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光的直線傳播主備人學科物理時間課題第四章光現象第1節光的直線傳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及其分類。2.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3.了解光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了解光年的概念。過程與方法1.通過開放性的實驗探究,認識光在空氣、水和玻璃等均勻介質中傳播的特點。2.通過解釋光直線傳播的現象,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閱讀“科學世界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對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學,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培養學生樂于探索的精神;2.通過各種光現象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光現象與生活和自然密切相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點通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特點教學難點1.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2.用光的直線傳播知識,解釋一些相關的現象。教具準備玻璃磚、盛水的水槽、空燒杯、激光演示有煙蚊香、一桶水(滴有少量的牛奶)、蠟燭、激光筆、盛有蔗糖水的水槽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觀察法、模型法、歸納法、比較法、討論法。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師:人們能看見東西的條件是什么呢?人們能看見東西必須要有光,而且光必須進入人的眼睛,引起人們的視覺。有了光,我們才可以看到一個清晰明亮的世界,光可以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所以,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光。鑿壁偷光的故事漢朝時,有一人叫匡衡,勤奮好學。家里很窮,白天必須干活,晚上他才能讀書。但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他的鄰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燭光透過來了。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這個故事,對你有哪些啟發?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新課學習一、光源我們想要看見這魅力的世界就必須有光進入我們的眼睛,那哪些物體會發光呢?清晨太陽生氣,萬丈光芒映紅了朵朵朝霞,給大地帶來了光芒和色彩,夜晚花燈齊放,世界依然是姹紫嫣紅。光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多姿多彩的美麗世界。1.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除了太陽、電燈之外,你還知道哪些物體能夠發光?自然界和人類生活中有很多能發光的物體,光源可以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天然光源:能自然發光的物體。如:太陽、恒星、螢火蟲、水母、燈籠魚月亮不是光源?月亮自身并不發光而是反射太陽光,所以不是光源。3.人造光源:由人類制造的發光物體。如:火柴、霓虹燈、點燃的蠟燭、亮著的電燈,篝火、電燈二、光的直線傳播1.光的直線傳播(1)光在空氣中的傳播用激光筆打到墻上,同學們看到墻上的光斑。問題:光是通過怎樣的路徑從激光筆傳到墻面的?即光是如何傳播的?討論:①晚上汽車、摩托車或者是手電筒的光都是怎樣直線傳播的?影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是怎樣的?猜測一下“光”是如何傳播的?”。②在有霧的天氣,可以看到太陽光透過樹叢的光束是怎樣的?;從汽車燈射出的光束是有什么特點?透過樹叢的光束是直的;汽車前燈射出的光束是直的;電影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是直的,激光器發出的光束也是直的;舞臺上射向空中的光束也是直的。總結:這些現象說明,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我們的眼睛可靠嗎?③實驗:點燃衛生香對準開口朝下的大可樂瓶,讓瓶內充滿煙霧,蓋上蓋子。打開激光筆,讓光線射入煙霧中。發現無論從哪個方面射入可樂瓶內,清晰地看到光在可樂瓶內的煙霧中是沿直線傳播的。④現象:能看到一條明顯的光路。⑤結論: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2)光在水中的傳播在水槽中加入少量牛奶(或粉筆灰),用激光筆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觀察光傳播的路徑,實驗現象說明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線傳播。(3)光在玻璃中的傳播取一塊透明的玻璃磚,用激光器照射,光線射入玻璃中。現象:能看到一條直線光路,但不是很明顯。觀察思考:我們觀察到光在空氣中、水中、玻璃中分別是沿直線傳播的,但看到在空氣和水面的分界面上,在玻璃和空氣的分界面上,光線發生了偏折,不再“沿直線傳播”。現象說明光在同一種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問題討論:夜晚仰望天空,我們看到的星星為什么會閃爍?總結:地球周圍的大氣并不均勻,星光穿過不均勻的大氣層時傳播方向要發生偏折。實驗:①用激光筆照射濃度不均勻糖水,觀察光的傳播徑跡。(提前5分鐘準備:把一大塊有些潮解的蔗糖投入水中,不要攪拌,讓它自己溶解,可以得到上面濃度小、下面濃度大的不均勻的蔗糖溶液)②向容器中倒入適量熱水,使蔗糖完全溶解,并用攪拌器充分攪拌勻和。光在不均勻的蔗糖水中傳播路徑向下彎曲光在均勻的蔗糖水中傳播路徑仍是直線結論: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2.光線: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來形象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為了表示光的傳播情況,我們通常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傳播的徑跡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做光線。只是用來形象地描述光的傳播情況,它實際是不存在的。其中直線表示光的傳播徑跡;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光的傳播方向。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叫做模型法。3.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分析(1)影子的形成:①原理:光的直線傳播②成因: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在物體后面便形成的較暗區域,就是我們說的影子。如下圖:影子的形成手影皮影戲(2)日食、月食:①原理:光的直線傳播②成因:日食——地球上的人看太陽,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太陽光被月球擋住了。