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物態及物態變化考點一:固體的分類與特點例1.在甲、乙、丙三種固體薄片上涂上蠟,用燒熱的針接觸其背面一點,蠟熔化的范圍如圖(a)所示,而甲、乙、丙三種固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b)所示,則( )A.甲、乙是非晶體,丙是晶體B.甲、丙是晶體,乙是非晶體C.甲、丙是非晶體,乙是晶體D.甲是非晶體,乙是多晶體,丙是單晶體【例1答案】B【解析】由題圖(a)知,甲、乙的導熱性呈各向同性,丙的導熱性呈各向異性;由題圖(b)知,甲、丙有固定的熔點,乙沒有固定的熔點。所以甲是多晶體,乙是非晶體,丙是單晶體。例2.(多選)關于晶體和非晶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根據各向異性或各向同性來鑒別晶體和非晶體B.一塊均勻薄片,沿各個方向對它施加拉力,發現其強度一樣,則此薄片一定是非晶體C.一個固體球,如果沿其各條直線方向的導電性不同,則該球體一定是單晶體D.一塊晶體,若其各個方向的導熱性相同,則這塊晶體一定是多晶體E.判斷晶體和非晶體可以根據有沒有確定的熔點【例2答案】CDE【解析】判斷固體是否為晶體的標準是看是否有固定的熔點,多晶體和非晶體都具有各向同性和無規則的天然外形,單晶體具有各向異性和規則的天然外形。外形物理性質熔點晶體單晶體有規則外形各向異性有確定熔點多晶體無規則外形各向同性非晶體無確定熔點例3.(多選)晶體不同于非晶體,它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質不同,而且具有一定的熔點,下列哪些說法可以用來解釋晶體的上述特性( )A.組成晶體的物質微粒,在空間按一定的規律排成整齊的行列,構成特定的空間點陣B.晶體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不同方向上微粒數目不同,微粒間距不同C.晶體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質不同,是由于不同方向上的物質微粒的性質不同D.晶體在熔化時吸收熱量,全部用來瓦解晶體的空間點陣,轉化為分子間勢能;因此,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保持一定的溫度不變;只有空間點陣完全被瓦解,晶體完全變為液體后,繼續加熱,溫度才會升高E.晶體在熔化時吸收的熱量,破壞空間點陣結構,增加分子勢能,同時增加分子動能【例3答案】ABD【解析】很多晶體都是由相同的物質微粒組成的,例如,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組成的,不同方向上物質微粒完全一樣,可見其各向異性不是因為不同方向上的粒子性質不同引起的,而是粒子的數目和粒子間距不相同造成的。【練習1】(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見的金屬材料是多晶體B.只有非晶體才顯示各向同性C.凡是具有天然的規則幾何外形的物體必定是單晶體D.有確定熔點的是單晶體和多晶體,沒有確定熔點的是非晶體E.晶體在物理性質上一定是各向異性的【練習1答案】ACD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晶體又分單晶體和多晶體,常見的金屬材料是多晶體,A正確;非晶體和多晶體顯示各向同性,單晶體顯示各向異性,B、E錯誤;單晶體具有天然的規則幾何外形,C正確;有確定熔點的是單晶體和多晶體,沒有確定熔點的是非晶體,D正確.【練習2】(多選)一塊密度和厚度都均勻分布的矩形被測樣品,長AB是寬AC的兩倍,如圖所示.若用多用電表沿兩對稱軸O1O1′和O2O2′測其電阻,阻值關系為R1=2R2,則這塊樣品可能是( )A.單晶體B.多晶體C.非晶體D.金屬E.無法判斷【練習2答案】BCD【解析】沿O1O1′和O2O2′兩對稱軸測該長方體所測得電阻值不相同,且=,根據電阻定律可知該物質沿O1O1′和O2O2′方向電阻率(即導電性能)相同,即表現出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質,故A、E選項錯誤,B、C、D選項正確.【練習3】(多選)下列關于晶體空間點陣的說法,正確的是( )A.構成晶體空間點陣的物質微粒,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原子或離子B.晶體的物質微粒之所以能構成空間點陣,是由于晶體中物質微粒之間相互作用很強,所有物質微粒都被牢牢地束縛在空間點陣的結點上不動C.所謂空間點陣與空間點陣的結點,都是抽象的概念;結點是指組成晶體的物質微粒做永不停息的微小振動的平衡位置;物質微粒在結點附近的微小振動,就是熱運動D.