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生物試卷第3頁(共8頁))(八年級生物試卷第4頁(共8頁))燕山地區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期末考試生物試卷2021年1月考生須知1.本試卷共8頁,25道選擇,7道大題,滿分70分。考試時間70分鐘。2.在試卷和答題卡上準確填寫學校名稱、姓名和準考證號。3.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4.在答題卡上,選擇題用2B鉛筆作答,其他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8.下列有關人體激素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幼年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B.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會患肢端肥大癥C.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患巨人癥D.成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會患黏液性水腫9.右圖為鑒定骨的成分的實驗,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甲燃燒的是無機物B.乙說明骨中含有柔韌的有機物C.丙處理可以脫去骨中的無機物()甲乙丙丁(準考證號)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5分)(題)1.生物學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A.觀察法和實驗法B.調查法和實驗法(答)C.文獻法和觀察法D.實驗法和分類法(要)2.番茄葉片、果實、根尖分生區細胞結構的共同特點是A.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葉綠體(姓名)(不)B.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內)C.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成熟的大液泡(線)D.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未成形的細胞核、線粒體3.下列器官中含消化酶種類最多的是(封)A.肝臟B.胃C.小腸D.大腸4.形成尿液的基本結構是(班級)(密)A.腎單位B.腎小球C.腎皮質D.腎小囊5.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右圖中形成和排出汗液的結構是A.①B.②C.③D.④6.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是A.神經元B.脊髓(外耳中耳內耳半規管前庭耳蝸鼓膜鼓室聽小骨耳廓外耳道咽鼓管耳的結構)C.神經中樞D.反射弧7.耳機的出現,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耳機“后遺癥”,長期塞耳機,可使一部分人聽力下降,(學校)出現噪聲性耳聾。下列有關描述錯誤的是44A.外界聲波可以引起鼓膜發生機械振動B.機械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導至耳蝸C.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能產生聽覺D.長期戴耳機可能會損傷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D.若實驗前兩魚刺的重量相同,在充分燃燒和浸泡后乙的重量小于丁的重量10.鳥類的受精卵中將來發育成雛鳥的部位是A.卵白B.胚盤C.卵黃D.卵黃膜11.河南周口農業專家賈連東栽培出一條“空中紅薯”走廊,紅薯不是結在土里,而是吊在半空中。賈連東介紹,利用牽牛花母本根系栽培到土壤里,土壤里生出根系,為植株提供充足的水肥,然后利用牽牛花的植株與紅薯苗嫁接生長出的藤蔓,攀附于支架上,在支架上端將嫁接后的藤條壓蔓于營養托盤中生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這種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B.牽牛花做砧木,紅薯苗做接穗C.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的紅薯變異性大D.紅薯生長發育所需的水和無機鹽由紅薯塊根從空氣中吸收12.右圖為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有關描述錯誤的是44A.①為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B.②為DNA,每條染色體上有多條DNAC.③為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④為堿基,不同基因中四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13.血友病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右圖為夫婦攜帶致病基因情況,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兩個女孩一個患病,一個不患病B.兩個男孩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BYC.女孩一定攜帶血友病致病基因D.男孩中患病概率為50%14.下列屬于不可遺傳變異的是4A.男生經常在籃球場打球皮膚變黑B.視覺正常的夫婦生下患色盲的兒子C.太空椒比普通椒體型大D.紅眼果蠅因基因改變,產生白眼果蠅15.下列有關原生生物的描述錯誤的是44A.早期藻類是植物的祖先而不是動物的祖先,原因是具有葉綠體B.中午水綿成團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氣泡附在生物體上C.草履蟲、變形蟲等生命活動都是在一個細胞內完成的D.原生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赤潮和水華,會造成水體嚴重缺氧16.下列有關植物的描述正確的是A.