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山東濟寧微山一中2012屆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 全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山東濟寧微山一中2012屆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 全科10份

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微山一中2012屆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
物理
一、單項選擇題 (以下每小題有且只有一個正確選項,請將正確答案前的序號填在答題卷的相應表格中,每題3分,共24分.)
1.關于力,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力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
B.只有接觸物體之間才可能有相互作用力
C.把地球上的物體移動到月球上,物體的質量和所受重力變小
D.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也不一定有彈力產生
2.某人騎自行車在平直道路上行進,圖中的實線記錄了自行車開始一段時間內的v-t圖象,某同學為了簡化計算,用虛線作近似處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t1時刻,虛線反映的加速度比實際的大
B.在0-t1時間內,由虛線計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實際的大
C.在t1-t2時間內,由虛線計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實際的大
D.在t3-t4時間內,由虛線計算出的位移比實際的小
3.甲物自高處自由落下,同時乙物自地面以初速v0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若甲、乙同時著地,則甲物原來距地面的高度為( )
A. B. C. D.
4.一個物體在多個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僅使其中的一個力保持方向不變、大小逐漸減小到零,然后又從零逐漸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在這過程中其余各力均不變,則能正確描述該過程中物體速度隨時間變化情況的是圖( )
5.用與豎直方向成θ角(θ<45°)的傾斜輕繩a和水平輕繩b共同固定一個小球,這時繩b的拉力為F1。現(xiàn)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動,使繩b在原豎直平面內逆時轉過θ角后固定,繩b的拉力變?yōu)镕2;再轉過θ角固定,繩b的拉力為F3,則( )
A.F1=F3>F2 B.F1C.F1=F3F2>F3
6.一個靜止的質點,在0-4s時間內受到合外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終在同一直線上,力F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則質點在( )
A.第2 s末速度改變方向
B.第2 s末位移改變方向
C.第4 s末回到原出發(fā)點
D.第4 s末運動速度為零
7.如圖所示A、B兩物體用跨過定滑輪的輕繩相連,A的質量大于B的質量,A放置在水平地板上,與地板的動摩擦因數(shù)恒定,對A施加水平向右的外力F,使A沿地板向右運動,B保持上升。設A受繩的拉力為T,受地面的彈力為N,受摩擦力為f。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T不變,N逐漸增大,f逐漸增大
B.T不變,N逐漸減小,f逐漸減小
C.T逐漸變大,N逐漸變大,f逐漸減小
D.T逐漸減小,N逐漸減小,f逐漸減小
8.如圖所示,一物塊以某一初速度v0沖上一個足夠長的固定粗糙斜面,從A到B所用的時間為t1,到達最高點后沿斜面下滑時,從B到A所用的時間為t2,則兩段時間t1與t2的關系是( )
A.t1=t2 B.t1<t2
C.t1>t2 D.無法確定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個正確選項。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9.如圖所示電路中的變壓器為理想變壓器,S為單刀雙擲開關.P是滑動變阻器R的滑動觸頭,U1 為加在原線圈兩端的交變電壓,I1、I2 分別為原線圈和副線圈中的電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保持P的位置及U1不變,S由b切換到a,則R上消耗
的功率減小
B.保持P的位置及U1不變,S由a切換到b,則I2減小
C.保持P的位置及U1 不變,S由b切換到a,則I1增大
D.保持U1不變,S接在b端,將P向上滑動,則 I1減小
10.將一只蘋果斜向上拋出,蘋果在空中依次飛過三個完全相同的窗戶1、2、3.圖中曲線為蘋果在空中運行的軌跡.若不計空氣阻力的影響,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蘋果通過第1個窗戶所用的時間最短
B.蘋果通過第3個窗戶的平均速度最大
C.蘋果通過第1個窗戶重力做的功最大
D.蘋果通過第3個窗戶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小
11.在如圖所示的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著兩個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的勻強磁場,區(qū)域I的磁場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區(qū)域Ⅱ的磁場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場的寬度均為L,一個質量為m、電阻為R、邊長也為L的正方形導線框,由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t1時 ab邊剛越過GH進入磁場Ⅰ區(qū),此時線框恰好以速度 v1做勻速直線運動;t2時ab邊下滑到JP與MN的中間位置,此時線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勻速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t1時,線框具有加速度a=3gsinθ
B.線框兩次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v1: v2=2:1
C.從t1到t2過程中,線框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
D.從t1到t2,有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12.水平路面上勻速運動的小車支架上有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A、B、C,當小車遇到障礙物D時,立即停下來,三個小球同時從支架上拋出,落到水平面上。已知三小球的高度差相等,即hA-h(huán)B=hB-h(huán)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個小球落地時間差與車速無關
B.三個小球落地時的間隔距離L1和L2的車速無關
C.A、B小球落地的間隔距離L1與車速成正比
D.三個小球落地時的間隔距離L1=L2
13.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光滑圓軌道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徑r=0.4m,最低點處有一小球(半徑比r小很多),現(xiàn)給小球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則要使小球不脫離圓軌道運動,v0應當滿足(g=10m/s)( )
A. B.
C. D.
14.如圖所示,將一個折射率為n的透明長方體放在空氣中,矩形ABCD是它的一個截面,一單色細光束入射到P點,入射角為θ。,則 ( )
A.若要使光束進入長方體后能射至AD面上,角θ的最小值為
B.若要使光束進入長方體后能射至AD面上,角θ的最小值為
C.若要此光束在AD面上發(fā)生全反射,角θ的范圍應滿足
D.若要此光束在AD面上發(fā)生全反射,角θ的范圍應滿足‘
三、填空題(本題共2小題,共14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或根據(jù)要求作答。)
15.(5分)為了測量某一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將該彈簧豎直懸掛起來,在自由端掛上不同質量的砝碼。實驗測出了砝碼的質量m與彈簧長度l的相應數(shù)據(jù),其對應點已在圖上標出。(g=9.8m/s2)
(1) 作出m-l的關系圖線;
(2) 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N/m(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16.(9分)利用圖14-1所示的裝置可測量滑塊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裝有兩個光電門,其中光電門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處,光電門甲的位置可移動,當一帶有遮光片的滑塊自斜面上滑下時,與兩個光電門都相連的計時器可以顯示出遮光片從光電門甲至乙所用的時間t。改變光電門甲的位置進行多次測量,每次都使滑塊從同一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并用米尺測量甲、乙之間的距離s,記下相應的t值;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s(m)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0.950
t(ms) 292.9 371.5 452.3 552.8 673.8 776.4
s/t(m/s) 1.71 1.62 1.55 1.45 1.34 1.22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圖:
(1)若滑塊所受摩擦力為一常量,滑塊加速度的大小、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乙時的瞬時速度、測量值s和四個物理量之間所滿足的關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表中給出的數(shù)據(jù),在圖14-2給出的坐標紙上畫出圖線;
(3)由所畫出的圖線,得出滑塊加速度的大小為=_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四、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計38分.答題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寫出明確的數(shù)值與單位.
17.(10分)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4.5V,內阻r=1,滑動變阻器總阻值=12,小燈泡電阻=12不變,=2.5。當滑片P位于中點,S閉合時,燈泡恰能正常發(fā)光,求:
(1)流過小燈泡的電流;
(2)S斷開時,小燈泡能否正常發(fā)光?如果它正常發(fā)光,滑片P應如何移動?
18.(12分)如圖,質量kg的物體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運動,物體和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已知物體運動過程中的坐標與時間的關系為,。根據(jù)以上條件求:
(1)s時刻物體的位置坐標;
(2)s時刻物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s時刻水平外力的大小。
19.(16分)如圖(a)所示,間距為l、電阻不計的光滑導軌
固定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在區(qū)域I內有方向垂直于斜面的
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在區(qū)域Ⅱ內有垂直于斜面向下
的勻強磁場,其磁感應強度Bt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規(guī)律
如圖(b)所示。t =0時刻在軌道上端的金屬細棒ab從如
圖位置由靜止開始沿導軌下滑,同時下端的另一金屬細棒
cd在位于區(qū)域I內的導軌上由靜止釋放。在ab棒運動到區(qū)
域Ⅱ的下邊界EF處之前,cd棒始終靜止不動,兩棒均與
導軌接觸良好。
已知cd棒的質量為m、電阻為R,ab棒的質量、阻值均未知,
區(qū)域Ⅱ沿斜面的長度為2l,在t=tx時刻(tx未知)ab棒恰進入
區(qū)域Ⅱ,重力加速度為g。求:
(1)通過cd棒電流的方向和區(qū)域I內磁場的方向;
(2)當ab棒在區(qū)域Ⅱ內運動時cd棒消耗的電功率;
(3)ab棒開始下滑的位置離EF的距離;
(4)ab棒開始下滑至EF的過程中回路中產生的熱量。
參考答案;
1-8 DBADADAB 9-14 BC AD AD AC CD BC
15.解析:Ⅰ.(1)如圖所示(2分) (2)0.245~0.280 (3分)
(第13題參考圖)
16.答案:(1) (3分)
(2)圖線如圖所示。(3分)
(3)1.9~2.1(3分)
17.解:(1)當滑片P位于中點時,此時,則AB兩端的電阻,則
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知,,
由部分電路歐姆定律知,,那么
(2)若滑片P不動,則S斷開時,相當于外電阻增大,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知I減小,由知,外電壓必增大,R2的電壓也將增大,故不能正常發(fā)光,要想正常發(fā)光,必須降低R2兩端的電壓,只有降低并聯(lián)電阻,即P只有向下移動。
18解:(1)
即時刻物體的位置坐標為(30,20) (2分)
(2)
當時,
方向與軸正方向夾角為(或滿足;或530)(3分)
物體在軸方向物體做勻速運動,在軸方向物體做勻加速運動。
,沿軸正方向(2分)。
(3)如圖,摩擦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外力與摩擦力的合力使物體加速。
(2分)
,,
根據(jù)牛頓運動定律:,解出
,解出(2分)
(1分)
19.(16分)(1)通過cd棒的電流方向 d→c(2分)
區(qū)域I內磁場方向為垂直于斜面向上(2分)
(2)對cd棒,F(xiàn)安=BIl=mgsinθ所以通過cd棒的電流大小I = (2分)
當ab棒在區(qū)域II內運動時cd棒消耗的電功率P=I2R=(2分)
(3)ab棒在到達區(qū)域II前做勻加速直線運動,a==gsinθ
cd棒始終靜止不動,ab棒在到達區(qū)域II前、后,回路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不變,則ab棒在區(qū)域II中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可得;=Blvt =Blgsinθt x 所以t x= eq \r() (2分)
ab棒在區(qū)域II中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vt=
則ab棒開始下滑的位置離EF的距離h= a t x2+2l=3 l(2分)
(4) ab棒在區(qū)域II中運動的時間t2== eq \r()
ab棒從開始下滑至EF的總時間t= t x+t2=2 eq \r() ε=Blvt =Bl(2分)
ab棒從開始下滑至EF的過程中閉合回路中產生的熱量:Q=εIt=4mglsinθ(2分)
高 考α試≧題+庫21世紀教育網(wǎng)
t
O t1 t2 t3 t4 t
t1
t1
v
o
t
o
t
o
t
o
A. B. C. D.
v
v
v
v
U1
I1
I2
R
P
S
a
b
r
v0
區(qū)域I
區(qū)域Ⅱ
Bt
θ
θ
E
F
(a)
a
b
d
c
t
0
Bt
2B
B
(b)
tx
21世紀教育網(wǎng)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yè)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wǎng)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ǎng)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微山一中2012屆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
生物
一、選擇題(共40題,每題1.5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共60分)
1.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都是多聚體,它們的單體依次是( )
A.葡萄糖、蛋白質、DNA B.蔗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C.葡萄糖、氨基酸、脫氧核苷酸 D.麥芽糖、多肽、核苷酸
2.右圖為不同化學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示意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圖中①為某種化合物的基本單位,則①最可能是核苷酸
B.若②大量積累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則②是磷脂
C.若③為生物大分子,則其徹底水解的產物有4種
D.若④主要在人體肝臟和肌肉內合成,則④最可能是糖元
3.在正常人的血漿中,NaHCO3的含量約為H2CO3含量的20倍。當血漿中的NaHCO3含量減少時,容易形成酸中毒;當血漿中的H2CO3含量減少時,容易形成堿中毒。這一事實說明,無機鹽離子( )
A.能維持血漿的酸堿平衡 B.能維持神經(jīng)肌肉的興奮性
C.能維持血漿的正常濃度 D.是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
4.雞蛋煮熟后,蛋白質變性失活,這是由于高溫破壞了蛋白質的( )
A.肽鍵 B.肽鏈 C.空間結構 D.氨基酸
5.現(xiàn)有102個氨基酸,其中共有氨基102個,羧基107個,則由它們合成的2條肽鏈中的肽鍵、氨基、羧基的數(shù)目分別是( )
A.100、2、2 B.102、1、1 C.100、2、7 D.100、2、6
6.某蛋白質由m條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該蛋白質至少有氧原子的個數(shù)是( )
A.n-m B.n-2m C.n+m D.n+2m
7.在組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幾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這種差異的產生取決于( )
A.兩者的R基組成不同 B.酪氨酸的氨基多
C.兩者的結構完全不同 D.精氨酸的羧基多
8.右圖是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圖,其中a和b分別代表不同分子或離子進出細胞膜的方式,下列對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不同物種的細胞中①、②和③的種類均存在差異
B.免疫抑制藥物可作用于①而使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明顯提高
C.b的運輸方式能體現(xiàn)細胞膜的選擇透性
D.如圖示為小腸上皮細胞膜,則a可代表甘油,b可代K+
9.不同物種動物的精子與卵細胞一般不能自然受精,這與精子和卵細胞膜上的下列哪種物質密切相關(  )
A.糖類 B.磷脂 C.糖蛋白 D.載體
10.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膜蛋白功能的是( )
A.控制著分子和離子出入細胞 B.維持細胞的形態(tài)
C.起生物催化劑的作用 D.起細胞標志物的作用
11.下圖是一種細胞在進行某項生命活動前后幾種生物膜面積的變化圖。請據(jù)圖分析,在此前后過程中不可能發(fā)生( )
A.一定條件下,生物膜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B.mRNA由細胞核到達核糖體
C.合成血紅蛋白
D.線粒體參與過程
12. 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防治日。下列關 于結核桿菌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高倍鏡下可觀察到該菌的遺傳物質分布于具被膜的細胞核內
B.該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動所需要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
C.該菌感染機體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宿主細胞的溶酶體的消化降解
D.該菌的蛋白質在核糖體合成、內質網(wǎng)加工后由高爾基體分泌運輸?shù)较鄳课?br/>13.比較某哺乳動物的胰腺細胞、神經(jīng)細胞、漿細胞,三者( )
A.細胞核中DNA含量差別較大 B.細胞中mRNA、蛋白質種類相同
C.細胞中細胞器的種類差別較大 D.都具有分泌功能
14.下列關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原核生物細胞不含線粒體,不能進行需氧呼吸
B. 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都有核糖體,核糖體是加工蛋白質的主要場所
C. 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D. 真核生物細胞具有細胞膜系統(tǒng)(生物膜系統(tǒng)),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
15.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象。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數(shù)大,③比④放大倍數(shù)小
B.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應選用③,同時提升鏡筒
C.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調節(jié)順序:轉動轉換器→調節(jié)光圈→移動標本→轉動細準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數(shù)最大,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②③⑤
16.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酵母菌有核膜,而固氮細菌沒有核膜 B.酵母菌有細胞膜,而固氮細菌沒有
C.黑藻細胞有線粒體,而藍藻細胞沒有 D.黑藻細胞有內質網(wǎng),而藍藻細胞沒有
17.某研究小組為測定藥物對體外培養(yǎng)細胞的毒性,準備對某種動物的肝腫瘤細胞(甲)和正常肝細胞(乙)進行動物細胞培養(yǎn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利用兩種肝組織塊制備肝細胞懸液時,也可用胃蛋白酶處理
B.細胞培養(yǎng)應在含5%CO2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進行,CO2的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
C.為了防止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細菌的污染,可向培養(yǎng)液中加入適量的抗生素
D.將數(shù)量相等的甲、乙細胞分別置于相同適宜培養(yǎng)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會觀察到甲細胞數(shù)量比乙細胞數(shù)量多
18.科學家用納米技術制造出一種生物導彈,可以攜帶DNA分子注射進入組織中,并通過內吞作用進入細胞中,DNA被釋放出來,進入到細胞核內,最終整合到受休細胞晌染色休中,成為細胞基因的一部分。DNA整合到受體細胞的染色體中的過程屬于:( )
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 C.基因互換 D.染色體變異
19.動物細胞培養(yǎng)與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重要區(qū)別在于 ( )
A.培養(yǎng)基不同 B.動物細胞培養(yǎng)不需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
C.動物細胞可以傳代培養(yǎng),而植物細胞不能
D.動物細胞能夠大量培養(yǎng),而植物細胞只能培養(yǎng)成植株
20.水在生物體及細胞內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物體內的細胞呼吸包括需氧呼吸、厭氧呼吸都會產生水
B.給植物澆灌H2*O,一段時間后,植物體內會出現(xiàn)多種化合物中含有*O
C.水分過多與水分過少對生物新陳代謝活動的影響一樣
D.水作為生成物參與核糖體上進行的生化反應
21.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營養(yǎng)問題,以下觀點錯誤的是( )
A.脂質會使人發(fā)胖,但也是體內不可缺少的成分,需要適量攝入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蛋白質,應該及時補充
C.無糖八寶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類
D.人體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類,因此主食應該是糧食制品
22.右圖表示細胞中4類有機化合物的關系,每個橢圓形代表一類有機物,則列出這4種化合物名稱中最合理的一組是( )
A.①-④:脂質、酶、蛋白質、激素
B.①-④:激素、脂質、蛋白質、酶
C.①-④:酶、蛋白質、激素、脂質
D.①-④:激素、脂質、酶、蛋白質
23.將一個細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來,將其在空氣-水界面上鋪成單分子層,結果測得單分子層的表面積相當于原來細胞膜表面積的兩倍。下列細胞實驗與此結果最相符的是 ( )
A.人的肝細胞 B.蛙的紅細胞 C.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D.大腸桿菌細胞
24.下列敘述中與右圖表示的含義不相符的是( )
A.在油菜種子的成熟過程中,脂肪(甲)和糖類(乙)的含量變化,若在萌發(fā)過程中甲、乙表示的物質則剛好相反
B.某運動員長跑時體內CO2(甲)與O2(乙)的含量變化
C.甲、乙分別表示因CO2濃度驟然降低,某綠色植物體內C3和C5的含量變化
D.光照后葉綠體基粒片層薄膜上ATP(甲)與ADP(乙)的含量變化
25.如果把細胞攪碎,細胞將死亡;如果把病毒攪碎,病毒也將失去活性。這說明( )
A.細胞和病毒失活是因為破壞了它們的化學成分
B.單細胞生物和病毒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很差
C.細胞和病毒被攪拌后都失活,可見兩者的結構特點一致
D.細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結構基礎,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動
26.將用3H標記的尿苷引入某綠色植物細胞內,然后設法獲得各種結構,其中最可能表現(xiàn)有放射性的一組結構是( )
A.細胞核、核仁和中心體 B.細胞核、核糖體和高爾基體
C.細胞核、核糖體、線粒體和葉綠體 D.細胞核、核糖體、內質網(wǎng)和液泡
27.利用紫色的洋蔥外表皮細胞和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下列有關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逐漸發(fā)生質壁分離的過程中,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強
B.該實驗只是觀察了質壁分離和復原現(xiàn)象,沒有設計對照實驗
C.將裝片在酒精燈上加熱后,再觀察質壁分離現(xiàn)象
D.不同濃度蔗糖溶液下發(fā)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復原
28.如圖所示為不同條件下的同種酶促反應速度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影響AB段反應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濃度
B.影響B(tài)C段反應速度的主要限制因子是酶量
C.溫度導致了酶促反應I和Ⅱ的速度不同
D.曲線I顯示,該酶促反應的最適溫度為37℃
29.如圖為研究種子萌發(fā)時呼吸作用類型的實驗裝置。同時關閉活塞,經(jīng)過20min后再觀察紅色液滴移動情況,下列對實驗結果的分析不符合實際的是( )
A.裝置l的紅色液滴向左移動的體積是呼吸作用消耗O2的體積,裝置2的紅色液滴向右移動的體積是呼吸作用釋放CO2和消耗O2的體積之差
B.若裝置1的紅色液滴左移,裝置2的紅色液滴不移動,則說明萌發(fā)的種子既進行需氧呼吸也進行厭氧呼吸
C.若裝置l紅色液滴左移,裝置2紅色液滴不移動,則說明萌發(fā)的種子只進行需氧呼吸
D.若裝置1紅色液滴不移動,裝置2紅色液滴右移,則說明萌發(fā)的種子只進行厭氧呼吸
30.下圖中,如果橫坐標改變,則曲線的變化趨勢最大的是( )
A.①將橫坐標的“光照強度”改為“CO2濃度”
B.②將橫坐標的“溫度”改為“O2濃度”
C.③將橫坐標的“有絲分裂”改為“減數(shù)分裂第二次分裂”
D.④將橫坐標的“溫度”改為“pH”
31. 從理論上講,任何涉及喪失正常細胞的疾病,都可以通過移植由胚胎干細胞分化而來的特異細胞或組織來治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用神經(jīng)細胞治療帕金森綜合征 B.用胰島細胞治療糖尿病
C.用心肌細胞修復壞死的心肌 D.用甲狀腺細胞治療侏儒癥
32.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利用高倍光學顯微境可能觀察到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
B.葉綠體合成的ATP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
C.核糖體是細胞內蛋白質的“裝配機器”,由蛋白質和mRNA組成
D.正在分裂的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內沒有大液泡和葉綠體,但有較多的線粒體和高爾基體
33.下圖表示真核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下列與此相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功能越復雜的生物膜,蛋白質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
B.生物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流動性
C.完成圖中③和④的細胞器分別是內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
D.完成圖中①、②、⑤的細胞器均具有雙層膜結構
34.關于染色體及其DNA分子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DNA分子數(shù)目加倍時,染色體數(shù)目也加倍;②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時,DNA分子數(shù)目也減半;③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時,DNA分子數(shù)目也加倍;④染色體復制時,DNA分子也復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5.右圖為某同學所繪某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在光照強度分別為a、b、c、d時,單位時間內CO2和O2釋放量的變化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光照強度為a時,該細胞不進行光合作用
B.光照強度為b時,該細胞只能進行無氧呼吸
C.光照強度為c時,所對應的柱狀圖是錯誤的
D.光照強度為d時,該細胞的實際光合作用速率為8個單位
36.下列關于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由于生物雌雄個體產生的雌雄配子總數(shù)是相等的,因而甲乙兩個小桶內各裝兩種不同顏色的彩球20個
B.裝彩球的兩個小桶如果是透明的,可能對實驗的結果產生干擾
C.在每次抓取小球時,都應將桶內的小球充分混合
D.每次抓取小球統(tǒng)計后,應將彩球放回原來的小桶內,重復抓取50—100次
37.已知基因A、B、C與它們的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A、B、C分別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且通過酶1、酶2和酶3作用完成下列物質的轉化從而形成黑色素。即無色物質X物質Y物質黑色素。則基因型為AaBbCc的兩個個體交配,出現(xiàn)黑色子代的概率為( )
A.1/64 B.3/64 C.27/64 D.9/64
38. 下圖為某雄性動物體內細胞分裂的一組圖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 )
A.基因的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可發(fā)生在細胞②中
B.①圖中的DNA:染色體=1:1;②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圖
C.細胞①、②、③、④產生的子細胞中均有同源染色體
D.細胞①分裂形成的是體細胞;細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細胞
39.某線性DNA分子含有5000個堿基對(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的產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和b的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該DNA分子中,a酶與b酶的識別序列分別有3個和2個
B.a酶與b酶切出的粘性末端不能相互連接
C.a酶與b酶切斷的化學鍵不相同
D.用a酶切割與線性DNA相同堿基序列的質粒,得到4種切割產物
40.下圖表示某胚胎工程的流程圖。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若該工程表示的是胚胎分割技術,則①可以是卵裂球
B.若該工程表示的是核移植技術,則①的形成不需要卵細胞的參與
C.無論是哪種工程,培養(yǎng)細胞的培養(yǎng)液中都要加入胚胎成纖維細胞
D.②需注射促性腺激素,以達到超數(shù)排卵和同期發(fā)情的目的
二、填空題(共40分)
41.(7分)以下各圖是細胞或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以下各小題:
圖1 圖2 圖 3 圖4
(1)圖1既能傳遞遺傳信息,又能使遺傳信息得以表達的細胞器為 (填標號)。
(2)已知細胞間隙中含有的某種蛋白質,它是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若把提取到的該基因通過基因工程直接導入大腸桿菌內,指導合成的蛋白質不具備正常的功能,可能的原因是 。
(3)根尖的結構如圖2所示。用3H標記的胸腺嘧啶處理根尖,一段時間內檢測放射性,發(fā)現(xiàn)放射性依次出現(xiàn)在分生區(qū)、伸長區(qū)、成熟區(qū),這是因為 。
(4)取根尖分生區(qū)做成裝片,用來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在光鏡下紡錘體清晰可見,此時不可能存在的細胞結構有 。
(5)取小麥根尖經(jīng)解離、染色后制成的臨時裝片,在其分生區(qū)細胞中看不到被明顯染成深色的染色體,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具有圖3膜的細胞器和圖4膜的細胞器依次是 。
(7)圖3和圖4所示的反應,除了產生圖中所示的物質外,同時還能產生 等物質。
42.(11分)圖一表示發(fā)生在高等植物葉肉細胞內的A、B兩項生理作用及相互關系的圖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質,abcdefgh表示生理過程,I~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應階段。圖二表示該葉片CO2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曲線,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若①是[H],③是 。
(2)在圖二丙狀態(tài)時,可以發(fā)生圖一abcdefgh中的 。
圖二中乙~丙時,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3)寫出該植物體細胞中可能存在的形成CO2的生理作用名稱 。
(4)圖一中⑤和⑥代表的物質依次是 。
(5)丙圖表示綠色植物鴨茅(屬禾本科鴨茅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幼葉成折疊狀)相對光合速率(%)與葉齡的關系:
①B點表示               。
②CD段相對光合速率明顯下降的原因是                    。
③光合產物從葉片中輸出的快慢影響葉片的光合速率。若摘除花或果實,葉片光合速率隨之降低的原因是                             。
(6)將某植物體形態(tài)、大小、生理狀況相同的綠葉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h,再用適當?shù)南嗤墓庹丈?h,測其重量變化(假設在光下和黑暗條件下,細胞呼吸消耗有機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數(shù)據(jù)。請分析并回答問題:
組 別 1 2 3 4
溫度/℃ 27 28 29 30
暗處理后重量變化/mg -1 -2 -3 -1
光照后與暗處理前重量變化/mg +3 +3 +3 +1
根據(jù)本實驗所測數(shù)據(jù),該綠葉細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溫度是 ;27℃時綠葉的凈光合速率是 mg/h;30℃時真正光合速率為: mg/h
43.(5分)擬南芥是遺傳學研究的模式植物,某突變體可用于驗證相關的基因的功能。野生型擬南芥的種皮為深褐色(TT),某突變體的種皮為黃色(tt),下圖是利用該突變體驗證油菜種皮顏色基因(Tn)功能的流程示意圖。
(1)與擬南芥t基因的mRNA相比,若油菜Tn基因的mRNA中UGA變?yōu)椋粒牵粒淠┒诵蛄谐蔀椤埃粒牵茫牵茫牵粒茫茫粒牵粒粒茫眨眨粒痢保瑒tTn比t多編碼______個氨基酸(起始密碼子位置相同,UGA、UAA為終止密碼子)。
(2)圖中①應為_______________。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則原因是_____ __。若③的種皮顏色為_____________,則說明油菜Tn基因與擬南芥T基因的功能相同。
(3)假設該油菜Tn基因連接到擬南芥染色體并替換其中一個t基因,則③中進行減數(shù)分裂的細胞在聯(lián)會時的基因為_______ __。
44.(共7分)下圖1是某高等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2是該種雄性動物的不同細胞分裂示意圖,圖3表示圖2細胞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含量的關系。
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1細胞中,能消耗ADP的場所有 (填序號)。
(2)圖2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 ,A細胞的名稱為 。
(3)若圖1表示人體皮膚生發(fā)層細胞,則該細胞可能會發(fā)生圖2中 細胞所示的分裂現(xiàn)象。
(4)圖3中a~c表示染色單體的是 ,Ⅲ對應于圖2中的 細胞,由Ⅲ變化為Ⅳ的原因是 。
45.(10分)Ⅰ.甜菜根尿癥(有人吃了甜菜根后,排出的尿中出現(xiàn)紅色素)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與白化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一個只患甜菜根尿癥的男人與一個只患白化病女人婚配,所生孩子都表現(xiàn)正常。這樣的一個正常孩子長大后與基因型相同的人婚配,在他們所生的后代中:
⑴ 生出表現(xiàn)型正常的孩子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在理論上占______________,不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種。
⑵ 這些表現(xiàn)型正常的個體在理論上占全部子代的_______________。
⑶ 該夫婦的后代中只表現(xiàn)為白化病并且穩(wěn)定遺傳的男孩在理論上占全部子代的______。
Ⅱ.果蠅的眼形有棒眼與圓眼之分,由基因D、d控制;翅形有長翅與殘翅之分,由基因R、r控制。用一對表現(xiàn)型都為圓眼長翅的雌雄果蠅進行雜交實驗,發(fā)現(xiàn)結果與預期不相符。隨后又用這對果蠅進行多次實驗,結果都如右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
⑷ 果蠅的眼形性狀中,顯性性狀是 。眼形和翅形中,屬于伴性遺傳的是 。
⑸ 實驗結果與預期不相符,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 或 的受精卵不能正常發(fā)育成活。
⑹ 圖中F代的圓眼殘翅雌蠅中,純合子所占比值為 。
參考答案:
1-5 CDACC 6-10 CAACB 11-15 CCDDD 16-20 BABAB 21-25 CCDCD
26-30 CADBB 31-35 DDDBC 36-40 ACCAA
41.(7分)(1)4 5 (2)大腸桿菌無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不能對分泌蛋白進行加工和分泌(3)分生區(qū)的細胞在分裂間期利用胸腺嘧啶復制DNA,一部分分生區(qū)細胞分化依次形成伸長區(qū)、成熟區(qū)(4)核仁、核膜 (5)實驗材料未經(jīng)漂洗(6)葉綠體 線粒體(7)ATP
42.(11分)(1)ATP (2) 光照強度
(3)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4)水和丙酮酸
(5)①葉片充分展開時,相對光合速率最大②葉綠素的含量減少、光合酶等酶的活性降低
③光合產物的輸出受阻
(6)29℃(沒寫單位不給分) 4 3
43.(5分)(1)2 (2)重組質粒(重組DNA分子) 重組質粒未導入 深褐色。
(3)TnTnt t
44.(共7分)(1)④⑤ (2)CD(缺一不得分) 次級精母細胞
(3)C (4)b B 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成染色體)
45.(10分)Ⅰ.⑴ 1/9; 3 ⑵ 9/16 ⑶ 1/32
Ⅱ.⑷ 圓眼 眼形
⑸ RRXDXD RRXDXd(這兩空沒有順序性) ⑹ 1/2
高╓考]試。題%庫21世紀教育網(wǎng)