相同的物質微粒,可以構成不同的空間點陣,也就是同一種物質能夠生成不同的晶體,從而能夠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例3答案】 ACD【解析】組成晶體的物質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或離子.這些物質微粒也就是分子動理論中所說的分子.顯然,組成晶體的物質微粒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則的熱運動之中,物質微粒之間還存在相互作用,晶體的物質微粒之所以能構成空間點陣,是由于晶體中物質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很強,物質微粒的熱運動不足以克服這種相互作用而彼此遠離,所以選項B的說法錯誤,【練習4】(多選)下列關于探索晶體結構的幾個結論中正確的是( )A.1912年,德國物理學家勞厄用X射線來探測固體內部的原子排列,才證實了晶體內部的物質微粒的確是按一定的規律整齊地排列起來的B.組成晶體的物質微粒,沒有一定的規則,在空間雜亂無章地排列著,并且晶體的微觀結構沒有周期性特點C.晶體內部各微粒之間還存在著很強的相互作用力,這些作用力就像可以伸縮的彈簧一樣,將微粒約束在一定的平衡位置上D.熱運動時,晶體內部的微粒可以像氣體分子那樣在任意空間里做劇烈運動【練習4答案】AC【解析】勞厄在1912年用X射線證實了晶體內部結構的規律性.而晶體內部微粒都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動,是因為微粒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的結果.考點二:液體的表面張力例4.(多選)液體表面具有收縮趨勢原因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液體可以流動B.液體表面層分子間的距離小于液體內部分子間的距離C.與液面接觸的容器壁的分子,對液體表面分子有吸引力D.液體表面層分子間的距離大于液體內部分子間的距離E.液體表面層分子的勢能比液體內部分子的勢能大,液體達到穩定平衡,勢能應最小,故有收縮趨勢【例4答案】ABC【解析】液體表面和氣體接觸,由于蒸發的原因,液體表面層分子間的距離大于液體內部分子間的距離,所以表面層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表現為引力,這種引力使液體表面層的相鄰部分之間有相互吸引的力(即表面張力),表面張力使液體表面具有收縮的趨勢,故D、E正確.例5.(多選)下列現象中,關于液體的表面張力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昆蟲能在水面上自由來往而不陷入水中靠的是液體的表面張力作用B.小木塊能夠浮于水面上是液體表面張力與其重力平衡的結果C.縫衣針浮在水面上不下沉是水的表面張力作用的結果D.噴泉噴射到空中形成一個個球形的小水珠是表面張力作用的結果E.懸浮在水中的花粉做無規則運動是受水的表面張力作用的結果【例5答案】ACD【解析】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小昆蟲在水面上站定或行進過程中,其腳部位置比周圍水面稍下陷,但仍在水面上而未陷入水中,就像踩在柔韌性非常好的膜上一樣,因此,這是液體的表面張力在起作用.浮在水面上的縫衣針與小昆蟲情況一樣,故A、C選項正確;小木塊浮于水面上時,木塊的下部實際上已經陷入水中(排開一部分水)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是浮力與重力平衡的結果,而非表面張力在起作用,故B選項錯誤;噴泉噴到空中的水分散時,每一小部分的表面都有表面張力在起作用且水處于完全失重狀態,因而形成球狀水珠(體積一定情況下以球形表面積為最小,表面張力的作用使液體表面有收縮到最小面積的趨勢),故D選項正確;E是布朗運動,體現了水分子的無規則運動的結果,E錯誤。【練習5】關于液體的表面張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體表面張力是液體各部分之間的相互吸引力B.液體表面層分子的分布比內部稀疏,分子力表現為零C.不論是水還是水銀,表面張力都會使表面收縮D.如圖表面張力的方向與液面相垂直【練習5答案】C【解析】液體表面張力是液體表面各部分之間相互吸引的力,選項A錯誤;液體的表面層分子要比內部稀疏些,分子間的距離較內部分子間距離大,表面層分子間表現為引力,選項B錯誤;液體的表面張力總使液面具有收縮的趨勢,選項C正確;液體表面張力的方向總是與液面相切,總是跟液面分界線相垂直,選項D錯誤.【練習6】如圖所示,金屬框架的A,B間系一個棉線圈,先使框架布滿肥皂膜,然后將P和Q兩部分肥皂膜刺破,線的形狀將變成下圖中的( )【練習6答案】C【解析】肥皂膜和前后表面的空氣接觸,肥皂膜表面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收縮,排除AB;由于肥皂膜表面和空氣接觸均勻,所以肥皂膜中間的細線之間的空間接近圓。