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隨堂訓練一、單選題1.2019年的香港暴力事件實際上是由美國等反華勢力同“港獨”分子共同策劃的一次有組織、有預謀、有目的的禍港亂港暴亂,香港和大陸是命運與共的兄弟,我們決不允許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這告訴我們()①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振興的根本保證②維護國家統一是香港和大陸人民的根本行為準則③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④一個中國原則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政治基石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規定:在公共場合故意篡改國歌歌詞、曲譜,以歪曲、貶損方式奏唱國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國歌的,由公安機關處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表明()①國家運用專政職能維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切實凈化網絡環境②法律是自由的體現和保障,不能挑戰法律底線、違反公序良俗③公民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要尊重國歌,維護國歌尊嚴④公民要堅持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相結合,自覺維護他人合法權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為此,公民應當()A.增強法治意識,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B.參與社會治理,直接行使管理國家權力C.提升政治素養,完善社會治理制度體系D.完善法律制度,保障自身權益充分實現4.2020年各地繼續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醫療保障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明確指出,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保障范圍,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收益水平明顯提高。我國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①確立了億萬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②表明我國全民的民主具有真實性③是基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的要求④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鮮活體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國》這首家喻戶曉的歌曲響遍了街頭巷尾。據此回答下題。從現階段我國公民和國家的關系角度來看,下列對“我”和“我的祖國"關系的認識,正確的是()①國家應創造條件,讓公民更多地參與國家管理②國家以人民利益為重,滿足公民各種需求③公民要積極履行義務,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④公民要在享受權利的基礎上履行愛國護國義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6.憲法的每一次修正,都是在為社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為改革開放提供制度支持。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規定了有關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等方面的自由權。1954年,全國人大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下簡稱五四憲法)對共同綱領規定的公民權利給予了肯定,并要求國家保障公民實現這些權利和提供必要的物質便利,擴大了共同綱領所規定的憲法權利主體的范圍。現行憲法(簡稱八二憲法)是在五四憲法的基礎上制定的,將公民的基本權利由五四憲法規定的23項擴大到29項;首次將企事業組織的職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歸僑和僑眷等作為憲法權利的主體。八二憲法頒布以來,經過5次修正,形成了52條憲法修正案;其中,在第四次修改時,增加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規定。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我國憲法的制定、修正都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參考答案1.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公民的義務。我們決不允許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說明維護國家統一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義務,也是中華民族振興的重要保證,①③正確;公民的根本行為準則是遵守憲法和法律,②錯誤;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政治基石是四項基本原則,④錯誤。2.答案:B解析:①④選項表述均與題意不符。《國歌法》規定:在公共場合故意篡改國歌歌詞、曲譜,以歪曲、貶損方式奏唱國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國歌的,由公安機關處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表明法律是自由的體現和保障,不能挑戰法律底線、違反公序良俗,也表明了公民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要尊重國歌,維護國歌尊嚴,②③選項正確。選B。3.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公民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公民應該增強法治意識,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A正確;我國公民間接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B錯誤;“完善社會治理制度體系”的主體不是公民,C排除;公民沒有立法權,不能“完善法律制度”,D錯誤。故答案選A。4.答案:D解析:5.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公民和國家的關系。從我國公民和國家的關系角度來看,“我”和“我的祖國”關系應該是一方面,國家應創造條件,讓公民更多地參與國家管理,另一方面,公民要積極履行義務,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①③正確;國家應當滿足公民正當合法的利益需求,而不是各種需求,②錯誤;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履行義務是享有權利的前提和基礎,④錯誤。故答案選B。6.答案:(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憲法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法律地位,是維護公民各項權利的根本法律保障。(2)我國憲法是人民意志的體現。我國憲法的數次修正,都將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內容上不斷充實和完善有關公民權利的規定,表明人民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3)憲法.法律是公民的根本行為準則。我國數次修正憲法旨在保證公民依法享有各項民主權利,滿足人民的法治需求。體現了法律對公民民主權利的尊重和保障,表明人民民主是最廣泛的民主。基本信息名稱《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教學設計執教者張會琴課時1課時教材分析本課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題的內容,是對人民當家作主地位以及民主廣泛性、真實性作進一步的分析。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是通過人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履行的政治性義務體現的,是受憲法保障的;人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履行的政治性義務是民主廣泛性的具體體現。本框下設三目。第一目通過“生活中的政治權利與義務”,情景導入。第二目“神圣的權利莊嚴的義務”是情景分析,是對課程標準相對應內容的分解和分析。