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營養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1、六大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水、無機鹽其中:有機物(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物:(水、無機鹽)2、三大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3、第七營養素:膳食纖維(也叫纖維素)4、食物來源:①糖類(谷類、根莖類)②脂肪(蛋黃、花生、豆類、硬果)③蛋白質(瘦肉、蛋類、豆類)5、營養組成:①糖類:(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等)②脂肪:(甘油和脂肪酸)③蛋白質:(20多種氨基酸)6、作用:①糖類:①主要供能物質;②構成細胞組織②脂肪:①主要為貯備能源;②也參與構成細胞組織③蛋白質:①構成細胞組織的重要物質;②也可分解提供能量7、維生素:(特點:①量很小,②種類多,③作用大,④人體一般不能合成)維生素A:夜盲癥維生素B1: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C:壞血病維生素D:①兒童:佝僂病;②成人:骨質疏松癥8、水:①占體重的60%—70%(所占比重最大)②失水20%以上,有生命危險③每天需水量2升左右④天氣炎熱或劇烈運動后,多喝水。9、無機鹽:(需要量小,種類多,作用大)鈣:①作用:牙齒、和骨骼的形成②缺乏:兒童:佝僂病,中老年:骨質疏松癥鐵:①作用:參與血紅蛋白的形成②缺乏:貧血癥碘:①作用: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②缺乏: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病)第二節: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統的組成兩大部分:①消化道;②消化腺2、消化道: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腸;⑥大腸;⑦肛門。3、消化腺兩大類:①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臟、胰腺②小消化腺:胃腺、腸腺。4、口腔:①唾液腺:①唾液腺分泌:唾液②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③作用:分解淀粉為麥芽糖④屬于:化學性消化。②舌:①作用:攪拌;②:屬于物理性消化③牙齒:①作用:咀嚼;②屬于物理性消化5、胃:①呈囊狀;②特性:具有較大的伸展性;③容納食物:2升左右;④胃壁內有胃腺:(小腺體)①分泌胃液;②內含胃蛋白酶;③分解蛋白質為多肽;④屬于:化學性消化 ⑤胃壁肌肉發達:①肌肉收縮引起胃的蠕動;②研磨和攪拌食物③屬于物理性消化6、小腸:①消化系統的主要器官;②長度:6米 ③腸壁內有腸腺:①腸腺分泌腸液; ②腸液有多種消化酶; ③屬于化學性消化;7、肝臟:①分泌膽汁 ②膽汁不含消化酶; ③乳化脂肪為脂肪微粒; ④屬于物理性消化。8、胰腺:①分泌胰液; ②胰液有多種消化酶; ③屬于化學性消化。9、營養物質的消化:10、吸收①口腔、咽、食道基本沒有吸收作用;②胃: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酒精;③小腸:①吸收的主要場所;②小腸內表面有大量環形皺襞:③皺襞上有絨毛狀的突起:小腸絨毛;、④皺襞和小腸絨毛的作用:增大吸收面積;⑤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豐富的毛細淋巴管。⑥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特點: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⑦作用:有利于吸收營養物質;⑧毛細淋巴管吸收甘油和脂肪酸;⑨毛細血管吸收其它營養(如水、無機鹽、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等)。④大腸:第三節:合理膳食1、合理膳食:①營養物質比例合適,搭配合理②良好的飲食習慣:①一日三餐,按時進餐②不偏食,不挑食③不暴飲暴食;④飯后不宜立即進行劇烈運動。2、食品安全:①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質量問題;②食品在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過程中產生的安全問題。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氣第一節: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1、呼吸系統的組成兩大部分:①呼吸道;②肺: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2、呼吸道:(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氣管⑤支氣管。)①鼻腔:①鼻毛:阻擋灰塵→清潔空氣。②黏膜:分泌黏液→清潔、濕潤空氣。③黏膜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溫暖空氣。②咽:①氣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②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共同器官。③喉:①以軟骨為支架②使氣體暢通③是發聲的器官④氣管:①以“C”形軟骨為支架②使氣體暢通③⑤支氣管:①樹枝狀的分支,越分越細②分支末端形成肺泡3、肺:①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②肺泡:①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②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③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組成④這樣的結構利于氣體交換。4、呼吸的四個環節:①肺的通氣(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②肺泡內的氣體交換;③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④肺泡內的氣體交換。