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粵教版地理2012年中考綜合復習提綱(七八年級全套)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粵教版地理2012年中考綜合復習提綱(七八年級全套)

資源簡介

地理九年級綜合復習提綱
七年級下冊
第七章:亞洲
第一節 “日出之地”——亞細亞洲
38、亞洲的地理位置、和其他大洲的分界線
(1)亞洲的地理位置:
位于東、北半球,東臨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瀕地中海。所跨緯度約90度,經度約164度。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西與歐洲相連,東南與大洋洲相望,西南與非洲相接。總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
(2)亞歐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
亞非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亞洲和北美洲分界線是:白令海峽
(3)亞洲的分區——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將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亞(俄羅斯的亞洲部分)。
39、讀亞洲地形圖說出亞洲主要的山脈名稱、主要高原、主要河流、陸地最低點
(1)亞洲的主要山脈: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
(2)主要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
(3)主要河流
流入太平洋的河流:長江、黃河、黑龍江(阿穆爾河)、烏蘇里江、松花江、遼河、淮河、錢塘江、珠江、瀾滄江(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怒江(薩爾溫江)、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印度河、恒河、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勒拿河、鄂畢河、額爾齊斯河、葉尼塞河
(4)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 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
40、亞洲最典型的氣候類型
亞洲地域遼闊,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復雜多樣,尤其以季風氣候最為典型。
熱帶季風氣候(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亞熱帶季風氣候(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溫帶季風氣候(北溫帶)都有廣泛分布,其中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惟獨亞洲有分布,明顯有別于其他大洲。
第二節 與中國山水相連的地區——東南亞
國家 物產
泰國 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國
菲律賓 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產國
印度尼西亞 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產國
泰國、越南、緬甸 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國
印度尼西亞、文萊 東南亞主要的石油輸出國
馬來西亞 錫礦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41、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東南亞位于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東南亞主要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組成。
馬六甲是歐、非到東亞、東南亞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
42、東南亞的氣候類型及主要物產
東南亞的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中南半島)、熱帶雨林氣候(馬來群島)
※主要物產及國家如右圖:
43、華人、華僑的最大聚居地——東南亞(祖先大多是廣東、福建居民)
第三節 喜瑪拉雅之南——南亞
44、南亞三大地形區
北部高山(喜馬拉雅山脈)、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45、印度有哪些主要工業區及經濟發展狀況
印度三大工業區:加爾各答(北部)、孟買(中部)、班加羅爾(南部)
印度經濟發展狀況:是發展中國家,是以發展農業為主的國家,許多農產品在世界占重要地位,居于領先的領域核技術、軟件、航空航天
第四節 世界石油寶庫
46、五海三洲之地
五海:黑海、里海、紅海、阿拉伯海、地中海 三洲:亞洲、非洲、歐洲
47、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地區和主要產油國、輸往地區及國家
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地區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主要產油國沙特阿拉伯、兩伊(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輸往地區及國家:往東日本;往西西歐、美國
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分布圖
48、世界關注的熱點地區——西亞
熱點原因:與復雜的歷史、宗教背景及豐富的石油資源和
重要的戰略位置有關。 三教圣城:耶路撒冷
第五節 櫻花之地——日本
49、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地區(臨海型工業分布)
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及瀨戶內海沿岸
工業區包括:名古屋、京濱、阪神、瀨戶內、北九州
50、日本為什么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及著名的活火山
地震: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殼不穩定
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 國花:櫻花
第八章:歐洲
第一節 “日落之地”——歐羅巴洲
51、歐洲的地理位置
歐洲在東半球,歐洲東部與亞洲的大陸部分相連,西瀕大西洋,北臨北冰洋,南靠地中海
52、歐洲的地形和主要河流
歐洲的地形以平原為主,東歐平原是歐洲最大平原,南部是阿爾卑斯山脈
主要河流有(1)國際性河流萊茵河、多瑙河;(2)俄羅斯母親河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
第二節 發達國家集中地——歐洲西部
53、綜合實力雄厚的經濟
(1)歐洲西部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是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工業革命發祥地;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較小、但生產力水平高。
(2)運輸業居世界各州之首位,歐洲西部鐵路、公路、海運、內河航運和航空已形成龐大的交通網絡。
(3)歐盟是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政治、經濟組織,創立了歐洲貨幣體系,使用統一的貨幣——歐元。
