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南省長沙市雷鋒學校2011-2012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試題(全套)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南省長沙市雷鋒學校2011-2012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試題(全套)

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考試時間:2011年10 月 11日 上午10︰20—11︰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 下列各組物質中全是內環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紅蛋白、H+ B.有氧呼吸酶、抗體、激素、H2O
C.血漿蛋白、Ca2+、載體蛋白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2. 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血漿成分滲出毛細血管就成為組織液 B.組織液滲入毛細血管就成為血漿
C.組織液滲入毛細淋巴管就成為淋巴 D.淋巴滲出毛細淋巴管就成為組織液
3. 下列有關人體細胞外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人體內的細胞外液構成了人體的內環境
B.人體的細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
C.人體內的所有液體統稱細胞外液
D.人體內細胞通過細胞外液與周圍環境交換物質
4. 血漿中的水來自:
A.組織液、細胞液 B.消化道、組織液和淋巴
C.淋巴、組織液 D.血漿、消化道
5. 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當穩態遭到破壞,必將引起:
A.酶促反應速率的加快 B.兒童患佝僂病
C.細胞代謝紊亂 D.成年人患肌無力病
6. 人體出現組織水腫的原因可能是:
①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過少 ②血液中尿素含量過高 ③血糖含量過高 ④淋巴循環受阻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②③
7. 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正常人血液中的pH通常在7.35—7.45之間
B. 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對血液中酸堿度起緩沖作用
C. 內環境穩態的維持依賴于各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
D. 內環境的穩態是神經—體液調節的結果
8. 人體內環境必須保持相對穩定狀態,才能保證組織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下列各項生理活動中,與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無直接關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
C.血液運輸養料和廢物 D.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9. 下列現象屬于反射的是:
A.含羞草的葉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 B.草履蟲游向食物豐富的地方
C.白粉虱聚集到黃色燈光下 D.正在吃草的羊聽到異常的聲響立即逃走
10. 給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進行輸氧時,要在純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氣體,以維持呼吸中樞的興奮,這主要是利用什么調節:
A. 神經調節 B. 體液調節
C. 激素調節 D. 內分泌調節
11. 右圖為突觸結構模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a中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信息傳遞需要能量
B.①中內容物釋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觸前膜的主動運輸
C.①中內容物使b興奮時,興奮處膜外為負電位
D.②處的液體為組織液,傳遞興奮時含有能被③特異性識
別的物質
12. 某人腰椎部因受外傷造成右側下肢運動障礙,但有感覺。該病人受損傷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傳入神經 ②傳出神經 ③感受器 ④神經中樞 ⑤效應器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⑤
13. 下圖示神經元局部模式圖。當人體內興奮流經該神經元時,在神經纖維膜內外的電流方向是:
A.都是由左向右
B.都是由右向左
C.膜內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膜內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14. 某些麻醉劑是一種神經遞質的阻斷劑,當人體使用這些麻醉劑后,痛覺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經的傳遞功能正常。這一事實說明:21世紀教育網
A. 不同的神經纖維是以不同的遞質傳遞 B. 不同神經元之間的遞質可能不同
C. 所有的神經之間的遞質可能相同 D. 麻醉劑能作用于大腦皮層,使人意識模糊
15. 在有關神經調節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狗在聽到鈴聲后分泌唾液這一反射活動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動的神經末梢一起構成效應器
B. 興奮傳導時,往往是從一個神經元的樹突傳給下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或細胞體
C. 在人體反射活動過程中,神經元膜內電荷移動的方向與膜外電荷移動的方向相反
D. 體內大多數內分泌腺都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
16. 當人吃了過咸的食物時,機體對細胞外液滲透壓的調節過程有如下幾步,其中正確的是:
①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興奮 ②大腦皮層興奮產生渴覺 ③下丘腦神經細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攝水量增加 ⑤減少尿的排出
A. ①→② →③ →④ → ⑤ B. ② → ① → ④ → ③ → ⑤
C. ① →② → ④或① → ③ → ⑤ D. ② → ① → ④或② → ① → ③ → ⑤
17. 下列屬于人在寒冷環境中的身體變化是:
①皮膚血管收縮 ②增加皮膚的血流量 ③汗腺分泌增多 ④汗液幾乎不分泌 ⑤代謝活動增強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
18. 下列屬于特異性免疫的一組是:
A.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種卡介苗
B.種牛痘預防天花與皮膚的屏障作用
C.患過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針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殺菌作用與服用小兒麻痹預防糖丸
19. 取一只小鼠的皮膚,分別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膚移植更易成功,這個實驗結果說明對異體皮膚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細胞 B.T淋巴細胞
C.B淋巴細胞 D.吞噬細胞
20.吞噬細胞不參與的是:
A.非特異性免疫 B.體液免疫
C.細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體
21.下列關于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特點,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神經調節迅速、準確,作用時間短暫,但作用范圍比較局限
B.體液調節緩慢,作用范圍廣泛,作用時間持久
C.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共同協調,相輔相成,地位平等
D.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共同協調,相輔相成,但以神經調節為主
22. 人類對感冒病毒好象很無奈,感冒剛好有可能再感冒,主要原因是:
A. 人體中沒有抵抗感冒的物質 B. 人體效應T細胞失去了功能
C. 人體免疫系統遭到病毒的破壞 D. 感冒病毒的變異性極大
24.人體大面積燒傷后,容易發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
A. 過敏反應增強 B. 細胞免疫作用減弱
C. 漿細胞數量減少 D. 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下降
25. 下圖是兩次注射同一種抗原后,人體內產生的抗體情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第二次注射同一種抗原后,記憶細胞大量形成漿細胞
B.與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產生的抗體效率低,保持時間較短
C.圖中說明預防接種往往需注射同種抗原2至3次,每次要隔一 定時間
D.圖中說明抗原接種量越大,產生的抗體越多
26.如果給人體注射滅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預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滅活病毒在體內引起的免疫反應,正確的是:
A.B細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應B細胞,能使靶細胞裂解
B.T細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應T細胞,能釋放淋巴因子
C.吞噬細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應細胞,能產生相應的抗體
D.淋巴細胞吞噬該病毒后形成記憶細胞,能釋放白細胞介素
27. 某患者一只眼球受傷導致晶狀體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則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將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狀體蛋白進入血液后成為抗原,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會攻擊另一只眼球組織。這一過程與下列哪一現象的免疫學原理相同:
A.少數患者注射青霉素后產生休克反應
B.感染HIV病毒導致人體免疫機能缺失
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體產生相應抗體
D.產生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理過程21世紀教育網
28. 盲人用手指“閱讀”盲文報刊時,需要參與的神經中樞有:
A.言語區 B.軀體運動中樞
C.軀體感覺中樞 D.以上全部都參與
29.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肥胖可能與大腦中多巴胺的作用有關,多巴胺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在興奮傳導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興奮傳導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突觸前神經元釋放多巴胺與高爾基體和線粒體有關
B. 突觸小體可完成“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C.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后,將使突觸后膜的電位逆轉
D.興奮只能以局部電流的形式在多個神經元之間單向傳遞
30.為了驗證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設計實驗方案時,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藥物前后小鼠癥狀的變化為觀察指標,則下列對實驗組小鼠注射藥物的順序,正確的是A.先注射胰島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島素溶液,再注射胰島素溶液
C.先注射胰島素溶液,后注射生理鹽水
D.先注射生理鹽水,后注射胰島素溶液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31-35題,共40分)
31.(10分,每空1分)下圖為體內細胞與內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此圖表示細胞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其中毛細血管管壁細胞生活的具體內環境是
。(填標號)
⑵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有多種。以氧氣為例,氧氣從血液中進入組織細胞的方式是 ;紅細胞所攜帶的氧氣至少需要通過 層膜才能被組織細胞①利用,氧氣主要參與有氧呼吸的第 階段。
⑶血漿、組織液和淋巴三者之間既有密切關系,又有一定區別。一般情況下,②與③成分上的主要區別是 。
⑷在一些病理條件下,血漿、組織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發生變化。如我國發現的多例頭部浮腫的“大頭”娃娃,他們的主食是蛋白質含量低下的劣質奶粉,其頭部浮腫的主要原因是圖中________的液體增多所致。(填標號)
⑸如果該圖為肝臟組織局部結構模式圖,則B端與A端液體相比較,明顯增加的物質有 。
21世紀教育網
⑹如果圖中①細胞為B淋巴細胞,則合成抗體的細胞器是 ,抗體存在于上圖中的 部位(填標號),B淋巴細胞參與人體特異性免疫中的     免疫。
32.(6分,每空1分)圖甲表示與縮手反射相關的結構,圖乙是圖甲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中f表示的結構是 ,乙圖是甲圖中 (填字母)的亞顯微結構放大模式圖,乙圖中的B為一個神經元的 。
(2)縮手反射時,興奮從A傳到B的信號物質是 。該反射弧由   個神經元組成。
(3)已知A釋放的某種物質可使B興奮,當完成一次興奮傳遞后,該種物質立即被分解。某種藥物可以阻止該種物質的分解,這種藥物的即時效應是 。
33. (9分,每空1分)下圖為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在攝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變化曲線。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曲線 為正常人的,曲線 為糖尿病患者的。
(2)造成AB段血糖升高生理活動可能是 ______ _ ,該過程主要發生在小腸中。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是 。
(3)在乙的血糖濃度變化中,實現BC段的主要代謝途徑有:葡萄糖 、 合成 、 轉化為脂肪等。能夠促進BC過程進行的激素是 。
(4)曲線CD段表示乙處在饑餓狀態時的血糖濃度,此時維持血糖濃度相對穩定的代謝途徑主要是______ 。
(5)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攝取葡萄糖1h后,給他注射胰島素,請在圖中繪出他體內血糖含量的變化曲線(表示出大致趨勢即可)
34.(7分,每空1分)下圖所示為某種免疫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b細胞為___________,溶酶體分解抗原的過程在免疫學上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紀教育網
(2)d細胞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機體中該細胞是由_________細胞或__________細胞增殖分化來的。
(3)若用大劑量的X射線殺死c細胞,對機體免疫會造成什么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該抗原刺激機體產生以上免疫過程時,同時刺激機體產生其他特異性免疫,請說明免疫類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8分,每空2分)為了探究動物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機理,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知識準備: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甲狀腺是合成、加工、貯存、分泌甲狀腺激素的器官。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驟:
第一步:取健康雄兔15只,將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別給每只兔注射適量的放射性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定時間用放射性測量儀分別測定每只兔子甲狀腺中碘的含量,記錄并計算平均值。
第三步:3天后,將15只實驗兔隨機均分為A、B、C三組。
第四步:向A組注射一定量的無放射性的甲狀腺激素溶液,向B組注射等量的無放射性的促甲狀腺激素溶液,向C組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
第五步:每隔一段時間,分別測定三組兔子甲狀腺中碘的含量,記錄并計算平均值。
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上述實驗方法第一步中的兩處不妥之處:
。
(2)若給C組的另一只兔子注射一定量的甲狀腺激素抑制劑,抑制甲狀腺對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則兔子血液內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的變化分別是 、 。
21世紀教育網
座號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考試時間:2011年10 月 11日 上午8︰30—10︰0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道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將答案的字母代號填入答卷的表格內。每小題2分,共60分)
1.下列關于區域主要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A.區域都具有明確的界線
