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浙大附中201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9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浙大附中201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9科10份)

資源簡介

2011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考試
政治試卷 命題人:張婭萍 審核人 :張小萍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第Ⅰ卷的答案請用2B鉛筆填涂在機讀卡上。
第I卷(選擇題共5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25小題共50分)
1.在我國,遵守憲法和法律是
①公民根本的行為準則和應盡義務 ②多黨合作的根本保證
③我國政府的宗旨 ④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近年來,“曬黑族”異軍突起,他們將社會上的不平事在網上進行披露,以警醒其他網民或政府部門,推動問題的解決。“曬黑族”的一個口號就是:“只有不想曬的,沒有不能曬的。”對“曬黑族”的行為認識正確的是
①拓寬了公民直接管理國家事務渠道
②有利于改進政府工作,維護社會正義
③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途徑,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④必須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做到有序參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某同學在上學途中發現街道中間隔離護欄預留的行人橫穿馬路的缺口太少且間隔太長,給行人橫過馬路帶來極大不便。該同學準備以“城市隔離護欄設置應人性化”為題對有關部門提出建議,他可以通過__ __,以 形式反映此問題。
①街道居委會 民主管理 ②人大 民主監督
③交通管理部門 依法行政 ④政協 參政議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最近,百度詞典上又多了一個新名詞:“帶路黨”。意即敵人打進來時給敵人“帶路”
的人。 該詞產生于2010年美國航母要進入黃海演習期間,網上有人聲稱“美軍來了,我
帶路”。“帶路黨”的言行
A.屬于言論自由,是公民的權利 B.體現了文化的多樣性,應當包容
C.損害了國家的榮譽、安全和利益 D.是公民履行政治義務的體現
5.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
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研究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下列選項體現的黨的執政方式與材料相同的是
A.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征求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見
B.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建設生態文明
C.黨內部分領導職位“公推直選” 產生
D.黨支持政府依法行政
6.201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90年來,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最初的50多名成員,發展到今天的8000多萬,成為目前世界第一大政黨。中國共產黨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得益于
①中國共產黨積極履行革命和各項建設職能
②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品質
③中國共產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行政卓有成效
④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深得民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民族團結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國家統一的基礎。下列做法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的是
①理性尊重彼此的差異,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
②要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
③要反對國際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干涉我國內政
④要在有少數民族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8.2011年9月6日,中國政府發表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白皮書指出,我國要堅定不移的維護六大核心利益。其原因在于
① 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 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③ 我們在維護本國利益的同時,也尊重其他國家的正當利益
④ 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具有正當性和正義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1年8月2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條例》中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刪去了舊有條例中令人敏感的“拆遷”,代之以“征收”。有“征收”,就應該有相應的“補償”。透過這一字面改動,可以看出新條例更加突出房屋征收和補償的規范、公平、合理。這體現了
①在我國,政府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②人民的公民意識和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增強
③立法機關完善立法,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斷增強
④我國政府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A.①② B.①④ C. ①③ D.②④
10.北京市某區政府把所轄區域劃分為若干網格,為每個網格配備若干工作人員,構建了一個天上有“云”(云計算中心)、地上有“格”(社會管理網絡)、中間有“網”(互聯網)的新型社會管理體系,提高了收集、處理相關信息的效率,在為群眾排憂解難、化解社會矛盾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這一舉措有助于
①增強政府的科學執政意識  ②提升政府為市民服務的能力 
③增加公民的民主權利  ④提高政府的社會管理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11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下列對其重大意義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法制基礎
③保證了我國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④從制度和法律上確保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切實增強政府公信力。在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是
①南通市黨委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共商南通發展大計
②某市政府毀壞古建筑,大搞拆遷改造追求政績
③某地政府多措并舉確保公民對涉及公共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參與權
④山東某縣政府貫徹落實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保護農民土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物質援疆開展的同時,“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邊疆行”活動也深入開展。北京、
福建、河北、江蘇、山東、上海、浙江和文化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建設管理中心等組織文
化志愿者,分赴新疆各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春雨工程”活動
有利于加快新疆發展、維護新疆穩定
② 是發展新疆自治區文化發展的根本舉措
③ 是增強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物質保障
④ 有利于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4.遭到廣泛質疑的號稱“神仙道長”、“養生大師”的重慶縉云山紹龍觀住持李一,造假
履歷,傳授虛假養生秘訣,騙取錢財,把簡單的魔術說成是道家真諦。這表明
國家要直接指導宗教人員的教務活動
②宗教活動與封建迷信活動存在相同本質
③ 國家要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
④ 堅決反對利用宗教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聯合國是當今社會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聯合國的宗旨是
A.會員國主權平等,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
B.禁止使用武力,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C.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D.互不侵犯,不干涉任何國家內政
16.在中國古代,有很多關于運動的不同看法,如“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靜即含動,動不舍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眼光看,這些觀點按照順序分別屬于
A.懷疑論、相對主義、辯證法 B.唯心主義、詭辯論、辯證法
C.唯心主義、辯證法、二元論 D.形而上學、宿命論、詭辯論
17.“十二五”開局之年,浙江將加快推進杭黃、九景衢等鐵路建設,這對浙江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施海洋經濟發展戰略等具有重要意義。杭黃、九景衢等鐵路建設說明
A、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B、發揮主觀能動性,人可以建立有利于實踐的具體聯系
C、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
D、離開了人為事物的聯系,自然事物的聯系就不能實現
18.當金融危機剛剛爆發,國內經濟受到嚴重沖擊的時候,溫家寶總理鼓勵國人“信心比
黃金和貨幣更重要”;當中國經濟出現積極變化的時候,溫總理激勵國人“希望像一盞永
不熄滅的明燈”;當中國經濟己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的時候,溫總理告誡國人“勝非為難,
持之為難”。溫總理引用的三句名言啟示我們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 ②主觀意識具有客觀現實性
③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④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9.“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看成洗(喜)具。”這句幽默的流行語體現了
①對立統一的思想 ②對任何事物的判斷都沒有標準
③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④ 認識具有反復性、上升性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0.生活中我們需要一點前瞻性,從每日的天氣預測,到自己的學涯規劃,培養遇事多思、
深思、善思的良好習慣,就可以真正做到我的未來不是夢,從而提高生命的質量。從哲學
上看,要進行準確的預測,需要
①思考事物運動的規律性,有利于正確認識事物
②堅持聯系的觀點,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
③適時關注星座運勢,占卜人生禍福
④掌握科學思想方法,能一眼望穿天下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從哲學角度看,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有
①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②要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
③要堅持真理的客觀性
④要投身社會變革的行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2.2011年對中國來講是承前啟后、極不平凡的一年。下列關于“2011中國”的評價中
最能體現矛盾主次方面關系的是
A.中國適時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謀求更可持續、更加平衡的增長
B.既見證了中國科技進步的喜悅,也譜寫了中國防災減災史上新篇章
C.2011年前兩季度,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體形勢趨好,但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D.雄辯的事實再次證明,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3.右邊漫畫啟示我們
A.要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B.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C.要立足整體,發揮整體統率作用
D.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
24.有一高中學生到中國移動營業廳給手機充話費,營業員服務態度不好,這位高中學生批評她缺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該營業員則回答:“我是為人民服務的,又不是為你服務的”。這個營業員的觀點
A.是正確的,符合聯系的普遍性原理
B.是正確的,因為共性不能把個性的全部內容概括進去
C.是錯誤的,因為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D.是錯誤的,看不到共性存在于個性之中
25.2011年7月1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躲不開、繞不過,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能夠揭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躲不開、繞不過”的哲學內涵的是
A.時時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B.承認矛盾,揭露矛盾才能解決矛盾
C.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具有隱蔽性 D.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矛盾不可回避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本卷共7小題題,50分(請直接答在答卷上)
26. (6分)2010年11月亞運會廣州成功舉辦在從籌辦到成功舉行期間,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通過市長熱線、新聞媒體、“廣州市領導公開接訪活動”等途徑,對人居環境整治、場館建設、交通優化以及大氣治理等方面,積極提出建議和批評。政府也虛心聽取群眾意見,接受輿論監督,如市政工程擾民了,領導就出來道歉安慰;交通免費擁擠了,政府知道了及時改正。正是政府與市民之間的這種良性互動和相互包容,確保了亞運的成功,得到了市民的充分肯定。
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公民與政府之間良性互動關系的?(6分)
27.(21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近年來,全國物價“漲”聲一片,房價不僅居高不下,2011年入夏以來,沉寂了三年的“飛天豬”再次現身江湖,各地網民也紛紛加入這一現象的討論中。
網民甲發貼:溫家寶總理說,政府正在想辦法,鼓勵農民養豬,穩定豬肉市場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解決食品的供應和價格問題,既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又要進行宏觀調控,包括對農戶和企業的扶持政策。
網民乙跟貼: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和對GDP的狂熱追求與中央政府的房價調控政策背道而馳,中央政府在降低房價上很難實現對地方政府的有效監督。
(1)結合網民甲的發帖,運用哲學中有關規律的知識簡要分析政府應當如何穩定豬肉市場?(6分)
(2)運用政府權力需要監督的知識,簡評網民乙的觀點。(6分)
(3)運用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的有關知識說明,改進政府工作自覺接受媒體和民眾監督的必要性?(9分)
28. (23分)在國家形象的塑造中,作為國家政治代表的政府理念、制度和行為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材料一: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構建西藏地區社會主義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石。從黨的十七大到“中央關于西藏第五次工作座談會”,對于西藏地區改善民生的重要性都做出了具體規劃,并強調了在西藏地區加強改善民生對構建和諧社會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材料二:9月26日,正在紐約出席第6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的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會見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
楊潔篪再次就美售臺武器問題表明了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指出美方錯誤行徑嚴重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原則,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國家安全,嚴重損害中國和平統一大業和中美關系。中方要求美方高度重視和嚴肅對待中方嚴正立場,糾正售臺武器的錯誤做法,立即撤銷上述錯誤決定,消除惡劣影響,停止對臺軍售和美臺軍事聯系,以實際行動維護中美關系大局。
雙方還就中美關系的其他問題以及當前國際形勢和相關國際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認為中美應與其他各方共同努力開好今年二十國集團峰會、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和東亞峰會,推動世界經濟復蘇,推進亞太和東亞區域合作。雙方還應加強溝通與協調,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1)結合材料一,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黨中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依據。(8分)
(2)材料二體現了我國的外交政策的什么道理?(8分)
(3)結合材料,用發展的觀點分析中美關系。(7分)
2011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考試
政治答卷
試場號 座位號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本卷共7小題題,50分(請直接答在答卷上)
26. 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公民與政府之間良性互動關系的?(6分)
27.(1)結合網民甲的發帖,運用哲學中有關規律的知識簡要分析政府應當如何穩定豬肉市場?(6分)
(2)運用政府權力需要監督的知識,簡評網民乙的觀點。(6分)
(3)運用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的有關知識說明,改進政府工作自覺接受媒體和民眾監督的必要性?(9分)
28. (1)結合材料一,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黨中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依據。(8分)
(2)材料二體現了我國的外交政策的什么道理?(8分)
(3)結合材料,用發展的觀點分析中美關系。(7分)
2011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政治期中考試答案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C A C B D A B B C B B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C B B C A A D C D D D
二、非選擇題
26.①廣州市民和社會各界對殘運會開展所提的意見和建議,體現了公民依法有序、主動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保證了政府的亞運工作能夠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也使公民的政治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得以提升。(3分)
②廣州市各級政府堅持依法行政,虛心聽取群眾意見,體現了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
原則,履行好管理和服務職能,以及自覺接受市民監督的勇氣,真正做到了權為民所用,造福人民(3分)
27.(1)①規律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我們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政府對豬肉市場的調控,必須以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為前提。(3分)
②在客觀規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力的。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政府應該積極行動起來,認識和把握豬肉生產和流通的內在規律,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促進豬肉市場平穩健康持續發展(3分)。
(2)①網民乙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他(她)看到要有效地監督地方政府的權力,僅僅靠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還遠遠不夠,要建立起全面完善的行政監督體系,要加強行政系統外部的監督。(2分)
②但他(她)沒有看到中央政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統一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權對地方政府發布指示、確定任務并進行各方面的行政監督;地方政府都要受中央政府的領導和監督,對其負責。(2分)
③有效制約和監督政府權力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各種制約和監督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2分)
(3)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它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任何社會都起作用的規律。近幾年來,我國經濟有了長足發展,政府只有改進工作自覺接受媒體和民眾監督,改革上層建筑中落后的理念,才能更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3分)
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這是成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政府自覺接受媒體和民眾監督,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③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立場上,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政府只有改進工作自覺接受媒體和民眾監督,正確反映并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才能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3分)
28.(1)①這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的先鋒隊,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2分)
②這是黨堅持民主執政的表現(2分)
③這是由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新型民族關系決定的。(2分)
④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真正實現各民族平等權利,共享祖國改革發展成果,從而增進民族團結,提升國家綜合國力,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2分)
(2)①材料中關于臺灣軍售問題楊潔篪外長表明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在世界經濟復蘇問題上,強調加強溝通協調,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塑造了我國良好的國際形象。(2分)
②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
③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
④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1分)
⑤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1)
⑥獨立自主是我國外資政策的基本立場。(1分)
⑦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1分)
(3)①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發展中美關系必須面向未來,著眼長遠。(3分)
②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中美關系中的許多問題,多源于誤解和相互猜疑,建立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將有利于加強彼此的溝通和了解。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雙方能夠站在戰略高度,著眼長遠發展。(2分)
③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即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發展。中美有著巨大的共同利益,也有摩擦,只要雙方能求同存異,一定能實現互利雙贏。(2分)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數學試卷(文) 命題人 劉瑾 審核人 柴霞艷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則( )
A. B. C. D.
2.下列命題中的真命題是 (  )
A.若a>b,c>d,則ac>bd B.若|a|>b,則a2>b2
C.若a>b,則a2>b2 D.若a>|b|,則a2>b2
3.“”是“函數只有一個零點”的 (  )
A.充分必要條件 B.充分不必要條件 C.必要不充分條件 D.非充分必要條件
4.如果若干個函數的圖象經過平移后能夠重合,則這些函數為“互為生成”函數,給出下列函數,其中與構成“互為生成”函數的為 ( )
A. B.
C. D.
5.設向量,若向量與向量共線,則的值為( )
A.1 B.2 C.3 D.
6.在△ABC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若,三角形面積為,
則= (  )
A.7 B.8 C.5 D. 6
7.已知函數的圖像是下列兩個圖像中的一個,請你選擇后再根據圖像作出下面的判斷:若,且則 ( )
A B C D
8.已知函數對任意(),恒有
,則實數的取值范圍為 (  )
A B C D
9.函數y=cos(ωx+φ)(ω>0,0<φ<π)為奇函數,該函數的
部分圖象如右圖所表示,A、B分別為最高與最低點,
并且兩點間的距離為2,則該函數的一條對稱軸為(  )
A.x= B.x= C.x=1 D.x=2
10.已知為偶函數,當時,HYPERLINK "http://www./" EMBED Equation.3 ,滿足的實數的個數為( )
A. B.HYPERLINK "http://www./" C. D.
二、填空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8分.請把答案填寫在答卷相應的位置上.
11.函數的定義域是
12.計算:= .科
13.計算=
14. 函數,則的單調遞減區間是 .
15.已知,設與的夾角為,要使為銳角,則范圍為 .
16.若函數f(x)=x3-3bx+b在區間(0,1)內有極小值,則b的取值范圍是
17.給出下列命題:①函數是周期函數。.
②函數的值域是,則它的定義域是.
③命題:“x,y是實數,若,則”的逆命題為真.
④在中,,則
⑤若向量= 5
其中正確結論的序號是 (填寫你認為正確的所有結論序號)
三、解答題:共5小題,共計72分,解答時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或演算步驟.
18.已知集合A=,
(1)若,求實數的值;
(2)若,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19.已知函數,.
(1)求的值;
(2)設求的值.
20.已知以角為鈍角的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
(1)求角的大小;
(2)求的取值范圍.
21. 已知函數,若 與是的極值點.
(1)求、及函數的極值;
(2)設,試討論函數在區間上的零點個數.
22. 已知函數 .
(1)當時,求函數在點處的切線方程及函數的單調區間.
(2)設在上的最小值為,求的解析式
2011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考試
數學答案(文)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B B A D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7 _____ 14._______【2,3)_________________
15.   16. (0,1)
17. ①③⑤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72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8.[解] A={x|-1≤x≤3}
B={x|m-2≤x≤m+2}.
(1)∵A∩B=[0,3],
∴,,∴m=2.
故所求實數m的值為2.
(2) RB={x|xm+2}
A RB,∴m-2>3或m+2<-1.
∴m>5或m<-3.
因此實數m的取值范圍是m>5或m<-3. (分)
19. [解] 
(分)
20.已知以角為鈍角的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
(1)求角的大小;
(2)求的取值范圍.
(1)∴,得 (2分)
由正弦定理,得,代入得:
,∴,
為鈍角,所以角.