教材闡明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是由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因此,權利神圣不容剝奪,義務莊嚴不容推卸,并說明公民的政治權利、義務與政治生活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教材具體介紹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第三目“參與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則”,是對公民政治權利與義務關系認識的深化和升華。本目主要講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三個基本原則。學情分析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強是這個時期學生的顯著特點。而在社會轉型時期,多元社會文化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不容低估,這極大地增強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高中學生對于政治權利和政治性義務已有了一些生活經驗,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對各種事例的分析、比較、鑒別、探究等教學活動,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認同、確信正確的政治觀點教學目標1.通過議題一“防疫抗疫,國家保障權利”明確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權利,其中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通過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和親身參與政治生活的事例,培養關心社會事務和國家大事的意識。2.通過議題二“愛國守法,公民履行義務”,知道應該履行的政治性義務,增強公民責任感、權利意識與義務意識,激發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提高參與政治生活的素養,自覺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3.通過議題三“聚心合力,堅持正確原則”,對權利與義務、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關系的分析,培養和提高辯證思維能力。教學重難點重點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難點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教學方法議題式教學法:總議題: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三個子議題:防疫抗疫,國家保障權利;愛國守法,公民履行義務;聚心合力,堅持正確原則。小組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增強學生的公共參與。自主學習法:回歸課本自主總結歸納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課程導入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播放視頻《2020,這就是我們的答案》教師講授:如果2020是一場考試,你曾寫下怎樣的答案?我們一起欣賞視頻,回憶那些共克時艱的日子。視頻結束后,教師點撥:在共克時艱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豪邁,有頑強不屈的堅守,有患難與共的擔當,有英勇無畏的犧牲,有守望相助的感動。無數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構筑起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正如習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所言: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教師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學習作為中國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權利與義務,并以此為視角分析戰疫故事,感受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學生觀看視頻渲染氛圍,激發興趣。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學習目標】用PPT展示本節課學習目標【課件目錄】用PPT展示本節課課件目錄01:防疫抗疫,國家保障權利材料一:國家主席于2020年8月11日簽署主席令,根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11日下午表決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作出杰出貢獻的人士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授予鐘南山“共和國勛章”,授予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探究:(1)請閱讀課本,自主學習: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2)材料一中的“表決通過”是公民在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嗎?教師點撥:在新聞客戶端、微信微博、朋友圈、QQ群……無數網友記錄著、見證著拼搏鏖戰的一幕幕。什么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瀏覽抗疫期間網民的海量留言,我們讀到了對最美逆行者的感恩致敬、對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強大決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定自信。教師補充:在我國,憲法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但每個公民事實上不可能都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因而,憲法賦予公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公民可以通過選舉,挑選自己滿意和信賴的代表組成國家權力機關,將自己參與國家管理的權力讓渡給這些自己選出的、能夠代表自己意愿的代表,讓他們代表自己行使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包括這樣幾方面的內容:第一,公民有權按照自己的意愿選舉人大代表;第二,公民有被選舉為人大代表的權利;第三,公民可依照法定程序罷免不稱職的人大代表。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是行使國家權力、管理國家事務的基礎和標志,是公民極為莊嚴的政治權利,是人民當家作主的表現。課件展示:材料二:按照有關工作要求,國務院辦公廳在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面向社會征集有關地方和部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責任落實不到位、防控不力、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問題線索,以及改進和加強防控工作的意見建議。在新聞客戶端、微信微博、朋友圈、QQ群……無數網友記錄著、見證著拼搏鏖戰的一幕幕。為抗擊疫情,海門市圖書館聯合超星公司推出疫情相關系列圖書,讓讀者科學認識“新冠病毒”、疫情防護、心理調節等內容。2020年疫情防控以來,北京市公安局共查處編造、傳播涉疫謠言類案件450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33人,行政拘留97人,作其他處理405人。請思考:材料二表明國家保障公民的哪些政治權利?編造、傳播涉疫謠言被查處說明了什么?教師補充:編造、傳播涉疫謠言被查處說明自由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脫離法律的絕對自由,法律是自由的體現和保障,行使自由權利必須在法律范圍內進行。超出法律范圍行使權利,勢必損害他人、集體甚至國家利益。教師點撥:謠言止于智者。堅持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別讓涉疫謠言亂了人心。注意:自由是相對的、具體的、有條件的;有法限制,必須依法行使。02愛國守法,公民履行義務播放視頻《致我們一起走過的2020》展示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第三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第七十七條:任何個人違反相關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探究:(1)請閱讀課本,自主學習:我國公民必須履行哪些政治性義務?(2)上述材料說明我國公民必須履行哪些政治性義務?