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三課第一框題《偉大的改革開放》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1.課標要求:2.2闡明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2.3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方向,堅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2.教材內容分析:本框題是2019年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三課的第一框題。上承《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闡述改革開放的歷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引導學生感受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深刻變革。相對于下一框題,本框題側重從實踐的角度闡釋改革開放的歷程和意義,因此,圍繞議題采用“學生實踐”的教學形式來展開。二、學情分析在了解了實行改革開放原因的基礎上,以及日常時政氛圍的熏陶下,學生對改革開放的歷程和意義有一定的認知,但這個認知非常表面,對于改革開放歷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的原因,及其產生的影響沒有直觀而深入的感受,因此也就很難理解改革開放對中華民族的意義。三、教學目標基于前面部分的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通過了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取得的豐富成果,理解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和作出實行改革開放這一重大決策的偉大意義。(這一教學目標主要指向政治認同)2.通過角色扮演,采訪改革開放重大事件親歷者,近距離感受改革開放改變中國人民的面貌;搜集反映城市變遷的照片,從家鄉的變革軌跡感悟改革開放給中國面貌帶來的深刻變化;從數據的對比中,解讀改革開放對中華民族復興的意義,明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自覺樹立勇立時代,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這一教學目標主要指向政治認同、公共參與,也體現一定的科學精神)四、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2.教學難點:堅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認同五、教學方法本課以“中國改革開放,究竟何以偉大”為議題進行議題式教學。教學綜合運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導學探究式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復雜的教學情境,以“人”“城”“國”三條線索組織課前準備及課堂教學活動。六、教學準備將學生分成三個小組,分別圍繞“尋找人的相遇”“觀察城的軌跡”“數說國的巨變”三個主題進行如下課前準備:1.“尋找人的相遇”小組:實踐形式:扮演記者角色,由小組長安排組員具體分工。(見附件1)采訪對象:個人(長輩)或家庭均可。采訪內容:以改革開放進程中的大事件為背景,探尋個人或家庭命運與時代的交織,呈現個人或家庭與改革開放的故事。相關技術支持:教師提供部分背景材料,指導學生確定采訪對象,擬定采訪提綱,完成實踐成果。(見附件2)實踐成果呈現形式:文章、繪畫、視頻(具體要求見附件2)。2.“觀察城的軌跡”小組:實踐形式:學生以社區為范圍,搜集呈現社區舊面貌的老照片,拍攝社區新面貌,組成照片展。(見附件3)相關技術支持:教師提供部分背景材料,指導學生從搜集結果中篩選系列新舊對比照片,并確定系列照片主題,及主題介紹撰寫。(見附件4)實踐成果呈現形式:主題照片展(不超過四個主題,具體要求見附件3)3.“數說國的巨變”小組:內容:不限(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民生等方面均可)表現形式:數據+對數據的一句話解讀。(見附件5)相關技術支持:教師(見附件6)實踐成果呈現方式:視頻或PPT(不超過10分鐘,具體要求見附件5)。六、教學過程(一)導入環節圖1-1師: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羅納德·科斯,在去世前的最后四年他寫了《變革中國》這本書。在這本書中他有三個結論:197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二戰以后人類歷史上最為成功的經濟改革運動;中國的經濟總量在未來十幾年內超過美國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中國經濟的發展無法用西方的制度經濟學來解釋,中國改革的成功是人類行為的意外后果。中國做了什么,讓他有如此高的評價?如果去追溯,這一切的起點,我們需要回到1978年,這一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由此,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圖1-2如果要找一個詞來形容中國過去的四十余年,你會用哪個詞?請寫在一張紙上。生:結合生活經驗和課前調查,根據對中國改革開放史的了解,各自思考寫下關鍵詞。師: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改革開放。探尋這四十余年究竟何以偉大?(PPT呈現總議題:中國改革開放,究竟何以偉大?)(二)活動環節:小組成果展示1.“尋找人的相遇”小組成果展示與成果解讀【設計意圖】走出教室,是學生進行理論聯系實際,豐富社會認知的重要途徑。本主題主要引導學生了解改革開放的主要進程,中國人民是如何以己之力為改革開放前行助推,堅信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鑒于前者學生容易理解,所以將其作為了課前準備的背景材料,后者比較抽象,所以以角色扮演來進行,這樣能有效在學生認知上達成以下傳導路徑:情感受到真實故事的沖擊-重構對改革開放的認知-思考人與國家的關系-樹立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小組合作、分工進行的方式,能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社會合作意識與人際交往能力。