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固始縣2020-2021學年度上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生物試卷本試卷考試時間50分鐘,滿分5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校園里,樹木又發了新芽,開出了花朵。這體現了生物的特征是:A.需要營養B.能進行呼吸C.能生長繁殖D.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2、用鉛筆輕輕碰觸蝸牛,蝸牛馬上把觸角收了回去,這說明生物具有的特點是:A.能生長B.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能繁殖D.要呼吸3、素有“地球之肺”和“綠色水庫”之稱的生態系統是:A.森林生態系統B.濕地生態系統C.草原生態系統D.城市生態系統4“小蔥拌豆腐”是我們的家常菜,而蔥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顏色不同,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環境因素是:A.水分B.空氣C.溫度D.陽光5、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們生活的環境組成B.生物圈的各組成成分之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密切聯系在一起C.生物所生活的環境是指它周圍的陽光、溫度、水等條件D.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動物和植物6、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步驟是:①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用鑷子撕取實驗材料③用染料給實驗材料染色④蓋上蓋玻片⑤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⑥將實驗材料浸入載玻片上水滴中并展平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⑥④⑤①C.⑤①②⑥④③D.②①⑥④③⑤7、玉米的體細胞中有20條染色體,它的一個體細胞連續分裂兩次后,形成的子細胞數目和子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分別是:A.2個,5條B.2個,10條C.4個,20條D.8個,40條8、下列關于草履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有專門的呼吸器官―表膜B.觀察時,為了限制草履蟲的運動把載玻片上的水吸干C、為了看清其體表上的纖毛,往往將顯微鏡的光圈調大,使光線減弱D.能對刺激作出反應,趨利避害9、下列植物與它所屬類群的匹配錯誤的是:A.海帶—藻類植物B.墻蘚—苔蘚植物、C.蘇鐵—蕨類植物D.大豆—種子植物10、下列關于種子萌發的敘述,正確的是:A.種子在萌發過程中能夠釋放熱量B.土壤能為種子萌發提供其需要的有機物,C.播種前浸種是為了打破種子的休眠,促進其萌發D.不同種子萌發需要的最適溫度相同11、秋季小麥播種后,接著下了一場大雨,結果小麥出苗很少,其主要原因是:A.土壤中空氣不足B.土壤中養分流失C.土壤的溫度過低D.土壤中水分不足12、使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若光線很強,應選用的光圈和反光鏡依次是A.較大的光圈,平面鏡B較大的光圈,凹面鏡C.較小的光圈,平面鏡D較小的光圈.凹面鏡13、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長最快的部位是:A.成熟區;伸長區B.成熟區;分生區C.伸長區;分生區D.根冠;伸長區14、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這三種植物在分類上分別屬于A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B.松是被子植物,竹和梅是裸子植物C.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孢子植物D.松是被子植物,竹和梅是孢子植物15、農業生產上造成玉米果穗“禿頂”、葵花籽??瞻T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開的花較少B.光照強度不足C.傳粉不足D.水、肥料不足16、一株玉米在生長旺盛時,一天要吸收幾千克水,這些水絕大部分用于:A.蒸騰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構成細胞17、園林工人給移栽后的綠化樹“掛吊瓶”,補充水和無機鹽,以提高成活率。“掛吊瓶”的針頭應插人到莖的:A,機械組織B.分生組織C.篩管D.導管18、新疆的西瓜和葡萄都很甜,下列有關解釋錯誤的是:A白天光照強氣溫高,光合作用旺盛,糖類積累得多B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機物不是光合作用制造的C.晚上氣溫低,呼吸作用微弱,有機物分解得少D.是獨特的氣候造就了甜美的新疆瓜果19、我國河南地區的植被類型主要是A.針葉林B落葉闊葉林C.常綠闊葉林D熱帶雨林20、下列觀察實驗中,用放大鏡作為觀察工具的一組是①觀察蝗蟲②觀察葫蘆鮮和腎蕨③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④觀察花的結構⑤觀察葉片的結構⑥觀察雞蛋的結構A.①②④B.①③⑤C.④⑤⑥D.②③⑥二、識圖填空(每題每空1分,共30分)。21、如圖為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圖,請根據圖回答:(1)菜豆種子的胚由_構成:玉米種子的胚由_構成(填標號)(2)大豆種子與玉米、種子的結構相比,大豆種子中沒有。(3)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圖中標號所示部分發育而來.22、(5分)如圖所示植物個體發育不同時期結構層次,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植物由小長大,主要與細胞生長和密切相關.(2)細胞從圖甲到圖乙過程中,細胞內最重要的變化是數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從而確保了親、子代細胞內所含的遺傳物質一樣多.(3)[b]過程叫做細胞的,所形成圖丙所示的四種結構在結構層次上叫做。(4)圖丁所示的植物葉在結構層次上叫做。23、(5分)識別下列概念圖,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名稱:①;②;③;④;⑤。24、(7分)某草原生態系統中各成分之問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1)圖中的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者;(2)生態系統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著能量流動和物質。該生態系統中,兔的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歸根到底來源于(3)圖中①是者,主要是指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4)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草原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相對比較.(5)如果該環境中兔的數量大量減少,在一段時間內草的數量將會25、(9分)下面示意圖中,圖甲中A、B、C表示發生在植物體內的三大生理過程,圖乙為該植物葉肉細胞結構圖,請回答:(1)與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相比,圖乙特有的結構是(用數字表示)(2)圖甲中的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是通過葉片上的進出植物體的.(3)植物生長、細胞分裂等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自于過程[A]所釋放的能量.(4)植物體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1%-5%參與組成植物體和用于維持生理過程,其余絕大部分的水分都通過過程[]散失掉了。(5)植物間作套種、合理密植是為了提高過程[]的效率;這一過程發生在乙圖的[]中。固始縣2020-2021學年度上期期末教學質量監七年級生物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分,共8910識圖填空(每題每空1分,共30分(4分)(1)ABDE;2346(2)胚乳(5分)(1)細胞染色體(3)分化(4)器珠珠被皮果皮4、(7分)(1)生產(9分)3)呼吸作騰作用光合作用;4錄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pdf 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