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常見地理圖表的判讀 考點梳理 一、經緯網地圖 讀圖關鍵:分清經緯線,若圖上經緯度數表示不完整,沒有E、W、N、S等代號,先將其補充完整。 典例剖析 讀圖20.1,完成下列問題。 圖20.1 (1)甲點的經度是 ,緯度是 。 (2)甲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東西半球中的 ,低中高緯度中的 地區,五帶中的 。 (3)比較①②③三區域的實地面積:① ②;② ③。甲位于陰影②區域的 方向。 解析:本題考查經緯網地圖的判讀。第(1)題,經過圖中②陰影西側的0°經線是本初子午線,該線往東去的40°、80°、120°、160°是東經(E),所以甲的經度是120°E。②陰影南側的緯線是赤道,該往北去的20°、40°、60°是北緯(N),所以甲的緯度是40°N。第(2)題,甲位于赤道以北,為北半球。東、西半球劃分以20°W、160°E作為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甲位于20°W~0°~160°E范圍內,所以位于東半球。甲介于30°~60°,為中緯度;甲位于北回歸線(23.5°N)和北極圈(66.5°N)之間,為北溫帶。第(3)題,地球是圓的,所以在圖示不同緯度的陰影區域,實地面積不同,緯度低實地面積較大,①②兩個區域緯度相同所以面積一樣,而②的緯度低、③的緯度高,所以實地面積②>③。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甲位于②區域的東北方向。 答案:(1)120°E 40°N (2)北半球 東半球 中緯度 北溫帶 (3)= > 東北 二、等高線地形圖 讀圖關鍵:整體感知地勢高低分布,在腦海中建構空間模型,既要理性分析,更要空間想象。 典例剖析 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圖20.2),完成下列問題。 圖20.2 (1)地形部位名稱:A是 ,B是 。A、B兩處適合攀巖運動的是 處。若站在圖中B處,是否可以看到居民點: 。 (2)圖示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 ;①②③④四條支流中,流速最快的是 ,原因是 。 解析: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實踐運用。第(1)問,A處等高線相交,為陡崖,適合攀巖運動;B處位于兩個山峰之間,為鞍部。圖中B處和居民點之間有山脊遮擋視線,所以站在B處看不到居民點。第(2)問,水由高處流向低處,西北高、東南低,干流總體由西北流向東南。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水流速度越快,所以④處等高線最密集,水流速度最快。 答案:(1)陡崖 鞍部 A 否 (2)自西北流向東南 ④ ④處等高線最密集,坡度最陡,所以河水的流速最快 三、地形剖面圖 讀圖關鍵:由橫軸信息確定位置,由縱軸信息判斷地形和地勢特征。 典例剖析 (2019·三明市質檢)暑期,小明和伙伴們一起到福建省某地登山旅游。圖20.3示意該地等高線分布和沿ab一線地形剖面,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圖20.3 (1)請將沿ab一線地形剖面圖補充完整。 (2)圖中①②③三地,最適合觀看日落的是 地。小明他們選擇③地作為夜間宿營地,你認為 (合適/不合適),理由是 。 解析:本題考查地形剖面圖、地形部位名稱、野外生存的基本常識等,體現了“學習生活中的地理”。第(1)問,地形剖面圖是課標中要求掌握的,橫坐標是沿ab剖面線與等高線的交點,縱坐標是海拔,在補充完整時,連線要注意山頂的位置在1 100~1 200。第(2)問,觀看日落,宜選擇在視野比較好的西邊,圖中①②③三地中①地靠近山頂,且位于西側無遮擋,最適合觀看日落。小明他們選擇③地作為夜間宿營地不合適,因為③地是山谷地帶,福建省夏季多暴雨,易引發山洪(洪水、泥石流、滑坡)。 答案:(1)圖中藍線所示 (2) ① 不合適 夏季多暴雨,易引發山洪(洪水、泥石流、滑坡) 四、區域地圖 初中區域地理主要關注區域位置和區域特征。常見的區域圖以政區為基礎,有表示各種單一要素分布的,如山脈分布圖、氣候分布圖、各種資源分布圖、人口分布圖等,也有表示多種地理要素綜合分布的。其主要考查區域位置特點、地理事物空間分布和時間變化、地理特征及成因等。 讀圖關鍵:①用經緯網確定位置或了解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留意圖示圖例和注記以及山脈、河流、交通干線;②在圖上讀出地理事物的輪廓和形狀,熟悉主要國家和我國主要省區的輪廓。 典例剖析 圖20.4 讀“挪威、瑞典和芬蘭河流及礦產分布示意圖”(圖20.4),完成1~3題。 