B.區域內部表現出明顯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則具有顯著的差異性
C.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
D.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會影響到周邊相關的地區21世紀教育網
2.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
①冬小麥與春小麥主要產區的分界線 ②農區畜牧業與牧區畜牧業分布的界線
③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 ④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與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的界線
A.①②  ?。拢邰堋 ? C.①③   D.②④
3.關于區域空間分布形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農業表現為面狀 ②交通運輸線表現為線狀和網絡狀
③城市和工業表現為島狀 ④城市群和工業區表現為點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區域的發展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階段、成長階段和衰落階段。初期階段主要表現為以傳統農業為主體,成長階段可分為工業化階段和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讀下圖,回答4—5題。
C.工業化的起步源于本階段科技的創新
D.人地關系的不協調已表現得比較明顯
5.圖中A、B、C各點分別代表區域發展不同時期的產業結構特征。從區域發展的過程來看,其正確的順序是
A.A-B-C B.B-C-A C.C-A-B D.B-A-C
6.下列關于區域發展水平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國內生產總值高的區域,一定是發達地區
B.高收入的地區,一定是發達地區
C.發達地區,人均國民收入一般較高
D.第三產業產值比重越高,區域發展水平越低
7.讀山西近年來的產業結構圖,該省產業結構變化是
A.第一產業比重略有回升 B.第二產業的比重開始下降
C.第二產業的比重持續上升且占據主導地位 D.第三產業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大
讀某地區三大產業產值和就業結構變化圖,回答8—9題。
8.對該地區產業結構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A.產業結構變化以工業化拉動為主 B.第一產業產值迅速下降
C.第二產業產值比例變幅最大 D.產業結構逐步轉型并得到優化
9.對該地區就業結構情況敘述正確的是
A.第一產業就業人數比重持續下降 B.第二產業就業人數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產業就業人數比重最低且增長緩慢 D.第二、三產業對剩余勞動力的吸收有限
10.下列關于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區域發展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A.傳統農業占絕對優勢,工業化尚未起步
B.區域內部的經濟差異比較大
C.區域對外開放程度較低,對外貿易規模小
D.整個區域處于不平衡的發展狀態
11.關于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區域發展的敘述,錯誤的是
A.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和產值比重明顯地超過第二產業
B.高科技成為推動區域增長的重要力量
C.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逐步形成
D.區域內部的發展差異逐漸擴大
“我在這里可以告訴大家,中國政府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決心不會動搖,政策不會改變,力度不會減弱?!?009年10月1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十屆西部國際博覽會上宣布,中國政府“正在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同時倡議西部開發加強國際合作。據此回答12—13題。
12.下列省份中屬于西部大開發省份,但不屬于西部經濟地帶的是
A.新、青 B.川、滇 C.內蒙古、桂 D.魯、陜
13.我國在西部開發過程中注意了很多問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注意改善生態環境 ②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③借助沿邊貿易優勢,
成為我國對外貿易、國際金融基地 ④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⑤利用草場的資源優勢,加強牧區建設,發展好畜牧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14.表中數碼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區依次是
A.上海、山東、浙江、廣東 B.上海、廣東、山東、浙江
C.廣東、上海、山東、浙江 D.廣東、上海、浙江、山東
15.下列有關四省市特征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A.人口總數最多的是① B.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②
C.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最高的是③ D.城市人口數最少的是④
下圖中甲、乙表示兩個不同的區域,據此完成16—17題。
16.若甲表示我國的東部地帶,乙表示中西部地帶,則沿箭頭①方向在區域間調配的是
①水源 ②資金 ③能源 ④技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若甲表示發達國家,乙表示發展中國家,則箭頭②方向在區域間調配的是
①勞動力 ②礦產 ③技術 ④工業制成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讀我國承接全球IT產業轉移的路徑示意圖和IT產業全球化競爭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圖,回答18—19題。
18.我國大陸三大信息產業集聚帶不包括
A.珠江三角洲 B.長江三角洲 C.成渝地區 D.環渤海地區
19.圖中“c”的含義是
A.品牌和核心技術 B. 制造和生產
C.加工和組裝 D.市場和運輸
20.下列有關該區域產業結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發展變化
B.資源密集型 技術密集型 資金密集型
C.對環境的影響經歷了重度污染 中度污染 輕度污染的過程
D.這種變化是發達國家向外轉移產業的結果
21.下列關于產業結構變化對區域發展帶來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較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產業,增大了區域間的經濟差距
B.資源密集型產業的移入,可能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C.產業移出地區會出現嚴重的失業問題
D.產業的升級有利于解決本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就業壓力
下圖示意我國及東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帶能源自給率的變化情況。完成22—23題。
21世紀教育網
22.圖中四條曲線代表西部地帶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21世紀教育網
23.下列地區可以大量調出能源輸往Ⅳ地帶的是
①東北地區 ②西北地區
③青藏地區 ④西南地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南水北調東線方案的優勢是
A.地勢南高北低可自流輸水21世紀教育網
B.有京杭大運河及一些湖泊可以利用
C.東線工程流經的是人口稀少區
D.東線工程水質是最好的
25.京津所在的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
①工農業生產發達②水資源浪費嚴重③人均江河徑流量較少④人少地廣,灌溉面積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6.西北地區的自然景觀為
A.以荒漠為主 B.以草原為主
C.以森林、草原為主 D.以草原、荒漠為主
27.限制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的稀缺性資源是
A.水資源 B.石油資源 C .天然氣資源 D.太陽輻射能
28.全球荒漠分布地區主要受哪幾種氣候類型控制
①熱帶季風氣候 ②熱帶沙漠氣候
③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亞熱帶季風氣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積約3600萬平方千米,而且呈擴大和加劇的趨勢,其影響因素中不包括
A.地震、火山、泥石流頻發 B.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C.亂墾濫伐、砍伐森林 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30.2001年3月,我國對樓蘭古城及羅布泊的考古和科學考察表明
A.荒漠化問題發生在工業時代,古代不曾出現過
B.荒漠化完全是戰爭、瘟疫等人為原因造成的
C.人為破壞植被,導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發生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質時期的自然過程形成的,有沙質荒漠和礫質荒漠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請將正確答案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共40分。
31、讀我國西電東輸略圖,回答:(14分)
(1)我國常規能源豐富,但分布不均。煤炭主要分布在 地區,水能90%的可開發裝機容量集中分布在 、中南、西北地區。
(2)A線工程是將內蒙古、 、陜西等省區的火電送到 地區;
B線工程是將 地區的 (能源名稱)輸往滬寧杭地區;
C線工程是將 流域的水力資源輸往 三角洲地區。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3)圖中三線目的地大量輸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
。
(4)A、B、C工程的實施,對能源的輸入地的積極意義是
;
對能源的輸出地的積極意義是

32、讀我國三個經濟地帶的產業結構(1999年)圖,回答問題。(16分)
(1)A、B、C三種圖例分別表示我國第一、二、三產業的哪一種?
(2)①、②、③圖分別表示我國東、中、西部經濟地帶的哪一個?判斷依據是什么?
(3)我國東、中、西部經濟地帶第一、二、三產業結構的差異是什么?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么?
(4)今后三個經濟地帶產業結構的變化趨勢如何?
33、讀下圖回答:(10分)
(1)我國這個地區荒漠化快的原因是 。
(2)A沙漠的名稱是 。
(3)華北地區經常出現的 是土地荒漠化的跡象。
(4)土地荒漠化向東、向南擴展的原因是什么
(5)針對圖中所示地區出現的環境問題,我國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考試時間:2011年10 月 12日 上午8︰20—10︰00
本試卷分為四個部分,包括聽力、語言知識運用、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
PART ON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0 marks)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ll hear 6conversations between 2 speakers. For each conversation, there are several questions and each question is followed by 3 choices.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carefully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by mark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A, B or C) on the question booklet.You will hear each conversation TWICE。
Conversation 1
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s friend
A. She is losing weight.
B. She likes the jeans very much.
C. She usually wears the same size.
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can’t return the jeans.
B. She had better keep the receipt(收據).
C. She can exchange the jeans at any time.
Conversation 2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 movie. B.Brad’s new house. C.Weekend plans.
4.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parties
A. Fun. B. Noisy. C. Exciting.
Conversation 3
5. How will the speakers get to the port
A. By bus. B. By ship. C. By taxi.
6. When will the speakers get aboard
A. At 9:00 p.m. B. At 11:00 p.m. C. At 11:30 p.m.
Conversation 4
7.Where does the smoke come from according to the woman
A. A village. B. A forest. C. A park.
8. What is the probable cause of the fire
A. Some students are having a picnic there.
B. Some students are setting off fireworks there.
C. Some students are playing with fire there.
9.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A. Go to the police station to report the thing.
B. Put out the fire with the firefighters.
C. Give the firefighters a ring.
Conversation 5
10.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At home. B. In the office. C. In the hospital.
11.What happened to the man
A. He fell and hurt himself badly.
B. He was sick and was taken to hospital.
C. He broke his legs and arms during work.
12.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Doctor and patient. B. Brother and sister. C. Teacher and student.
Conversation 6
13.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e after she leaves school
A. A typist. B. A clerk. C. A vet.
14.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be
A. An engineer. B. A teacher. C. An animal doctor.
15. How can we describe the woman’s first response to the man’s plan
A. Surprised. B. Indifferent. (漠不關心的) C. Supportive.
Section B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ll hear a mini-talk. 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fill in the nummbered blanks with the information you’ve got.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NO MORE THAN 3 WORDS. You’ll hear the mini-talk TWICE.
A Trip to Greece
Time Arrangement
Next Friday Set off from 16
6:30 a.m. next Friday Get to the 17
At 18 p.m. Arrive in Athens
On next Saturday Go to 1921世紀教育網
On nex 20 Eat at the Greek restaurant
PART TWO: LANGUAGE KNOWLEDGE(35 marks)
Section A(15 marks)
Directions: Beneath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here are 4 choices marked A,B,C and D. Choos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21. —At lunch time I’d like to have a chat with you.
— ________. Have what with me
A. I apologize. B. Pardon C. I see. D. Forgive me.
22. —Is Alice still acting
—I’m afraid not. She is said ______ the stage(舞臺) already, as she has become a director(導演).
A. to have left B. leaving C. to have been left D. to be left
23. ______ the bad news made him cry.