月食——地球上的人看月亮,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太陽光被地球擋住了。當太陽、月亮、地球運動到一條直線上時,太陽光在沿直線傳播的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月地球,被不透明的月球擋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當地球運行到太陽和月球中間時,太陽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擋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同學們知道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就不會相信古代把日食、月食現象認為是兇兆的迷信說法,所以在今后的學習中同學們一定能夠要用更多的科學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只有科學老師戰勝迷信的武器。(3)小孔成像關于光的直線傳播,在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學者就有所研究了。成書于公元前4世紀的《墨經》中就記載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現象想想做做如圖,在一個空罐子底部中央打一個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將小孔對著燭焰,我們可以看到燭焰在薄膜上呈現的像。仔細觀察小孔成像的特點。從燭焰的不同位置發出的光穿過小孔后是怎樣傳播的?試著畫一畫。實驗目的:探究小孔成像的特點器材:蠟燭、火柴、自制小孔成像器具(針孔照相機)(制作方法:兩個套在一起的硬紙筒,內筒可以前后拉動,內筒的一端蒙上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外筒的前端用硬紙片封死,硬紙片上穿一個小孔,直徑約1mm,不同小組小孔形狀不一樣。)操作步驟:①.讓針孔照相機的小孔對著點燃的蠟燭,使蠟燭與小孔的距離在10-15cm之間,觀察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的情況。②改變蠟燭與小孔的距離,觀察像的變化情況。③保持蠟燭與小孔的距離不變,前后拉動內筒,觀察像的變化情況。分析思考:①像是正立的還是倒立的?改變蠟燭與小孔的距離或前后拉動內筒,像如何變化?②小組間討論,成像情況與小孔的形狀有關嗎?③像是怎樣形成的?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實驗結論:①小孔成像的原理:光的直線傳播②成像特點:倒立的實像(上下、左右都顛倒),像的大小與物體與小孔的距離以及小孔與光屏的距離有關, 當光屏和小孔的位置不變時,蠟燭靠近小孔,像變大;當蠟燭和小孔的位置不變時,光屏遠離小孔,像變大。像的形狀和小孔的形狀無關,只與物體的形狀有關。蠟燭到小孔的距離L1與小孔到光屏的距離L2的關系所成的焰的像L1>L2倒立、縮小、實像L1=L2倒立、等大、實像L1想一想:樹蔭下的光斑是什么形狀的?圓形,因為樹蔭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3.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1)激光準直:在開鑿大山隧道時,工人們常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使掘進機沿直線前進,保證隧道方向不出偏差。(2)射擊時利用“三點一線”進行瞄準:射擊瞄準時,瞄準點、準星、缺口三點在一條直線上。3、站隊列成直線:前面的人擋住了后面人的視線,使后面的人只能看到前面相鄰人的后腦勺。三、光的傳播速度問題:雷聲和閃電在同時同地發生,但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說明什么問題?同學們,喜慶節日放“響炮禮花”的時候,先看到禮花,還是先聽到響聲呢?[來說明光傳播比聲音快。先看到禮花,后聽到響聲。【議一議】光的傳播需要時間嗎?1.光傳播需要時間:比如:太陽光傳到地球需要8分20秒,在房間里開燈,房間立刻被照亮,這不能說明光的傳播不需要時間,而是光傳播的太快,人們無法覺察到。2.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間最快的速度,一般用字母c來表示。光在真空中1s能傳播299792000m,也就是說。真空中的光速為c=2.99792×108m/s。在空氣中的光速是2.997000×108m/s,比真空中的光速略小,一般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光速都表示為c=3×108m/s。在其他介質中光也可以傳播,比如在水中,v水=,在玻璃中v玻璃=。排列一下:v真空>v空氣>v水>v玻璃如果一個飛人以光速繞地球運行,在1s的時間內,能夠繞地球運行7.5圈。我們看到古老的光指導學生看閱讀材料“科學世界我們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問題:①“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單位?②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距離是多少km?③牛郎和織女能每年相會一次嗎?④為什么在形容一個數字很大、很大的時候,常說這是個“天文數字”?[來源:學學生閱讀課文后對以上問題作出解答:①光年是長度的單位,它等于光在1年內傳播的距離.②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距離為:解:1光年=3×108m/s(365×24×3600)s=9.4608×1015m=9.4608×1012kmS=16光年=16×9.4608×1012km=1.51×1014km答:牛郎星和織女星相距1.51×1014km。③牛郎和織女不能每年相會一次.④因為天文數字很大,因此在形容一個數字很大時,常說這是個天文數字.在學生對上述問題作出解答后.教師隨即講解,通過學習閱讀材料我們應該:①宏揚科學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聯系神話故事,用科學的眼光審視神話,是破除迷信的重要方面.②用光速的知識理解自然世界,拓展性地了解一些天文知識,如宇宙之大,恒星發光,銀河系以及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課堂小結課堂練習1.(2020北京)為了觀察光的直線傳播,將一束單色光從玻璃槽的外側由左側傾斜向上射入鹽水中,但光在鹽水中并不是沿著直線傳播,而是發生了彎曲,如圖所示。這是由于( )A.光從空氣到玻璃發生了折射B.鹽水不均勻使光發生了彎曲C.光發生了色散D.光從玻璃到鹽水發生了折射【答案】B【解析】玻璃槽中鹽水不均勻了,越深密度越大,光在不均勻的鹽水中會發生折射現象,因此光在鹽水中并不是沿著直線傳播,而是發生了彎曲。故選B。2.(2020株洲市)2020年6月21日下午15:40,某同學觀察到太陽出現了如右圖所示現象,太陽被月亮遮擋住了一部分,您認為下列哪個原理可以最合理解釋這一現象( )A.光的反射B.光的直線傳播C.光的折射D.無法確定【答案】B【解析】出現如圖所示的現象,太陽被月亮遮擋住了一部分,這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擋住的部分沒有光線,呈現一片黑,而邊緣沒有擋住,可以看到光。故選B。3.(2020內蒙古通遼市).戰國時期,《墨經》中記載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鏡的反射等光學問題.圖中的光學現象與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B.日食現象C.海市蜃樓D.