1.有關芬蘭、挪威和瑞典三國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B ) A.均在西半球 B.均有北極圈穿過 C.三國西臨太平洋 D.三國的首都全部位于高緯度 2.根據瑞典境內河流的分布,判斷其西部地形主要為( A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 3.呂勒奧是瑞典著名的鋼鐵工業中心,其有利條件是( C ) ①交通發達 ②水資源豐富 ③勞動力資源豐富 ④鐵礦資源豐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組試題考查北歐國家的地理概況,側重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第1題,讀圖可知,芬蘭、挪威和瑞典三國均在東半球,均有北極圈穿過,三國西臨大西洋,瑞典的首都位于中緯度,故選B項。第2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瑞典境內河流大多自西北流向東南,據此判讀其西部地形主要為地勢較高的山地(斯堪的納維亞山脈),故選A項。第3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歐洲人口自然增長率低,老齡化嚴重,勞動力不足,排除③,故選C項。 答案:1.B 2.A 3.C 五、地理統計圖 讀圖關鍵:理解圖表意思,分析圖表數據,聯系題干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典例剖析 圖20.5是“我國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結構和農業用地結構餅狀圖”。讀圖完成1~2題。 圖20.5 1.該地區農業用地結構不合理的主要表現是( A ) A.過度開墾 B.過度植樹 C.過度放牧 D.過度養殖 2.要使該地區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出路在于( D ) A.平原退耕還草,大力發展畜牧業 B.陡坡緩坡都用來植樹造林,改善環境 C.多修梯田,擴大水稻種植面積 D.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結構,積極開展多種農業經營 解析:本組試題以餅狀圖的形式展示我國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結構和農業用地結構。第1題,讀圖可知,該地緩坡比例大、平原面積小,且以種植業為主,說明很多緩坡被開墾成農田,發展種植業,不合理的主要表現為過度開墾。第2題,要使該地區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結構,積極發展多種農業經營,平原以種植業為主,緩坡適當發展,陡坡植樹造林、改善環境。 答案:1.A 2.D 六、氣候資料圖 讀圖關鍵:先根據氣溫曲線判斷所處的熱量帶,再根據降水的分布特點確定氣候類型,歸納氣候特征。 典例剖析 據下圖四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判斷,正確的是( ) A.A地全年高溫 B.B地全年降水均勻 C.C地冬季高溫少雨 D.D地夏季高溫多雨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氣候類型的特點。A地冬季在2℃左右,夏季在15℃左右,全年溫和。B地夏季多雨,冬季少雨。C地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D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 答案:D 七、地理景觀圖 讀圖關鍵:①判讀景觀圖表示何種地理要素或要說明什么地理現象;②仔細觀察圖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關系,解讀圖示信息的地理意義;③提取與設問相關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作答。 典例剖析 圖20.7 盤羊(圖20.7)是中亞山地特有物種,其主要分布在高寒荒漠地帶,是典型的山地動物。有關盤羊生活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D ) A.水源充足地區 B.地形平坦地區 C.交通便利地區 D.人跡罕至地區 解析:本題以中亞盤羊為情境材料,考查人文地理景觀形成的原因。題干中指出盤羊是中亞山地特有物種,主要分布在高寒荒漠地帶,根據信息判斷該地帶一般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地形較復雜,水源不充足,所以正確選項是D項。 