動物細胞培養(yǎng)
胚胎
新個體
21世紀教育網(wǎng)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yè)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wǎng)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ǎng)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微山一中2012屆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
化學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Fe-56 I-127 Na-23 Mg-24 Al-27 K-39 Ca-40 Cu-64
第Ⅰ卷(選擇題,共51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8小題,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同溫同壓下,等體積的兩容器內分別充滿14N16O和13C16O氣體,下列對兩容器中氣體判斷正確的是( )
A.中子數(shù)相同 B.分子數(shù)不同
C.質子數(shù)相同 D.氣體質量相同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導纖維的主要成份是硅
B.常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刻蝕玻璃
C.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燒堿、石灰石、石英
D.實驗室用塑料瓶保存氫氟酸(HF)
3.下列替代過程合理的是( )
A.醫(yī)院用BaCO3 代替BaSO4 作“鋇餐”
B.家庭用食用醋代替CO2來增強漂白粉的漂白性
C.工業(yè)上用電解AlCl3代替Al2O3來冶煉鋁
D.實驗室用Ca(OH)2溶液代替CaCl2溶液來鑒別Na2CO3和NaHCO3
4.下列裝置或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5.下列各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離子有 ( )
A.含有大量 Ba2+的溶液中: HCO3-、 Ag+、 Fe3+、 Cl-
B.滴加甲基橙試液后呈紅色的溶液中: Na+、 CO32-、 K+、 AlO2-
C.由水電離的c (OH- ) = 10-14mol·L-1的溶液中:CH3COO-、C6H5O-、Na+、K+
D.加入鋁粉后產生氫氣的溶液中: NH4 +、 Na+、 NO3- 、Cl-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將先變紅后褪色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和Ca(ClO)2,應密封保存
C.欲除去氯氣中少量氯化氫氣體,可將此混合氣體通過盛飽和食鹽水的
洗氣瓶
D.氯水經(jīng)光照有氣泡逸出,該氣體為HCl
7.標準狀況下,將a L H2和Cl2的混合氣體點燃,充分反應后,將混合氣體通入含b mol NaOH的熱溶液中,氣體恰好被完全吸收,NaOH無剩余,測得反應后溶液中含Cl-、ClO-、ClO3-,則原混合氣體中H2的物質的量為(   )
A.a/2 mol B.(a/22.4-b) mol
C.(a/22.4-b/2) mol D.b/2 mol
8.實驗室里常用“碘錘”的玻璃儀器做碘的升華實驗,該儀器為兩頭密封的玻璃窗,中間帶有一根玻璃短柄。用此儀器進行有關實驗時,具有裝置簡單、操作方便、現(xiàn)象明顯、可反復使用等優(yōu)點。用此儀器不能反復進行的實驗是( )
A.NH4Cl受熱分解的實驗
B.無水CuSO4與膽礬的互變實驗
C.白磷和紅磷(已經(jīng)抽出O2)在一定溫度下相互轉變的實驗
D.KMnO4受熱分解的實驗
9.下列物質反應后一定有+3價鐵生成的是( )
①過量的Fe與Cl2反應;
②Fe與過量稀H2SO4反應后,再向其中加KNO3;
③Fe(NO3)2溶液中加少量鹽酸;
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鹽酸中。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
10.由一種陽離子與兩種酸根離子組成的鹽稱為混鹽。混鹽CaOCl2在酸性條件下可以產生氯氣,下列關于混鹽CaOCl2的有關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該混鹽具有較強的氧化性
B.該混鹽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和-1價
C.該混鹽與鹽酸反應產生1mol Cl2時轉移1mol電子
D.該混鹽的水溶液顯酸性
11. LiAlH4、LiH既是金屬儲氫材料又是有機合成中的常用試劑,遇水均能劇烈反應放出H2,LiAlH4在125℃分解為LiH、H2和Al。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LiH與D2O反應,所得氫氣的摩爾質量為4g/mol
B.1 mol LiAlH4在125℃完全分解,轉移3 mol電子
C.LiAlH4溶于適量水得無色溶液,
則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LiAlH4 + 2H2O = LiAlO2 + 4H2↑
D.LiAlH4與乙醛作用生成乙醇,LiAlH4作還原劑
12.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FeCl3溶液中滴加過量Na2S溶液:2Fe3++S2—═2Fe2++S↓
B.將Na2O2固體投入H218O中:2Na2O2+2H218O=4Na++4OH-+18O2↑
C.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
NH4++Al3++2SO42—+2Ba2++4OH—= Al(OH)3↓+NH3·H2O+2BaSO4↓
D.少量CO2通入苯酚鈉溶液中:2C6H5O—+CO2+H2O = 2C6H5OH+CO32—
13.地殼中鈾的平均含量約為百萬分之2.5,在鈾元素中,用作核燃料的U只占0.724%。鈾濃縮是指提高鈾元素中U的含量,一直為國際社會關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U與U互為同位素
B.可利用U與U化學性質的不同將二者分離
C.利用化學反應把U轉化為U,提高U在鈾元素中的含量
D.U與U互為同素異形體
14.下列有關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白磷、紅磷都是磷元素的單質,它們之間的轉化屬于物理變化
B.地殼中元素含量最高的非金屬是硅、含量最高的金屬是鋁
C.原子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的都是金屬元素
D.元素周期表中,第三縱行元素種類最多;第十四縱行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種類最多
15.下列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①熱穩(wěn)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徑: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結合質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有三個氧化還原反應: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③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
若某溶液中有 Fe2+和I-共存,要除去I-而不影響Fe2+,可以加入的試劑是( )
A.Cl2 B.FeCl3 C.HCl D.KMnO4
17.下列各組物質作用時,反應條件(溫度、反應物用量比)改變,不引起產物種類改變的是( )
A.Na和O2
B.NaOH溶液和CO2
C.Na2O2和CO2
D.NaOH溶液和Ca(HCO3)2溶液
18.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c(H+)=1×10-13mol·L—1的溶液:Na+、Ca2+、SO42-、CO32-
B.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
C.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
D.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46分)
20.(9分) 現(xiàn)有A、B、C、D、E五種強電解質,它們在水中可電離產生下列離子(各種離子不重復)。
陽離子 H+、Na+、A13+、Ag+、Ba2+
陰離子 OH-、C1-、CO32-、NO3-、SO42-
已知:
①A、B兩溶液呈堿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A溶液與E溶液反應既有氣體又有沉淀產生;A溶液與C溶液反應只有氣體產生(沉淀包括微溶物,下同)。
③D溶液與另外四種溶液反應都能產生沉淀; C只能與D反應產生沉淀。
試回答下列問題:
(1) 寫出化學式: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D_________
(2) E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將C溶液逐滴加入等體積、等物質量的濃度的A溶液中,反應后溶液中各種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4)在100mL0.1mol·L-1 E溶液中,逐滴加入35mL 2mol·L-1NaOH溶液,最終得到沉淀物質的量為 mol
21.(9分)工業(yè)上常用鐵質容器盛裝冷濃硫酸。為研究鐵質材料與熱濃硫酸的反應,某學習小組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
(1)將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鐵釘(碳素鋼)放入冷濃硫酸中,10分鐘后移入硫酸銅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觀察,鐵釘表面無明顯變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稱取鐵釘6.0g放入15.0ml濃硫酸中,加熱,充分應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氣體Y。
①甲同學認為X中除Fe3+外還可能含有Fe2+。寫出生成Fe2+所有可能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
若要確認其中有Fe2+,應選用 (選填序號)。
a.KSCN溶液和氯水 b.鐵粉和KSCN溶液
c.濃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學取336ml(標準狀況)氣體Y通入足量溴水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經(jīng)適當操作后得干燥固體2.33g。由于此推知氣體Y中SO2的體積分數(shù)為 。
22.(13分)X、Y、Z、W、L、M六種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X、M的單質在常溫下呈氣態(tài),Y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2倍,Z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W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L的單質晶體熔點高、硬度大,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
(1)L的元素符號為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 。
(2)Y、L、M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由弱到強的順序是 。
(3)Y的最高價氧化物的電子式為 。原子序數(shù)比Y多2的元素的一種氫化物能分解為它的另一種氫化物,此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Z、W各自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可以反應生成鹽和水,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5)R與Y同周期,R的單質分子R2中有3個共價鍵,R與L能形成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其化學式是 。
23.(15分)A、B、C均為中學化學常見的單質,其中一種是金屬,通常狀況下,A為固體,B為黃綠色氣體,C為氣體,其余均為化合物,X是一種常用的具有揮發(fā)性的無氧強酸,E為黑色固體,H為無色液體,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其中某些反應條件和產物已略去)。
(1)寫出:A的化學式 ,F(xiàn)的化學式 。
(2)在反應①~⑦中,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填序號)。
(3)完成:E和X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4)完成H和某種化合物快速制C的化學方程式 ,每生成0.15molC電子轉移 mol。
(5)B蒸氣與過量氨氣混合有白煙及另一種氣體單質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參考答案:
1-5 ADBBC 6-10 CCDCD 11-15 ACADB 16-18 BCB
20. (9分)
(1) Na2CO3 Ba(OH)2 AgNO3 (各1分)
(2)Al3+ + 3H2O Al(OH)3 + 3H+ (2分)
(3)c(Na+)>c(C1-)>c(HCO3-)>c(OH-)>c(H+)>(CO 32-)(2分)
(4) 0.01mol (2分)
21.(9分)
(1)鐵表面被鈍化(1分)
(2)①Fe+2H+=Fe2++H2↑(1分) Fe+ 2Fe3+=3Fe2+ (1分) d(2分)
②SO2+Br2+2H2O = 2HBr+H2SO4(2分) 66.7%(2分)
22.(13分)(1)Si(1分) 第三周期第ⅦA族(2分)
(2)H2SiO3 < H2CO3 < HClO4 (2分)
(3) (2分) 2H2O2 ===== 2H2O + O2↑(或其他合理答案) (2分)
(4)Al(OH)3 + OH-=== AlO2-+ 2H2O (2分) (5)Si3N4 (2分)
23.(15分)(1)Fe(1分) KSCN(或NH4SCN)(1分) (2)③⑥(2分)
(3)Fe3O4+8H+=Fe2++2Fe3++4H2O(3分)
(4)2Na2O2+2H2O=4NaOH+O2↑(3分) 0.3(2分) (5)3Cl2+8NH3=6NH4Cl+N2(3分)
高ο考!試。題|庫21世紀教育網(wǎng)
+A

