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課件+教案+導學案+練習+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課件+教案+導學案+練習+素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同步學案
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基本史實,通過分析唐太宗、唐玄宗的執政措施和政績,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本課教學以老師講解為主,啟發、引導學生思考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明白“成由勤儉,敗由奢”的道理。認識虛心接受他人正確意見的好處,從唐朝的強盛中,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為今天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奮發讀書的決心;使學生認識到唐玄宗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經濟生產水平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而且居于當時世界先進地位,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教學難點:如何幫助對學生正確的評價唐太宗。
?
(多媒體展示《虢國夫人游春圖》)這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偉大的、開放的時代,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既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喜悅,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覽眾山小”的凌云壯志。這個“充滿朝氣的、開放的、偉大的時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哪一個時代?(學生回答:唐朝)這樣一個開放的、強盛的、偉大的時代是由誰開創的,它又是怎樣發展和繼續繁榮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唐朝,去探究這一歷史之謎。
一、唐朝的建立和統一(618年-907年)
618年
,
李淵
建立唐朝,以
長安
為都城,李淵就是
唐高祖
,并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與“貞觀之治”
(1)主觀原因:他吸取
隋朝速亡
的歷史教訓,因此,他
勤于政事
,虛心納諫
,從善如流。
(2)客觀措施:
①任用賢能。唐太宗廣納賢才,有
敢于直言的魏征
;知人善任,
房玄齡善于謀略
,
杜如晦敢于決斷
,他們都是貞觀時期著名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進一步
完善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減省刑罰;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
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
科目;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③經濟方面。減輕人民的
勞役
負擔,鼓勵發展
農業
生產。④邊疆管理。唐太宗時期先后
擊敗東、
西突厥
,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唐朝設立了
安西都護府

北庭都護府
加強對西域的管理)
三、女皇武則天
我國
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稱帝,改國號為

。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在科舉考試方面創立了
殿試
制度,親自面試考生,設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四、唐玄宗與“開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時期)
(1)主要措施: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
(2)客觀措施:
①任用賢能:任用賢相
姚崇和宋璟
,實施了一系列改革。
②政治方面:整頓吏治,裁減冗員。(親自主持對縣令的考試)
③經濟方面:發展
經濟
,改革
稅制
。
④文化方面:注重
文教
,
編修
經籍
。
(3)表現: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
開元盛世
”。
【合作探究】1
“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①隋朝的富庶和繁榮為唐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②唐太宗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吸取隋亡的教訓,勤于政事,任用賢オ,虛心納諫。
③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省刑罰;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發展科舉。
【合作探究】2
如何評價唐太宗?
【答案】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帝王。他在位期間,吸取隋亡教訓,積極采取革新措施,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統治后期,不悅人諫,連年用兵,廣建宮室,加重賦稅,使社會矛盾有所加劇。
【合作探究】3
武則天的統治與唐太宗的統治有同之處?
【答案】
①都重視人才的選拔;
②都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負擔;
③兩者統治期間,經濟持續發展,國力不斷增強。
【合作探究】4
比較唐太宗和漢文帝有什么共同之處?
【答案】
注意吸取歷史經驗教訓,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徭役;提倡節儉,并以身作則。
【合作探究】5
分析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
【答案】
唐太宗“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治,為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唐玄宗重用賢能,發展生產,不斷調整統治政策;人民的辛勤勞動。
【合作探究】6
中國古代經濟繁榮和發展,出現治世的共同原因。
【答案】
①繼承了以前的經濟基礎;②社會安定、國家統一、政治清明;③統治者調整經濟政策,鼓勵發展生產;④民族間的經濟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強;⑤人民的辛勤勞動;⑥生產技術革新(特別是生產工具的改進)和興修水利。
【動動手】動手制作本課知識結構圖。
一、選擇題
1.(2019年黑龍江大慶)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社會安定,被譽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答案】C
2.(2019年湖北恩施州)盤點中國古代繁榮強盛的時代,唐朝當位列其中。唐朝之盛始于貞觀年間,開元時達極盛。下列關于“開元盛世”的相關表述不準確的是(

A.姚崇、宋璟、杜如晦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能干廉潔、辦事效率高
B.全國各地興修水利,耕地面積擴大
C.召集縣令進行考試,結果有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淘汰
D.倡導節儉,抑制奢侈風氣
【答案】A
3.(2018·廣西百色)他統治前期“重視地方吏治,把中央優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職,并親自考核縣令的政績?!彼牵?br/>)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則天
D.唐玄宗
【答案】D
4.(2019年山東泰安)有位歷史老師是個對聯迷.他寫了許多有關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對聯,下列哪一對聯是描寫唐太宗的(

A.開明君主吸隋訓,貞觀之治創唐榮
B.武周政治得發展,無字之碑任后評
C.調整政策呈開元,沉淫清色誤王國
D.陳橋兵變成君主,黃抱加身顯威風
【答案】A
5.(2018·江蘇揚州)右圖為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圖。其中,中書省的職責是(

A.監察百官
B.起草政令
C.審核政令
D.執行政令
【答案】B
6.(2018·安徽)貞觀初,太宗曾對公卿說“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借忠臣?!睘榇?,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虛心納諫
B.奉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從簡和輕徭薄賦
D.重視人民群眾的作用
【答案】A
7.(2015年德州)認為“以銅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封建帝王是(

A.漢武帝??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宋太祖
【答案】B
8.(2018·四川宜賓)唐太宗“輕徭薄賦”的措施體現的思想是(