小組展示與解讀結束后,由另外兩個小組的同學進行點評、并梳理改革開放主要進程、歸納總結出第一個結論:改革開放給中國人民帶來的變化。教師再升華:40余年,人生于不惑,國家見枯榮。人、家、國的命運從來不是獨往于天地間,而是互相交織,是黨領導的改革開放帶領中國走向重生,是中國人民以偉大夢想精神推動改革開放前行,創造出這偉大奇跡。圖1-32.“觀察城的軌跡”小組成果展示與解說PPT呈現兩個問題,學生結合小組展示的內容依次獨立思考:問題一:哪一組照片對你沖擊最大,原因是什么?問題二:你認為形成這樣的新舊對比原因在哪里?【設計意圖】照片是觀看歷史的重要通道之一,通過搜集老照片,拍攝新照片,進行新舊對比思考,一方面有助于學生跳出現實經驗陷阱,以直觀的影像觀察到改革開放進程中社會面貌的變遷,理解改革開放這項決策對于中國社會進步的巨大意義;另一方面也能增進學生對自己生活之地的關注度,養成關心公共生活的習慣,提升參與公共建設的熱情。小組展示與解說結束后,學生分享觀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改革開放,是濟南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基因”,也是讀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實現命運偉大轉變的“密碼”。教師再總結:40年來,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都,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是改革開放,極大地改變了我們城市的面貌,國家的面貌,民族的面貌!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圖1-43.“數說國的巨變”小組成果展示與分享PPT呈現兩個問題,學生根據小組展示的內容,結合自身知識經驗討論并解決:問題一:你從這些數據中,讀出了中國哪些變化?問題二:國家巨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成的,請從文化、歷史、人三個角度思考改革開放成功的原因,并結合自己寫下的描述改革開放的詞語,談一談未來又將如何做?【設計意圖】“數說”,有兩層意思,一是梳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余年在哪些方面產生了巨大變化,二是用數據來呈現改革開放對國家面貌的改變,提升學生的國家意識、制度認同、道路自信。隨后提出的問題,緊扣課堂開篇提出的“總議題”,激發學生展望未來,有助于學生對改革開放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的認識,實現從現象到本質的飛躍;增加民族自豪感,樹立社會責任意識,青年擔當。小組展示結束后,學生討論分析上述問題并回答。教師總結:讓我們再次重溫這些數據。(PPT播放)圖1-540余年,一個個瞬間書寫完成的部改革開放史,讓我們有太多的理由為之贊嘆。正如習主席所說:“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回首望,中國以羸弱之軀,懷著‘摸著石頭過河’的心情,成就了一場偉大的革命。從貧瘠到富裕,從禁錮到自由,從崩潰到奇跡重生,從東亞病夫到世界前列。是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未來,改革開放的姿態仍將是我們的常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未來,我們將持續貢獻中國智慧,推動世界走向更好的未來!“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我們正生逢其時,讓我們以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譜寫美麗的中國夢!圖1-6七、板書設計【設計意圖】直觀、簡潔的板書,便于學生把握。因此設計了以下板書:八、作業布置【設計意圖】當實踐和理論無障礙雙向互動時,對一個事物的理解才能稱之為完整,本框題從實踐角度探索了改革開放何以偉大,下一框題正好從理論的角度來探索,設置這個作業,既起到預習的效果,也能起到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術精神的作用。從理論角度探尋改革開放成功的原因,并繪制思維導圖,下節課精選優秀作品展示。九、教學評價主要依據小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過程性評價;依據小組實踐成果及課堂表現進行結果評價。在評價中采用生生互評、教師點評的方式進行。附件1表1-1“尋找人的相遇”小組實踐記錄表“尋找人的相遇”小組實踐記錄表組長成員任務分工采訪對象負責人:采訪地點負責人:采訪時間負責人:采訪問題設計負責人:訪談人負責人:訪談內容記錄記錄人:成果呈現形式制作要求(在相應形式上打勾):文章□字數:不超過2000字;標題:四號宋體,加粗;正文:小四宋體。按班級人數打印份數。繪畫□將繪畫作品以電子版圖片呈現,分辨率72-100dpi,以PPT方式展示。視頻□格式:mp4,wma;時長:10分鐘以下。負責人:課堂展示及解讀負責人:附件2“尋找人的相遇”小組相關技術支持1.可參考資料:[1]改革開放40周年大事[EB/OL].(2018-05-03).https://wenku./view/b5c927e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2.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qq-pf-to=pcqq.c2c(?https:?/??/?wenku.?/?view?/?b5c927e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2.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qq-pf-to=pcqq.c2c?).資料簡介:一篇梳理改革開放四十年重大事件的文章,幫助學生了解改革開放主要歷程。[2]趙迎昭.一幅油畫《父親》見證了改革開放大時代[N/OL].重慶日報,2018-12-18.https://www./html/cqrb/2018-12/18/024/content_220742.htm(?https:?/??/?www.?/?html?/?cqrb?/?2018-12?/?18?/?024?/?content_220742.htm?)(?http:?/??/?www.cq.?/?2018-12?/?18?/?c_1123867186.htm?from=groupmessage?).資料簡介:本篇新聞報道從著名油畫《父親》的角度,書寫改革開放帶來的震撼巨變。[3]吳越.改革開放40年系列訪談⑦|羅中立:天氣正好,下地干活[EB/OL].(2018-11-23).