A. Hear B. Heard C. Hearing D. Is hearing21世紀教育網
24. Those workers in the factory prefer working for long hours to _______ more money to support their families.
A. give B. giving C. be given D. being given
25. The meeting __________ next week is very important.
A. to hold B. to be held C. holding D. held21世紀教育網
26. The boy wanted to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 but his parents told him ___.
A. not to B not to do C. not do it D. do not to
27. They have produced _______ they did last year.
A. twice more rice as B. twice as much rice as
C. twice as many rice as D. as twice many rice as
28. Mrs. Brown ____ her husband to give up smoking because he was in poor health, but he didn’t listen.
A. promised B. forgave C. persuaded D. advised
29. I don’t doubt_________ the Rockets will defeat the Washington Wizards in the next game.
A. when B. if C. how D. that
30. Mr. Harris apologized ______ the lady ______what they had done.
A. to; to B. to; for
C. to; for D. for; for
31. If you don’t go to the party, ________I.
A. so do B. so will C. nor do D. neither shall
32. Lily regretted ______ to Mary’s birthday party last Sunday.
A. not to go B. not go
C. not going D. not to be going
33. —I didn’t mean ______ my mother.
—But talking to her like that,I think , meant ______ her.
A. hurting ; hurting B. to hurt; hurting
C. hurting; to hurt D. to hurt; to hurt
34. The police officer, as well as his team, ________ deter-mined to find out the missing boy, even though both his family and teacher _______ almost given up hope.
A. is; have B. are; have C. is; has D. are; has
35. I always saw the old man _______ 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 but surprisingly, I saw him __________ a car this morning.
A. begging; drive B. beg; drive C. begging; driving D. beg; driving
Section B(20 marks)
Directions: For each blank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there are four words or phrases marked A, B, C and 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word or phrase that best fits the context.
The story happened when I was 16. When I was leaving the train station with my father, a woman 36 us and said that her money had been stolen. She asked 37 my father could lend her some money to go back home. My father 38 her what she asked and told her not to worry about 39 it back. I was 40 . How could my own father be so easily cheated It was 41 to me that she was lying, staying in the 42 all day long to catch the next fool. "She was 43 !"I screamed. "Why did you give her anything 44 "My father looked at me and I could 45 that he was a bit angry. "And how would you like me to 46 "he said, "Should I tell her that I am a college professor and that I can 47 her cheating " I did not 48 him at all, and then he told me 49 that I would never forget. "First, she would not do this if she did not need the 50 . Second, I made her happy, because now she thinks that she is 51 than me, and I do not mind that. I think that is more 52 to her than the money." A week later, we were at the same 53 , and the same woman came up to my father with the same 54 . "Not this time," my father told her. "In your business, you have to learn to 55 people. Try another story on me next week." Well, he was a professor, after all ... and I like both sides of this story: generosity (慷慨) and wisdom.
36. A. called B. greeted C. blamed D. stopped
37. A. whether B. when C. unless D. how
38. A. lent B. showed C. refused D. gave
39. A. sending B. returning C. thinking D. receiving
40. A. shocked B. satisfied C. frightening D. puzzling
41. A. likely B. actual C. mean D. obvious
42. A. business B. station C. style D. pattern
43. A. lying B. crying C. laughing D. running
44. A. after all B. in all C. at all D. for all
45. A. observe B. see C. watch D. imagine
46. A. argue B. send C. offer D. respond
47. A. see through B. look into C. break out D. make up
48. A. accept B. admit C. understand D. doubt
49. A. anything B. something C. everything D. nothing
50. A. advice B. sympathy C. work D. money
51. A. happier B. wealthier C. smarter D. greater
52. A. important B. cautious C. anxious D. helpful
53. A. hotel B. scene C. train D. place
54. A. story B. look C. method D. question
55. A. change B. prove C. remember D. laugh
PART THREE READING COMPREHENSION (24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hree passages.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everal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4 choices marked A,B,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fits best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21世紀教育網
A
I want to tell about my admiration for my high-school music teacher, Dell Frickey. She was strict, patient and confident. She ran an excellent music program, and her team won prizes at all sorts of stat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I didn’t realize at first how fortunate I was to have had her as a teacher for three years. Her enthusiasm(熱情)for music and art was like a breath of fresh air for me. She was nothing less than a living inspiration. Because of her I wanted to live surrounded by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by people singing and performing. At that time, I didn’t see how I could possibly achieve such a life as a musician. A dream like that didn’t seem realistic to me. I was a poor girl with an alcoholic(酒鬼) father, and a mom who had died before I entered high school, leaving me with two younger brothers to take care of. Most of my youthful freedom died with my mother. After graduation, I turned down a music scholarship and joined the army so that I would get pay and send it home to support my younger brothers. But I never forgot music. The hours that I’d spent learning and memorizing countless songs encouraged me to dream of finding a place for myself in music one day. And a few years later I made it to university, and studied music after all. Mrs. Frickey is the only teacher I remember by name. I can recall her facial expressions when she was pleased or displeased, and the shapes of her hands and fingers, which seemed to be in constant motion. She isn’t a beautiful woman, but she has a really beautiful soul.(靈魂)
56. Put the following in the order in which they occurred.
①The author refused a music scholarship and joined the army.
②The author entered university and studied music.
③Mrs. Frickey became the author’s music teacher.
④The author’s mom died, leaving her and her brothers.
A. ③④①② B. ③①②④ C. ④③①② D. ④①③②
57. Why did the author join the military after graduation
A. Because she wanted to leave her alcoholic father.
B. Because her dream was to become a woman soldier.
C. Because she lacked the money for further education.
D. Because she wanted to earn money to support her brothers.
58.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Mrs. Frickey ______.
A. loved music very much
B. was the author’s only music teacher
C. helped the author a lot when she was in difficulty
D. won a great number of prizes alone
B
Peking Opera(京劇),known as China’s national opera,is a combination(結合)of music,dance and art and is widely regarded as a full expression of Chinese culture.Today,this art form is facing the danger of extinction as the younger generation is mostly interested in pop culture.
A Peking Opera project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as launched (發起)by China’s Ministry of Education.But it has met with a cold reaction from the public.More than half of the 1,000 respondents from ten big cities expressed doubts about the practical meaning of the project in the survey conducted by the Social Survey Institute of China.
The project plans to add 15 Peking Opera pieces into music courses in 200 schools in ten provinces.The pilot programs will last from March to July next year.At present,teaching materials and video tapes are still in production,China News Service reported.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opes that the promotional course can help students better appreciate Chinese culture and cultivate a love for the mother country.
The surveyed people do recognize Peking Opera as a comprehensive art form and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They also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the educational project.However,they wonder whether it’s necessary for every student to learn to sing Peking Opera,when they are already stressed from endless exams.In fact,most music teachers themselves know little about this ancient art form,thus are not confident in arous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its slow pace and abstruse lyrics(難解的歌詞).
59.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describe the public reaction to the project
A.Doubtful. B.Cold. C.Interested. D.Surprised.
60.The purpose of the Peking Opera project is to________.
A.bring the traditional art form to the world
B.prevent young people from enjoying pop culture
C.improve the students’ overall qualities
D.help children appreciate Chinese culture
61.According to the passage,the surveyed people ________.
A.wonder whether children will enjoy Peking Opera
B.aren’t interested in Peking Opera at all
C.think that the project would make children forget study
D.believe the project would cost children more money
6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Peking Opera
A.It isn’t a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Teaching materials of it have been used in schools.
C.Most music teachers can’t perform it very well.
D.It is slow in pace but its lyrics are easy to understand.
63.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__.
A.how Peking Opera came into being
B.why Peking Opera is a comprehensive art form
C.a newly started Peking Opera project
D.the character of Peking Opera
C
Zhang Heng was a Chinese mathematician,astronomer and geographer living AD 100~200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He wrote a great deal of literary works,which gained him considerable fame(名聲) as a young man.He served several positions in the government,but he later refused to serve in the government and spent the rest of life far away from the capital city,where he spent almost all of his time on scientific studies.
There were many false scientific theories about the universe and Earth at that time.His theory was looked down upon because it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what people usually held.His idea of the universe was: the sky is like an egg and the Earth is like the yolk of the egg,floating alone in the centre of the universe.
In the year of AD 132,Zhang Heng invented the seismoscope for predicting and measuring earthquakes.Such a device wasn’t created in Europe until 1,600 years later in France.
After years of observing the sky,Zhang Heng was able to draw a very detailed map of the stars.His star map showed 124 constellations (星群)with a total of 2,500 stars,320 of which were bright stars with known names as of today.He also gave proper explanation to the world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moon eclipse(月食).
Zhang was also a famous and talented poet and wrote more than twenty beautiful poems.He has continued the influence on ancient Chinese culture.His works titled Dong Jing Glimpse and Xi Jing Glimpse have lively described about the local culture and folk art performances in the cities of Xi’an and Luoyang.
64.Besides being a famous Chinese mathematician,Zhang Heng was also a famous ________.
a.astronomer b.geographer c.historian d.poet e.politician
A.abcd B.abd C.bcd D.abde
65.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Zhang Heng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draw a map of the stars in the world.
B.European people didn’t know how to predict earthquakes in the 18th century.
C.Dong Jing Glimpse and Xi Jing Glimpse are mainly about the culture of China.
D.Chinese people first knew why there was moon eclipse about 1,800 years ago.
66.The underlined word “considerable” in Paragraph 1 means ________.
A.complex B.important C.horrible D.much
67.What is this passage mainly about
A.Some of Zhang Heng’s famous theories.
B.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ncient Chinese scientist Zhang Heng.
C.How Zhang Heng made some of his important discoveries.
D.A brief introduction to Zhang Heng’s important inventions
PART FOUR WRITING(41marks)
Section A (10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Fill in the numbered blanks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for the passage.
Write NO MORE THAN 3 WORDS for each answer.
Noise pollution can be defined as an unwanted or undesired sound.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we have provided some of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noise pollution.
Traffic noise is the main source of noise pollution in urban areas. With the ever-increasing number of vehicles on road, the sound caused by cars and the exhaust systems (排氣系統) of trucks, buses and motorcycles is the chief source of noise pollution.
With low flying military aircrafts flying over national parks, wastelands and other vacant areas, the level of noise pollution in these previously unaffected zones has increased noticeably.
People living near railway stations have to put up with a lot of noise from the engines, horns and whistling noise that come from rail yards. This is also a major source of noise pollution.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basic necessity of li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highways and city streets can cause a lot of noise, too. Bulldozers (推土機), loading equipment and dump trucks are the major sources of noise pollution on construction sites.
Though not one of the prime reasons, industrial noise also adds to noise pollution. Machinery and motors used in industry produce a lot of noise which only adds to the already significant amounts of noise pollution.
The first and foremost effect of noise is a decrease in the efficiency in working. Research has proved that human work efficiency increases as the level of noise declines. Too much noise can disturb people’s rhythm while they work, thereby affecting the concentration required to do a job. Traffic noise, alarms and horns can divert (轉移) people’s attention and thus make them more likely to have an accident.
Noise pollution can also contribute to stress and all the health conditions that go with high stress levels. Sometimes being surrounded by too much noise can cause health problems like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certain kinds of mental illness.