雨后彩虹【答案】B【解析】A、湖中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日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現象,故B符合題意;C、海市蜃樓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雨后天空出現彩虹,是由于太陽光照到空氣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為絢麗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屬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4.(2020寧波市)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國部分地區可以看到日環食奇觀,當天中國郵政發行一套《天文現象》特種郵票,如圖是其中的日環食郵票。關于這一天的描述錯誤的是()A.日環食發生時,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B.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C.2020年,這一天寧波白晝最短D.2020年,寧波正午太陽高度角這一天最大【答案】C【解析】日環食發生時,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月球只遮住了太陽的中心部分,故A敘述正確;新月是一種天文現象,當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時,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對著地球,并且與太陽同升同落,在地球上看不見月球的情況,圖中所示的是新月,故B敘述正確;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浙江省寧波太陽高度最大,晝長夜短,故C錯誤,D敘述正確。故選:C。5.(2020內江市)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___傳播。【答案】直線【解析】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是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6.(2020遼寧營口)小波在湖邊游玩時,看到茂密的樹下有許多圓形光斑,仔細一看是太陽的“像”,這是光的______而形成的;【答案】(1).直線傳播【解析】小波看到茂密的樹下有許多圓形光斑,這是太陽沿直線傳播通過樹葉縫隙成倒立的像。7.(2020貴州安順市)6月21日,在我省大部分地區都有幸看到“日食”這一天文景觀。“日食”是由于太陽光沿 傳播的過程中被月球遮擋形成的。【答案】直線【解析】由于光沿直線傳播,月亮在地球和太陽之間,太陽光被月球擋著而照射不到地球,我們在地球上就看不見或只能看見部分太陽,這就是日食。8.(2020湖南省婁底市)2020年6月21日下午3點半左右,婁底市內絕大部分同學親眼看到了日環食這一難得的景象。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日食屬于光的 現象;如圖中,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 圖。(選填“甲”或“乙”)。【答案】直線傳播;甲。【解析】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當月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并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線,地球處在月球的影子里,這就形成了日食,所以圖甲是日食的成因圖。板書設計第1節?光的直線傳播一、光源:本身能發光的物體1.自然光源:太陽?螢火蟲?水母2.人造光源:蠟燭?燈泡?火把二、光的直線傳播1.條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2.光的直線傳播的實例:(1)影子的形成 ;(2)日食、月食;(3)小孔成像;3.應用(1)激光準直;(2)射擊瞄準時的“三點一線”等三、光速1.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為3×108m/s2.一般情況下:v氣>v液>v固布置作業【必做題】 教材第72頁動手動腦學物理的1、4題.。【選做題】 教材第72頁動手動腦學物理的2、3題.課后反思光的傳播是光現象的第一節課,學生對光已有比較感性的認識,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是理解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因此,在本節課中,運用了大量富有創意的物理實驗,讓學生觀察并得出結論!而實驗中選擇的器材都來源于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品,也是為了告訴學生,物理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把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更好地用物理知識服務與我們的生活。整個探究過程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實驗,培養了學生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態度。在教學過程中展示了有關光現象的一些圖片和視頻,讓學生通過感性認識領略物理的魅力蘊含于生活中,培養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的習慣。13第1節光的直線傳播精選練習一、夯實基礎1.(2020北京)為了觀察光的直線傳播,將一束單色光從玻璃槽的外側由左側傾斜向上射入鹽水中,但光在鹽水中并不是沿著直線傳播,而是發生了彎曲,如圖所示。這是由于( )A.光從空氣到玻璃發生了折射B.鹽水不均勻使光發生了彎曲C.光發生了色散D.光從玻璃到鹽水發生了折射【答案】B【解析】玻璃槽中鹽水不均勻了,越深密度越大,光在不均勻的鹽水中會發生折射現象,因此光在鹽水中并不是沿著直線傳播,而是發生了彎曲。故選B。2.(2020株洲市)2020年6月21日下午15:40,某同學觀察到太陽出現了如右圖所示現象,太陽被月亮遮擋住了一部分,您認為下列哪個原理可以最合理解釋這一現象( )A.光的反射B.光的直線傳播C.光的折射D.無法確定【答案】B【解析】出現如圖所示的現象,太陽被月亮遮擋住了一部分,這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擋住的部分沒有光線,呈現一片黑,而邊緣沒有擋住,可以看到光。故選B。3.(2020廣西河池市)關于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離平面鏡越近,像就越大B.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40m/sC.汽車觀后鏡靠光的折射來觀察路況D.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答案】D【解析】A.平面鏡成像中,像與物等大,故人面鏡時,人的大小沒有變,故像的大小沒有變,故A選項錯誤;B.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108m/s,故B選項錯誤;C.汽車觀后鏡靠光的反射來觀察路況的,故C選項錯誤;D.影子的形成是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故D選項正確。故選D。4.