54、西歐發達的旅游業和西方文化
法國——艾菲爾鐵塔、法國時裝、法國香水 荷蘭——風車與郁金香 意大利——比薩斜塔、古羅馬競技場、威尼斯水城 德國古堡 英國——泰晤士河與大笨鐘 瑞士——鐘表、阿爾卑斯山脈 西班牙斗牛
第三節 橫跨亞歐大陸的國家——俄羅斯
55、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及主要城市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
其主要城市(首都):莫斯科、(最大港口):圣彼得堡
56、四大工業區的名稱圣彼得堡工業區、莫斯科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第九章:美洲
第一節 南北差異顯著的大陸——美洲
57、理解南美洲、北美洲、拉丁美洲
美洲屬于西半球,位于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北臨北冰洋,南端最接近南極大陸。美洲大陸是一個緯度跨度最大,海岸線漫長的大陸。
按自然地理劃分,習慣上以巴拿馬運河為界,把美洲分成南、北美洲。
按政治、經濟地理劃分,通常把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稱為拉丁美洲。
58、南北美洲的主要山脈、平原、河流——安第斯山和落基山共同組成世界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1)南美洲的安第斯山,是世界最長的山脈;
亞馬遜河是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亞馬遜平原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
(2)北美洲的主要山脈落基山;主要河流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長河;主要平原大平原;湖泊五大湖
第二節 世界經濟大國——美國
59、最大的移民國家——美國(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印第安人等等)
60、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1)農業特點:機械化、專門化(了解農作物的分布)
東北部工業區(匹茲堡)——傳統工業(基礎工業、加工工業)
(2)美國三大工業. 南部工業區(休斯敦)——石新興油、宇航工業
西部工業區(舊金山或圣弗朗西斯科)——高新技術產區(硅谷)
美國工業區和主要城市分布圖 美國農業帶分布圖
第三節 世界足球王國——巴西
61、巴西最具價值的資源——熱帶雨林
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帶是亞馬遜雨林(地球之肺)
巴西概況:足球(巴西足球隊是唯一一支獲得五次世界杯冠軍的球隊)、桑巴舞(巴西國舞)
森林(亞馬遜雨林)、礦產(錳、鐵、鉻、金、鉛鋅、煤、石油、金剛石)
第十章:非洲和大洋洲
第一節 “陽光灼熱之地”——非洲
62、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以赤道穿過的熱帶雨林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63、埃及的文化及農業生產
(1)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孕育了文明古國埃及,埃及文化的標志是金字塔、人面獅神像斯芬克斯
(2)埃及農業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主要作物有優質的長絨棉及小麥
第二節 黑種人的故鄉——撒哈拉以南非洲
64、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特點——單一商品經濟
只是生產幾種甚至一種產品作為國家的經濟支柱的經濟叫單一商品經濟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人的故鄉,居民大多數是黑色人種,民族、部落多樣,有著極其復雜多樣的原始宗教、語言和獨特的文化,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區
第三節 大洋中的陸地——大洋洲
65、澳大利亞的三大地形區:東部:山地(大分水嶺)、中部:平原(澳大利亞大盤地)、西部:高原(維多利亞大沙漠)
66、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及分布特點
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有: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分布特點:向西開口的半環狀;大分水嶺以東的亞熱帶濕潤氣候(布里斯班)、溫帶海洋性氣候(悉尼、堪培拉、墨爾本、霍巴特),以及東南部(阿德萊德)和西南部(珀斯)的地中海氣候比較適宜,也是澳大利亞人口、產業集中的區域
67、澳大利亞的產業特點
澳大利亞的三大產業:A畜牧業(騎在羊背上的國家)、B工礦業(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C農業、現代化工業、第三產業
(提綱62)(提綱66)
第十一章:極地地區
68、南極大陸具有“寒極”、“風極”、“白色沙漠”之稱
“寒極”(最寒冷的地方)、“風極”(風力最強勁)、“白色沙漠”(最干燥)
69、南極地區主要的礦產:鐵礦、煤田、油氣
礦產:鐵、鉻、鉑、鈾、鐵、錳、銅、鎳、鈷、鉻、鉛鋅、錫、金、銀、鉬、鈦、油氣、煤
70、我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的名稱——中山站和長城站
日本工業區分布圖地理九年級綜合復習提綱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認識地球
第一節 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1、地球的形狀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第二節 地球儀
2、經線和緯線的性質、長度、方向
性質(定義) 長度 方向
經線 每條經線只形成半個圓 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 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緯線 每條緯線都是一個完整的圓 緯線長度不等;其中赤道最長,向兩極變短 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3、辨別經度和緯度 P13——東經(E)、西經(W)、北緯(N)、南緯(S)。
特殊的經緯線:(1)重要的經線: 0 經線:本初子午線 180 經線:180 E和180 W重合為180 經線20 W和160 E組成經線圈:東西半球分界線 (2)重要的緯線: 0 緯線:即赤道,南北半球分界線 北緯23.5 :北回歸線 南緯23.5 :南回歸線 北緯66.5 :北極圈 南緯66.5 :南極圈 北緯90 :北極 南緯90 :南極(3)緯度每30 為一個等級,分為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三級:0~30 為低緯度地區;30 ~60 為中緯度地區;60 ~90 為高緯度地區
4、利用經緯網確定位置 P15
經緯網——在地球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上或地圖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就構成經緯網,利用標注的經度和緯度,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上各地點、各地區和各種地理現象的地理位置
60 W 40 W 20 W 0 20 E 40 E 120 E 140 E 160 E 180 160 W 140 W
67.5 N
45 N
22.5 N
0
22.5 S
45 S
67.5 S
0 0
(1)普通且最常見的兩種經
緯網圖
(2)以極地為中心的經緯圖
180 180 經緯網的確定按圓的弧度來分!