由(1)知 ,∴,
故的取值范圍是 (分)
21.解:(Ⅰ), ……………………1分
http://21世紀教育網/ ( http: / / www. / ) 是方程 的兩根,
……………………2分
當x變化時,的變化情況如下:
x -1
+ 0 - 0 +
極大值 極小值
……………………4分
∴當時,取得極大值為;
當時,取得極小值為 ……………………6分
(Ⅱ)
方法一:
,令,顯然
分離參數,記
;所以
數形結合得時無零點
一個零點
兩個零點……………………………………………15分
22.已知函數.
(1)當時,求函數在點處的切線方程及函數的單調區間;
(2) 當a >0時, 設在上的最小植為,求的解析式
22、解:解: (1) (),
切線方程:………
(),
①由,得
②由,得
故函數的單調遞增區間為,單調減區間是.
(2)①當,即時,函數在區間[1,2]上是減函數,
∴的最小值是. ………………10分
②當,即時,函數在區間[1,2]上是增函數,
∴的最小值是.          ………………12分
③當,即時,函數在上是增函數,在是減函數.
又,
∴當時,最小值是;
當時,最小值為.       
綜上可知,當時, 函數的最小值是;當時,函數的最小值是.               
即………………15分浙大附中2011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考試
地理試卷
命題人 杜小慧 審核人 唐一平
考生須知:
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
2.答題前,在答題紙密封線內填寫班級、姓名和準考證號。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上交機讀卡和答題卷。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讀下圖,圖中a表示緯線,E.F兩點為晨昏線與該緯線的交點,O為EF的中點,回答1~3題。
1.若E的地方時為5時30分,則緯線a所處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北半球.2月 C.南半球.10月 D.南半球.6月
2.若O點正南555千米處此時正好觀測到北極星的高度為6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點必然位于E點的正西方向 B.緯線a位于70°N
C.整個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 D.此日該緯線圈的白晝達一年中最短
3.當圖中E.O.F三點重合時,則該點一年內移動的范圍是下圖中的
A.A線
B.B線或D線
C.C線
D.B線或C線
某留學生在春分日北京時間12點由上海乘飛機向東飛往舊金山(西八區),于舊金山當地時間8點到達目的地。據此回答4~5題。
4.該飛機在途中飛行了
A.8小時 B.10小時 C.12小時 D. 14小時
5.若飛機作勻速飛行,其飛行途中所見日落時間是北京時間
A.12點36分 B.13點36分 C.14點36分 D. 15點36分
下圖中甲圖為某區域示意圖,乙圖反映甲圖中P地河谷及其附近區域的地質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與地轉偏向力的作用有關。讀圖回答6~8題。
6.甲圖中河流的流向為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東向西 D.由西向東
7.P地河谷處的地質構造為
A.背斜 B.向斜 C.谷地 D.山嶺
8.乙圖中的泉水涌水量最大的季節,下列現象可能發生的是
A.我國東部沿海臺風活動頻繁 B.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
C.南亞盛行西南季風 D.亞歐大陸受冷高壓控制
讀圖,回答9~10題。
9.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列兩地間能夠開鑿渠道自流引水
的是
A.從乙引水到丙
B.從丁引水到乙
C.從戊引水到甲
D.從丁引水到戊
讀圖,回答11~12題。
中國某地地形發育示意圖
11.圖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A.黃土高原 B.云貴高原 C.內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12.影響圖中地形發育的主要外力是
A.流水侵蝕 B.風力侵蝕 C.冰川侵蝕 D.流水沉積
下圖為亞歐大陸氣溫年較差等值線分布示意圖(單位:攝氏度),讀圖回答13~15題。
13.關于圖示地區氣溫年較差變化規律及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從沿海向內陸氣溫年較差越來越大
B.大陸東側氣溫年較差的變化梯度大于西側
C.從甲到乙氣溫年較差變化梯度比甲到丙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為主
D.從甲到乙氣溫年較差變化梯度比甲到丙小,其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小
14.氣溫年較差最大值出現在甲處附近的原因是
A.地處內陸高原山地,受海洋影響小 B.地表缺少植被
C.地處高緯度,晝夜溫差的變化幅度小 D.屬于干旱地區,大陸性強
15.關于乙、丙兩地的正確判斷是
A.乙處自然帶為溫帶落葉林帶 B.乙處附近氣候有利于糧食作物生長
C.丙處外側的大洋有暖流流經 D.丙處為溫帶海洋氣候
下表為中國徑流帶主要特征值。回答16~17題。
徑流系數:某一時段內的徑流深(毫米)與同一時段內降水量(毫米)之比
16.表中甲、丁徑流帶所在地區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別是
A.流水作用、風力作用 B.風力作用、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風力作用 D.風力作用、海浪作用
17.與表中乙、丙徑流帶對應的自然植被分別是
A.荒漠、落葉闊葉林 B.溫帶草原、針葉林
C.溫帶草原、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D.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干燥度又稱干燥指數,它是可能蒸發量與降水量的比值,反映了某地、某時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狀況。讀圖完成18~20題。
18.圖中四地干燥度的排序正確的是
A.蘭州<西寧<武威<酒泉 B.西寧<蘭州<酒泉<武威
C.蘭州<武威<西寧<酒泉 D.酒泉<西寧<蘭州<武威
19.影響圖中干燥度分布的因素有
A.緯度位置和冬季風 B.海陸位置和太陽輻射
C.大氣環流和地形 D.緯度位置和地形
20.關于圖中河流A和湖泊B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 B.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大
C.湖泊為淡水湖 D.湖泊對河流具有調節作用
讀某區域海平面等壓線(單位:hPa)分布圖,回答21~22題。

21.假如氣壓變化只和氣溫有關,下列四個點中氣溫日較差最小的是
A.(40°N,130°E) B.(40°N,140°E)
C.(30°N,120°E) D.(30°N,130°E)
22.該時間段內,M點
①偏南風轉偏西風 ②風力減弱 ③天氣晴朗 ④氣溫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圖是世界某著名山脈東西兩側的氣候資料圖。讀圖,回答23~24題。
23.下列有關甲地氣候特征的敘述,最準確的是
A.1月溫和多雨,7月炎熱干燥 B.1月炎熱少雨,7月溫和濕潤
C.7月溫和多雨,1月涼爽少雨 D.終年溫和,1月多雨7月少雨
24.甲地降水的水汽來源主要是
A.信風 B.夏季風 C.西風 D.臺風
讀某季節的太平洋表層水溫等值線分布圖(單位:℃),回答25~26題。
25.圖中A處等溫線彎曲的原因是
A.所處緯度較低 B.距離大陸較近 C.附近有寒流經過 D.受東南信風影響
26.下列古詩與圖示季節相符的是
A.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B.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C.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D.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下圖為四地氣象資料圖,圖中符號代表各地每月的平均氣溫和降水量。讀圖回答27~28題。

27.關于甲、乙、丙三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②乙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③丙地的農業類型為地中海農業 ④甲地河流汛期發生在冬季 ⑤乙地適宜發展水稻種植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28.丁地山上有終年積雪,雪線的高度可能為
A.1600米 B.1800米 C.3200米 D.5200米
據中國水利部權威人士披露,中國山洪災害防治區內水土流失面積達169.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的46.52%,土壤侵蝕類型以水蝕為主,水蝕面積為145.27萬平方公里。據此回答29~30題。
29.中國是世界上山洪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是由于
①地處東亞季風區  ②復雜的地形地質條件、獨有的地貌特征
③人口與水土資源矛盾突出  ④干旱區面積廣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0.中國山洪災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災害發生最為頻繁,危害也最為嚴重,其主要分布區為
A.西北內陸 B.青藏高原
C.長江流域 D.華北平原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二、本卷共3小題,總分40分。
31.讀世界某區域圖,完成問題。(12分)
(1)圖中A是    (河流),B是     
(海洋)。(2分)
(2)A河流從源頭到河口依次可以看到兩岸有哪
些自然帶?該變化主要反映了自然帶的何種
分異規律?(4分)
(3)1970年,A河上聳起一座高壩,從此結束了
下游地區定期泛濫的歷史。自從大壩修成之
后,下游地區兩岸農業生產條件受到了哪些
影響?(4分)
(4)試從板塊構造角度分析B海域形成的原因,
并預測其面積變化趨勢。(2分)
32.讀某區域一月、七月海平面氣壓(單位:百帕)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5分)
(1)寫出c地一月和七月的盛行風向:一月為     風,七月為     風。(2分)
(2)c地一月和七月的降水量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4分)
(3)說明e地的氣候類型及其成因。(2分)
(4)f、g兩地同處回歸線附近的沿海地區,但是其所處的氣候類型卻不同。請說明f、g
兩地的氣候類型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7分)
33.下圖中甲、乙兩圖為我國兩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徑流量占年平均徑流總量百分
比圖,根據圖示資料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比較甲、乙兩圖,我國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徑流量占年平均徑流總量百分
比較大的是哪個圖示地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分析甲圖上相距較近的A、B兩地數值差異較大的原因。(4分)
(3) 分析乙圖中陰影地區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徑流量占年平均徑流總量百分比
較小的原因。 (2分)
(4)根據甲圖判斷,解決該地區水資源問題的合理措施。(3分)
浙大附中2011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考試
地理答卷
試場號 座位號
一、選擇題(共30分)(做在答題卡上)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12分)
(1)
(2)
(3)
(4)
32.(15分)
(1)
(2)
原因
(3)
(4)
原因
33.(13分)
(1)
(2)
(3)
(4)
參考答案:
1-10 CBBCD BADBD 11-20 BACAA BCBCB 21-30 CBBCC BCDCC
31. (12分)
(1)尼羅河 紅海(2分)
(2)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反映了緯度地帶分異規律。(4分)
(3)有利影響:防洪、灌溉。不利影響:加劇了兩岸土地鹽漬化,降低了土壤肥力。(4分)
(4)紅海是由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張裂形成的,其面積有擴大的趨勢。(2分)
32.(15分)
⑴東北(1分) 西南(1分)
⑵七月降水量大于一月降水量(2分)
原因:一月盛行風來自高緯度大陸,降水少(1分);七月盛行風來自海洋,降水多(1分)。
⑶e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1分),是在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下形成的。(1分)
⑷f地處熱帶沙漠氣候(1分),g地處熱帶雨林氣候(1分)。f地終年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1分),并受(本格拉)寒流影響,降水少,氣候干旱(1分);g地終年受到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濕潤信風)的影響,加之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和暖流的影響,降水豐富(3分)。
33.(13分)
(1)較大的是甲圖所在的華北地區。(2分)原因是:華北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受夏季風的影響雨帶來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降水集中。(2分)
(2)B地位于太行山前迎風坡,降水幾率大,降水量多;(2分)A地位于太行山背風坡,降水幾率小,降水量少。(2分)
(3)夏季7~8月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形成伏旱天氣,降水少(2分)
(4)加強水資源管理;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答對3點即可得3分)2011學年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物理試卷 命題人 惠平 審核人 秦洪柱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有8題,每題3分,共24分)
1. 如圖 所示,大小分別為F1、F2、F3的三個力恰好圍成一個閉合的三角形,且三個力的大小關系是F12.我國道路安全部門規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的最高速度不得超過120km/h.交通部門提供下列資料.資料一 駕駛員的反應時間為0.3s~0.6s 資料二 各種路面與輪胎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如下表所示.
路面 動摩擦因數
干瀝青 0.7
干碎石路面 0.6~0.7
濕瀝青 0.32~0.4
根據以上材料,通過計算判斷,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兩車間的安全距離最接近(  )
A.100m B.200m
C.300m D.400m
3.如圖所示,一個木塊A放在長木板B上,長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長木板B以速度v勻速運動,而A保持靜止,此時水平的彈簧秤的示數為FT.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A、長木板B以及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
B.長木板B受到的拉力F一定等于彈簧秤的示數FT
C.若長木板B以2v的速度勻速運動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T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長木板B上,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FT
4.在粗糙水平木板上放一物塊,沿圖所示的逆時針方向在豎直平面內作勻速圓周運動,圓半徑為R,速率為水平直徑,bd為豎直直徑.設運動中木板始終保持水平,物體相對于木板靜止,則( )
A.物塊始終受兩個力作用
B.只有在a、b、c、d四點,物塊受到的合外力才指向圓心
C.從b運動到a,物塊處于超重狀態
D.從a運動到d,物塊處于超重狀態
5.2007年4月,我國開始實施第六次鐵路大提速,重點城市間大量開行時速200公里及以上動車組旅客列車成為引人注目的焦點。鐵路提速要解決許多具體的技術問題,其中提高機車牽引力功率是一個重要問題。已知勻速行駛時,列車所受阻力與速度平方成正比,即,列車要提速,就需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機車,那么當機車分別以120km/h和40km/h的速度在水平軌道上勻速行駛時,機車的牽引力功率之比為( )
A.3:1 B.9:1 C.27:1 D.81:1
6.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滑塊以初速度v0從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開始沖上斜面,到達某一高度后返回A,斜面與滑塊之間有摩擦.下列各項分別表示它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v、加速度a、重力勢能Ep和機械能E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可能正確的是(  )
7.一定質量的氣體吸熱膨脹,保持壓強不變,關于此過程中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氣體的內能一定增加,吸收的熱小于內能的增量
B、氣體的內能一定減小,吸收的熱大于內能的增量
C、氣體的內能一定增加,吸收的熱一定大于內能的增量
D.不能確定
8.氫原子的n=1、2、3、4各個能級的能量如圖所示,一群氫原子處于n=4的激發態,當它們自發地躍遷到較低能級時(  )
A.最多激發出3種不同頻率的光子
B.最多激發出6種不同頻率的光子
C.由n=4躍遷到n=1時發出光子的頻率最小
D.處在n=1軌道的電子動能最小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每題4分,共16分.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但沒有錯誤的得2分,選錯或不答的均得0分。)
9.如圖甲所示,勁度系數為k的輕彈簧豎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離彈簧上端高h處自由下落,接觸彈簧后繼續向下運動.若以小球開始下落的位置為原點,沿豎直向下建立一坐標軸Ox,小球的速度v隨x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其中OA段為直線,AB段是與OA相切于A點的曲線,BC是平滑的曲線,則關于A、B、C三點對應的x坐標及加速度大小,以下關系式正確的是(  )
A.xA=h,aA=g
B.xB=h+,aB=0
C.xC=h+,aC=g
D.xC>h+,aC>g
10.2009年5月,航天飛機在完成對哈勃空間望遠鏡的維修任務后,在A點從圓形軌道Ⅰ進入橢圓軌道Ⅱ,B為軌道Ⅱ上的一點,如圖所示.關于航天飛機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在軌道Ⅱ上經過A的速度小于經過B的速度
B.在軌道Ⅱ上經過A的動能小于在軌道Ⅰ上經過A的動能
C.在軌道Ⅱ上經過A的加速度小于在軌道Ⅰ上經過A的加速度
D.在軌道Ⅱ上經過A的加速度等于在軌道Ⅰ上經過A的加速度
11.四個質量、形狀相同的斜面體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另有四個質量相同的小物體放在斜面頂端,由于小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力不同,第一個物體勻加速下滑,第二個物體勻速下滑,第三個物體勻減速下滑,第四個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如圖所示,四個斜面均保持不動,下滑過程中斜面對地面壓力依次為F1、F2、F3、F4, 則對四種情況判斷正確的是()
A、F1<F2=F4<F3
B、F2=F4<F1<F3
C、第二和第四種情況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為零
D、第一和第三種情況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不為零,且方向分別為水平向右和向左
12.如圖,兩物體A、B用輕質彈簧相連,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現同時對A、B兩物體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A、B同時由靜止開始運動,在彈簧由原長伸到最長的過程中,對A、B兩物體及彈簧組成的系統,正確的說法是( )
A.A、B先作變加速運動,當F1、F2和彈力相等時,A、B的速度最大;之后,A、B作變減速運動,直至速度減到零
B.A、B作變減速運動速度減為零時,彈簧伸長最長,系統的機械能最大
C.A、B、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在這一過程中是先增大后減小
D.因F1、F2等值反向,故A、B、彈簧組成的系統的動量守恒
三 填空題(每空2分,共18分,只需寫出答案,不要求寫出解題過程。)
13.如圖甲所示是某同學探究小車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他將光電門固定在水平軌道上的B點,用不同重物通過細線拉同一小車,每次小車都從同一位置A由靜止釋放.
(1)若用游標卡尺測出遮光條的寬度d如圖乙所示,則d=________cm;實驗時將小車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字計時器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Δt=2.0×10-2s,則小車經過光電門時的速度為________m/s;
(2)實驗中可近似認為細線對小車的拉力與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則重物的質量m與小車的質量M間應滿足的關系為________;
(3)測出多組重物的質量m和對應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Δt,并算出相應小車經過光電門時的速度v,通過描點作出線性圖象,研究小車加速度與力的關系,處理數據時應作出________(選填“v-m”或“v2-m”)圖象;
14.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用打點計時器探究碰撞過程中不變量的實驗:在小車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動小車A使之做勻速運動.然后與原來靜止在前方的小車B相碰并粘合成一體,繼續做勻速運動,他設計的具體裝置如圖所示.在小車A后連著紙帶,電磁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長木板下墊著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點紙帶如圖所示,并將測得的各計數點間距離標在圖上,A點是運動起始的第一點,則應選 段來計算A的碰前速度,應選 段來計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兩格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測得小車A的質量m1=0.40kg,小車B的質量m2=0.20kg,由以上測量結果可得:碰前mAv++mBv。= kg·m/s;碰后mAvA,+mBvB,= kg·m/s,并比較碰撞前后兩個小車質量與速度的乘積之和是否相等.答:
四、計算題(共44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主要的方程式。只寫出結果和無方程式而僅通過純數值運算得出的結果,不給分。)
15(10分).如圖所示,在一次摩托車飛越壕溝的表演中,摩托車車手駕駛一輛摩托車先在水平路面上加速至v0=20m/s,然后靠慣性沖上斜坡并從斜坡頂部的平臺上水平飛出,不計空氣阻力,g=10m/s2,求:
(1)若已知平臺高度為5m,摩托車在沖上斜坡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7800J,駕駛員和摩托車的總質量為100kg,則從平臺上飛出的初速度為多少?
(2)在第(1)問中,若摩托車車身長約1.6m,問摩托車能否安全飛過10m寬的壕溝?
16(10分).如圖所示,電動機帶動滾輪做逆時針勻速轉動,在滾輪的摩擦力作用下,將一金屬板從斜面底端A送往上部,已知斜面光滑且足夠長,傾角θ=30°,滾輪與金屬板的切點B到斜面底端A的距離為L=6.5m,當金屬板的下端運動到切點B處時,立即提起滾輪使它與板脫離接觸.已知板之后返回斜面底部與擋板相撞后立即靜止,此時放下滾輪再次壓緊板,再次將板從最底端送往斜面上部,如此往復.已知板的質量為m=1×103kg,滾輪邊緣線速度恒為v=4m/s,滾輪對板的正壓力FN=2×104N,滾輪與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35,取g=10m/s2.求:
(1)在滾輪作用下板上升的加速度;
(2)板加速至與滾輪速度相同時前進的距離;
(3)板往復運動的周期.
17(12分).如圖所示,物塊和用一不可伸長的細繩通過定滑輪連接,m放在傾角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而穿過豎直桿的物塊M可沿桿無摩擦地下滑,=1Kg,開始時,將抬高到A點,使細繩水平,此時段繩長為,現由靜止開始下滑,回答下列問題:(1)物塊m的機械能是否守恒?若守恒,請說出理由;若不守恒,請說出機械能如何變化,變化的大小與什么力做功相等?(2)當下滑3.0m至B點時的速度為多大 (3)當下滑3.0m至B點的過程中,繩對M做的功為多大?(取)
18(12分)、在賽車場上,為了安全起見,車道外圍都固定上廢舊輪胎作為圍欄,當車碰撞圍攔時起緩沖器作用.為了檢驗廢舊輪胎的緩沖效果,在一次模擬實驗中用彈簧來代替廢舊輪胎,實驗情況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輕彈簧左側固定于墻上,處于自然狀態,開始賽車在A處處于靜止,距彈簧自由端的距離為L1=1m當賽車起動時,產生水平向左的牽引力恒為F=24N使賽車向左做勻加速前進,當賽車接觸彈簧的瞬間立即關閉發動機撤去F,賽車繼續壓縮彈簧,最后被彈回到B處停下.已知賽車的質量為m=2kg,A、B之間的距離為L2=3m,賽車被彈回的過程中離開彈簧時的速度大小為v=4m/s,水平向右.求:
(1)賽車和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2)彈簧被壓縮的最大距離;
(3)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
2011學年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物理答卷 試場號 座位號________
一、單選題
題次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多選題
題次 9 10 11 12
答案
三 填空題
13、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
15、
16、
17、
18、
答案:
1、c 2、B 3、D 4、D 5、C 6、C 7、C 8、B 9、ABD 10、ABD
11、A C 12、ABD
13、 (1)1.140 0.57 (2)m M (3)v2-m 
(4)小車與水平軌道間存在摩擦力(或未平衡摩擦力)
14、(1)BC DE (2)0.420 0.417 在誤差允許范圍內,碰撞前后兩個小車的mv之和是相等的
15、[答案] (1)12m/s (2)能
[解析] (1)設摩托車從平臺上飛出的初速度為v,在沖上斜坡過程中,由動能定理:
WF+WG=mv2-mv02
WG=-mgh
將WF=-7800J代入上式,解得v=12m/s
(2)摩托車從平臺上飛出,做平拋運動
h=gt2
x=vt
將h=5m代入,解出x=12m>10m+1.6m
故摩托車后輪著地就能安全飛過10m寬的壕溝
16、[答案] (1)2m/s2 (2)4m (3)5.225s
[解析] (1)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在滾輪作用下板上升的加速度為a1=
=m/s2
=2m/s2.
(2)設板加速至與滾輪速度相同時前進的距離為x1,則
v2=2a1x1
故x1==m=4m.
(3)在滾輪作用下加速上升的時間t1==s=2s
在滾輪作用下勻速上升的時間t2==0.625s
離開滾輪后上升時加速度大小a2=gsinθ=5m/s2,方向沿斜面向下繼續上升的時間t3==s=0.8s
板往復運動的周期T=t1+t2+t3+t4=5.225s
17、解析:(1)m的機械能不守恒,機械能增加,繩對m的拉力做功等于m機械能的增加。
(2)由于兩個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系統機械能守恒.設到點時的速度為的速度為,