(2020黔東南州)如圖所示,一些金屬條被科技館工作人員按特殊的方式擺放后,在燈光的照射下就出現了栩栩如生的“飛機”,與“飛機”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坐井觀天,所見甚小B.海市蜃樓C.雨后彩虹D.鏡中“花”、水中“月”【答案】A【解析】金屬條被科技館工作人員按特殊的方式擺放后,在燈光的照射下就出現了栩栩如生的“飛機”,其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A.坐井觀天,所見甚小,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故A符合題意;B.海市蜃樓是光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后發生折射,使遠處景物顯示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異幻景,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陽光照到空氣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為絢麗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屬于光的折射,故不符合題意;D.鏡中“花”、水中“月”均屬于平面鏡成像,其形成原理是光的反射,故不符合題意。故選A。5.(2020海南省)如圖所示,站在太陽下的人身后的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沿直線傳播【答案】D【解析】ABCD.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B、C均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6.(2020內蒙古通遼市)戰國時期,《墨經》中記載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鏡的反射等光學問題.圖中的光學現象與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B.日食現象C.海市蜃樓D.雨后彩虹【答案】B【解析】A、湖中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日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現象,故B符合題意;C、海市蜃樓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雨后天空出現彩虹,是由于太陽光照到空氣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為絢麗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屬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7.(2020黑龍江龍東地區)如圖所示現象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A.井底之蛙B.空中彩虹C.水中倒影D.古代女子照鏡子【答案】A【解析】A.井底之蛙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B.空中的彩虹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古代女子照銅鏡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8.(2020內江市)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___傳播。【答案】直線【解析】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是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9.(2020遼寧營口)小波在湖邊游玩時,看到茂密的樹下有許多圓形光斑,仔細一看是太陽的“像”,這是光的______而形成的;【答案】直線傳播【解析】小波看到茂密的樹下有許多圓形光斑,這是太陽沿直線傳播通過樹葉縫隙成倒立的像。10.(2020貴州安順市)6月21日,在我省大部分地區都有幸看到“日食”這一天文景觀。“日食”是由于太陽光沿 傳播的過程中被月球遮擋形成的。【答案】直線【解析】由于光沿直線傳播,月亮在地球和太陽之間,太陽光被月球擋著而照射不到地球,我們在地球上就看不見或只能看見部分太陽,這就是日食。二、提升訓練1.(2020寧波市)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國部分地區可以看到日環食奇觀,當天中國郵政發行一套《天文現象》特種郵票,如圖是其中的日環食郵票。關于這一天的描述錯誤的是()A.日環食發生時,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B.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C.2020年,這一天寧波白晝最短D.2020年,寧波正午太陽高度角這一天最大【答案】C【解析】日環食發生時,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月球只遮住了太陽的中心部分,故A敘述正確;新月是一種天文現象,當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時,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對著地球,并且與太陽同升同落,在地球上看不見月球的情況,圖中所示的是新月,故B敘述正確;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浙江省寧波太陽高度最大,晝長夜短,故C錯誤,D敘述正確。故選:C。2.(2020襄陽市)人們看到的下列現象中,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A.立竿見影B.海市蜃樓C.雨后“彩虹”D.東津大橋水中“倒影”【答案】A【解析】A.立竿見影,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故A符合題意;B.海市蜃樓,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東津大橋水中“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3.(2020湖北荊州)2020年6月23日,中國“北斗系統”的收官之星“北斗3號”順利升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衛星發射過程中,火箭與北斗衛星之間是相對靜止的B.在衛星發射過程中,火箭加速上升時,火箭的動力大于其慣性C.在太空空間站工作的宇航員,觀測到某顆星球的運動速度接近1光年D.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利用超聲波進行工作的【答案】A【解析】A.衛星加速上升過程中,相對于火箭的位置未發生變化,故相對于火箭是靜止的,故A正確;B.火箭加速上升是因為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慣性不是力,推力和慣性無法比較大小,故B錯誤;C.光年是距離單位,則星球的運動速度不能用光年表示,故C錯誤;D.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故D錯誤。故選A。4.(2020泰州市)下列現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海市蜃樓【答案】B【解析】A.水中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不符合題意;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符合題意;C.