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學科考點解析·《經濟生活》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生產、勞動與經營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一.◆測試內容和要求測試內容 能級要求了解 理解 運用1 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2 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3 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 √4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實行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義 √二.◆考點梳理【考點1】生產與消費的關系1.生產決定消費。(1)從根本上講:人們的消費,從根本上講不是由主觀愿望決定的,而是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決定的。(2)主要表現在:①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④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3)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類的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在在和發展的基礎。2.消費反作用于生產,表現在:①只有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了,產品的生產過程才算最終完成。②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③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④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⑤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注意]生產決定消費對象、方式、質量和水平、動力,這四個知識點是從不同側面來說的,不能混淆。【考點2】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1.原因: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是因為:(1)這是由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客觀規律要求(決定)的。(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3)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2.意義:(1)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2)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后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以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3)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4)發展生產力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意義。3.措施:(1)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2)必須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3)必須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4)必須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調整上層建筑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注意]①發展生產力的原因和措施文字量較大,在掌握的時候可以首先把握住其中的關鍵詞,然后通過關鍵詞進行聯想,從而完整地掌握整個問題。a發展生產力的原因:主要矛盾;本質要求。b發展生產力的措施:基本路線;勞動者;科技;改革。②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考點3】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1)范圍: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2)體現:公有制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①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這是就全國而言,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②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注意]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是相互區別,相互聯系的。①從區別來看:公有制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只是公有制經濟的一部分,所以公有制為主體不等于國有經濟為主體。當前國有經濟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整個公有資產仍占優勢,所以不會改變公有制的主體地位。②從聯系來看: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正是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的主要體現之一。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才能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考點4】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實行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義1.內容: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基本經濟制度。2.原因: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所以要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是因為:(1)是由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客觀規律決定的。(2)這一基本經濟制度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3)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3.意義:實踐證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它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態度: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注意]①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不是同步發展。②在回答我國現階段實行這一制度原因時,如果題目中沒有設問回答實行這一制度的意義,則意義的內容也可以作為原因。第五課 企業與勞動者一.◆測試內容和要求測試內容 能級要求了解 理解 運用1 企業的含義 √2 公司的含義及形式 √3 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4 勞動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權利 √5 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的途徑 √二.◆考點梳理【考點1】企業的含義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注意]企業是一個經濟組織,不是國家機關,不是事業單位。【考點2】公司的含義及形式(1)定義:公司是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共同出資,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2)形式:我國法定公司有兩種,即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注意]①企業和公司都是以營利為目的。②企業和公司都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考點3】樹立正確的就業觀(1)正確的就業觀念,是:①樹立自主擇業觀。根據個人的興趣、專長和條件,自主選擇職業。②樹立競爭就業觀。要努力學習,提高技能和素質,積極主動地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③樹立職業平等觀。各種正當職業的勞動者,都是創造社會財富所必須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管從事什么工作,只要腳踏實地,都能有所作為。④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現代市場經濟和信息技術導致就業形式多樣化。諸如自由職業、彈性工作、臨時工、家政服務等就業方式可更加靈活地選擇。還可以通過職業介紹所、媒體廣告、網上人才市場、招聘會等。(2)為什么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①勞動和就業的意義。(略)②我國的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a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b勞動力的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c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暢通。(3)如何解決我國就業問題?①從國家(黨、政府)角度:A.大力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穩定發展,擴大就業總量,這是根本途徑;B.