5、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③呼吸運動:通過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完成吸氣和呼氣的過程;④呼吸肌兩大類:①肋間肌(包括肋間外肌和肋間內肌;)②膈肌⑤呼吸肌與呼吸的關系:吸氣都收縮,呼氣都舒張。6、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兩大部分:①肺泡內的氣體交換;②組織里的氣體交換。①肺泡內的氣體交換:①發生在肺泡與血液之間;②原理:通過擴散作用來實現;③靜脈血變為動脈血;④目的:①肺泡為血液提供氧氣;②血液把二氧化碳排入肺泡。②組織里的氣體交換:①發生在組織細胞與血液之間;②原理:通過擴散作用來實現;③動脈血變為靜脈血;④目的:①血液為組織細胞提供氧氣;②組織細胞把二氧化碳排入血液。①、AB段:①表示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②表示吸氣;③肋間肌和膈肌:收縮;④肺內容積:增大。②、BC段:①表示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②表示呼氣;③肋間肌和膈肌:舒張;④肺內容積:縮小。③、A點:表示呼氣結束,吸氣開始的瞬間;④、B點:表示吸氣結束,呼氣開始的瞬間;⑤、C點:同A點。第二節、人體怎樣獲得能量1、人體需要的能量來源:①來源于食物;②具體地說:來源于有機營養物質。2、食物中三大營養物質的熱價:①糖類:17.15千焦/克;②蛋白質:17.15千焦/克;③脂肪:38.91千焦/克。3、能量的釋放:①有機物的氧化分解;②就是:呼吸作用;③主要在線粒體中完成。4、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因年齡、性別、體質而不同。第三節、空氣質量與健康1、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①工業廢氣;②汽車尾氣;③生活垃圾污染;④燃料燃燒;⑤其它活動產生的塵埃。2、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空氣中污染物能嚴重危害人和其他生物健康。3、吸煙有害健康:①吸煙會損害呼吸系統;②嚴重損害多種器官系統;③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在肺泡里沉積,加強致癌率。④世界無煙日:5月31日。第三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第一節:物質運輸的載體1、血液:①兩大組成部分:血漿和血細胞2、血漿:①成分:水、無機鹽、蛋白質、葡萄糖、尿素等②血漿所占血液比例:55%;③血漿顏色、狀態:淡黃色液體;④血漿功能:①運載血細胞;②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3、血細胞:①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4、紅細胞:①數量最多,(體積居中);②沒有細胞核;③形狀:呈兩面凹的圓餅狀;④富含血紅蛋白:①一種含鐵的蛋白質;②血紅蛋白的特點:①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②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⑤紅細胞的功能:主要功能是運輸氧,也運輸部分二氧化碳。5、白細胞:①數量最少,體積最大;②有細胞核;③能作變形運動,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吞噬細菌。④功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6、血小板:①體積最小,(數量居中);②沒有細胞核;③形狀規則;④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7、輸血與血型:①ABO血型系統:A型、B型、AB型、O型;②輸血原則:以輸同型血為原則;④獻血量:一次義務獻血200mL~300mL,不會影響健康。第二節:物質運輸的器官1、血管分為三種類型:動脈、靜脈、毛細血管。2、動脈:①功能:把心臟中的血輸送到全身各處;②分布:大多數分布在身體較深的部位;③特點:管壁厚、彈性大、管腔相對較小、血流速度快。3、靜脈:①功能:把血液從全身各處送回心臟;②有的分布較深,有的分布較淺;③特點:管壁薄、彈性小、管腔相對較大、血流速度較慢。④分布于四肢的靜脈,內表面有靜脈瓣→作用:防止血液倒流。4、毛細血管:①進行物質交換;②分布:數量多,分布廣;③特點:管壁極薄、管腔很細、血流速度最慢。5、心臟:①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②大小:如本人的拳頭③心臟分四腔:①上左:左心房;②下左:左心室;(心壁最厚)③上右:右心房;④下右:右心室。④心壁厚薄:①心室比心房厚②左心室比右心室厚③左心室最厚⑤心室都連動脈:①左心室連主動脈;②右心室連肺動脈;⑥心房都連靜脈:①左心房連肺靜脈;②右心房連上、下腔靜脈。⑦瓣膜:①心房與心室之間的瓣膜叫房室瓣;②心室與動脈之間的瓣膜叫動脈瓣;③四肢靜脈內表面有靜脈瓣;④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6、心率:①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②成年人平均心率:75次/分;③正常變動范圍:60—100次/分;第三節:血液循環的途徑1、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2、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3、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4、體循環和肺循環沒有先后之分,是同時進行的。5、血液循環的共同點:靜脈→心房→心室→動脈。6、體循環的意義是:為組織細胞提供氧氣和養料同時帶走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其它代謝廢物7、肺循環的意義是:到肺泡處獲得氧氣并將二氧化碳由肺泡排出體外。8、體循環使:動脈血變為靜脈血(組織里的氣體交換)9、肺循環使:靜脈血變為動脈血。(肺泡里的氣體交換)第四章:人體廢物的排出1、泌尿系統的組成: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2、腎臟的結構組成:腎皮質、腎髓質、腎盂。