【練習7】(多選)關于液體的表面張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產生表面張力的原因是表面層內液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小于r0B.產生表面張力的原因是表面層內液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大于r0C.產生表面張力的原因是表面層內液體分子間只有引力沒有斥力D.表面張力使液體的表面有收縮的趨勢E.表面張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條分界線【練習7答案】BDE【解析】在液體與氣體接觸的表面處形成一個特殊的薄層,稱為表面層,在液體表面層內,分子的分布比液體內部稀疏,它們之間的距離r>r0,分子間作用力表現為引力,因此液體表面有收縮的趨勢.考點三:浸潤與不浸潤和毛細現象例6.(多選)把極細的玻璃管插入水中與水銀中,如圖所示,正確表示毛細現象的是( )【例6答案】AC【解析】因為水能浸潤玻璃,無論管內外均為浸潤,所以選項A正確,B錯誤;水銀不浸潤玻璃,選項C正確;選項D中外面浸潤,里面不浸潤,所以是不可能的.例7.(多選)在裝滿水的玻璃杯內,可以不斷地輕輕投放一定數量的涂有油的大頭針,大頭針漂浮在水面上,水也不會流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大頭針填充了水內分子間的空隙B.水分子進入了大頭針內的空隙C.水面凸起,也不流出,是表面張力作用的結果D.水的表面張力在起作用E.水的表面張力豎直向上的合力等于大頭針的重力【例7答案】CDE【解析】水對涂有油的大頭針是不浸潤的,故水與大頭針接觸的表面具有收縮的趨勢.隨著水與大頭針接觸面積的增大,使得大頭針附近的水面呈彎月形,大頭針與水面的接觸處受到彎曲水面的表面張力作用,如圖由于表面張力的豎直分量可與大頭針的重力保持平衡,故大頭針可漂浮在水面上,故D正確,A、B錯誤;水面突出水也不會流出,是由表面張力的作用,使水面收縮導致的,C、E正確.例8.把水或油灌入小口瓶時,常在瓶口插入一根竹筷或玻璃棒,水或油就沿著竹筷或玻璃棒流入瓶中,不致流到瓶子外面,這是什么道理?如果要將水銀灌入小口瓶中,能否采用竹筷或是玻璃棒?你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嗎?【例8解析】水和油對竹筷或玻璃棒是浸潤液體;不能;因為水銀對竹筷或玻璃是不浸潤液體,浸潤于銅或鋅,所以用銅棒或鋅棒引流即可.【練習8】(多選)水對玻璃是浸潤液體而水銀對玻璃是不浸潤液體,它們在毛細管中將產生上升或下降的現象,現把不同粗細的三根毛細管插入水和水銀中,如圖所示,不正確的現象應是( )A B C D E【練習8答案】BCE【解析】浸潤液體在毛細管中上升或不浸潤液體在毛細管中下降的現象均為毛細現象,毛細管越細,現象越明顯。【練習9】對于液體在器壁附近的液面發生彎曲的現象,如圖所示,對此有下列幾種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①Ⅰ圖中表面層分子的分布比液體內部疏 ②Ⅱ圖中表面層分子的分布比液體內部密 ③Ⅰ圖中附著層分子的分布比液體內部密 ④Ⅱ圖中附著層分子的分布比液體內部疏A.只有①對B.只有①③④對C.只有③④對D.全對【練習9答案】B【解析】浸潤的情況下,液體會沿著管壁上升,這是由于附著層內分子相互排斥,同時表面層內分子相互吸引的結果,不浸潤的情況下,液體會沿著管壁下降,這是由于附著層內分子和表面層內分子均相互吸引的結果.由于液體內部分子力約為零,因此當附著層分子比內部疏時,分子力表現為引力,當附著層分子比內部密時,分子力表現為斥力.考點三:液晶例9.關于液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液晶是一種晶體B.液晶分子的空間排列是穩定的,具有各向異性C.液晶的光學性質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D.液晶的光學性質隨外加電壓的變化而變化【例9答案】CD【解析】液晶的微觀結構介于晶體和液體之間,雖然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較整齊,具有各向異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穩定的;外界條件的微小變化都會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變化,從而改變液晶的某些性質;溫度、壓力、外加電壓等因素變化時,都會改變液晶的光學性質.例10.(多選)液晶電視不斷降價,逐步走進了千家萬戶.液晶電視的關鍵部件是液晶層,下列關于液晶層的工作原理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液晶分子的空間排列是穩定的,具有各向異性B.