5、6、地球自轉、公轉方向、時間、產生的地理現象
方向 時間 產生的地理現象
地球自轉 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也就是一天 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
地球公轉 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年 產生了四季變化的現象
7、五帶的劃分: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
第二章:學用地圖
第一節 地圖的發展
8、GPS定位系統 P23——是全球定位系統的縮寫,可以準確地進行定位
GPS和電子地圖結合,廣泛應用于飛機、輪船、汽車等交通工具,能夠自動定位導航
第二節 地圖的運用
9、辨別地圖的方向
(1)、地圖上的方向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定方向,指向標箭頭一般指向北方
(3)、有經緯網的地圖,經緯線確定方向
人站在北極,則四面都是南方;
人站在南極,則四面都是北方
10、比例尺及其表示的范圍大小
比例尺:通常繪注在地圖上的比例尺稱為主比例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在地圖上,只有某些線或點符合主比例尺。比例尺與地圖內容的詳細程度和精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有關。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比例尺大,顯示的范圍小,顯示的事物較詳細; 比例尺小,顯示的范圍大,顯示的事物較粗略
11、認識基本的圖例及注記
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就是圖例 用來說明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都叫注記
第三章:陸地與海洋
第一節 陸地與海洋的分布
1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及在地圖上的位置
(1)七大洲: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南極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赤道穿過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
(3)跨經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極洲 跨經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4)連接四大洋的海峽: 白令海峽、馬六甲海峽、麥哲倫海峽、直布羅陀海峽
13、海陸所占的比例:海洋占71% 陸地占29%
第二節 等高線與地形圖
14、判斷絕對高度與相對高度
絕對高度:地球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也叫海拔)
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等高線:在地圖上海拔高度相同點的連線
500米:乙點的海拔是500米;1000米:甲點比乙點高1000米;1500米:甲點的海拔是1500米。
15、根據等高線讀圖或地形景觀圖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別
山地的五種基本形態是: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陸地的五種基本形態是P38: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盤地
山地 海拔較高,屬地質學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范疇,地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形態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義為海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500米以上,相對高差2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條帶狀分布。山由山頂、山坡和山麓三個部分組成 ,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它們以較小的峰頂面積區別于高原,又以較大的高度區別于丘陵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其中最突出的是兩條由若干條高大山脈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條是橫穿亞歐大陸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另一條是縱貫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脈組成。
平原 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常用“一望無際”來形容平原的坦蕩。平原是海拔較低的平坦的廣大地區,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區。海拔0—200米的叫低平原,200—500米的叫高平原。成因分類沖積平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海蝕平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冰磧平原、冰蝕平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歐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較簡單,分別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亞洲的地形則比較復雜,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平原分布在大陸周圍地區。
高原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稱為高原。高原與平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的主要區別是海拔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區別于山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高原素有“大地的舞臺”之稱,它是在長期連續的大面積的地殼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抬升運動中形成的。它以較大的高度區別于平原,又以較大的平緩地面和較小的起伏區別于山地。有的高原表面寬廣平坦,地勢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則山巒起伏,地勢變化很大。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國的青藏高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面積最大的高原為南極冰雪高原。
丘陵 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對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高度一般不超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的地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丘陵一般沒有明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的脈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頂部渾圓,是山地久經侵蝕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的產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 習慣上把山地,丘陵和崎嶇的高原稱為山區。丘陵在陸地上的分布很廣,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在歐亞大陸和南北美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都有大片的丘陵地帶。 丘陵地區降水量較充沛,適合各種經濟樹木和果樹的栽培生長,對發展多種經濟十分有利。)
第三節 海洋與陸地的變遷
16、六大板快的劃分及運動示意圖
六大板塊 P42: 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17、地震帶分布及發生前異常現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識
兩大火山地震帶 P43: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地震發生前有地下水、生物(主要是動物)、氣象、地聲、地光、地氣、地動、地鼓(地陷)、電磁等異常現象
基本的防震、避震意識——4大自救常識:①大地震時,不要急; ②人多先找藏身處; ③遠離危險區; ④萬一被埋,要保存體力和冷靜
第四節 人類與海洋
18、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
礦產、油氣、生物、鹽類、空間(旅游、交通)
第四章:天氣與氣候
第一節 天氣和天氣預報
19、理解天氣和氣候的概念
天氣: 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風雨、冷熱、陰晴等的大氣狀況。它是時刻在變化的。
氣候: 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長期穩定。
20、常用的一些天氣符號P54(陰天、多云;風向)
第二節 氣溫和降水
21、一天中陸地氣溫出現最高、最低的時刻、一年中的氣溫變化
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刻是14時,最低的時刻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北半球的氣溫:最高溫是7月,最低溫是1月。 南半球:最高溫是1月,最低溫是7月。