Noise pollution indirectly affects plants. Plants require a cool and peaceful environment to grow in properly, so noise pollution can cause the quality of crops to decline.
Animals are susceptible (易受影響的) to noise pollution as well. High levels of noise can affect the nervous systems of some animals.
Noise indirectly weakens buildings, bridges and monuments. It creates waves, which can be very dangerous and harmful and put buildings under significant pressure.
Title: Noise Pollution
(68) _____ of Noise Pollution Traffic noise21世紀教育網 In urban areas, traffic noise is the (69) _____ cause of noise pollution.
The planes which (70) __________ low can cause noise pollution.
People who live near railway stations have to (71) _________ the noise made in rail yards.
(72) _______ noise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high-ways, and city streets can also cause a lot of noise.
Industrial noise The machines used in factories can add to noise pollution.
Effects of Noise Pollution On (73) ____ According to research, noise can (74) _____ people’s work efficiency.
Noise can increase people’s stress level and do harm to people’s (75) __________.
On plants Plants need to grow peacefully. Noise pollution can lower the quality of crops.
On animals Noise pollution can (76) _______ the nervous systems of some animals.
On buildings The waves created by noise can make structures of buildings(77) ________ over time.
Section B(6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swer th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and the required words limit. Write your answers on your answer sheet.
Solar energy for your home is coming. It can help you as a single home owner. It can help the whole country as well. Whether or not solar energy can save your money depen ds on many things. Where you live is one factor. The type of home you have is another. Things like insulation present energy coasts, and the type of system you buy are added factors.
Using solar energy can help save our precious fuel. As you know, our supplies of oil and gas are very limited. There is just not enough on hand to meet all our future energy needs. And when Mother Nature says that's all. The only way we can delay hearing those words is by starting to save energy now and by using other sources, like the sun.
We wont have to worry about the suns running out of energy for another several billion years or so. Besides begin an endless source of energy, the use of the sun has other advantages as well. The sun doesn't offer as many problems as other energy sources. For example, fossil fuel plants add to already high pollution levels. With solar energy, we will still need sources of energy, but we wont need as much. That means we can cut down on our pollution problems.
With all these good points, why don't we use more solar power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is. The biggest reason is money. Until now, it was just not practical for a home owner to put in a solar unit. There were cheaper sources of energy. All that is changing now. Solar coats are starting to equal the costs of oil and electricity. Experts say that gas, oil and electricity prices will continue to rise. 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is increasing rapidly. But new power plants will use more gas, oil or coal. Already in some places the supply of electricity is being rationed. Solar energy is now in its infancy. It could soon grow to become a major part of our nations energy supply.
78.What can solar energy help us to do (no more than 9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How long will the sun run for (no more than 7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Solar energy is now in its infancy, but it will be considered as __________ .(no more than 9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ction C (10 marks).
Directions: Put underlined sentences into Chinise or English.
81.男孩與女孩對于友誼有不同的態度. 82. Friendships between girls are usually anchored in shared feelings and support, but friendships between boys are based on shared activities or interests. 83.A boy is likely to be cautious about sharing his feelings with his close friends. A girl’s closest friend, however, might be eager to tell her about something that has happened in her life.
84.Many studies worldwide show that girls have more friendships than boys. In fact, many adolescent males cannot name a single best friend. When asked, they usually hesitate before responding, ‘My best friend I can’t think about that.85.我忙于我的作業, and I have so many different friends that it is hard to choose just one best friend.
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ction D(15 marks)
Directions: 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given below in Chinese.
假如你是Emily,最近你們班組織了一次以“友誼”為話題的主題班會,這引發了你對友誼的思考。請你給你的筆友Laura寫一封信,談談你的看法。(詞數不少于100個)主要內容包括:
1. your opinions about friendship
2. your opinions about good friends
3. what makes a friendship last
Dear Laura,
Recently, our class has held a class meeting with the theme of “friendship”. And I would like to share my opinions about friendship with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Emily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
考試時間:2011年10 月 11日 上午8︰30—10︰00
一、 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時得4分,選不全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得0分。
1、關于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的實質,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摩擦起電現象說明機械能可以轉化為電能,也說明通過做功可以創造出電荷
B.摩擦起電說明電荷可以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C.感應起電說明電荷可以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個部分
D.感應起電說明電荷可以從帶電的物體轉移到原來不帶電的物體
2、兩個大小相同、可看成是點電荷的金屬小球a和b,分別帶有等量異種電荷,被固定在絕緣水平面上,這時兩球間靜電引力的大小為F.現用一個不帶電、同樣大小的絕緣金屬小球c先與a球接觸,再與b球接觸后移去,則a、b兩球間靜電力大小變為 ( )
A.F/2 B.3F/8 C.F/4 D.F/8
3、真空中兩個同種點電荷Q1和Q2,它們相距較近,使它們保持靜止狀態今釋放Q2,且Q2只在Q1的庫侖力作用下運動,則在Q2運動過程中速度和加速度的變化情況是 ( )
A.速度不斷變大,加速度不斷變大 B.速度不斷變大,加速度不斷變小
C.速度不斷變小,加速度不斷變大 D.速度不斷變小,加速度不斷變小
4、在電場中某點放一檢驗電荷,其電量為q,檢驗電荷受到的電場力為F,
則該點電場強度為E=F/q,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移去檢驗電荷q,該點的電場強度就變為零
B.若在該點放一個電量為2q的檢驗電荷,該點的電場強度就變為E/2
C.若在該點放一個電量為-2q的檢驗電荷,則該點場強的大小仍為E,但電場強度的方向變為原來相反的方向
D.若在該點放一個電量為-q/2的檢驗電荷,則該點場強的大小仍為E電場強度的方向也仍為原來的場強方向
5、在X軸上有兩個點電荷,一個帶正電Q1,一個帶負電Q2。且Q1=2Q2。用E1和E2分別表示兩個電荷所產生的場強的大小,則在X軸上 ( )
A.E1=E2之點只有一處;該點合場強為0
B.E1=E2之點共有兩處;一處合場強為0,另一處合場強為2E2
C.E1=E2之點共有三處;其中兩處合場強為0,另一處合場強為2E2
D.E1=E2之點共有三處;其中一處合場強為0,另兩處合場強為2E2
7、下列關于電荷在電場中移動時,其電勢能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正電荷沿電場方向移動,其電勢能增加
B.正電荷逆電場方向移動,其電勢能增加
C.負電荷沿電場方向移動,其電勢能減少
D.負電荷逆電場方向移動,其電勢能減少
8、如右圖所示,在電場強度E=2000 V/m的勻強電場中,有三點A、M和B,AM=4 cm,MB=3 cm,AB=5 cm,且AM邊平行于電場線,把一電荷量q=2×10-9C的正電荷從B移到M點,再從M點移到A點,電場力做功為 ( )
A.0.6×10-6J B.0.12×10-6J
C.-0.16×10-6J D.-0.12×10-6J
9、如右圖所示,a、b、c、d、e五點在一直線上,b,c兩點間的距離等于d、e兩點間的距離.在a點固定放置一個點電荷,帶電荷量為+Q,已知在+Q的電場中b、c兩點間的電勢差為U,將另一個點電荷+q從d點移動到e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電場力做功qU B.克服電場力做功qU
C.電場力做功大于qU D.電場力做功小于qU
10、如右圖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的金屬小球a、b、c位于
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a和c帶正電,b帶負電,a所
帶電量的大小比b的?。阎猚受到a和b的靜電力的合
力可用圖中四條有向線段中的一條來表示,它這條有向線
段應是( )
A.F1 B.F2 C.F3 D.F4
11、如右圖所示,實線為一勻強電場的電場線,一個帶電粒子射入電場后,留下一條從a到b虛線所示的徑跡,重力不計,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b點電勢高于a點電勢
B.粒子在a點的動能大于在b點的動能21世紀教育網
C.粒子在a點的電勢能小于在b點的電勢能
D.場強方向向左
12、如下圖所示,在開關S閉合時,質量為m的帶電液滴處于靜止狀態,那么,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開關S斷開,極板上電荷量將減小,電壓降低
B.開關S斷開,極板間距離減小,則極板上電荷量減小
C.開關S斷開.極板間距離減小,則極板間的電壓減小
D.開關S斷開,極板間距離減小,則帶電液滴向下運動
二、填空題。本題3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13、A和B為電場中某條電場線上的兩點,將帶電量q=4×10-9C的正電荷從A點移到B點需克服電場力做功5×10-7J,則電場方向為 ,電荷在 點時電勢能較大,比另一點大 。設A點的電勢為零,則B點的電勢為 。
14、如圖1—7一18所示,點電荷A和B帶電荷量分別為C和C,彼此相距6 cm。若在兩點電荷連線中點O處放一個半徑為1 cm 的金屬球殼,則球殼上感應電荷在該中點處產生的電場強度為 。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15、平行板電容器兩板間距為4cm,帶電5.0×10-8C,板間電場強度為4.5×104N/C,則其電容C= F,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而使兩板正對面積減為原來的1/4,則其電容變為 .
三、計算題。解答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最后答案不得分。本題4個小題,共37分。
16、(8分)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半徑
極小的帶負電的小球,用絲線懸掛于某勻強磁場中,電場
線水平。當小球靜止時,測得懸線與豎直方向成θ角。求
該電場的場強大小,說明場強的方向
17、(10分)在電場中把電荷量為2.0×10C的正電荷從A點移到B點,靜電力做功為-1. 5×10J,再把電荷從B點移到C點,靜電力做功為4.0×10J.
(1) A、B、C三點中哪點的電勢最高 哪點的電勢最低
(2) A、B間,B、C間,A、C間的電勢差各是多大
(3) 把-1.5×10C的電荷從A點移到C點,靜電力做多少功
18、(8分)如圖所示,a、b、c為一勻強電場中的三個點,其中a點電 勢為16V,b點電勢為4V,c點電勢為-2V。試畫出a、b、c三點所在的等勢面和該勻強電場電場線的分布。
19. (11分)如圖所示,在范圍很大的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一個帶電量為-q的油滴,從A點以速度v豎直向上射入電場。已知油滴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當油滴到達運動
軌跡的最高點時,測得它的速度大小恰為v/2,則:
(1)電場強度E為多大?