A.仁政愛民
B.有教無類
C.兼愛非攻
D.嚴刑峻法
【答案】A  
9.(2018·浙江金華)5.唐太宗非常重視中書、門下兩省在中樞政務機構中所發揮的作用。他曾對群臣說:“中書昭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然駁正。”這反映了門下省的職權是(

A.替皇帝起草詔令
B.審核詔令內容
C.負責詔令的執行
D.負責監察百官
【答案】B
10.(2018·甘肅)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統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訛,不六七年,天下大理?!辈牧现小疤煜麓罄怼钡木置姹蛔u為(

“文景之治”
B.“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C
11.(2018·湖南岳陽)“治宏貞觀,政啟開元”是評價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時的統治?(

A.武則天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答案】A
12.(2018·江蘇宿遷)“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杜甫這首詩稱贊的是(

貞觀之治
B.貞觀遺風
C.開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C
13.(2018·山東威海)《舊唐書》稱武則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為誅殺公卿,獨斷專權),小明卻說:“對人民來說,武則天不算是壞皇帝?!毙∶鞯贸鲈摻Y論的主要依據是武則天(

A.開始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
B.在位期間出現了“開元盛世”的局面
C.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發展農業生產,推動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
【答案】D
14.(2018·湖北孝感)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黃金年代,唐詩風格各樣,題材廣泛,展示了廣闊的生活畫卷。下列詩句最能反映“開元盛世”景象的是(

A.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B.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康俱豐實
【答案】D
15.(2018·四川南充)唐朝進入鼎盛時期是在(

A.唐太宗統治時期
B.武則天統治時期
C.唐玄宗統治前期
D.唐玄宗統治后期
【答案】C
二、史料分析題
16.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太宗深知“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計資歷名望,不計親疏恩怨,凡有治國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材料二
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為唐朝盛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材料三
他統治前期,唐朝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從而進入鼎盛時期。
(1)結合材料一回答,唐太宗重視人才,重視生產,政治清明,開創了中國古代史上的什么盛世?在民族關系的處理上唐太宗采取什么樣的民族政策?并被周邊少數民族稱為什么?
(2)材料二中的“她”是誰?她在人才選拔方面作出什么重大貢獻?
(3)材料三中的“他”是誰?“鼎盛時期”又指什么?
【答案】
(1)貞觀之治開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
(2)武則天;創立殿試