+B

A 加熱 ⑦
X


點燃

B
A
C
E
G
D
H
F

紅色
液體
MnO2
21世紀教育網(wǎng)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yè)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wǎng)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ǎng)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微山一中2012屆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
政治
一、單項選擇(共30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 引起價格變動和差異的因素很多,導致該鮮花價格到達Q點的原因可能是:①生產企業(yè)的增加 ②時間因素的影響 ③生產利潤的增加 ④文化因素的影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將個人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減除費用(個稅起征點)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時調整了稅率。
表1、表2是個人所得稅調整前后的稅率表。回答第2-3題。
級數(shù)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500元 5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 10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 1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 20
……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 40
9 超過100000元 45;
級數(shù)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1500元 3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7 超過80000元 45
2、 讀表1和表2,可以看出:( )
①它只適用于從我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
②個稅調整使個人收入分配更趨公平合理
③個稅稅率的調整使所有納稅人的稅負下降
④國家通過再分配對勞動者的收入進行調節(ji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如果一個人的月收入是6000元,不考慮其他因素,個稅調整前后其每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分別是:( )
A. 475 元,145 元 B. 600 元,250 元 C. 825 元,645 元 D. 1200 元,1200 元
4、 去年3月22日,北京某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卷心菜價格為1.6元/公斤,同比上漲33%;今年3月22日,這里的卷心菜價格僅為0.85元/公斤,同比下降47%。卷心菜價格的漲跌再次反映了市場調節(jié)存在的固有弊端。下列選項最能體現(xiàn)市場調節(jié)盲目性的是:( )
A. 價格漲跌—聞價而行—可能導致不擇手段、兩極分化
B. 利益驅動—調整生產—可能導致事后調節(jié)、經(jīng)濟波動
C. 有利可圖—追逐利益—可能導致欺行霸市、分配不公
D. 信息不靈—一哄而上—可能導致供求失衡、資源浪費
5、根據(jù)全國人大批準的中央預算,2011年我國城鎮(zhèn)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保險參保率將提高到90%以上,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和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的財政補助標準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中央財政為此安排760億元,比上年增長35.7%。上述財政安排所體現(xiàn)的政府職能是:( )
A.平均分配國民財富 B.提高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
C.維護國家長治久安 D.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6、恩格斯說:“真正推動哲學家前進的,主要是自然科學和工業(yè)的強大而日益迅猛的進步。”“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個時代的發(fā)現(xiàn),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這兩段話是在強調:( )
A.具體科學是哲學發(fā)展的基礎 B.哲學是具體科學知識的總匯
C.哲學指導具體科學研究 D.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
7、關于運動的說法有“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世界的發(fā)展是絕對精神的自我運動”,以上觀點依次屬于
A.辯證法、二元論、客觀唯心主義 B.相對主義、辯證法、主觀唯心主義
C.辯證法、相對主義、客觀唯心主義 D.辯證法、相對主義、主觀唯心主義
8、荒野上一段彎曲的樹根,匠人過而不顧,農人或拾為柴,根雕藝術家得之,如獲至寶。他們對這段樹根認識上的差異表明
A.人的認識受主體因素制約 B.認識對象是由主觀意識創(chuàng)造出來的
C.人們的意識對同一事物的反映必不相同 D.人的認識具有主觀隨意性
9、從古代的“把酒問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號系列對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宮一號”的發(fā)射,太空將逐漸被我們所熟悉。這說明
①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②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是一帆風順的
③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 ④實踐決定認識,認識是實踐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創(chuàng)新型國家不僅是少數(shù)人奉命去創(chuàng)新的國家,也是一個全民參與創(chuàng)新的國家。中國從2006年開始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將達到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21世紀初的水平。這一做法的認識論依據(jù)是:(  )
A.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于實踐
B.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
C.主要矛盾決定和影響事物的發(fā)展
D.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fā)展
11、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日益凸顯,各國都在尋求應對之策。我國科學家研究了氣候變暖條件下熱量資源變化對糧食生產的影響。1981年以來,我國一年兩熟、一年三熟糧食作物種植界限明顯北移,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前者糧食產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該研究為我國合理調整農作物區(qū)域布局提供了科學依據(jù)。這從一個側面表明科學認識:( )
①具有自覺選擇性,能夠透過現(xiàn)象認識本質,化害為利
②具有能動創(chuàng)造性,能夠推測未來,創(chuàng)造理想世界
③能夠揭示事物演化規(guī)律,指導實踐活動,推動社會發(fā)展
④基于實踐活動,體現(xiàn)了主體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 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獨具特質的精神品格,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領城市發(fā)展的內在力量。為進一步增強北京文化軟實力,充分發(fā)揮城市精神的導向、凝聚和激勵作用,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北京精神”提煉培育工作。提煉培育“北京精神”主要是因為:( )
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②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③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如實反映 ④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起積極的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一項由歐洲研究人員發(fā)布的實驗結果稱的實驗距離中,中微子比光速快了60納秒。若該實驗正確,愛因斯坦理論中廣為的“光法超越”將被打破;若超光速存在,則將現(xiàn)代物理學徹底顛覆,人類的物理知識將上升到另一個高度。這說明:( )
A.認識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B.運動是無條件的
C.認識是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統(tǒng)一 D.意識對客觀對象的反映具有主觀性
14、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表明,我國公民平等地 ( )
①享有權利 ②履行義務 ③適用法律 ④制定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10年8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同步開通官方博客、微博與播客,構成三位一體的網(wǎng)絡公共關系平臺,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社情民意,打造“平安北京”。這一舉措( )
①便于市民對市公安局的監(jiān)督 ②強化了市公安局的管理職能
③擴大了公民政治參與的權利 ④拓寬了公民利益訴求的新渠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guī)定,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tǒng)籌,其他社會保險基金逐步實行省級統(tǒng)籌,具體時間、步驟由國務院規(guī)定。這表明 ( )
A、國務院依法獨立行使決定權
B、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是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
C、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關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17、2011年,19個省市對口援疆資金總規(guī)模將超過100億元,以后還會逐步增加。同時,通過轉移支付、專項資金等渠道,中央投入資金規(guī)模將數(shù)倍于對口援疆資金規(guī)模。這種援助( )
①有利于加快新疆發(fā)展、維護新疆穩(wěn)定
②是發(fā)展新疆自治區(qū)經(jīng)濟的根本舉措
③是增強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物質保障
④體現(xiàn)我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表是《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誕生的簡要過程。
2010年4月至7月 中共中央下發(fā)對“十二五”規(guī)劃建議問題的通知,征求全黨意見;起草組召開座談會、專題匯報會,聽取專家意見和有關匯報,起草《建議》稿。
2010年8月至9月 中共中央辦公廳下發(fā)《建議》(征求意見稿),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起草組研究各方面意見和吸收采納情況,對文件進行仔細修改。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召開,溫家寶總理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聽取與會同志意見和建議,經(jīng)修改完善,《建議》獲得全會一致通過
從《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誕生過程可以看出:( )
①中國共產黨堅持群眾路線 ②中國共產黨行使經(jīng)濟管理職能
③國務院接受中國共產黨的監(jiān)督 ④中國共產黨堅持民主科學執(zhí)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9、自古以來,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2010年9月7日,日本海上保安廳在釣魚島海域非法扣押了中國漁船和漁民。對此,中國政府嚴正抗議,并采取了一系列外交和強烈反制措施,最終迫使日方放船放人。中國政府的態(tài)度和行為,說明( )
①互不干涉內政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宗旨
②中國對國際事務發(fā)揮著建設性的作用
③國家的核心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④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我國政府重視并支持普通公民自發(fā)的創(chuàng)新活動,鼓勵向權威挑戰(zhàn)的精神,激勵創(chuàng)新、寬容失敗的社會大環(huán)境正在形成。這表明(  )
A.政府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和文化職能
B.政府堅持依法行政
C.政府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主體
D.民主集中制是國家機構的活動原則
21、2011年4月,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五國在中國三亞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的第三次會晤,就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qū)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的討論,達成廣泛共識。金磚國家合作機制:( )
①以成員國利益完全一致為基礎 ②是建立國際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③是當今時代主題發(fā)展變化的產物 ④是新興市場國家對話合作的平臺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22、針對“拆遷”過程中出現(xiàn)的“暴力拆遷”等問題,國務院制定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草案)》。新條例草案中,用“搬遷”取代了“拆遷”這一概念,“拆遷”將成為歷史。這體現(xiàn)了:( )
①我國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②我國政府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③公民的權利都要受到法律保護 ④公民行使監(jiān)督權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3、在全國政協(xié)十一屆四次會議期間,與會委員提出了許多提案,為黨和政府進行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這表明:( )
A.人民政協(xié)具有國家事務決定權 B.人民政協(xié)是我國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
C.政治協(xié)商制度保證了政府決策的科學化
D.人民政協(xié)具有參政議政、政治協(xié)商的職能
24、在2010年11月召開的坎昆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上,中國代表強調,氣候變化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嚴峻考驗,國際社會必須加強合作,共同應對。這表明:
①氣候問題從根本上說是一個和平問題 ②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③國際關系健康發(fā)展需要協(xié)調國家間的利益 ④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各國都應承擔相同的義務:(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我國之所以要重視社會公平,是因為社會公平( )
①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xiàn) ②有助于協(xié)調人們之間的經(jīng)濟利益,實現(xiàn)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和諧 ③有利于理順國家、企業(yè)和個人三者的分配關系,維護勞動者利益 ④有利于合理調整投資與消費的關系,促進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健康發(fā)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6、觀察漫畫《拿不到》,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
①調控房價是房地產市場的自發(fā)要求
②高房價必然給房地產商帶來高利潤
③房價過高影響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改善
④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fā)展離不開國家調控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27、2011年9月1日起,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正式施行,它將現(xiàn)行的工資、薪金所得費用扣除標準從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上調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
A.表明我國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B.有利于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C.能促進生產的專業(yè)化發(fā)展,體現(xiàn)社會公平
D.可以防止偷稅、騙稅行為的發(fā)生
28、蘋果公司的產品一直站在潮流的尖端,從最初的超大容量MP3播放器ipod,到劃時代的觸屏手機iphone,再到先聲奪人的平板電腦ipad,蘋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人帶來驚喜。蘋果品牌以其時尚、創(chuàng)新、精致吸引著全球無數(shù)粉絲。蘋果公司的成功說明 ( )
① 建立品牌聲譽是公司經(jīng)營的首要目標
② 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對提高企業(yè)競爭力至關重要
③ 公司的成功經(jīng)營需要制定正確的經(jīng)營戰(zhàn)略
④ 企業(yè)成功經(jīng)營需要不斷推出新產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下表列出了我國近六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要精神。回答
2006年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2007年 大力發(fā)展現(xiàn)代農業(yè)
2008年 加強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
2009年 促進農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農民持續(xù)增收
2010年 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
2011年 加快水利改革發(fā)展
六年來中央“一號文件”的主要精神表明( )
①我國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促進經(jīng)濟協(xié)調發(fā)展
②大力發(fā)展農村經(jīng)濟是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
③解決好“三農”問題始終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④促進國民經(jīng)濟平穩(wěn)運行是我國宏觀調控的目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 博鰲亞洲論壇走過了十年的歷程,2011年的論壇主題是“包容性發(fā)展”。
由此可見,實現(xiàn)包容性發(fā)展,應當( )
①尊重各國的價值選擇,共享經(jīng)濟全球化的成果②抓住發(fā)展機遇,主要推動新興經(jīng)濟國家的發(fā)展③轉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推動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④不斷加強國際競爭,推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綜合題(4小題,共40分)
31、“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福建省委、省政府將進一步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努力實現(xiàn)富民強省新跨越。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福建省三次產業(yè)比例變動狀況表(%)
年份 1978 2000 2008
第一次產業(yè) 36.1 16.3 10.7
第二次產業(yè) 42.5 43.6 48.1
第三次產業(yè) 21.4 40.1 41.2
(注:目前,發(fā)達國家的第三產業(yè)產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一般在60%—80%之間)
材料二: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福建省政府將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費熱點,為實現(xiàn)“十二五”末的產業(yè)發(fā)展目標(2015年我省三次產業(yè)比例爭取為:9.5:46.5:44)奠定良好的基礎。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經(jīng)濟信息?(4分)
(2)據(jù)材料一、材料二,分析為實現(xiàn)“十二五”末的產業(yè)發(fā)展目標,福建省政府的各項措施所蘊含的經(jīng)濟生活道理。(6分)
32、商討利比亞政治過渡和經(jīng)濟重建的“利比亞之友”國際會議2011年9月1日在巴黎召開,中國政府代表在會議上發(fā)言, 就利比亞政治過渡和經(jīng)濟重建,中方提出了4點主張:要盡快恢復利比亞局勢穩(wěn)定,這符合利比亞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開啟包容性政治過渡進程。利比亞今后的政治安排要充分照顧不同派別、部族和地域的利益訴求,最大限度地維護利比亞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tǒng)一;尊重利比亞人民的選擇。國際社會應尊重利比亞主權、獨立、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由利比亞人民自主決定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要支持聯(lián)合國在利比亞戰(zhàn)后安排中發(fā)揮主導作用。中方支持在聯(lián)合國主導下,同非盟、阿盟、伊斯蘭會議組織等加強協(xié)調和合作,共同幫助利比亞恢復穩(wěn)定,重建家園。
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的知識,分析我國政府關于利比亞問題提出4點主張的依據(jù)。(8分)
33、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中,為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了七個方面的“不變之變”:科學發(fā)展的主題不變,經(jīng)濟發(fā)展的方式要轉變;經(jīng)濟政策的思路不變,產業(yè)發(fā)展的體系要拓展;社會建設的重點不變,收入分配的關系要調整;文化前進的方向不變,文化產業(yè)的建設要提升;改革開放的國策不變,整體推進的力度要加強;加強黨建的主線不變,科學執(zhí)政的能力要提高;治國方略的大政不變,社會發(fā)展的合力要增強。
請運用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原理加以分析說明。(9分)
34.材料一:現(xiàn)階段我國居民收入差距狀況示意圖
圖一 圖二
材料二:從2010年12月1日起至10日,財政部對部分中央金融企業(yè)負責人的薪酬情況展開專項調查。此次調查對象包括國家開發(fā)銀行、農業(yè)發(fā)展銀行等幾十家中央金融企業(yè)。國家有關方面對央企高管的薪酬規(guī)定是:央企最高一層的高管和最基本的職工之間年薪相差十倍左右,不得超過12倍。
⑴ 圖1、圖2共同反映了我國收入分配中存在什么問題?(2分) 運用《經(jīng)濟生活》知識,談談如何解決這一問題。(6分)
(2)請你談談對“央企最高一層的高管和最基本的職工之間年薪相差十倍左右,不得超過12倍”這一規(guī)定合理性的認識。(7分)
答案:
1-10CCADD ACABA 11-20DACAB DCBDA 21-30CADCC ABCAC
31、(10分)
(1)經(jīng)濟信息: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三次產業(yè)結構呈現(xiàn)出第一產業(yè)比重逐步下降、第二產業(yè)、第三產業(yè)比重上升的特點,產業(yè)結構不斷趨于合理、優(yōu)化(3分);但同發(fā)達國家相比,福建省第三產業(yè)的比重偏低,差距較大。(1分)
(2)經(jīng)濟道理:①財政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經(jīng)濟手段之一,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分)②勞動者在生產力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有利于提高勞動者素質;(1分)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有利于推動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發(fā)展;(1分)④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xiàn)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yè)的出現(xiàn)和成長。(2分)
32、(8分)(只要答出四點依據(jù)即可得滿分)
①主權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我國政府提出要盡快恢復利比亞局勢穩(wěn)定,最大限度地維護利比亞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tǒng)一,就是尊重他國主權的表現(xiàn)。(2分)②積極發(fā)揮聯(lián)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的積極作用。應該堅持聯(lián)合國的宗旨和原則,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問題。(2分)③國家利益是一個國家對外活動的根本出發(fā)點,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中國關于利比亞問題的主張符合我國國家利益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2分)④和平與發(fā)展是時代的主題,中國政府關于利比亞問題的主張順應時代和平與發(fā)展潮流。(2分)⑤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fā)展道路。中國政府的主張符合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標和基本準則。(2分)
33、(9分)
①運動是絕對、永恒的、無條件的,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變化中。世情、國情不斷地變化發(fā)展著,因此,要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路線、方針、政策也需要調整與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經(jīng)濟與社會的又好又快發(fā)展(3分)。②靜止是物質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是相對的、暫時的、有條件的。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科學發(fā)展的主題、經(jīng)濟政策的思路等的不變。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政策的連續(xù)性與穩(wěn)定性,保證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正確方向(3分)。③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做好今后五年工作,要做到“變”與“不變”的有機統(tǒng)一(3分)。
34、 (13分)(1)圖1、圖2共同反映了我國收入分配中存在不公平的問題:城鄉(xiāng)差距、行業(yè)差距都在不斷地拉大。解決這一問題的舉措:①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發(fā)展作為第一要務,大力發(fā)展生產力。②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堅持效率與公平的統(tǒng)一。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國家要加強宏觀調控,運用各種手段,實現(xiàn)社會公平。④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逐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6分)
(2)① 允許央企高管與基層職工的年薪差距是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管理要素參與分配)的表現(xiàn),是堅持效率原則的體現(xiàn)。② 這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是對公民權利、對人才、知識勞動、創(chuàng)造的尊重,有利于讓一切生產要素的活力迸發(fā),有利于讓創(chuàng)造財富的源泉涌流,把蛋糕做大,為實現(xiàn)公平創(chuàng)造物質基礎。③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證,只有將年薪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才能維護勞動者權益,激發(fā)勞動者發(fā)展生產、提高經(jīng)濟效益的積極性,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7分)
高≧考-試γ題$庫21世紀教育網(wǎng)
外國政要眼中的包容性發(fā)展
“包容性覆蓋了所有的面,所以挑戰(zhàn)也很大。一切都已經(jīng)上日程,很緊迫” ——東盟秘書長素林
“我理解的包容性是指像你、像我、像他大家都一起參與進來。”——菲律賓前總統(tǒng)拉莫斯
“我們不再像從前,而是改變經(jīng)濟增長方式,越來越綠色和關注社會”————法國前總理拉法蘭
21世紀教育網(wǎng)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yè)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wǎng)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ǎng)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微山一中2012屆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
英語
第一部分:聽力理解(共兩節(jié),滿分30分)
第一節(jié) (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What was the woman's first job
A.A teacher. B.A secretary. C.A doctor.
2.When did the show begin
A.9:50. B.9:40. C.9:30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doing
A.Enjoying meeting each other.
B.Saying good-bye to each other.
C.Planning to see each other again.
4.Where does the dialogue take place
A.In an office. B.In a clothing shop. C.In the man's house.
5.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night
A.She will stay at home with the man.
B.She will send for a doctor by herself.
C.She will watch the weather forecast.
第二節(jié) (共15小題;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每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題。
6.How does the boy go to school every day
A.By bus. B.By bike. C.On foot.
7.Why didn't the girl go to school by bike
A.Because she hated the heavy traffic.
B.Because she didn't have a bike herself.
C.Because she didn’t like to ride a bike.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題。
8.Where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A.On a highway. B.On a freeway. C.On a road.
9.What was strange about the accident
A.Two people got hurt.
B.The truck turned over.
C.No one was killed.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
10.What does Susan think of her life in New York
A.She doesn't like it at ali.
B.She thinks highly of it.
C.She feels it just so-so,
11.What can we leam about Henry from the dialogue
A.He is heavier than before.
B.He looks younger than ever.
C.He decides to keep on a diet.
12.Why does Susan look younger
A.Because she is more energetic.
B.Because she stays in warm weather.
C.Because she lives a healthier life.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題。
13.Where will the woman plan to work in summer
A.A hotel. B.A market. C.A farm.
14.How long will the woman work in the morning
A.One hour. B.Three hours. C.Four hours.
15.What will the woman prefer to do in her free time
A.Go walking. B.Pick fruits. C.Sell drinks.
16.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in general
A.Part-time jobs. B.Music festivals. C.Summer plans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題。
17.How long will the course run this year
A.Six weeks. B.Seven weeks. C.Eight weeks
18.What was the problem last year
A.Few people wanted to attend.
B.There were too few workers.
C.Nothing to do on rainy days.
19.What will the children do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year
A.They will join in art activities.
B.They will do new outdoor sports.
C.They will attend a talent show.
20.What's important for parents whose children attend the course
A.Attending the American Night with the children.
B.Sending money to Molly as soon as possible.
C.Informing Molly about any food the child cannot eat.
第二部分:詞匯知識運用(共二節(jié),滿分40分)
第一節(jié):單項選擇(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21. When the boiler ______ violently and suddenly that day, several people who had no time to escape were injured, and some were killed.
A. extended B. exploded C. explored D. blew
22. The school ________, which was constructed in two stages and considered the best of its time, provides a place for parties, meetings, and concerts, as well as ball matches.
A. gymnasium B. stadium C. gymnastics D. athletics
23. In the story of Atlanta, I don’t think Hippomenes ______ winning the race because he cheated the princess in the race.
A. reserved B. preserved C. deserved D. responded
24. The new invention made last month would have a variety of ______ in industry.
A. discoveries B. profits C. guidances D. applications
25.I’d love to join your visit to a local museum today, but I’m on a very tight ______ ---- I’ve got a lot of work to do today.
A. schedule B. relief C. budget D. concern
26. Although it was past midnight and most of the guests went back, some young friends ______ in my house, chatting.
A. left B. delayed C. remained D. set off
27. Every time I went to see him I prepared some presents but every time he ignored them, without giving me anything ______.
A. in cash B. in relief C. in charge D. in return
28. Smith has made a fortune this year, but I will say, he is a little too ______ for he won’t make a donation to the survivors in the disaster.
A. reliable B. mean C. selfless D. devoted
29. Ms. Barbara showed ______ patience, kindness and gentleness to us, though many of us were very naughty and troublesome.
A. extreme B. determined C. generous D. frequent
30. The English of 500 years ago wa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English of today. Over time,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even ______ completely.
A. come to an end B. come into being C. break up D. die out
第二節(jié):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每題1.5分,滿分30分)
My classmates called me “the alien”, and they avoided me like the plague(瘟疫). As a young boy, I __31__ from a serious skin disease, which filled my arms with scars. The true __32__ of my condition, however, was social: I lived a life of loneliness.
Doctors predicted that I would never fully recover, but my parents encouraged me to hope for the future, teaching me that my difficulty could be overcome. I therefore took a/an __33___ role in fighting against my disease, trying many medications and herbs, and my health __34__ greatly before I graduated. I realized that my personal __35__ had led to this improvement. I regained self-confidence and made many friends at school.
Years later, __36__ my personal battle against disease, I learned a great deal about __37_ by overcoming difficulties.
I joined the culture club as a special event director. I __38__ a group of six students in organizing various activities. I was the most advanced ESL student among the group, so I considered myself the most capable. But I quickly learned my __39__ while preparing for our first presentation. I was __40__ with my team members and often rejected their __41__. I performed most of their tasks myself, allowing them to __42__ only with small details. As a result, the presentation was not very successful. The setback __43__ me, and I spoke of it to the club’s director. She responded that she __44_ my ability to succeed in the future. This comment filled me with __45__, for I realized that I had never trusted my own team members. _ 46__ they were weak in English, they had many valuable talents. I immediately __47_ my policy, allowing my team members to choose the tasks they desired and to complete them on their own. For our program, we had many meetings, which gave _48_ to many good ideas. Most importantly, the atmosphere among us improved dramatically. We were __49__ and eager to devote time to the program, and I learned what true leadership is.
My experiences__50__ improved my ability to handle challenging situations.
31. A. judged B. suffered C. prevented D separated