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即:
解得:
(3)對M運用動能定理:Mgh+W=-0
求得W=-4.8J
18、(1)從賽車離開彈簧到B點靜止,由動能定理得:
求得μ=0.2
(2)
求得L=0.5m
(3)從賽車開始運動到壓縮彈簧最深為止,由能量守恒得:
FL1=EP+μmg(L1+L)
EP=18J
c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語 文 試 卷 命題人審核人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折騰(zhē) 眼瞼(liǎn) 稻菽豐稔(rěn) 半身不遂(suí)
B.證券(quàn) 中聽(zhōng) 處方藥(chù) 強詞奪理(qiǎng)
C.癥結(zhèng) 急遽(jù) 纏綿悱惻(fěi) 拾級而上(shè)
D.矩形(jǔ) 手癬(xuǎn) 臉色刷白(shuà) 因噎廢食(yē)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空軍指揮學院是空軍的最高學府,學院坐落于京西著名風景區頤和園昆明湖畔,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占地面積約34.4萬平方米。校園環境整潔優美,綠草成蔭,燈光璀璨。
B.這些校長、院長與系主任,基本都是博士生導師,可他們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到底是要指導學生怎么養成扎實而嚴肅的學風,還是想教會學生浮夸與浮躁的做派呢?!
C.近來,綠豆、大蒜等少數農產品價格不正常上漲,引起社會的關注,但它們在居民消費中所占的比例畢竟有限,只需保證供應、穩定預期,對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防止引起聯鎖反應即可。
D.李霄鵬說:對于中國隊來說,除了運氣,還要心態好。我們一直想打破恐韓癥,但不要義氣用事,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打出意想不到的結果!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 午后她就忙開了,做了一桌子的菜,但孩子們一個個打電話回來說沒空,到了晚間,她一個人在餐桌邊吃獨食。
B. 科比的個人能力是很強,但如果他能意識到籃球是五個人的游戲,能和隊友精誠合作,那么三人成虎,眾志成城,新賽季獲得總冠軍就變得容易多了。
C. 以分發給每人一百元錢然后遣散的方式來應對民工集體追索欠款,德隆建筑公司的這種做法也只能是揚湯止沸,對問題的解決是毫無幫助的。
D. 作家要善于從普通平凡的蕓蕓眾生中,發掘其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贊頌從他們身上溢發出來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搜狐微博發起了“世界水日關注‘母親水窖校園安全飲水計劃’”,以進一步增強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B.在人類長期的實踐中,對生命和自然的認識逐漸有了本質性的進展,發現自然系統之間的各個元素并非獨立,而是彼此環環相扣,人類僅是該復雜系統中一個環節而已。
C.元旦后,各省市相繼出臺房產新政,如上海市規定從今年1月28日起,凡在上海新購住房的購房人,均應向房屋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辦理房產稅征免認定手續。
D.日前,針對民眾的各種質疑,墨西哥蒂基切奧女市長羅斯蒂埃塔展示了身上多處觸目驚心的傷痕,以反駁她捏造遇襲的傳聞和絕不向毒販求和的決心。
5.你認為下列材料中哪個裁縫的廣告最好,請簡要說明理由。(70字以內,3分)
在倫敦的同一條街上,住著三個裁縫。一天,一個裁縫在他的櫥窗里掛出了一塊招牌,上面寫著:倫敦最好的裁縫。另一個看到了,在同一天也掛出了一塊招牌。招牌上用大寫字母寫著:英國最好的裁縫。第三個裁縫看了后,思考了很久。幾天之后,他也掛出一塊招牌,上面寫著:本街最好的裁縫。
6. 閱讀下面的一則材料,然后回答問題。(4分)
“代排”本不是什么新鮮事,不過最近杭州下沙一家服務公司推出的“銀行代排”頗有意思:付2元錢,就幫你排隊。許多市民說,上銀行少則排隊半小時,多則2小時,2元錢換2小時,值得啊;還有人說,這種服務的推出,銀行應該感到臉紅。
請從雇傭者和被雇傭者兩個不同角度,分別給“銀行代排”下一個定義。(所下定義要分別突出兩者不同的利益;每條不超過20字)
⑴雇傭者角度:“銀行代排”就是 ▲ 的一種雇傭行為。
⑵被雇傭者角度:“銀行代排”就是 ▲ 的一種雇傭行為。
7.閱讀下面的文字,在橫線上補一段話,要求符合語境,語言得體。(5分)
某醫院某病房6床、7床是兩位心臟病病人,6床病人血壓170/90,7床病人血壓130/80。6床病人家在外地,探望的人不多,總在安靜地休養。7床病人伙食豐富,少吃多餐,他是大戶人家,看望的人絡繹不絕,像連續舉行聚會。他家雇的護工剛從農村來,嗓門特別大。7床病人很過意不去,對6床病人說:“ ”
二.現代文閱讀(共29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9分)
iPod、iPhone、iPad……自從上世紀末在蓋茨的支持下回歸蘋果,喬布斯就用他慣常的創新手段,收獲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和令業界難望項背的成功,從而使蘋果重新成為IT巨頭之一,甚至與Google和微軟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而這樣的成功,在離開喬布斯的時代,對蘋果而言就是一個奢求。
談論技術的人總是想從蘋果的產品身上挖掘出更多領先技術的表現,雖然偶有收獲,但最近的失望卻越來越多:Mac機型越來越慢的更新換代、iPad的新瓶舊酒,都表現出蘋果的創新乏力。我想請果粉們捫心自問,如果不是喬布斯站在蘋果的大柜臺后面叫賣,你會對iPad有恁大的熱情嗎?于是,談論營銷的人又想從營銷的角度去探求蘋果的經驗,總結了蘋果掌握有“少數派”和“神秘感”兩大營銷定律。但實際上,喬布斯不在蘋果的那些年,蘋果走的同樣一條道路,結果卻是一敗涂地。其實他們不知道,蘋果的成功是不能被復制的,即使是蘋果自己。因為蘋果精神從核心而言,就是一個偶像崇拜。業界將蘋果如今的成功歸結為“蘋果的精神”:叛逆、無拘無束、藐視權威……殊不知并沒有這樣的蘋果精神存在,蘋果精神的關鍵決不在于藐視權威,因為喬布斯自己就是一個權威、一個教主、一尊神。
2008年經濟學諾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將全球金融危機比喻為“金融傳染病”,這個比喻用在蘋果的用戶群身上也非常合適。蘋果就像是一種傳染病,而喬布斯則是這種傳染病的病原體,喬布斯的創新確實與眾不同,沒有章法可循,也沒有所謂的創新方法可以復制,就像是病原體的不斷變異。一旦將來某一天,離開了喬布斯這個可以不斷變異的病原體,“蘋果傳染病”的感染能力便岌岌可危了。
《哈佛商業評論》認為,“如果一個藝術性的流程很少失敗,就說明這一流程已經具有了可預測性,是時候把它轉化成科學流程了”。喬布斯對蘋果的率領和對蘋果迷的吸引顯然是一個藝術性的過程,經過這么多次這么多年的檢驗,也確實很少失敗;但是很遺憾,這一藝術過程常葆青春的核心力量之一就是不可預測性。于是,要想把喬布斯的偶像光環變成一頂可以摘下來轉手他人的帽子,似乎徹底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每一款蘋果新品的上市,都能在很多地方引發追捧。中國的北京、上海也不例外,但這一傳染力到了成都就式微了,在成都買iPhone、iPad既不搶購也不排隊。是成都人不知道蘋果嗎?不是的,這是成都悠閑的生活態度使然。成都人深知,“奔跑的小白鼠”不是工作和人生的理想模式。生活的目的是生活本身,不需要在對什么東西的追逐中得到體現。
8.下列有關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談論營銷的人從營銷的角度去探求蘋果的經驗,總結出了蘋果成功的兩大經驗,即“少數派”和“神秘感”。
B.由于蓋茨的支持,蘋果重新成為IT巨頭之一,甚至與Google和微軟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C.離開喬布斯的蘋果,成功只能是一種奢望,所以喬布斯對蘋果而言就是一個權威、一個教主、一尊神。
D.蘋果的成功是不能被復制的,即使是蘋果自己;蘋果在當下的成功可以歸結為“蘋果的精神”:叛逆、無拘無束、藐視權威……
9.下列相關推斷與評價正確的一項是( )
A.經濟學諾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說,蘋果就像是一種傳染病,而喬布斯則是這種傳染病的病原體。
B.要想把喬布斯的偶像光環變成一頂可以摘下來轉手他人的帽子,似乎徹底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喬布斯的成功是一個藝術性的過程,而非科學流程。
C.中國的北京、上海,對每一款蘋果新品的上市,都熱烈的追捧,表明他們還不明白“生活的目的是生活本身”這個道理。
D.只有創新,才能使蘋果取得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和令業界難望項背的成功,而這一切只有喬布斯才能做到。
10.根據文章內容,概述蘋果的成功經驗。(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20分)
晚 秋
[亞美尼亞]埃·格林
瓦薩卡在一所大學對面的網球場旁停下了腳步。
秋季里的這一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但這卻讓他的心情更加煩悶。溫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戲弄他,嘲笑他,鄙視他……
一陣已有幾分涼意的秋風吹了過來,幾片金黃的葉子在空中劃著美麗的弧線輕盈地飄落到了地上。兩個身材姣好的姑娘從瓦薩卡的身邊走了過去,飄過一陣沁人的香水的芳香。這樣的姑娘瓦薩卡連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輕的時候,他也沒敢奢望過,她們對他來說來自另一個世界。他和孤兒院長大的瑪妮克結了婚。但那個曾經安安靜靜、勤快能干的瑪妮克現在卻好像換了個人,每天嘮嘮叨叨,不停地數落他,甚至連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氣。想到這兒,瓦薩卡感到了一陣良心的責備,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畢竟他們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個孩子的傷痛,后來又生育了一個女兒。最近瑪妮克不幸傷了胳膊,腫得很厲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盡快籌到錢給瑪妮克拍X光片和治療……
瓦薩卡的心底一陣絕望。現在他就是在到處找工作,對他來說,時間非常緊迫,每一分鐘都很重要!
以前不管怎么說他還能干粗活,當搬運工,可現在卻得了疝氣,粗活干不了了,可要治好疝氣也得一大筆錢哪!
又是一陣略帶涼意的微風吹了過來,一種像翠菊似的黃色小花隨風搖動著小小的腦袋。瓦薩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時他們家住在市中心,后來他們的房子被拆掉了,只得到了一點點少得可憐的補償金。他和父母顛沛流離,幾經輾轉,最后才在鄰近市郊的一個地方落下了腳,生活也隨之落到了貧困線之下。
瓦薩卡低聲罵了一句,兩腿突然不聽使喚地朝學校方向走了過去。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歡學習,他可不像那個留級生梅魯日。梅魯日當年和他同桌,可現在這個梅魯日已經是大富翁了……
一個穿著綠風衣的女人輕輕地碰了一下瓦薩卡,側著身子從沿著人行道停著的兩輛汽車間穿了過去,急著過馬路。瓦薩卡迅速瞥了這個女人一眼:她也來自另一個世界。于是瓦薩卡馬上把目光移到了別處。突然他被一陣刺耳的剎車聲和令人恐怖的尖叫聲嚇了一哆嗦。他順著聲音望了過去,那個穿綠風衣的女人一動不動地躺在了一輛大客車的底下。第一個從汽車駕駛室跳出來的是已經嚇得半死了的司機,隨后乘客們也慌慌張張地從車上走了下來。有一個姑娘第一個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動作敏捷、手腳麻利地摘下受傷女人耳朵上那對亮閃閃的耳環,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聲地喊了起來:“快來人啊!快來人啊!”
瓦薩卡把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憤憤地罵了一聲:“這條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環,還像沒事似的!”
突然,瓦薩卡發現了一個綠色的東西,就在左邊,離他只有一二十米遠。瓦薩卡仔細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個女式小包,嶄新的,樣式非常精巧。這個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個受傷的女人的。現在眾人正要把那個女人抬起來。瓦薩卡的注意力現在已經不能集中了。他又要留意那個女人,又要留意這個包。這時候救護車開過來了,車上下來幾個穿白大褂的救護人員,把受傷的女人放到救護車里拉走了。出事地點只剩下了一片發黑的血跡。
陽光照到了那個小包上,包上的小鎖扣和裝飾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小包真漂亮,肯定價格不菲!它就這么神奇地被拋到了瓦薩卡的眼前,離他只有一二十步遠……
瓦薩卡心里一陣緊張,他屏住呼吸,朝那個小包的方向走了過去。他剛走了兩步,馬上又停住了:他心怦怦跳地想等身后響起的腳步聲走遠。同時,他又忍不住朝那個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結果他驚恐地發現,一個體態臃腫、手里拿著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著兩條腿,像跳舞似的徑直朝小包走了過去,一把撿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沒發生似的朝著一個小花園的方向走去。
瓦薩卡心里一陣慌亂,額頭上立刻滲出了汗珠。這簡直就是當著他的面把他偷光了!
那個胖男人已經從瓦薩卡的視野中消失了,但他還站在原地發愣,眼睛呆呆地盯著一個地方。
但過了一會兒,瓦薩卡突然又感到一陣輕松,如釋重負。“我鬼迷心竅了,”他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竅了……”
涼爽的秋風輕拂在他的臉上,他的呼吸也變得自如了。
他信步在街上,孤身一人,漫無目的。只是當他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從前的老同學梅魯日正在建的那個小獨樓的工地上時,他才明白,其實他的雙腳一直在朝這個他早就該來的地方走。
(選自《俄羅斯文藝》2009年第2期,有刪改)
11.請指出小說開頭畫線部分景物描寫的主要作用。(4分)
12.小說插入瓦薩卡對學校生活的回憶,有何作用?(3分)
13.簡要概括瓦薩卡發現小包后經歷的心理變化過程。(6分)
14.小說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撿走了小包。如果這個人物沒有出現,瓦薩卡會不會將小包據為己有?為什么?請結合全文說明理由。(7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
武帝時,齊人有東方生名朔,以好古傳書,愛經術,多所博觀外家之語。朔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公車令兩人共持舉其書,僅然能勝之。人主①從上方讀之,止,輒乙其處,讀之二月乃盡。詔拜以為郎,常在側侍中。數召至前談語,人主未嘗不說也。時詔賜之食於前。飯已,盡懷其馀肉持去,衣盡汙②。人主左右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聞之,曰:“令朔在事無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朔行殿中,郎謂之曰:“人皆以先生為狂。”朔曰:“如朔等,所謂避世于朝廷間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時坐席中,酒酣,據地歌曰:“陸沈于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蘆之下。”
時會聚宮下博士諸先生與論議③,共難之曰:“蘇秦、張儀一當萬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澤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術,慕圣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數。著於竹帛,自以為海內無雙,即可謂博聞辯智矣。然悉力盡忠以事圣帝,曠日持久,積數十年,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意者尚有遺行邪?其故何也?”東方生曰:“是固非子所能備也。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夫張儀、蘇秦之時,周室大壞,諸侯不朝,力政爭權,相禽以兵,并為十二國,未有雌雄,得士者彊,失士者亡,故說聽行通,身處尊位,澤及后世,子孫長榮。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諸侯賓服威振四夷連四海之外以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為一家動發舉事猶如運之掌中。賢與不肖,何以異哉?”于是諸先生默然無以應也。
至老,朔且死時,諫曰:“詩云‘營營青蠅,止于蕃。愷悌君子,無信讒言。讒言罔極,交亂四國’。愿陛下遠巧佞,退讒言。”帝曰:“今顧東方朔多善言?”怪之。居無幾何,朔果病死。傳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此之謂也。
【注】 ①人主:即武帝。②汙:亦作“污”,弄臟。③論議:議事。
1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數召至前談語,人主未嘗不說也    說:勸說
B.宮殿之中可以避世全身 全:保全
C.飯已,盡懷其馀肉持去,衣盡汙   懷:揣在懷里
D.時會聚宮下博士諸先生與論議,共難之曰 難:詰難
1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 讀之二月乃盡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 人主聞之 夫晉,何厭之有
C. 其故何也 其皆出于此乎
D.相禽以兵 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東方朔剛到長安時,到公車府那里上書給皇帝,共用了三千個木簡。公車府派兩個人一起來抬他的奏章,才剛好抬得起來,他的奏章武帝在宮內讀了兩個月才讀完。
B.武帝時常下詔賜東方朔在御前用飯,飯后,東方朔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懷里帶走,把衣服都弄臟了。
C.東方朔被漢武帝和他身邊的所有侍臣們稱為“瘋子”,連和他同等級別的郎官們也當面稱他為“瘋子”。
D.東方朔是個博學而具有滑稽個性和幽默智慧的忠臣,他的荒唐言行只不過是一種生存和進諫的藝術,他臨終時對漢武帝的勸諫,表明了他對武帝的忠誠。
18.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諸侯賓服威振四夷連四海之外以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為一家動發舉事猶如運之掌中
1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1)人主聞之,曰:“令朔在事無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4分)
(2)是固非子所能備也。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3分)
(二)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21—22題。(7分)
華清宮 吳融
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便干。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過華清宮 李約
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20.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的華清宮,請指出它們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手法,并作簡要說明。(3分)
21.兩首詩分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題。(5分)
南宮適問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22.文中“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中的“若人”指的是 。(1分)
23.根據上面的文字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張,并加以評析。(4分)
(四)古詩文默寫。(6分)
24.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題)
(1)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 。 ,況于將相乎!(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2) ,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蘇洵《六國論》)
(3) , ;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朱自清《荷塘月色》)
(4)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 ,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選讀)
(5)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 ,棄脂水也;煙斜霧橫, 。(杜牧《阿房宮賦》)
四、作文(60分)
25.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一個偶然的意念,會成為改變一生的重要決定。也許只因為聽到一句話,也許只因為讀到一行字,也許只因為看到一幅畫,也許只因為聽到一首歌,也許只因為偶然抬頭望見窗外的一朵云,……一念之間,人生走出了另一條道路。
請以“一念之間”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語文答卷
試場號 座位號
注意:所有答案不得超過外側框線,否則視為無效。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 2. 3. 4.
5.(3分)
6.(4分)
⑴雇傭者角度:
⑵被雇傭者角度:
7.(5分)
二、現代文閱讀(共29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8. 9.
10.(3分)
(二)11.(4分)
12.(3分)
13.(6分) → → → → →
14.(7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6. 16. 17.
18.(3分)圣 帝 在 上 德 流 天 下 諸 侯 賓 服 威 振 四 夷 連 四 海 之 外 以 為席 安 于 覆 盂 天 下 平 均 合 為 一 家 動 發 舉 事 猶 如 運 之 掌 中
19.(1)(4分)
(2)(3分)
20.(3分)
21.(4分)
22.(1分)
23.(4分)
24.(6分)
題號( )
題號( )
題號( )
期中卷(11月)答案
1.D〔A項中眼瞼(jiǎn),B項中處方藥(chǔ)C項中癥結(zhēng)〕
2.答案: B。A綠草成蔭——綠草成茵 C聯鎖——連鎖 D義氣用事——意氣用事
3.答案:C(揚湯止沸:把鍋里開著的水舀起來再倒回去,使它涼下來不沸騰。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A吃獨食:有東西自己一個人吃,不給別人;比喻獨占利益,不讓別人分享。B三人成虎: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復,就有使人信以為真的可能。D蕓蕓眾生:原指世間的一切生靈。后多指大群平凡普通的人。既然已有平凡普通之意,前面就不要用“平凡普通”了)4.C。A項,搭配不當,“發起”不能與“計劃”搭配。B項,主語殘缺,應為“人類在長期的實踐中”。D項,成份殘缺,在“絕不向”前加“表示”。5.第三個裁縫的廣告最好。前兩個裁縫的廣告太浮夸,給人不切實際之感,做生意低調一點,誠實一些更能招徠顧客。做人也是一樣,真誠踏實既有利于做事,也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朋友。(言之成理都可以)6.⑴花2元錢雇人去銀行排隊以節省時間。(2分)⑵到銀行去替別人排隊以獲得2元錢的報酬。(2分)7.示例:我家來探望的人多,雇用的護工嗓門又大,影響您休息,真對不起!我會囑咐他們以后注意的。(5分,四個要點各1分,語言得體1分。有欠缺酌扣)8、答案: C.(A.“少數派”和“神秘感”不是蘋果成功的經驗。B.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是由于喬布斯的創新而非蓋茨的功勞。D.原文“殊不知并沒有這樣的蘋果精神存在,蘋果精神的關鍵決不在于藐視權威”。)
9、答案:B(A.原文“經濟學諾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將全球金融危機比喻為‘金融傳染病’”沒有涉及喬布斯。C.原文只說“成都人深知”,并不能由此推斷出北京、上海人不知道這個道理。D.“只有喬布斯才能做到”說法太絕對。)10、①蘋果精神從核心而言,就是一個偶像崇拜;②喬布斯的創新與眾不同,沒有章法可循,也沒有所謂的創新方法可以復制;③喬布斯對蘋果的率領和對蘋果迷的吸引的藝術過程常葆青春的核心力量之一就是不可預測性。11. (4分)(1)反襯瓦薩卡心情煩悶,處境凄涼;(2)照應標題(或渲染氛圍)。12(3分)小說通過瓦薩卡對學校生活的回憶,引出了他與梅魯日不同人生際遇的對比,揭示出社會的不公,為作品結尾作了鋪墊。13. (6分)心動→ 緊張→ 驚恐→ 慌亂→ 失望→輕松14. (7分)示例一:瓦薩卡不會將這個包據為己有。1分因為①盡管自己也得了病,他首先想到的是妻子,這瓦薩卡雖然貧窮,但是他有一顆善良的心。2分②當他看到那個偷盜耳環的女人時,他憤憤地罵。表明了他的正義與正直。2分③當他經受誘惑時的猶豫其實也是他內心的斗爭,哪怕沒有中年男子的介入,他拿到皮包后也會幡然悔悟。2分 示例二,瓦薩卡會將綠包據為己有(1分)他生活處在最艱難的境地。急需一筆錢給他妻子和自己看病。畢竟身體是第一位的。失去了健康,也就無法真正的維持生計。(2分)他覺得與這個女人是兩個世界的人,也覺得她的錢財來得容易。他不會對一個富有的人產生憐憫。(2分)從他的一系心情可以看出,他對小包的占有是相當動心的,盡管有猶豫,但那也是暫時的。(2分)【誤區警示】探究題是一種個性化閱坊。必須有理有據。但是,不要脫離文本,更不要背離主流觀點作答。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往往就體現在探究題上,我們不要為思維創新而創新。
15.A (說通悅,高興)16.D (A。才;竟然 B代詞;賓語前置標志 C 它的或“那”均可;表反問 D用,憑借) 17.C (半數的侍臣稱東方朔為“瘋子”)18.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諸侯賓服/威振四夷/連四海之外以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為一家/動發舉事/猶如運之掌中19.(1)武帝聽到后,說:“假如東方朔為官處事沒有做出這些荒唐行為,你們怎么能比得上他呢?”(2)這本來就不是你們所能完全了解的。那時是一個時代,現在是另一個時代,怎么可以相提并論呢?
20. ①兩首詩都運用了對比(或對照、映襯)手法。(1分) ②第一首詩宮內宮外(或空間)
對比:宮外飛雪陰云,分外寒冷;宮內綠樹掩映,溫暖如春。(1分)第二首詩今昔(或時間)對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1分)
21.第一首詩通過寫景狀物,鞭撻無視人民疾苦、沉湎于享樂的統治者。(2分)第二首詩通過詠史抒懷,諷刺統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的興衰。(2分)(意思答對即可。此題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22.南宮適( 1分) 23.政治主張:崇尚以德服人(答“為政以德”“德治”等亦可),反對以武力得天下(答“以力服人”“武力侵暴”等亦可)。(1分)評析略(要求言之有理)。(3分)24(1)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2)洎牧以讒誅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3)樹色一例是陰陰的 乍看像一團煙霧(4)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5)渭流漲膩 焚椒蘭也
【參考譯文】
漢武帝時,齊地有個人叫東方朔,因喜歡古代流傳下來的書籍,愛好儒家經術,廣泛地閱覽了諸子百家的書。東方朔剛到長安時,到公車府那里上書給皇帝,共用了三千個木簡。公車府派兩個人一起來抬他的奏章,才剛好抬得起來。武帝在宮內閱讀東方朔的奏章,需要停閱時,便在那里劃個記號,讀了兩個月才讀完。武帝下令任命東方朔為侍郎,他經常在皇上身邊侍奉。每次叫他到跟前談話,武帝從未有過不高興的。武帝時常下詔賜他御前用飯。飯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懷里帶走,把衣服都弄臟了。皇上身邊的侍臣有半數稱他為“瘋子”。武帝聽到后,說:“假如東方朔為官處事沒有做出這些荒唐行為,你們怎么能比得上他呢?”東方朔保舉他的兒子做侍郎,又做侍謁者,常常奉命出使。一天東方朔從殿中經過,郎官們對他說:“人們都認為先生是位狂人。”東方朔說:“像我這樣的人,就是所謂的在朝廷里隱居的人。古時候的人,都是隱居在深山里。”他時常坐在酒席中,酒喝得暢快時,就趴在地上唱道:“隱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馬門。宮殿里可以隱居起來,保全自身,何必隱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
當時正值朝廷召集學宮里的博士先生們參與議事,大家一同詰難東方朔說:“蘇秦、張儀一遇到大國的君主,就能居于卿相的地位,恩澤留傳后世。現在您老先生研究先王治國御臣的方略,仰慕圣人立身處世的道理,熟習《詩》《書》和諸子百家的言論,不能一一列舉。又有文章著作,自以為天下無雙,就可以稱得上見多識廣、聰敏才辯了。可是您竭盡全力、忠心耿耿地侍奉圣明的皇帝,曠日持久,長達幾十年,官銜不過是個侍郎,職位不過是個衛士,恐怕還是有不夠檢點的行為吧?這是什么原因呢?”東方朔說:“這本來就不是你們所能完全了解的。那時是一個時代,現在是另一個時代,怎么可以相提并論呢?張儀、蘇秦的時代,周朝十分衰敗,諸侯都不去朝見周天子,用武力征伐奪取權勢,用軍事手段相互侵犯,天下兼并為十二個諸侯國,勢力不相上下,得到士人的就強大,失掉士人的就滅亡,所以諸侯對士人言聽計從,使士人身居高位,恩澤留傳后代,子孫長享榮華。如今不是這樣。圣明的皇帝在上執掌朝政,恩澤遍及天下,諸侯歸順服從,威勢震懾四方,將四海之外的疆土連接成像坐席那樣的一片樂土,比倒放的盂還要安穩,天下統一,融為一體,凡有所舉動,都如同在手掌中轉動一下那樣輕而易舉。賢與不賢,憑什么來分別呢?”于是那些先生們一聲不響,無話回答了。
到了晚年,東方朔臨終時,規勸武帝說:“《詩經》上說‘飛來飛去的蒼蠅,落在籬笆上面。和樂平易的君子,不要聽信讒言。讒言沒有止境,四方不得安寧。’希望陛下遠離巧言諂媚的人,斥退他們的讒言。”武帝說:“如今回過頭來看,東方朔是說好話的人嗎?”對此感到很驚奇。過了不久,東方朔果然病死了。古書上說:“鳥到臨死時,它的叫聲特別悲哀;人們到臨終時,他的言語非常善良。”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數學(理)試卷 命題人 姚綺 審核人 俞穎初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集合,,若,則的值為 ( ▲ )
A.0 B.1 C.2 D.4
2.下列命題中的真命題是 ( ▲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
3.已知等差數列中,,則的值是 ( ▲ )
A.15 B.30 C.31 D.64
4.“”是“函數只有一個零點”的( ▲ )
A.充分必要條件 B.充分不必要條件
C.必要不充分條件 D.非充分必要條件
5.已知向量= ( ▲)
A. B. C.5 D.25
6.在△ABC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若,三角形面積為,,則 ( ▲ )
A.7 B.8 C.5 D.6
7.不等式對任意實數恒成立,則實數的取值范圍為( ▲ ) A. B.
C. D.
8.已知正數、滿足,則的最小值為 ( ▲ )
A.1 B. C. D.
9.已知函數在R上滿足,則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方程是 ( ▲ )
A. B. C. D.
10、已知函數有兩個零點,則有 ( ▲ )
A. B. C. D.
二、填空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8分.請把答案填寫在答卷相應的位置上.
11.計算:= ▲ .
12.函數,則的單調遞減區間是 ▲ .
13.若對任意>0,≤恒成立,則的取值范圍是 ▲
14.如右圖,測量河對岸的塔高時,可以選與塔底在同一水平面內的兩個測點與,測得.,米,并在點測得塔頂的仰角為,則塔高= ▲ 米.
15.已知, 則 ▲ 16.設為的外心,且,則的內角的值為 ▲
17.設函數,記,若函數至少存在一個零點,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
三、解答題:共5小題,共計72分,請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作答,解答時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或演算步驟.
18.(本題滿分14分)已知
(1)求的周期,并求時的單調增區間.
(2)在△ABC中,分別是角A,B,C所對的邊,若,且,求的最大值.
19.(本題滿分14分)集合,.
(1)求集合和B;
(2)若,求的取值范圍.
20.(本題滿分14分)已知函數在區間[0,1]上單調遞增,在區間[1,2]上單調遞減。
(1)求的值;
(2)若斜率為24的直線是曲線的切線,求此直線方程;
(3)是否存在實數b,使得函數的圖象與函數的圖象恰有2個不同交點?若存在,求出實數b的值;若不存在,試說明理由.
21.(本題滿分15分)已知數列滿足,且,為的前項和.
(1)求證:數列是等比數列,并求的通項公式;
(2)如果對于任意,不等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22.(本題滿分15分)已知函數在[1,+∞)上為增函數,且,,∈R.
(1)求θ的值;
(2)若在[1,+∞)上為單調函數,求m的取值范圍;
(3)設,若在[1,e]上至少存在一個,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圍.
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數學答案
一、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A B C A A C A B
二、填空題:
11. 12. 13 14
15 2036 16. 17.
三、解答題:
18.解:(Ⅰ)………………2分
……4分
(Ⅱ)
∴=
最大為
19.解:(1)
(2)
20.解:(1)由已知得,,,。
(2),即,,
,此切線方程為:,即。
(3)令,則
由得:--------(*)

