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世界是永恒發展的(一)課標要求描述世界是普遍聯系、永恒運動的,領會全面地、發展地看問題的意義,學會運用矛盾分析法觀察和處理問題。(二)學科素養政治認同:結合時代變化,論述新發展理念,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科學精神:學生運用相關原理,正確理解社會現象,解釋新發展理念。理性分析和評價社會的一些現象、觀點和形勢。公共參與:能夠在生活實踐中從點滴小事做起,積極地面對困難和挑戰。.(三)學習目標◆了解發展普遍性原理,理解發展的實質、狀態和趨勢◆能夠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察、分析自然和社會現象,在實踐中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勇敢面對挫折與考驗。(四)議題設置總議題:世界是永恒發展的分議題:1.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你贊同這個觀點嗎?2.如何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發展普遍性、發展的實質、量變與質變辯證關系、前進行與曲折性辯證關系教學難點:發展的實質、量變與質變辯證關系、前進行與曲折性辯證關系(六)教學過程1、習語誦讀——導入新課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個新事物,也是個好事物。當然,這并不是說,中國政治制度就完美無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發展了。制度自信不是自視清高、自我滿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堅定制度自信和不斷改革創新統一起來,在堅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礎上,不斷推進制度體系完善和發展。我們一直認為,我們的民主法治建設同擴大人民民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體制、機制、程序、規范以及具體運行上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發揮人民創造精神方面也還存在一些不足,必須繼續加以完善。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我們要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不斷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2014年9月5日,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②中國高度重視創新發展,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為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驅動力量,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2019-05-17,習近平給世界智能大會開幕的賀信③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015年3月,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講話④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聯合國《發展權利宣言》確認發展權利是一項不可剝奪的人權。作為一個擁有十三億多人口的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堅持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同本國實際相結合,堅持生存權和發展權是首要的基本人權。多年來,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有效保障了人民發展權益,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人權發展道路。——2016年12月4日,致“紀念〈發展權利宣言〉通過三十周年國際研討會”的賀信》⑤面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發展進入轉型期、世界科技發展醞釀新突破的發展格局,我們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發展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有質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地發展,加快形成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的機制和環境,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習語堂間——活動設計總議題:世界是永恒發展的分議題:1.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你贊同這個觀點嗎?探究一:發展的普遍性教師活動:1.設置問題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探究問題。總結一:物質世界處于永恒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自然界總是處在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中。人類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一些國家進人了社會主義社會,人類還將進入共產主義社會,而共產主義社會仍將繼續發展。每個人的認識都經歷著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過程,認識沒有終點,科學沒有頂峰。探究二:發展的實質教師活動:2.結合圖片說說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是發展嗎?能否再舉一些例子。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探究問題。總結二: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但并非任何運動、變化都是發展。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是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的事物,它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產生,克服了舊事物中消極的、過時的、腐朽的東西,汲取了其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為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因而具有舊事物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舊事物違背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因而最終會走向滅亡。在社會歷史領域中,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因此,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習語總結: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這個盛會,就是要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歷史經驗表明,科技革命總是能夠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參加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時強調分議題:2.如何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探究三:量變和質變教師活動:播放視頻:《中美關系40年》第一期中國的新“老朋友”設置問題:中美關系分分合合,如何用發展的觀點看待中美關系走向?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探究問題。總結三:事物發展的形式和狀態是量變和質變。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習語過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讓我們用積土成山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攜手推進新型大國關系建設,努力開創中美關系更加美好的明天!——在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開幕式上的致辭(2014年7月9日)總結四: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腳踏實地,埋頭苦干,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在量變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只有改變事物原有的性質才能向前發展時,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無論一個人還是一個國家,善于抓住機遇,才能贏得主動和優勢,加快發展。探究四:前進性與曲折性教師活動:播放視頻:《中美關系曲折前行的大趨勢一直未變》設置問題——中美關系建交4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說明了什么?給你什么啟示?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探究問題。總結五: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任何事物都要經歷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發展過程。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通過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其中積極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辯證的否定是聯系和發展的環節。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弱點和不完善的地方,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舊事物在開始時往往比較強大,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新事物。新事物戰勝舊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經歷曲折的過程。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促使其成長、壯大,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面對挫折與考驗。習語總結: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擔、勇克難關、勇斗風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能充滿活力、充滿后勁、充滿希望。——2019年4月,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課堂小結及課外拓展:從不同角度了解新中國70方方面面的發展歷程,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3、習語生聲——升華奮斗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2019年4月,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增強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我國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深入調查研究,鼓勵基層大膽探索,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銜接,不斷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我們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確保各項重大改革舉措落到實處。我們既要敢為天下先、敢闖敢試,又要積極穩妥、蹄疾步穩,把改革發展穩定統一起來,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在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在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我們不能因現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一定要有發展的觀點,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我們說過,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我們過去取得的實踐和理論成果,能夠幫助我們更好面對和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但不能成為我們驕傲自滿的理由,更不能成為我們繼續前進的包袱。我們的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2013年1月5日,《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4、資源鏈接1.視頻:中美關系40年(來源:學習強國)http://3g./v/video/VU489ISOB.html2.視頻:中美關系曲折前行的大趨勢一直未變https://v./x/cover/9tes015o81phtot/n0030x55wc3.html?3.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4.《新中國70年·影像辭典》(來源:學習強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