32. A. pain B. sign C. value D. meaning
33. A. important B. different C. leading D. active
34. A. developed B. improved C. increased D. removed
35. A. joy B. goal C. will D. life
36. A. over B. like C. for D. in
37. A. ability B. quality C. leadership D. friendship
38. A. taught B. found C. managed D. followed
39. A. mistake B. method C. effort D. right
40. A. satisfied B. familiar C. patient D. strict
41. A. desires B. talents C. ideas D. tasks
42. A. remind B. guide C. show D. help
43. A. discouraged B. disturbed C. encouraged D. educated
44. A. adopted B. admired C. trusted D. tested
45. A. surprise B. delight C. pride D. hope
46. A. As B. If C. Because D. Although
47. A. deleted B. changed C. regretted D. considered
48. A. birth B. hand C. gift D. rise
49. A. crazy B. happy C. successful D. independent
50. A. instantly B. indirectly C. unusually D. undoubtedly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
第一節(jié):(共20小題;每小題2分, 滿分40分)
A
"Grandma, Grandma, tell us a story!" Four darling children sat by my feet, looking up at me expectantly.
Suddenly, we were interrupted by clapping. "Terrific," the director said, stepping up to the stage from the aisle(過道). “Except, could you kids face the audience a bit more "
The kids shifted to face the empty seats, which would be filled in a few days for the church play. "Perfect," the director said. "Now, Grandma, read to your grandchildren." A pang of sadness hit me. If only I could read to my real grandchildren!
I had a granddaughter, but I'd never met her. Sixteen years earlier my son was involved in a relationship that ended badly. But out of it came a blessing: a baby girl named Lena. I hoped to be a grandmother to her-- but shortly after the birth, the mother moved without any address left. Over the years, I asked around town to try and find my son's ex-wife, but it seemed that she didn't want to be found.
I'd just joined this new church a week earlier, and was at once offered the part of Grandma in the play. At least now I could pretend to be a grandma. The rehearsals went well, and finally the day of the show arrived. The performance was great. "You all looked so natural up there," one of my friends said.
Afterward, we went to the church basement for refreshments. I walked over to one of the girls in the play. Rehearsals had been in such a hurry that we never really got to talk. "How's my granddaughter " I joked.
" Fine!" she answered. Just then, someone else walked up and asked the girl her name.
I wasn't sure I heard the girl's answer correctly. But it made me ask her another question. "What's your mother's name "
She told me. I was still in shock. "And what's your father's name " I asked. It was my son.
She'd only started going to that church a week before I did. Since that day of the play, we've stayed close. Not long ago, she even made me a great grandma.
51. What was the author do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A. Telling a story B. Playing a game.
C. Preparing for a play. D. Acting in a movie.
52. Why did the author feel " a pang of sadness" at the words of the director
A. The director's words reminded her of her lost granddaughter.
B. The director's words hurt her badly.
C. She wished that she had a real grandchild.
D. The director wasn't content with her performance.
53. What happened in the church basement after the play
A. The author played a joke on Lena.
B. Lena treated the author as a friend.
C. The author got to know who Lena was.
D. Lena mistook the author for her grandmother.
54. We can infer that when writing the story, the author felt ______.
A. light-hearted B. heartbroken C. confused D. anxious
B
School districts are turning to high-tech solutions-from fingerprint scans to electronic cards – to track kids on school buses and keep them from getting off at the wrong stops. A fingerprint scanning system, approved this month for testing at the Desert Sands district, northeast of San Diego. Students will be scanned as they get on and off the bus.
"Kids get lost. It happens in every school district, every year," says John DeVries, president of Global Biometrics Security, which developed the Biometric Observation Security System (BOSS) that's being tested. It happened Oct. 13 when a Prince George's County (Md.) school employee took a 5-year-old student to the wrong bus and the student got off several blocks from home.
With BOSS, students' fingerprints are scanned and sent to a database. When they get off, they provide a "check out" print. An alarm sounds if the child tries to get off at the wrong place. The fingerprints are not stored, DeVries says. They are converted into a series of numbers that cannot be used to re-create the print, he says.
Margaret Gomez of Palm Springs, Calif., whose daughter, then 6, was let off a bus about a mile from her home three years ago, supports the idea. "Anything is better than what they have in place now."
Other tracking systems include the ZPass from Seattle-based Zonar Systems, which uses a programmed card carried by students or tied to a backpack. It is in about 30 districts, including North Kansas City Schools and Illinois School District 128 in Palos Heights, company executive Chris Oliver says.
Paul Stephens, of the Privacy Rights Clearinghouse in San Diego, says tracking students is reasonable, but the data could fall into unauthorized hands. "What if a child predator was able to get access to this " he says.
55. What is the purpose of schools turning to high-tech solutions
A.To make school buses safer for kids.
B.To prevent kids from getting lost.
C.To help parents locate their missing kids.
D.To save some time for school children.
56.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hird paragraph
A.Students will have to carry a database with them.
B.An alarm will go off every time kids get off
C.The fingerprints will be stored in the database.
D.Students' information can't be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57. What is Margaret Gomez's attitude toward the new solution
A.Supportive. B.Pessimistic. C.Doubtful. D.Worried.
58. What is Paul Stephens mainly concerned about
A.Whether this new solution is reasonable.
B.How this tracking can be accepted by parents.
C.The safety of children's personal information.
D.Who should be authorized access to such information.
C
Humpback whales
Humpback whales are sometimes called performers of the ocean. This is because they can make impressive movements when they dive. The name “humpback”, which is the common name for this whale, refers to the typical curve shape the whale’s back forms as it dives.[] Sometimes the humpback will dive with a fantastic movement, known as a breach. During breaching the whale uses its powerful tail flukes to lift nearly two-thirds of its body out of the water in a giant leap. A breach might also include a sideways twist with fins stretched out like wings, as the whale reaches the height of the breach. A humpback whale breathes air at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through two blowholes which are located near the top of the head. It blows a double stream of water that can rise up to 4 meters above the water. The humpback has a small dorsal fin located towards the tail flukes about two-thirds of the way down its back. Other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include large pectoral fins, which may be up to a third of the body length, and unique black and white spots on the underside of the tail flukes. These markings are like fingerprints: no two are the same. Humpback whales live in large groups. They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complex “songs”. Quick Facts[來源Z§yy§100§k.Com]
Size 14m~18m in length30~50 tons in weight
Living Open ocean and shallow coastline waters
Environ-ment From warm tropical (熱帶的) waters, where they breed, to cold polar waters, where they eat.
Diet Shellfish, plants and fish of small size
Hunting Sometimes in groups, in which several whales form a circle under the water, blowing bubbles that form a “net” around a school of fish. The fish are then forced up to the surface in a concentrated mass.
Current state endangered;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re are about 5000 ~ 7000 humpback whales worldwide.
59. According to Quick Facts, a humpback whale ______.
A. cannot survive in waters near the shore
B. doesn’t live in the same waters all the time
C. lives mainly on underwater plants
D. prefers to work alone when hunting food
60. To make a breach, a humpback whale must ______.
A. use its tail flukes to leap out of the water
B. twist its body sideways to jump high.
C. blow two streams of water D. communicate with a group of humpbacks.
61.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 a humpback whale ______.
A. has its unique markings on it tail flukes
B. has black and white fingerprints
C. gets its name from the way it hunts
D. is a great performer due to its songs
D
Human remains of ancient settlements will be reburied and lost to science under a law that threatens research into the history of humans in Britain, a group of leading archeologists (考古學家) says. In a letter addressed to the justice secretary(律政司司長), Ken Clarke, 40 archaeologists write of their “deep and widespread concern” about the issue. It centers on the law introduced by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in 2008 which requires all human remains unearthed in England and Wales to be reburied within two years, regardless of their age. The decision means scientists have too little time to study bones and other human remains of nation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Your current requirement that all archaeologically unearthed human remains should be reburied, whether after a standard period of two years or a further special extension, is contrary to basic principles of archaeologic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of museum practice,” they write.
The law applies to any pieces of bone uncovered at around 400 dig sites, including the remains of 60 or so bodies found at Stonehenge in 2008 that date back to 3,000 BC. Archaeologists have been granted(同意給予) a temporary extension to give them more time, but eventually the bones will have to be returned to the ground.
The arrangements may result in the waste of future discoveries at sites such as Happisburgh in Norfolk, where digging is continuing after the discovery of stone tools made by early humans 950,000 years ago. If human remains were found at Happisburgh, they would be the oldest in northern Europe and the first indication of what this species was. Under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he law those remains would have to be reburied and effectively destroyed.
Before 2008, guidelines(準則) allowed for the proper preservation and study of bones of sufficient age and historical interest, while the Burial Act(法令) 1857 applied to more recent remains.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assured archaeologists two years ago that the law was temporary, but has so far failed to revise it.
Mike Parker Pearson, an archaeologist at Sheffield University, said: “Archaeologists have been extremely patient because we were led to believe the ministry was sorting out this problem, but we feel that we cannot wait any longer.”
The ministry has no guidelines on where or how remains should be reburied, or on what records should be kept.
6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scientists are unhappy with the law mainly because ______.
A. it is only a temporary measure on the human remains
B. it is unreasonable and thus destructive to scientific research
C. it was introduced by the government without their knowledge
D. it is not clearly expressed where and how to rebury human remains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emporary extension of two years will guarantee scientists enough time.
B. Human remains of the oldest species were dug out at Happisburgh.
C. Human remains will have to be reburied despite the extension of time.
D. Scientists have been warned that the law can hardly be changed.
64.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the British law governing human remains
A.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did not intend it to protect human remains.
B. The Burial Act 1857 only applied to remains uncovered before 1857.
C. The law on human remains hasn’t changed in recent decades.
D.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has not done enough about the law.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ight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New discoveries should be reburied, the government demands.
B. Research time should be extended, scientists require.
C. Law on human remains needs thorough discussion, authorities say.
D. Law could bury ancient secrets for ever, archeologists warn.
E
At the head of the debate over illegal immigration lies one key question: are immigrants good or bad for the economy The American public overwhelmingly thinks they're bad. Yet the consensus among most economists is that immigration, both legal and illegal, provides a small encouragement to the economy. Immigrants provide cheap labor, lower the prices of everything from farm produce to new homes, and leave consumers with a little more money in their pockets. So why is there such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rception(認知) of immigrants’ impact on the economy and the reality
There are a number of familiar theories. Some argue that people are anxious and feel threatened by an inflow of new workers. Others highlight the strain(緊張) that undocumented immigrants place on public services, like schools, hospitals, and jails. Still others emphasize the role of race, arguing that foreigners add to the nation's fears and insecurities. There's some truth to all these explanations, but they aren't quite sufficient.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at's going on, consider the way immigration's impact is felt. Though its total effect may be positive, its costs and benefits are distributed unequally. David Card, an economist at UC Berkeley, notes that the ones who profit most directly from immigrants' low-cost labor are businesses and employers ---- meatpacking plants in Nebraska, for instance, or agricultural businesses in California. Granted(假定,就算), these producers' savings probably translate into lower prices at the grocery store, but how many consumers make that mental connection at the checkout counter As for the drawbacks of illegal immigration, these, too, are concentrated. Native low-skilled workers suffer most from the competition of foreign labor. According to a study by George Borjas, a Harvard economist, immigration reduced the wages of American high-school dropouts by 9% between l980--2000.
Among high-skilled, better-educated employees, however, opposition was strongest in states with both high numbers of immigrants and relatively generous social services. What worried them most, in other words, was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immigration. That conclusion was emphasized by another finding: that their opposition appeared to soften when that financial burden decreased, as occurred with welfare reform in the 1990s, which curbed(約束) immigrants’ access to certain benefits.
The irony is that for all the overexcited debate, the effect of immigration is minimal. Even for those most acutely affected ---- say, low-skilled workers, or California residents ---- the impact isn’t all that dramatic. “The unpleasant voices have tended to dominate(控制,影響) our perceptions,” says Daniel Tichenor, a political science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But when all those factors are put together and the economists calculate the numbers, it ends up being a positive, but a small one.” Too bad most people don’t realize it.
66.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A. Whether immigrants are good or bad for the economy has been puzzling economists.
B. The American economy used to prosper on immigration but now it's a different story.
C. The consensus among economists is that immigration should not be encouraged.
D. The general public thinks differently from most economists on the impact of immigration.
67. In what way does the author think ordinary Americans benefit from immigration
A. They can access all kinds of public services.
B. They can get consumer goods at lower prices.
C. They can mix with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D. They can avoid doing much of the manual labor.
68. Why do native low-skilled workers suffer most from illegal immigration
A. They have greater difficulty getting welfare support.
B.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meet interracial conflicts.
C. They have a harder time getting a job with acceptable pay.
D. They are no match for illegal immigrants in labor skills.
69. What is the chief concern of native high-skilled, better-educated employees about the inflow of immigrants
A. It may change the existing social structure.
B. It may result in a threat to their economic status.
C. It may lead to social instability in the country.
D. It may place a great strain on the state budget.
70. What is the irony about the debate over immigration
A. Even economists can't reach a consensus about its impact.
B. Those who are opposed to it turn out to benefit most from it.
C. People are having unnecessary nervousness about something of small impact.
D. There is no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seemingly opposite opinions.
第二節(jié):(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根據(jù)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Australian Taboos(禁忌)
Lot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xperienced cultural shock in Australia.Undoubtedly, knowing more about Australia is of importance for a pleasant school life there.The following are some common taboos, or habits that are seen as offensive or rude by most Australians.If you want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it is best to avoid these habits.
· 71 In Australia it is common to see people using handkerchiefs to blow their noses.This is not considered unclean as it is in some cultures.
·Making a noise when eating is thought to be rude.Eating in a public places should be done quietly. 72
·As in many countries, dropping rubbish or leaving it behind is considered impolite and is punishable with a fine.
·Other social taboos includes opening someone's door without knocking first and going through a door without holding it open for the person behind you. 73
74 You should find out about accommodation and language training.Reading books about Australia will give you an idea of the different cultural environment. 75 If you are prepared for differences, are ready to enjoy the experience as a whole and keep a sense of humor and optimism,, then it should all turn out to be a pleasant learning and life adventure.
A.These two are the habits anyone should avoid for ever.
B.Arriving late for an appointment is not appreciated.
C.However, the best preparation is a positive, realistic attitude.
D.Besides, constant clearing of the throat at table is thought to be rude.
E.Sniffing instead of blowing your nose is considered unacceptable.
F.Blowing your nose instead of sniffing is considered unacceptable.
G.Also, by planning ahead you will be better prepared for the study in Australia.
第四部分:書面表達(共兩節(jié),滿分40分)
第一節(jié) 完成句子 (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根據(jù)每小題括號內的漢語提示,以及句末括號內的英語單詞完成句子,并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的相應題號后。
76.When we’ll go abro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待弄清楚).(remain, see)
77. He lay on the gla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雙臂交叉)under his head, looking into the sky lazily. (with, cross)
78.The London Olympics Games will be held in 2012, when perhaps I __________________(在學習) as a freshman in a university there. (study)
79. Tom doesn’t know how long it will be before he_______________(得到允許) carry on with the research. (allow)
80. It was in the lab________________(負責)by Professor Zhang that they did the experiment. (charge)
第二節(jié)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新課程實施以來,個別省率先取締了晚課,你所在的班級學生對是否應取消晚課展開了一次討論。請結合下面的討論內容用英語寫一篇短文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贊成觀點 反對觀點
能夠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和休息時間;有時間發(fā)展個人愛好。 相對在家自習,在校學習效率更高;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學習問題可以得到及時解決。
你的觀點…
注意:1.詞數(shù):100左右,開頭已寫好(不計入總次數(shù));
2. 可適當增加細節(jié),以使行文連貫。
Recently, our class have held a heated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evening classes should be cancell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聽力:1-5 BCBBA 6-10 BABBB 11-15 ACABA 16-20 CABCC
單 選:21—25: BACDA 26—30: CDBAD
完形填空:31—35: BADBC 36—40: BCCAD 41—45: CDACA 46—50: DBABD
閱讀理解:51-54 CACA 55-58 BDAC 59—61: BAA 62—65: BCDD
66—70: DBCDC
71-75 EDAGC
76. remains to be seen
77. with his arm crossed
78. will be studying
79. is allowed to
80. which was taken charge of
參考范文:
Recently, our class have held a heated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evening classes should be cancelled. Opinion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Some of them are in favor of the idea that the evening classes should be cancelled. To begin with, cancelling evening classes means they have more time for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resting, students will have more time to develop their hobbies such as reading, playing sports, drawing and so on.
However, others object to his idea. From their point of view, compared with studying at home, studying at home, studying at school may lead to high study efficiency. What’ mor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tudy can be coped with as soon as possible by means of communicating with teachers and cooperating with classmates.
Weighing pros and cons, I prefer studying at hone because I’m willing to form the habit of being independent and I ‘m inclined to arrange study time myself.
高|考≌試#題≧庫21世紀教育網(wǎng)
21世紀教育網(wǎng)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yè)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wǎng)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ǎng)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微山一中2012屆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
數(shù)學(理科)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在鈍角中,a,b,c分別是角A,B,C的對邊,若,則最大邊c的取值范圍是( ) ( )
A. B. C. D.
2.在等差數(shù)列中,,則此數(shù)列前13項的和=( )
A.13 B.26 C.52 D.156
3.復數(shù)(i為虛數(shù)單位)的實部是( )
A.-1 B.1 C. D.
4.已知等比數(shù)列的前n項和為則a的值為( )
A. B. C. D.
5.在中,,三邊長a,b,c成等差數(shù)列,且,則b的值是( )
A. B. C. D.
6.平面向量夾角為=( )
A.7 B. C. D.3
7.函數(shù)的導函數(shù)的圖像如右圖所示,則的函數(shù)圖像可能是( )
8.若函數(shù),則不等式的解集是( )
A.(-1,1) B. C.(1,3) D.(-1,3)
9. 已知函數(shù)如果 ,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10. 將標號為1,2,3,4,5,6的6張卡片放入3個不同的信封中.若每個信封放2張,其中標號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則不同的方法共有 ( )
A 12種 B18種 C 36種 D 48種
11. 若,則 ( )
A.0 B.-2 C.-1 D.2
12. 在體積為的球的表面上有A,B,C三點,AB=1,BC=,A,C兩點的球面距離為,則球心到平面ABC的距離為 ( )
A. B. C. D.1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曲線(為參數(shù))上一點到點、距離之和為________________。
14.的展開式中,的系數(shù)是 。
15.若變量x、y滿足,若的最大值為,