液晶的光學性質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C.液晶的光學性質隨外加電壓的變化而不變D.液晶的光學性質隨外加電壓的變化而變化E.利用液晶對光具有各向異性的特點【例10答案】ABC【解析】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較整齊,具有各向異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穩定的,選項A錯誤;外界條件的微小變化都會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變化,從而改變液晶的某些性質.溫度、壓力、外加電壓等因素變化時,都會改變液晶的光學性質.液晶電視依據的是液晶的光學性質隨外加電壓的變化而變化工作的,D、E正確,B、C錯誤.【練習10】(多選)下列關于液晶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人體的某些組織也具有液晶結構B.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較整齊C.電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電壓的影響下,能夠發光D.所有物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成為液晶【練習10答案】AB【解析】液晶結構不是液晶,人體中的大腦和部分內臟都具有和液晶類似的結構,A正確;液晶是某些特殊的有機化合物,在某些方向上分子排列規則,某些方向上雜亂,液晶本身不能發光,所以選項C、D錯,選項B正確.【提示】(1)液晶是既有流動性和連續性,又具有各向異性的流體.(2)向外型液晶在外加電壓下會由透明變為不透明,但液晶本身不會發光.考點五:飽和汽和飽和汽壓例11.關于飽和汽壓隨溫度變化的原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升高,單位時間里從液體表面飛出的分子數減少B.溫度降低,單位時間里從液體表面飛出的分子數增多C.溫度升高,單位時間里從液體表面飛出的分子數增多,液體繼續蒸發,飽和汽壓增大D.溫度降低,單位時間里從液體表面飛出的分子數大于返回液體表面的分子數【例11答案】C【解析】飽和汽壓決定于單位體積內的分子數和分子的平均速率.當溫度升高(降低)時,分子的平均速率變大(變小),這使得單位時間內從液體表面飛出的分子數增多(減少),飽和汽壓變大(變小),選項C正確.例12.某食堂的廚房內,溫度是30℃,絕對濕度p1=2.1×103Pa,而這時室外溫度是19℃,絕對濕度p2=1.3×103Pa.那么,廚房內外空氣的相對濕度相差多少?在廚房內感覺潮濕還是在廚房外感覺潮濕?(30℃時水的飽和汽壓為p3=4.2×103Pa,19℃時水的飽和汽壓為p4=2.2×103Pa)【例12解析】廚房內的相對濕度B1===50%廚房外的相對濕度B2===59%廚房內外空氣的相對濕度相差ΔB=B2-B1=59%-50%=9%.所以,廚房外的相對濕度較大,即廚房外感覺潮濕.例13.冬季在菜窖里放上幾桶水,可以使窖內的溫度不致降低得很多,防止把菜凍壞,這是什么道理?如果在窖內放入m=200kg、t1=10℃的水,試計算這些水結成0℃的冰時放出的熱量.這相當于燃燒多少千克干木柴所放出的熱量?(木柴的燃燒值約為k=1.26×107J/kg,冰的熔化熱取λ=3.35×105J/kg)【例13答案】因為水降溫并結冰的過程中將放出熱量,所以窯內溫度不會太低,7.54×107J,6.0kg【解析】設這些水結成0℃的冰時放出的熱量為Q,則Q=mλ+mcΔt=200×3.35×105J+200×4.2×103×10J=7.54×107J設燃燒質量為M的干木柴可以釋放出這么多的熱量Q=Mk,即M==kg=6.0kg.【練習11】(多選)如圖所示,一個有活塞的密閉容器內盛有飽和水蒸汽與少量的水,則可能發生的現象是( )A.溫度保持不變,慢慢地推進活塞,容器內壓強會增大B.溫度保持不變,慢慢地推進活塞,容器內壓強不變C.溫度保持不變,慢慢地拉出活塞,容器內壓強不變D.不移動活塞而將容器放在沸水中,容器內壓強不變E.不移動活塞而將容器放在沸水中,容器內壓強變大【練習11答案】BCE【解析】慢慢推進活塞和慢慢拉出活塞,密閉容器內體積發生變化,而溫度保持不變,飽和汽的壓強只和溫度有關,與體積無關,故A錯誤,B、C正確;不移動活塞而將容器放入沸水中,容器內飽和汽溫度升高,故壓強變大,D錯誤,E正確.【練習12】(多選)圖為水的飽和汽壓圖象,由圖可知( )水的飽和汽壓與溫度的關系A.飽和汽壓與溫度有關B.飽和汽壓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C.飽和汽壓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D.