當時,(*)無實根,f(x)與g(x)的圖象只有1個交點;
當時,(*)的實數解為x=2, f(x)與g (x)的圖象有2個交點;
當時,若x=0是(*)的根,則b=4,方程的另一根為x=4,此時,f(x)與g(x)的圖象有2個交點;當時,f(x)與g(x)的圖象有3個不同交點。
綜上,存在實數b=0或4,使函數f(x)與g(x)的圖象恰有2個不同交點。
21.解:(1)對任意,都有,所以
則成等比數列,首項為,公比為…………2分
所以,…………4分
(2)因為
所以…………7分
因為不等式,化簡得對任意恒成立 ……………8分
設,則
當,,為單調遞減數列,
當,,為單調遞增數列 …………11分
,所以, 時, 取得最大值…………13分
所以, 要使對任意恒成立,…………14分
22.解:(1)由題意,≥0在上恒成立,即.………1分
∵θ∈(0,π),∴.故在上恒成立,…………………2分
只須,即,只有.結合θ∈(0,π),得.……4分
(2)由(1),得..…………5分
∵在其定義域內為單調函數,
∴或者在[1,+∞)恒成立.………………………6分
等價于,即,
而 ,()max=1,∴. …………………………………………8分
等價于,即在[1,+∞)恒成立,
而∈(0,1],.
綜上,m的取值范圍是.………………………………………………10分
(3)構造,.
當時,,,,所以在[1,e]上不存在一個使得成立. ………………………………………………………12分
當時,.…………………………14分
因為,所以,,所以在恒成立.
故在上單調遞增,,只要,
解得
故的取值范圍是.…………………………16分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歷史試卷 命題人鄧福建 審題人劉敏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1.5分,共60分)
1.出將入相是古代士人的一種仕途追求,但丞相并不好當,而且充滿著危險。下列屬于皇帝削弱相權的措施有:①西漢“中朝”形成 ②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設參知政事 ④清朝設軍機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2.下列機構與少數民族聚居有關的是① 西周分邦建國的“魯” ② 秦朝設置的“道”③ 唐代推廣的“羈縻府州” ④ 元帝國確定的“江浙行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某中學歷史課題小組就“中國早期政治制度”這一課題展開了激烈討論:
甲同學:從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體現出我國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個明顯特征是權力高度集中
乙同學:儒家經典把君子人格的修養和完成設計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歷練,從實質上講體現的是宗法制www.
丙同學: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中國早期政治體制的基本模式
丁同學:隋朝開始形成的科舉制是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進步
根據所學知識,你認為
A.乙丙對,甲丁錯 B.甲丙對,乙丁錯
C.甲乙錯,丙丁對 D.乙對,甲丙丁全錯
4.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上備受爭議的重要人物。學校課題小組在研究“李鴻章與中國的近代化發展”時,收集到如下材料,其中最有史學價值的材料是
A.梁啟超的《李鴻章傳》 B.網絡搜集的李鴻章軼聞
C.關于李鴻章的史學評論 D.李鴻章的部分奏折、書信影印件
5.在近代中國,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都為國家的政治民主化作出了重要貢獻。以下關于兩個派別的關系,表述最恰當的是
A.針鋒相對、勢不兩立 B.齊心協力、相得益彰
C.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D.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6.某班歷史興趣小組研究“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特點”這一課題,收集了以下相關歷史史料①太平天國運動 ②國民大革命運動 ③中共誕生 ④五四運動 ⑤辛亥革命 你認為符合該課題研究的史料有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 D.②③⑤
7.下面有四副有關五四運動的對聯,其中哪副對聯反映了五四運動取得了一定勝利
A. “學生含冤,屬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風雪。”
B. “民眾雪恥心堅,全市罷工;本店金錢主義,獨自開張。”
C. “學生一日不釋,本店一日不開”
D. “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
8.有人形象地說南京既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也是中國近代史的終點。下列能夠反映這種說法的兩個歷史片段是
①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艦上簽訂不平等條約②洪秀全在南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③孫中山在南京主持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第一次國務會議④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9.某校學生歷史興趣小組擬組織“抗日戰爭圖片展覽”,下列圖片與百團大戰同類陳列最合適的是
 