3、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腎單位;4、腎單位的組成包括: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①腎小球:實際上是一個血管球,內流的是血液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后,進入腎小囊的液體是原尿②腎小囊:內為原尿③腎小管:原尿經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由腎小管流出的是尿液5.幾種液體間的區別:如下圖所示①血液與血漿的區別:血漿中不含血細胞②血液與原尿的區別:原尿中不含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③血漿與原尿的區別: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質④原尿與尿液的區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第五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1、內分泌系統由內分泌腺組成,包括:(垂體、甲狀腺、胸腺、腎上腺、胰島、性腺)2、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性腺激素)①生長激素幼年時期分泌過少:侏儒癥;②生長激素幼年時期分泌過多:巨人癥;③生長激素成年時期分泌過多:肢端肥大癥;3、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①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甲亢;②甲狀腺激素幼年時期分泌過少:呆小癥;③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④缺碘:①造成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②甲狀腺腫大;稱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脖子病)4、神經系統(1)、組成:①中樞神經系統:①腦;②脊髓。②周圍神經系統:①腦神經;②脊神經。(2)、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神經元(神經元又叫做神經細胞)①神經元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②突起又分為樹突和軸突(樹突短而分支較多,軸突長而分支較少)③長的樹突和軸突叫做神經纖維(神經纖維的末端叫做神經末梢)④神經纖維集聚成束及外面的結締組織膜組成神經。(3)、脊髓:①灰質:(分布在脊髓的中央)(由許多神經元的細胞體組成,有低級的神經中樞)②白質:(分面在灰質的周圍)(由許多神經纖維組成)(4)、腦:①大腦、②小腦、③腦干;①大腦:①兩大腦半球,大腦半球的表面是灰質,里面是白質②灰質也由神經元的細胞體組成,是高級的神經中樞,包括:軀體運動中樞(管理軀體對側的運動)軀體感覺中樞(管理軀體對側的感覺)視覺中樞、聽覺中樞、嗅覺中樞、味覺中樞語言中樞(人類所特有)②小腦:協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③腦干: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呼吸中樞、心血管運動中樞(5)、人體的調節有兩大調節系統的調節:①神經系統的調節(神經調節)②內分泌系統的調節(激素調節)①、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為:反射;②、反射的結構基礎叫反射弧③、反射弧的組成包括五個部分①感受器②傳入神經③神經中樞④傳出神經⑤效應器④、反射的類型: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①非條件反射:(先天、簡單、低級、牢固)②條件反射:(后天、復雜、高級、不牢固易消退)③條件反射中有人和動物共有的條件反射(具體刺激引起的反射)④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抽象刺激(語言、文字)引起的。第6章:免疫與健康一.人體的免疫功能1、人體的三道防線:①第一道:皮膚和黏膜;②第二道: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③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2.抗體: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了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3.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4.免疫:最初指人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現指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人體的抗原物質,或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健康.5.疫苗:通常是用殺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于人體后,可產生相應的抗體.6.計劃免疫、意義:二、傳染病及其預防1、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2、傳染病的兩個特性:傳染性;流行性。3、傳染病的四大類型:呼吸道傳染病;消化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體表傳染病。3.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①傳染源;②傳播途徑;③易感人群。4.傳染病的預防措施:①控制傳染源②切斷傳播途徑③保護易感人群三.安全用藥1、安全用藥:①處方藥(R);②非處方藥(OTC)。2、說出一些常用藥物的名稱和作用。例如:牛黃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疾病的治療。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傷風引起的鼻塞、咽喉痛、頭痛發燒等疾病的治療。3、概述安全用藥的常識。——分析藥品標簽包含的信息。藥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癥、用法與用量、藥品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