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世界的物質性(一)課標要求說明思維和存在的關系,闡釋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表達無神論立場。(二)學科素養政治認同:通過從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意識的角度論證世界的物質性,學會正確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堅定唯物主義信念。公共參與:在實踐中自覺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學習目標◆理解辯證唯物主義物質的概念及唯一特性,可以區分哲學的物質和具體的物質形態。◆能夠論證世界的物質性原理,堅定科學無神論立場,反對一切有神論。(四)議題設置總議題:為什么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分議題:1.到底是什么物質?2.為什么世界是物質的?(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物質的含義及唯一特性、世界的物質性教學難點: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六)教學過程1、習語誦讀——導入新課①在對待自然問題上,恩格斯深刻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這個道理要銘記于心、落實于行。——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講話②我們要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關于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性、歷史性及其相關規律,關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的規律,關于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等原理,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群眾觀、階級觀、發展觀、矛盾觀,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2018年5月4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習語堂間——活動設計總議題:為什么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分議題:1.到底是什么物質?探究一:物質≠具體的物質形態教師活動:設置問題——你覺得物質是什么?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者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中認為什么是世界的本原?這些能概括哲學的共性特點嗎?學生活動:結合所學,舉例說明論證。總結一: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存在。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分議題2:為什么世界是物質的?探究二:自然界的物質性教師活動:展示圖片:地球的歷史濃縮為24小時,人類只存在了3秒設置問題——西方的神創論和中國的盤古開天辟地是真的嗎?總結二: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習語過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反復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因為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最為基礎的條件,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這是規律,誰也無法抗拒。——2016年8月24日,習近平在青海省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探究三:人類社會的物質性教師活動:播放視頻《三分鐘看完人類發展史》設置問題——人類社會是如何進化而來的,在進化過程中上帝起決定作用了嗎?總結三: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沒有勞動就沒有人,沒有勞動社會。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習語總結:馬克思、恩格斯運用社會基本矛盾推動社會發展的規律,對未來社會發展作出了科學預見。《共產黨宣言》提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這就是“兩個必然”,是就人類歷史總的發展趨勢而言的,是歷史規律的必然指向。這里還要說到馬克思提出的“兩個決不會”,馬克思說:“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馬克思的這一重要論點,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什么資本主義至今沒有完全消亡,為什么社會主義還會出現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那樣的曲折,為什么馬克思主義預見的共產主義還需要經過很長的歷史發展才能實現。——2013年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講話探究四: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教師活動:展示圖片:設置問題:聰明的動物以及先進的人工智能會發展成人的意識嗎?人們的意識是虛幻的嗎?總結四:人的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腦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人腦具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離開客觀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識。課堂小結: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都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本身就根源于物質。物質是本原,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物質決定意識。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我們應當自覺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統一性原則,堅定科學無神論立場,反對一切有神論。3、習語生聲——升華著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就其要義來講,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這個規律誰也無法抗拒。——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講話著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就其要義來講,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這個規律誰也無法抗拒。——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學習掌握世界統一于物質、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制定政策、推動工作。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是辯證唯物主義最基本、最核心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遵循這一觀點,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當代中國最大的客觀實際是什么?就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們認識當下、規劃未來、制定政策、推進事業的客觀基點。客觀實際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既要看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沒有變,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每個階段呈現出來的新特點,從而使主觀世界更好符合客觀實際,按照實際決定工作方針,這是我們必須牢牢記住的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4、資源鏈接1.視頻:三分鐘看完人類發展史https://rs.mbd./t2k0dpw?f=cp&u=4f32db1ab1d3d6772.書籍《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3.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