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現象,不符合題意;D.海市蜃樓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題意。故選B。5.(2020隨州市)2020年6月21日,我國多地觀測到了日環食的天文奇觀。以下現象中與形成日環食的“光學”成因相同的是( )A.水中的倒影B.樹蔭下的光斑C.雨后的彩虹D.海市蜃樓的奇景【答案】B【解析】日環食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線傳播;A.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現象,故A不合題意;B.樹蔭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合題意;D.海市蜃樓,是光的折射現象,故D不合題意。故選D。6.(2020江蘇宿遷市)下列光現象中,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A.露珠下的葉脈B.雨后的彩虹C.陽光下的影子D.拱橋的倒影【答案】C【解析】A.露珠下的葉脈,顯現得特別大,這是由于光發生折射形成的,A項不合題意;B.雨后的彩虹,這是由于光在不均勻的空氣中發生折射形成的,B項不合題意;C.陽光下的影子,這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選項C符合題意;D.拱橋的倒影,這是由于拱橋反射的光在水面再次反射形成的,D項不合題意。故選C。7.(2020鹽城市)6月21日,一場“超級日環食”震撼登場,這次日環食是21世紀以來食分最大的一次。下列現象成因與之相同的是( )A.地面上的影子B.“彎折”的鉛筆C.水中的倒影D.放大的“熊貓”【答案】A【解析】日環食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A.地面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符合題意;B.“彎折”的鉛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題意;C.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題意;D.放大的“熊貓”,屬于凸透鏡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題意。故選A。8.(2020內蒙呼和浩特)自然界有許多奇妙的景觀。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會形成月食現象,例如我們曾經觀賞到的著名的“紅月亮”就是月食天象最精彩的部分。下列光現象的成因與月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A.激光引導掘進方向B.自行車尾燈格外亮C.水中筷子被“折斷”D.瞄準魚的下方才能叉到魚【答案】A【解析】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形成的。A.激光引導掘進方向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故A符合題意;B.自行車尾燈格外亮,是利用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題意;C.水中筷子被“折斷”,是光的折射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瞄準魚的下方才能叉到魚,是光的折射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9.(2020濱州市)下圖所示的光現象中,與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鑿壁偷光B.杯弓蛇影C.海市蜃樓D.長虹飲澗【答案】A【解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A.鑿壁偷光,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符合題意;B.杯弓蛇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不符合題意;C.海市蜃樓,是光在不均勻的空氣中發生偏折所致,屬于光的折射現象,不符合題意;D.長虹飲澗,屬于光的色散現象,不符合題意。故選A。10.(2020湖南省婁底市)2020年6月21日下午3點半左右,婁底市內絕大部分同學親眼看到了日環食這一難得的景象。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日食屬于光的 現象;如圖中,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 圖。(選填“甲”或“乙”)。【答案】直線傳播;甲。【解析】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當月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并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線,地球處在月球的影子里,這就形成了日食,所以圖甲是日食的成因圖。1(共26張PPT)中物理第4章第1節光的直線傳播(八年級上)1課堂導入成語故事鑿壁偷光的故事你知道鑿壁偷光故事的主人公匡衡為什么要偷光?這個故事,對你有哪些啟發?問題:人們能看見東西必須要有光,生活中的光來源于哪里?2課堂活動一、光源1.定義:能夠自身發光的物體叫光源。根據來源,光源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天然光源太陽發光的水母螢火蟲人造光源點燃的蠟燭亮著的電燈發光二極管問題討論:皎潔的皓月和晶瑩剔透的鉆石,是光源嗎?月亮本身不發光,是靠反射太陽的光。鉆石本身也不發光,是靠反射射向它的光,才光彩奪目。因此它們都不是光源。皎潔的月光閃閃發光的鉆石光從光源發出后,是怎樣向四周傳播的呢?二、光的直線傳播1.光在空氣中的傳播觀察思考在有霧的天氣,太陽光透過樹叢的光束和從汽車燈射出的光束是有什么特點?晚上,探照燈發出的光,投影機射向銀幕的光都是怎樣傳播的?透過樹叢的陽光汽車前燈發出的光探照燈發出的光投影機發出的光歸納:它們發出的光束都是直的。探究一:光在空氣中是如何傳播的?現象:發現光在空氣中傳播的路徑是條直線。結論:光在氣體中沿直線傳播。`用激光筆緊貼在白色的顯示屏上射出一束光,觀察光傳播的路徑。光在液體中是不是也沿直線傳播?探究二:光在水中是如何傳播的?現象:發現光在液體中傳播的路徑是條直線。結論:光在液體中沿直線傳播。在盛水的玻璃水槽內滴幾滴牛奶,用激光筆將一束光射到水中,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徑跡。光在透明的固體中是不是也沿直線傳播?2.光在液體中的傳播探究三:光在玻璃中是如何傳播的?現象:發現光在玻璃磚中傳播的路徑是條直線。結論:光在透明固體中沿直線傳播用激光筆往玻璃射入一束光,觀察光在玻璃種的傳播路徑。實驗表明:光在空氣、水、玻璃中沿直線傳播。3.光在固體中的傳播我們觀察到光在空氣中、水中、玻璃中分別是沿直線傳播的,但看到在空氣和水面的分界面上,在玻璃和空氣的分界面上,光線發生了偏折,不再“沿直線傳播”。現象說明:光在同一種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觀察思考4.光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的傳播若光在不同種介質中傳播,會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發生偏折。夜晚仰望天空,我們看到的星星為什么會閃爍?星光閃爍不停的原因是地球的大氣層。在不同高度處的大氣的疏密是不均勻的,而且各處的空氣流動情況在不斷變化,光經過不均勻大氣后的傳播方向發生了變化。