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石景山區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初一期末試卷生物(考生須知1.本試卷共10頁,共二道大題,42道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在答題卡上準確填寫學校名稱、姓名和準考證號。3.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選擇題、作圖題請用2B鉛筆作答,其他試題請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15每題2分,16-35每小題1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注意將正確選項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1.科學家在東北虎出沒的山林安裝了攝像機用來記錄東北虎的行為,這種研究方法屬于A.觀察法B.實驗法C.比較法D.文獻法2.某課外小組探究“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方案如下表,需要修改的是鼠婦數量光照溫度濕度第1組10只明亮0℃適宜第2組10只陰暗25℃適宜A.鼠婦數量B.光照C.溫度D.濕度3.校園中的玉蘭樹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A.系統B.器官C.組織D.細胞4.下圖為一臺光學顯微鏡鏡盒里的5個鏡頭,①、②、③一端有螺紋,④、⑤一端無螺紋。若要在視野內看到的范圍最大,應選用的鏡頭組合是A.①和⑤B.①和④C.③和⑤D.②和④5.用顯微鏡觀察葉片橫切結構時,材料要薄而透明,主要原因是A.便于蓋上蓋玻片B.不易污染物鏡C.利于用碘液染色D.能讓光線通過6.下圖表示制作臨時裝片時蓋蓋玻片的操作,其中正確的是ABCD7.關于“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A.在載玻片中央滴加生理鹽水B.碘液染色有利于觀察C.應先用低倍鏡進行觀察D.能觀察到細胞壁8.控制物質進出人體肝臟細胞的結構是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質D.細跑核9.大熊貓以竹子為食,二者的細胞中共有的結構是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線粒體⑤細胞核⑥液泡⑦細胞質A.①②⑤⑥B.②④⑤⑦C.②③⑤⑦D.①②③⑥10.草履蟲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能進行光合作用B.在食物泡中消化食物C.能在水中運動D.可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11.關于植物細胞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分裂的過程是甲→丙→乙B.分裂時首先發生變化的是細胞質C.新細胞的遺傳物質與親代細胞相同D.幼苗生長過程中進行該生命活動12.科學家利用胚胎干細胞成功的培育出多種形態結構功能各異的人體細胞,這一過程被稱為A.細胞分裂B.細胞生長C.細胞分化D.細胞變異13.植物體的根尖在生長過程中,前端會不斷的磨損消耗,正常情況下都會得到修復。這與①處的細胞群有關,這一細胞群屬于A.營養組織B.保護組織C.機械組織D.分生組織14.由口腔上皮細胞和心肌細胞分別組成的細胞群是①上皮組織②結締組織③肌肉組織④神經組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下列各圖分別代表番茄植株不同結構層次,請按結構層次由小到大進行排序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16.“桑基魚塘”是一種立體生態農業,魚塘中的塘泥富含有機質,是非常好的肥料,可以為桑樹生長提供A.水B.有機物C.無機鹽D.氧氣17.銀邊天竺葵葉片是常見的實驗材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表皮上的氣孔始終開啟B.銀邊部位細胞中缺乏葉綠體C.葉柄中既有輸導組織也有機械組織D.綠色部位是植物體制造有機物的主要場所18.在溫室大棚里種植農作物時,以下措施不.能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是A.適時適量施肥B.合理密植C.延長光照時間D.降低二氧化碳濃度19.下面所列物質與對應缺乏癥,不.相符的一項是A.鐵——白血病B.維生素B1——腳氣病C.鈣——佝僂病D.維生素A——夜盲癥20.下列營養成分中,不經消化直接被人體吸收的是A.水、脂肪酸、淀粉B.維生素、葡萄糖、無機鹽C.甘油、無機鹽、蛋白質D.氯化鈉、氨基酸、脂肪21.圖示“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實驗步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此實驗操作步驟正確的順序是④①③②B.