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生產、勞動和經營 復習知識點梳理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1.生產與消費的關系(1)生產決定消費:①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④生產為消費創造(2)消費反作用于生產:①消費是生產的目的。②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③一個新的消費熱點往往能夠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④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2.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意義(1)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2)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3)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后狀態,縮小歷史遺留差距,趕上以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4)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國際地位。3.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4、公有制的實現形式(1)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都是公有制的實現形式。(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體作用。5、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1)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2)國有經濟控制國家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3)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國民經濟發 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4)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第五課 企業與勞動者1.企業的含義(1)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經濟組織。(2)任何所有制性質的企業都有一定的組織形式。企業的組織形式有公司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公司制是現代企業形式。2、公司的含義、類型和組織機構(1)含義:公司是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出資、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2)類型和組織機構3、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1)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2)公司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3)公司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4、企業的兼并與破產的原因及意義5、勞動的意義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勞動是發展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力量。(3)勞動是個人取得收入,獲得生存的謀生手段。6、就業的意義(1)從國家角度看:就業是民生之本,有效的就業能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2)從社會角度看: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使社會生產順利地運轉。(3)從個人角度看: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7、樹立正確的擇業觀①樹立自主擇業觀。根據個人的興趣、專長和條件,自主選擇職業。 ②樹立職業平等觀。各種正當職業的勞動者,都是創造財富所必須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③樹立競爭就業觀。通過勞動力市場競爭,實現自主擇業。④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就業形式多樣化。如自由職業、彈性工作、臨時工、家政服務等就業方式可更加靈活地選擇8、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1)勞動者權利: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2)勞動者權利的維護:自覺履行勞動義務是勞動者維權的基礎。依法簽訂規范的勞動合同是勞動者維權的依據。勞動者 識和權利意識,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通過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第六課 投資的選擇1、儲蓄存款的含義儲蓄存款是指個人將屬于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折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折獲得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2、利息的含義與計算方法(1)含義:利息是銀行因為使用儲戶存款而支付的報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2)利息的計算方法: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利息所得×利息稅率。3、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存款業務(基礎業務)、貸款業務(主體業務,是商業銀行營利的主要來源)、結算業務 除三大業務外,商業銀行還為我們提供債券買賣、代 LI 買賣外匯、代 LI 保險、提供保管箱等服務。4、股票的含義和特點(1)含義: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2)股票的特點:股東的出資不可返還性,除非公司破產清盤或者將股票轉售給第三人;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場上流通買賣 收益的投資方式。5、債券的含義、分類和特點(1)含義:債券是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并到期償還本金。(2)債券的分類和特點:6、商業保險的含義和種類(1)商業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為。(2)商業保險的種類: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A.人身保險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對象。B.財產保險以財產及其有關利益為保 了諸如分紅保險等新險種。C.分紅保險在具有人壽保險的保障功能之外,還可以分配保險公司經營盈余,使投保人的資金保 然屬于人身保險。7、儲蓄、債券、股票、商業保險幾種投資方式的比較知識點精析知識點一、公司的類型例1、甲經營兩年的個人獨資企業由于市場不景氣而破產。對于企業債務,甲應( )A.以個人財產承擔無限責任 B.以注冊資本為限承擔責任C.以法人資產為限承擔責任 D.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答案:A解析:有限責任公司,所有股東均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資本分為金額相等的股份,所有股東均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甲兩者都不是,它承擔的是無限責任。知識點二、股票例2、股票W的票面金額為1元,預期一年后可獲得5%的股息,同期銀行存款年利率為4%,一投資者若以10000元購買力股票W,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理論上最多能購買股票W的數量為( )答案:8000股解析:股票價格=預期股息/銀行利息率。股票的票面金額是1元,但是實際上股票價格是1×(5%/4%)=1.25元。所以10000元只能買8000股。同步練習一、選擇題1.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強調,當前的經濟工作,要堅持擴大內需為主和穩定外需相結合,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以拉動經濟增長。這體現的經濟生活道理是( )A.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通過擴大消費,刺激生產,拉動經濟增長 B.消費決定生產C.生產決定消費,為消費創造動力 D.生產決定人們的消費方式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反作用于生產,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一個新的消費熱點往往能夠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2.要真正啟動國內需求,對于我國的生產者、經營者而言,就需要( )①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②充分發揮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的導向作用,以獨特的眼光挖掘消費市場③誠信經營,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同時頁實現自己的營利④調整產業結構,向高科技進軍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本題運用排除法,調整產業結構,向高科技進軍,不是從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的角度解釋的,故不選。3.促進就業無疑是2011年政府面臨的一大民生考驗,就業已成為2011年所有民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促進就業,措施有( )①大力發展經濟 ②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③國家采取積極的就業政策 ④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A解析:就業問題是民生熱點之一,發展經濟、制定政策、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都是促進就業的措施。4.安全問題,從食品安全到安全生產,都關系著人們的生活。對于安全問題,作為一個企業應該做到的是( )①誠信經營,生產出高質量、安全的商品或提供高質量的服務②積極維護勞動者依法享有的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③積極維護勞動者依法享有的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④國家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C解析:從題目要求出發,對于安全問題,企業的行為應該是什么,很容易得出C。二、非選擇題5.表一近5年我國大學生畢業人數(單位:萬人)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340 408 495 559 611注:目前我國每年新增就業機會大約在900萬個左右,每年新增就業人員約1000萬左右,2008年還有150萬大學生畢業生等待就業。表二、我國2008年的人才供需對比 碩士生及其以上 本科畢業生 大專畢業生用人單位的需要情況 19% 47% 35%勞動力的供給情況 17% 67% 26%注:按照目前我國的統計標準,大專畢業生及其以上的視為人才。表三、對3000名2008年畢業大學生的就業意向調查情況首選地 沿海發達地方 中部城市 西部和北部地區74.8% 25.2% 2%首選單位 傳統的白領 傳統的藍領 新興71% 27% 2%注:我國每年大約有大專以下的農村富余勞動力1.7-2.1億人。解析:①從表一得出,總體就業形勢嚴峻,總供給大于總需求。②從表二得出,勞動力供需結構失衡。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太多,但大學生的就業空間卻很大。本科畢業生的供給過多,專科生的供給不足。③從表三得出,大學生的就業觀念需要轉變。6.一些同學進行對本地有關企業勞動者的問卷調查,獲得以下信息:《勞動合同法》的頒布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廣大普通勞動者的關懷,突出了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立法宗旨,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交納有關保險 勞動者不能按時獲得勞動報酬 勞動者經常被要求額外加班 勞動者被用人單位隨意解雇60.8℅ 46.5℅ 38.3℅ 80.32℅ 27.25℅《勞動合同法》頒布以后,廣大勞動者感到歡欣鼓舞,但同時又有一定的擔憂,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否會真正切實得到維護;企業都感受到了壓力,一是企業以后的用工成本要增加,二是企業的用工自主權受到限制,不像以前那么靈活了。(1)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有什么重要意義?解析:①有利于尊重勞動、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②有利于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③有利于完善勞動保障法律體系,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2)運用所學知識,就解決勞動者和企業所反映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解析:①勞動者要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并自覺履行勞動者的義務;②企業要依法經營,保護勞動者的權益,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③國家有關部門要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依法履行職能,加強對《勞動合同法》實行的督查,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勞資關系的和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