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17948(?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17948?).資料簡介:文章訪談了著名畫家、油畫《父親》的作者羅中立,解釋了作品完成前后的種種變化,以其自身的角度見證了改革開放對個人生活、學習、工作等的深刻影響。和羅中立有關的兩篇報道,既從個人角度也從藝術作品見證了改革開放的深刻影響,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去理解采訪對象。[4]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故·事》:我們家[EB/OL].(2018-12-12).http://politics./2018-12/12/content_32156837.htm(?http:?/??/?politics.?/?2018-12?/?12?/?content_32156837.htm?).資料簡介:攝影師王進元的鏡頭下,30多年的時光,濃縮在一張張家庭合影照上。通過這些照片和作者的講述,能打開學生看待家庭變遷的視野,啟發實踐成果的制作。2.采訪對象要求:親歷過至少一件改革開放主要大事件,且此事件對推動個人或家庭的發展有著比較深刻的影響。3.采訪問題設計方向:被訪者受影響前的狀況,經歷的大事件引起的心理和生活的轉變,被訪者對改革開放的感受。附件3表1-2“觀察城的軌跡”小組實踐記錄表“觀察城的軌跡”小組實踐記錄表組長成員任務分工圖片來源負責人:圖片內容/地點負責人:搜集/拍攝時間負責人:照片整合及篩選負責人:系列照片主題命名及介紹系列一:主題名:介紹:系列二:主題名:介紹:系列三:主題名:介紹:系列四:主題名:介紹:責任人:成果呈現形式PPT制作要求:舊照片盡量清晰,新照片圖片分辨率不低于72dpi;文字字體不限,字號不小于24。課堂展示及解讀負責人:附件4“觀察城的軌跡”小組相關技術支持1.可參考資料:[1]牛國棟.濟水之南[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3.[2]濟南博物館史料[3]網絡資料簡介:前兩者有利于學生了解濟南的新舊變化,加深對新舊照片對比的理解。后者可以幫助學生更快速搜集到資料。2.系列照片主題確定:可參考如下:街道變遷、衣著變遷、民居變遷、城市規劃變遷、交通變遷,等等。3.主題介紹撰寫要求:不超過100字,說明這個主題展現的內容,意義。主題下每組新舊照片的對比,用一句話說明其呈現的內容。附件5表1-3“數說國的巨變”小組實踐記錄表“數說國的巨變”小組實踐記錄表組長成員任務分工資料搜集/整理要求:來源真實可靠負責人:資料來源負責人:搜集時間負責人:數據內容編輯要求:1.寫明數據呈現的主要方面即可(如:經濟、政治、脫貧攻堅、教育、國際地位)2.一句話解讀:不超過30字。負責人:成果呈現形式制作要求(在相應形式上打勾):PPT□圖片:不低于分辨率72dpi;文字:字體不限,字號不小于24。字數:不超過2000字;標題:四號宋體,加粗;正文:小四宋體。按班級人數打印份數。視頻□格式:mp4,wma;時長:10分鐘以下。負責人:成果展示及解說負責人:附件6“數說國的巨變”小組相關技術支持1.可參考資料:[1]國家統計局等政府官網。[2]藍婧,李開紅.改革開放40年·數據/數字見證巨變[EB/OL].(2018-11-20).https://baijiahao./s?id=1617631283499866990&wfr=spider&for=pc&tdsourcetag=s_pcqq_aiomsg&qq-pf-to=pcqq.c2c(?https:?/??/?baijiahao.?/?s?id=1617631283499866990&wfr=spider&for=pc&tdsourcetag=s_pcqq_aiomsg&qq-pf-to=pcqq.c2c?).[3]【改革開放40年】這些數據變化讓經濟結構實現歷史性變革[EB/OL].(2019-09-18).http://guoqing..cn/2018-09/18/content_63572991.htm?tdsourcetag=s_pcqq_aiomsg(?http:?/??/?guoqing..cn?/?2018-09?/?18?/?content_63572991.htm?tdsourcetag=s_pcqq_aiomsg?).[4]改革開放40年數字帶你看發展[EB/OL].(2018-12-18).http://www./a/282747260_120024714(?http:?/??/?www.?/?a?/?282747260_120024714?).資料簡介:以上資料中,均為按類別統計的改革開放40年來成就數據,可幫助學生快速找到可用資料,在閱讀資料的過程中也能引導學生更全面認識改革開放給中國方方面面帶來的巨變。[5]吳曉波.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激蕩四十年[EB/OL].(2017-12-31).http://www./article/5a485a1f1bc8e0c213000016/(?http:?/??/?www.?/?article?/?5a485a1f1bc8e0c213000016?/??).資料簡介:著名企業家、財經作家吳曉波的這篇演講中,他分析了中國經濟騰飛的四個動力:制度創新、容忍非均衡、巨國效應、技術破壁。這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原因。堅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認同。[6]偉大的變革——記錄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覽[EB/OL].http://ggkf40./vtour/tour.shtml(?http:?/??/?ggkf40.?/?vtour?/?tour.shtml?).資料簡介:這是一個線上展覽,便于學生更系統了解改革開放取得的成果。2.成果制作技術支持教師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偉大的改革開放開啟→十一屆三中全會發展→農村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企業改革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新階段→南方談話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新時代→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十九大: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四個面貌三個飛躍實踐意義PAG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