兩試管中滴加等量的清水和唾液構成對照C.將兩試管置于37℃保溫利于唾液淀粉酶發揮作用D.滴加碘液后可觀察到2號試管中溶液變成藍色22.下圖為消化系統的部分結構,下列關于結構和功能的描述錯.誤.的是A.①是肝臟,是體積最大的消化腺B.②是膽囊,貯存的膽汁能乳化脂肪C.③是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只能消化糖類D.④是小腸,是人體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23.“復合多酶片”是治療消化不良的常用藥。說明書中注明藥物成分為每片含脂肪酶3.3mg和蛋白酶10mg。該藥物的作用與下列消化液功能接近的是A.膽汁B.腸液C.胃液D.唾液24.關于生物的營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菟絲子依靠吸器吸收綠色植物莖中的營養來維持自身生命活動B.絳蟲攝取人體內消化好的營養來維持生命屬于腐生生物C.青霉通過菌絲吸取有機質中的養料供給自身屬于寄生生物D.小雞剛剛破殼而出就可以獨立覓食,因此屬于自養生物25.從同一株植物上剪下兩根長勢相近的枝條,進行如圖處理。將裝置放在適宜條件下,數小時后發現甲裝置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比乙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甲乙裝置的不同之處是有無葉片B.油層可以防止試管內水分蒸發C.數小時后乙裝置液面比甲低D.實驗說明水分可通過葉片散失26.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移栽植物成活的是A.帶土移栽B.選擇光照最強的時候移栽C.剪去部分枝葉后移栽D.選擇陰雨天移栽27.實驗觀察羊的心臟,下列對觀察結果的描述錯.誤.的是A.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B.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C.心室中的血液不能倒流D.右心房連接肺動脈28.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情況時,判斷動脈血管的最佳方法是尋找A.管壁最厚的血管B.血細胞單行通過的血管C.管腔最大的血管D.血流發生分支的血管29.小明感冒,服用感冒沖劑后癥狀緩解。這些藥物的有效成分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最先到達心臟的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30.“右心室→a→b→c→左心房”是人體某一血液循環途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這是人體的體循環途徑B.a代表肺動脈C.b是肺泡外毛細血管網D.c代表肺靜脈31.某些新冠肺炎重癥患者需要氣管插管來輔助呼吸,如下圖所示。為了保證雙肺都能獲得氧氣,氣管插管從患者口腔進入后,依次經過和最終到達的位置是A.咽、喉、氣管B.咽、喉、氣管、支氣管C.咽、食管、氣管D.咽、食管、氣管、支氣管32.吸入的空氣經過呼吸道處理后才進入肺內,下列不.屬于呼吸道對空氣的作用的是A.吸附空氣中的細菌B.濕潤和溫暖空氣C.提高空氣中的氧含量D.阻擋空氣中的灰塵33.肺泡可以與血液發生氣體交換,下列結構特點與此功能無.關.的是A.肺泡數量眾多B.肺泡為單層細胞構成C.肺泡外有毛細血管網D.肺分左、右兩部分34.小宇同學為探究綠色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釋放的氣體成分,設置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甲裝置中有一株長勢良好的綠色植物。下列描述錯.誤.的是A.需將甲、乙兩個裝置一同放在黑暗的環境中B.擠壓甲裝置的塑料袋,澄清的石灰水無變化C.此實驗可以說明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D.植物各個部位的活細胞都能進行呼吸作用35.生活中很多現象和措施應用了呼吸作用的原理,下列措施中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A.農田被淹后及時排澇B.菜園土壤板結后及時松土C.用透氣的瓦盆養花D.收獲的糧食入倉前曬干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50分)36.(5分)在炎熱的夏季,西瓜常被人們作為解熱、消暑的首選水果,請你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熟透的西瓜甜美多汁,其中果汁主要來自于瓜瓤細胞結構中的;種下西瓜種子,又結出了西瓜,決定這種現象的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的中。(2)吃西瓜時,吃進去的瓜瓤屬于組織,吃剩下的瓜皮屬于組織。(3)從構成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看,一個西瓜就是一個。