22、氣溫在空間分布上的差異P56
地形: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約降低0.6℃。受地勢高低的影響。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會逐漸降低。
緯度:水平方向上,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遞減。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降;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并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23、降水形成的條件及的主要形式P58
降水的主要形式及其他形式:降雨(降水的主要形式) 、降雪、冰雹等
降水的形成條件:①空氣上升冷卻,水汽凝結;②有凝結核;③水滴增大到能夠降落地面
第三節 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
24、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①緯度位置:不同接受太陽熱量就不同。緯度高氣溫低,緯度低氣溫高。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②海陸位置:陸地吸熱快,放熱也快;海洋相反。離海近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近海而海風吹不進的地區,降水也少。③地形因素:海拔高氣溫低;迎風坡降水少,背風坡降水少。
25、熱帶及亞熱帶主要氣候類型
熱帶主要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主要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終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干季和雨季。熱帶季風氣候 以亞洲南部、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為顯著。這種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也可以分為旱雨兩季,風向隨季節而變化。旱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集中。熱帶沙漠氣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這種氣候降水量稀少,終年炎熱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為界,此線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第四節 保護大氣環境
26、目前國際性的大氣環境主要問題P68
三類國際性的大氣污染: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酸雨危害
因為二氧化碳增加,溫室效應加劇,全球氣候變暖
第五章:居民與聚落
第一節 世界的人口
27、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出生率,即出生率=出生人數/總人數Ⅹ100% 人口死亡率,即死亡率=死亡人數/總人數Ⅹ100%
28、世界人口的分布
稠密區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和美洲東部等中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這些地區自然條件優越,工農業發展較早和經濟發達。
稀疏區分布在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區,高溫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空氣稀薄的高原山區,自然條件惡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困難。
29、了解世界人口問題
人口增速過快(對資源、環境、社會造成壓力),使資源、糧食短缺,環境惡化,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交通堵塞等
第二節 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
30、世界主要的人種及其分布
三大人種——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
分布 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國境內
31、世界三大著名的宗教及其分布
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基督教主要流行于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圣經》
分布 伊斯蘭教主要流行于亞洲西部、東南部。《古蘭經》
佛教主要流行于東亞和東南亞。《金剛經》
第三節 聚落的發展變化
32、聚落、鄉村與城市的概念
(1)聚落是:聚落是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聚落環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
(2)鄉村是主要從事各種農業活動的居民聚居的地方。它可以有林場、牧場、漁村等不同的村落類型。
城市是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的地方,它的人口數量達到一定的規模。
33、理解聚落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聚落景觀既反映各自自然環境特點,又體現社會文化生活和經濟發展水平
密集——(自然環境優越:如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自然資源豐富,主要指河流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區和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的聚落)
稀疏——(嚴寒的苔原帶、冰原帶,廣大的嚴寒帶針葉林帶,未開發的熱帶雨林帶,干旱的沙漠地區,以及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34、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聚落
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法國的巴黎塞納河畔、巴西的巴西利亞,以及中國云南的麗江古城、山西的平遙古城、皖南古村落——黟縣西遞和宏村等
第六章 發展差異與國際合作
35、面積居前六位的國家所在大洲
俄羅斯——跨亞歐兩洲 加拿大——北美洲 中國——亞洲 美國——北美洲 巴西——南美洲
澳大利亞——大洋洲 (印度——亞洲 阿根廷——南美洲 哈薩克斯坦——亞洲 蘇丹——非洲)
36、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
發達國家——北半球北部,南半球和大洋洲。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亞洲的日本。
發展中國家——北半球南部,南半球。即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絕大部分國家。
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37、聯合國及世界貿易組織等重要國際組織
(1)聯合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 總部設在紐約(New York)
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和發展,
主要機構是聯合國大會、安理會、托管理事會、
經社理事會、國際法庭、秘書處
聯合國結構示意圖:
其中安理會是維護和平和安全的主要機構
常任理事國:中國、法國、俄羅斯、美國、英國。
(2)世界貿易組織(世貿WTO):是重要的全球經濟貿易組織,總部設在日內瓦
其宗旨是促進世界經濟和貿易發展。(中國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
(3)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組織是歐盟
組織名稱 總部所在地 重要作用
東南亞國家聯盟(ASAN)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強調用和平手段解決地區內部爭端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比利時布魯塞爾 促進北大西洋地區的穩定和福利
歐洲聯盟(EU) 比利時布魯塞爾 促進成員國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奧地利維也納 保護石油資源,維護國家利益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 澳大利亞堪培拉成立(新加波) 相互依靠,共同利益,堅持開發的多邊貿易體制和減少區域貿易壁壘
世界銀行(WB) 美國華盛頓 向成員國提供用作生產投資長期貸款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 瑞士洛桑 鼓勵組織和發展體育運動的體育競賽
世界衛生組織(WHO) 瑞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日內瓦 使全世界人民獲得盡可能高水平的健康
eq \o(\s\down 6(向東變小為西經),\s\do 0(———————→))
eq \o(\s\up 6(向西變大為西經),\s\do 0(←———————))
eq \o(\s\up 6(向東變大為東經),\s\do 0(———————→))
eq \o(\s\down 6(向西變小為東經),\s\do 0(←———————))
eq \o(\s\down 6(向西變小為東經),\s\do 0(←———————))
eq \o(\s\up 6(向東變大為東經),\s\do 0(———————→))
eq \o(\s\up 6(向西變大為西經),\s\do 0(←———————))
eq \o(\s\down 6(向東變小為西經),\s\do 0(———————→))

北變大為北緯

南變大為南緯
45 W 45 E
45 E 45 W
30 S
22.5 N
67.5 N
60 S