未飽和汽的壓強一定大于飽和汽的壓強【練習12答案】AB【解析】這是水的飽和汽壓隨溫度變化的圖線,由題圖知,水的飽和汽壓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練習13】學校氣象小組在某兩天中午記錄如下數據:第一天,氣溫30℃,空氣中水蒸汽壓強為15.84mm汞柱.第二天,氣溫20℃,絕對濕度為10.92mm汞柱.查表知,氣溫30℃時,水的飽和汽壓為4.242×103Pa;氣溫20℃時,水的飽和汽壓為2.338×103Pa.g取9.8m/s2,汞的密度為13.6×103kg/m3,你能根據采集的數據判定哪一天中午人感覺較潮濕嗎?試計算說明.【練習13答案】第二天中午人感覺較潮濕【解析】氣溫30℃時,水的飽和汽壓ps1=4.242×103Pa,這時水蒸汽實際壓強pl1=15.84mmHg=2.111×103Pa則第一天中午空氣的相對濕度B1=×100%=×100%=49.76%氣溫20℃時,水的飽和汽壓ps2=2.338×103Pa.這時水蒸汽實際壓強pl2=10.92mmHg=1.455×103Pa則第二天中午空氣的相對濕度B2=×100%=×100%=62.23%顯然B2>B1,即第二天中午人感覺較潮濕.【練習14】(多選)在一個大氣壓下,1g100℃的水吸收2.26×103J熱量變為1g100℃的水蒸氣.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2.26×103J=汽的內能+水的內能B.2.26×103J=汽的內能-水的內能C.2.26×103J=汽的內能+水的內能+水變成氣體體積膨脹對外界做的功D.2.26×103J=汽的內能-水的內能+水變成氣體體積膨脹對外界做的功E.在這個過程中質量守恒【練習14答案】ABC【解析】液體汽化時吸收的熱量一部分用來克服分子引力做功,增加內能,一部分用來膨脹對外界做功,D、E正確,選擇ABC.【練習15】關于空氣的濕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人們感到潮濕時,空氣的絕對濕度一定較大B.當人們感到干燥時,空氣的相對濕度一定較小C.空氣的絕對濕度用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壓強表示D.空氣的相對濕度定義為水的飽和汽壓與相同溫度時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壓強之比E.干濕泡溫度的差值越大,周圍環境約高溫干燥【練習15答案】BC【解析】相對濕度越大,人感覺越潮濕,相對濕度大時,絕對濕度不一定大,故A錯誤;相對濕度較小時,人感覺干燥,故B正確;用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表示空氣的絕對濕度,用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與同一溫度時水的飽和汽壓之比表示空氣的相對濕度,故C正確,D錯誤.周圍環境高溫干燥,干泡溫度計正常顯示周圍環境溫度,濕泡溫度計的紗布由于周圍環境干燥,蒸發吸熱,所以兩個溫度計差值較大,E正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頁(共2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1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物態及物態變化考點一:固體的分類與特點例1.在甲、乙、丙三種固體薄片上涂上蠟,用燒熱的針接觸其背面一點,蠟熔化的范圍如圖(a)所示,而甲、乙、丙三種固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b)所示,則( )A.甲、乙是非晶體,丙是晶體B.甲、丙是晶體,乙是非晶體C.甲、丙是非晶體,乙是晶體D.甲是非晶體,乙是多晶體,丙是單晶體例2.(多選)關于晶體和非晶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根據各向異性或各向同性來鑒別晶體和非晶體B.一塊均勻薄片,沿各個方向對它施加拉力,發現其強度一樣,則此薄片一定是非晶體C.一個固體球,如果沿其各條直線方向的導電性不同,則該球體一定是單晶體D.一塊晶體,若其各個方向的導熱性相同,則這塊晶體一定是多晶體E.判斷晶體和非晶體可以根據有沒有確定的熔點例3.(多選)晶體不同于非晶體,它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質不同,而且具有一定的熔點,下列哪些說法可以用來解釋晶體的上述特性( )A.組成晶體的物質微粒,在空間按一定的規律排成整齊的行列,構成特定的空間點陣B.晶體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不同方向上微粒數目不同,微粒間距不同C.