16. 如圖,過拋物線焦點的直線依次交拋物線與圓
于點A、B、C、D,則的值是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 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本小題滿分10分)
函數(shù)f(x)=Asin(ωx+φ) (A>0,ω>0,|φ|<)的圖象如圖所示,
(1)求y= f(x)的表達式;
(2)若,求y=f(x)的值域。
18.(本小題滿分10分)
已知中,角的對邊分別為,且的面積,
(1)求的取值范圍;
(2)求函數(shù)的最值.
19.(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是圓的直徑,點在圓上,,交于點,平面,,.
(1)證明:;
(2)求平面與平面所成的銳二面角的余弦值.
20.(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shù).
(1)當且,時,試用含的式子表示,并討論的單調區(qū)間;
(2)若有零點,,且對函數(shù)定義域內一切滿足的實數(shù)有.
①求的表達式;
②當時,求函數(shù)的圖象與函數(shù)的圖象的交點坐標.
21.(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拋物線和直線沒有公共點(其中、為常數(shù)),動點是直線上的任意一點,過點引拋物線的兩條切線,切點分別為、,且直線恒過點.
(1)求拋物線的方程;
(2)已知點為原點,連結交拋物線于、兩點,
證明:.
22.(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shù)f(x)=xm+ax的導函數(shù)f′(x)=2x+1,,點An(n, Sn)在函數(shù)y=f(x) (n∈N*)的圖像上 ,
(1)求證:數(shù)列為等差數(shù)列;
(2)設,求數(shù)列的前項和
參考答案:
1-5 DBCAD 6-10 CBCAB 11-12 CC
13 .8 14. 6 15. 5 16. 1
17.(1)依題意得A=2, ……………………………… 2分
又ω=2 f(x)=2sin(2x+φ) ……………………………… 4分
把點(,2)帶入上式得,2sin(+φ)=2,又|φ|<φ=……………………………… 6分
f(x)=2sin(2x+) ……………………………… 8分
(2)……………………………… 10分
18.解:(1) ………………2分
則 ………………4分
………………6分
(2)………………8分
無最小值,時取得最大值為 ………………10分
19. 解:(1)平面平面, .……………1分
又,
平面
而平面
. ………………………………………3分
是圓的直徑,.
又,

平面,,
平面.
與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即(也可由勾股定理證得).………………………………5分
, 平面.
而平面,
. ………………………………………………………………………………6分
(2)延長交于,連,過作,連結.
由(1)知平面,平面,

而,平面.
平面,

為平面與平面所成的
二面角的平面角. ……………………8分
在中,,,

由,得.

又,
,則. ………………………………11分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平面與平面所成的銳二面角的余弦值為.  ………………………12分20.解:(1) ………………2分
由,故
時 由 得的單調增區(qū)間是,
由 得單調減區(qū)間是
同理時,的單調增區(qū)間,,單調減區(qū)間為 …5分
(2)①由(1)及 (i)
又由 有知的零點在內,設,
則,結合(i)解得, ………8分
∴ ………………9分
②又設,先求與軸在的交點
∵, 由 得
故,在單調遞增
又,故與軸有唯一交點
即與的圖象在區(qū)間上的唯一交點坐標為為所求 …………12分
21.解:(1)如圖,設,
由,得 ∴的斜率為
的方程為 同理得
設代入上式得,
即,滿足方程
故的方程為 ………………4分
上式可化為,過交點
∵過交點, ∴,
∴的方程為 ………………6分
(2)要證,即證
設,
則 ……(1)
∵,
∴直線方程為,
與聯(lián)立化簡
∴ ……① ……② …………10分
把①②代入(Ⅰ)式中,則分子
…………(2)
又點在直線上,∴代入Ⅱ中得:

故得證 ………………14分
22.解:(1)由 f′(x)=2mx+a=2x+1得m=a=1,故f(x)=x2+x,……………… 2分
則依題意有 Sn= n2+n,
當n=1時,; …………… 3分
當n,…………… 4分
綜上,,…………………………… 5分
故數(shù)列為等差數(shù)列…………………………… 6分
(2) =…………………………… 7分