(2)A點與最高點的電勢差為多少?
a
b
c
F1
F2
F3
F4
θ
E
A
v
-q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考試時間:2011年10 月 12日 上午10︰20—11︰50
一、 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將其填在答題卷相應的地方。每小題2分,共60分。)
1.農歷“虎”年到來之際,不少酒店在菜名上展現傳統生肖“虎”文化,深受民眾喜愛,生意火爆。這 說明
A.一定的文化決定經濟的發展 B.一切物質現象都是文化的表現形式
C.文化是人類的全部精神產品 D.文化傳承離不開一定的物質載體
2.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過,我一直認為一個國家要贏得真正的尊嚴,除了要有發達的經濟和繁榮的社會事業之外,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要有比較高的文明素質和道德力量。這表明
A. 只有物質和精神都富有的民族才能自信地屹立與世界
B.經濟的發達和社會事業的繁榮是文化發展的基礎
C.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就一定能得到世界的尊重
D.文化底蘊是民族生命力與創造力的源泉
3.在籌備2010年世博會的過程中,我國公民努力培養自身的人文意識、環境意識、科技意識、法制意識、禮儀意識、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這說明
A.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B.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
C.文化具有豐富的形式 D.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
4.據報道,當中國年輕人熱衷于過“洋節”的時候,傳聞亞洲某國卻要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因此有關專家強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國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體現了
①社會文化和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②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③文化記載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遷 ④文化是不可取消和更改的
A.①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④
5.與往年相比,2010年票房過億的國產賀歲影片明顯增加,《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錦衣衛》、《孔子》、《三槍拍案驚奇》、《十月圍城》均宣布過億。電影市場全面繁榮有利于
①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 ②提高文化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 ③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文化生活需要 ④抵御外來文化,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一位哲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下列對經濟、政治和文化之間的關系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沒有文化,政治和經濟就不會存在
B.經濟和政治是由勞動著創造的,文化是由知識分子創造的
C.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D.政治由文化、經濟所決定;又給予文化和經濟以重大影響
7.思想文化是同政治、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雖然受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所制約,但又對政治、經濟起反作用。一個國家和民族,沒有思想文化上的獨立,就不會有政治上的獨立。這主要說明
A.一定的經濟決定一定的政治 B.一定的政治決定一定的文化
C.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 D.一定的文化對經濟和政治產生重大的影響
8.美國國家下放的一個明顯特點,是在發展中國家輸出“新經濟”、“高科技”時,將文化滲透其中,竭力推銷自己的價值觀,以推行強權政治。這體現了
A.國際文化交流中充滿霸權主義色彩 B.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強弱優劣之分 C.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
9.“軟實力”是同國家軍事、經濟力量等組成“硬實力”相對的概念。一般認為,“軟實力”是指精神力量,是文化、制度、價值觀念等所謂的軟件要素表現出來的能力。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使用了“軟實力”概念。強調文化“軟實力”是看到了
A.國家軍事力量在綜合國力中已不重要
B.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和地位越來越突出
C.文化軟實力日益成為綜合國力的基礎
D.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重要性
10.閱讀文學作品、欣賞藝術表演、外出觀光旅游、參加體育活動等,或得到思想啟示、精神享受,或產生思想困惑、精神失落。這說明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總是通過一定的文化形式實現的 ③文化氛圍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 ④參加各種文化活動都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之所以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因為
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②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③先進文化決定著社會發展 ④文化對人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2.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聯合下發通知指出,全國各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將全部實行免費開放。這一舉措將充分發揮公益性文化機構的輻射功能,必將形成公眾親近歷史文化的良好契機。這說明
A.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有形的
B.人們從事文化活動總能得到精神上的愉悅
C.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
D.發展公益性文化是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根本途徑
13.我國古代人崇尚治身與治心和諧統一的理念?!吧怼笔侵溉说纳眢w、體魄,“心”是指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的精神素質。早在古希臘時期,哲學家伊壁鳩魯就把人的幸福界定為“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的完美綜合。這段話啟示我們
A.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歷史過程
B.優秀文化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必須從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方面促進任的全面發展
D.古代就已經實現了人的全面發展
14.中國傳統藝術如繪畫、詩詞、音樂、舞蹈、雕塑、園林等都講求“意境”。意境是藝術家個人感情的流露,也是外在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反映和再現。不是意和境簡單相加,而是意與境的和諧,產生出獨特的美感,這種情景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無窮。這說明
A.優秀文化藝術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B. 文化塑造了人,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C. 藝術創作不是由社會物質條件決定的
D. 我們要積極參加各種文化活動
15.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音樂鑒賞、美術基礎等課程陸續開設起來,同學們參加各種文化活動的機會和次數增加了。參加這些健康有益的活動
①能夠提高自己的文化欣賞水平 ②體現了對真善美的追求 ③能直接促進社會的發展 ④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過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6.目腦縱歌即目腦節?!澳磕X縱歌”,景頗語言,意為“大伙跳舞”,是景頗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一般于每年農歷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內擇雙日舉行,節期三至五天不等。慶祝目腦節是
①景頗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景頗族民族感情的集中表達 ③中華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中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7. 2010年2月,北大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做客《人民日報》“文化論壇”指出,“民族的和世界的并不對立。不要因為全球化,就要消除我們的民族文化特性;恰恰相反,保持民族文化特性,才能使之具有世界意義。”這一表述主要是強調
A.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B.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C.尊重、培育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D.尊重文化多樣性才能繁榮世界文化
18.中華民族是一個敬尚祖宗的民族,但許多國人對于傳統文化遺產缺乏一種發自內心的敬重和繼承,值得慶幸的是不乏珍視古人遺存者,之所以珍視古人遺存,是因為
A.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B.各民族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C.文化遺產是人類寶貴的文化財富 D.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的
19.動漫,即動畫式漫畫,目前已成為新的藝術形式。電腦影像合成技術和電視,使動漫產生并迅速發展。我國動漫產業起步較晚,方興未艾。下面表述正確的是
A.思想運動決定藝術的發展
B.電腦技術是文化發展的先導
C.傳統文化隨著時間的發展已不再符合時代的要求
D.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文化的發展
20.中國傳統文化輝煌燦爛,被列為世界“四大圣人”之一的孔子的許多觀點被西方世界稱頌并吸收利用;《孫子兵法》也被日本人利用到商戰中;阿拉伯數字已被全世界通用。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民族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能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 ④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1.胡適在評價鴉片戰爭后西學東漸的作用時說:“(進化論的介紹傳播)猶如當頭棒喝。給了無數人一種絕大的刺激。幾年之中,這種思想像野火一樣,燃燒著許多人的心和血。”這段話表明
A.西學東漸改變了中國的歷史發展進程
B. 西學東漸改變了中國文化的民族特點
C. 西學東漸阻礙了中國的發展
D. 西學東漸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22.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外來文化的沖擊,京劇、粵劇、潮劇等民俗藝術面臨著觀眾流失、傳統劇目失傳、演員后繼無人的尷尬局面;除夕、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等傳統節日已被西方情人節、圣誕節等沖得七零八落。這告訴我們
A.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B.文化傳播的破壞性
C.傳統文化難以在現代社會中保存下去 D.文化交流的危害性21世紀教育網
23.2010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在北美、南美、歐洲、亞洲和大洋洲的演出,不但為海外僑胞送去了祖國的溫暖,其對中華文化的精彩演繹也令當地主流社會大飽眼福,產生強烈反響。上述活動能夠
①使中國文化成為世界文化 ②加深世界各國對中華文化的了解 ③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④增進華夏兒女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1世紀教育網
24.2010年2月23日,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孔子學院舉行揭牌儀式。亞的斯亞貝巴孔子學院的設立有利于
A.加深世界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增加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B.實現中華文化在繼承中創新發展
C.博采眾長,重振中華儒家傳統文化的輝煌
D.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確立儒家思想的國際主導地位
25.封建社會韓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的實質是使法律成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維護封建君主統治?,F如今,我們黨和政府堅持依法治國的原則,其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這一變化說明
①傳統文化具有民族性 ②對傳統文化要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
③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④傳統文化因時而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6.我國已將“數字圖書館”納入國家“863”計劃和國家“十五”重點項目。大量文化遺產已轉化為數字形態。如古老的“北京人”已有了宣傳網頁,“故宮文化遺產數字化應用研究”和“敦煌數字化虛擬洞窟”計劃已啟動。這說明
A.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B.當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促進了文化的傳播、繼承和發展
C.科學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
D.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21世紀教育網
27.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我國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其原因是
①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②科技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③科技和教育是我國當前的工作中心 ④科技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8.著名音樂家聶耳同他的朋友在黃浦江邊散步閑談時,突然聽到碼頭工人勞動的號子聲,他不禁贊嘆道:“這么有節奏的勞動呼聲,是多么壯美啊,旋律是多么有力?。÷櫠纱耸艿絾l,譜寫出著名的《碼頭工人之歌》成功地塑造了中國工人階級的藝術形象。這個故事說明
A.勞動群眾的生產實踐,為人民從事精神生產提供了前提
B.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C.精神財富是勞動群眾直接創造的
D.工人階級的藝術形象是偉大的
29.當代藝術大師劉海粟說:“在一定程度上,我感到有塞尚、高更、梵 高、莫奈、貝納爾等強烈的色彩和簡練線條的影響。我在中國畫里吸收這些東西,并不是一定要把它搬下來,也不是故意做作,而是在有意無意中就在筆墨中出來了。受別人的影響,但又有自己的東西,這非常重要。各人應該要有自己的面目?!边@說明
A. 文化創新不是可以憑空產生的
B. 文化創新需要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
C. 文化創新應該推陳出新
D. 文化創新既要博采眾長又要保持特色
30.毛澤東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指出:“許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者也是言必稱希臘,對于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痹谶@里,毛澤東批評這些人實際上所犯的錯誤是
A.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 B.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C.守舊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 C.封閉注意和歷史虛無主義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滿分40分。)
31.經濟上先行一步的廣州,明確指出了打造“文化廣州”的目標。根據城市發展戰略部署,廣州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建設作為城市建設的重點內容納入到城市的總體規劃中。目前,廣州市文化設施建設已經全面鋪開。市委書記表示:“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去,全市文化設施就會逐步完善起來,為人民群眾的文化活動提供更大的舞臺,為文化事業的發展構建廣闊的空間,讓更多市民享受先進文化的陽光。”
閱讀上述材料,運用相關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1 近幾年,廣州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文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有人認為只要物質條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好起來,這種觀點對嗎?簡要說明理由。(7分)
2 請從文化與人的成長的關系上說明,為什么要“讓更多市民享受先進文化的陽光”?(8分)
32.2010年1月12日,國務院正式批復《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安徽沿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閱讀材料,回答下面問題。
材料: 獨具特色的區域文化——皖江文化,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文化多樣性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具體體現,也是建設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源泉。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越來越突出,歷史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區域歷史文化是一把“雙刃劍”,它的作用是雙向的。我們要充分發揮皖江文化的積極作用。
為什么說區域歷史文化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應該如何繼承皖江文化,發揮皖江文化的積極作用?(10分)
33. 2009年10月13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61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加強文化交流促進世界和平》的重要演講,他指出:“文化的影響力是超越時空、跨越國界的。文化因交流而豐富,因交融而多彩。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各種不同文明不斷交流、融合、創新的過程。人類歷史上各種不同文明都以各自的獨特方式為人類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正是不同文化的彼此交流,才使我們這個星球的生活日益精彩紛呈、充滿生機活力,也才讓不同國度的人們知道了中國的孔子、德國的歌德、英國的莎士比亞等。推動世界各國文化進一步交流,不但是各國人民的熱切愿望,也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與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br/>他還指出:“文化的交流既需要理解和尊重,也需要超越偏見和誤解。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客觀現實,是當代世界的基本特征。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的差異,不應成為人類文明交流的障礙,更不能成為相互對抗的理由。我們應該積極維護文明多樣性,推動不同文明對話交流。相互借鑒而不是相互排斥,讓世界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在堅持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將一如既往的兼收并蓄,博采世界各種文明之長,借鑒各國有益文化,進一步豐富中國人民的精神世界?!?br/>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⑴我們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和原則是什么?(7分)
⑵我國在各種文明不斷交流、融合、創新過程中如何實現文化創新?(8分)
21世紀教育網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考試時間:2011年10 月 12日 下午14︰00—16︰0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且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字母標號填入答卷上。)
1.數列1,-3,5,-7,9,… 的一個通項公式為 ( )
A. B. C. D.
2.已知是等比數列,,則公比=( )
A. B. C.2 D.
3.若ABC中,sinA:sinB:sinC=2:3:4,那么cosC=( )
A. B. C. D.
4.兩等差數列{an}、{bn}的前n項和分別為Sn、Tn,,則的值是( )21世紀教育網
A. B. C. D.
5.{an}是等差數列,,則使的最小的n值是( )
A.5 B. C.7 D.8
6. 在數列中,若則 ( )
A、13 B、 C、 D、11
7.在數列中,若則該數列的通項=( )
A. B. C. D.
8. 在數列中,若,則該數列的通項= (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35分;將答案填寫在答卷相應的題號后面的橫線上。)
9.在由正數組成的等比數列中,則___ .  