晶體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質不同,是由于不同方向上的物質微粒的性質不同D.晶體在熔化時吸收熱量,全部用來瓦解晶體的空間點陣,轉化為分子間勢能;因此,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保持一定的溫度不變;只有空間點陣完全被瓦解,晶體完全變為液體后,繼續加熱,溫度才會升高E.晶體在熔化時吸收的熱量,破壞空間點陣結構,增加分子勢能,同時增加分子動能【練習1】(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見的金屬材料是多晶體B.只有非晶體才顯示各向同性C.凡是具有天然的規則幾何外形的物體必定是單晶體D.有確定熔點的是單晶體和多晶體,沒有確定熔點的是非晶體E.晶體在物理性質上一定是各向異性的【練習2】(多選)一塊密度和厚度都均勻分布的矩形被測樣品,長AB是寬AC的兩倍,如圖所示.若用多用電表沿兩對稱軸O1O1′和O2O2′測其電阻,阻值關系為R1=2R2,則這塊樣品可能是( )A.單晶體B.多晶體C.非晶體D.金屬E.無法判斷【練習3】(多選)下列關于晶體空間點陣的說法,正確的是( )A.構成晶體空間點陣的物質微粒,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原子或離子B.晶體的物質微粒之所以能構成空間點陣,是由于晶體中物質微粒之間相互作用很強,所有物質微粒都被牢牢地束縛在空間點陣的結點上不動C.所謂空間點陣與空間點陣的結點,都是抽象的概念;結點是指組成晶體的物質微粒做永不停息的微小振動的平衡位置;物質微粒在結點附近的微小振動,就是熱運動D.相同的物質微粒,可以構成不同的空間點陣,也就是同一種物質能夠生成不同的晶體,從而能夠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練習4】(多選)下列關于探索晶體結構的幾個結論中正確的是( )A.1912年,德國物理學家勞厄用X射線來探測固體內部的原子排列,才證實了晶體內部的物質微粒的確是按一定的規律整齊地排列起來的B.組成晶體的物質微粒,沒有一定的規則,在空間雜亂無章地排列著,并且晶體的微觀結構沒有周期性特點C.晶體內部各微粒之間還存在著很強的相互作用力,這些作用力就像可以伸縮的彈簧一樣,將微粒約束在一定的平衡位置上D.熱運動時,晶體內部的微??梢韵駳怏w分子那樣在任意空間里做劇烈運動考點二:液體的表面張力例4.(多選)液體表面具有收縮趨勢原因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液體可以流動B.液體表面層分子間的距離小于液體內部分子間的距離C.與液面接觸的容器壁的分子,對液體表面分子有吸引力D.液體表面層分子間的距離大于液體內部分子間的距離E.液體表面層分子的勢能比液體內部分子的勢能大,液體達到穩定平衡,勢能應最小,故有收縮趨勢例5.(多選)下列現象中,關于液體的表面張力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昆蟲能在水面上自由來往而不陷入水中靠的是液體的表面張力作用B.小木塊能夠浮于水面上是液體表面張力與其重力平衡的結果C.縫衣針浮在水面上不下沉是水的表面張力作用的結果D.噴泉噴射到空中形成一個個球形的小水珠是表面張力作用的結果E.懸浮在水中的花粉做無規則運動是受水的表面張力作用的結果【練習5】關于液體的表面張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體表面張力是液體各部分之間的相互吸引力B.液體表面層分子的分布比內部稀疏,分子力表現為零C.不論是水還是水銀,表面張力都會使表面收縮D.如圖表面張力的方向與液面相垂直【練習6】如圖所示,金屬框架的A,B間系一個棉線圈,先使框架布滿肥皂膜,然后將P和Q兩部分肥皂膜刺破,線的形狀將變成下圖中的( )【練習7】(多選)關于液體的表面張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產生表面張力的原因是表面層內液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小于r0B.產生表面張力的原因是表面層內液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大于r0C.產生表面張力的原因是表面層內液體分子間只有引力沒有斥力D.表面張力使液體的表面有收縮的趨勢E.表面張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條分界線考點三:浸潤與不浸潤和毛細現象例6.(多選)把極細的玻璃管插入水中與水銀中,如圖所示,正確表示毛細現象的是( )例7.(多選)在裝滿水的玻璃杯內,可以不斷地輕輕投放一定數量的涂有油的大頭針,大頭針漂浮在水面上,水也不會流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大頭針填充了水內分子間的空隙B.