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州市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jiān)測八年級生物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包括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各項中,屬于水螅和渦蟲的共同特征的是A.兩側對稱B.營寄生生活C.有刺細胞D.有口無肛門2.固著在海中礁石上的海葵,宛如艷麗的花朵,被稱為“海中之花”。關于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海葵不是植物,是腔腸動物B.海葵的消化腔有三層C.海葵利用口周的觸手捕捉食物D.海葵的身體呈輻射對稱,有利于其感知各個方向的刺激3.下列有關動物形態(tài)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A.節(jié)肢動物身體分節(jié),且有分節(jié)的附肢B.豬肉絳蟲身體扁平,消化道有口無肛門C.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體外被覆堅硬的外骨骼D.環(huán)節(jié)動物由許多形態(tài)相似的體節(jié)組成4.渦蟲的消化器官包括A.口、咽、腸B.口、小腸C.口、咽和肛門D.口、腸和肛門5.適應性是生物普遍具有的特征。下列關于動物與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習性相適應的特點,不正確的是A.寄生蟲一般生殖器官發(fā)達,具有很強的生殖能力,如華枝睪吸蟲、蛔蟲B.陸地生活的動物有防止體內水分散失的結構,如昆蟲的外骨骼、爬行動物的鱗片或甲C.蚯蚓的體壁和青蛙的皮膚內具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D.魚類的身體左右側扁,大多呈流線型;體內具有脊柱,與水中生活相適應6.蛭是一種環(huán)節(jié)動物,通過吸盤吸附在人的皮膚上,吸食血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蛭身體內有脊柱B.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C.身體由許多體節(jié)構成,呼吸器官是鰓D.醫(yī)學上可以利用蛭素生產抗血栓藥物7.下列中的哪一項與蚯蚓的運動有關A.體表有剛毛B.身體細長C.體表有黏液D.身體上有環(huán)帶8.下列有關生物實驗操作的敘述,正確的是A.用放大鏡觀察蚯蚓的腹面,會發(fā)現(xiàn)朝向身體前端生長的剛毛B.在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時,兩套有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皿要放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C.在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實驗中,要讓小鼠處于饑餓狀態(tài)后,再進行實驗D.觀察酵母菌的實驗中,染色之后可以看到細胞核和淀粉粒都被染成棕黃色9.下面關于軟體動物的敘述,錯誤的是A.在動物界中,種類和數(shù)量處于第二大類群B.身體比較柔軟,有外套膜,運動器官是疣足C.身體比較柔軟,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D.有水生的,也有陸生的10.軟體動物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下列有關軟體動物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身體柔軟是軟體動物的特點,所以體外都需要有貝殼保護B.雙殼類軟體動物靠入水管獲取水里的食物顆粒C.軟體動物身體表面的外套膜,其分泌物都可形成貝殼D.軟體動物有水生的也有陸生的,很多種類都可以食用11.如圖所示,動物的名稱依次是螃蟹、魚、水螅、渦蟲、蜥蜴、家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上述動物可分為兩類,分類的依據(jù)是體溫是否恒定或有無脊柱B.E類由于擺脫了對水的依賴,比兩棲類更能適應陸地生活C.A類動物和環(huán)節(jié)動物共有的特征是身體具有外骨骼D.圖中的生物按照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依次是CDABEF12.在“金蟬脫殼”這個成語中,蟬蛻掉的殼在生物學上稱為A.外套膜B.表皮C.外骨骼D.皮膚13.下列與防止生物體內水分丟失無關的是A.蜥蜴的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B.獅子的體表有毛C.昆蟲的體表有外骨骼D.龜?shù)捏w表有堅硬的甲14.下列關于不同動物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A.鯽魚尾部不僅能產生前進的動力,尾鰭能控制前進的方向B.青蛙的皮膚和肺密布毛細血管,可進行氣體交換,是呼吸器官C.