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類共同的南極 南極,是根據地球旋轉方式決定的最南點,它通常表示地理上的南極區域,有一個固定的位置。按照國際上通行的概念,南緯60度以南的地區稱為南極,它是南大洋及其島嶼和南極大陸的總稱,總面積約6500萬平方千米。 南極圈內(南緯66°33′以南)終年寒冷,?極夜和極晝最長可達半年的氣候被稱為南極氣候。酷寒、干旱和烈風是這種氣候的三個顯要特征。 南極素有“寒極”之稱,僅有冬、夏兩季之分。每年4月~10月為冬季,11月至次年3月為夏季。南極大陸年平均氣溫-25℃左右;而在東南極,南極高原海拔3500米的地方,年平均氣溫大致為-55℃~-60℃。1983年7月20日,前蘇聯的“東方”站記錄到的南極最低氣溫為-89.2℃。這樣的溫度能使一杯滾燙的開水潑向天空,落下來就是冰碴。 “寒極”、“風極”、“白色沙漠”和“冰雪世界”是南極氣候的四大特點。南極作為地球上兩個最大的冷源之一在不斷地調節我們整個地球的氣候 科考站 長城站 昆侖站 中山站 泰山站 長城站 開工時間:1984年12月31日 竣工時間:1985年 2月20日 長城站自建站以來,經過三、五、十三次隊擴建,現已初具規模,有各種建筑25座,建筑總面積達4200平方米。其中包括辦公棟、宿舍棟、醫務文體棟、氣象棟、通訊棟和科研棟等7座主體房屋,還有若干棟科學用房,如固體潮觀測室、?地震觀測室、地磁絕對值觀測室、高空大氣物理觀測室、衛星多普勒觀測室、地磁探測室等,以及其他用房,如車庫、工具庫、冷凍房,茶水間,木工間,冷藏室和蔬菜庫等。 中山站 昆侖站于2009年1月27日勝利建成。極度嚴寒、極度缺氧、"不可接近之極"……這是學者描述冰穹A地區時常說的話。--科研熱點、戰略要地。 冰穹A地區所具有的特殊地理和自然條件,使其成為一系列科學研究的理想之地。建成后的昆侖站,將成為世界第六座南極內陸站。 昆侖站的建成意味著,中國將成為第一個在南極內陸建站的發展中國家。 從科學考察角度看,南極有四個最有地理價值的點,即極點、冰點(即南極氣溫最低點)、磁點和高點。 泰山站 2014年1月3日,"泰山站"完成主體封頂。2月8日上午11點國家海洋局宣布,中國南極泰山站正式建成開站。 “南極鐵山” 煤田5000 億噸 石油儲量 未查清 磷蝦約為 4億噸~6億 噸 最大的淡水資源庫72% Day 1上海/北京/廣州/成都 - 法蘭克福 - 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Day 2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 Day 3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 - 烏斯懷亞Ushuaia(阿根廷) Day 4海上航行 此天經過德雷克海峽 Day 5-6海上航行 - 福克蘭群島 Day 7-8海上航行 Day 9-10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 Islands Day 11海上航行 Day 12海上航行 - 南奧克尼群島South Orkney Islands Day 13海上航行 Day 14-16南極半島 Day 17-18德雷克海峽 Day 19烏斯懷亞(阿根廷) - 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 Day 20布宜諾斯艾利斯 - 法蘭克福 - 上海/北京/廣州/成都 企鵝玩偶 重要意義 南極大陸終年被冰雪覆蓋,夏季露出的基巖地帶不足5%。人類科學考察活動也主要集中在這5%的地區,但南極更多的科學之謎埋藏在南極內陸深處。泰山站的建立,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南極考察從南極大陸邊緣地區向南極大陸腹地挺進。泰山站建成后可實現部分設備在冬季無人值守情況下連續運行。 中山站、長城站位于南極內陸之外,與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的昆侖站距離遙遠,物資運輸不方便。泰山站位于中山站和昆侖站之間,距中山站522公里,距昆侖站600多公里,是一座中繼站,對進一步保障南極內陸冰蓋地區的科考有重要作用。同時,對進一步研究南極大陸的氣候變化、冰川變化,以及對南極大陸的遙感測繪有重要作用。 布藝企鵝制作步驟: 1)裁剪布料。肚皮1片、背部2片、翅膀4片、腳蹼4片、嘴2片。 氣候條件:中山站位于南極大陸沿海,氣象要素的變化與長城站差別較大,比長城站寒冷干燥,更具備南極極地氣候特點。中山站年平均氣溫零下10℃左右,極端最低溫度達零下36.4℃;中山站地區受來自大陸冰蓋的下降風影響,常吹東南偏東風,8級以上大風天數達174天,極大風速為43.6米/秒;降水天數162天,年平均濕度54%,全年晴天的天數要比長城站多得多。中山站有極晝和極夜現象,連續白晝時間54天,連續黑夜時間58天。中國在南極所建立的兩個考察站都設有氣象站,都已在世界氣象組織注冊,全年對各氣象要素進行不間斷的觀測。 考察活動:中山站設有實驗室,配備有相應的分析儀器設備,可供科學考察人員對現場資料和樣品進行初步分析研究。站上的氣象觀測場、固體潮觀測室、地震地磁絕對值觀測室、高空大氣物理觀測室等均配備有相應的科學觀測設備和儀器。中國南極考察隊員在中山站全年進行的常規觀測項目有氣象、電離層、高層大氣物理、地磁和地震等。 2)2片背部分別與2片嘴巴對齊后縫合邊緣,縫完展開。 3)2片背部正面相對疊放,縫合重疊后的嘴部與上側邊,縫的時候在上側邊要留一個返口,用來塞填充棉。 4)背部與肚皮的正面相對,兩邊對齊,用珠針固定,縫合后翻到正面。 5)1片翅膀外側和1片翅膀內側正面相對疊放,縫合四周,保留一個返口,縫完從返口翻到正面,腳蹼也同樣縫份制作。 6)填充棉分別塞入企鵝的身體、翅膀和腳蹼,用藏針縫方法縫合返口。 7)把翅膀和腳蹼分別縫在身體上,用黑色繡線在頭部兩側縫兩顆白色扣子作為眼睛,這樣就完成了布藝企鵝的手工制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