90 W 90 E
90 E 90 W
南極
北極
135 W 135 E
135 E 135 W
(提綱第7)
以極地為中心的大洲大洋分布圖
太平洋板塊-大部分的太平洋 (包含美國南加州海岸地區);
亞歐板塊-北大西洋東半部、歐洲及亞洲 (包括中南半島,不包括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
非洲板塊-非洲、南大西洋東半部;美洲板塊-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蘭、南美洲與南大西洋西半部;
印度洋板塊-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澳大利亞大陸、新西蘭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南極板塊-南極洲與南美洲西側太平洋
聯合國
聯合國大會
經社理事會
托管理事會
秘書處
安理會
國際法庭地理九年級綜合復習提綱
八年級上冊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節 位置和疆域
1、我國的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及其優越性
海陸位置——位于東半球,北半球;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東臨太平洋,使東部地區深受海洋的影響,降水較多,有利于農業生產,還有利于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事業。又由于有許多優良港灣,有利于發展海上交通及對外交往。西靠亞歐大陸,陸上交通便利,利于與各國直接往來。
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屬于北溫帶,少部分位于中緯度,沒有寒帶。我國領土大部分
位于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我國東、西跨經度約56度,南、北跨緯度廣(近50個緯度,致使我國南北氣候差異大。為我國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我國的四至:我國領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處,最南端在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2、我國內海和最大島嶼
我國的內海:渤海、瓊州海峽;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島
3、三級行政區劃——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州、自治縣、市等)、鄉(鄉鎮、民族鄉等)
4、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全稱、簡稱、行政中心
目前中國劃分為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內蒙古、廣西、寧夏、新疆、西藏)、4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臺灣是我國的一個省級行政區。
名稱1 簡稱 行政中心 名稱2 簡稱 行政中心 名稱3 簡稱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安徽省 皖 合肥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天津市 津 天津 福建省 閩 福州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上海市 瀘 上海 江西省 贛 南昌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重慶市 渝 重慶 山東省 魯 濟南 西藏藏族自治區 藏 拉薩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河南省 豫 鄭州 陜西省 陜或秦 西安
山西省 晉 太原 湖北省 鄂 武漢 甘肅省 甘或隴 蘭州
遼寧省 遼 沈陽 湖南省 湘 長沙 青海省 青 西寧
吉林省 吉 長春 廣東省 粵 廣州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海南省 瓊 海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江蘇省 蘇 南京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浙江省 浙 杭州 貴州省 貴或黔 貴陽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識記各省級行政區的形狀及處于特殊位置的行政區,如下: 臺灣省 臺 臺灣
(1)依次北起鴨綠江口,南至北侖河口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吉林省、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2)依次從北京至廣州沿京廣線分布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3)依次沿長江干流從上游至下游分布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青海省、西藏藏族自治區、云南省、四川省、重慶市、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4)依次北回歸線從東到西穿過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臺灣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云南省(5)地跨四大地理單元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甘肅省 (6)跨經度最多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內蒙古自治區
第二節 人口和民族
5、人口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
6、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 人口地理分界線(黑河—騰沖) 東部多(密集),西部少(稀疏)
7、各民族的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由漢、壯、蒙古、回、藏、維吾爾等56個民族組成,其中漢族人口最多。除漢族以外的其他55個民族統稱為少數民族,其中以壯族人口最多。 我國各民族的分布都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民族間的交錯分布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與合作。漢族分布遍及全國各地,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 我國在海外的華僑和華人以廣東、福建兩省的原籍的華僑和外籍的華人最多,為支持祖國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從青藏高原到沿海平原
8、我國地勢的主要特征 我國地勢總的特征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一、二級分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二、三級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9、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脈名稱、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稱及在地圖上的位置
山脈及其走向:
東西走向的山脈:天山山脈、秦嶺、南嶺、陰山山脈、昆侖山脈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長白山脈、武夷山脈、臺灣山脈
南北走向的山脈: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阿爾泰山脈、祁連山脈、小興安嶺 弧形走向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四大高原 P25
青藏高原:白雪皚皚,冰川廣布,雪峰綿延;“遠看是山、近看是川(平地)”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地面破壞,溝壑縱橫;土質疏松,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闊、深厚的地區
云貴高原:石灰巖地形廣布(喀斯特地形發育),地面崎嶇不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最大的高原)、開闊;多寬廣盆地,草原遼闊,西部沙漠分布廣
四大盤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盤地)、柴達木盤地(地勢最高、“聚寶盆”)、準噶爾盆地(緯度最高)、四川盤地(最低的盤地)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三大丘陵:山東丘陵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遼東丘陵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東南丘陵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包括江南丘陵,兩廣丘陵以及浙閩丘陵)
第二節 奔流不息的大河
10、注入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的河流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雅魯藏布江、怒江(薩爾溫江)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長江、黃河、淮河、珠江、黑龍江、遼河、海河、瀾滄江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額爾齊斯河
11、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最大咸水湖、最大淡水湖