(3)唐玄宗;開元盛世。
17.在教育人們勤奮敬業、勤儉持家時,中國古人云:業精于勤荒于嬉、成由勤儉敗由奢。其實政治家在治理一個國家時又何嘗不是這樣呢!請識別右圖回答問題:
(1)下圖兩個歷史人物都是我國唐朝初期著名政治家。兩個人在位時期,唐朝都出現了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發展的盛世時期。這兩個盛世時期分別叫什么?
(2)以左圖人物為例說說唐朝的第一個盛世時期出現的原因有哪些?
(3)右圖人物統治前期勵精圖治,唐朝的興盛達到頂峰。后期開始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趨腐敗,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社會急轉直下,由盛轉衰。對我們有何啟示?
【答案】
(1)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答案順序錯者沒分);
(2)原因: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善于用人;進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輕刑罰;完善科舉制;注意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重視農業生產發展(任2條);
(3)啟示:業精于勤荒于嬉,成由勤儉敗由奢;(符合題意、意思對即可)。
【多元導入
明確目標】
【學習目標】
【多元導入】
【新知導學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交流點撥】
【課堂小結
回歸目標】
【課堂達標
鞏固反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同步教案
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知道唐太宗和“貞觀之治”,知道唐玄宗和“開元盛世”,初步認識唐朝興盛的原因。
【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基本史實,通過分析唐太宗、唐玄宗的執政措施和政績,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本課教學以老師講解為主,啟發、引導學生思考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明白“成由勤儉,敗由奢”的道理。認識虛心接受他人正確意見的好處,從唐朝的強盛中,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為今天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奮發讀書的決心;使學生認識到唐玄宗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經濟生產水平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而且居于當時世界先進地位,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教學難點:如何幫助對學生正確的評價唐太宗。
【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來
(多媒體展示《虢國夫人游春圖》)這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偉大的、開放的時代,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既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喜悅,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覽眾山小”的凌云壯志。這個“充滿朝氣的、開放的、偉大的時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哪一個時代?(學生回答:唐朝)這樣一個開放的、強盛的、偉大的時代是由誰開創的,它又是怎樣發展和繼續繁榮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唐朝,去探究這一歷史之謎。
【自我研學 生成新知】
【自學識記】結合教材,完成自學檢測試題,識記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女皇武則天、“開元盛世”的基本史實。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一、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
1.(多媒體出示問題:唐朝建立的基本概況)教師講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況是怎樣的?
(618年,李淵推翻隋朝,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多媒體出示問題:李世民登基的基本情況)教師講述:李世民的年號和廟號是什么?(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號為“貞觀”,他的廟號是唐太宗。)
3.(多媒體出示問題: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讀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時期,出現貞觀之治的原因。(多媒體出示圖片:從唐太宗的名言,他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由此總結貞觀之治出現的主觀原因)。
提示:
(1)主觀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因此,他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
(2)客觀措施:①任用賢能。唐太宗廣納賢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齡善于謀略,杜如晦敢于決斷,他們都是貞觀時期著名的宰相。②政治方面。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省刑罰;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③經濟方面。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④邊疆管理。唐太宗時期先后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
4.結合下列材料與課文,說一說唐太宗時的治國成效?
材料:(經過唐太宗一段統治后)天下大稔(糧食豐收),流散者咸(都)歸鄉里,米斗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酝鈶舨婚],行旅不赍糧,取給于道路焉。
——《資治通鑒·唐紀》
(多媒體出示問題:貞觀之治的影響)根據材料討論唐太宗采取這些措施的結果如何?
?答案提示: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
二、女皇武則天:
1.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武則天畫像),對人物進行簡介。
14歲時,唐太宗“才人”。太宗死后,武則天入寺為尼。唐高宗拜昭儀。655年立皇后。683年高宗死,中宗李顯即位,武則天臨朝稱制。第二年,廢中宗為廬陵王,立睿宗李旦,繼續臨朝稱制,取代李唐王朝的趨勢日益明顯。690年(67歲),武則天正式改唐為周。705年正月,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武則天退位。禪讓帝位與太子李顯。唐朝復辟。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在上陽宮病死去世,享年82歲高宗合葬乾陵。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閱讀教材有關內容,小組合作討論,分析歸納:武則天的治國措施是什么?
小組合作討論,分析歸納:
3.閱讀教材,分析歸納:武則天有何功績?
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這為后來“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4.合作探究:如何評價武則天?
肯定:武則天是我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頗具政治才能,打擊貴族勢力,招攬人才,發展生產,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賦稅等。使唐朝的經濟文化繼續向前發展。
否定:心狠手辣,濫殺無辜,重用酷吏,崇尚佛教,大搞陰謀詭計。
5.知識拓展:
(1)公元705年11月,中國歷史上執政21年的女皇帝武則天病逝了。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見唐代所刻一字。
(2)歷代對武則天為何要立“無字碑”有不同的說法,或許較為合理的解釋是,這“無字碑”是按武則天本人的臨終遺言而立的,其意無非是功過是非由后人評說,這充分展示了她博大的帝王胸懷與氣魄。因為她臨終前已經歷了被逼退位,早已預見到她身后將面臨的無休止的榮辱毀譽的風風雨雨……
三、開元盛世
1.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唐玄宗畫像),對人物進行簡介。
唐玄宗是武則天的孫子,不僅多才多藝,治理國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在閑相姚崇宋璟的輔佐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
2.多媒體出示問題:
學生分組討論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1)唐玄宗勵精圖治,任用姚崇、宋璟為相。整頓吏治,發展經濟,改革稅制,注重文教,編修經籍。
(2)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比較穩定,經濟繁榮發展,唐朝進人鼎盛時期,這個時期的年號叫開元,史稱“開元盛世”。
3.學生討論歸納:唐玄宗和唐太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①政治上(開元之治):唐玄宗即位后,勵精圖治,他采取的措施有:任用賢能(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姚等人當宰相):整頓地方吏治;崇尚節儉。這些措施,使開元年間政局為之一新,史稱“開元盛世”。
②他們都善于任用賢才,重視吏治,注意“戒奢從簡”,使政治較清明,經濟有發展,出現了封建社會里著名的“治世”——“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4.教師小結: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都推行了比較開明的政治經濟措施,促進唐朝的繁榮強盛,對他們的統治應給予肯定。
?
唐朝前期處于繁榮階段,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時期。唐太宗統治時期,他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任用賢臣,善于聽取大臣們的批評和意見,從而形成了“貞觀之治”的局面,為以后的繁榮奠定了基礎。之后的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繼承了唐太宗時期的一些政策,下令獎勵農桑,發展農業生產。還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社會經濟繼續發展。武則天的統治,上承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下啟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達到了全盛時期
這節課同學們通過學習,聯系自身,你學到了什么,又從中獲得了什么呢?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小組合作探究。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高。在整節課中,大量的使用視頻、圖片資料,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培養了學生學習興趣。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全盛時期,出現這個局面與唐初統治者知人善用分不開的。史書上也說:“得人者昌,失賢則亡?!?br/>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54張PPT)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部編版
七年級下
新課導入
學習目標
自主學習
【自學識記】結合教材,完成自學檢測試題,識記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女皇武則天、“開元盛世”的基本史實。
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
1.唐朝的建立:
(1)建立:______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定都______
(2)發展:626年,李世民即位,年號“______”
2.貞觀之治:
(1)治國措施。
用人上
虛心納諫,重用魏征;廣納賢才,重用房玄齡、杜如晦等
政治上
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______,減省刑罰;增加科舉考試科,嚴格考察各級官吏的政績
經濟上
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軍事上
發兵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
618
長安
貞觀
自主學習
法律
(2)盛世局面: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開創了唐朝的盛世局面,歷史上稱之為“
”。
貞觀之治
1.歷史地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稱帝,改國號為______
2.統治措施:
(1)打擊敵對的
。
(2)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
制度。
(3)繼續推行貞觀以來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生產。

官僚貴族
殿試
自主學習
女皇武則天
3.統治局面: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人口持續增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為后來“
”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開元盛世
1.統治思想:
(1)穩定政局,勵精圖治。(2)重用賢能,任用
為相。
2.改革措施:
(1)整頓
______
,裁減冗員。(2)發展經濟,改革
。
(3)注重
_
_
_
__
_
,編修經籍。
3.統治局面: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進人鼎盛時期,史稱“
”。
姚崇、宋璟
吏治
開元盛世
文教
自主學習
開元盛世
稅制
時間:618年
建立者:李淵(唐高祖)
都城:長安


