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學問 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1)了解哲學的內涵與起源。 (2)理解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 (3)理解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2.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 正確認識哲學的內涵,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科學精神】 明白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們時代精神的精華,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公共參與】 了解身邊事例,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美好生活的向導。 1.教學重點:理解哲學的內涵與起源。 2.教學難點:理解哲學與世界觀、具體科學的關系。 (一)引入新課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就應該對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進行審視和思考。為此,我們不僅需要具體科學知識,而且需要哲學知識。什么是哲學?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什么?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什么樣的哲學?了解這些問題,有助于我們走進哲學,掌握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作出正確的人生選擇,創造更亮麗的青春。 本節課我們學習追求智慧的學問。 (二)講授新課 追求智慧的學問(板書) 一.哲學的起源(板書) 閱讀與思考: 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是追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的學問。 黑格爾認為,暫學以絕對精神為對象,是一種特珠的思維方式。 馬克思認為,“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哲學正變成文化的活的靈魂”。 概括上述對哲學理解的共同點,并與同學分享你的理解。 哲學是什么?你還知道哪些說法?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它致力于從總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在古希臘文中,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漢語中,“哲”就是智慧,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或追求智慧之學。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 教師:為什么要學習哲學? 學生:認識世界,辦好事情,都需要哲學智慧。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解決問題的巧妙方法,都與一定的哲學智慧聯系在一起。 哲學并不是高高地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只要留心思考,就會發現它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會密切相關,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教師:哲學的起源是什么? 學生:哲學智慧不是從人的頭腦中憑空產生的,而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句話,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在生活實踐中,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圍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觀念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在這些思考中,會觸及這樣或那樣的具有哲學性質的問題。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說哲學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 二.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板書) 教師:什么是世界觀? 學生:每個人都要接觸周圍的事物,都會通過實踐活動獲得對事物的認識,這種認識積累多了,就會形成對世界的一定看法。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就是世界觀。 教師: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是怎樣的? 學生:哲學就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世界觀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發形成的世界觀不等于哲學。哲學是哲學家依據一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把不自覺的、不系統的世界觀加以系統化、理論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它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我們既反對把哲學簡單化,把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當作哲學學說,也反對把哲學神秘化,認為哲學與普通人無關。 教師: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是怎樣的? 學生: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人們關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樣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一般說來,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不存在脫離方法論的世界觀。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三.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板書) 教師:哲學與具體科學的區別是什么? 學生:人類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具體知識,這些知識大致可以概括為三類:一類是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知識,即自然科學識、如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一類是認識和改造社會的知識,即社會科學知識,如經濟學、政治學、倫理學等;還有一類是關于人的認識和思維的知識,即思維科學知識,如心理學、邏輯學等。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哲學則對其進行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教師:哲學與具體科學的聯系是什么? 學生: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哲學之所以富有生機和活力,能夠存在和發展,就在于它從不斷豐富的具體科學知識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結論。離開具體科學知識,哲學就會干涸和枯萎。那種把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的看法是錯誤的。 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家的研究活動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某種世界觀的指導下進行的。缺乏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家就可能在自己的研究活動中偏離正確方向,走彎路,甚至陷入混亂和失敗。因此,任何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研究的指導作用的看法,都是錯誤的、有害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