教師點撥: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贏得世界廣泛贊譽。迅速復工復產,作出巨大貢獻。疫情防控、匹夫有責。作為中國公民我們應該主動履行義務,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遵守憲法和法律。疫情期間應召抗疫,征兵期間應召入伍。做不給國家添亂,有擔當,愿奉獻的時代新人!教師總結:公民的政治性義務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遵守憲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03聚心合力,堅持正確原則課件展示,提出問題:展示材料:中新網北京新聞1月15日電(記者杜燕)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緒宏15日通報:2020年疫情防控以來,北京市公安局共查處妨害傳染病防治類案件6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0人,其中已批準逮捕4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3人;共查處編造、傳播涉疫謠言類案件450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33人,行政拘留97人,作其它處理405人;共查處擾亂正常防疫秩序類案件785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28人,行政拘留513人,作其它處理238人。探究:請閱讀上述材料,結合課本知識,用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分析查處妨害傳染病防治、編造、傳播涉疫謠言、擾亂正常防疫秩序類犯罪的合理性。教師講授: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實施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因為,我國的法律只能反映和體現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不能反映被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所以在立法過程中不能對敵對分子講平等,否則法律就不能成為打擊犯罪、維護社會安定、保證改革開放的有力武器。但在法律執行過程中,對所有公民而言都是平等的,即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我國憲法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這說明,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官官相護、徇私枉法者最終要受到法律的懲罰。學生瀏覽本節課學習目標及目錄。自主學習:帶著問題快速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小組合作,探究問題,代表發言。政治權利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監督權和政治自由。學生總結: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對象、內容、地位,監督權指監督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包括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自主學習:帶著問題快速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小組合作,探究問題,代表發言。學生做筆記:政治自由的內容: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方式,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表現。學生觀看視頻了解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贏得了世界廣泛贊譽。中國在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并迅速實現復工復產,為保障全球供應鏈的循環作出了巨大貢獻。自主學習:帶著問題快速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小組合作,探究問題,代表發言。學生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學生通過仔細閱讀課本初步判斷,嘗試作答。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自主學習:帶著問題快速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小組合作,探究問題,代表發言。學生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明確學習目標及重點難點。通過閱讀課本及材料,培養學生提煉關鍵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通過閱讀課本及材料,培養學生提煉關鍵信息的能力。突破重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閱讀課本,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煉關鍵信息的能力。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發現問題,并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培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煉關鍵信息的能力。學以致用,能夠通過時政熱點分析,增強時事理解。突破重點,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勢,堅持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課堂小結【知識小結】請學生來總結本節課內容。待學生總結完后結合第一課所學內容梳理本課內容。一、公民的政治權利政治權利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監督權政治自由(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 二、公民的政治性義務 ①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②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③遵守憲法和法律。 ④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三、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正確原則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2.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3.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溫故知新。了解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理清知識脈絡,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隨堂訓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規定,2月8日,河南開封尉氏縣公安局對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趙某某(女,29歲)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偵查。經查,趙某某是長期在武漢居住人員,在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1號通告后,于2020年1月23日同其他人自駕車輛從武漢返回,在尉氏縣城居住。2020年1月24日,趙某某到醫院就診,對醫生隱瞞在武漢居住的經歷,對小區物業疫情排查人員多次隱瞞其曾在武漢居住的事實,且不遵守防疫期間相關規定多次外出,在公共場合聚餐,頻繁接觸他人,導致其在尉氏縣居住的住宅小區全面封閉隔離,14人被重點隔離觀察,造成嚴重后果,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查中。探究:閱讀上述材料,請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評析趙某某的行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 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 教學設計-2020-2021學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doc 1.2 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 隨堂訓練-2020-2021學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