37.(8分)下圖分別為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1中甲燒杯中放入蒸餾水,乙、丙燒杯中均放入與甲等量的且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的蒸餾水。再從同一植物,選取生長旺盛,長勢相同的綠葉,用打孔器在葉片上截取多個相同面積的小圓葉片,再用物理方法抽出小圓葉片中的氣體。然后取等量小圓葉片分別置于甲乙丙三個燒杯的底部。靜置一段時間后,結果如圖1所示。①該實驗通過甲組和乙組作對照,說明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通過兩組作對照,說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是光。②圖2為葉片結構橫切示意圖,據圖分析,乙組裝置中小圓葉片在光下產生了,儲存在葉片組織的空隙中,使葉片上浮。(2)圖3是“綠葉在光下產生淀粉”的實驗過程。①步驟A對植物的處理操作是進行。②步驟C處理的目的是。③經處理后的葉片滴加碘液,可見如F中顯示的a部分變藍色,說明有產生。(3)綜上所述,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是a.將簡單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b.產生的有機物為植物自身提供營養,是人和動物的食物來源c.將太陽光能轉化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d.有機物中的能量是植物、動物和人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38.(10分)為研究植物對水和無機鹽的吸收及運輸,小宇同學利用綠豆幼苗進行實驗。將一株健康綠豆幼苗的根浸泡在稀釋的紅墨水中,一段時間取出,洗去浮色,進行觀察。(1)實驗中用的紅墨水來模擬植物生命活動中所需要的。(2)取綠豆幼苗的根制成臨時裝片,置于顯微鏡下進行觀察。首先觀察到如圖1的清晰視野,進而轉動轉換器換成倍鏡,并調節(填“粗”或“細”)準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呈現圖2視野。視野中可觀察到大量被染成紅色的根毛細胞,可判定此區域為根尖的區。此區域是吸收紅墨水最活躍的部位,原因是。(3)進一步在顯微鏡下觀察綠豆幼苗的莖(圖3),可見莖中[①](導管/篩管)被染紅,是綠豆幼苗莖中運輸紅墨水的通道。(4)觀察綠豆幼苗的葉時,發現葉脈被染成紅色,說明植物運輸紅墨水的方向是。同時將撕取的綠豆幼苗葉表皮置于顯微鏡下觀察,發現葉表皮上分布著許多由細胞構成的氣孔(圖4),是植物進行作用的門戶。(5)通過以上實驗,觀察到綠豆幼苗的根、莖、葉依次被染成紅色,可推測這些結構中的組織是連通的,由此可見植物是一個統一的整體。39.(8分)合理膳食是保證身體正常生長發育的基礎,在日常飲食中我們可以參考“中國居民均衡膳食寶塔”,寶塔中的食物分成五級,下表為營養學家推薦的各級食物每日攝取量的參考數據。“膳食寶塔”的級別食物分類每日攝取量V級油脂類小于25gIV級豆類和奶類100-150gIII級魚、禽、肉、蛋類125-200gII級果蔬類400-750gI級谷類450-500g(1)人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來自(填序號)級的食物。(2)小明刷牙時,牙齦經常出血,到醫院進行診斷,醫生并未給他開藥,而是建議他多攝取表中的(填序號)級的食物。(3)青少年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應該比成年人攝入較多的蛋白質,對應的食物位于第(填序號)級。這些物質最先在消化系統的中被初步消化。(4)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在小腸完成最后的消化和吸收。小腸中有多種消化液,如肝臟分泌的和分泌的胰液都會進入小腸,與腸液一起將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消化,產生的小分子物質進而被吸收。上圖為小腸內壁結構模式圖,據圖分析,請寫出小腸與其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有。(寫出2條,2分)40.(6分)龍眼也稱桂圓是一種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果品,其地域性和季節性十分明顯,除去鮮售之外,必須對其進行貯藏。為探究龍眼適合的貯藏方法,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研究人員測定了龍眼不同溫度下的呼吸作用速率,結果如下表:溫度(℃)3571025呼吸作用速率(CO2mg/Kg·hr)7.98.512.454.386.1由表可知,低溫可以(抑制/促進)龍眼的呼吸作用,且在實驗范圍內,溫度越低,效果越好。但為了達到既保鮮又節省能源減少投入成本的目的,龍眼最佳冷藏溫度是℃。(2)將等量的龍眼分別放入A、B兩個規格大小相同的塑料袋封裝。打開塑料袋上的通氣閥通入氮氣,使袋內氧氣濃度降低,目的是。