李世民(唐太宗,號貞觀)
新知講解
唐朝的建立
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長兄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成為太子并掌握實權,后高祖內禪,傳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
知識拓展
新知講解
“貞觀之治”
(1)主觀原因:
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因此,他勤于政事,
虛心納諫,從善如流。
(2)客觀原因
(治國思想、治國措施、治國成效):
新知講解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貞觀政要》
唐太宗的“貞觀之治”
意識到了人民力量的強大,吸取了隋亡的教訓
新知講解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進諫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鏡子”。唐太宗廣納賢才,知人善任,當時朝中人才濟濟,房玄齡善于謀略,杜如晦敢于決斷,他們都是貞觀時期著名的宰相。
他身邊還有長孫無忌、李靖、尉遲敬德、高士廉等能人。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br/>——唐太宗
相關史事
房玄齡
杜如晦
魏征
長孫無忌
任用賢能
新知講解
結合下列材料與課文,說一說唐太宗有哪些開明的治國思想?
合作探究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br/>——《貞觀政要·
教戒太子諸王》
材料二:太宗謂侍臣曰:“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
——《貞觀政要·論務農》
正確認識君民關系,
重視人民的力量
政府要輕徭薄
賦,發展生產
“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
材料三:太宗嘗謂公卿曰:“至于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須極言規諫?!?br/>--《貞觀政要·論求諫》
材料四:太宗謂公卿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大丈夫豈得茍貪財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孫每懷愧恥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結合下列材料與課文,說一說唐太宗有哪些開明的治國思想?
要善聽正確意
見,虛心納諫
大臣要廉潔奉公
合作探究
“貞觀之治”
結合課文,說一說唐太宗在位時實行了哪些措施?
合作探究
政治上:①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及決策程序;②制定法律,減輕刑罰;③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④嚴格考察各級官吏的政績。
經濟上: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軍事上:發兵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
識圖學史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圖
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隋:確立三省六部制
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
門下省
尚書省
中書省
審核政令
執行政令
起草政令
皇帝
知識補充
新知講解
結合下列材料與課文,說一說唐太宗時的治國成效?
材料:(經過唐太宗一段統治后)天下大稔(糧食豐收),流散者咸(都)歸鄉里,米斗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酝鈶舨婚],行旅不赍糧,取給于道路焉。
—《資治通鑒·唐紀》
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增強,文教昌盛,歷史上稱之為為“貞觀之治”。
知識拓展
材料研讀
問題思考
知識拓展
女皇武則天
新知講解
14歲時,唐太宗“才人”。太宗死后,武則天入寺為尼。唐高宗拜昭儀。655年立皇后。683年高宗死,中宗李顯即位,武則天臨朝稱制。第二年,廢中宗為廬陵王,立睿宗李旦,繼續臨朝稱制,取代李唐王朝的趨勢日益明顯。690年(67歲),武則天正式改唐為周。705年正月,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武則天退位。禪讓帝位與太子李顯。唐朝復辟。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在上陽宮病死去世,享年82歲高宗合葬乾陵。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武則天統治時期,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
(2)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親自面
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
(3)繼續推行貞觀以來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生產。
1、武則天治國措施
新知講解
新知講解
2、武則天功績:
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這為后來“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合作探究
如何評價武則天?
知識拓展
歷代對武則天為何要立“無字碑”有不同的說法,或許較為合理的解釋是,這“無字碑”是按武則天本人的臨終遺言而立的,其意無非是功過是非由后人評說,這充分展示了她博大的帝王胸懷與氣魄。因為她臨終前已經歷了被逼退位,早已預見到她身后將面臨的無休止的榮辱毀譽的風風雨雨……
識圖學史
合作探究
郭沫若為什么如此評價武則天的統治呢?
2.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位期間雖有弊政,但是瑕不掩瑜,作用是主要的,她是一位有作為的女皇帝。
相關史事
開元盛世
新知講解
唐玄宗是武則天的孫子,不僅多才多藝,治理國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在閑相姚崇宋璟的輔佐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
1
整頓吏治,裁減冗員
2
發展經濟,改革稅制
3
注重文教,編修經籍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號“開元”,當時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新知講解
識圖學史
相關史事
武則天
唐太宗
唐玄宗
虛心納諫
從善如流
廣納賢才
知人善任
完善三省六部
制定法律,減省刑罰
增加科考科目,鼓勵士人報考
嚴格考察各級官吏的政績
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
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打擊敵對官僚貴族
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親自面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繼續推行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
重用賢能
整頓吏治,裁減冗員
發展經濟
改革稅制
注重文教
修編經籍
1.比較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治國的思想及具體措施,并歸納相似之處,理解這些治國措施與“貞觀之治”
、“開元盛世”
的關系。
合作探究
2.從三位皇帝治國策略中,你認為要使國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值得借鑒?
相似之處
改革內政、重用人才、重視發展生產、完善科舉制度等……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從三位皇帝治國策略中,你認為要使國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值得借鑒?
暢所欲言
用人:
經濟:
政治:
知人善任、重用人才……
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
整頓吏治,裁減冗員,提高行政效率……
合作探究
李淵
李世民
唐太宗
唐高宗
武則天
歷史教材中提到的那些“宗”的稱謂是指的是什么?
唐玄宗
?