A.中國守軍在 B.上海守軍 C.日軍掃蕩后 D.冀東民兵
盧溝橋抗擊日軍 抗擊日軍 被毀的潘家峪 大擺地雷陣
10.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被用作電視劇《大刀》的主題曲,該劇以藝術的形
式反映了中國軍隊從1933的的長城抗戰到1937年的盧溝橋抵抗。這支軍隊應屬于
A. 中國工農紅軍 B.八路軍 C.中國人民解放軍 D.國民革命軍
11.中央電視臺拍攝的大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追潮了中華民族的強國之夢和不懈
探索的偉大歷程。該片六集的主題按史實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應是
A.崢嶸歲月 千年局變 中國新生 偉大轉折 繼往開來 世紀跨越
B.崢嶸歲月 偉大轉折 千年局變 中國新生 繼往開來 世紀跨越
C.千年局變 崢嶸歲月 中國新生 偉大轉折 世紀跨越 繼往開來
D.千年局變 崢嶸歲月 偉大轉折 中國新生 世紀跨越 繼往開來
12.某中學幾位學生在暑假進行社會調查時,在江西與湖南交界的一個山村,發現一座十分破爛的無人居住的土墻房子,墻上有幾個暗紅大字,斑駁模糊,第一、二字筆畫殘缺,第七個字已辨認不清:“丁到土豪,分田■。”正當大伙為確定這些文字的來歷而爭論不休時,有一個同學又發現墻縫中夾著的一張發黃的照片,由此他們得到的一致結論是:
A.紅軍斗爭的見證
B.義和團的戰斗檄文
C.北伐軍留下的標語
D.抗戰留下的歷史痕跡
13.右圖是1949年3月25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的消息,報紙里的“中共二中全會”指的是中共哪次會議?并決定工作重心如何轉移?下列搭配正確的是
A.新政協一屆二中全會,農村轉移到城市
B.新政府一屆二中全會,城市轉移到農村
C.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農村轉移到城市
D.中共八屆二中全會,農村轉移到城市
14.《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規定:“邊區各少數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區得劃定民族區,組織民族自治政權,在不與省憲抵觸的原則下,得訂立自治法規。”由此可知
A.陜甘寧邊區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區
B.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前已經有了民族自治的設想
C.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具有憲法性質的法律是《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
D.新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根據《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實行的
15.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中,有三名民主黨派,分別是民
革的宋慶齡、李濟深和民盟的張瀾。這說明中央人民政府是
A.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聯合政府 B.民主聯合政府
C.共產黨不居于領導地位的政府 D.實行多黨制的政府
16.“一國兩制”構想與“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內在一致性體現在
A.都是偉人提出 B.都是解決當時面臨的重大問題
C.都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 D.都是毛澤東思想的組成部分
17.下列哪一外交成就不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應用和發展
A.同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B.參加日內瓦會議并起了積極作用
C.“求同存異”方針被與會各國接受 D.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8.圍繞以下《外交大事記》的一塊展板,四位同學展開討論,其中觀點正確的是
甲:中國發展結伴而不結盟的新型國家關系
乙:中國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活動
丙:中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丁:為中國經濟建設創造和平的國際環境
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
19.2005年2月19日,美國和日本在華盛頓召開美日安全磋商委員會會議,首次將臺海形勢納入美日在亞太地區的共同戰略目標。這表明
A.中美關系重新開始惡化  B.日本恢復了軍國主義
C.美日是中國兇惡的敵人  D.美日利用臺灣問題牽制中國的發展
20.為解決朝核問題,美國、日本一致認為在北京召開的六方會談是必要的,這表明
A.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B.美日在解決朝核問題上與中國完全一致
C.美日一致主張和平解決朝核問題    D.美日在朝核問題上同意中國的戰略思想
21.根據下圖所示,其中關于羅馬法的說法錯誤的是
A.《十二銅表法》既是成文法的開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當公民法演變為萬民法時,羅馬的成文法已經比較完善,所以萬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從習慣法發展到成文法從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與貴族的斗爭
D.羅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煩瑣等明顯的狹隘性,可能與其存在大量習慣法有很大關系
22.右圖是當代人繪制的一幅通往雅典公民大會的“通途”,
你認為圖中“交通禁行”的人群包括哪些人
①成年的男性奴隸 ②外邦人 ③婦女
④未到規定年齡的雅典本邦男子 ⑤成年的雅典男性商人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3.法國歷史學家布羅代爾說:“一種文明的歷史,就是對古代材料中那些對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東西的探索。它有待解決的問題不在于要告訴人們關于希臘文明或中世紀中國我們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訴人們在西歐或現代中國以前的時代與今天仍舊相關的東西。”在這里,布羅代爾強調的是
A.史學是當代人的歷史認識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歷史
C.史學無需窮盡人類文明的歷史   D.從文明傳承的角度闡釋歷史
24.古往今來,無論是東方古國,或是西方近代國家,都以建章立制來強化中央對地方的
的關系。下列具有此類性質的文獻和制度是
  ①秦漢郡縣制 ②十二銅表法 ③英國《權利法案》 ④美國《1787年憲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5.右圖是公元前449年羅馬人民在圍觀和抄寫元老院
立法委員會頒布的《十二銅表法》。十二銅表法
①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利益的習慣法
②是羅馬共和國第一部成文法
③是專門適用于羅馬公民的法律
④有利于羅馬帝國的長期繁榮和穩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26.羅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則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國的法律中,但也有一些內容反映了時代的局限性。下列羅馬法的原則屬于這一類的是
A.與其判處無罪之人,不如容許罪犯逃脫懲罰。 B.任何人不能僅因為思想而受懲罰。
C.父親的罪名或所受的懲罰不能玷污兒子的名聲。 D.平民和貴族不得通婚
27.萬民法體系的司法意義是
A.給包括奴隸在內的所有人民以司法保護 B. 取消公民法體系
C.適用于羅馬境內各族人民 D. 給沒有羅馬公民權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護
28.2008年是《共產黨宣言》問世160周年,我們在研究“它為什么誕生于160年前?”其中最基本的條件是
A.工業革命深入使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同時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運動為標志,無產階級已作為一支獨立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C.馬克思、恩格斯批判繼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空想社 會主義
D.馬克思、恩格斯參加革命實踐,同工人保持密切聯系
29.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社會主義理論由空想變為科學
B.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嘗試
C.十月革命打破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將社會主義由理想變為現實
D.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中國開始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
30.為了悼念巴黎公社烈士, 某學校學生圍繞“ 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下面是部分學生爭論的焦點, 你認為哪一同學的觀點最能體現巴黎公社失敗的根本原因:甲認為: 缺乏科學的理論作指導 乙認為: 法國不成熟的社會階級狀況 丙認為: 沒有團結廣大人民群眾 丁認為: 沒有控制國家的經濟命脈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1.列寧指出,俄國革命的國際環境、軍事形勢、無產階級政黨在蘇維埃中獲得多數。再加上農民起義和人民轉而信任布爾什維克黨,這一切把武裝起義提到日程上來了。“把武裝起義提到日程上來了”的“國際環境”
A.帝國主義國家忙于“一戰” B.國際工人運動風起云涌
C .資本主義國家爆發經濟危機 D.俄國軍隊前線出擊失敗
32.1947年,美國提出了“杜魯門主義”,主張對蘇聯采取強硬政策,下列有關該政策
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出臺背景為二戰后初期,美蘇加緊在全球的爭奪 ②它標志著美
蘇兩國昔日戰時盟友關系的破裂 ③它成為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標志 ④它促成
了馬歇爾計劃的出臺和北約組織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3.《環球時報》記者報道:2006年5月13日,韓國和朝鮮決定,中斷半個多世紀的南北鐵路大動脈即西部的“京義線”和東部的“東海線”于當月25日進行試運行。造成當年朝韓南北鐵路大動脈中斷的諸多因素中最關鍵的是
A.韓國和朝鮮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 B.朝鮮半島長期處于分裂狀態
C.美蘇“冷戰”局面產生的影響 D.韓國和朝鮮經濟發展差距巨大
34.1960年,法國總統戴高樂聽到法國成功試驗原子彈的消息后高呼:“法國萬歲!從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強大了,更加驕傲了……”能夠和這一情景聯系起來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極格局最終形成 B.西歐國家的復興和兩極格局的削弱
C.歐共體形成和經濟全球化加強 D.西歐國家的衰落和美國霸權的穩固
35.下列對雅爾塔體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美國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 ②在雅爾塔會議等確定的基本原則上建立
③改變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 ④是美蘇兩國實力均衡的重要體現
⑤具有一定的進步性 ⑥具有大國霸權主義和強權色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36.“冷戰”導致二戰后國際關系變化的表現有:①越南戰爭的爆發②古巴導彈危機③朝鮮和德國的分裂④聯合國的建立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7.約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當今國際力量的分布如一盤三維空間的國際象棋:頂部的軍事力量大致是單極的,中部的經濟力量是多極的,底部包括眾多的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與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
A.同蘇聯時期相比,俄羅斯的經濟實力下降,軍事實力并未削弱
B.冷戰結束后,美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都保持著異常明顯的優勢
C.從某些角度看,“單極世界”和“多極世界”都是比較準確的說法
D.國際力量分布十分復雜,可以說世界多極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38.“就在戈爾巴喬夫交出核按鈕的一瞬間,聚集在電視機前的人都仿佛感到聽見了一聲巨響,并且都知道這是那座聳立了69年的紅色帝國大廈在忽然間徹底倒塌了,從此后被分裂為15塊碎片。”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A.這是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模式的失敗 B.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的變革不是一帆風順
C.說明社會主義制度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D.要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
39. 1993年俄羅斯葉利欽政府開始調整對外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具體表現不包括
A.加強與歐盟的關系,發揮在歐洲事務中的大國作用
B.主張與北約合作,默許北約東擴
C.擴大在亞太地區的影響
D.協調與獨聯體內其他各國的關系
40.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①世界處于新舊格局交替過渡時期,出現世界格局多極化的趨勢②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力圖建立美國獨霸的單極世界③美國撇開聯合國,相繼發動科索沃戰爭、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④和平與動蕩并存,世界總體趨于緊張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二.材料解析題(有3題共40分。其中41題16分;42題12分;43題12分。)
41.下列材料分別摘自17世紀末和19世紀后期歐美四大國的歷史文獻:(16分)
材料一:“本憲法所授與之立法權,均屬于由參議院與眾議院組成之合眾國國會。眾議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選舉之議員組織之。……行政權屬于合眾國大總統。大總統之任期為四年,同任副總統之任期亦然,大總統與副總統,應依照手續選舉之。”
材料二:“憲法規定立法權歸于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總統任期7年,是國家元首和軍隊的最高統帥,……,經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議會采取兩院制,參議院通過間接選舉產生,有權否決眾議院通過的法律。”
材料三:“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過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議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材料四:憲法第15條:“由皇帝任命帝國宰相”;第18條:(皇帝)“有創制法律之權”;第12條:“皇帝有權召集、召開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以及使議會延期或結束。” “帝國議會按普遍、平等的選舉法選舉產生。”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別出自歐美國家的什么政治文獻?(4分)
(2)以上材料反映出資本主義國家代議制的哪兩種基本類型?(2分)
(3)對于君主和議會的關系,材料三和材料四規定有什么不同點?(4分)
(4)結合當時兩國政治形勢,探究形成材料二和材料四兩國民主政治各自特點的主要原因?(4分)
(5)根據上述材料歸納,就大多數國家而言,資產階級代議制具有哪些特征?(2分)
42.閱讀下列材料:(12分)
有“世界歷史庫”之稱的美國《時代》周刊,一直以其獨特的報道風格和對中國發展及中美關系的關注,而受到世人的矚目。
材料一 1949年2月7日,毛澤東首次出現在美國《時代》周刊雜志封面上(右圖),圖中毛澤東意氣風發、躊躇滿志。
(1)據材料一,《時代》周刊為什么選擇毛澤東為封面人物?你怎樣理解圖中的“民主統一”?其實現對中美關系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              
材料二 1950年12月11日《時代》周刊的封面,標題是:RED
CHINA'S MAO。周刊封面的基調為紅色,在人物的周圍還畫有許多紅色的蝗蟲。
(2)材料二中,周刊的封面為什么要這樣設計?(2分)
 
材料三 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標題是: Nixon's China Odyssey。畫面表現了尼克松與毛澤東、周恩來的見面,參觀長城,以及觀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個具有積極樂觀含義的單詞。
(3)材料三說明了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四 2005年6月,《時代》周刊以“中國的新革命”為題,用20多個版面做了一組有關中國崛起的特別報道,導語則為“中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相互諒解才是出路”。
(4)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中美關系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材料四中“導語”的認識。(2分)
  
43.(12分)對各種文獻加上按語是歷史學習和研究活動中常常采用的方法,這種按語包括對文獻的注解、考辨、說明、評論。結合所學知識,參照示例為給出的文獻完成不同類型的按語。
(1)注解:對史籍中的人物、史事、典章制度作介紹性說明。例:
郡縣者,非天子之利也,國祚所以不長也;而為天下計,則害不如封建(注1)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讀通鑒論》
【注1】封建指分封制,西周時期實行的將子弟和功臣分封到各地世襲為王侯,以拱衛周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科舉(注1)弊政乎 科舉,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注2),《春秋》譏之,譏世卿所以立科舉也。——梁啟超《論科舉》
【注1】 (2分) 【注2】 (2分)
(2)考辨:辨別歷史記載的正誤。例:
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責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敞布、魚網以為紙。——《后漢書.蔡倫傳》
【考辨】近代以來的考古發掘證明西漢就出現了書寫用紙。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的說法不確。
中朝,內朝也,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中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后大將軍等皇帝親信近臣構成外朝,中朝在宮廷之內對重要政事事先做出決策。《漢書。劉輔傳》
【考辨】 (2分)
(3)說明:對史著中一些文字、符號、圖形作簡要的說明。請將以下圖示的說明補充完整。
【說明】
① (2分)
②指新文化運動中對各種西方學說的介紹,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成為新思潮的主流。
③指新文化運動中以白話文為依托,體現民主、科學新思想、新內容的新文學運動。
④ (2分)
⑤這里的因素包括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工人階級的壯大、十月革命的影響等內外因素。
⑥ (2分)
(4)評論:對史籍中的史學觀點進行評論。
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歷史答題卷 考場號 座位號
41.(1)上述四段材料分別出自歐美國家的什么政治文獻?(4分)
(2)以上材料反映出資本主義國家代議制的哪兩種基本類型?(2分)
(3)對于君主和議會的關系,材料三和材料四規定有什么不同點?(4分)
(4)結合當時兩國政治形勢,探究形成材料二和材料四兩國議會民主政治各自特點的主要原因?(4分)
(5)根據上述材料歸納,就大多數國家而言,資產階級代議制具有哪些特征?(2分)
42.(1)據材料一,《時代》周刊為什么選擇毛澤東為封面人物?你怎樣理解圖中的“民主統一”?其實現對中美關系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              
(2)材料二中,周刊的封面為什么要這樣設計?(2分)
(3)材料三說明了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4分)
(4)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中美關系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材料四中“導語”的認識。(2分)
43.
(1) 注解:對史籍中的人物、史事、典章制度作介紹性說明。
【注1】
(2分)
【注2】
(2分)
(2)考辨:辨別歷史記載的正誤。
【考辨】
(2分)
(3)說明:對史著中一些文字、符號、圖形作簡要的說明。請將以下圖示的說明補充完整。

(2分)

(2分)