(3)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了龍眼的保存方法,結果見下表:項目冷藏(0天)A袋(放入氫氧化鈣顆粒)B袋(不放氫氧化鈣顆粒)冷藏17天冷藏40天冷藏17天冷藏40天好果率(%)1001009810095失重(%)000.100.2糖度(%)14.713.813.013.612.0VC(mg/100g)70.6865.3260.7161.8950.58注:氫氧化鈣顆粒作為CO2吸收劑①該實驗設置了個變量,分別是。②實驗結果顯示,貯藏效果最好的是。由此可知,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食用貯藏時間較短的新鮮的水果。41.(8分)同學們在體育健康測試時會進行肺活量的檢測。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氣后盡力呼出的氣體量,受年齡、性別、呼吸肌強弱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注:圖示人體呼吸時胸廓的變化)(1)在測量肺活量時,受試者需要深吸一口氣,此時膈肌和肋間肌處于狀態,胸廓變化如圖所示。肺內氣壓低于外界氣壓,氣體進入肺。吸氣和呼氣運動交替,實現了外界與的氣體交換。(2)當新鮮的空氣進入肺泡后,氧氣可以通過作用進入血液。完成氣體交換后的血液為含氧豐富的血,氧氣最終在細胞內參與有機物的分解,釋放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3)肺泡外壁包裹著豐富的彈性纖維,彈性纖維受損是誘發哮喘的原因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哮喘病人的肺活量會(增大/減小)。(4)肺活量常用作評價人體素質的指標,下列措施不.能.提高肺活量的是。A.長跑B.聲樂訓練C.游泳D.長期伏案學習42.(5分)閱讀科普短文,回答問題。白血病又稱血癌。1847年德國著名病理學家魯道夫?魏爾嘯,首次使用“白血病”這個詞,意思是“白色的血液之病”。眾所周知,人的血液顏色是紅色的,其實白血病人也不例外。只是部分白血病患者的白細胞數目是正常人的數百倍,使血液顏色比正常人稍淺。這種病人的血液經過離心靜置分層后,清晰地顯現出厚厚的白色細胞層,這是由于異常白細胞增多的緣故。這些異常白細胞在骨髓中大量產生,進入血液和淋巴系統,浸潤重要臟器和腺體,從而造成這些器官腫大或功能異常。此外,由于骨髓受到嚴重損害,不能繼續制造足夠多其他類型的血細胞,使得整個血細胞群體的平衡遭到嚴重破壞,機體由正常白細胞構成的防御機制也失效,引起多種不良反應。這些異常白細胞被稱為白血病細胞。上世紀70年代,人們發現白血病患者體內有2種不同類型的白血病細胞,一種是占99%的普通白血病細胞,另一種是數量非常少的白血病干細胞。白血病干細胞存在于骨髓中,它們雖然含量極少,但是具有自我更新和不斷增殖的能力,能產生大量普通白血病細胞,對身體造成極大危害。目前,白血病的治療方式主要有靜脈化療和骨髓移植等。靜脈化療就是通過靜脈輸液的方式將殺滅癌細胞的藥液輸進體內,然而,靜脈化療卻難以根除白血病,因為有白血病干細胞的存在,理論上說,只要殘留一個,就可以“春風吹又生”。骨髓移植是指將正常人的骨髓植入病人的體內,產生3種正常的血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然而做骨髓移植的條件非常苛刻,而且配型很不容易成功,這使得很多白血病患者失去了治愈的可能性。因此人們還在積極探索其他的治療方式。(1)將某位白血病患者的血液加入抗凝劑離心靜置后,出現分層現象,厚厚的白細胞層位于右圖中的第層(填圖中數字)。(2)據材料推測,白血病患者不.可能出現的癥狀有。A.貧血B.抵御疾病能力增強C.肝、脾、淋巴結腫大D.出血不易凝固(3)由材料可知,引起異常白細胞大量增生的原因是患者體內具有。(4)骨髓移植后,其中的造血干細胞除了能夠分裂分化成正常的白細胞之外,還能產生和,使患者3種血細胞的數量和比例恢復正常。(初一生物試卷第10頁(共10頁))石景山區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初一年級期末生物學試卷答案及評分參考ADABDCBA分6.(5分)液泡細胞核保護(3)器官(8分①二氧化碳(CO2)丙②氧綿的葉綠素,避免顏色干淀粉8.(10分)水和無機細成熟根毛數量多,增大了根的吸下至根至保衛蒸騰(作用(3)腸內壁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大了吸收面積;小腸絨毛內密布毛細血管腸絨毛和毛細勺壁都很薄條,每條1分降低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冷藏時CO2(有無氫氧化鈣顆粒袋,冷藏17天(答全給分肺泡(2)擴散動脈(血)能量分(3)白血病干細胞4)紅細胞初一生物學試卷答案及評分參考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京市石景山區2020-2021第一學期初一生物期末試題.docx 北京市石景山區2020-2021第一學期初一生物期末試題答案(PDF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