價1.讓學生對水銀體溫計和紅外體溫計的原理、結構及優缺點進行討論;并練習使用模擬體溫異常處理。2.課程結束后深入小區或門店了解測量體溫的相關知識,并對新冠肺炎疫情有深入的了解,提交推選優質報告。主編:王朋朋編委:賈金榜范春曉李寶東郭學勇《“疫”起學物理》校本課程調查報告調查內指導教師調查地點調查步驟調查心得調查疫情主題班會儒雅相第3節練本溫濱州市沾化區第一實驗學校“新冠疫情”主題校本課程第3節練習使用體溫計課件設計:王朋朋賈金榜執教:賈金榜活動一: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分小組測量自己的體溫并記錄下來,記錄測量時間注意:使用前后對體溫計進行消毒。使用過程中每次測完體溫后要把水銀甩回玻璃泡內,注意不要打碎體溫計。活動二:用紅外測溫計測量體溫熟悉紅外測溫計的使用,選擇體溫模式,分小組測量體溫并記錄下來,同時記錄測量時間和用水銀體溫計的測量結果進行對比。姓名體溫(紅外體溫計)體溫(水銀體溫計)時間(紅外體溫計)時間(水銀體溫計)活動三:模擬體溫異常處理過程小組成員互相合作,分角色扮演(測溫員、學生、老師、醫生、體溫異常學生等)模擬過程:學生進行體溫檢測,發現體溫異常學生,啟動應急方案。具體操作:1.距離異常體溫學生最遠距離的那位同學首先報告老師2.班長維持好班內秩序,不允許隨便出入、下位,體溫異常學生戴好口罩,由教師帶領體溫異常學生跟隨專業人員到指定地點用水銀溫度計再次測量人臉識別測溫儀集圖像采集、人臉檢測、人臉跟蹤、人臉比對、活體判斷等功能于一體。識別率高的同時識別速度更快。脫機動態人像識別雙目機無需行人特意配合,無需電腦控制,易用性大,安裝簡單,全面領先于行業同類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小區門禁、道閘通道、寫字樓等場景。支持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語音報警支持全景圖、局部特寫圖輸出;支持人像、年齡、性別、安全帽等識別作業凋查報告:深入小區或門店了解測量體溫的相關知識,并對新冠肺炎疫情有深入的了解,提交推選優質報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疫”起學物理》校本課程典型教案.pdf 《“疫”起學物理》校本課程實施計劃.docx 《“疫”起學物理》校本課程教材.docx 《“疫”起學物理》校本課程調查報告.pdf 疫情主題班會.pdf 第3節練習使用體溫計照片.pdf 第3節練習使用體溫計課件.pdf 第3節練習使用溫度計1.mp4 第3節練習使用溫度計2.mp4 第3節練習使用溫度計3.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