(2分)
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歷史參考答案
1.ABDDC CDDDD 11.CACBB CADDA 21 CBDBD DDADB 31 ADCBD BCCBD
41.(1)1787年憲法或美國聯邦憲法;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英國《權利法案》;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4分)
(2)基本類型: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2分)
(3)不同點:英國國王是虛君(或虛位元首),王權受到議會限制;德國皇帝權力巨大,議會受皇帝控制。(4分)
(4)不同原因:
法國: ①資本主義發展相對于德國較快②人民堅持民主斗爭,封建勢力受到沉重打擊,民主觀念深入人心
德國:①容克貴族的勢力強大,資產階級力量軟弱;未經革命洗禮,②自上而下王朝戰爭的形式完成統一又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和軍國主義傳統(4分)
(5)選舉和議會立法。(2分)
42.(1)原因: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統治即將崩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勝利。(2分)
 理解:建立統一的民主聯合政府。(1分)
 影響:美國對華奉行全面遏制政策,中美全面對抗。(1分)
  (2)原因:美國的霸權主義政策;意識形態的對立;美國敵視社會主義中國。(2分)
  (3)說明:中美關系開始走向緩和。(1分)
  原因: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中蘇關系惡化;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的需要;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破產;美國霸權地位的衰落。(3分)
  (4)中美兩國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礎;發展健康穩定的中美關系,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2分)
43. (1)【注1】科舉指科舉制,隋唐時期開始實行的以考試選拔官員的選官制度。(2分) 【注2】世卿指世官制,先秦時期(商周時期)實行的官職由貴族子弟繼承的制度。(2分)
(2)【考辨】 丞相、御史大夫等官僚機構屬于外朝。大司馬、左右前后大將軍等皇帝親信近臣構成中朝。(2分)
(3)【說明】 ①指1919年5月4日發生的學生反帝愛國運動。(2分)
④指從1919年6月初開始,在學生運動的影響下出現的工人罷工、商人罷市等斗爭。(2分
⑥指 五四運動后發生的一系列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如國共合作領導的國民革命、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革命運動等。(2分,寫出新民主主義革命性質給1分,舉出一個正確例子給1分)
外交大事記
1981年底,中國明確表示肯定和原則支持符合聯合國憲章精神的維和行動,并開始繳納有關攤款。
1986年,中國政府應邀派人前往中東實地考察了“停戰監督組織”。
1988年,中國成為聯合國維和特委會成員。
1990年,中國首次向聯合國維和行動派遣觀察員,積極參加在聯合國放入維和行動
習慣法
形式:
十二銅表法
前3C中
前6C末
前449年
成文法
適用范圍:
公民法
萬民法
通往公民大會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試卷 命題人 范茁 審核人 繆仁票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總40題,1-30每題1分,31-40每題2分,共50分)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對下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有A和D,B一定不能發生質壁分離
B.A、B細胞都有細胞周期,化學成分也在不斷更新
C.以上四種細胞中共同具有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和DNA
D.A、B的細胞結構較復雜,而C、D的細胞結構相對簡單
2. 下表表示人體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的物質組成和含量的測定數據,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④屬于細胞內液,因為其含有較多的蛋白質、K+等
B.②屬于血漿,③屬于組織液,②的蛋白質含量減少將導致③增多
C.肝細胞中的CO2從產生場所擴散到②至少需穿過6層磷脂分子層
D.③與④的成分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3. 以洋蔥為實驗材料,可以完成的實驗是
A.鱗片葉表皮細胞呈紫色,可用于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
B.根尖細胞分裂旺盛,前期細胞可觀察到四分體
C.內表皮幾乎無色,可用于檢測是否有還原性糖的材料
D.根毛區細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觀察水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
4. 下列有關“一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葉綠體中  ②需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一定在線粒體中 ③沒有成形細胞核結構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適溫度一定是37℃ ⑤生長素對植物生長一定有促進作用 ⑥兩個種群間的隔離一旦形成,這兩個不同種群的個體之間一定不能進行交配
A.全部正確    B.兩項正確  C.四項正確   D.全都不對
5.下列有關細胞結構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①生物的細胞壁都可以通過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分解掉
②藍藻在生物進化中起著重要作用,因為藍藻具有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③線粒體的基因在遺傳時也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
④在植物的葉肉細胞中,能夠產生ATP的場所有葉綠體、線粒體和細胞溶膠
⑤線粒體、葉綠體內可以合成DNA、RN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6. 下圖是3個圓所構成的類別關系圖,符合這種類別關系的是
A.I擴散、II被動轉運、III滲透作用
B.I染色體、II DNA、III基因
C.I克隆、II脫分化、Ⅲ分化
D.I蛋白質、II脂肪酶、III抗體
7.有關下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⑴①→②表示DNA轉錄 ⑵共有5種堿基
⑶①②中的A表示同一種核苷酸 ⑷共有4個密碼子
⑸①→②過程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
A.⑴⑵⑷ B.⑴⑵⑸
C.⑵⑶⑸ D.⑴⑶⑸
8. 對下列四幅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圖1中a階段X射線照射可誘發突變,b階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B.圖2中的溫度在a時酶分子結構改變、活性較低
C.圖3中bc段和de段的變化都會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圖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是不同的
9. 下圖表示人體內化學物質傳輸信息的3種方式。神經遞質和性激素的傳輸方式依次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10.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便于重組和篩選。已知限制酶I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GATCC一,限制酶II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一↓GATC一。根據圖示,判斷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質粒用限制酶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I切割
B.質粒用限制酶I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切割
C.目的基因和質粒均用限制酶I切割
D.目的基因和質粒均用限制酶II切割
11. 甲、乙、丙、丁分別為綠色植物新陳代謝過程中有關變化示意圖,敘述錯誤的是
A.圖甲是胡蘿卜在不同的含氧情況下從硝酸鉀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線。影響A、B兩點吸收量不同的因素是載體數量的多少
B.圖乙表示野外松樹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當光照強度為b時,光合作用強度達到最大
C.圖丙表示大氣中氧的濃度對植物組織內CO2產生的影響,為了有利于貯藏蔬菜和水果,貯藏室內的氧氣應調節到圖中B點所對應的濃度
D.圖丁表示豌豆種子萌發時吸水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科學家研究發現,在第Ⅱ階段種子中O2的吸收量大大低于CO2的釋放量,故第Ⅱ階段細胞呼吸強度最弱
12. 下列說法正確的有幾項
①青蛙的原腸胚細胞和囊胚細胞所含DNA和RNA相同而蛋白質的結構不同
②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可以分辨出植物真核細胞中的染色體、液泡、葉綠體和細胞壁
③絲氨酸的R基為—CH2—OH,在一個絲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數分別是3、3 
④草原上的動物大多數能挖洞或快速奔跑,這些性狀是天敵所誘導的
⑤花藥離體培養可以培育成單倍體小麥的實例,說明愈傷組織是可以通過減數分裂增殖的
⑥染色體復制后,同源染色體在正常的細胞分裂后期是必須分開的
A.一項 B.二項 C.三項 D.四項
13. 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為描述細胞呼吸過程中氧氣供應狀態的一種指標。右圖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過程中氧分壓與呼吸商的關系,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b點有氧呼吸強度大于a點
B.呼吸商越大,細胞呼吸產生的CO2越多
C.為延長水果的保存時間,最好將氧分壓調至c點
D.c點以后細胞呼吸強度不隨氧分壓變化而變化
14. 下列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屬于主動運輸的是
①酒精被胃黏膜吸收 ②原尿中的葡萄糖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
③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 ④腎小管上皮細胞吸收原尿中的Na+
⑤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⑥水分子進出細胞 ⑦白細胞吞噬細菌
A.①③④⑦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⑥
15. 有一條多肽鏈,分子式為CxHyOpNqS,將它徹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種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個數為
A.q+1    B.p-1     C.q-2    D.p+1
16. 下列關于細胞增殖表述正確的是
①二倍體動物體細胞有絲分裂后期,細胞每一極均含有同源染色體
②二倍體動物體細胞有絲分裂后期,細胞每一極均不含同源染色體
③二倍體生物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染色體DNA與細胞質DNA平均分配
④二倍體生物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在細胞分裂時,隨機地、不均等地分配
⑤二倍體生物減Ⅱ后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2的倍數,不含同源染色體
⑥二倍體生物減Ⅱ后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2的倍數,含有同源染色體
A.①④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17. 下列各圖所表示的生物學意義,敘述錯誤是
A.正常情況下甲圖生物自交后代中不會出現基因型為AaBBDd的個體
B.乙圖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斷該病最可能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丙圖所示的一對夫婦,如果他們生一個男孩,該男孩是患者的概率為1/2
D.丁圖細胞表示二倍體生物有絲分裂后期
18.以下關于最多或最少的計算正確的是
①如果放大50倍時最多可看到20個完整的細胞,放大100倍時,最多可看到5個完整細胞
②控制合成—個由65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的基因中,堿基數量最少應是390個
③n對堿基組成的雙鏈DNA分子片段,其種類最多可達4n種
④通常情況下,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鏈中最多含有肽鍵17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 某研究小組從某二倍體動物的組織中提取一些細胞,測定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無變異發生),將這些細胞分為三組,每組的細胞數統計如甲圖,乙圖則是取自該組織中的一個細胞。對圖中所示結果分析正確的是
A.該組織可能來自卵巢,乙細胞屬于B組
B.若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處理A組細胞,可以使B組細胞數增加
C.B組細胞中既有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也有進行減數分裂的細胞
D.C組中有一部分細胞可能正在發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自由組合
20. 下列有關人體調節的圖解或曲線中,正確的是
21. 下列對右圖曲線a和b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a和b可分別代表夏季晴天正午時分棉花葉肉細胞中二磷酸
腺苷和NADPH含量的變化
B.a和b可分別代表萌發的植物種子在出土之前蛋白質種類和
干重的變化
C.a和b可分別代表質壁分離過程中植物細胞滲透吸水能力和
原生質體體積的變化
D.a和b可分別代表細胞分化程度和全能性高低的變化
22.一百多年前,人們就開始了對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對此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證明了遺傳因子是 DNA
B.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細菌轉化的實質是發生了基因重組
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之所以更有說服力,是因為其蛋白質與 DNA 能完全分開
D.最初認為遺傳物質是蛋白質,是推測氨基酸的多種排列順序可能蘊含遺傳信息
23. 下圖表示人體內生命活動調節的途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當血糖含量降低時,圖中參與調節的內分泌腺不只一種
B.寒冷環境中,體溫凋節沒有②⑤⑦的參與
C.若血液中甲狀腺激素⑥的量明顯增加,則③和④的量可能會減少
D.感受器→①→下丘腦→⑦→內分泌腺可構成一個反射弧
24. 某植物種群中,AA個體點16%,aa個體占36%,該種群隨機交配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和自交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的變化依次為
A.增大,不變;不變,不變 B.不變,增大;增大,不變
C.不變,不變;增大,不變 D.不變,不變;不變,增大
25.下列選項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是
A.利用花藥離體培養得到單倍體植株
B.利用基因工程培養抗蟲棉的棉花植株
C.利用植物原生質體再生新的植株
D.利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獲得多倍體植株
26.一個細胞產生相應的反應。細胞間的通訊對于多細胞生物調節生命活動是必需的。下圖是幾種細胞通訊的實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圖中a是胰島素,肝細胞上的受體與a結合后,可引起糖元的合成速率加快
B.乙圖中的b是細胞表面受體,其化學本質是糖蛋白
C.丙圖中的抗體是由游離于細胞質基質中的核糖體合成,內質網運輸,高爾基體再加工后經胞吐方式分泌的。
D.丙圖中生理過程產生抗體與抗體的釋放都需要消耗能量
27. 下列實例與所利用的技術或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A.轉基因抗蟲棉的培育需要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
B.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依據的原理是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C.原生質體融合是利用了細胞膜的選擇透性
D.植物愈傷組織的形成與細胞分裂有關
28.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細胞克隆的基本要求是必須保證起點為一個細胞
B.培養胚胎干細胞的關鍵是要有一種既能促進細胞分裂又可抑制細胞分化的培養體
C.用二氧化碳培養箱培養動物細胞的目的是調節細胞呼吸
D.將若干個效應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進行促融后不一定得到雜交瘤細胞
29. 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下列屬于孟德爾在發現基因分離定律時的“演繹”過程的是
A.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
B.由F2出現了“3:1”推測生物體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C.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會出現兩種性狀比接近1:1
D.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F2中三種基因型個體比接近1:2:1
30. 子代不同于親代的性狀,主要來自基因重組,下列圖解中哪些過程可以發生基因重組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⑥     D.④⑤
31.用15N標記含有1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個,該DNA分子在14N的培養基中連續復制4次。其結果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復制過程中需腺嘌呤脫氧核苷酸320個
D.復制結果共產生8個DNA分子
32. 下圖是人類某一家族甲種遺傳病和乙種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設甲遺傳病與A和a這一對等位基因有關,乙遺傳病與另一對等位基因B和b有關,且甲乙兩種遺傳病至少有一種是伴性遺傳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個體5和個體7可能的基因型分別是AaXBXb、aaXBXb
B.兩種致病基因的相同特點都是源于基因重組
C.若個體3和個體4再生一個女孩,則該女孩表現正常的概率為1/8
D.若個體8和個體9結婚,則生下一個患甲病小孩的概率是2/3
33. 下圖表示人體內一些生命活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進行①過程的細胞不一定具有細胞周期
B.②過程導致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C.③過程總是與機體的衰老總是同步進行
D.④過程是由于抑癌基因突變成原癌基因
3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生質體的結構是由細胞膜、液泡膜以及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組成
B.用酶解法獲得原生質體后,可以用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對其活力進行檢查
C.DNA連接酶能將單個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鍵,且需要模板
D.人的胰島素基因可以插入到奶牛的染色體上,是因為它們的DNA都是有規則的雙螺旋結構,而且DNA的基本組成單位相同
35. 右圖表示雄果蠅細胞分裂過程中DNA含量的變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若圖1表示減數分裂,則圖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體分開
B.若圖1表示減數分裂,則圖1的BC段一個細胞中可能含有0個或1個Y染色體
C.若兩圖均表示有絲分裂,則兩圖的DE段一個細胞內只含有2個染色體組
D.若圖1表示減數分裂、圖2表示有絲分裂,則兩圖的CD段都發生著絲粒分裂
36. 下列關于生物工程中常用的幾種酶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一種限制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能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B.DNA連接酶可把目的基因與運載體黏性末端的堿基黏合,能形成重組DNA
C.纖維素酶、果膠酶可分解細胞壁,能用于原生質體的制備和培養
D.胰蛋白酶能使動物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能用于動物細胞培養
37. 下列各選項與所給模型相符的是
①若X表示血糖含量,則a代表胰高血糖素,b代表胰島素
②若X表示所有酶的活性,則a代表PH大于7,b代表PH小于7
③若X表示初級消費者,則a代表生產者增多,b代表次級消費者增多
④若X表示促甲狀腺激素,則a表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b代表甲狀腺激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8. 堿基互補配對發生在下列哪些生理過程或生物技術中
①受精作用 ②病毒的增殖過程 ③細菌的增殖過程 ④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的結合 ⑤DNA探針的使用 ⑥細胞的融合⑦翻譯 ⑧逆轉錄
A.②③④⑤⑦⑧ B.①③④⑤⑥⑧ C.①②④⑤⑥⑧ D.②③⑤⑥⑦⑧
39. 將牛的胚胎分割后進行移植,可孕育出多頭性狀一致的小牛。下列哪項與該過程的實質是相同的
A.將胰島素基因導人大腸桿菌,經過篩選得到可用于生產的工程菌
B.利用植物的根尖組織細胞培育大量幼苗
C.淋巴細胞與瘤細胞融合成雜交瘤細胞
D.用DNA連接酶將目的基因和載體拼接
40. 位于常染色體上的A、B、C三個基因分別對a、b、c完全顯性。用隱性性狀個體與顯性純合個體雜交得F1,F1測交結果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則下列能正確表示F1基因型的是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41.(8分)甲圖為某植物成熟的葉肉細胞的亞顯微鏡結構模式圖;乙圖為甲中的兩種膜結構,以及發生的生化反應;丙圖為某高等動物分泌細胞。請據圖分析回答:
(1)假設甲圖細胞為菠菜根尖分生區細胞,多畫的結構有 (填圖中標號);藍藻與甲圖細胞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差別是 。
(2)請寫出兩種鑒定甲細胞是否為活細胞的實驗方法:
① ②
(3)圖乙中的兩種生物膜分別存在于圖甲的 (填標號)中,兩種生物膜除產生上述物質外,還均可產生 。
(4)影響乙圖兩種膜上生化反應的主要環境因素分別是 和 。
42.(9分)圖甲表示植物細胞代謝的某些過程,圖乙表示光照強度與二氧化碳變化量的關系。請據圖回答問題。(圖中數字代表物質,a、b、c代表細胞器)
(1)圖甲中,細胞器a為 ,細胞器b中進行的生理過程包括
兩階段。
(2)圖甲中物質④是 ,在 的情況下,進入c中被分解。⑥
代表的物質是 。
(3)將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閉的容器中,用紅外測量儀進行測量,測量時間均為1小時,測定的條件和結果如上圖乙所示,(數據均在標準狀況下測的)據此回答:
①在15℃、1千勒司光照下,該植物5小時光合作用吸收CO2 摩爾(mol)。
②若該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積累的有機物都是葡萄糖,在25℃、4千勒克司光照條件下,該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時總共積累葡萄糖 毫克。
(4)從圖乙中可發現,影響A點和B點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
(5)若給該密閉裝置通入C18O2,一段時間后,裝置內出現了18O2,請用文字或圖解簡要說明 。
43.( 8分)圖甲表示細胞內各種蛋白質的合成和轉運過程,圖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細胞結構。圖乙表示某細胞中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前三種生物膜的膜面積。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結構是 (填序號)。
(2)A、B、C、D代表由細胞內合成的各種蛋白質。其中下列物質中屬于A類物的是 。
①呼吸酶 ②粘連蛋白 ③胰島素
④線粒體膜的組成蛋白 ⑤DNA聚合酶 ⑥ATP合成酶
(3)D物質從合成并運輸到細胞外的過程中一共穿過 層脂雙層。能夠大大增加細胞內膜面積的細胞器是 。
(4)E是合成D物質的原料,則E物質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形成D物質并排出細胞外,需要經過的膜結構依次是(用“→”和序號表示) 。
(5)將酶、抗體、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藥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體包裹后,更容易運輸到患病部位的細胞中,這是因為 ( )
A.生物膜具有選擇透過性,能夠允許對細胞有益的物質進入
B.磷脂雙分子層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且具有流動性
C.生物膜上的糖蛋白起識別作用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不允許大分子物質通過
(6)請在圖乙中繪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后細胞中這三種生物膜的膜面積變化。
44.(9分)右圖是某高等生物細胞的局部結構示意圖,1、2、3、4、1′、2′、3′、4′分別表示染色體,B、b、M、m分別表示所在染色體上控制一定性狀的基因。請據圖回答:
(1)假設該細胞為某高等動物的一個細胞,則圖示的細胞中含有 個染色單體,含有 個染色體組。 若將該動物精巢中的精原細胞的一個DNA分子用15N標記,正常情況下在精原細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細胞含15N的精細胞所占的比例為 。
(2)如圖所示的細胞分裂方式及時期分別是 、
,若只從B、b與M、m兩對基因分析,在細胞分裂完成后,最終形成的子細胞有幾種類型 。
(3)若該細胞為果蠅卵巢中的一個細胞,常染色體上的基因B(長翅)對b(殘翅)顯性,性染色體X上的基因M(紅眼)對m(白眼)顯性。現在對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進行研究,則遵循孟德爾的 定律。用圖示代表的果蠅與另一果蠅雜交得到的子代中,若殘翅與長翅各占一半,雌蠅均為紅眼,那么與圖示果蠅進行雜交的果蠅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分別為 , 。
45. (16分)報春花的花色表現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黃色(含黃色錦葵色素)一對相對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顯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為前體物合成黃色錦葵色素的代謝過程,但當顯性基因B存在時可抑制其表達(生化機制如下圖所示)。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開黃花的報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
(2)現有AABB、aaBB和aabb三個純種白色報春花品種,為了培育出能穩定遺傳的黃色品種,某同學設計了如下程序:
Ⅰ.選擇________和________兩個品種進行雜交,得到F1種子;
Ⅱ.F1種子種下得Fl植株,F1隨機交配得F2種子;
Ⅲ.F2種子種下得F2植株,F2自交,然后選擇開黃色花植株的種子混合留種;
Ⅳ.重復步驟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現性狀分離為止。
①補充完整以上程序。
②F1植株能產生比例相等的四種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報春花的雌蕊和雄蕊不等長,自然狀態下可以進行異花傳粉。為了讓F2自交,應該怎樣處理 。
④F2植株中開黃花的占________________,在這些開黃花的植株上所結的種子中黃色純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
⑤有同學認為這不是一個最佳方案,你能在原方案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以縮短培育年限嗎 請簡要概述兩種方案: 。

生物答案
第Ⅰ卷 (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1-30每題1分,31-40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C D A D B A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A C B B D A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B C D C C C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D A D B B B A B B
41. (8分)每空1分
(1)3、9 藍藻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2)①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或與復原) 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
(3)3、4 ATP (4)光照 氧氣
42.(9分)
(1)液泡(1分) 光反應、碳反應(1分)
(2)丙酮酸(1分) 氧氣充足(1分) CO2(1分)
(3)5 ×10-3(1分) 60(1分) (4)溫度和光照強度(1分)
(5)C18O2 H218O 18O2(1分)
43(8分 圖2分)
(1)①② (2)①⑥ (3) 0 內質網
(4)⑦-③-④-⑦
(5)B
(6)
44.(9分)
(1)16 2 1/2(2)減數分裂 第一次分裂后期 2 (3)基因的自由組合 bbXMY 殘翅紅雄果蠅
45.(16分)
(1)AAbb或Aabb(完整寫對兩個才給分)
(2)①I.AABB aabb(2分,各1分) ②A和a、B和b分別位于3號和l號染色體上(1分),產生配子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1分)。
③從花蕾期開始套袋直到受精結束。 ④3/16 1/2(各2分)
⑤(各2分。任寫2個方案,答對其它合理方案也給分。)
方案一:對F2中開黃花植株分開留種和播種,后代不出現性狀分離的即為純種。
方案二:取F1植株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成熟后開黃花的植株即為純種。
方案三:對F2中開黃花的植株進行測交,判斷是否純合,對純合的進行標記,下一年再留種。
2011學年第一學期生物考試
生物答卷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50分)
41.(8分)
(1) , 。
(2)① 。② 。
(3) , 。(4) 和 。
42. (9分)
(1) , 。
(2) , , 。
(3) ① 。② 。
(4) 。
(5) 。
43.(8分)
(1) (2) (3) ; 。
(4) ; (5) (6) :
44. (9分)
(1) , , 。
(2) , , 。
(3) , , 。
45. (16分)
(1) (2) ① 和 。
② 。
③ 。
④ , 。
⑤方案一:

方案二:

① …-A-T-G-C-C-C-…
② …-U-A-C-G-G-G-…
B.
進食后的時間
血液中的胰島素含量
環境溫度
25℃  15℃
散熱量
A.
軸突末梢
樹突末梢
或細胞體
突觸小泡
信息傳遞方向
C.
D.
下丘腦
垂 體
甲狀腺
甲狀腺激素
靶細胞
(+)
(+)
(-)
(-)
① a
① b