②…………………………… 8分
②-①: …………………… 10分
…………………………… 12分
高∴考☆試я題.庫21世紀教育網(wǎng)
x
-2
y
2
o
A
B
C
E
F
M
O
A
B
C
E
F
M
O
H
G
A
B
C
E
F
M
O
21世紀教育網(wǎng)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yè)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wǎng)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ǎng)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微山一中2012屆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
地理
一、選擇題(總計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某地理學習小組為了深入理解各種氣候類型的分布與成因,做了各種模擬演示。下圖為某理想?yún)^(qū)域分布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
1.在模擬演示中,當黃赤交角變?yōu)?°時,如果甲地氣候類型在地球上無法再找到,試分析甲地實際所在的半球及氣候類型( )
A.北半球 地中海氣候
B.北半球 溫帶海洋性氣候
C.南半球 地中海氣候
D.南半球 溫帶海洋性氣候
2.甲乙兩地雖然緯度相當,但氣候特征差異很大,造成其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下墊面 C.大氣環(huán)流 D.人類活動
“岱崮地貌”(圖A)是山東沂蒙山區(qū)特有的一種地貌景觀,過去在地貌學上稱之為“方山”,
該山巖石中普遍含有三葉蟲化石。圖B為“地殼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據(jù)此回答3~4題。
3.結合景觀圖A判斷“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質過程( )
A.沉積→巖層的斷裂作用 B.巖漿沿地殼縫隙噴出地表
C.沉積→抬升→外力侵蝕 D.沉積→固結成巖→變質作用
4.圖B為“地殼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圖中①②③④表示地質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大理巖屬于甲類巖石
B.乙、丙類巖石含有化石
C.①表示板塊的碰撞擠壓
D.景觀圖A中山區(qū)的巖石主要是甲類巖石
右圖是“某地地質剖面圖”。 讀圖回答5題
5.圖中內外力作用發(fā)生的先后順序依次是( )
A.褶皺、巖漿噴出、沉積、巖漿侵入、斷裂
B.斷裂、褶皺、巖漿噴出、沉積、巖漿侵入
C.巖漿噴出、褶皺、沉積、巖漿侵入、斷裂
D.褶皺、巖漿侵入、巖漿噴出、沉積、斷裂
圖A、圖B為我國西北地區(qū)局部地貌等高線地形圖,回答6-8題。
圖A 圖B
6.圖A所示地區(qū)的盛行風向是 ( )
A.東北 B.西北 C.東南 D.西南
7.圖A中O點對M點的相對高度(H)最大可以達到(米)( )
A.208.右圖所示景觀圖片中,與圖B對應地貌的成因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圖B中P、Q、R等值線的數(shù)值分別為( )
A.713、714、715 B.711、712、713
C.715、713、714 D.714、711、713
板塊構造學說是20世紀的重要科學成果之一。讀某板塊邊界示意圖回答10~12題。
10.圖示的板塊邊界是( )
A.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的碰撞邊界
B.大洋板塊內部的生長邊界
C.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的俯沖邊界
D.大陸板塊內部的生長邊界
11.以下地貌單元中,成因與上圖所示機理相關的是( )
A.東非大裂谷 B.日本列島
C.阿爾卑斯山脈 D.落基山脈
12.板塊構造學說有助于人類進一步認識( )
①海陸間水循環(huán)的機理 ②洋流分布和運動規(guī)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動規(guī)律 ④礦產資源的分布規(guī)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北京時間9月29日21點16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40°N,99°E)發(fā)射升空。發(fā)射后大約10分鐘,到達了近地點約200千米、遠地點約346千米的軌道。回答13-14題。
13.“天宮一號”運行軌道所處大氣層的特點是( )
A.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B.對流現(xiàn)象顯著,多云雨現(xiàn)象
C.氣流平穩(wěn),天氣晴朗,有利于航空飛行 D.存在電離層,可反射無線電波
14.發(fā)射地點選擇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的原因是( )
①海運交通便利,利于大噸位飛行器的運輸
②地處低緯地區(qū),可提高飛行器的發(fā)射質量
③多晴朗的天氣,大氣污染輕、透明度較高
④原有基礎條件好,發(fā)射成功率高
A.①③ B.①② C .②④ D.③④
通常對流層的氣溫是近地面較高,且隨高度增加而遞減。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時段會有差異,有時甚至出現(xiàn)高層氣溫反而高于低層氣溫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稱為逆溫。下圖為同一地點在某日的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間四個不同時段的近地面大氣垂直氣溫分布曲線圖。讀圖回答15~17題。
15.圖中丁曲線越接近地面氣溫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越接近地面風速越小,大氣熱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氣塵埃越多,塵埃能吸收太陽輻射
C.越接近地畫空氣密度越大,大氣吸收太陽輻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越多
16.右圖甲、乙、丙、丁四個不同時段中該地近地面發(fā)生逆溫的是( )
A.甲、丙 B.乙、丁 C.甲、乙 D.乙、丙、
17.右上圖四條曲線表示的是日出前后、上午、午后及夜間的氣溫分布曲線,其中分別表示日出前后與午后的是 ( )
A.甲 、丁 B.乙、 丙 C.丙 、丁 D.丁、甲
《齊民要術》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時遭霜,則無子。天雨新晴,北風寒徹,是夜必霜。此時,放火作煴,少得煙氣,則免于霜矣。”據(jù)此回答18~19題。
18.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 )
A.雨后的夜晚,氣溫必定很低 B.受冷氣團影響,加之晴朗夜晚,大氣逆輻射弱
C.晴朗夜晚,地面輻射減弱 D.晴朗夜晚,地面輻射增強
19.“放火作煴,少得煙氣,則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
①“煙氣”使大氣逆輻射增強,使地面溫度不致于過低
②“煙氣”的成分主要是CO2,對地面有保溫作用
③“放火作煴”直接把地面烤熱
④“放火作煴”直接把大氣熏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圖圖3表示同一地點不同天氣狀況的晝夜溫度變化圖, 圖4代表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回答20~21題。
20.由圖3和圖4可知( )
A.a曲線表示晝陰夜晴, b曲線表示晝晴夜陰
B.a曲線表示冷鋒過境, b曲線表示暖鋒過境
C.a曲線表示的晝夜溫差小, 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響
D.b曲線表示的晝夜溫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響
21.人類通過低碳經(jīng)濟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圖4中變化相對明顯的是 ( )
A.①增強 B.②增強 C.③減弱 D.④減弱
22.讀右圖是等高面與等壓面關系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氣壓值最高的是A
B.④氣壓值高于B
C.A地可能氣溫日較差較B地小
D.A較B溫度高
圖甲表示北半球氣壓帶、風帶分布,圖乙表示兩個大陸的緯度分布組合,讀圖回答23-25題。
23.圖甲表示北半球的氣壓帶、風帶分布狀況,其中⑦表示的是 ( )
A.極地東風 B.副極地低壓 C.低緯信風 D.副熱帶高氣壓帶
24.在圖乙A、B、C、D四地氣候中,由圖甲中⑥常年控制而形成的是( )
A.是B地 B.是A地 C.是D地 D.是C地
25.圖乙中20°C等溫線在大陸的西側向北彎曲,其原因主要是受以下那個因素的影響( )
A.本格拉寒流 B、緯度位置 C、海拔 D、坡向
右圖反映了某城市熱島效應 回答26-27題,
26.右為興趣小組繪制的城市熱島效應強度示意圖,若縱坐標代表城區(qū)與郊區(qū)的溫度差,則橫坐標不可能代表( )
A.城市綠地面積 B.建筑物面積
C.工業(yè)化程度 D.人口數(shù)量
27.下圖ABCD能正確表示上圖市中心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溫面與等壓面配置的( )
右圖為北半球某氣壓場受力平衡時的風向圖,圖中氣壓單位為百帕,讀圖回答28-30題。
28.圖中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和風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 )
A.abcd B.abdc C.badc D.cbad
29、圖中決定風力大小的力主要是( )
A.a、d B.c、d C.a、c D.b、d
30.近地面,空氣作水平運動時,所受摩擦力與地轉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與空氣運動方向成180°角 B.與空氣運動方向成90°角
C.與氣壓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與氣壓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計40分)
二、綜合題(總計4小題,)
31.(9分)下表摘自國家1998年6月環(huán)境檢測中心公布的我國部分城市空氣監(jiān)測周報。
城市 污染指數(shù) 首要污染物 空氣質量級別 城市 污染指數(shù) 首要污染物 空氣質量級別
北京 92 TSP Ⅱ 濟南 76 TSP Ⅱ
天津 82 TSP Ⅱ 武漢 83 NOx Ⅱ
太原 218 TSP Ⅳ 廣州 126 NOx Ⅲ
長春 103 TSP Ⅲ 深圳 77 NOx Ⅱ
哈爾濱 96 TSP Ⅱ 珠海 47 Ⅰ
上海 74 NOx Ⅱ 汕頭 54 Ⅱ
南京 95 TSP Ⅱ 南寧 56 TSP Ⅱ
杭州 67 TSP Ⅱ 成都 87 TSP Ⅱ
福州 42 Ⅰ 重慶 98 SOx Ⅱ
廈門 25 Ⅰ 貴陽 69 TSP Ⅱ
TSP——總懸浮顆粒,NOx——含氮氧化物,SOx——硫的氧化物
閱讀上表,回答下列問題:
(1)最容易出現(xiàn)酸雨的兩個城市是_________ 、_______,兩城市酸雨的不同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雨對兩城市非生物環(huán)境帶來的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兩城市酸雨應采取的措施分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閱讀下列材料和圖15,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2003年12月15日《長沙日報》稱:據(jù)央視報道,日前,國家正式啟動了“振興東北”的100個項目.
材料二:2003年12月16 日《浙江日報》報道:“我省農民紛紛到東北建糧倉.北工種糧.省內銷售已成為我省糧食生產一個新特點.”
材料三:中國東北第一大湖呼倫湖近年來水位驟降,鹽堿化加劇,水環(huán)境惡化令人觸目驚心,已嚴重危及中國北方綠色屏障呼倫貝爾草原和大興安嶺林區(qū).
(1)國家“振興東北”的100個項目,多集中在東北地區(qū)的優(yōu)勢產業(yè)上,下列屬于東北地區(qū)優(yōu)勢產業(yè)的有(   )(多選)
A.機械制造業(yè) B.原材料加工業(yè)
C.棉紡織工業(yè) D.農產品加工業(yè)
(2)圖中A平原近年來耕地面積有所減少,試分析其主要原因.(1分)
(3)浙江省農民為什么到東北種糧?(2分
(4)圖中B即為東北第一大湖呼倫湖,試分析其水位驟降的原因及危害.(4分)
33.“地球部分地區(qū)晝夜分布示意圖”中的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晝。讀圖回答問題。(9分)
(1)據(jù)圖判斷,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與日期是___________.
(2)比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晝夜長短變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是___________。(單項選擇)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過___________小時才能全部進入新的一天,屆時甲地的地方時是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點。
(5)丙地所屬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該地在圖示季節(jié)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
34.(12)下圖是部分地區(qū)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氣候類型:甲為_____________,乙為_____________,丙為_____________。
(2)甲、丙兩地都在近海地區(qū),但降水狀況不同,試從大氣運動、地形、洋流作簡要分析。
甲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丁氣候類型相同,但面積大小不等,試從地形、海陸狀況作簡要分析。
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陸狀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0ACCDA BCCCA 11-20 CCDDD AABAC 21-30 CAAAA ABBAD
31.(9分)
(1)重慶 廣州 重慶為硫酸型 廣州為硝酸型 橋梁、建筑等人文景觀的腐蝕
重慶應改進燃料結構,減少SOx排放,并進行回收利用 廣州應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積極
改進燃氣的質量等
(2)太原
太原是以鋼鐵、機械、煤炭化工為主的城市,大量排放煙塵等物質
32.(10分)
(1)ABD(3分)
(2)為保護該地區(qū)的濕地資源,部分已開墾的荒地已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地.(1分)
(3)東北地區(qū)耕地面積廣闊,土壤肥沃,土地平坦開闊,利于機械化耕作,農業(yè)生產效率較
高,有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2分)
(4)原因:氣候變化導致蒸發(fā)量增加;農業(yè)和畜牧業(yè)及生活用水增加;周邊及補給河流兩岸
生態(tài)長期遭到人為破壞,導致入湖水量銳減;多年來疏于治理等.(2分)
危害:生態(tài)惡化、濕地萎縮,人畜飲水出現(xiàn)危機,漁業(yè)資源遭到毀滅性破壞,湖周邊的大興安
嶺林區(qū)和呼倫貝爾草原也會因水源補給不足,進一步退化和沙化等.(2分)
33.(9分)
(1)經(jīng)度180。、南緯23.5。;12月22日
(2)乙     (3)D
(4)16小時;23日;04時
(5)亞熱帶季風氣候;寒冷干燥
34.(12分)
(1)熱帶雨林氣候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2)甲地 常年盛行東南信風,處于大分水嶺的迎風坡,終年受東澳大利亞暖流影響,全年多雨
丙地:常年盛行西風,處于安第斯山的背風坡,沿岸有寒流影響,全年少雨
(3)地形:乙地處于大分水嶺東坡,平地狹小,季風影響范圍小;丁地處于拉普拉塔河平原,
低平廣闊,季風影響范圍大。
海陸狀況:乙所在大陸面積比丁所在大陸面積小,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沒有丁顯著
高ο考∷試≌題|庫21世紀教育網(wǎng)
巖漿巖
砂巖
巖漿巖
石灰?guī)r
洞穴
21世紀教育網(wǎng)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yè)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wǎng)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ǎng)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微山一中2012屆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
歷史
一、選擇題(30題共60分)
1.傳統(tǒng)史學的研究對象側重于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等,而現(xiàn)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內容納入了史學研究的范疇,這一視角的轉換體現(xiàn)了
A.唯物史觀 B.社會史觀 C. 全球史觀 D. 革命史觀
2.甲午戰(zhàn)爭中,各地人民“同申義憤,愿做前驅”,“壯夫老幼,死戰(zhàn)不降”。就在日軍占領威海衛(wèi)那年,一姚姓夫婦生下一子,取名“姚破虜”,寄托了人民抗日的決心和勇氣。這位“姚破虜”的生肖應該是屬
A、蛇 B、馬 C、 猴 D、羊
3.作為辛亥革命的一項重要成果,《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
A.迫使清帝退位,結束君主專制政體的主要動因
B.資產階級共和國在中國建立的標志
C.一個比較完備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
D.我國首部實行民主共和政體的國家根本法
4.縱觀中國古代歷史,盡管“農夫早出暮入,耕樹嫁藝”,“婦女夙興夜寐,紡績織紝”,但農業(yè)生產始終沒有大的突破,溫飽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①重農政策的長期推行 ②人口增長的壓力 ③農民賦役負擔沉重 ④自然經(jīng)濟的長期存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5.以帝王的年號紀年是我國古代常用的紀年方法,下列歷史文化名詞涉及帝王年號的是
A.開元通寶 B.康乾盛世 C.靖難之役 D.澶淵之盟
6.明朝馮夢龍在《三言二拍》里有很多關于社會現(xiàn)象的描寫,其中有這么一段話:楊八志(陜西商人)與李氏商議道:“我年近三旬,讀書不就,家事日漸消乏。祖上原在閩、廣為商,我欲湊些資本,買辦貨物,往漳州商販,圖幾分利息,以為贍家之資,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該材料反映了
A.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 B.八股取士扼殺人才
C.重農抑商的社會風氣 D.長途販運的發(fā)展
7.《元史》記載:“至正十一年(1352年)置寶泉提舉司,掌鑄至正通寶銅錢,印造交鈔,令民間通用。行之未久,物價騰涌,價逾十倍。”由上述材料得出的正確信息是
A.濫印紙幣引起通貨膨脹現(xiàn)象 B.白銀尚未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C.紙幣的發(fā)行不利于經(jīng)濟發(fā)展 D.濫印紙幣造成商品價格下降
8.《荀子·王制》:“凡農之道,厚(候)之為寶。”《農書·糞田之宜》:“用糞猶用藥也。”《呂氏春秋·上農》:“時至而作,竭時而止。”《齊民要術》:“麥黃種麻,麻黃種麥。”以上四則材料均反映了
A.中國古代農業(yè)根據(jù)節(jié)氣來安排農業(yè)生產 B.中國古代農業(yè)精耕細作的特點
C.中國古代農業(yè)發(fā)展尊重自然規(guī)律 D.中國古代農業(yè)注重因地制宜
9.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寫道:“中國人的生活完全以禮儀為指南,但他們卻是地球上最會騙人的民族。……,每個商人有三種秤,一種是買進用的重秤,一種是賣出用的輕秤,一種準確的秤,這是和那些對他有戒備的人們交易使用的。”對此段話論述不正確的是
A.孟氏以偏概全
B.18世紀的中國人在外國人眼中有負面形象
C.孟氏所述中國的事是從別人那里得來的
D.孟氏的論述為中國統(tǒng)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提供依據(jù)
10. 英國人麥考利1830年說:“如今我們國家比1790年還窮嗎?我們堅決相信,盡管統(tǒng)治者有種種管理不當之處,但英國一直變得越來越富。有時略有停頓,有時暫時倒退,但總的趨勢是不容置疑的。”這一說法的主要歷史背景是
A.國際局勢平穩(wěn)發(fā)展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
C.工業(yè)革命成效顯著 D.西方殖民主義體系確立
11. 1814年11月29日,正當《泰晤士報》的手工印刷工人準備工作時,社長竟向他們出示了一份印好的報紙,并驕傲地對工人們說:“本期報紙在一個小時內就印刷完畢,這是印刷術發(fā)明以來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學對這則材料發(fā)表了如下的意見
甲說:這不可能.活字印刷術在19世紀還沒有傳人西方呢。
乙說:這太夸張了,不可能在這么短時間內印好報紙。
丙說:這是可能的,工業(yè)革命使機器生產的效率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手工方式
丁說:我也認為是真實的,因為我聽說這則材料來自于一位學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學的意見最為合理
A.甲 B.乙 C.丙 D.丁
12. 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指出:“正如整個世界感受到斯蒂芬森的機車、富爾頓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機槍的影響一樣,它也感受到《獨立宣言》《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和《共產黨宣言》的影響。”斯塔夫里亞諾斯在這里說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橫向聯(lián)系進一步加強 B.工業(yè)革命對歷史發(fā)展的重大影響
C.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影響深遠 D.科技革命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
13.李小龍在他的日記中提出練習截拳道要達到“武道合一”的境界,就是“以無限為有限,以無法為有法”。在這里李小龍的武術思想主要吸收了中國古代的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4.在歷史學習中,學生要具備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在對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覺得最可信的是
A、李時珍認為豆腐起源于西漢,因他是醫(yī)學家和科學家,說法可信
B、朱熹認為“豆腐本為淮南王術”,源于西漢。朱熹是大思想家,說法可信
C、宋代《清異錄》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這證明宋代開始出現(xiàn)豆腐
D、河南出土的東漢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圖,證明豆腐在東漢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
15.“朝奉”本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賈的,他們不愿人們 稱其為“老板”,而帶之為“朝奉”。久之,到 明末,世人統(tǒng)稱徽商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稱為“老板”這從本質上反映出
A、徽商的 謙虛 B、 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結合的 道路
C、明清政府對 商人的 壓制和 歧視 D、 徽商的虛偽
16.右圖為杭州八卦田遺址,在其南入口處今設一景墻浮雕,上刻南宋皇帝舉行親耕儀式、行籍田之禮的整個場景過程。從中可
以看出當時皇帝行籍田典禮的規(guī)模浩大隆重且氣氛莊嚴肅穆。(注:八卦來源于《易經(jīng)》后也成為道家(教)的象征)這反映
了南宋統(tǒng)治者
①思想上提倡心學以“正君心” ②政治上帶有儒家與道家思想兼雜的特色③經(jīng)濟上以農業(yè)為立國之本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17.《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1895~1927》是一部專論清末民初中國經(jīng)濟史的學術專著,該書在論述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的同時,也闡述了“近代中國的產業(yè)革命精神”。這種中國特色的產業(yè)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
A.實業(yè)救國 B.發(fā)展資本主義 C.民族富強 D.實現(xiàn)民主政治
18.春秋筆法,又稱微言大義,指行文中雖然不直接闡述對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卻通過細節(jié)描寫、修辭手法(例如詞匯的選取)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作者主觀看法,是中國史學家常用的書寫歷史方法之一,不少重要的歷史概念實際上已隱含著作者的某種傾向性判斷。下列歷史概念中具有這種特色的是
A.鴉片戰(zhàn)爭 B.甲午戰(zhàn)爭 C.五四運動 D.淞滬會戰(zhàn)
19.法國史學家朗格諾瓦和瑟諾博司所著《史學原論》一書指出:“史料可分為兩種,有時過去的事件留下實跡(碑碣及制造品);有時,也是更常見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跡,是心理的狀態(tài)——一種文字上的描寫和敘談。”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實都帶有主觀因素 B.實跡和文字史料都真實反映歷史
C.歷史是“心理的狀態(tài)”的反映 D.只有實跡史料才能反映歷史真實
20.《東史郎日記》(日):“在(南京)馬群鎮(zhèn)警戒的時候,我們聽說俘虜們被分配給各個中隊,每一中隊兩三百人,已自行處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虜)轉眼之間就從地球上消失,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上述材料屬于
A.文獻證據(jù) B.實物證據(jù) C.口傳證據(jù) D.以上都不是
21.農村常可見到這樣的現(xiàn)象,一些年屆七旬的老翁,要向三歲稚童稱“叔叔”或“爺爺”。永定俗謂:“白頭哥,坐地叔”(即對平輩的白頭老翁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輩,即使上年紀老者也要喚其為叔)。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宗法制
A.強調血緣紐帶 B.強調尊老愛幼
C.以嫡長子繼承制為特點 D.有利于凝聚宗族
22.在歷史上的某一時期,蘇聯(lián)流傳著一段笑話:美國外交代表團到蘇聯(lián)訪問,接待官員陪他們參觀“建設的偉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說: “到了下一個五年計劃,每個蘇聯(lián)家庭都可以擁有一架私人飛機!”美國人驚訝的問:“他們要飛機干什么呢?”蘇聯(lián)官員說:“當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聽說列寧格勒開始供應面包了,你可以馬上開著飛機趕去排上隊。”這一笑話主要反映
A.蘇聯(lián)人民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不滿
B.赫魯曉夫執(zhí)政時期的浮夸風
C.西方國家對蘇聯(lián)的“和平演變”
D.蘇聯(lián)國民經(jīng)濟比例嚴重失調
23.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在《偉大的中國革命》一書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鴉片戰(zhàn)爭的發(fā)生意味著中國拒絕在外交平等和對等貿易的基礎上參加國際大家庭,結果導致英國使用武力。”費正清的上述觀點
A.解釋了鴉片戰(zhàn)爭的根源
B.抹殺了鴉片戰(zhàn)爭的實質
C.肯定了中國抗擊英國侵略的正義性
D.從全球化的角度正確分析了鴉片戰(zhàn)爭的原因
24.下列關于釣魚島的相關記載,最能說明釣魚島列島屬于中國領土的是
A.1534年,明朝冊封使陳侃所著《使琉球錄》(琉球,指當時的琉球群島,今屬日本沖繩縣)記載,“過平嘉山,過釣魚島嶼,過黃毛嶼,……目不暇接”
B.1556年,鄭舜功赴日本考察后所著的《日本—鑒》中記載:“……相去回頭(回頭,指回頭嶼)百六十里,釣魚嶼,小東(管轄)小嶼也(小東,明朝人對臺灣的一種稱呼)”
C.1785年日本人林子平在《三國通覽圖說》附圖中,將釣魚臺(即釣魚島)等島嶼的著色與中國大陸相同,與琉球不同
D.1876年日本陸軍參謀局繪制的《大日本全圖》中不包括釣魚島列島
25.“我們不把任何未經(jīng)驗證的意見接受作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從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論多么深奧,最終都能發(fā)現(xiàn)。”與這句話的理念一致的說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萬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已的理智”
D.“我們茫然于新事物,并對未來充滿了恐懼”
26.1959年,美國國家展覽會在莫斯科舉辦。對于榨汁機和洗碗機等展品,赫魯曉夫表示工人階級決不會購買這些無用的小器具,當場引起了美國副總統(tǒng)尼克松的反對。這反映了當時
A.美蘇冷戰(zhàn)的重點從軍事領域轉向經(jīng)濟領域
B.美國霸主地位動搖,急需打開蘇聯(lián)市場
C.蘇聯(lián)輕工業(yè)發(fā)達,不需要進口這些器具
D.經(jīng)濟文化交流沒有改變兩國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
27.下列圖片能作為說明古希臘民主制度產生原因的資料的是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8.觀察《1913年在中國的外商、華商投資棉紡織業(yè)情況統(tǒng)計表》,表中反映的情況最準確的是
企業(yè)類別 廠家數(shù) 開工紗錠數(shù) 織機布數(shù)
外商企業(yè) 16家 338960錠 1986臺
華商企業(yè) 25家 484192錠 2016臺
A.一戰(zhàn)期間,棉紡織業(yè)快速發(fā)展 B.外商在華棉紡織業(yè)嚴重萎縮
C.棉紡織業(yè)中民族企業(yè)發(fā)展超過了外資企業(yè) D.民族工業(yè)走上獨立發(fā)展的道路
29.法國學者費奈隆對雅典民主制度進行評價時說:“民眾支配雅典,演說支配民眾。”對此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
①所有雅典居民對國家大事都享有決策權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進了雅典雄辯術的發(fā)展
③演說支配下的民眾做出的判斷未必正確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進了智者學派的興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30.有一則寓言講到:狐貍把魚湯盛在平底的盤子里,請仙鶴來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魚湯,結果仙鶴一點也沒喝到,全被狐貍喝去了。這個寓言給人們的啟示是,盡管資產階級宣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①法律名義上的平等掩蓋著事實上的不平等  
②這種形式上的平等就是資本主義的本質  
③它的實質是將勞資之間經(jīng)濟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④這種平等和封建制度相比沒有本質的進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30分,其中31題10分,32、33題 15 分)
31、(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我國對外援助始于1950年,改革開放前的28年,我國對外援助的主要內容是向受援國提供貸款或無償援助。那時我們提供的貸款一般都是無息貸款;對外援助的方式一般為成套項目援助、技術援助、物資援助及現(xiàn)匯援助。根據(jù)解密的外交部檔案,1976年以前我國曾向1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提供經(jīng)濟援助。我國對外援助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一五”“二五”期間為1%多一點。從1963年開始,比例逐年提高……1971~1975年,中國對外援助支出猛增,占同期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達5.88%……1973年已升至7.2%,超出世界上最發(fā)達、最富裕國家對外經(jīng)濟援助的比例。