答案:D 八、地理漫畫 地理漫畫多以資源、能源、糧食、人口、環境等重大問題為主題,用來反映人口問題,以及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問題,展示人地關系及其協調途徑。 讀圖關鍵:①抓住主題,提取有效信息,明確漫畫反映的問題;②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后果及危害,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 典例剖析 讀“美麗中國漫畫圖”(圖20.8),完成1~2題。 圖20.8 1.建設美麗中國,下列做法最合適的是( C ) A.移植大樹、古樹,快速綠化城市 B.全面禁用煤炭,確保藍天白云 C.凈化水質,實施休漁制度 D.生活中多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 2.“蘋果大豐收,農民收入高”,下列最適宜蘋果種植的省級行政單位簡稱是( B ) A.桂 B.魯 C.黑 D.藏 解析:該題組以“美麗中國漫畫圖”為情境材料,考查考生人地和諧發展觀。第1題,漫畫“山綠了”,植樹造林、綠化環境,但移植古樹、大樹是不合適的,易造成樹的死亡。“天藍了”適當減少煤炭的燃燒量,但目前沒辦法全面禁用。生活中盡可能不過度包裝,減少環境污染。“水清了”減少水污染,增加生物的多樣性,實施休漁制度、讓魚得以繁衍,所以這種做法最合適的,正確選項是C項。第2題,“民富了”,農民通過栽各種果樹、增加收入,蘋果是暖溫帶水果,桂位于亞熱帶,魯位于暖溫帶,黑位于中溫帶,藏位于高寒區,所以正確選項是B項。 答案:1.C 2.B 對應訓練 (2020·北京市朝陽區二模)2020年5月,中國測量登山隊對珠峰海拔高度進行第三次測量。圖7為測量線路周邊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1~3題。 1.珠穆朗瑪峰( ) A.位于中國和尼泊爾邊界 B.位于北溫帶和中緯度 C.南坡位于中國境內 D.比青藏高原高8800米 2.從珠峰大本營前往珠峰( ) A.一直沿山脊前進 B.一直沿山谷前進 C.一號營地至峰頂最難攀登 D.全程長4000多米 3.測量登山隊員面臨的困難有( ) ①極度嚴寒 ②極度缺氧 ③泥石流頻發 ④特大暴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北美帝王蝶是世界上唯一能進行長途遷徙的蝴蝶。近千萬只的帝王蝶,每年按圖中的路線,一邊飛一邊搜尋一種乳草屬植物,在其上產卵繁殖。整個遷徙過程至少需要4代帝王蝶才能完成。圖20.10為“帝王蝶遷徙路線圖”。據此完成4~6題。 圖20.10 4.帝王蝶長途遷徙周期大致是( A ) A.一年 B.一個月 C.一周 D.一天 5.帝王蝶( C ) A.遷徙途中穿過三個溫度帶 B.遷徙途中翻越了落基山 C.從墨西哥出發,經美國抵達加拿大再返回 D.12月抵達出發地時,已是冰天雪地的冬季 6.科學家發現帝王蝶20年后可能會消失,原因是( B ) ①越冬地的生態環境遭破壞 ②繁殖地的地震、火山等災害頻繁 ③氣候變化使乳草屬植物減少、無法繁殖產卵 ④人為阻斷其遷徙路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讀“沿23.5°緯線地形剖面圖”(圖20.11),完成7~8題。 圖20.11 7.圖中大陸東、西兩側瀕臨的大洋分別是( A ) A.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 8.圖中的高大山脈為( B ) A.落基山脈 B.安第斯山脈 C.大分水嶺 D.喜馬拉雅山脈 9.德國是歐洲西部的大國,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讀圖20.12、圖20.13、圖20.14,完成下列問題。 圖20.12 圖20.13 圖20.14 (1)描述德國的地理位置特點。(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相對位置等方面描述) 緯度在48°N~53°N,位于北溫帶;北臨北海,東北臨波羅的海,西與法國、荷蘭接壤,東與波蘭、捷克接壤,南與瑞士、奧地利相鄰。 (2)首都柏林位于 波德平原 (地形區),德國的地形地勢特征是 以高原、山地、平原為主,高原分布在南部,平原分布在北部,中部是山地,地勢南高北低 。 (3)德國主要的農業部門是畜牧業和 種植 業。德國畜牧業的分布特征是 集中于北部平原 ;從氣候和地形兩方面分析德國畜牧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適合多汁牧草生長,北部平原面積大,草場廣布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