海龜體內受精,陸地產卵,生殖和發(fā)育擺脫了對水的依賴D.家鴿每呼吸一次就在肺和氣囊中各進行一次氣體交換,此為雙重呼吸15.小剛去市場幫媽媽買魚,怎么判斷魚的鮮活程度呢①魚的鰓蓋是否一張一合②鰓絲的顏色鮮紅③魚是否會借助軀干部和尾部的擺動快速游動④魚的鱗片是否完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6.下列有關動物和人類的關系,說法不合理的是A.釘螺是日本血吸蟲的中間寄主B.沙蠶、蚯蚓可用作魚、蝦、蟹的餌料C.吃生魚片、蔬菜沙拉有可能感染寄生蟲病D.毒蛇對人類只有害處17.下列選項中,都屬于兩棲動物的一組是A.烏龜、青蛙B.大鯢、烏龜C.蠑螈、蟾蜍D.鱷魚、蟾蜍18.下列關于動物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有()條。①爬行動物體表的鱗片可以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fā);②扁形動物有口無肛門;③魚的胸鰭和腹鰭可以維持身體平衡;④蚯蚓用濕潤的體壁呼吸;⑤鳥類的呼吸是在肺和氣囊都進行氣體交換;⑥青蛙用鰓和皮膚呼吸;⑦哺乳類和鳥類都是心臟四腔,體溫恒定。A.4B.5C.6D.719.下列屬于恒溫動物的是A.魚類、兩棲類B.爬行類、鳥類C.哺乳類、鳥類D.兩棲類、爬行類20.在研學中,一群同學看到幾只水鳥在水面上游動,還會潛入水底,生物老師告訴他們這是綠頭鴨。依據(jù)鳥足的特征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特點,下列符合綠頭鴨足部形態(tài)特征的是21.動物在自然界中起著重要作用,下列分析對應不正確的是A.利用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這是無污染的‘性物防治”B.利用“蝙蝠的回聲定位”研究出雷達——這是仿生學的應用C.在蔬菜大棚內放養(yǎng)蜜蜂——幫助農作物傳粉D松鼠將松子儲存在地下——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22.在下列各種舉措中,屬于生物防治的是A.夜間在稻田里,用燈光誘殺有害昆蟲B.稻田里養(yǎng)殖青蛙,以消滅害蟲C.用飛機向松林噴灑農藥,消滅害蟲D.組織大批人力捉拿玉米螟23.中醫(yī)藥學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藥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制品類。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中藥蟾蜍和鱉甲來自同一動物類群B.鮑的殼即中藥石決明,烏賊的殼即中藥海螵蛸C.珍珠粉也可入藥D.冬蟲夏草的形成離不開真菌24.細菌和許多真菌“無影無蹤”,但又“無處不在”,人們對它“愛恨交加”,以下關于細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確的是A.所有細菌和真菌都是單細胞生物B.兩者都很微小,都必需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他們的存在C.細菌和真菌必須生活在有氧的環(huán)境中D.細菌和真菌主要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huán)25.下列各組生物中,營寄生生活的是A.生長在木樁上的蘑菇和木耳B.能引起人體扁桃體炎、猩紅熱等疾病的鏈球菌C.能使水果腐爛的枯草桿菌D.能分解動植物遺體的細菌和真菌26.下列關于動物行為的敘述正確的是A.大雁南飛和鸚鵡學舌都是學習行為B.心跳和呼吸都是先天性行為C.先天性行為只受遺傳因素的影響D.學習行為只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27圖中14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間的關系,下列不屬于圖中所示關系的是A.1脊椎動物、2爬行動物、3哺乳動物、4蜥蜴B.1種子植物,2裸子植物、3被子植物、4珙桐C.1孢子子植物、2旅類植物、3藻類植物、4貫眾D.1無脊椎動物、2扁形動物、3節(jié)肢動物、4渦蟲28.右圖是分類等級示意圖,以下理解正確的是A.貓和虎同屬于貓科B.圖中最大的分類單位是科C.狼和犬的相似程度最小D.虎和犬沒有任何親緣關系29.茂名是荔枝之鄉(xiāng),在茂名荔枝就有三月紅、桂味、妃子笑、白糖嬰等品種。這體現(xiàn)了A.基因的多樣性B.生物種類的多樣性C.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D.生物數(shù)量的多樣性30.隨著“南水北調”工程的完成,我國丹江口市的很多陸地被水覆蓋,為了保護這一地區(qū)的珍稀物種,最好的保護措施是A.法制教育和管理B.就地保護C.自然流放D.易地保護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40分)31.(9分)雜技藝術在中國己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漢代稱為“百戲”,隋唐時叫“散樂”,唐宋以后稱為雜技。其中的蹬技項目是由表演者仰臥在小臺上,雙足向上,靠腳的推動將各種輕重器皿改變角度,如圖1。