苔蘚植物是多細胞的綠色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B.蕨類植物根莖葉里都出現了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適合于在干燥的陸地上生活C.裸子植物的胚珠裸露,沒有子房壁包被D.雙子葉植物屬于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屬于裸子植物17.細菌和酵母菌都是單細胞生物,有關描述正確的是A.都通過分裂進行生殖B.都是異養,寄生C.都可用于食物發酵D.細胞的結構不同18.下列生物中身體呈輻射對稱的是A.B.C.D.19.下列生物與心臟結構的對應關系錯誤的是(A.B.C.D.)4420.下列有關新冠病毒的描述錯誤的是44A.用光學顯微鏡可以觀察B.由核酸和蛋白質構成C.必須在活細胞內生活D.屬于動物病毒21.每年畢業季燕化附中高三的部分老師會將畢業的藏生送回家中,圖中曲線能正確表示高三老師從北京到西藏后紅細胞數目變化的是(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紅細胞數目)A.B.C.D.22.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的描述錯誤的是44(密)A.水、陽光、空氣、溫度等是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封)B.生物之間不會相互影響C.生物對環境具有適應性(線)D.生物的活動能夠影響環境23.如圖為某人工生態系統中碳流動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內)A.碳元素在各種生物之間的流動形式是CO2(不)B.過程③、④提高了生態系統能量傳遞效率(要)C.適當的提高過程①,抑制過程②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D.農作物固定的能量全部用于人類(答)24.下列生態系統中自我調節能力最弱的是A.苔原生態系統B.森林生態系統C.草原生態系統D.濕地生態系統(題)25.保護生物圈是全人類的責任,下列不屬于保護生物圈措施的是4A.控制人口增長B.防治環境污染C.保護生物資源D.砍伐森林第二部分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5分)26.(6分)傘藻是單細胞藻類,由帽、柄、假根三部分構成,細胞核位于基部假根內。是研究細胞學和遺傳學的好材料,科學家用傘形帽和菊花形帽兩種傘藻做了右圖所示的實驗。請回答:(八年級生物試卷第7頁(共8頁))(八年級生物試卷第8頁(共8頁))(八年級生物試卷第5頁(共8頁))(八年級生物試卷第6頁(共8頁))(1)傘藻的營養方式為。28.(7分)生殖是人類繁殖后代、延續種族體細胞體細胞(2)在遺傳學上傘藻傘形帽與菊花形帽屬于。(3)傘藻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細胞結構是。(4)實驗①中,乙嫁接甲柄后,傘帽的形狀與相同。(5)實驗②中,乙去核移入甲的細胞核后,傘帽形狀與相同。(6)該實驗說明。的重要生命活動。圖1是人體的生殖發育ab過程,請回答:(1)產生a的場所為。c(2)過程①為,其發生在d。(3)若d為女孩,則b的染色體組成為(準考證號)27.(6分)多刺綠絨蒿全草為西藏常用中草藥,具有接骨、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多刺綠。臍靜脈臍帶臍動脈e絨蒿以野生為主,由于其生長環境惡劣及社會用藥需求增長,無法滿足對其需求,研究人員擬對其進行引種馴化,以期進行人工栽培。(答答)(題題)(1)研究人員選取成熟飽滿的野生多刺綠絨蒿種子進行育種時,需要提供等外部條件。(要要)(2)種子休眠是植物適應環境的繁殖策略之一,但給人工馴化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給(4)②發育過程在,其發育過程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及廢物的排出都通過胎盤和臍帶進行,圖2中的e為營養物質交換的場所,從胎盤處獲取母體提供的氧氣、營養物質,母體動脈母體靜脈圖2多刺綠絨蒿人工馴化提供技術支持,研究人員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姓名)(內內)(不不)將多刺綠絨蒿種子粉碎,分成均等兩份,分別加入蒸餾水和乙醇,通過一定的處理,制成濃度為0.1g/mL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備用。(線線)在直徑為20cm的6個培養皿內放2層濾紙,分成三組,分別加入15mL蒸餾水、(封封)15mL0.1g/mL的水提液和15mL0.1g/mL醇提液,小麥種子和白菜種子每皿100粒,放在(班級)(密密)25℃條件下培養,每24小時統計萌發率。每處理重復3次,計算出平均值,結果如下:萌發率培養液種類蒸餾水0.1g/mL的醇提液0.1g/mL的水提液小麥種子96.00%66.33%32.67%白菜種子97.67%57.33%30.33%①實驗研究的問題是。(學校)②由表可知,用多刺綠絨蒿種子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培養的小麥種子和白菜種子的萌發率均用蒸餾水培養的種子,說明多刺綠絨蒿種子內有種子萌發的物質,這種物質更易溶于。③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如果人工種植多刺綠絨蒿,為了提高種子的萌發率,進行育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通過臍靜脈運給胚胎,臍動脈把胚胎發育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質在e處排出,所以在e處完成了(寫出三個器官)等器官的生理功能。臍靜脈中含有的血液成分為血。(花冠柱頭雄蕊花柱花萼筒苞片子房完整的花花的縱剖圖)29.(7分)花生因是在花落以后,花莖鉆入泥土而結果,所以又稱“落花生”。②圖1圖2圖3(1)圖1是花生種子的萌發過程,①是由發育而來;萌發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來自于。(2)圖2為花生花的結構,從圖中可以看出花生的主要傳粉方式是,花生開花授粉后,子房基部子房柄組織的細胞迅速分裂,使子房柄不斷伸長,從枯萎的花萼筒內長出一條果針,果針迅速縱向伸長,果針入土達2~8厘米時,子房開始橫臥,肥大變白,體表生出密密的茸毛,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各種無機鹽等,供自己生長發育所需;子房生長發育所需的有機物來自于。