使星光受到不規則的扭曲,于是星光就顯得閃爍了。想想議議5.光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光在不均勻液體中傳播探究實驗①用激光筆照射濃度不均勻糖水,觀察光的傳播徑跡。(把一大塊蔗糖投入水中,不要攪拌,蔗糖溶液上面濃度小、下面濃度大)②向容器中倒入適量熱水,使蔗糖完全溶解,并用攪拌器充分攪拌勻和。光在不均勻介質中,傳播的方向會發生彎曲。光在不均勻的蔗糖水溶液中傳播光在均勻的蔗糖水溶液中傳播結論: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6.光線: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這條帶箭頭的直線稱為光線。注意:光線不是實際存在的實物,而是研究光的行進過程中細窄光束的抽象,是表示光的一種理想模型。三、光的直線傳播現象1.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體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物體的影子。手影皮影戲2.日食、月食的成因日食時,地、月、太陽處在同一直線上,月球在中間擋住太陽光,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上,在陰影區的人無法看到太陽,形成日食。月食時,地、月、太陽處在同一直線上,地球在中間擋住太陽光,地球的影子落到月球上,使月球無法反射太陽的光,而無法被看到。形成月食。日食月食3.小孔成像如圖,在一個空罐子底部中央打一個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將小孔對著燭焰,我們可以看到燭焰在薄膜上呈現的像。仔細觀察小孔成像的特點。從燭焰的不同位置發出的光穿過小孔后是怎樣傳播的?試著畫一畫。想想做做(1)步驟:①讓小孔對著點燃的蠟燭,觀察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的情況。②改變蠟燭與小孔的距離,觀察像的變化情況。③保持蠟燭與小孔的距離不變,前后拉動內筒,觀察像的變化情況。(2)小孔成像的原理:光的直線傳播(3)小孔成像的特點:①倒立的實像:實際光線匯聚所成的像.②像的大小與孔到物體的距離、孔到光屏的距離有關.③像的形狀與物體的形狀有關,與孔的形狀無關.問題:樹蔭下的圓形光斑是怎樣形成的?樹蔭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二、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1.激光準直在開鑿大山隧道時,工人們常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使掘進機沿直線前進,保證隧道方向不出偏差。2.射擊瞄準“三點一線”才能射得準,即槍上標尺的缺口、槍上的準星和射擊標要在一條直線上。3.站隊列成直線前面一個同學剛好擋住后面所有的同學,隊伍就直了.三、光的傳播速度雷聲和閃電在同時同地發生,但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說明什么問題?想想議議說明光傳播需要時間.說明光傳播比聲音傳播快.打開燈,房間立刻被照亮,光傳播不需要時間不一定!也可能是光傳播得太快,傳播時間極短,人們無法覺察到。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c=3×108m/s,這是目前為止,我們知道的宇宙間最快的速度。2.光速如果一個飛人以光速c繞地球運行,在1s的時間內,能繞地球運行7.5圈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c光在水中的速度約c光在空氣中的速度非常接近c指導學生看閱讀材料“我們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問題:①“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單位?②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距離是多少km?③牛郎和織女能每年相會一次嗎?④為什么在形容一個數字很大、很大的時候,常說這是個“天文數字”?②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距離為:1光年=3×108m/s×(365×24×3600)s=9.4608×1015m=9.4608×1012kmS=16光年=16×9.4608×1012km=1.51×1014km④因為天文數字很大,因此在形容一個數字很大時,常說這是個天文數字.①光年是長度的單位,它等于光在1年內傳播的距離.③牛郎和織女不能每年相會一次.3課堂小結本堂重點:探究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本堂難點: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過程。4典例分析考點一: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光沿直線傳播。【典型例題1】A(2020湖南湘西)成語“立竿見影”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自然現象,竹竿之所以能在太陽底下形成影子,是因為( )A.光的直線傳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遷移訓練1】(2020北京)為了觀察光的直線傳播,將一束單色光從玻璃槽的外側由左側傾斜向上射入鹽水中,但光在鹽水中并不是沿著直線傳播,而是發生了彎曲,如圖所示。這是由于( )A.光從空氣到玻璃發生了折射B.鹽水不均勻使光發生了彎曲C.光發生了色散D.光從玻璃到鹽水發生了折射B考點二: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典型例題2】(2020湖南婁底市)2020年6月21日下午3點半左右,婁底市內絕大部分同學親眼看到了日環食這一難得的景象。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日食屬于光的 現象;如圖中,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 圖。(選填“甲”或“乙”)。甲直線傳播第1節《光的直線傳播》導學案【學習目標】1.知道什么是光源,能區分哪些物體是光源,并能將光源進行分類。2.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傳直線傳播。3.能用光沿直線傳播來解釋現象,知道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4.知道光在真空(空氣)中的速度。【學習重點】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律、能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一些光現象.【學習難點】能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自主預習】1.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光源。常見的光源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激光引導掘進機,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的原理。3.我們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傳播的徑跡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光線。4.