10.已知數列前項和,則__________.
11.已知等差數列{an}的公差d≠0,且a1、a3、a9成等比數列,則公比q的值是 .
12.某種產品平均每三年降低價格,目前售價640元,則9年后此產品的價格是 元
13. 若對任意的自然數n,則n=
14.在△ABC中,若a2+b215.△ABC中,a、b、c成等差數列,∠B=30°,=,那么b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題9分,共45分,解答時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或推演步驟.)
16.在△ABC中,已知,,B=45 求A、C及c
17.等比數列中, ,,求 .
18. 在中,內角對邊的邊長分別是,已知,.(Ⅰ)若的面積等于,求;(Ⅱ)若,求的面積.
21世紀教育網
19.已知是等差數列,其中
(1)求的通項;
(2)求+++…+的值。
21世紀教育網
20.設是等差數列,是各項都為正數的等比數列,且,,
(Ⅰ)求,的通項公式;
(Ⅱ)求數列的前n項和.
座號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考試時間:2011年10 月 11日 下午14︰00—16︰00
一、基礎知識(每題3分,共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 自詡(xǔ) 矜育(jīn) 洗馬(xǐ) 決起而飛(xuè)
B. 拮據(jié jū) 埋(mái)怨  蚱(zhà)蜢 悖(bèi)時
C. 赍(jī)發 迤邐(lǐ) 倉廒(áo) 孤僻(pì)21世紀教育網
D. 熟稔(niǎn) 拔擢(zhuó) 隕首(yǔn) 酒饌(zhuàn)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遐觀 孤鶩 暇日 天高地迥
B.宵旰 南溟 北冥 云消雨霽
C.盤桓 聳萃 薈翠 德合一君
D.繡闥 僥幸 扶搖 哀聲嘆氣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①學術界對這件出土文物所屬的年代,一直有 。
②臺灣當局分裂祖國的 行徑,必將受到歷史的懲罰。
③要把那些 黨紀國法,敢于頂風作案的領導干部交司法部門制裁。
④請容許我大膽地 一下魯迅先生那副知名短聯:舒眉傲對貪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A.異議 卑劣 違反 篡改 B.異議 卑鄙 違犯 竄改
C.爭議 卑劣 違犯 竄改 D.爭議 卑鄙 違反 篡改
4、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當今的環境保護技術不僅做到了生產過程不浪費資源,不污染環境,保證產品使用的清潔高效,而且產品使用后廢棄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環利用。
B.一旦確定了某個特定節日的紀念物,商家、企業就可以設計、生產、經營相關的物品,電視、報紙、雜志等媒體就有了重點宣傳的目標。
C.雖然現在所學的一些專業課,對我們很陌生,學起來比較吃力,不過我相信,在老師的幫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夠學好。
D.某院醫護人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攜帶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輸入到患者體內,致使這些患者舊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嚴重的后果。
5、下列劃橫線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br/>A晚會吸引了700多名來自社會各界的觀眾,精彩紛呈的節目使高朋滿座的禮堂充滿了歡聲笑語。包括人民日報,美國中文電視臺,僑報和新浪網在內的三十多家媒體對此次晚會進行了報道。
B劍波朝著這兩位堅守職務的老森鐵員工伸了一下大拇指頭,“真英雄,老當益壯?!?br/>C在已經氣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園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發現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過是個華而不實、自私自利的小人。
D.一個遠涉重洋、寄身美國、煢煢孑立的中國弱女子,要控告有錢有勢的美國地頭蛇是何等艱難!
二、閱讀與賞析下面的微型小說,完成6~8題(12分,每小題3分)
胸 章
何局長省里開會回來,胸前佩戴的那枚銀光閃閃的“為人民服務”胸章引得大家無不看上兩眼。調皮的打字員芳芳非要借戴幾天不可。何局長一本正經地說:“這不中,這是白金的,一枚就是一千多元呢!”
為了落實省土地工作會議精神,何局長帶著秘書走了十一個縣市區。所到之處,何局長胸前的那枚胸章無不引起注意。
十多天的活動中,何局長有一種行為使田秘書猜測不透:每到一地何局長胸前的胸章總是銀光閃爍??傻搅送砩线M到舞廳直到第二天離開時卻看不到那枚胸章在他胸前閃爍。在趕赴另一個縣市區的路上,他又從兜里掏出那枚胸章端端正正地掛在胸前……21世紀教育網
回到機關后,人們再沒見到何局長佩戴那枚胸章。那位打字員遇到局長又撒嬌地說:“何局長,你把那枚胸章借我戴一天不行嗎?”何局長聳聳肩膀說:“對不起,這次下鄉丟掉了。”何局長把臉轉向田秘書,“是吧,小田?”田秘書只好順著桿子爬。
田秘書明白了局長的用意。接著他給十一個縣市區土管局長打了電話:“何局長在北京珍寶大金店花一千多元買的那枚白金胸章可能在你們那里丟掉了。老領導很心痛,請你一定幫助仔細查找一下?!备骺h市區土管局長接到電話都能清楚地憶起何局長來時胸前銀光閃閃,走時卻沒見到他戴胸章,一定是丟在自己這里了,可上哪兒找?不如派人進京買一枚送去算了。
電話打下去第五天開始,各縣市區土管局長陸續來找何局長匯報會議落實情況,走前都留下了一個小紅包,說:“何局長,您丟的那枚白金胸章找到了,請您查收?!焙尉珠L開始一愣,后來也就隨其自然了。幾天工夫這位何局長便得到了價值一萬多元的白金胸章。
(《微型小說選刊》2001年第19期  丁維法)
6.對何局長佩戴“為人民服務”白金胸章一事的解讀,不恰當的一項是
A.何局長佩戴一枚白金胸章,就是為了炫耀,引人矚目。
B.何局長用一千多元買一枚胸章,就是為了作釣鉺,讓下屬給他送相同的禮。
C.何局長何時佩戴或何時摘去白金胸章,秘書十分明白他的用意。
D.何局長竟然花一千多元買一枚“為人民服務”胸章,無疑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
7.下列對小說主題的表達,正確的一項是
A.譏諷何局長的虛偽與貪婪。
B.田秘書的善解人意。
C.譏諷打字員的巴結上級。
D.譏諷“市區土管局長”們的趨炎附勢。
8.下面對這篇微型小說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作者善于運用反差來刻畫人物和表現主題,頗有審美情趣。
B.小說構思精巧,“為人民服務”胸章竟以白金鑄就,旨在直接顯示它的份量與價值。
C.作者刻畫人物時運用了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等表現方法。
D.小說語言生動,情節誘人,它所折射出來的社會思想,構成了小說的藝術靈魂。
三、文言文閱讀與翻譯(18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每題3分,共12)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 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9.下列劃橫線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 乖違、不順
B.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 等到
C.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 狂放、不拘禮法
D.北海雖賒,扶搖可接 : 遠
10.下面兩組虛詞的含義和用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①窮(且)益堅
②若屬皆(且)為所虜
③賓主盡東南(之)美
④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A.①句與②句相同,③句與④句不同。
B.①句與②句相同,③句與④句也相同。
C.①句與②句不同,③句與④句也不同。
D.①句與②句不同,③句與④句相同。
11.與例句句式特點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望長安于日下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B都督閻公之雅望
C懷帝閽而不見
D儼驂騑于上路
12、下列劃橫線詞的用法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屈賈誼于長沙
B賓主盡東南之美
C外連橫而斗諸侯
D徐孺下陳蕃之榻
1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3分)
(2)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3分)
四.1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題葡萄圖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搠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書畫家、文學家。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晚年號青藤道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性情縱放,屢試不第。
(1)第一、二句刻畫了詩人怎樣的形象?請作簡要分析.(2分)
(2)第三句“筆底明珠無處賣”中的“明珠”指什么?這句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15、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臨清流而賦詩。
(2)引壺觴以自酌, 。
(3)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 。
(4)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 ,形影相吊。
五、現代文閱讀(16分)
閱讀下面的小小說,完成16-19題。
戰爭一局棋
凌君洋
帳外,一片蒼?!?br/>營內,一片悲涼……
面對著蒼茫的景色,想起剛才可怕的戰斗,士卒們當然都有著著涼的心情:
“快到冬天了,可是我們的冬衣還沒有送過來……”
“怎么辦啊,我還聽說朝廷中有人侵吞了咱們的祿米,現在要克扣減半,這可叫我們怎么活啊……”
“不知道什么時候戰爭才能結束……”
“我兒子該長大了不少吧……”
除了將軍之外,軍中上上下下都在議論著。
剛打完了一仗,將軍不處理軍務,也不論功行賞,更不休息。和往常打完仗一樣,他就拉著副將下棋。
副將知道將軍的癖好,也不忍掃將軍的興致,便陪將軍下起來。可是,不用猜就知道,副將輸了。
這次,當然也沒有例外。
下完后,將軍帶著難得的笑容對副將說:“以后要好好學啊?!?br/>副將卻說:“將軍,您整天把時間浪費在棋盤中,屬下認為恐有慢軍心啊,您沒聽到軍中流言四起嗎 下棋是您的嗜好,我本不該多說,但現在是在軍中,您不處理軍務,卻做這些小事,您不覺得浪費時間嗎 ”
副將是硬著頭皮說出這番話的。
將軍聽完后,沒帶任何表情。
“你跟我快十年了吧?!睂④娡蝗徽f道,“我原來以為你最了解我,可是你跟了我十年,連我做人的最基本原則都不清楚……”將軍突然不說了,又把棋盤展開,把棋子布在上面,靜靜地望著棋盤出神……
副將有些唯唯諾諾:“我……我……”
“經營天下先要經營好自己的腳下,萬事要從小事做起,如果都像你一樣,大事做不來,小事不肯做,那還做得好什么呢 ”
將軍說得很輕,好像說給自己聽,又好像在說給副將聽……
副將默默無語。
將軍又笑了:“再說,下棋也不算浪費時間啊,你不覺得下棋與戰爭很像嗎 ”
副將欲言又止。
將軍自己和自己下起棋來。下著下著,將軍又輕輕地說:“后方安定,前線才能放手拼殺,我相信,我的后方很安定!”