—— 張淑貞《改革開放前中國對外援助若干鮮為人知的史實》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推斷“受援國”的主要類型。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這一時期我國開展對外援助產生的影響。(10分)
32、(15分)制度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直接影響著人類歷史的進程,是世界聞名的重要體現(xiàn)。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盧商)早孤,家窶(jù,貧寒)困 ,能以學自奮。舉進士、拔萃,皆中。由校書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遷,至大理卿。……擢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實行君主政體,以后讓位于由九個執(zhí)政官主持的寡頭政治。這九個執(zhí)政官是主要執(zhí)政官,全部屬于貴族。……后來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發(fā)展。急速發(fā)展的貿易創(chuàng)造出一個強有力的中產階級,他們同失去產業(yè)的農民聯(lián)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梭倫尋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違背公正必然要擾亂公眾的生活。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于是,權威的根基就被摧毀了。 ——摘自【加】哈羅德 伊尼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對當時社會政治有何影響?(4分)
(2)怎樣理解材料二中“權威的根基就被摧毀了”?并分析其進步作用。(4分)
(3)比較上述兩種政治制度變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導向的社會觀念的差異。(7分)
33.(15分)閱讀下列材料:
家庭是社會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家庭制度的變遷受到社會變遷的影響。大約從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開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來越激烈的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首先發(fā)生在西方國家,而后逐步擴大到婚姻家庭價值觀念很強的東方社會。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華民國成立后,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青年知識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結婚自由成為社會風氣的同時,離婚自由也成為人們的訴求。
一一摘自賈秀堂《民國時期離婚現(xiàn)象再探討》
【材料二】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國之前,據(jù)一些地區(qū)的不完全估計,我國粗離婚率大約在0.6%左右,處于相對比較低的水平。
【材料三】:1950年~1953年我國由法院受理的離婚案件總數(shù)從18.6萬件猛升到117萬件,粗離婚率首次突破1%,高達1.99%。……90年代的中國,平均每10對結婚的就有1對離婚。
——據(jù)葉文振/林擎國《當代中國離婚態(tài)勢和原因分析》整理
請回答:
(1)工業(yè)革命后西方婚姻家庭受到挑戰(zhàn)的原因有哪些?(3分)
(2)根據(jù)所學知識和材料回答:近代以來人們的婚姻態(tài)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材料一、二的說法是否矛盾?為什么?(5分)
(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辛亥革命后離婚率整體不高的因素有哪些?(4分)
(4)你如何看待離婚問題。(3分)
答案:
1-5BDDDB 6-10DABDC 11-15CAADC 16-20CAAAA 21-25ADBAC 26-30DACDA
31、(1)受援國:亞非拉等發(fā)展中國家。
影響:積極方面: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如新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有利于促進受援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進步;促進了中國與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友好關系;
消極方面:加重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負擔。(6分)
32、(1)變化:科舉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影響: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權壟斷;擴大了封建政權的統(tǒng)治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4)
(2)理解:開始以財產取代血緣關系作為權利分配的標準。進步作用:擴大了民主權利的范圍;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有利于工商業(yè)發(fā)展。(4)
(3)主要不同:前者是封建政權人才選拔制度的進步;后者擴大了奴隸主政權任用官員的范圍。前者打擊了世家大族勢力;后者削弱了貴族世襲特權。前者依據(jù)才學選拔官員;后者根據(jù)財產授予權利。前者未改變封建專制政權;后者促使舊氏族貴族專制走向奴隸主民主政治。導向差異:中國人形成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西方人逐漸形成追求財富的觀念。中國人崇尚“學而優(yōu)則仕”,文化知識主要用于維護皇權統(tǒng)治;西方人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重視個性發(fā)展。
33.(15分)
(1)①經(jīng)濟上:工業(yè)革命給提供了平等的工作機會,婦女經(jīng)濟地位提高;
②政治上:民主制度的發(fā)展、成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婦女的政治權利;
③思想文化上:人文主義、平等自由等思想觀念的傳播解放了婦女思想;西方女權運動的發(fā)展:婦女知識素養(yǎng)的提高。(3分)
(2)變化:從遵從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不矛盾。(2分)
材料一中的離婚群體主要是接受了新思想的知識分子:
材料二中則包括全體國民尤其是農民階層。(2分)
(3)因素:①小農經(jīng)濟在農村占據(jù)主導地位;
②傳統(tǒng)道德觀念濃厚;
③民主思想在農村的傳播有限;
④婦女在社會經(jīng)濟中處于從屬地位;
⑤民眾受教育程度相對比較低下。(4分)
(4)①離婚率的提高反映了婦女政治、經(jīng)濟地位的提高和民主化程度的不斷加深;
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進步;
③離婚率居高不下影響社會穩(wěn)定,會引發(fā)很多社會問題。(3分)
高α考╬試 題≒庫21世紀教育網(wǎng)
21世紀教育網(wǎng)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yè)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wǎng)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ǎng)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微山一中2012屆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
語文
一 、語言文字運用(共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讀音、字形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挑剔(tì) 慰籍(jiè) 風塵仆仆(pú) 驚魂甫定(fǔ)
B.逾矩(jù) 羞赧(nǎn) 浮想聯(lián)篇(piān) 咸與維新(yù)
C.既便(jì) 勾當(gòu) 清風夜唳(lì) 書聲瑯瑯(lǎng)
D.計較(jiào) 應屆(yīng) 間不容發(fā)(jiān) 懸梁刺股(gǔ)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脈絡 里程碑 頂頂大名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B.矯健 百葉窗 戳力同心 疾風知勁草
C.詞藻 實名制 仗義直言 多行不義必自斃
D.融洽 眾生相 融會貫通 口惠而實不至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
①因為加繆也把人看成是古希臘神話中______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永遠推一塊巨石上山。
②這種風格既是美的,同時又能表現(xiàn)生活的真實,演員能用一兩個極______而又極典型的姿勢,把時間、地點和特定情景表現(xiàn)出來。
③隨著未來的科學進步,我相信,宗教______教條____迷信,必將讓位于科學;可是人的對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將由未來的哲學來滿足。
A.終身 精練 以及/或 B.終生 精練 及其/或
C.終生 洗練 及其/和 D.終身 洗練 以及/和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 (  )
  A.在"輝煌六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成就展"上,那些平時耳熟能詳?shù)拇罂茖W家的成果、事跡,都在這里以最貼近普通人的方式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
  B.毛澤東的文獻點評中寓含褒貶,抒發(fā)感慨,以史為鑒,論古諷今,注重文獻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世致用,值得我們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C.博爾特剛到體校的時候,訓練并不刻苦,常常偷懶,別人跑十圈,他只跑三四圈,只要教練不注意,他就會躲在一邊和其他人打鬧,是體校有名的“害群之馬”。
  D.吳宇森執(zhí)導的影片《赤壁》首播后,反響很好。梁朝偉飾演的周瑜倚馬可待,叱咤沙場的鏡頭更是讓我們領略了一代儒將的風范。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并且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  )
A.英國雷丁大學一位名叫朱利安 文森特的生物學家和一位復合材料專家領導的科研小組正在從事這項研究。
B.在最近報刊上發(fā)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給了我們一個十分有益的啟示:要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就必須加強國民素質教育。
C.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反國家分裂法》,為發(fā)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和維護兩岸同胞福祉,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法律保障。
D.青年干部工作熱情高,干勁大,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們所缺乏的,一是理論水平不高,二是實踐經(jīng)驗不多。
6.下列有關名著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三國演義》中的“巧授連環(huán)計”寫的是龐統(tǒng)向曹操獻連環(huán)計,表面上是為解決曹軍不習水戰(zhàn)暈船的難題,實際上是為周瑜火燒戰(zhàn)船作準備。《三國演義》
B.桑丘是一個樸實善良、機靈樂觀、目光短淺、自私狹隘的普通農民。但他受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漸開闊起來。任海島總督期間,秉公斷案、執(zhí)法如山、愛憎分明、光明磊落。他的言行完全體現(xiàn)了人沒有貴賤之分,只要具有美德便可以治理國政的人文主義思想。《堂吉訶德》
C.抄檢大觀園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說晴雯的壞話。晴雯被王夫人叫來,因像個“病西施”,而被斷定是“狐媚子”。抄檢怡紅院時,晴雯把箱子一倒,任憑抄檢,還打了王保善家的一個耳光。抄檢過后,晴雯被王夫人趕出大觀園,抱屈而死。《紅樓夢》
D.故事的結局以悲劇收場:副主教摔下鐘塔,未能葬在圣地;伽西莫多從圣母院失蹤;埃及姑娘被絞死;甘果瓦救出小山羊,在對諸多瘋癲學問發(fā)生興趣后,又回來搞他的悲劇。 (《巴黎圣母院》)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9分)
鴻雁在中國古代詩詞中的審美意蘊
在中國古代詩詞中,鴻雁作為審美對象,具有豐富的美學意蘊。
鴻雁是隨陽之鳥,它雖然在季節(jié)和環(huán)境的渲染下帶有“秋”的意象,但它與蟋蟀、鳴蟬等秋蟲之美仍有所不同。聽秋蟲之淺吟低唱,不免產生物華將盡的寂寥之感,看鴻雁之布陣南征,則令人心胸開闊,精神振奮。“秋色蕭條,秋容有紅蓼;秋風拂地,萬籟也寥寥。惟見賓鴻,沖入在秋空里,任逍遙”,便是對鴻雁這一美學特征的生動把握。鴻雁是健飛之鳥,翅膀拍動時頻率適中,沉雄有力,不似鷹鷂猛悍桀驁,也不似鶴鷺之輕靈飄忽,而是給人以堅忍強勁的審美感受。在風頻雨驟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當鴻雁結陣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過長空時,人們的這種審美感受就更加明顯、強烈。鴻雁遷徙時常匯集成數(shù)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隊飛翔。“蜃樓百尺橫滄海,雁字一行書絳霄”;“白犬吠風驚雁起,猶能一一旋成行。”鴻雁這種行序整齊的飛行特征,使中國古代文人們贊嘆不已。鴻雁健飛,且性情機警,南征北返時,中途很少停歇,人們能看到竦峙樹端的鷹、棲息房梁的燕、兀立江灘的鶴鷺,卻很難看到靜態(tài)的鴻雁。在中國古代詩詞歌賦中,鴻雁大都以動態(tài)出現(xiàn),鴻雁翔姿優(yōu)美,亦剛亦柔,曹植的《洛神賦》中就有“翩若驚鴻,矯若游龍”之語。鴻雁南遷陣容非常壯觀,在朔風凜冽、塵沙蔽日的秋冬之際,當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過長空時,亦能喚起古人雄渾悲壯的審美感受,這種感受對于邊塞詩人來說,尤為強烈。“雁來慘淡沙場外,月出蒼茫云海間。”借秋空雁陣渲染沙場征戰(zhàn)的雄渾悲壯之貌。
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是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兩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對“雁”意象群的發(fā)掘,即能較好的說明這一問題。在中國古代詠雁詩詞中,既有側重“言志”的詩詞,也有側重抒情的詩詞,但數(shù)量最多的還是抒情與言志有機結合、互為滲透的詩詞。中國美學中的“景中情”與“情中景”互相聯(lián)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詩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詩者則情不虛情,景非滯景,情景互生,妙合無垠。這三種審美移情 層次在中國古代詠雁詩中均能找到例證。
7.下面對鴻雁習性特征所體現(xiàn)的相應的審美意蘊概括不夠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鴻雁身大體重,起飛以及飛行時,翅膀拍動,沉雄有力,給人以美的享受。
B.鴻雁遷徙時行序整齊,符合中國人喜歡整齊劃一的審美情趣,能激發(fā)人們團結奮進的熱忱。
C.鴻雁健飛,且性情機警,遷徙中很少停歇,使人們很容易聯(lián)想到對光明與溫暖的追求。
D.鴻雁飛翔時,常匯集數(shù)十只、上百只,其陣容相當壯觀,容易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
8.文章最后一段中“這三種審美移情層次”指的是( )
A.①托物言志 ②借景抒情 ③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相結合
B.①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相結合 ②“景中情”和“情中景” ③情不虛情,景非滯景
C.①景中情 ②情中景 ③情景互生
D.①“景中情”和“情中景” ②情不虛情,景非滯景 ③情景互生
9.根據(jù)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秋蟲的審美基調一般表現(xiàn)為凄清低婉,鴻雁的審美基調則主要表現(xiàn)為遼闊高遠。
B.中國古代對聯(lián)常以“飛鴻”對“奔馬”、“冥鴻”對“隱豹”、“摩天鴻”對“鬧海蛟”,主要體現(xiàn)了古人的“亦剛亦柔”、“雄渾悲壯”的審美感受。
C.鴻雁列隊飛翔時,“人”字形與“一”字形之間不斷更替,動蕩中呈現(xiàn)出鮮明的回旋往復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難辨,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是中國古代詩詞創(chuàng)作的最高美學境界,古人的詠雁詩不乏其例。
三、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門,愿傭隙宇而處焉。所職尋引規(guī)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長短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眾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祿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闕足而不能理,曰:“將求他工。”余甚笑之,謂其無能而貪祿嗜貨者。
其后,京兆尹將飾官署,余往過焉。委群材,會眾工。或執(zhí)斧斤,或執(zhí)刀鋸,皆環(huán)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執(zhí)杖,而中處焉,量棟宇之任,視木之能舉,揮其杖曰:“斧!”彼執(zhí)斧奔而右。顧而指曰:“鋸!”彼執(zhí)鋸者趨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視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斷者。其不勝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慍焉。畫宮于堵,盈尺而曲盡其制,計其毫厘而構大廈,無進退焉。既成,書于上棟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則其姓字也,凡執(zhí)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視大駭,然后知其術之工大矣。
繼而嘆曰:“彼將舍其手藝,專其心智,而能知體要者與!” (唐·柳宗元《梓人傳》)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所職尋引規(guī)矩繩墨 職:職責 B.貪祿嗜貨者 貨:貨物
C.畫宮于堵 宮:房屋 D.曲盡其制 制:制度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愿傭隙宇而處焉 B.則其姓字也
風雨興焉 兒之成,則可待乎
C.作于私家 D.怒而退之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提刀而立
12.下列各句括號中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梓人)家不居礱斫之器 B.(吾)將求他工
C.凡執(zhí)用之工不在(其)列 D.(堵)盈尺而曲盡其制
13.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借梓人知體要者、因得成功的故事,說明解決問題要抓住要害,做事情要把握關鍵。
B.“余甚笑之,謂其無能而貪祿嗜貨”是欲揚先抑的寫法,且與文末“繼而嘆曰”相照應。
C.梓人繪畫水平極高,所以畫完后只在畫上寫自己的姓字,不寫別人的,別人也沒有意見。
D.“吾善度材”中的“材”含義較多,其中有棟梁之材,也有各類工匠,還有喻義如治國人材等。
四、古詩詞鑒賞(10分)
14.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齊安郡晚秋①
[唐]杜牧
柳岸風來影漸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態(tài)還堪賞,嘯志歌懷亦自如。
雨暗殘燈棋散后,酒醒孤枕雁來初。
可憐赤壁爭雄渡,唯有蓑翁坐釣魚。
[注]①齊安郡,即黃州。此詩為杜牧受權貴排擠,謫任黃州刺史時作。
(1)詩題為“齊安郡晚秋”,詩中用了哪兩個典型意象表現(xiàn)“晚秋”?(2分)
(2)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
(3)尾聯(lián)運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詩人的用意何在?(4分)
五、名句名篇默寫(8分)
15.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轉軸撥弦三兩聲, 。(白居易《琵琶行》)
(2)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土地平曠,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陶淵明《桃花源記》)
(4)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頤《愛蓮說》
(5))想當年:金戈鐵馬, 。(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6)聞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7)奇文共欣賞, 。(陶淵明《移居二首(其二)》)
(8)天行健, 。(《周易》)
六、現(xiàn)代文閱讀:論述類文本(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再談肖邦
楊燕迪
①從某種意義上說,越是獨創(chuàng)的藝術家,身后越難有繼承者而形成“流派”,這似已成藝術的定律。這些獨樹一幟的藝術家,正因其別具一格而對后來者有無窮的吸引力。肖邦對后人的影響,顯然很大也很多。可能最接近肖邦原貌的模仿,是早年的俄羅斯作曲家斯克里亞賓,以及早期的法國人福列。但同樣明顯的是,這其中沒有一人曾企及肖邦音樂的那種純凈度和精粹度。
②藝術家的影響與形成藝術“流派”似是兩個不同層面的東西。藝術家的影響可能是非常多面而多樣的,而且因后人對某藝術家的認識之不同會有很多的改變。而藝術流派的形成,則有某些“硬性”的指標。從肖邦的例證中可以見出,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最具恒久價值的,往往是最個人化的創(chuàng)意,而不是集體性的“流派”共同點。就此而論,肖邦之后沒有形成流派雖然讓人惋惜或嘆息,而其中確有某種命定的必然。
③越是偉大的藝術家,其矛盾性就越深刻和復雜。不過,對于后人的理解而言,可能問題的關鍵不在于看出這種矛盾性,而在于看出這種矛盾性在每個不同藝術家身上的特殊性質。李斯特的矛盾性顯然不同于肖邦,他在尖銳和敏感方面不如肖邦,卻比肖邦更為混雜和多面——例如他的血脈中雜耍藝人的游戲和宗教超驗的追求之間,就形成難以調解的沖突。最終他的風格沒能像肖邦那樣形成自成一體的內在完整性,作品數(shù)量不少,但質量參差不齊。舒曼和門德爾松的矛盾性當然完全不同,前者是太不平衡,后者是太過平衡,因而都影響了各自音樂作品的深度和廣度。反觀肖邦,他的音樂獨特處在于,所有的矛盾和沖突都被隱藏起來,好像故意引誘聽眾只是癡迷于其音樂外表的優(yōu)雅、流暢和自如。而其實,他的音樂內部飽含著復雜的句法行進,神出鬼沒的對位線條,放肆大膽的和聲實驗和眼界開闊的大范圍形式控制。
④進一步看,肖邦的出新,還在于其盡善盡美的高度。從某種意義上看,在藝術中求新并不難,真正的困難在于,在創(chuàng)新的同時還達到完美。創(chuàng)新與完美,這本身就是一對非常矛盾的價值。創(chuàng)新,意味著探險和開掘,因而粗糙、生硬和不足都在情理之中。而完美,在音樂藝術中意味著周全、妥帖和無可挑剔,經(jīng)得起反復的聆聽、演奏、解讀和分析仍讓人不覺厭倦。肖邦不僅同時滿足了創(chuàng)新和完美的矛盾價值訴求,而且他解決這個矛盾的頻率非常高——在他認可的出版作品中,大多都是極富創(chuàng)意而又完美無缺的第一流杰作。
⑤考慮到肖邦39歲就因病辭世,其創(chuàng)作盛期也就區(qū)區(qū)約二十年時間——什么是“天才”?肖邦是這一概念在藝術中的最佳注腳之一。
16.“肖邦之后沒有形成流派”的原因是什么?(6分)
17.文章第三段寫到李斯特、舒曼和門德爾松三個人,有什么作用?(6分)
18.作者在文章結尾說“什么是‘天才’?肖邦是這一概念在藝術中的最佳注腳之一”,為什么?(6分)
七、作文(75分)
19.小說《高老頭》對比手法運用廣泛,請結合小說情節(jié)、人物或環(huán)境中的一個方面的內容寫一段200左右的賞析短文。(10分)
20.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生是一條向上的路,身為行者的我們一次次地登臨。登臨是一種追求,登臨是一種超越,登臨是一種高度,登臨是一種境界……因為登臨,我們有了更為廣闊的視野;因為登臨,我們有了更為高遠的目標;因為登臨,我們有了“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請以“登臨”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1.D
2. D(A.鼎鼎大名;B.戮力同心;C.仗義執(zhí)言)
3.C ( 終生,一生;終身,既有“一生”意義,又有“一輩子”意義,后者多就切身的事說。洗練,指語言、文字、技藝等簡練利落;精練,指文章或講話扼要,沒有多余的詞句。及其,詞組,以及它的;這里“宗教及其教條”,就是“宗教和宗教的教條”,與“迷信”并列,所以后用連詞“和”)
4.D ( A.指聽得多了,能夠說得很清楚、很詳細。B. 指學問必須有益于國事。C. 比喻危害社會或集體的人。D.倚在即將出發(fā)的戰(zhàn)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著完稿。比喻文章寫得快)
5.C ( A.“和”連接的對象可能造成歧義:可能是兩人共同領導,也可能是一人領導 B.介詞“在” 掩蓋主語。D.所缺乏的一是理論水平,二是實踐經(jīng)驗)
6.C(打王保善家的一個耳光的是探春)
7.C “對光明與溫暖的追求”應是“鴻雁隨陽”的審美感受。此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關鍵在于要把雁的特點與它們審美感受對應起來,不能張冠李戴。C項雁的特點給人以堅忍強勁的審美感受。考生此題要有一定的審美和識別能力。
8.C 注意兩點:第一,陳述對象是“審美移情層次”,弄清“這”的指代內容,故排除A.B;第二,“情不虛情,景非滯景”與“情景互生”是一個層次而非兩個層次。
9.B 要體現(xiàn)的應該是“堅忍強勁”的審美感受。
10.C(職,做工作;貨,錢財;制,規(guī)劃、規(guī)格)
11.B(則,前者表判斷,就是;后者連詞,那么。A焉,都是兼詞“于此”。C于,都是“在”。D而,都是連詞,表修飾關系)
12.D(應為“宮”,即房屋的施工圖)
13.C(將“梓人”的工作理解成畫畫兒)
14.
(1)稀疏的柳影和南飛的大雁。(每點1分)
(2)頷聯(lián)中詩人游賞山水,吟嘯抒懷,看似閑適自得;但頸聯(lián)中雨夜人散,酒醒聞雁,詩人倍感孤獨寂寞。(感情2分,分析2分)
(3)以當年英雄在赤壁爭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釣魚進行對比。用以表達自己雖有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卻壯志難酬的不平之意。(藝術手法2分,只答“對比”或“用典”或“虛實結合”,不作解說,得1分。用意2分)
15.
未成曲調先有情、煙籠寒水月籠沙、屋舍儼然、濯清漣而不妖、氣吞萬里如虎、術業(yè)有專攻、疑義相與析、君子以自強不息
16.肖邦的藝術獨創(chuàng),身后沒有繼承者(答出“越是獨創(chuàng)的藝術家,身后越難有繼承者而形成流派”亦可);不符合流派的某些“硬性”的指標;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最具恒久價值的,往往是最個人化的創(chuàng)意,而不是流派的共同特點。(一點2分)17.舉例論證(或舉這三人為例,1分),對比論證(1分);證明偉大藝術家作品的深刻和復雜的矛盾性在每個不同藝術家身上的有著特殊性質(2分)。肖邦在對于音樂矛盾性的處理方面比其他音樂家高明(“偉大“類亦可得2分)。
18.肖邦是獨創(chuàng)的藝術家,身后沒有人能夠企及他的高度(答出“無可企及”即可,2分);肖邦的音樂獨特,音樂中的矛盾都被隱藏起來(2分);肖邦的音樂不僅創(chuàng)新而且完美(2分);肖邦英年早逝,創(chuàng)作盛期短,但作品大多是第一流杰作(2分)。(給滿6分為止)
19..要點:人物對比——高貴莊重的鮑賽昂夫人與粗俗強悍的伏脫冷形成鮮明對比。一個優(yōu)雅高貴,一個卑劣無恥,但他們不同的語言卻又揭示同樣的道理,而他們兩人看透社會的理論又與自己生活中的慘敗形成反襯,這加深了小說的悲劇意味;環(huán)境對比——伏蓋公寓的窮酸簡陋與鮑賽昂府的聲威赫赫形成對比,但卻一樣充斥著拜金主義,一樣卑劣無恥;情節(jié)對比——拉斯蒂涅初到巴黎的正直單純與埋葬高老頭之后的野心膨脹、拋棄善良之心的決然。還有高老頭貧苦窘困的生活、對女兒“瘋狂”的愛與高老頭女兒窮奢極欲的揮霍、對高老頭的冷漠無情的對比等等。(只需任選一個方面賞析)
20.
審題立意:登臨,本義為登山臨水,登高臨下,泛指游覽山水。立意可實可虛。實,可寫登高望遠,游目覽勝,關注自然與個人的關系構建;虛,可寫望遠致思,抒懷寫志,關注歷史與現(xiàn)實的風云變遷。
高⌒考*試題:庫21世紀教育網(wǎng)
21世紀教育網(wǎng)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yè)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wǎng)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ǎng)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微山一中2012屆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
數(shù)學(文科)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直線與互相垂直,則=( )
A. B. C. D.
2.下列各選項中,與最接近的數(shù)是( )
A. B. C. D.
3.若向量,且與共線,則實數(shù)的值為( )
A.0 B.1 C.2 D.
4在中,若,且,則是( )
A.等邊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但不是等邊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但不是等腰三角形
5.若不等式對恒成立,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6.若點(1,0)在關于的不等式組所表示的平面區(qū)域內,則的最小值為( )
A. B. C. D.
7.設集合,則( )
A. B. C. D.
8.為了得到函數(shù)的圖象,可以將函數(shù)的圖象( )
A.向右平移個單位 B.向左平移個單位
C.向右平移個單位 D.向左平移個單位
9.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則該幾何體的體積是( )
A. B.
C. D.
10.若拋物線的焦點與雙曲線的右焦點重合,則的值為( )
A. B. C. D.
11.若點為橢圓上一點,則的最大值為( )
A.1 B. C.2 D.
12.對于函數(shù),若存在區(qū)間,使得,則稱區(qū)間為函數(shù)的一個“穩(wěn)定區(qū)間”.現(xiàn)有四個函數(shù):
①; ② ③ ④.其中存在“穩(wěn)定區(qū)間”的函數(shù)的個數(shù)為( )
A.1 B.2 C.3 D.4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設,若函數(shù)有大于零的極值點,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     .
14.在銳角中,角、、的對邊分別為、、,若,則+= .
15.圓心為(0,0),且與直線相切的圓的方程為
16.方程有實根,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本題滿分10分)已知等差數(shù)列{}前項和為,且
(1)求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數(shù)列的前項和
18.(12分)已知函數(shù).
(1)當時,求的單調遞增區(qū)間;
(2)是否存在,使得對任意的,都有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圍; 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19.(12分)已知雙曲線的離心率為,左、右焦點分別為、,一條準線的方程為.
(1)求雙曲線的方程;
(2)若雙曲線上的一點滿足,求的值;
(3)若直線與雙曲線交于不同的兩點,且在以為圓心的圓上,求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20.(本題滿分12分)如圖,已知三棱錐,為中點,為的中點,且,.
(1)求證:;
(2)找出三棱錐中一組面與面垂直的位置關系
,并給出證明(只需找到一組即可)
21.(本題滿分12分)
已知的周長為,且.
  (1)求邊長的值;
  