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湖泊分布特點:西部集中在青藏地區,多為咸水湖;東部集中在長江中下游,都為淡水湖。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
12、黃河的發源地、上中下游劃分、注入海洋、治理黃河的關鍵
黃河(Yellow River),中國的母親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約古宗列渠是黃河的正源,源頭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的雅拉達澤峰,注入渤海。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托克托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區河口鎮為上游,從河口鎮到河南舊孟津為中游,水土流失嚴重;舊孟津以下為下游,流經平原,河寬水緩,泥沙沉積成為“地上河”。
治理黃河的關鍵——治沙。治黃的關鍵在于治沙,治黃的根本在于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上游:荒漠化嚴重—還草還林,造林種草,合理放牧,修建水庫、水電站,及時疏通河道
中游:水土流失嚴重—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修建梯田,修建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13、長江的發源地、上中下游劃分、注入海洋、長江流域的災害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亞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和黃河一起并稱為“母親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正源沱沱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脈的各拉丹冬雪峰,注于東海,與長江南源當曲會合后稱通天河。從源頭至湖北宜昌為長江上游,從宜昌到江西湖口為中游,河道彎曲,湖泊多,支流多,從湖口以下到長江口為下游,支流少,江闊水深。宜賓以下始稱長江,在以前的荊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河段稱作荊江,揚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以下舊稱揚子江。
長江的災害洪災、干旱;長江的開發:水電站、水利樞紐(三峽、二灘、攀枝花),航運發達
中國主要山脈分布圖 中國水系圖
第三節 復雜多樣的氣候
14、我國氣候主要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我國氣候主要特征: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影響因素:南北、東西跨度大,地形復雜,高差懸殊;東臨大洋、南靠大陸
我國的主要氣候如下圖;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岡底斯山
15、災害性的天氣:洪澇、干旱(影響全國)、寒潮(長江流域)、臺風(東南沿海)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概況
16、理解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可再生資源:在短時間內可以更新、再生,或可以循環
使用的資源。如:太陽能、森林、土地、魚、風
非可再生資源:在相當長時間內難以再生的資源。
如:被污染的水、鐵礦、石油、退化的草場、煤、核能
第二節 土地資源
17、土地資源的特點: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利用類型: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未使用土地等
18、基本國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第三節 水資源
19、通常說的水資源,主要是陸地上的淡水資源
20、最方便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
21、水資源的空間、時間分布
空間分布: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時間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際變化大的特點。
22、水資源利用中存在哪些問題和應采用哪些措施
季節和年際變化大——水利樞紐工程; 地區分布不平衡——區域調水工程;
水體污染和浪費——節約和合理利用水資源,防止水污染; 過度開采地下水資源——合理開采,雨季回灌;
洪水威脅城市——治理河流,做好防洪工作; 水土流失嚴重——植樹造林、種草,防止亂砍亂伐;
跨流域調水是解決淡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 興修水庫是解決淡水資源時間變化大的問題。
第四節 海洋資源
23、我國海洋資源的種類包括海洋空間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底礦產資源、海洋化學資源、海洋能資源。
24、海洋環境狀況:我國海洋環境污染,生物資源破壞;原因:海洋生態環境惡化的最大威脅,是來自人類不科學的開發活動,“無序、無度、無償開發”和有法不依所造成的。
海洋治理三大示范區:海南省清瀾灣、廣東省海陵灣及廣西防城港。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和文化
第一節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25、新世紀我國農業發展所追求的目標——大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低耗的可持續農業
大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低耗的可持續農業,是21世紀農業發展的的方向,更是新世紀我國農業發展所追求的目標。其內涵是從全局和長遠的觀點出發,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合理有效地利用農業資源,調整農業生產的內容,更多地利用農業高新技術,實行貿工農一體化、產學研相結合,既擴大農業生產規模,適應國內、外市場的需求,又能注意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為將來著想,為后代著想。
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的名稱、位置。
長江中下游:江漢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鄱陽湖、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
東北地區: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珠江三角洲
第二節 全面協調發展工業
26、我國四大工業基地及其特點
(1)遼中南工業基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含沈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撫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鞍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本溪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大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等一系列工業城市),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工業基地,該地以鋼鐵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機械、石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2)京津唐工業基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以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天津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唐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為頂點的三角地帶),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滬寧杭工業基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以上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杭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為頂點的三角地帶,還包括蘇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無錫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常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熹興、寧波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等城市,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位于亞熱帶地區;瀕臨長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東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地理位置優越。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等。
