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讓“心靈之窗”永遠明亮 勵志隊 近幾年,學生近視的發病率越來越小齡化 ,而且規模 越來越大。仔細觀察周圍的現象,很多學生都戴上了眼鏡,這不得不讓人沉思:一方面,各級各類的學校里近視的學生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包括家長和教師都對近視的認識嚴重不足,甚至存在錯誤的認識。雖然學校每天都有規定的做眼保健操的時間,但是大多數學生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到它的意義,使他們認識到從小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護眼意識,更好地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提出了這個課題。 一、活動背景 認知目標: 學生查閱資料,查出視力不正常的原因,找到怎樣愛護和保護眼睛的方法。 能力目標:? 1、學生通過活動提高組織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2、學生學會收集資料、處理信息。 情感目標: 樹立學生愛護眼睛的意識,養成愛護眼睛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 學生已有的學科知識背景,通過科學、品德與社會學習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上網查閱資料的能力,能夠了解近視眼帶來的危害; 2.學生已有對問題分析、探討、解決的能力,自主調查研究的能力,組織活動與社會人群溝通的能力; 3.學生對本課題很感興趣; 三、參與者特征分析 1.教師已經具備了與眼睛相關的知識(如:眼睛的構造,近視的危害等) 2.教師從教數年有豐富的組織管理能力、指導能力、教學研究能力; 3.有相關的綜合活動課題研究經驗 四、指導者能力分析 (一)討論確立時間探究的內容 (二)活動計劃安排 (三)具體實施過程 五、活動過程 (一)討論確立時間探究的內容 根據“讓‘心靈之窗’永遠明亮”這個課題,組織學生討論應該研究的內容。有的學生想知道為什么有這么多‘近視眼’;有的想知道近視眼有什么壞處;有的同學想了解近視眼怎么形成,如何才能預防近視;患有的同學想知道近視后還能不能治好。根據提出的疑問,學生自愿劃分為A.B.C.D.4個小組,各小組選出一個組長,負責本組人員的組織與協調。 時間安排:大約4周 第一周,分組討論各組的活動方案、方法; 第二周,進行調查、采訪,收集資料與數據; 第三周,整理資料,討論總結收獲與結論; 第四周,向全校師生提倡保護視力,并對一部 分同學進行跟蹤調查,做海報; (二) 活動計劃安排 A組 調查身邊同學的視力狀況 為了準確了解我們學校學生的視力狀況,A組成員制定了周圍同學視力狀況與習慣調查表(見附表1),并在我們學校展開了為期兩周的近視情況調查研究。由于平時學習時間比較緊張,我們主要依靠課外時間,如課間、飯后、課外活動時間等進行調查。同時為了進展順利,我們這一小組選的都是性格活潑、開朗大方、善于交流的同學。 雖然如此,有時候還會碰到一些困難,有時表達不清楚,讓別人一頭霧水,或者別人沒有時間不能配合。教師應該給予語言交流的指導。 (三) 具體實施過程 年齡 你目前的視力? 你看書、寫字離書面的大約距離? 你在家讀書、寫字時光線是否充足? 你平均每天玩電腦和看電視的時間? 附錄 表1 視力狀況與習慣調查表 B組 負責上網查資料,走訪醫院 B組的任務是研究與近視相關的知識,包括近視是怎樣產生的,如何有效的預防近視,近視了還可以恢復嗎,什么是假性近視,近視有哪些其他危害等問題,活動分為以下三個環節: 1.外出采訪 教師先聯系了附近醫院的眼科專家教授,方便了學生進行采訪,準備好主要采訪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提問,做了大量紀錄。 2.查閱資料 教師安排學校閱覽室、辦公室的電腦對學生隨時開放。通過學生的親自實踐、查閱資料,進而更深入的探索,發現其中奧秘。 3.匯總整理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匯總 ,學生收獲了很多,比如:預防近視度數加深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屬于近視的前兆等。 C組 采訪近視患者 采訪之前,C組同學進過激烈討論,確定幾個重要而且感興趣的話題,分別對教師和學生進行了采訪。同時又分工明確,組長負責采訪,各組員負責記錄。最后分別選出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利用課余時間在班上談體會,談近視的感受及生活中的不便之處等。 D組 負責宣傳和跟蹤調查 為了讓這次活動更有意義,D組經過討論修改,撰寫了一份倡議書《讓心靈之窗永遠明亮》,教師參與并制作了跟蹤統計表(見附表2)倡議書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介紹近視者的痛苦; (2)提出了有效預防近視的方法和日常注意事項; (3)呼吁大家一起來保護我們的心靈之窗。 時間 年 月 年 月 學期 比較 姓名 視力 視力 左 右 左 右 表2 學生視力跟蹤統計表(請先正確使用視力表測試) 1.準備幾份視力表 2.聯系附近醫院的眼科醫生 3.明確圖書館的開放時間 4.聯系好教師指導學生使用辦公室的電腦 六、需要的教學資源 1.小組報告(展示圖片、表格) 2.情景劇——告別近視眼 3.展示有關保護眼睛的海報 4.保護眼睛的標語 5.寫倡議書 七、活動成果表現形式 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