?
?
廟號
姓名
謚號
年號
貞觀
開元
周厲王
晉文公
秦穆公
知識補充
課后活動
課后活動
課堂總結
隋朝滅亡為唐太宗提供了歷史教訓,在此基礎上的治國思想和措施造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之后的武則天繼續實行貞觀以來的政策和措施,重用人才,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在唐太宗、武則天的統治基礎上,唐玄宗勵精圖治,唐朝進人了鼎盛時期。
板書設計
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同步訓練
(原卷版)
一、選擇題:
1.(2019年山東濱州)以下中國古代清明治世,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貞觀之治
②開元盛世
③文景之治
④康乾盛世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2.(2020
年成都)
歷史時間的表達方式具有多樣性。
下列歷史事件發生時間的表述,
采用了“年號紀年法”的是(

選項
時間
事件
A
公元前
221

秦朝建立
B
貞觀十九年
玄奘結束西行回到長安
C
庚子年
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
D
民國十五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3.(2020
年四川德陽)
讀如圖,
圖中內容反映的中國古代王朝是(

A.秦朝
B.西漢
C.唐朝
D.明朝
4.(2019年四川內江)621年,魏征歸順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重用?!靶溟T之變”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計前嫌,委任為諫議大夫,這說明唐太宗(

A.輕徭薄賦
B.簡法輕刑
C.選賢任能
D.恩威并施
5.(2019年黑龍江大慶)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社會安定,被譽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6.(2019年湖北孝感)錢穆在《國史新論》中說:“唐代制度,在下有……為政府公開選拔人才;在上有……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這兩種制度,奠定了中國傳統政治后一千年的穩固基礎?!辈牧现小肮_選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舉制
D.八股取士
7.(2019年湖北恩施州)盤點中國古代繁榮強盛的時代,唐朝當位列其中。唐朝之盛始于貞觀年間,開元時達極盛。下列關于“開元盛世”的相關表述不準確的是(

A.姚崇、宋璟、杜如晦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能干廉潔、辦事效率高
B.全國各地興修水利,耕地面積擴大
C.召集縣令進行考試,結果有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淘汰
D.倡導節儉,抑制奢侈風氣
8.(2020
年四川廣安)
唐玄宗在位前期,
整頓吏治、
裁減冗員,
發展經濟、
改革稅制,
注重文教、
編修經籍,
唐朝進入鼎盛時期,
史稱(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9.(2018·廣西玉林)“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局面出現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0.(2018·安徽)貞觀初,太宗曾對公卿說“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借忠臣?!睘榇耍冢?br/>)
A.知人善任和虛心納諫
B.奉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從簡和輕徭薄賦
D.重視人民群眾的作用
11.(2018年江蘇省宿遷市)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倍鸥@首詩稱煩的是(

A.
貞觀之治
B.
貞觀遺風
C.
開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12.(2019年四川樂山)歸納法是非常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下列對隋唐時期階段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B.統一國家的建立
C.繁榮與開放
D.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13.(2020
年黑龍江大慶)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
當時政治穩定、
經濟繁榮、
國庫充盈、
民眾生活安定,
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
進入了繁盛時期,
歷史上稱為(

A.文景之治
B.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光武中興
14.(2020
年內蒙古赤峰)
某皇帝深知“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的古訓,
在治國過程中輕徭薄賦,
廣納賢才,虛心納諫,
開創了政治清明、
社會穩定、
經濟發展的盛世局面,
史稱(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15.(2019年山東泰安)有位歷史老師是個對聯迷.他寫了許多有關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對聯,下列哪一對聯是描寫唐太宗的(

A.開明君主吸隋訓,貞觀之治創唐榮
B.武周政治得發展,無字之碑任后評
C.調整政策呈開元,沉淫清色誤王國
D.陳橋兵變成君主,黃抱加身顯威風
16.(2020
年湖南張家界)
下列歷史事件與廣受熱議的電視連續劇《貞觀長歌》
相關的是(

A.“文景之治”
B.“貞觀之治”
C.“光武中興”
D.“開元盛世”
17.(2020
年山東臨沂)《舊唐書》
記載:
在這次戰亂中,
“宮室焚燒,
十不存一,
……人煙斷絕,
千里蕭條”。從此之后,
國勢由盛轉衰,
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
該戰亂發生時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宗
B.武則天
C.唐玄宗
D.唐肅宗
18.(2018·湖南湘西)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李清照
B.花木蘭
C.慈禧太后
D.武則天
19.(2020
年山東泰安)“以銅為鏡,
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
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
可以知得失”。
下列皇帝最能秉持這一理念的是(

A.漢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康熙帝
20.(2020
年內蒙古包頭)
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訓,
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開創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歷史上稱這一盛世局面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二、非選擇題:
21.閱讀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末年,
貴族階層分化,
有些低級貴族不得不以傳授知識為生。
隨著工商業的發展,
人們對知識的需求日益強烈,
士人創辦的私學由此興起。
在魯國,
孔子廣收徒眾,
傳授禮、
樂、
射、
御、
書、
數等六藝,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學”走向興盛,
為戰國社會的變革奠定了人才基礎。
——摘編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唐太宗貞觀年間,
興辦了太學、
四門學、
書學、
算學等多種中央官學,
學生來自官僚子弟和普通庶民。
地方官學的學生除參加科舉考試外,
還可通過選拔進入四門學學習。
官學教育內容以“五經”、《論語》等為主。
政府還鼓勵私人辦學。
——摘編自袁行霈等主編《中華文明史》
(1)
根據材料一,
簡述春秋末年私學興起的原因。
(2)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
分析唐代教育發展的積極作用。
(3)
根據材料一、
二,
概括春秋末年、
唐朝初期教育特點的相似之處。
22.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太宗曾對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
先存百姓....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部編版七·下歷史教材
(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在經濟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
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樣的治國理念?
他又是怎樣踐行這一理念的?
材料二
唐朝,國家政治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經濟迅速恢復,社會繁榮升平。都城長安以其雄偉博大的氣勢、海納百川的精神,被當時的人們看作是世界的中心。“天下一家”、“四海之內皆兄弟”的“人和”理想構成唐代文明的核心內容,唐代處處精彩紛呈,充滿著自信。
——摘編自《中華文明·厚德載物》解說詞
(3)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朝出現了哪些“社會繁榮升平”的盛世局面?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同步訓練
(解析版)
一、選擇題:
1.(2019年山東濱州)以下中國古代清明治世,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貞觀之治
②開元盛世
③文景之治
④康乾盛世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①貞觀之治發生在唐太宗時期;②開元盛世發生在唐玄宗時期;③文景之治發生在西漢文帝和景帝時期;④康乾盛世發生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所以中國古代清明治世,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③①②④,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
2.(2020
年成都)
歷史時間的表達方式具有多樣性。
下列歷史事件發生時間的表述,
采用了“年號紀年法”的是(