(4)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含廣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深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珠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東莞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佛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中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等一系列工業城市),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工業基地,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27、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分布特點及不同類型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發的重點
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分布特點:多依附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點狀分布特征。不同類型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發的重點:沿海側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內地多發展與軍工有密切關系的產業;邊境地帶則發展以邊境貿易為主的產業。
第三節 合理布局發展交通運輸業
28、主要鐵路干線名稱、起止點(三橫五縱)
(1)我國的鐵路干線主要有三條東西(橫)鐵路干線:京包—蘭包—蘭新線,隴海—蘭新線,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
(2)主要南北(豎)鐵路干線是:京滬線、京九線、京哈—京廣線、焦柳線、寶成—成昆線;
(3)東北“丁字型”:濱洲—濱綏、哈大線
29、我國主要海運中心:大連、上海(最大)、廣州
我國水路運輸歷史悠久;水路運輸按航行區域可分為:遠洋運輸、沿海運輸、內河運輸和湖泊運輸。
我國公路交通網由國道、省道、縣鄉道組成;我國的公路網:首都放射線(12)、南北縱線(5)、東西橫線(7)。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位。
我國是世界民用航空大國,運輸總周轉量在國際民航組織成員國中位居第十位;航運中心: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云機場)。
中國鐵路干線分布圖 中國公路和內河航運圖
30、五種運輸方式的優缺點及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
交通運輸 優點 缺點
鐵路 運輸運量大,運輸成本低、能耗小,適應性強。速度快。 不夠靈活方便。
水路(船) 運輸運量大,成本低,生產率高,能耗小,投資少。 受自然條件的限制,速度最慢。
公路 運輸靈活方便,運費便宜。 運量小,速度慢。
航空 運輸快速(最快)。 運量小,運輸成本高。
管道 運輸占地少,可以不間斷地運輸,安全節能。 主要是液態物質,投資大。
交通運輸業主要的任務是運送旅客和貨物。出門旅行可根據時間、地點、價格選擇不同的交通方式和交通工具。運貨要根據貨物的性質、數量、運輸距離、價格、時間效益等情況,選擇運輸方式
第四節 多姿多彩的中華文化
31、民族與環境——民居與氣候 我國各地民居建筑的特色差異,主要是由于氣候差異而形成的。如黃土高原的窯洞,氣候干燥;水鄉周莊,降水豐富;湘西吊腳樓,炎熱潮濕;藏族牦牛毛織帳篷,寒冷、陽光充足;樺樹皮“撮羅子”,冬寒夏暖;廣東瓦房,高溫多雨;北京四合院,寒冷。
我國的世遺與旅游自然旅游資源:五岳—北岳恒山(位于山西)、西岳華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位于陜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東岳泰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位于山東)和南岳衡山(位于湖南);四大佛教山—山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五臺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浙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普陀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四川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峨眉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安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九華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 人民旅游資源:P95中國世界遺產分布圖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武夷山、泰山。世界自然遺產:黃龍風景名勝區、九寨溝風景名勝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三江并流自然景觀。 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風景名勝區。 世界文化遺產:長城,北京故宮,明清皇家陵寢,頤和園,天壇,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布達拉宮歷史建筑群,曲阜孔廟、孔府、孔林,敦煌莫高窟,武當山古建筑群,平遙古城,麗江古城,蘇州古典園林,大足石刻,龍門石窟,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青城山—都江堰,云岡石窟。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昆曲和古琴。
中國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圖及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圖地理九年級綜合復習提綱
八年級下冊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32、我國四大地理單元——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第一節 北方地區——黑土地和黃土地
33、簡單了解北方地區的工農業生產情況
北方地區的工業情況:資源豐富,工業發達,工業城市密集,資源消耗量大
北方地區的農業情況:平原面積廣,耕地以旱地為主,易于機械化耕作,是我國重要的糧棉產區
34、北方地區氣候特點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北方地區氣候特點:溫度低、降水少
農業:降水少,干旱、氣候寒冷,農作物只可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以種小麥、高粱為主
對生產的影響 建筑:冬天氣候寒冷,水結冰,無法施工
交通:冬天下雪,造成交通堵塞;不利通行
居住:屋子的墻很厚,有暖氣,夜晚睡火坑
衣著:穿棉衣、羽絨,戴手套
第二節 南方地區——濕熱的紅土地
35、南方地區農業生產情況 平原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沿岸及入海口處、河湖眾多,水網密布。這里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農作物一年兩熟到三熟,是我國重要的水稻、茶葉、甘蔗、油菜、蠶桑、柑橘、鮮花產區,也是我國最重要的淡水魚產區。
36、五大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省
中國地理分區示意圖 中國對外開放城市圖
第三節 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
37、比較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和以北的差異(濕潤與半濕潤的分界線,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
溫度帶 干濕區 水資源豐歉程度 河流是否結冰 耕地類型 耕作制度 主要糧食作物 主要經濟作物 主食 交通 生活習俗
北方 暖溫帶中溫帶 半濕潤區 短缺 結冰 旱地 一年一熟兩年三熟 小麥 棉花甜菜 面條 公路鐵路 面條滑雪
秦嶺←—→淮河
南方 亞熱帶 濕潤區 豐富 不結冰 水田 一年兩熟到三熟 水稻 甘蔗油菜 米飯 水運公路 大米游泳龍舟
1月份0°C等溫線,以北<0°C,以南>0°C
Ⅱ以北暖溫帶和中溫帶,以南亞熱帶 Ⅲ以北冬季河流結冰,以南冬季河流不結冰
Ⅳ800mm等降水量線,以北<800mm—半濕潤區,以南>800mm—濕潤區
第四節 西北地區廣袤的土地
38、影響西北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水源、光照條件
西北農業用水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內流河、外流河
39、開發西北地區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
第五節 青藏地區——高寒的土地
40、青藏高原地勢特點及所產生的影響
青藏高原地勢特點:氣溫低、降水少、太陽輻射強度大
①雪峰冰川發育 ②長江、黃河等大河發源地 ③主要農作物為耐寒的青稞、小麥 ④草場繁茂,放養耐寒的牦牛和藏綿羊 ⑤藏族牧民喜愛的食物是酥油茶、糌粑 ⑥拉薩被稱為“日光城” ⑦修建青藏鐵路難度大,技術要求高,造價高 ⑧牦牛是原始的交通運輸工具 ⑨海拔高,中國河流大多數自西向東
位置、范圍 地形 氣候 主要自然植被
溫度帶 干濕區
北方地區 秦嶺—淮河以北 山地、平原、高原 暖溫帶 半濕潤區 針葉林、落葉闊葉林
南方地區 秦嶺—淮河以南 高原、丘陵、平原 亞熱帶 濕潤區 常綠闊葉林
西北地區 大興安嶺以西,長城以北 高原、盤地 中溫帶 半干旱/干旱區 草原、荒漠
青藏地區 昆侖山以南,橫斷山以西 盆地、高原、山地 高寒氣候 高寒草甸、草原
第六章:認識不同區域
第一節 環境獨特的地理單元——東北
41、東北地區土地類型分布的地形區
森林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草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東部、大興安嶺以東;
耕地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
42、了解東北地區的工農業生產情況