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0×108m/s,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產生的,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說明光速大于聲速。5.“光年”是光在一年內傳播的距離,1光年=9.46×1015m.【合作探究】探究一:光源1.太陽、電燈等物體能夠發光,我們把本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2.光源可分為人造光源(如:發光的電燈、點燃的火把、燃燒的蠟燭、霓虹燈等)和天然光源(如:太陽、水母、螢火蟲、燈籠魚等);3.月亮不能(選填“能”或“不能”)自行發光,不是(選填“是”或“不是”)光源。探究二:光的直線傳播1.光的直線傳播(1)光在空氣中的傳播①想想議議:在有霧的天氣,看到太陽光透過樹叢的光束是怎樣的?從汽車燈射出的光束有什么特點?晚上,手電筒發出的光和電影放映機發出的光都有什么特點?透過樹叢的光束是直的;汽車前燈射出的光是直的;手電筒發出的光也是直的。電影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是直的②實驗:用激光筆照射白墻,看到墻上有一光斑,但光在空氣中的路徑不可見,用噴霧器在筆和墻之間噴水霧,觀察激光在空氣中的傳播路徑。③結論: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空氣是均勻的)(2)光在水中的傳播讓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許牛奶或粉筆末),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徑跡。觀察到的現象說明:光在水中是沿直線傳播。(3)光在玻璃中的傳播用激光筆照射玻璃磚,觀察到光在玻璃中的傳播徑跡是怎樣的。觀察到的現象說明:光在玻璃中是沿直線傳播觀察思考:我們觀察到光在空氣中、水中、玻璃中分別是沿直線傳播的,但看到在空氣和水面的分界面上,在玻璃和空氣的分界面上,光線發生了偏折,不再“沿直線傳播”。現象說明光在同一種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問題討論:夜晚仰望天空,我們看到的星星為什么會閃爍?總結:地球周圍的大氣并不均勻,星光穿過不均勻的大氣層時傳播方向要發生偏折。實驗:①用激光筆照射濃度不均勻糖水,觀察光的傳播徑跡。(提前5分鐘準備:把一大塊有些潮解的蔗糖投入水中,不要攪拌,讓它自己溶解,可以得到上面濃度小、下面濃度大的不均勻的蔗糖溶液)②向容器中倒入適量熱水,使蔗糖完全溶解,并用攪拌器充分攪拌勻和。光在不均勻的蔗糖水中傳播路徑向下彎曲光在均勻的蔗糖水中傳播路徑仍是直線結論: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2.光線:物理學中為了描繪出光在介質中的傳播路徑,引入了光線這一概念。沿光的傳播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直線,光線形象的表示了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模型法。3.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分析(1)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在物體后面便形成的較暗區域,就是我們說的影子.皮影戲就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的原理。影子的形成手影皮影戲(2)日食、月食的成因:①日食的成因: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并且三球在一條直線上,太陽光沿直線傳播過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擋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②月食的成因:當地球運行到太陽和月球中間時,太陽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擋住,地球的黑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3)小孔成像:想想做做如圖,在一個空罐子底部中央打一個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將小孔對著燭焰,我們可以看到燭焰在薄膜上呈現的像。仔細觀察小孔成像的特點。從燭焰的不同位置發出的光穿過小孔后是怎樣傳播的?試著畫一畫。①小孔成像原因:?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如圖所示,蠟燭的燭焰上任意一點發出的光,向四面八方沿直線傳播,只有一部分光束通過小孔到達屏上,在屏上出現一個光點(亮的光斑),燭焰上每一個點均對應于屏上一個光斑,無數的光斑就這樣組成了燭焰的像。②像的特點:由于光是直線傳播的,所以發光點、小孔和小光斑在一條直線上,因此形成的像是倒立的。成的像又能被光屏接收,所以是實像。像的大小與發光體到孔的距離和像到孔的距離有關,發光體到小孔的距離不變,光屏遠離小孔,實像增大;光屏靠近小孔,實像減小;光屏到小孔的距離不變,發光體遠離小孔,實像減小;發光體靠近小孔,實像增大。③像與小孔的關系:小孔成像中,所成像的形狀只與物體相似,與孔的形狀無關。當燦爛的陽光透過濃密的樹葉斜射在地面上的時候,你會在地面上看到許多搖曳的光斑。有趣的是不管樹葉交織成的小孔是什么形狀,每個光斑都是圓形的,原來,這是太陽穿過小孔所成的像,所以它和太陽是形狀一樣。畫出下圖中燭焰的成像的光路3.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光的直線傳播在生活和生產中有什么應用呢?(1)激光準直;在開鑿大山隧道時,工人們常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使掘進機沿直線前進,保證隧道方向不出偏差。(2)射擊時利用“三點一線”進行瞄準:射擊瞄準時,瞄準點、準星、缺口三點在一條直線上。(3)排隊列:前面的人擋住了后面人的視線,使后面的人只能看到前面相鄰人的后腦勺。也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探究三:光速1.光傳播需要時間問題:雷聲和閃電在同時同地發生,但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說明什么問題?同學們,喜慶節日放“響炮禮花”的時候,先看到禮花,還是先聽到響聲呢?說明光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先看到禮花,后聽到響聲。光傳播需要時間:太陽光傳到地球需要8分20秒,在房間里開燈,房間立刻被照亮,這不能說明光的傳播不需要時間,而是光傳播的太快,人們無法覺察到。2.光速(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真空中的光速用字母c表示,通常情況下可以近似取為3×108m/s=3×105km/s.(2)光在空氣中速度的非常接近真空中的速度,所以我們一般把空氣中的光速也取3×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小,在玻璃中的速度比在水中小。閱讀材料“科學世界我們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問題:1.“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單位?光年是長度的單位,它等于光在1年內傳播的距離.2.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距離是多少千米?解:1光年=3×108m/s×(365×24×3600)s=9.4608×1015m=9.4608×1012kmS=16光年=16×9.4608×1012km=1.51×1014km3.為什么在形容一個數字很大的時候常說這是個“天文數字”?