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1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一)課標要求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理解文化多樣性的價值,明確文化交流互鑒的途徑和意義。(二)學科素養政治認同:通過介紹文化的民族性,認同本民族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科學精神:通過分析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的關系,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法治意識:正確對待文化多樣性,樹立各民族文化平等意識。公共參與:爭做文化傳播交流的使者,在弘揚本民族優秀文化的同時,借鑒其他民族文化有益成果,促進人類文明的繁榮進步。(三)學習目標◆通過了解不同文化形式承載的不同文化內涵,理解文化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對于一個民族的重要性。◆能夠舉例說明,價值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闡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原因。◆闡述文化多樣性的意義。◆理解正確對待文化多樣性的要求。(4)議題設置總議題:中國文化的發展為什么要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分議題:為什么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民族文化的作用、文化多樣性的意義及要求。教學難點:文化多樣性的意義。(六)教學過程1、習語誦讀——導入新課①要著力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創新對外宣傳方式,加強話語體系建設,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②禮儀是宣示價值觀、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計劃地建立和規范一些禮儀制度,如升國旗儀式、成人儀式、入黨入團入隊儀式等,利用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等契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一些重大禮儀活動要上升到國家層面,以發揮其社會教化作用。這就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③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④中國古代思想家孟子說過:?“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不同文明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要促進不同文明不同發展模式交流對話,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發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 ——2015年3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2、習語堂間——活動設計總議題:中國文化的發展為什么要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分議題:為什么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探究一:民族文化的地位、作用。教師活動:1.展示圖片:2.設置問題:風格迥異的建筑藝術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現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不同的建筑藝術、舞蹈藝術、體育運動項目、語言文字等,承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請舉例說明。學生活動:通過觀看圖片、課前搜集的資料,思考并回答探究問題。結論一: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在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現實中,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激發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個民族生產與發展的精神根基。探究二:民族文化的具體體現、民族文化的核心。教師活動:1.展示圖片2.設置問題:民族節日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1)民族文化除了體現在民族節日上,還體現在哪些方面,舉例說明。(2)民族文化體現在方方面面,這些文化形式共同蘊含的核心和靈魂是什么?學生活動:通過觀看圖片、課前搜集的資料,思考并回答探究問題。結論二:民族文化體現在民族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民族節日、民族服飾等方面。價值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探究三:文化多樣性的表征、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原因。教師活動:1.展示圖片:2.設置問題:(1)比較上述奧運會會徽的異同,解釋它們各自的文化印記?(2)為什么不同的奧運會承辦國設計出不同的會徽?學生活動:觀看圖片,思考并回答問題。結論三:文化多樣性表征文化存在的豐富程度。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國和各民族的政治、經濟等社會條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探究四:文化多樣性的意義及要求。教師活動:設置問題:(1)“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請你談談文化多樣性的意義。(2)如何對待文化多樣性?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問題。結論四:(1)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不論是中華文化,還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類實踐創造的成果,都有其獨特魅力和價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2)世界各國都對人類文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面對文化多樣性,我們要在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理解個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課堂小結及課外拓展:引導學生利用本課所學,以小論文的形式說明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的關系。3、習語生聲——升華要著力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創新對外宣傳方式,加強話語體系建設,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國古代思想家孟子說過:?“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不同文明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要促進不同文明不同發展模式交流對話,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發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2015年3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4、資源鏈接1.視頻:你知道世界七大奇跡嗎?(來源:騰訊視頻)https://v./x/page/m03748gup7g.html2《堅定“文化自信”,須讀懂習近平這6篇重要講話》(來源:新華網)http://www./politics/xxjxs/2019-06/19/c_1124642114.htm3.《習近平用典第一輯》(來源:學習強國)4.《習近平的創新觀》(來源:中國新聞網)http://www./gn/2018/08-10/8596075.shtml庫庫爾坎金字塔天壇羅馬斗獸場開齋節圣誕節春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