水分子進入了大頭針內的空隙C.水面凸起,也不流出,是表面張力作用的結果D.水的表面張力在起作用E.水的表面張力豎直向上的合力等于大頭針的重力例8.把水或油灌入小口瓶時,常在瓶口插入一根竹筷或玻璃棒,水或油就沿著竹筷或玻璃棒流入瓶中,不致流到瓶子外面,這是什么道理?如果要將水銀灌入小口瓶中,能否采用竹筷或是玻璃棒?你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嗎?【練習8】(多選)水對玻璃是浸潤液體而水銀對玻璃是不浸潤液體,它們在毛細管中將產生上升或下降的現象,現把不同粗細的三根毛細管插入水和水銀中,如圖所示,不正確的現象應是( )A B C D E【練習9】對于液體在器壁附近的液面發生彎曲的現象,如圖所示,對此有下列幾種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①Ⅰ圖中表面層分子的分布比液體內部疏 ②Ⅱ圖中表面層分子的分布比液體內部密?、邰駡D中附著層分子的分布比液體內部密?、堍驁D中附著層分子的分布比液體內部疏A.只有①對B.只有①③④對C.只有③④對D.全對考點三:液晶例9.關于液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液晶是一種晶體B.液晶分子的空間排列是穩定的,具有各向異性C.液晶的光學性質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D.液晶的光學性質隨外加電壓的變化而變化例10.(多選)液晶電視不斷降價,逐步走進了千家萬戶.液晶電視的關鍵部件是液晶層,下列關于液晶層的工作原理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液晶分子的空間排列是穩定的,具有各向異性B.液晶的光學性質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C.液晶的光學性質隨外加電壓的變化而不變D.液晶的光學性質隨外加電壓的變化而變化E.利用液晶對光具有各向異性的特點【練習10】(多選)下列關于液晶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人體的某些組織也具有液晶結構B.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較整齊C.電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電壓的影響下,能夠發光D.所有物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成為液晶考點五:飽和汽和飽和汽壓例11.關于飽和汽壓隨溫度變化的原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升高,單位時間里從液體表面飛出的分子數減少B.溫度降低,單位時間里從液體表面飛出的分子數增多C.溫度升高,單位時間里從液體表面飛出的分子數增多,液體繼續蒸發,飽和汽壓增大D.溫度降低,單位時間里從液體表面飛出的分子數大于返回液體表面的分子數例12.某食堂的廚房內,溫度是30℃,絕對濕度p1=2.1×103Pa,而這時室外溫度是19℃,絕對濕度p2=1.3×103Pa.那么,廚房內外空氣的相對濕度相差多少?在廚房內感覺潮濕還是在廚房外感覺潮濕?(30℃時水的飽和汽壓為p3=4.2×103Pa,19℃時水的飽和汽壓為p4=2.2×103Pa)例13.冬季在菜窖里放上幾桶水,可以使窖內的溫度不致降低得很多,防止把菜凍壞,這是什么道理?如果在窖內放入m=200kg、t1=10℃的水,試計算這些水結成0℃的冰時放出的熱量.這相當于燃燒多少千克干木柴所放出的熱量?(木柴的燃燒值約為k=1.26×107J/kg,冰的熔化熱取λ=3.35×105J/kg)【練習11】(多選)如圖所示,一個有活塞的密閉容器內盛有飽和水蒸汽與少量的水,則可能發生的現象是( )A.溫度保持不變,慢慢地推進活塞,容器內壓強會增大B.溫度保持不變,慢慢地推進活塞,容器內壓強不變C.溫度保持不變,慢慢地拉出活塞,容器內壓強不變D.不移動活塞而將容器放在沸水中,容器內壓強不變E.不移動活塞而將容器放在沸水中,容器內壓強變大【練習12】(多選)圖為水的飽和汽壓圖象,由圖可知( )水的飽和汽壓與溫度的關系A.飽和汽壓與溫度有關B.飽和汽壓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C.飽和汽壓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D.未飽和汽的壓強一定大于飽和汽的壓強【練習13】學校氣象小組在某兩天中午記錄如下數據:第一天,氣溫30℃,空氣中水蒸汽壓強為15.84mm汞柱.第二天,氣溫20℃,絕對濕度為10.92mm汞柱.查表知,氣溫30℃時,水的飽和汽壓為4.242×103Pa;氣溫20℃時,水的飽和汽壓為2.338×103Pa.g取9.8m/s2,汞的密度為13.6×103kg/m3,你能根據采集的數據判定哪一天中午人感覺較潮濕嗎?