(3)圖3為花生果實,②是由發育而來。發育成該果實的子房內有個胚珠。30.(6分)加拉帕戈斯群島由許多互不相連、彼此獨立的小島組成。1835年,達爾文在該群島發現地雀有13個種,因最初是達爾文發現的,被統稱為達爾文地雀。右圖表示這13種地雀之間的進化關系。(1)從圖中可以看出這些不同種的地雀都是由這一共同祖先進化而來的。它們雖來自共同的祖先,但喙的大小、形狀等性狀存在明顯的差異,這種現象在遺傳學上稱為。(2)大嘴地雀(學名:Geospizamagnirostris)、紅木樹雀(學名:Geospizaheliobates)、素食樹雀(學名:Platyspizacrassirostris)三者中屬于同“屬”不同”種”的是。(3)地雀喙長短的性狀是由控制的。不同的小島上環境不同,如果地雀的喙與之相適應,就能獲得更好的生存和繁殖機會,所以環境在地雀的進化過程中起到了的作用。(4)達爾文地雀的進化是共同作用的結果。31.(7分)克氏原螯蝦俗稱小龍蝦,因肉味鮮美廣受人們歡迎。其攝食范圍廣,包括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動物尸體等,近年來在中國已經成為重要經濟養殖品種。當前克氏原螯蝦稻田養殖即稻蝦綜合種養模式在我國發展迅速。請回答:(1)在稻蝦綜合養殖生態系統中,有各種藻類等浮游植物和多種浮游動物,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是。(2)研究人員為了研究在稻田生態系統中引入克氏原螯蝦后對該生態系統的影響,進行了如下的研究:選取四處研究區域,每個區域劃出等大小的六個田塊,在三個田塊進行稻蝦綜合養殖模式,三個田塊進行水稻單作模式。各田塊稻田耕作、田間管理、32.(6分)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之一,但起源一直成謎。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圖1),被命名為“章氏麒麟蝦”。“麒麟蝦”身體具有明顯的真節肢動物的多種特征,例如硬化的表皮、愈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干和分節的腿肢等,這和真節肢動物中的大附肢類最為接近。但是,它的頭部卻又嵌合了節肢動物祖先類型的形態構造,包括寒武紀怪物“奧帕賓海蝎”特有的五只眼睛,以及寒武紀巨型頂級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研究團隊對“麒麟蝦”化石進行了精細的比較解剖學研究,論證了“奇蝦”和真節肢動物第一對附肢的同源性。結果表明,“麒麟蝦”的演化位置處于“奇蝦”和其它真節肢動物之間,位于真節肢動物的根部(圖3)。像始祖鳥一樣,“麒麟蝦”(密)(封)圖1麒麟蝦化石圖2麒麟蝦復原圖(線)(內)(不)(要)(答)(題)圖3真節肢動物的起源水稻種植和養殖方式基本一致。定期采集水樣測定總氮、總磷的含量,結果如下:①各田塊稻田耕作、田間管理、水稻種植和養殖方式基本一致是為了。②從柱狀圖中可以看出,稻蝦綜合養殖模式比水稻單作模式水體中總氮和總磷的含量,這是因為克氏原螯蝦通過取食和排泄,加快了。因此稻蝦綜合養殖生態系統中水稻的產量可能會水稻單作模式。(3)克氏原螯蝦所獲取的能量是通過傳遞的,這些能量最終來源于。代表了達爾文進化論預言的重要過渡型物種,它架起了從奇蝦演化到真節肢動物的中間橋梁。為解答“節肢動物起源之謎”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證據,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實證。請回答:(1)“麒麟蝦”化石是節肢動物起源的證據。(2)“麒麟蝦”成為過渡型物種的原因是,既具有其祖先的形態構造,“奧帕賓海蝎”特有的和“奇蝦”的;又具有真節肢動物的特征,例如、愈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干和分節的腿肢等。(3)下列生物中與麒麟蝦共同特征最多的是()A.蟋蟀B.渦蟲C.蚯蚓D.蝸牛(4)請根據圖3用“→”表示出大附肢類、麒麟蝦、奧帕賓海蝎、奇蝦、葉足類、環神經動物、緩步動物之間的進化趨勢:。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試卷參考答案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5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BCADDCACBBBDAB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DBDADBCAD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5分)26.(每空1分,共6分)(1)自養(2)相對性狀(3)細胞膜(4)乙(5)甲(6)傘藻傘帽的形狀與傘柄無關,與細胞核有關27.(每空1分,共6分)(1)充足的水份、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寫全給分)(2)①多刺綠絨蒿水提液和醇提液對小麥種子和白菜種子萌發率的影響②低于抑制水③先用水浸泡多刺綠絨蒿的種子,使抑制種子萌發的物質溶解出來28.(每空1分,共7分)(1)卵巢(2)受精作用輸卵管(3)22條常染色體+X(4)子宮肺、小腸、腎臟(全對給分)動脈29.(每空1分,共7分)(1)胚芽子葉(2)自花傳粉分生葉片的光合作用(3)子房壁230.(每空1分,共6分)(1)南美洲地雀變異(2)大嘴地雀和紅木樹雀(3)基因選擇(4)環境、遺傳和變異31.(每空1分,共7分)(1)水稻和浮游植物(或水稻和藻類)(2)①控制單一變量②高物質循環高于(3)食物鏈和食物網太陽光能32.(每空1分,共6分)(1)直接(2)五只眼睛掠食性附肢硬化的表皮(3)A(4)環神經動物→緩步動物→葉足類→奧帕賓海蝎→奇蝦→麒麟蝦→大附肢類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京市燕山區2020-2021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末試題.docx 北京市燕山區2020-2021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末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