請回答相關問題:(1)關節(jié)是運動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圖2為膝關節(jié)結構模式圖,其中結構1為關節(jié)窩,結構2是,在髕骨、1和2表面均有3(填寫名稱)覆蓋,在運動中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2)要完成圖1所示動作,需通過肌肉的收縮,牽動繞著關節(jié)運動。肌肉的收縮需要能量,能量來自于細胞的作用,發(fā)生在細胞的中。在蹬技表演過程中,需要(一個/兩個/多個)關節(jié)參與。(3)雜技演員能夠通過腳的推動讓物體不停翻轉滾動,這個過程是運動系統(tǒng)在系統(tǒng)的支配下實現(xiàn)的。(4)雜技演員能做超出一般人運動范圍的動作,是因為長期的運動訓練使其關節(jié)結構中的和周圍韌帶的伸展性增強。在訓練過程中,演員也會出現(xiàn)關節(jié)頭從關節(jié)窩中滑脫的現(xiàn)象,稱為32.(11分)動物是繪畫和雕刻藝術中的常客,助人凈化心靈,引人積極向上。齊白石的《蝦》寓意淡泊明志,《蛙聲十里出山泉》讓人無限遐想;宋守友的《九魚圖》象征著吉祥如意;畢加索的《和平鴿》代表著和平溫馨;深圳的《拓荒牛》展示著堅忍不拔。請分析回答:(1)根據(jù)動物體內是否有,將蝦歸為動物。(2)魚在水中自由地游動,鰓和鰓蓋交替張合進行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的協(xié)調作用游泳。(3)和平鴿的前肢變成,用肺呼吸,有輔助呼吸。(4)牛的生殖和發(fā)育特點是,為后代提供了充足的營養(yǎng)和穩(wěn)定的環(huán)境。(5)從動物行為的獲得途徑來看:飛鴿傳書屬于行為,該行為通過環(huán)境作用,由而獲得的行為。蛙鳴叫、魚覓食、鴿育雛、牛反芻等都是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所決定的先天性行為。(6)上述動物中體溫恒定的動物有,學習行為最復雜的動物是33.(10分)如圖為某些微生物的形態(tài)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的(填序號)沒有細胞結構,它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構成。它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2)①與②相比,細胞結構上①沒有;生殖方式上①進行生殖,②在生存條件良好的情況下,一般進行生殖。④的生殖方式是(3)細菌、真菌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城市的污水處理是利用①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這種營養(yǎng)方式稱為異養(yǎng),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對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4)若使用抗生素,能夠抑制圖中(填序號)的生長和繁殖。34.(10分)蜥蜴的尾部受到外界刺激時,能夠自行脫落。斷尾能自主彈跳和扭動,從而轉移捕食者的注意力,為自身逃跑爭取時間。為探究斷尾對蜥蜴運動能力的影響,研究人員選取若干只成體蜥蜴進行下表預處理。然后將每只實驗個體放入一定長度的跑道一端,用毛刷輕輕敲打蜥蜴,使其跑完全程,記錄停頓次數(shù)和最大可持續(xù)距離。實驗分別在300C和240C條件下進行。實驗結果如下圖。(1)四組蜥蜴的雌雄比例應該(2)與甲形成對照的乙組預處理方式A為,與丙形成對照的丁組預處理方式B為(3)分別比較甲乙組、丙丁組,實驗結果為:斷尾的蜥蜴停頓次數(shù),最大可持續(xù)距離,。據(jù)此可得出的結論是。(4)比較兩組實驗還發(fā)現(xiàn),溫度對未斷尾的蜥蜴運動能力也有一定影響。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答案單選題(下列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60分)A綜合題(共4題,除說明外分)(1)關節(jié)頭關節(jié)軟骨(2)骨呼吸線粒體多(3)神經(或神經系統(tǒng))(4)關節(jié)囊(錯字不給分脫臼(錯字不給分)32.(11分)(1)脊柱(寫脊椎不給分)無脊椎(2)鰭(錯字不給分(3)翼氣囊(錯字不給分)(4)胎生、哺乳(5)學習生活經驗和學習(只寫生活經驗或只寫學習,也給1分)遺傳物質(6)和平鴿、拓荒牛(或鴿(全對才給1分,只寫鴿或只寫牛不給分)牛分遺傳物質(只寫DNA不給分)寄生(2)成形的細胞核(或細胞核)分裂出芽孢子生殖(或孢子)(3)分解者物質循環(huán)4.(10分)(1)相同(或一樣)(2)不進行斷尾處理,移入30℃氣候室適應24小時(2分)(其它答案不給分)進行斷尾處理,移入24℃氣候室適應24小時(2分)(其它答案不給分)(3)較多(或多)較短(或短尾會降低蜥蜴的運動能力(2分)(4)乙、丙(或丙、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pdf 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