選項
時間
事件
A
公元前
221

秦朝建立
B
貞觀十九年
玄奘結束西行回到長安
C
庚子年
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
D
民國十五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答案】
B
【分析】
本題考查紀年法。
用我國古代帝王年號紀年的紀年法稱為年號紀年法。
【解析】
用我國古代帝王年號紀年的紀年法稱為年號紀年法。
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
貞觀十九年是年號紀年法。故選:
B。
3.(2020
年四川德陽)
讀如圖,
圖中內容反映的中國古代王朝是(

A.秦朝
B.西漢
C.唐朝
D.明朝
【答案】
C
【解析】唐朝始于
618
年,
滅亡于
907
年,
唐朝著名盛世是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唐末有著名的黃巢起義,

C
符合題意;
秦朝從公元前
221
年到公元前
207
年,
西漢從公元前
202
年到公元
8
年,
明朝從
1368
年到
1644
年,
故排除
ABD。
故選
C。
4.(2019年四川內江)621年,魏征歸順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重用?!靶溟T之變”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計前嫌,委任為諫議大夫,這說明唐太宗(

A.輕徭薄賦
B.簡法輕刑
C.選賢任能
D.恩威并施
【答案】C
【解析】唐太宗統治時期,選賢任能,不計前嫌。材料中“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計前嫌,委任為諫議大夫”體現出唐太宗的選賢任能的用人風格,C符合題意;輕徭薄賦屬于經濟策略,A不符合題意;簡法輕刑屬于刑罰方面,B不符合題意;恩威并施與材料中選賢任能不符,D不符合題意。故選C。
5.(2019年黑龍江大慶)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社會安定,被譽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李世民執政時期,厲精圖治,出現了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的治世局面,被稱為貞觀之治。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6.(2019年湖北孝感)錢穆在《國史新論》中說:“唐代制度,在下有……為政府公開選拔人才;在上有……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這兩種制度,奠定了中國傳統政治后一千年的穩固基礎?!辈牧现小肮_選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舉制
D.八股取士
【答案】C
【解析】依據題干關鍵詞“唐代制度、公開選拔人才”可知,此制度是科舉制,故C符合題意;分封制屬于西周實行的政治制度,故A不合題意;三省六部制是隋唐實行的政治制度,故B不合題意;八股取士是明代實行的科舉制,故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
7.(2019年湖北恩施州)盤點中國古代繁榮強盛的時代,唐朝當位列其中。唐朝之盛始于貞觀年間,開元時達極盛。下列關于“開元盛世”的相關表述不準確的是(

A.姚崇、宋璟、杜如晦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能干廉潔、辦事效率高
B.全國各地興修水利,耕地面積擴大
C.召集縣令進行考試,結果有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淘汰
D.倡導節儉,抑制奢侈風氣
【答案】A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開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號,姚崇、宋璟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能干廉潔、辦事效率高,杜如晦是唐太宗時期的賢臣,故A表述錯誤,符合題意;唐玄宗統治前期,全國各地興修水利,耕地面積擴大、召集縣令進行考試,結果有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淘汰、倡導節儉,抑制奢侈風氣,故BCD表述正確,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
8.(2020
年四川廣安)
唐玄宗在位前期,
整頓吏治、
裁減冗員,
發展經濟、
改革稅制,
注重文教、
編修經籍,
唐朝進入鼎盛時期,
史稱(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答案】
D
【解析】唐玄宗在位前期,
整頓吏治、
裁減冗員,
發展經濟、
改革稅制,
注重文教、
編修經籍,
唐朝進入鼎盛時期,由于年號開元,
故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D
符合題意;
“文景之治”是西漢初期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開創的盛世,
“光武中興”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開創的盛世,
“貞觀之治”是唐太宗開創的盛世,
排除
ABC。
故選
D。
9.(2018·廣西玉林)“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局面出現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貞觀之治”出現在唐太宗統治時期,“開元盛世”出現在唐玄宗統治前期。故“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局面出現于唐朝,故B符合題意;唐朝、宋朝、明朝與“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無關,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10.(2018·安徽)貞觀初,太宗曾對公卿說“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借忠臣?!睘榇?,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虛心納諫
B.奉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從簡和輕徭薄賦
D.重視人民群眾的作用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借忠臣”,這句話的意思是,人要照見自己,一定要有明鏡;一國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過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在治國理政方面,知人善任和虛心納諫;他重用敢于直諫的魏征,曾前后向唐太宗進諫二百多次。唐太宗廣納賢才,知人善任,房玄齡善于謀略,杜如晦敢于決斷,他們都是貞觀時期著名的宰相,選項A符合題意;而選項BCD與題干內容無關,不符合題意。因此只有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
11.(2018年江蘇省宿遷市)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倍鸥@首詩稱煩的是(