④ c






K+
K+
C6H12O6

細胞膜

甲甲甲甲
22.4
44.8
22.4
11.2
0
1
2
3
4
5
光照強度(千勒克司)
CO2量(mL)/h
B
A
25℃
15℃
乙乙乙
光反應
碳反應2011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考試
英語試卷 命題人 呂敏姿 審核人 余彬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選擇題部分(共80分)
第一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 滿分30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0.5分,滿分10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紙上將該選項標號涂黑。
1. most efficient way to understand thousands of new words is to gain ________ good knowledge of basic word formation.
A.A;a B.The;不填 C.A;不填 D.The;the
2. ---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______ my first picture with my own hands.
--- It's time that you ______ a picture for me.
A. took; took B. have taken; took
C. took; will take D. will take; have taken
3. --- What about reading English newspapers while learning English
--- Personally, ___________. It helps a lot.
A. it’s up to you B. it makes sense C. it’s hard to say D. that depends
4. We have phoned her several times, but unfortunately she is still out of _________.
A. order B. control C. sight D. reach
5. More than 100 students have entered for the competition and________ gains the most points will be the winner.
A. anyone B. the one C. that D. whoever
6. My sister was against my suggestion while my brother was ________ it.
A. in honor of B. in memory of C. in search of D. in favor of
7. As time went by, they found their efforts to help students________.
A. showed off B. took off C. put off D. paid off
8. --- Would you like me the radio a bit
--- No, it's all right. I'm used with the radio .
A. to turn down; to work; on B. turning down; to working; on
C. turning down; to working; off D. to turn down; to working; on
9. On hearing the news, the girl rushed out without hesitation, ______ the luggage ______ on the floor, and ______ in the dark.
A. left; lied; disappeared B. leaving; lying; disappeared
C. leaving; lie; disappeared D. left; lay; disappear
10. ---I did really well in the examination, Li Ke.
---I did ______. I got full mark.
A. no less B. not less C. not worse D. no worse
11. ______, a small advertisement held my attention, which read “Easy job. Good wages. No experience necessary.”
A. Looking through the newspaper B. While I was looking through the newspaper
C. To look through the newspaper D. I was looking through the newspaper
12. The first decade in the 21st century ______ the rapid rise of China as a world economic power.
A. witness B. has witnessed C. will witness D. have witnessed
13. With more than 17000 islands, ______ only 6000 are inhabited, Indonesia is the world’s largest archipelago(島國).
A. on which B. for which C. of which D. along which
14. I ________ this business if my friend Ray ________ willing to act as my helper.
A. could not start; had not been B. could never have started; was not
C. could never have started; had not been D. could have started; were
15. ---Why did you drop the chance of earning big money
---______. You know, I don’t want to get rich by taking risks.
A. 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 B.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s poison
C. Better safe than sorry D. No sweet without sweat
16. David likes country life and has decided to ______ farming.
A. go in for B. go back on C. go through with D. go along with
17. Some of the old beliefs passed dow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________ the present thinking.
A. agree with B. deal with C. put up with D. come up with
18. It is ten years _____ I lived in Nanjing, so I know ____ about what it is like today.
A. since; nothing B. that; everything
C. before; something D. since; anything
19. _____________, Gao Xiaosong was sentenced to 6-month imprisonment–the most severe punishment about drunk driving on June 1.
A. A public figure as is he B. Public figure as he is
C. Public figure he is as D. A public figure as he is
20. The manager urged older staff ____early retirement and new staff _______ more time for work.
A. take up; to set aside B. took up; set aside
C. would take up; to lay aside D. must take up; lay aside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21—40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紙上將該選項標號涂黑。
Russ was a lovable kid with a variety of communication challenges---a speech impediment (語言障礙), dyslexia (誦讀困難), and auditory(聽覺的) problems. __21__ today he is walking confidently, standing tall to make an acceptance __22__ for having been chosen one of the “Outstanding Young Citizens” in Ocean County, New Jersey __23__ his remarkable volunteer service in the town of Toms River.
As I listened, I closed my eyes. I found myself __24__ those memorable moments. My mind was full of warm images of Russ as a loving, caring youth, a gentle soul, 25 his challenges. And now, as he stood at the platform, I knew his heart __26__ be racing. As Russ continued to speak, I thought about the fateful day when he was diagnosed with all those impairments(損傷) and how __27__ his tutors would be if they could see him today. Here he was at twenty-nine, being honored for ten years of service as a volunteer __28__. Russ was __29__ for organizing clothing for the homeless, teaching preschool children about fire safety, and for playing Santa Claus for very sick children by driving up in a fire truck.
Russ thanked his parents for providing him with dignity and for teaching him about morals. Then, pausing for a few seconds, he __30__ us by surprise by touching lovingly on the __31__ of his nephew, Austin. Austin was just three years old when he died from an incurable disease. At that moment, I had to close my eyes again __32__ a different set of tears ran down my cheeks. A silence __33__ the room as Russ owed his volunteer award to Austin. He __34__ his address by lifting the audience up with these words, “Austin taught me how to love.”
I have never thought of this day. __35__, no one had ever thought that Russ would make __36__ as the star of the football team, and he had never been voted “most likely to succeed,” but he __37__ to be a true “star” in his community. Russ became a man of strong character __38__ his unselfish service to others. With so many impairments, Russ now sees and acts __39__ with his heart. His words and deeds inspire everyone who knows him. It is Russ, our son, who has shown us what __40__ is.
21. A. And B. While C. As D.But
22. A. point B. speech C. call D. appeal
23. A. in spite of B. regardless of C. because of D. in face of
24. A. recalling B. recording C. seizing D. expecting
25. A. putting up with B. concerning about C. escaping from D. facing up to
26. A. could B. must C. would D. might
27. A. nervous B. excited C. proud D. surprised
28. A. policeman B. tailor C. fireman D.tutor
29. A. grateful B. responsible C. anxious D. fit
30. A. took B. got C. shocked D. moved
31. A. birth B. achievement C. loss D. disease
32. A. since B. after C. when D. before
33. A. dropped down B. fell over C. took off D. got up
34. A. concluded B. wrote C. delivered D. started
35. A. Generally B. Surprisingly C. Actually D. However
36. A. it B. him C. one D. that
37. A. happened B. rose C. appeared D. reduced
38. A. at B. on C. by D. in
39. A. cautiously B. generously C. closely D. clearly
40. A. sharing B. love C. sacrifice D. confidence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第一節20小題,第二節5小題,每題2分,滿分50分)
第一節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This is a great truth, one of the greatest truths. It is a great truth because once we truly see this truth, we transcend(超越) it. Once we truly know that life is difficult---once we truly understand and accept it---then life is no longer difficult. Because once it is accepted, the fact that life is difficult no longer matters.
Most do not fully see this truth. Instead they complain about their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as if life should be easy. It seems to them that difficulties represent a special kind of suffering especially forced upon them or else upon their families, their class, or even their nation.
What makes life difficult is that the process of fac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is a painful one. Problems, depending on their nature, cause us sadness, or loneliness or regret or anger or fear. These are uncomfortable feelings, often as painful as any kind of physical pain. And since life causes an endless series of problems, life is always difficult and is full of pain as well as joy.
Yet, it is in this whole process of solving problems that life has its meaning. Problems are the serious test that tells us success from failure. When we desire to encourage the growth of human spirit, we encourage the human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just as in school we set problems for our children to solve. It is through the pain of meeting and working out problems that we learn. As Benjamin Franklin said, those things that hurt, instruct. It is for this reason that wise people learn not to fear but to welcome the pain of problems.
41. From the passage,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______.
A. everybody has problems
B. we become stronger by meeting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life
C. life is difficult because our problems bring us pain
D. people like to complain about their problems
42. The writer probably used just one short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to ______.
A. save space B. persuade readers
C. make readers laugh D. get readers’ attention
43. The main idea of Paragraph 3 is that ______.
A. most people feel life is easy B. the writer feels life is easy
C. the writer likes to complain about his problems
D. most people complain about how hard their lives are
4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give school children difficult problems to solve in order to______.
A. encourage them to learn B. teach them to fear the pain of solving the problem
C. help them learn to deal with pain D. teach them how to respect from problems
45. The saying from Benjamin Franklin “Those things that hurt, instruct” suggests that ______.
A. we do not learn from experience B. we do not learn when we are in pain
C. pain teaches us important lessons
D. pain cannot be avoided
B
As an experienced photojournalist in Nashville, Tennessee, I was hired by USA Today newspaper to photograph a spinal bifida (脊柱畸形) corrective surgical procedure. It was to be performed on a twenty-one week old fetus(胎兒)in uterus(子宮)at 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At that time, in 1999, twenty-one weeks in uterus was the earliest that the surgical team would consider for surgery. The worst possible outcome would be that the surgery would cause premature delivery, and no child born earlier than twenty-three weeks had survived.
The tension could be felt in the operating room as the surgery began. A typical C-section incision (切口) was made to access the uterus, which was then lifted out and lai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mother’s thighs(大腿). The entire procedure would take place within the uterus, and no part of the child was to breach the surgical opening. During the procedure, the position of the fetus was adjusted by gently manipulating( 熟練操作) the outside of the uterus. The entire surgical procedure on the child was completed in one hour and thirteen minutes. When it was over, the surgical team breathed a sigh of relief, as did I.
As a doctor asked me what speed of film I was using, out of the corner of my eye I saw the uterus shake, but no one’s hands were near it. It was shaking from within. Suddenly, an entire arm thrust out of the opening, then pulled back until just a little hand was showing. The doctor reached over and lifted the hand, which reacted and squeezed the doctor’s finger. As if testing for strength, the doctor shook the tiny fist. Samuel held firm. I took the picture! Wow! It happened so fast that the nurse standing next to me asked, “What happened ” “The child reached out,” I said. “Oh. They do that all the time,” she responded.
The surgical opening to the uterus was closed and the uterus was then put back into the mother and the C-section opening was closed.
It was ten days before I knew if the picture was even in focus. To ensure no digital manipulation of images before they see them, USA Today requires that film be submitted(提交) unprocessed. When the photo editor finally phoned me he said, “It’s the most incredible picture I’ve ever seen.”
46. In 1999, people believed that it was ________.
A. possible for a fetus 21 weeks born to survive
B. likely for a fetus born 21 weeks to become deformed (畸形的)
C. right time for a fetus born 21 weeks to receive an operation
D. risky for a fetus 21 weeks in uterus to receive an operation
47.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we can see that the surgery was ________.
A. challenging but successful B. demanding and unsuccessful
C. simple and short D. long-lasting and difficult
48. The underlined “It” in paragraph 3 refers to ________.
A. the shaking of the uterus B. the arm of the fetus
C. the taking of the picture D. the head of the fetus
49. From the editor said in the last paragraph, we know the photo editor was very ________.
A. disappointed B. satisfied C. annoyed D. depressed
C
BEIJING—Apple Inc is one step closer to beginning sales of iPad2 tablet computers with cellular (手機) network compatibility (兼容)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where the consumer-electronics giant is in the midst of an aggressive expansion.
According to China’s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ertification Center, a device by Apple with third-generation high-speed wireless data capabilities was issued the network access license needed for the company to begin official sales in China. The device, listed under model number “A1396”, is compatible(相容的) with the 3G standard WCDMA, and would work with the cellular network operated by Apple’s local iPhone partner, China Unicom (Hong Kong) Ltd.
China Unicom declined (謝絕) to comment.
Apple already offers the 3G iPad2 in Hong Kong through its partners, but currently only offers Wi-Fi versions of the device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Still, consumers in China, which according to research firm IDC surpassed (超過) the US as the world’s largest PC market in the second quarter, have been purchasing 3G tablets through unofficial channels.
Separately, Apple spokeswoman Carolyn Wu said Sept 6 that the company’s first Hong Kong store, set to open this quarter, will be located in the city’s central shopping and business district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er’s upscale (高檔的) IFC mall, a commercial center and sightseeing spot along the city’s waterfront. Wu also said that Apple is planning a new store in Shanghai later this quarter, which will be its biggest store in China. She declined to give more details or to comment on the 3G iPad2.
Apple currently has four full-service Apple stores in the mainland, which receive the most traffic of any Apple stores in the world. The company otherwise relies on resellers to get its products into the market.
The new stores reflect Apple’s confidence in rising demand for its products such as smart phones and tablet computers. Sales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Hong Kong and Taiwan helped boost (增長) the company’s third-quarter results, newly appointed Chief Executive Tim Cook said in July. China revenue (收益) surged (激增) six-fold to about $3.8 billion during the three months ended June 25.
“This has been a substantial (重大) opportunity for Apple and I firmly believe that we’re just scratching the surface right now,” Cook said at the time, referring to strong sales in China. “I see an incredible opportunity for Apple there.”
From China Daily 2011-09-08
50. According to the new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WCDMA is not the only 3G standard in the world.
B. Apple Inc sells its products in the market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all by its own stores.
C. The consumers in China can only get iPad2 of Wi-Fi versions.
D. Chinese mainland is the second largest PC market in this year’s second quarter.
51.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phrases can replace the underlined word in paragraph 1
A. in the interests of B. in the front of C. in the process of D. in the case of
52. How many full-service Apple stores in China
A. 4. B. 6. C. 8. D. Unknown.
53. What’s the probable meaning of “six-fold” in the last but one paragraph
A. one-sixth B. six times C. 60 percent D. 2times
54. By saying “we’re just scratching the surface right now”, Cook means ________.
A. they don’t know much about China’s market
B. they will sell more products and gain more profit in China
C. they need to obtain more permission from China’s government
D. they ignored the rural market in China
D
Psychology(心理學) has a new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Many doctors, together with their patients, are looking for alternative methods of treatment of physical problems. In large hospitals, modern therapy(療法) seems to focus on the physical disease. Patients may feel they are treated like broken machines. Some doctors have recognized this as a problem. They are now using psychological therapy, in which the patient is working with the doctors against the disease with the help of medicine. The patient does not wait for the medicine and treatment to cure him or her, but instead the patient joins in the fight.
The doctor knows that a disease affects a patient's body physically. The body of the patient changes because of the disease. He is not only physically affected, but also has an emotional response to the disease. Because his mind is affected, his attitude and behavior change. The medical treatment might cure the patient's physical problems, but the patient's mind must fight the emotional ones. For example, the studies of one doctor, Carl Simonton, M. D., have shown that a typical cancer patient has predictable attitudes. She typically feels depressed, upset, and angry. Her constant depression makes her acts unfriendly toward her family, friends, doctors, and nurses. Such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prevent recovery. Therefore, a doctor's treatment must help the patient change that. Simonton's method emphasizes treatment of the “whole” patient.
The attitude of a cancer patient receiving radiation therapy, an X-ray treatment, can become more positive. The physician who is following Simonton's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plan suggests that the patient imagine that he or she can see the tumor(腫瘤) in the body. In the mental picture, the patient "sees" a powerful beam of radiation like a million bullets of energy. The patient imagines the beam hitting the tumor cells and causing them to shrink. For another cancer patient, Dr. Simonton asks him to imagine the medicine going from the stomach into the bloodstream and to the cancer cells. The patient imagines that the medicine is like an army fighting the diseased cells and sees the cancer cells gradually dying and his blood carry away the dead cells. Both the medical therapy and the patient's positive attitude fight the disease.
Doctors are not certain why this mental therapy works. However, this use of psychology does help some patients because their attitudes about themselves change. They become more confident because they use the power within their own minds to help stop the disease.