東北地區的農業生產情況:地域遼闊,土地肥沃,人均耕地較多,土地后備資源潛力較大。東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工業生產基地,主要糧食作物是玉米、春小麥和水稻,占全國的比例大。東北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
東北地區的工業生產情況:利用本地豐富的煤、鐵、錳、石油等礦產資源,逐步形成了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為主體的工業機構,是一個以重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傳統工業基地。
第二節 首都北京
43、北京的城市職能: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
北京的旅游文化——看京劇、游胡同、觀古跡、逛四合院、吃烤鴨
44、近年北京經濟結構結構調整概況:大力發展現代化高新技術產業(“中國的硅谷”:中關村科技園區)和第三產業,將高耗能、耗水和污染企業逐步轉產和外遷,還開展了大規模的環境污染治理和生產建設。 45、天津市的基本概況
位置:天津是距離首都最近的一個直轄市,位于海河的出海口,是北京的門戶。
經濟:天津瀕臨渤海,以海鹽為原料的制鹽工業和鹽化學工業非常發達。天津附近的大港油田和華北油田為京津兩地的石化工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天津與首都北京及河北的唐山組成的京津塘工業區。
第三節 長江流域地區
46、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
①資源豐富(水資源、水能資源、水運資源、農業資源、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淡水魚資源、礦產資源、旅游資源),航運便利,城鎮密集,形成了以武漢、南京、上海為中心的三大城市群,連同上游地區的重慶城市群都是區域的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中心。
②地理位置優越,位于我國東海岸線的中段,扼長江入東海的出海口,臨江瀕海,海陸兼備;大部分位于亞熱帶濕潤區,熱量充足,降水豐沛,土壤肥沃,河湖密布,灌溉便利,物產豐饒。是我國主要的農業區。
長江三角洲 優勢條件
優越的位置: 長江入海口、南北海運中點。
地形、氣候和農業: 地形:地勢低平、水網密布; 氣候:溫暖濕潤、雨熱同期‘ 農業發達。
交通通信與投資環境: 交通:水陸交通便利; 通信發達; 投資:政策優惠,投資環境好。
市場: 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腹地廣闊,對外貿易便利。
資金與技術: 資金雄厚、技術先進。
勞動力: 資源豐富、素質較高。
47、保護長江源頭的生態環境(建立自然保護區)
“三江源頭”指的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地區
長江源頭的生態環境問題:由于過度放牧、濫捕濫殺野生動物、濫采濫挖砂金等原因,使長江源頭土地荒漠化、草場退化現象十分嚴重,成為長江全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
保護三江源的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休牧育草、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天然草場保護等工程。
第四節 西部地區
48、西部開發面臨的問題(生態環境的保護)
西部大開發的成效: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水利樞紐、交通干線等
面臨的問題:A生態環境的問題 ①水土流失嚴重 ②耕地土壤退化 ③土地荒漠化、鹽堿化區域擴大 ④森林、草地、水資源數源減少 ⑤瀕危物種的生存環境逐漸減少,種群數量減少 ⑥城鎮工業、生活污染嚴重,環境質量下降 B原因:西部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干燥降水少)
途徑:①建立自然保護區(林場、草場) ②退耕還草、退耕還林 ③休牧育草 ④防止污染,保護環境
⑤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 ⑥西部產業結構調整 ⑦擴大就業
第五節 祖國的寶島——臺灣
49、臺灣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其影響
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的海面上,東臨太平洋,西南面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全省地域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眾多小島。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多火山地震,地熱資源豐富。
臺灣地處熱帶、亞熱帶,氣候暖熱濕潤,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盛產熱帶和亞熱帶作物。
地形特征 臺灣的美稱祖國東南的海上明珠亞洲的天然植物園 氣候特征
以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 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東西氣候差異。
海上米倉;東方甜島;
河流特征 水果之鄉;森林之海;東南鹽庫 植被特征
水系發達,河流短小,流量豐富,流速快,水能蘊量大,含沙量少。 樹種豐富,數量多,垂直分布明顯。
50、臺灣經濟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發展重點是:向技術水平高、附加值搞、能源消耗量小、污染程度低、市場潛力大的高新技術產業。新竹科學園區被稱為臺灣的“硅谷”。
60年代前(歷史上)經濟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是因為位置優越、氣候暖熱濕潤、土壤肥沃。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臺灣抓住世界產業結構調整和空間轉移的機遇,重視發揮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利用國外資金、技術和市場,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使其經濟高速增長,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第七章:改革開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一節 珠江三角洲——黃金三角
51、珠江的基本概況及最大特點
珠江的基本概況:主干流西江發源于云南省烏蒙山地,流經云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區。主要支流有北江和北江。 最大特點:“三江匯合,八口分流”;
三江:西江、北江、東江 八口: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崖門
52、廣州的城市職能:廣東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城市。
53、著名僑鄉——五邑地區指哪幾個城市:僑鄉五邑(臺山、開平、恩平、鶴山四市及新會區)
54、獨具特色的農業——城郊型產業,農產品出口產業帶
歷史上:曾經是全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著名的“三基農業”基地(最大的蔗糖基地、淡水魚基地、亞熱帶水果基地)和全國三大蠶桑產區之一。
如今:珠三角已建設成為現代化城郊型農業基地和我國農產品出口產業帶,保證了上千萬城市入口以及港澳市場對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需求,又出口創匯,副食品可通過網絡對外銷售。珠江三角洲已成為我國“三高農業”、生態農業和旅游農業的典范。
第二節 快速發展的經濟
①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前店后廠模式)
優勢:地理位置優越、廉價的勞動力、土地成本低及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
②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新產品、發展新企業)
原因:企業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上漲
56、交通:形成以廣州為中心樞紐的現代化交通運輸網
第三節 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
57、香港的地理位置及組成:(1997年7月1日回歸)
位置:香港位于珠江口外東側 組成:香港島和九龍、新界及其附近的島嶼和海域.
58、香港的經濟特點——服務型經濟:國際貿易、航運、金融、旅游、信息中心
59、澳門的地理位置及組成:(1999年12月20日回歸)
位置:位于珠江口外西南側的一個半島 組成:由澳門半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氹仔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路環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和路氹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四部分組成。
60、澳門的經濟特點:旅游博彩業、出口加工業(以紡織和服裝為主)、金融保險業和房地產建筑業
第八章:走向世界
61、知道能體現近年我國國力大大提高的并在國際上產生強烈影響的事例
62、第一部國家級的《21世紀議程》
《21世紀議程》:(全球第一部國家級的“21世紀議程”)。提出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以及行動方案。
對生活的影響




55、發達的外向型制造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阳县| 东乌| 峨山| 原阳县| 盐池县| 沙河市| 呼伦贝尔市| 溆浦县| 金溪县| 鹿泉市| 元谋县| 台南县| 台江县| 佳木斯市| 丽江市| 鄂尔多斯市| 岑溪市| 通山县| 仁化县| 永仁县| 曲水县| 新安县| 清水河县| 西藏| 理塘县| 淮北市| 南京市| 蒙自县| 临高县| 肃南| 峡江县| 达州市| 综艺| 霍州市| 敦化市| 上思县| 中方县| 安福县| 涿州市| 开江县|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