試計算說明.【練習14】(多選)在一個大氣壓下,1g100℃的水吸收2.26×103J熱量變為1g100℃的水蒸氣.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2.26×103J=汽的內能+水的內能B.2.26×103J=汽的內能-水的內能C.2.26×103J=汽的內能+水的內能+水變成氣體體積膨脹對外界做的功D.2.26×103J=汽的內能-水的內能+水變成氣體體積膨脹對外界做的功E.在這個過程中質量守恒【練習15】關于空氣的濕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人們感到潮濕時,空氣的絕對濕度一定較大B.當人們感到干燥時,空氣的相對濕度一定較小C.空氣的絕對濕度用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壓強表示D.空氣的相對濕度定義為水的飽和汽壓與相同溫度時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壓強之比E.干濕泡溫度的差值越大,周圍環境約高溫干燥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頁(共2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1已7世紀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4物態及物態變化考點一:固體的分類與特點例1.在甲、乙、丙三種固體薄片上涂上蠟,用燒熱的針接觸其背面一點,蠟熔化的范圍如圖(a)所丙三種固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隨變化的關系度體,丙是晶體丙是晶體,乙是體多晶體,丙是單晶體例2(多選)關于晶體和非晶體確的是()根據各向異性或各向同性來鑒別晶體和非晶體塊均勻薄各個方向對它施加其強度體球,如果沿其各條直線方向的導電性不同,則該球體一定塊晶體,若其各個方向的導熱性相同,則這塊晶體一定是多晶體體和非晶體可以根據有沒有確定的熔例3(多選)晶體不同于非晶體,它具有規則的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質不具有一定的熔列哪些說法可以用來解釋晶體的上述特性()A.組成晶體的物質微粒,在空間按一定的規律排成整齊的行列,構成特定的體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不同方向上微粒數目不同,微粒間距不在不同物理性質不同方向上的物質微粒的性質體在熔化時吸收熱量,全部用來瓦解晶體的空轉化為分子間勢能;因體在熔化過程中保持度不變;只有空間點陣完全被瓦解,晶體完全變為液體后,繼續加熱,溫度才會體在熔化時吸收的熱量,破壞空間點陣結構,增加分子勢能,同時增加分子動已7世紀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練多選)下列說法正確見的金屬材料是多晶體才顯示各向同性C.凡是具有天然的規則幾何外形的物體必定是單晶體D.有確定熔點的是單晶體和多沒有確定熔點的是非晶體在物理性質上一定是各向異性練習2】(多選)一塊密度和厚度都均勻分布的矩形被測樣品,長AB是寬AC的兩倍所多用電表沿兩對稱軸和O2O2測其電阻,阻值關系2R2,則這塊樣品可能是(單晶體金屬練習3】(多選)下列關于晶體空間點陣的說法,正確的是(A.構成晶體空的物質微粒,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原子或離體的物質微粒之所以能構成空間點陣,是由于晶體中物質微乍用很強,所有物質微粒都被牢牢地束縛在空間點陣的結點上不動C.所謂空間點陣與空間點陣的結點,都是抽象的概念;結點是指組成晶體的物質微粒做永不停息的微小振動的平衡位置;物質微粒在結點附近的微小振動,就是熱運動質微粒,可以構成不同的空間點陣,也就是同一種物質能夠生成不同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習4】(多選)下列關于探索晶體結構的幾個結論中正確的是(912年,德國物理學家X射線來探測固體內部的原子排列部的物質微粒的確是按一定的規律整齊起來的B.組成晶體的物質微粒,沒有一定的規則,在空間雜亂無章地排列著,并且晶體的微觀結構沒有期性特點C.晶體內部各微粒之間還存在著很強的相互作用力,這些作用力就像可以伸縮的彈簧一樣,將微粒約束在一定的平衡位置體內部的微粒可以像氣體分子那樣在任意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物態及物態變化(學生版).docx 4物態及物態變化(學生版).pdf 4物態及物態變化(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