A.
貞觀之治
B.
貞觀遺風
C.
開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憶昔開元全盛日”,由此判斷這是唐玄宗時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玄宗年號“開元”;詩句“公私倉廩俱豐實”,體現唐玄宗統治前期,“私倉豐實”,說明當時經濟發達,國庫充實,史稱“開元盛世”,選項C符合題意;而選項A貞觀之治是唐太宗時期;選項B貞觀遺風是武則天時期;選項D康乾盛世是清朝前期,不符合題意。因此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
12.(2019年四川樂山)歸納法是非常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下列對隋唐時期階段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B.統一國家的建立
C.繁榮與開放
D.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隋唐時期國家繁榮,社會開放,C選項符合題意。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時期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A選項不符合題意。統一國家的建立指秦漢時期,B選項不符合題意。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指明清時期,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C。
13.(2020
年黑龍江大慶)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
當時政治穩定、
經濟繁榮、
國庫充盈、
民眾生活安定,
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
進入了繁盛時期,
歷史上稱為(

A.文景之治
B.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光武中興
【答案】
C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
當時政治穩定、
經濟繁榮、
國庫充盈、
民眾生活安定,
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
進入了繁盛時期,
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C
符合題意;
文景之治是西漢時期,
貞觀之治是唐太宗時期,
光武中興是東漢時期,
AB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C。
14.(2020
年內蒙古赤峰)
某皇帝深知“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的古訓,
在治國過程中輕徭薄賦,
廣納賢才,虛心納諫,
開創了政治清明、
社會穩定、
經濟發展的盛世局面,
史稱(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答案】
C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
唐太宗李世民,
年號貞觀,
他統治時期,
廣納賢才,
知人善用,
完善三省六部制,
明確職責,
輕徭薄賦,
發展生產,
政治清明,
經濟發展,
社會安定,
歷史上稱他統治時期為貞觀之治,

C
符合題意;
文景之治、
光武中興、
開元盛世與題干無關,

ABD
不合題意。
故此題選
C。
15.(2019年山東泰安)有位歷史老師是個對聯迷.他寫了許多有關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對聯,下列哪一對聯是描寫唐太宗的(

A.開明君主吸隋訓,貞觀之治創唐榮
B.武周政治得發展,無字之碑任后評
C.調整政策呈開元,沉淫清色誤王國
D.陳橋兵變成君主,黃抱加身顯威風
【答案】A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唐太宗統治時期,虛心納諫,重用賢能,吸取隋亡的教訓,在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被譽為“貞觀之治”,“開明君主吸隋訓,貞觀之治創唐榮”是描寫唐太宗的,故A符合題意;“武周政治得發展,無字之碑任后評”描寫的是武則天,故B不合題意;“調整政策呈開元,沉淫清色誤王國”描寫的是唐玄宗,故C不合題意;“陳橋兵變成君主,黃抱加身顯威風”描寫的是趙匡胤,故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
16.(2020
年湖南張家界)
下列歷史事件與廣受熱議的電視連續劇《貞觀長歌》
相關的是(

A.“文景之治”
B.“貞觀之治”
C.“光武中興”
D.“開元盛世”
【答案】
B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
在唐代,
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
成為一代盛世,
電視連續劇《貞觀長歌》
就反映了這一點,

B
符合題意;
“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均是漢代盛世,

AC
均不符合題意;
在唐代,
李隆基開創了“開元盛世”,

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B。
17.(2020
年山東臨沂)《舊唐書》
記載:
在這次戰亂中,
“宮室焚燒,
十不存一,
……人煙斷絕,
千里蕭條”。從此之后,
國勢由盛轉衰,
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
該戰亂發生時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宗
B.武則天
C.唐玄宗
D.唐肅宗
【答案】
C
【解析】依據題干信息“在這次戰亂中,
‘宮室焚燒,
十不存一,
……人煙斷絕,
千里蕭條’。
從此之后,
國勢由盛轉衰,
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可知,
該戰亂是安史之亂,
發生時的唐朝皇帝是唐玄宗。
755—763
年的安史之亂持續八年之久,
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
尤其是北方地區遭到浩劫,
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
唐朝中央權力衰微,
安史舊將和內地節度使權勢加大,
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
所以
C
選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
ABD
三項均不符合題意,
排除。
故選
C。
18.(2018·湖南湘西)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李清照
B.花木蘭
C.慈禧太后
D.武則天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則天
,人稱她的統治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故選D。
19.(2020
年山東泰安)“以銅為鏡,
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
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
可以知得失”。
下列皇帝最能秉持這一理念的是(