(2)若,求的值.
22.(本題滿分12分)設,分別是橢圓E:+=1(0﹤b﹤1)的左、右焦點,過的直線與E相交于A、B兩點,且,,成等差數(shù)列。
(1)求的周長
(2)求的長
(3)若直線的斜率為1,求b的值。
參考答案:
1-5 DADAC 6-10 ABCBD 11-12 DB
13. 14.
15.
16.
17.(1)設等差數(shù)列的公差為
∵ ,故
由已知 得


(2)∵ =
∴ =

18. (1)
當時,, ∴在上單增,
當>4時,, ∴的遞增區(qū)間為.
(2)假設存在,使得命題成立,此時.
∵, ∴.
則在和遞減,在遞增.
∴在[2,3]上單減,又在[2,3]單減.
∴.
因此,對恒成立.
即, 亦即恒成立.
∴ ∴. 又 故的范圍為.
19. (1)由條件有 ∴
∴.
故雙曲線的方程為:.
(2)設.
∵ ∴
又 ∴
即.
又由余弦定理有:.
即 ∴. 故.
(3)由
則由條件有:是 ①
設中點,則
又在為圓心的圓上. ∴.
化簡得: ②
將②代入①得:解得.
又由 ∴
綜上:或.
20.(1)證明:依題意 D為AB的中點,M為PB的中點
∴ DM // PA
又,
∴ (2)平面PAC平面PBC
(2) 證明:由已知AB=2PD,又D為AB的中點
所以PD=BD 又知M為PB的中點

由(1)知 DM // PA

又由已知,且

∴平面PAC平面PBC
21. (1)根據(jù)正弦定理,可化為.
聯(lián)立方程組,解得.
(2), .
  又由(1)可知,,
  由余弦定理得
∴.
22.(1)由橢圓定義知
已知
∴的周長是4
(2) 由已知 ,,成等差數(shù)列
∴ ,又
故,解得 =
(3)L的方程式為y=x+c,其中
設,則A,B 兩點坐標滿足方程組
化簡得

因為直線AB的斜率為1,所以
即 .

解得
高[考%試 ω題α庫21世紀教育網(wǎng)
21世紀教育網(wǎng)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yè)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wǎng)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ǎn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尚志市| 尼玛县| 金川县| 共和县| 凤阳县| 云和县| 松溪县| 洛宁县| 塔城市| 涞水县| 古交市| 买车| 天峻县| 洞口县| 扎鲁特旗| 论坛| 兰溪市| 汝州市| 永城市| 遵义县| 五家渠市| 韶山市| 奇台县| 仁布县| 商洛市| 神农架林区| 海淀区| 东乡| 施秉县| 安化县| 大城县| 托克逊县| 大宁县| 富平县| 瑞昌市| 威远县| 绥滨县| 永泰县| 遂溪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