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14講血液、血管、血型和輸血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學習目標】1、流動的組織—血液2、血液的管道—血管3、輸血與血型【知識梳理】一、流動的組織—血液1.(2)①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太少炎癥②運輸防御保護2.(1)氧豐富鮮紅(2)氧較少暗紅三、輸血與血型1、7%-8%200-3002、ABABO3、同型血自愿獻血加抗凝劑:分層血漿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考點一】流動的組織—血液不加抗凝劑,凝固血塊血清①病癥:紅細胞太少或血紅蛋白太少為貧血,白細胞數量過多為炎癥。(2)解讀血液②血液功能:運輸、防御和保護③成分輸血:創傷性失血:輸全血燒傷:輸血漿貧血:輸紅細胞1234血漿紅細胞(RBC)血小板(PLT)白細胞(WBC)【探究實驗一】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血細胞大小形態數量(P53)紅細胞較大兩面凹的圓盤狀,無細胞核最多白細胞最大可變形,有細胞核最少血小板最小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較少三種血細胞比較觀察時,不容易觀察到白細胞和血小板男(100~300)×109個/升210×109/LPLT男:120~160克/升130g/LHb(4~10)×109個/升18×109/LWBC男(4.0~5.5)×1012個/升4.5×1012/LRBC正常參考值測定值化驗項目醫院檢驗科報告單姓名:小明性別:男年齡:14(1)小明的哪項化驗結果不正常?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他身體可能出現了什么問題?。(2)醫生要給小明輸液,針頭應插在他的什么血管里?____。白細胞數量大于正常值身體可能有炎癥靜脈 (1)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血液,叫動脈血。(血紅蛋白與氧結合)(2)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的血液,叫靜脈血。(血紅蛋白與氧分離)動脈血和靜脈血只與含氧量有關注意血紅蛋白的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結合(肺)在氧含量低的地方與氧分離(細胞)2、血液的分類【考點二】血流的管道—血管血管特點動脈靜脈毛細血管模式圖管壁特點較厚、彈性大較薄、彈性小非常薄,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管徑小大最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血流速度快慢最慢血流方向心臟→全身全身→心臟最小動脈→最小靜脈圖示注意事項:1、選擇尾鰭色素少的小魚2、用浸濕的棉絮將小魚的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包裹起來:保證小魚正常呼吸。3、血管的識別方法(1)根據血流方向動脈→毛細血管→靜脈【探究實驗一】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2)根據分支還是匯總動脈毛細血管動脈靜脈靜脈毛細血管判斷毛細血管的方法1、連接最小動脈和最小靜脈2、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毛細血管的特點功能: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間充分地進行物質交換。(1)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層扁平上皮細胞;(薄)(2)內徑僅有8~10微米,紅細胞只能單行通過;(小)(3)管內的血流速度最慢。(慢)1、血量:成年人血量約為本人體重的7%—8%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2、血型:A型、B型、AB型、O型3、安全輸血【考點三】輸血與血型(1)以輸同型血為原則(2)異型輸血(少量)O型A型B型AB型O型:萬能輸血者AB型:萬能受血者無償獻血: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典例剖析例1(1)進行物質交換(2)血細胞血小板(3)肺動脈(4)動脈血和靜脈血例2(1)保證小魚正常呼吸(2)低(3)動脈毛細(4)放回魚缸或大自然基礎達標1—6:AAACDB7、AB8(1)小慢(2)紅動脈A左心房(3)蛋白質小腸維生素能力提升1—6:DACABC7(1)D(2)血漿(3)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可遺傳鐵含鐵和蛋白質第14講血液、血管、血型和輸血一、流動的組織——血液1、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劑,如檸檬酸鈉,血液出現分層現象)(1)血漿:血液分層后,上層淡黃色的透明液體。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2)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①紅細胞:血液分層后,下層紅色部分形態:兩面凹的圓盤狀。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特性:血紅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功能:運輸氧。②白細胞:血液分層后,和血小板一起位于兩層交界處形態:有細胞核。功能:防御和保護作用③血小板:形態: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細胞大小???形態數量(P53)紅細胞較大兩面凹的圓盤狀,無細胞核最多白細胞最大可變形,有細胞核最少血小板最小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較少2、血液不加抗凝劑,會出現凝固現象,分為血清和血塊。3、血液的功能:運輸、防御和保護。紅細胞太少或血紅蛋白含量太少,是貧血,白細胞數量太多,表示身體炎癥。4、輸血:創傷性失血輸全血;嚴重貧血輸紅細胞;燒傷患者輸血漿,血小板減少者輸血小板。5、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二、血液的管道——血管血管種類動脈靜脈毛細血管模式圖管壁特點較厚,彈性大較薄,彈性小非常薄,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管徑小大最不,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血流速度快慢慢血流方向心臟→全身全身→心臟最小動脈→最小靜脈圖示1、判斷血管的方法(1)根據血流方向:動脈→毛細血管→靜脈(2)根據分支還是匯總兩圖中,①為動脈②為毛細血管③為靜脈2、實驗: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1)選擇尾鰭色素少的小魚,因為顯微鏡觀察的材料薄而透明。(2)用浸濕的棉絮將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包裹起來,目的是:保證小魚正常呼吸。3、毛細血管的特點:數量多,壁薄,管徑小,血流速度慢三、輸血、血型和獻血1、血量:成年人血量約為本人體重的7%—8%,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2、常見血型:A型、B型、AB型、O型。輸血時,應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O型血是萬能輸血者,AB型血是萬能受血者。3、我國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4講血液、血管、血型和輸血.doc 第14講血液、血管、血型和輸血.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