Another application of using the mind to help cure disease is the use of suggestion therapy. At first, the doctor helps the patient to concentrate deeply. The patient thinks only about one thing. He becomes so unaware of other things around him that he is asleep, or rather in a trance(催眠狀態). Then the physician makes “a suggestion” to the patient about the medical problem. The patient's mind responds to the suggestion even after the patient is no longer in the trance. In this way, the patient uses his mind to help his body respond to treatment.
Doctors have learned that this use of psychology is helpful for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 For example, physicians have used suggestion to help adults deal with the strong pain of some disease. Furthermore, sometimes the adult patient worries about her illness so much that the anxiety keeps her from getting well. The right suggestions may help the patient to stop being anxious. Such treatment may help the patient with a chronic(慢性的)diseases. Asthma (哮喘) is an example of a chronic disorder. Asthma is a disease that causes the patient to have difficulty in breathing. The patient starts to cough and sometimes has to fight to get the air that he or she needs. Psychology can help relieve the symptoms of this disorder. After suggestion therapy, the asthma patient breathes more easily.
Physicians have learne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method is very useful in treating children. Children respond quickly to the treatment because they are fascinated by it. For example, Dr. Basil R. Collison has worked with 121 asthmatic children in Sydney, Australia, and had good results. Twenty-five of the children had Excellent results. They were able to breathe more easily, and they did not need medication. Another forty-three were also helped. The symptoms of the asthma occurred less frequently, and when they did, they were not as strong. Most of the children also felt better about themselves. Doctors have also used suggestion to change habits like nail-biting, thumb-sucking, and sleep-related problems.
Many professional medical groups have accepted the medical use of psychology and that psychology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medicine.
55.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
A. How suggestion therapy benefits adults and children.
B. How modern therapy focuses on the disease.
C. Responses from the medical world.
D. How to use the mind against disease.
56. How does psychological therapy work
A. The patient waits for the medicine and treatment to cure him.
B. The doctor uses medical treatment to cure the patient's problems.
C. The doctor, the medicine, and the patient work together to fight disease.
D. The patient uses his mind to cure himself.
57.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udies of Carl Simonton, M. D.
A. The medical treatment can cure the patient's mental disease.
B. The treatment of a patient by treating the body and the mind is necessary.
C. The mental treatmen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medical treatment.
D. Few patients have emotional response to the disease.
58. The use of psychological therapy is helpful to some patients in that .
A. the medical effect is better with psychological therapy than without it
B. the patients can see a powerful beam of radiation hitting their tumor cells
C. the patients' attitudes towards themselves have changed
D. the patients are easy to accept the methods the doctors use to treat them
59. It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suggestion therapy cannot be used to .
A. help adults deal with the strong pain of some diseases
B. help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C. help change some bad habits
D. help cure patients of insomnia(失眠癥)
6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remains unknown so far
A. The value of mental therapy. B. The effectiveness of suggestion therapy.
C.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suggestion therapy.
D.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y in medical treatment.
第二節:下面五個人有些問題需要處理。閱讀下面六個選項(A、B、C、D、E和F),選出符合各自需求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一項是多余選項。
A. Pacha London www.pachalondon.com
The world’s most historic club is set in a building of the 1920s beautifully decorated in its original oak paneling and features an impressive glass ceiling. You can enjoy beauty, style and elegance when clubbing at London’s most historic night club Pacha and appreciate works of some famous musicians.
B. Amika London www.amikalondon.com
Amika plays host to the new super elite(精英) who are seeking the latest fashion trends. A unique playground designed for fun. It is the final destination for major players and glitterati(上層人士) alike. It features table reservations & bookings, events and corporate bookings.
C. SeOne Club London www.seonelondon.com
SeOne is one of London’s largest music clubs. Situated in the north of London, SeOne consists of five rooms. It can be broken down into smaller spaces and can be used for parties as small as 100 people. SeOne Club has attracted all kinds of promoters and event organizers, from corporate giants to dance promoters.
D. Koko Club www.koko.
Situated at 1A Camden High Street, Central London, Koko Club represents a versatile(通用的), 21st-century club. It’s very adaptable so it can be used for anything---from small comedy to international music awards. A must visit!
E. Bar Rumba www.barrumba.co.uk
Located in London’s west end, Bar Rumba is one of London’s leading late night clubs. Playing funk, jazz, Afro-beat, Latin, Cuban, salsa, drum & bass, break beat. It has an amazing sound system for dance music. Every night it delivers a different beat---from hip hop to Latin dance, from grime to jazz.
F. Club Colosseum www.
Situated in 1 Nine Elms Lane. Vauxall, London, Club Colosseum won the world’s best club award in 1999. Now it features a new VIP room, a spectacular riverside bar with a view all over London & the River Thames.
下面是幾位人員的情況簡介,請匹配他們感興趣的休閑場所。
61. Michael is a great painter and has just moved to London from America. On his arrival, Michael was struck by the beautiful Thames. He dreams of going to a famous night club where he can easily appreciate the unique view of the river.
62. Nancy comes from Japan and wants to go to a world-famous night club with a long history to help her know more about the British culture. Besides, Nancy likes to listen to great musical masterpieces.
63. Laura is crazy about dancing and enjoys different dances with fascinating dance music. Now she is in search of a night club that can offer her quality dance diversity.
64. Lily would like to celebrate her eighteenth birthday at a proper night club next week. She intends to invite over a hundred friends and relatives to her birthday party, most of whom are working in northern London and are true music lovers.
65. Harry is the general manager of a large company in London and he would like to go to a night club which is fashionable. What’s more, it should be suitable for someone of his status.
2011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考試
英語答卷
試場號 座位號
第II卷 寫作 (共二節,滿分40分)
第一節:短文改錯 (共10小題; 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假如英語課上老師要求同學們交換修改作文,請你修改你同桌寫的以下作文。文中有10處錯誤,要求你在錯誤的地方增加、刪除或修改某個單詞。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上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上修改后的詞。
注意:1. 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 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11處起)不計分。
Here are two types of cars that may some day take place of today’s big cars. If all the people drive such cars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less pollutions in the air. There will also have more space for parking cars in the cities, but the streets will not be so crowded. Three such cars can fit the space now need by one car of the usually size. The little cars will spend much too less to own and drive. Driving will be safe, too, because these little cars can go only 65 kilometers per hour. But it will not be of any use for long trips.
第二節: 書面表達 (滿分30分)
假設你是李越。不久你將前往澳大利亞參加主題為WATER FOR LIFE的交流活動。請你以參訪代表的身份,根據以下圖片提示,用英語寫一篇發言稿。
注意:1. 根據圖片的內容適當展開,以使行文連貫;
2. 開頭與結尾已寫好,不計入總詞數;
3. 文中不能出現考生的具體信息;
4. 詞數:100左右。
參考詞匯:短缺 shortage ; 資源 resource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 I’m Li Yue from China. It’s my great honor to be here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global water shortage and ways of dealing with it.
1---20 ABBDD DDDBD BBCCC AAABA
21---40 DBCAD BCCBA CDBAC ABCDB
41---45 BDDAC 46---49 DACB 50---54 ACDBB 55---60 DCBCDC
61---65 FAECB
1. take place of---take the place of 2. pollutions---pollution 3. have---be 4. but---and
5. need---needed 6. usually---usual 7. spend---cost 8. much too---much
9. safe---safer 10. it---they
One possible student version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 I’m Li Yue from China. It’s my great honor to be here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global water shortage and ways of dealing with it.
As we know, the global water shortag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vere mainly due to global warm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ever-increasing population. Therefore, it’s high time we did something about it.
Firstly, an effective way, I think, is to reserve water in a scientific way for future use. Secondly, new methods need to be developed to use the existing water resources, for example, turning sea water into fresh water. Thirdly, we must stop water pollution by law. Last but not least, it’s everyone’s responsibility to make good use of water, such as recycling and saving water in our daily life.
In conclusion,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should be aware of the real situation of water shortage, protect the present water resources and explore potential ones scientifically.
That’s all. Thank you.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化學試卷 命題人 魏 姝 審核人 錢偉華
相對原子質量:
H l C 12 O 16 N 14 Fe 56 Cl 35.5 Ba 137K 39 Mg 24 Al 27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2009年12月7~18日在哥本哈根召開。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有效“減碳”的手段之一是節能。下列制氫方法最節能的是( )
A.電解水制氫:2H2O2H2↑+O2↑
B.天然氣制氫:CH4+H2OCO+3H2
C.高溫使水分解制氫:2H2O2H2↑+O2↑
D.太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2H2O2H2↑+O2↑
2.“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模式。下列說法與“低碳經濟”不符合的是( ) A.大力研發新型有機溶劑替代水作為萃取劑
B.加強對煤、石油、天然氣等綜合利用的研究,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類可降解塑料,實現“碳”的循環利用
D.甲烷和乙醇的燃燒熱分別是891.0 kJ mol-1、1366.8 kJ mol-1,利用甲烷更“低碳”3.以色列科學家發現準晶體獨享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已知的準晶體都是金屬互化物。有關準晶體的組成與結構的規律仍在研究之中。人們發現組成為鋁-銅-鐵-鉻的準晶體具有低摩擦系數、高硬度、低表面能以及低傳熱性,正被開發為炒菜鍋的鍍層;Al65Cu23Fe12十分耐磨,被開發為高溫電弧噴嘴的鍍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離子化合物形成的晶體一定有金屬元素B.共價化合物中一定沒有非極性鍵C.合金是純凈物D.準晶體可開發成為新型材料4.下列事實或現象與膠體性質無關的是 ( )A.煮沸的 FeCl3溶液冷卻后,用一束光照射,有一條光的通路B.明礬可以用來凈水
C.膠態金屬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制成有色玻璃
D.三氯化鐵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現紅褐色沉淀
5.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012千克石墨晶體中含共用電子對數目為2 NA
B.電解精煉銅時,若陰極得到電子數為2NA個,則陽極溶解的銅的質量為小于64g
C.常溫常壓下,32gO2和O3的混合氣體所含原子數為NA
D.20℃、1.01×105Pa時,2.24L C2H4和CO的混合氣體,含氣體分子數為0.1NA
6.下列離子方程式表達正確的是( )
A.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SO2 + 2H2O + Br2 =2H+ + SO + 2HBr
B.漂白粉溶液在空氣中失效:ClO- + CO2 + H2O = HClO + HCO3-
C.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應后溶液呈中性:
Ba2+ + 2OH- + 2H+ + SO42-==BaSO4↓ + 2H2O
D.Fe(OH)3溶于氫碘酸中:Fe(OH)3 + 3H+ = Fe3+ + 3H2O
7.下表各組物質中,物質之間不可能實現如圖所示轉化的是( )
選項 X Y Z M
A Al3+ Al(OH)3 AlO2- NaOH
B Fe FeCl2 FeCl3 Cl2
C NaOH Na2CO3 NaHCO3 CO2
D NH3 NO NO2 O2
8.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條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Na+、Cl-、SCN-
②使pH試紙變深藍的溶液中:K+、CO、Na+、AlO2-
③水電離的c(H+)=10-13 mol/L的溶液中:ClO-、CO、NO、NH、SO
④在加入鋁粉能產生H2的溶液中:NH、Fe2+、SO、NO
⑤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MnO、NO 、SO、Na+、Fe3+
⑥能使碘化鉀淀粉試紙變藍的溶液中:Na+、NH、S2-、Br-
A.①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③⑥
9.已知X、Y、Z為同周期的三種元素,它們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相對強弱是:HXO4>H2YO4>H3ZO4。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HX>H2Y>ZH3 B.元素的非金屬性:Y<X<Z
C.原子半徑:X>Y>Z D.原子序數:Z>Y>X
10.下列關系圖中,A是一種正鹽,B是氣態氫化物,C是單質,F是強酸。當X無論是強酸還是強堿時都有如下轉化關系(其他反應產物及反應所需條件均已略去),當X是強堿時,過量的B跟Cl2反應除生成C外,另一產物是鹽酸鹽。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當X是強酸時,A、B、C、D、E、F中均含同一種元素,F可能是H2SO4
B.當X是強堿時,A、B、C、D、E、F中均含同一種元素,F是HNO3
C.B和Cl2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
D.當X是強酸時,C在常溫下是氣態單質
11.某KOH樣品中含水7.62%,含K2CO3 2.38%,含KOH 90%。將1.00 g樣品加入含HCl 3.65 g的鹽酸中,過量的酸用適量的KOH中和,蒸發后可得到固體( )A.7.45 g   B.4.00 g C.4.50 g D.無法計算
12.1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其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0.1mol/L 和0.4mol/L。若向該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銅粉。則最多能溶解銅粉的質量為( )A.2.4 g B.3.2 g C.6.4 g D.9.6 g
13.根據右圖,可判斷出下列離子方程式中錯誤的是( )
A.2Ag(s)+Cd2+(aq)=2Ag+(aq)+Cd(s) B.Cd(s)+Co2+(aq)=Cd2+(aq)+Co(s)
C.2Ag+(aq)+Cd(s)=2Ag(s)+Cd2+(aq) D.2Ag+ (aq)+Co(s)=2Ag(s)+Co2+(aq)
14.已知反應:BeCl2+Na2BeO2+2H2O===2NaCl+2Be(OH)2↓能完全進行,則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Na2BeO2溶液的pH>7,將其蒸干并灼燒后得到的殘留物為BeO
B.BeCl2溶液的pH<7,將其蒸干并灼燒后得到的殘留物可能為Be(OH)2
C.Be(OH)2既能溶于鹽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D.BeCl2水溶液的導電性強,故BeCl2是離子化合物
15.1 L某混合溶液中,溶質X、Y濃度都為0.1mol L—1,向混合溶液中滴加
0.1 mol L—1某溶液Z,所得沉淀的物質的量如圖所示,則X、Y、Z分別是 ( )
A.偏鋁酸鈉、氫氧化鋇、硫酸 B.氯化鋁、氯化鎂、氫氧化鈉
C.氯化鋁、氯化鐵、氫氧化鈉 D.偏鋁酸鈉、氯化鋇、硫酸
16. CH4催化還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574 kJ/mol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ΔH=-1160 kJ/mol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①②均為放熱反應
B.反應①②轉移的電子數相同
C.由反應①可推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l) ΔH=-a kJ/mol,a<574
D.若用標準狀況下4.48LCH4通過上述反應還原NO2至N2,放出的熱量為173.4 kJ
17.無機化學命名委員會(國際組織)在1989年做出決定:把長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號取消,由左至右按順序編為18列;如堿金屬元素為第1列,稀有氣體元素為第18列。按這個規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3列元素的化合物種類最多,第14列元素種類最多
B.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有2個電子
C.第8列元素的第一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能溶于鹽酸
D.第17列元素具有很強的氧化性,都能把Fe氧化成Fe3+
18.將Cu片放入0.1mol/L FeCl3溶液中,反應一定時間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則Cu2+與Fe3+的物質的量之比( )
A.3:2 B.3:5 C.4:3 D.3:4
19.有X、Y、Z、W、M五種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與M2-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離子半徑:Z2->W-;Y的單質晶體熔點高、硬度大,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X、M兩種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由于W、Z、M元素的氫化物相對分子質量依次減小,所以其沸點依次降低
C.元素Y、Z、W的單質晶體屬于同種類型的晶體
D.元素W和M的某些單質可 作為水處理中的消毒劑
20.甲、乙為短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組成的單質,丙、丁為氧化物,它們存在如下轉化關系:
滿足條件的甲和乙為( )
A.碳和銅 B.氯和氧 C.碳和氫 D.碳和硅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大題,共計54分。)
21.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Ba2+、Al3+、Fe3+、I-、NO3-、CO32-、SO42-、AlO2-。取該溶液進行以下實驗:
①用PH試紙檢驗,溶液呈強酸性;
②取溶液適量,加入少量CCl4和數滴新制氯水,振蕩,CCl4層呈紫紅色;
③另取溶液適量,逐滴加 入NaOH溶液:
a.溶液從酸性變為中性;b.溶液逐漸產生沉淀;c.沉淀完全溶解;d.最后加熱溶液,有氣體放出,該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④取適量③得到的堿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⑴由①可以排除 的存在。
⑵由②可以證明 的存在;同時排除 的存在;理由是 。
⑶由③可以證明 的存在;
寫出c、d所涉及的化學方程式,是離子反應的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C ;d 。
⑷由④可以排除 的存在,同時證明 的存在。
22.單質A、B、C在常溫下均為氣態,分別由甲、乙、丙三種短周期元素組成;已知丙元素的原子結構中次外層電子數比最外層電子數多1,化合物D在常溫下呈液態,G是常見的金屬單質,H是常見的藍色沉淀,各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多數已略去):
請回答:
(1) 在反應①中,已知1 g B完全燃燒生成液態D時,放出142.9 kJ的熱量,則表示B的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①也可以設計成原電池裝置進行,當用鉑作電極,用KOH溶液作電解質溶液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反應③④在通常情況下不能自發進行,框圖中的條件a是________,在使反應③④能夠發生的裝置中,有一個電極材料必須相同,寫出該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
(4) 反應⑥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甲、乙兩元素除形成化合物D外,還可形成一種含有4個原子核和18個電子的化合物,該化合物的電子式是________。
23.近年來,我國許多地區氣候異常現象頻發,如:云南持續幾個月的干旱、北方頻發的沙塵暴等,使環境問題再次成為公眾的焦點SO2、NOx、CO2是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幾種氣體,對它們的合理控制和治理是優化我們生存環境的有效途徑。
(1)下列做法中,有利于降低大氣中的SO2、NOx、CO2濃度的有__________ (選填字母)。
a.直接用煤做燃料 b.開私家車
c.植樹造林以增加綠化面積 d.研究、開發太陽能使之走進尋常百姓家
(2 )用CO和H2做原料可以合成甲醇,作為液體燃料。已知:
請寫出用合成氣(CO和H2)合成1mol液態甲醇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電化學原理將CO、SO2轉化為重要化工原料,裝置如圖所示:
①若A為CO,B為H2, C為CH3OH,則通入CO的一極為_____極
②若A為SO2,B為O2,C為H2SO4,則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驗證Ag與濃HNO3反應的過程中可能產生NO。其實驗流程圖如下:
(1)測定硝酸的物質的量
反應結束后,從如圖B裝置中所得100 mL溶液中取出25.00 mL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劑,滴定前后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上圖所示。在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mol。
(2)測定NO的體積
①從上圖所示的裝置中,你認為應選用________裝置進行Ag與濃硝酸反應實驗,選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選用上圖所示儀器組合一套可用來測定生成NO體積的裝置,其合理的連接順序是________(填各導管口編號)。③再測定NO的體積。
(3)氣體成分分析
若實驗測得NO的體積為112.0 mL(已折算到標準狀況),則Ag與濃硝酸反應的過程中________(填“有”或“沒有”)NO產生,請寫出作此判斷的計算過程。
三、計算題(本題包括1大題,共5分)
25.在公交車站等車的時候你看到過這個廣告嗎?“又胃痛了?快吃達喜!”達喜是常用的中和胃酸的藥物。達喜的化學成分是鋁和鎂的堿式碳酸鹽。取該堿式碳酸鹽2.20g,加入2.0 mol·L-1鹽酸使其溶解,當加入鹽酸30 mL時開始產生CO2,加入鹽酸至35 mL時正好反應完全,在上述堿式鹽溶于鹽酸后的溶液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過濾,沉淀物進行干燥后重1.16g,試通過計算推測該堿式鹽的化學式。(要有詳細計算過程。)
四、選修模塊題(本題包括1大題,共10分)
26.Q、R、X、Y、Z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遞增。已知:①Z的原子序數為29,其余的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價電子(外圍電子)排布為msnmpn;③R原子核外L層電子數為奇數;④Q、X原子P軌道的電子數分別為2和4。請回答下列問題:
(1)Z2+的核外電子排布式是 。
(2)在[Z(NH3)4]2+離子中,Z2+的空軌道接受NH3分子提供的 形成配位鍵。
(3)Q與Y形成的最簡單氣態氫化物分別為甲、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穩定性:甲>乙,沸點:甲>乙 b.穩定性:甲>乙,沸點:甲<乙
c.穩定性:甲<乙,沸點:甲<乙 d.穩定性:甲<乙,沸點:甲>乙
(4)Q、R、Y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數值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用元素符號作答)。
(5)Q的一種氫化物相對分子質量為26,其分子中σ鍵與π的鍵數之比為 。
(6)五種元素中,電負性最大與最小的兩種非金屬元素形成的晶體屬于 (填晶體類型)。
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化學試卷答卷 試場號 座位號
相對原子質量: H l C 12 O 16 N 14 Fe 56 Cl 35.5 Ba 137K 39 Mg 24 Al 27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D D B C B B A D A D A C A C C D D C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5大題,共計54分。)
21.(15分) ⑴ CO32 -AlO2- (2分)⑵ I- (1分) NO3- Fe3+ (2分)
理由是CCl4層呈現出碘的顏色,Fe3+、NO3-在該環境中與I-不能共存。(2分)
⑶Al3+ NH4+ (2分)
cAl(OH)3+OH-=AlO2-+2H2O(2分);D NH3.H2O=NH3 + H2O。(2分)
⑷SO42+ Ba2+(2分)
22.(12分)(1) _ 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_____。
(2) _2H2-4e-+4OH-===4H2O ___ __。
(3) _____通電(或電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2e-===Cu2+ _________。
(4) ___ Cu(OH)2+2H+===Cu2++2H2O____。(5) H······H
23.(8分)(1)cd_(2分)
(2)CO(g)+2H2(g)=CH3OH(l) ΔH=+131.9kJ·mol-1__(2分)
(3)①_正__極(2分) ②__SO2+2H2O-2e=SO42-+4H+____(2分)
24.(10分) (1) __0.008___mol。(2分)
(2)①_A___(1分) _因為A裝置可以通入N2將裝置中的空氣排盡,防止NO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_(1分)。②_123547___(2分)(3) __有__ (2分) 作此判斷的計算過程:因為NO2與水反應生成NO的體積(0.004mol)小于收集到的NO的體積(0.005mol)(2分)
三、計算題(本題包括1大題,共6分)
25.n(OH-):n(CO32-)=5:1 Mg2Al(OH)5CO3
三、選考題(本題包括1大題,共10分)
26.(1)1s22s22p63s23p63d9 (2分)。(2) 孤電子對 (2分)(3) b (2分)。
(4) Si(6) 原子晶體 (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涿州市| 桓台县| 荣成市| 华容县| 长宁县| 荣昌县| 淮滨县| 康乐县| 永德县| 原阳县| 张掖市| 玛曲县| 鹿泉市| 深泽县| 栾城县| 香港| 名山县| 瑞安市| 收藏| 揭东县| 阿荣旗| 河西区| 伊金霍洛旗| 万全县| 高唐县| 榆林市| 太谷县| 全南县| 罗定市| 边坝县| 大荔县| 苗栗县| 车致| 大同市| 吴忠市| 梁平县| 诸暨市| 谢通门县| 甘孜县| 句容市| 从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