A.漢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康熙帝
【答案】
B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
“以銅為鏡,
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
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
可以知得失”。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最能秉持這一理念的皇帝是唐太宗。
唐太宗認為治理好國家的關鍵是選賢用能,
他知人善任,
唯才是舉;
他為政期間,
吸收隋亡教訓,
勤政愛民;
唐太宗認識到,
只有虛心納諫,
才能避免因君主個人的失誤而導致國家滅亡。
所以他鼓勵臣下直言,
并能從諫如流,
把魏征比喻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鏡子。
選項B
符合題意。
漢武帝、
明太祖、
康熙帝與題干內容沒有聯系,
選項
AC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B。
20.(2020
年內蒙古包頭)
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訓,
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開創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歷史上稱這一盛世局面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答案】
C
【解析】考查點:
貞觀之治。
解題思路:
由材料“唐太宗……開創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可見與唐太宗開創的盛世有關。
結合所學,
“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間出現的清明政治,
經濟復蘇,
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故
C
符合題意;
“文景之治”是西漢時期的漢文帝和漢景帝開創的盛世,
“光武中興”是東漢光武帝劉秀開創的盛世,
“開元盛世”是唐玄宗開創的盛世,
排除
ABD。
故選
C。
二、非選擇題:
21.(2010
年福建)
閱讀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末年,
貴族階層分化,
有些低級貴族不得不以傳授知識為生。
隨著工商業的發展,
人們對知識的需求日益強烈,
士人創辦的私學由此興起。
在魯國,
孔子廣收徒眾,
傳授禮、
樂、
射、
御、
書、
數等六藝,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學”走向興盛,
為戰國社會的變革奠定了人才基礎。
——摘編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唐太宗貞觀年間,
興辦了太學、
四門學、
書學、
算學等多種中央官學,
學生來自官僚子弟和普通庶民。
地方官學的學生除參加科舉考試外,
還可通過選拔進入四門學學習。
官學教育內容以“五經”、《論語》等為主。
政府還鼓勵私人辦學。
——摘編自袁行霈等主編《中華文明史》
(1)
根據材料一,
簡述春秋末年私學興起的原因。
(2)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
分析唐代教育發展的積極作用。
(3)
根據材料一、
二,
概括春秋末年、
唐朝初期教育特點的相似之處。
【答案】(1)
士人發揮的作用,
工商業的發展,
人們對知識的需求,
孔子辦學的影響。
(2)
擴大了科舉的生源,
傳承了儒學文化,
推動了大眾教育的發展,
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繁榮,
為唐代的興盛提供了人才基礎。
(3)
私學發展,
教學內容豐富,
儒學教育突出,
教育對象廣泛。
【解析】
(1)
根據材料一“春秋末年,
貴族階層分化,
有些低級貴族不得不以傳授知識為生”可知,
春秋末年私學興起的原因是士人發揮的作用;
據材料“隨著工商業的發展,
人們對知識的需求日益強烈”可歸納出,
私學興起是由于工商業的發展,
人們對知識的需求;
據材料“在魯國,
孔子廣收徒眾,
傳授禮、
樂、
射、
御、
書、數等六藝,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學’走向興盛”可知,
春秋末年私學興起的原因是孔子辦學的影響。
(2)
根據材料二“唐太宗貞觀年間,
……學生來自官僚子弟和普通庶民。
地方官學的學生除參加科舉考試外,
還可通過選拔進入四門學學習。
官學教育內容以‘五經’、《論語》
等為主。
政府還鼓勵私人辦學”并結合所學可知,
唐代教育發展的積極作用是擴大了科舉的生源,
傳承了儒學文化,
推動了大眾教育的發展,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繁榮,
為唐代的興盛提供了人才基礎。
(3)
根據材料一、
二概括可知,
春秋末年、
唐朝初期教育特點的相似之處是私學發展,
教學內容豐富,儒學教育突出,
教育對象廣泛。
22.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太宗曾對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
先存百姓....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部編版七·下歷史教材
(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在經濟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1)
措施:
重視農業生產,
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
同時戒奢從簡,
節制自己的欲望;
合并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解析】
【考查點】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貞觀之治、
新中國成立后的農村生產關系調整等。
【解析】(1)
措施:
材料“為君之道,必須
先存百姓”體現的是唐太宗的存百姓思想,
這主要是因為唐太宗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力量,
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
明白統治者不可過分壓榨農民,政府要輕徭薄賦,
發展生產,
統治才能鞏固,
因此唐太宗在經濟上采取的措施是重視農業生產,
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
同時戒奢從簡,
節制自己的欲望;
合并州縣,
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2)
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樣的治國理念?
他又是怎樣踐行這一理念的?
【答案】(1)
以人為本,
仁政愛民;
改革賦稅、
輕徭薄賦,勸課農桑、
減省刑罰;
【解析】(1)
第一問:
根據“君之道,
必須先存百姓”可知,
唐太宗奉行仁政愛民的治國理念,
重視人民的力量。
第二問: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唐太宗統治時期,
改革賦稅、
輕徭薄賦,勸課農桑、
減省刑罰,
有利民生,體恤百姓。
材料二
唐朝,國家政治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經濟迅速恢復,社會繁榮升平。都城長安以其雄偉博大的氣勢、海納百川的精神,被當時的人們看作是世界的中心?!疤煜乱患摇?、“四海之內皆兄弟”的“人和”理想構成唐代文明的核心內容,唐代處處精彩紛呈,充滿著自信。
——摘編自《中華文明·厚德載物》解說詞
(3)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朝出現了哪些“社會繁榮升平”的盛世局面?
【答案】(3)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解析】(3)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唐朝出現的“社會繁榮升平”的盛世局面,如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唐玄宗前期的“開元盛世”。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山市| 西城区| 石门县| 梨树县| 贵定县| 中西区| 崇礼县| 页游| 泗水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宁海县| 扬州市| 皋兰县| 汪清县| 任丘市| 扶沟县| 综艺| 鲜城| 集贤县| 桓台县| 云安县| 昭通市| 游戏| 白水县| 册亨县| 黄平县| 仁寿县| 西充县| 洛宁县| 遵化市| 比如县| 平昌县| 水城县| 遂宁市| 巴林左旗| 嘉义市| 克拉玛依市| 通河县| 大城县| 白河县| 呈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