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重點解決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工作;C.引導和促進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企業、民營經濟、各種服務業加快發展,為勞動者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D.加強政策支持和就業指導。a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b拓寬就業、擇業、創業渠道,鼓勵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等多種形式的靈活就業,以企業帶動就業;E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公共就業服務。a鼓勵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b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的就業援助;F完善就業服務體系。a健全勞動力輸出輸入地區協調機制,引導勞動力特別是農民工有序流動;b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c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②從企業角度:A.要自覺利用價值規律,使企業能賺錢、多賺錢和永久賺錢。重要在多賺錢上下功夫,擴大企業規模,增加就業人數。B.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制定合理的用人政策;C.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③從勞動者角度:A.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自主擇業觀、競爭就業觀、樹立職業平等觀和多種就業觀。B.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社會平臺,發揚創業精神,實現自主創業。C.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D.要做到自己的職業選擇與國家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總之,勞動者要發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破除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舊思想、舊習慣,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走向合適的工作崗位。[注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是說各種正當職業的勞動者,都是創造社會財富所必需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要樹立職業平等觀。【考點4】勞動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權利勞動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權利:(1)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2)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3)休息、休假的權利;(4)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5)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6)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7)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8)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考點5】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的途徑1.為什么要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1)實現和維護勞動者權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2)勞動者權益是保障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3)勞動者權益是充分調動和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創造性的保證。2.怎么樣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1)國家:我國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勞動者享有的各項權利,這是勞動者維護合法權益的法律依障。(2)黨和政府:在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擴大就業的同時,規范和協調勞動關系,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3)勞動者:①基礎(前提):自覺地履行勞動者的義務,是獲得權利、維護權益的基礎;②依據: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③途徑: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通過投訴、協商、申請仲裁、申請調解、向法院起訴等途徑加以維護;④注意: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報復;⑤意識:勞動者要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當自己權益受到侵害時,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維護權益,是每個勞動者的正確選擇。(4)用人單位:依法辦事。第六課 投資的選擇一.◆測試內容和要求測試內容 能級要求了解 理解 運用1 儲蓄存款的種類 √2 我國的商業銀行及主要業務 √3 比較儲蓄、債券、股票、商業保險幾種投資理財方式的異同 √二.◆考點梳理【考點1】儲蓄存款的種類1.定義:儲蓄存款是指個人將屬于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折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折或者存單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本金和利息的活動。2.種類:我國的儲蓄主要有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兩大類。(1)活期儲蓄:是儲戶可以隨時存入和提取、不規定存期、存款的金額和次數不受限制的儲蓄方式。(2)定期儲蓄:是事先約定期限、存入后不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的儲蓄方式。【考點2】我國的商業銀行及主要業務1.定義:商業銀行是指經營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并以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2.類別:我國主要的商業銀行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等。3.地位:我國的商業銀行以國家控股銀行為主體,是我國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4.主要業務:①存款業務,它是商業銀行的基礎業務。②貸款業務,它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體業務,是商業銀行營利的主要來源。③結算業務,它是商業銀行為社會經濟活動中發生的貨幣收支提供手段與工具的服務。[注意]①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機關的組成部分,不屬于商業銀行。②儲蓄機構≠商業銀行。【考點3】比較儲蓄、債券、股票、商業保險幾種投資理財方式的異同(1)股票的特點。股票的特點是:①高風險、高收益同在。②出資不可返還性、可流通性。[注意]看教材第49頁,搞清楚“為什么說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方式”?(2)國債、金融債券及企業債券的特點。①債券的含義:債券是一種債務證書,即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并到期償還本金。②國債、金融債券及企業債券的特點:a國債:風險小,利率較其他債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銀行存款利率,流通性強。b金融債券:與企業債券相比違約風險較小,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業債券,但高于風險更小的國債和銀行儲蓄存款,流通性較強。c企業債券:是一種風險大的債券,利率通常高于國債和金融債券,流通性較低。(3)商業保險的含義和種類。①含義:商業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為。②種類:分為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兩大類。a人身保險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對象,如健康險、意外傷害險、人壽險等。b財產保險以財產及其有關利益為保險對象,如汽車保險、運輸保險等。(4)比較儲蓄、債券、股票、商業保險幾種投資理財方式的異同:儲蓄 債券 股票 商業保險區別 特點 便捷 穩健 高風險高收益 規避風險性質 信用行為 債務證書,限期償還 入股憑證 針對風險本身的投資投資收益、風險 獲得利息,安全性最大,但是利率最低 獲得利息,利率高于儲蓄,安全性高于股票,風險介于儲蓄與股票之間,其中國債風險最小、金融債券次之, 風險較大的是企業債券,但相應的其利率也高于國債和金融債券 獲取股息或紅利,以及股票價格上升帶來的差價,收益多少取決于企業經營效益,高收益伴隨高風險 根據保險合同獲得相應的補償,一般在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公司的補償就是投資的回報償還方式 活期或定期償還本息 有明確的還本付息的期限 不退股金,可以轉讓 事故發生后,獲得賠償或保險金相同點 都是投資行為;都有利于國家經濟建設和公民生活,都可以給投資者帶來收益[注意]①生產者擴大生產規模也屬于投資。②一般情況下,幾種投資方式的收益與風險排序如下:儲蓄存款 國債 金融債券 企業債券 股票收益(由低到高) 1 2 3 4 5風險(由低到高) 1 2 3 4 5③債券與儲蓄都償還本息,股票不能退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