將軍說這話時,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像極了戰場上的他。
副將微微點了點頭。
第二天,士兵的冬衣就送到了,沒過多久祿米也送到了,絲毫未少……
副將看見了之后,笑了,是那種發自內心的笑。
“原來一切盡在將軍的掌握中啊!”他默默地想,“也許將軍就是從下棋中感悟一切的吧!”
16.與一般描寫戰爭題材的小說相比,本文在寫法上體現的突出特點是什么 試簡要分析說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說開頭部分寫出了將士們的種種議論,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簡要概括小說中的將軍所具有的性格特點。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畫線句子是小說的結尾,對于這個結尾,有人認為“精妙”,也有認為是“敗筆”。你同意哪種觀點 請簡述理由。(不超過8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20、作文(50分)
胡楊根系異常發達,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喬木樹種,被稱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一老一少兩人在沙漠里種胡楊樹。年輕人細心呵護,樹苗成活后,每隔兩三天都要不辭辛苦來澆水。而老人等樹苗成活后就來得少了,偶爾來,也只把被風刮倒的樹扶扶正,不澆一滴水。兩年后的一天,刮起沙塵暴。風停后,人們發現,年輕人種的胡楊幾乎全被風刮倒,而老人的樹只被吹掉一些樹葉吹折一些樹枝。年輕人很詫異,問起原因。老人說:“你經常給樹澆水,它的根就不必往泥土深處扎了?!?br/>全面理解材料,選擇合適的角度構思作文。立意自定,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少于800字。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考試時間:2011年10 月 11日 上午10︰20—11︰50
一、選擇題(25×2分)21世紀教育網
1、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其相關背景有 ( ?。?br/>①此時正處于社會大變革時代,思想界非?;钴S
②各諸侯國為發展和強大自身而極力招攬人才
③孔子興辦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和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
④封建經濟迅速發展使唯物主義戰勝了唯心主義并帶動了思想界的革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關于下圖所述人物說法正確的有 ( )
①生活在戰國時期,魯國人
②其思想的核心是“仁”
③晚年對《詩》、《禮》、《書》、《易》、《中庸》、《春秋》進行了整理,是為“六經”,后被奉為儒家的經典
④他創辦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
A.②④ C.②③ B.①③ D.①④
3、孔子主張社會和諧,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孟子主張“政在得民”。這些主張產生的共同社會背景是 ( )
A.社會長期動蕩不安 B.百家爭鳴趨于合流
C.奴隸制度全面崩潰 D.封建經濟逐步興起
4、《環球時報》報道: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學院,覆蓋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孔子學院在全球的廣泛開設對中國和世界的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是
( )
①有利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②有利于中國國際影響的進一步提高
③有利于構建和諧世界 ④有利于世界人民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了解、認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儒家思想體系中包含許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思想,這些優秀傳統思想包括下列 ( ?。?br/>①以德治國   ②依法治國   ③輕徭薄賦   ④“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6、從戰國“百家爭鳴”到西漢“獨尊儒術”的轉變體現了 ( )
①中央集權的強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強 ③大一統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學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7、佛教能在中國廣為流傳,但始終沒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
A、儒家思想是整個封建社會最進步的思想
B、歷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儒家思想不斷改造完善,一直能夠適應加強君主專制統治的需要
D、儒家宣揚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擁護
8、下列關于宋明理學的評述,正確的是 ( )
①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學發展的集大成者③陸王 “心學”,使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④理學和心學成為明清兩代的官方哲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明清時期出現反對君主獨裁的進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 )
A、知識分子具有憂國憂民思想 B、封建專制的殘酷壓迫
C、商品經濟的發展 D、接受了資本主義民主思想
10、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類似經歷是 ( )
A.都反對君主專制獨裁,提倡“人民為主”[來源:21世紀教育網]
B.處在動蕩的時代,早年參加抗清斗爭、后來隱居著書立說
C.中年都做過小官,感受到清朝社會的黑暗和官場的腐敗
D.晚年都拒絕清政府的征辟
11、下列反映中華民族寫照的言論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
①“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12、黃宗羲和韓非子對君主專制制度所持的觀點幾乎截然相反,其決定性原因是( )
A.所持的階級立場根本不同 B.接受外來思想影響的程度不同
C.所處的社會歷史發展階段不同 D.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程度不同
13、正義、善德、真理等價值標準是由人制定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覺,因此一切都是相對的,好壞優劣取決于個人的尺度,世間沒有客觀的評判標準和永恒的真理。人們不應該強求一律。這是智者學派的觀點,對此觀點評價正確的有 ( )
①強調了人的作用,體現了人文主義傾向
②把感覺看成真理的標準 ③忽視了人們認識的共同性,過分強調個人的感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14、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前四世紀是東西方哲學思想發展的重要時期,當時對儒家的“民本思想”與智者學派的“人文主義”思想出現的社會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 )
A.討論主題不同 B.誕生的政治氛圍不同
C.價值取向不同 D.所處的歷史階段不同
15、普羅泰戈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宋明理學家提出“‘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他們共同強調的是 ( )
A.人的主觀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
C.知行合一的認識論 D.人的客觀存在的重要性
16、明政府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將李贄迫害致死,下列哪些是其“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表現 ( ?。?br/>①尖銳地揭露道學家“陽為道學,行若豬狗”
②是非應隨時代變遷發展而改變,不應以孔子的話作為永久不變的定論
③主張維持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現象,反對追求平等、個性
④贊揚寡婦再嫁,贊揚改革,肯定農民起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7、有人說:“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國什么都不禁,獨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觀點,你可以找到能論證這一做法的論據是 (   )
A.“人文主義”,“民貴君輕” B.“因信稱義”,“天人感應”
C.“人文主義”,“存天理,滅人欲” D.“因信稱義”,“致良知”
18、對英王查理一世的審判與處死是英國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國王和他的人民之間存在一個契約協定…. 這就好像一條紐帶,紐帶一頭是君主對國民應盡的保護義務,另一頭是國民對君主應盡的義務。先生,一旦這條紐帶被切斷,那么只能說,別了,君主統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國啟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
A.君主立憲的觀點 B.革命權利的學說
C.社會契約的理念 D.天賦人權的思想
19、“誰不知道,教會領導下的歐洲,一切學問和知識也都發達!因為誰是最淵博的哲學家、最流行的演說家、最偉大的文學家,還不是那班人說了算!”這一段話最早可能出自何人之口 ( )
A.中世紀的基督教神學家 B.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者
C.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家 D.宗教改革時代的新教教士
20、下列主張屬于馬丁·路德的是 ( )
A.只要信仰上帝,靈魂便可以得救
B.教皇、教會高于《圣經》
C.簡化宗教儀式,僧侶不可婚配和還俗
D.只有教皇才擁有上帝授予的權力,君主不可以處罰教士和教皇
21、歐洲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伏爾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國文化。伏爾泰認為,中國是“舉世最優美、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國家”,“在道德上歐洲人應該成為中國人的徒弟”,信奉儒學的中國人“沒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認”。這足以證明 ( )
A.當時中國的社會制度比歐洲各國優越
B.中國文化在歐洲啟蒙思想家中產生過影響
C.伏爾泰對中國文化的高度評價表達了歐洲啟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D.儒學和歐洲啟蒙思想的主要內容相同
22、嚴格地說,是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紡紗作坊而不是達·芬奇的繪畫作坊養育了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對此理解最準確的是 ( )
A.威尼斯、佛羅倫薩思想較開放
B.威尼斯、佛羅倫薩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C.威尼斯、佛羅倫薩有豐富的人才資源
D.威尼斯、佛羅倫薩資本主義制度確立最早
23、關于馬丁 路德改革意義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它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的神學統治
B.是一場社會、思想改革運動
C.改革后創立的新教與天主教、東正教形成基督教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D.它違背了基督教的本意,客觀上造成了人們思想上的混亂
24、 康德在哲學領域掀起了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是因為 ( )
A.他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B.他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C.其自由平等思想推動了啟蒙運動的發展
D.其理性批判哲學,最終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
25.重大社會變革,歷史的進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為前提。14~16世紀歐洲發生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是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促使人類歷史向近代邁進。下列對二者共同點認識正確的是 ( )
A.反對天主教會的愚昧統治 B.崇尚人文理性,講求科學
C.堅持王權高于教權 D.批判神學思想
二、非選擇題(50分)
26(14分)、思想的演進和技術的進步,深刻影響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獨白
材料二: 人生下來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說是自由的動物。那么,人民的自由雖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賜予的,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這天所賜予的自由,那就是對天犯了大罪,對自己又是莫大的恥辱。
──盧梭
材料三: 在法國為行將到來的革命啟發過人們的頭腦的那些偉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材料四: 當法國革命和拿破侖戰爭在歐洲大陸上造成血腥和暴力的悲劇時,在英國發生了一個變化,這個變化,使得圍攻巴士底獄和滑鐵盧戰役在相形之下似乎無足輕重了?!拷鷼v史上沒有別的事件曾更驚人地影響了普通人的生活。
──(美)海斯《世界史》
回答問題:
(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歐洲歷史上哪兩次思想解放運動?(2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義精神的核心內容是什么?材料二中對“人”的認識有何新的發展?(3分)
(3)材料三中所說的偉大人物有哪些?(2分)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則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這些原則有哪些?(3分)材料中所說的“法國行將到來的革命”是指什么?(1分)21世紀教育網
(4)材料四中所說的“這個變化”是指什么?(1分)寫出這次變化中“驚人地影響了普通人的生活”的兩件事例。(2分)
27、(13分)
山東是儒家思想的發源地??鬃娱_創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守舊而維新、復古而開明,這樣一種二重性的立場,使得儒家學說能夠在維護禮教倫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過去,一手指向未來,在正在消失的貴族分封制宗法社會和方興的大一統國家之間架起了橋梁。這就是為什么儒學在當時能夠成為“顯學”以及雖然于變革動蕩的形勢下顯得迂闊難行,而到新社會秩序鞏固后又被捧上獨尊地位的原因。
——張岱年等《中國文化概論》
材料二:朱熹認為:“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認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為圣人教人第一義”。
材料三:黃宗羲認為:“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顧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興工商業;黃宗羲在《原君》中宣稱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們主張為學應求務實,應關乎國計民生,致力于社會變革,并身體力行。
請回答:
(1)戰國時期的荀子是如何繼承并發展孔子學說的?(2分)
(2)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漢取得獨尊地位的原因。(3分)
21世紀教育網
(3)依據材料二說明朱熹和王守仁關于貫通明理的途徑有何差別?(2分)據所學知識說明二者思想是否存在本質差別。(2分)
(4)明清時期,儒家思想發展到新的階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張是什么?(1分)結合材料三概括指出這種思想主張在政治、經濟和學術方面的具體表現。(3分)

21世紀教育網
28、(13分)
最近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擬舉辦一次以“東西方文明的對話”為主題的探究活動?,F摘錄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題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探究主題一:“東西方的古代哲學與教育思想”
孔子說:“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這三種品質稱為“君子道者三”,認為是一個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須具備的三種美德。
蘇格拉底提出一個重要的命題即“美德就是知識”(或“道德就是知識”)。其涵義,他認為一切美德都離不開知識,知識是美德的基礎,知識貫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觀念和準則,任何美德都須具備相應的知識,無知的人不會真正有美德。認為:“美德由教育而來”。
探究主題二 “西學東漸”
19世紀中后期到20世紀初期中國人對西學一直存在爭論。以下是其中的四種觀點。
甲:認為中國是文明古國,周圍國家是蠻夷禽獸之國,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變夷,從來沒有聽說過“以夷變夏”。
乙:認為中國擅長的是道,西方擅長的是器。中國原來也包括器的,但是后來這套科學技術“器”的研究沒有被重視,失傳了,傳到西方去了。我們現在向西方學習,學的即是我們傳過去的東西,中國古已有之,傳到西方,現在“天將器還中國”,我們又學習,這是合理的,必要的。
丙:認為乙是在“古書中獵取近似陳言,謂西學皆中土所已有,并無新奇”,其意在“揚己抑人”。這種“西學中源說”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會更加崇古,“必謂事事必古之從,又常以不及古為恨”,以致在西學問題上只重器,而不能從更廣泛的層面上進行學習。
?。盒挛幕\動期間,陳獨秀等人號召人們“沖決過去歷史之網羅,破壞陳腐學說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口號。他指出:要擁護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
探究主題三:嶺南文化的變遷
l9世紀70年代以后的一些嶺南人,成了無愧于時代的文化巨子。在鴉片戰爭結束半個世紀以后,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一顆顆啟明星在嶺南的地平線上接連升起。
——《現代與傳統》第一輯
請回答:
(1)依據探究主題一材料,結合所學說明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思想主張有何相同點?(2)
(2)指出探究主題二材料中甲、乙、丙、丁對待西學的具體態度上有何不同?(4分)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70年代后,嶺南文化能孕育出“無愧于時代的文化巨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分)他們對清朝晚期的政治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 (2分)
(4)通過以上對人類不同文明的探究,我們從中得到哪些結論?(3分)
座號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考試時間:2011年10 月 12日 上午10︰20—11︰5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8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未來新能源的特點是資源豐富,在使用時對環境無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屬于未來新能源標準的是
①天然氣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陽能 ⑥生物質能 ⑦風能 ⑧氫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2.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 △H1 C(s)+O2(g)===CO(g) △H2
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③H2(g)+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通常人們把拆開1mol 某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該化學鍵的鍵能。鍵能的大小可用于估算化學反應的反應熱(△H),化學反應的△H等于反應中斷裂舊化學鍵的鍵能之和與反應中形成新化學鍵的鍵能之和的差。
化 學 鍵 H-H Cl-Cl H-Cl
生成1mol化學鍵時放出的能量 436kJ·mol- 243kJ·mol-1 431kJ·mol-1
則下列熱化學方程式不正確
A.H2(g)+Cl2(g)=HCl(g);△H=-91.5 kJ·mol-1
B. H2(g)+Cl2(g)=2HCl(g);△H=-183 kJ·mol-1
C.H2(g)+Cl2(g)=HCl(g);△H=+91.5 kJ·mol-1
D.2HCl(g)=H2(g)+Cl2(g);△H=+183 kJ·mol-1
4.下列反應中生成物總能量高于反應物總能量的是
A.碳酸鈣受熱分解 B.乙醇燃燒
C.鋁粉與氧化鐵粉末反應 D.氧化鈣溶于水
5.25℃、101 kPa下,2g氫氣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285.8kJ熱量,表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2H2(g)+O2(g) == 2H2O(1) △H= ―285.8kJ/mol
B.2H2(g)+ O2(g) == 2H2O(1) △H= +571.6 kJ/mol
C.2H2(g)+O2(g) == 2H2O(g) △H= ―571.6 kJ/mol
D.H2(g)+O2(g) == H2O(1) △H= ―285.8kJ/mol[來源:21世紀教育網]
6.氫氣、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H2(g)+O2(g)=H2O(l) △H=-285.8kJ/mol
CO(g)+O2(g)=CO2(g) △H=-283.0kJ/mol
C8H18(l)+O2(g)=8CO2(g)+9H2O(l) △H=-5518kJ/mol
CH4(g)+2O2(g)=CO2(g)+2H2O(l) △H=-89.3kJ/mol
相同質量的氫氣、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燒時,放出熱量最少的是
A. H2(g) B. CO(g) C. C8H18(l) D. CH4(g)
7.已知熱化學方程式:SO2(g)+ 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 和1molO2充分反應,最終放出的熱量為
A. 196.64kJ B. 196.64kJ/mol C. <196.64kJ D. >196.64kJ
8.已知:CH4(g)+2O2(g)==CO2(g)+2H2O(1) △H = ―Q1 KJ/mol
2H2(g)+O2(g)==2H2O(g) △H = ―Q2 KJ/mol
2H2(g)+O2(g)==2H2O(1) △H = ―Q3KJ/mol
常溫下,取體積比為4:1的甲烷和氫氣的混合氣體11.2L(已折合成標準狀況),經完全燃燒后恢復至常溫,則放出的熱量為多少KJ
A. 0.4Q1+0.05Q3 B. 0.4Q1+0.05Q2 C. 0.4Q1+0.1Q3 D. 0.4Q1+0.1Q2
9.在2A+B 3C+4D反應中,表示該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 mol·L-1·s-1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百分數,從而使有效碰撞次數增大
B.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若增大壓強(即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
C.升高溫度能使化學反應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
D.催化劑不影響反應活化能但能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百分數,從而增大反應速率
11.在2升的密閉容器中,發生以下反應:2A(氣)+B(氣) 2C(氣)+D(氣)。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鐘A的平均反應速度為0.12 mol·L-1·s-1,則10秒鐘時,容器中B的物質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
12.下列變化過程中,ΔS<0的是
A.氯化鈉溶于水中 B.NH3(g)和HCl(g)反應生成NH4Cl21世紀教育網
C.干冰的升華 D.CaCO3(S)分解為CaO(S)和CO2(g)
13.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濃度分別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條件下,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有可能是
A.Z為0.3mol/L B.Y2為0.4mol/L C.X2為0.2mol/L D.Z為0.4mol/L
14.對可逆反應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達到化學平衡時,4υ正(O2)= 5υ逆(NO )
B.若單位時間內生成x mol NO的同時,消耗x mol NH3 ,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達到化學平衡時,若增加容器體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少,逆反應速率增大
D.化學反應速率關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15.已知反應A2(g)+2B2(g)2AB2(g)的△H<0,下列說法正確的
A.升高溫度,正向反應速率增加,逆向反應速率減小
B.升高溫度有利于反應速率增加,從而縮短達到平衡的時間
C.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或增大壓強都有利于該反應平衡正向移動
D.達到平衡后,降低溫度或減小壓強都有利于該反應平衡正向移動
16.在A(g)+ pB(g)qC(g)的反應中,經t秒后C的濃度增加m mol/L,則用B濃度的變化來表示的反應速率是
A.pq/mt mol·L-1s-1 B. mt / pq mol·L-1s-1
C.pm/qt mol·L-1s-1 D.pt/mq mol·L-1s-1
17.右圖曲線a表示放熱反應
X(g) + Y(g) Z(g) + M(g) + N(s)進行過程中X的轉化率隨時間變化的關系。若要改變起始條件,使反應過程按b曲線進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溫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劑 D.增大體積
18.反應:L(固)+aG(氣)bR(氣)達到平衡時,溫度和壓強對該反應的影響如圖所示:圖中:壓強p1>p2, x軸表示溫度,y軸表示平衡混合氣中G的體積分數。據此可判斷
A.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B.逆反應是吸熱反應
C.a>b
D.a<b
二、填空題
19.(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某無色液體A,通電時生成無色氣體B和C,B能使帶火星的木條著火,C能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且只生成A。則B、C的化學式分別為 、 。
(2)若已知1 mol氣體C燃燒后生成A液體時放出285.8kJ的熱量,試寫出其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 。
(3)能源可分為一級能源和二級能源。自然界以現存形式提供的能源稱為一級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間接制取的能源稱為二級能源。有人認為,氣體C是一種優質能源,你認為氣體C作為能源的最突出的優點是
20.(14分)用5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卮鹣铝袉栴}: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 。
(2)燒杯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 。
(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值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4)如果用6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熱 (填“相等、不相等”),簡述理由
(5)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值會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21.(8分)已知H2 ( g ) + 1/2O2 ( g ) = 2H2O ( g ),
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如下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分別代表什么意義?
a. ;
b. 。
(2)該反應是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H (填“< 0”或“> 0”)。
22.(1)對于下列反應:2SO2 + O2 2SO3 , 如果2min內SO2的濃度由6 mol/L下降為2 mol/L,那么,用SO2濃度變化來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用O2濃度變化來表示的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如果開始時SO2濃度為4mol/L,2min后反應達平衡,若這段時間內v(O2)為0.5mol/(L· min),那么2min時SO2的濃度為_____________。
(2)下圖左表示在密閉容器中反應:2SO2(g)+O2(g)2SO3(g)ΔH<0達到平衡時,由于條件改變而引起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變化情況,a?b過程中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bc過程中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 若增大壓強時,反應速率變化情況畫在c—d處.
23.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
(2)該反應為 反應(選填吸熱、放熱)。
(3)能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 (多選扣分)。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 c(CO)不變21世紀教育網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 ℃。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o
a
b
X的轉化率
時間
座號
H2O ( g )
反應過程
能量
a
b
H2 ( g ) + 1/2O2 ( g )
2H ( g ) + O ( g )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百色市| 图们市| 乌拉特后旗| 百色市| 西华县| 卫辉市| 盐亭县| 土默特右旗| 全州县| 淳化县| 丽江市| 石渠县| 福贡县| 新津县| 十堰市| 信丰县| 镇江市| 岫岩| 宁津县| 临洮县| 洪洞县| 称多县| 揭东县| 彰化市| 三河市| 株洲县| 正宁县| 金秀| 临漳县| 锡林郭勒盟| 广宁县| 永定县| 沅江市| 长沙县| 新安县| 闽清县| 葵青区| 威海市| 高台县| 阜南县| 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