因為天文數字很大,因此在形容一個數字很大時,常說這是個天文數字.【精講點撥】1.通過在空氣中、在水中、在玻璃中光都是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可以幫助學生總結出:光在同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結論.這在物理上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歸納方法.2.在光的傳播路線不易看清時,加入一些煙霧、黑墨水,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光的傳播路線.此處用到了轉換法.用光線來表示光的傳播路線,可以更形象簡單地描述和研究光現象及規律,物理學中成為理想模型法。3.通過在空氣中、在水中、在玻璃中光都是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可以幫助學生總結出:光在同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結論.這在物理上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歸納方法.【歸納整理】【當堂練習】1.(2020北京)為了觀察光的直線傳播,將一束單色光從玻璃槽的外側由左側傾斜向上射入鹽水中,但光在鹽水中并不是沿著直線傳播,而是發生了彎曲,如圖所示。這是由于( )A.光從空氣到玻璃發生了折射B.鹽水不均勻使光發生了彎曲C.光發生了色散D.光從玻璃到鹽水發生了折射【答案】B【解析】玻璃槽中鹽水不均勻了,越深密度越大,光在不均勻的鹽水中會發生折射現象,因此光在鹽水中并不是沿著直線傳播,而是發生了彎曲。故選B。2.(2020株洲市)2020年6月21日下午15:40,某同學觀察到太陽出現了如右圖所示現象,太陽被月亮遮擋住了一部分,您認為下列哪個原理可以最合理解釋這一現象( )A.光的反射B.光的直線傳播C.光的折射D.無法確定【答案】B【解析】出現如圖所示的現象,太陽被月亮遮擋住了一部分,這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擋住的部分沒有光線,呈現一片黑,而邊緣沒有擋住,可以看到光。故選B。3.(2020內蒙古通遼市).戰國時期,《墨經》中記載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鏡的反射等光學問題.圖中的光學現象與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B.日食現象C.海市蜃樓D.雨后彩虹【答案】B【解析】A、湖中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日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現象,故B符合題意;C、海市蜃樓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雨后天空出現彩虹,是由于太陽光照到空氣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為絢麗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屬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4.(2020寧波市)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國部分地區可以看到日環食奇觀,當天中國郵政發行一套《天文現象》特種郵票,如圖是其中的日環食郵票。關于這一天的描述錯誤的是()A.日環食發生時,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B.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C.2020年,這一天寧波白晝最短D.2020年,寧波正午太陽高度角這一天最大【答案】C【解析】日環食發生時,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月球只遮住了太陽的中心部分,故A敘述正確;新月是一種天文現象,當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時,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對著地球,并且與太陽同升同落,在地球上看不見月球的情況,圖中所示的是新月,故B敘述正確;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浙江省寧波太陽高度最大,晝長夜短,故C錯誤,D敘述正確。故選:C。5.(2020內江市)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___傳播。【答案】直線【解析】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是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6.(2020遼寧營口)小波在湖邊游玩時,看到茂密的樹下有許多圓形光斑,仔細一看是太陽的“像”,這是光的______而形成的;【答案】(1).直線傳播【解析】小波看到茂密的樹下有許多圓形光斑,這是太陽沿直線傳播通過樹葉縫隙成倒立的像。7.(2020貴州安順市)6月21日,在我省大部分地區都有幸看到“日食”這一天文景觀。“日食”是由于太陽光沿 傳播的過程中被月球遮擋形成的。【答案】直線【解析】由于光沿直線傳播,月亮在地球和太陽之間,太陽光被月球擋著而照射不到地球,我們在地球上就看不見或只能看見部分太陽,這就是日食。8.(2020湖南省婁底市)2020年6月21日下午3點半左右,婁底市內絕大部分同學親眼看到了日環食這一難得的景象。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日食屬于光的 現象;如圖中,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 圖。(選填“甲”或“乙”)。【答案】直線傳播;甲。【解析】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當月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并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線,地球處在月球的影子里,這就形成了日食,所以圖甲是日食的成因圖。【課后反思】本節課學習中,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不足,有什么體會。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_2021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4.1光的直線傳播導學案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10116449.docx 2020_2021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4.1光的直線傳播教學設計新版新人教版20210116450.docx 2020_2021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4.1光的直線傳播精選練習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10116451.docx 4.1 光的直線傳播(課件).pptx p70光在水中傳播.wmv 光在不均勻介質中傳播路線發生彎曲.wmv 光的直線傳播實驗.wmv 太陽升起.wmv 日食原理.wmv 月食形成.wmv 激光準直 .wmv 玻璃磚.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