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音版音樂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2課時《打起手鼓唱起歌》《巴塘連北京》教學設計課時:1課時課類:設計·應用教學策略/教學思路:本課以“歡樂的村寨”為主題,讓學生繼續感受、體驗和了解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各具特色且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及民族風情,是以往學習“幸福的歌”“美麗家園”“新疆好”以及“草原”等主題的延續。教材分析:《打起手鼓唱起歌》這首富有濃郁新疆特色和歌頌少數民族新生活的獨唱歌曲,由韓偉作詞,施光南作曲。歌詞樸實生動,以一位騎馬打鼓的歌手為主人公,通過歌手對沿途風光的歌唱,為人們展現了一幅美好生活的動感畫卷,表達了人們心中的喜悅與憧憬。歌曲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由四個樂句組成,旋律富有動感,曲調優美,節奏歡快,歌詞生動地描繪了各族人民生活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第二個部分是一個副歌性質的長句,采用連續密集的節奏音型,旋律明快,歌詞配以新疆特色襯詞“唻唻唻”,抒發了人們熱愛家鄉、建設祖國的一片豪情。全曲通俗易懂,頗有特色,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巴塘連北京》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帶藏族聚居地區的民歌。歌曲為2/4拍、C宮調式,二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歌曲。第一樂句的一開始就出現了全曲的最高音,第2小結的跨小結切分音運用使得曲調明亮而又舒展,情緒熱烈。歌詞把通向北京的云間金色大路比似成東方的彩虹,十分形象生動。第二樂句的句首緊接著第一樂句的尾音,曲調在五度跳進后作了一個旋律波浪形的起伏,好似一條金色的大路蜿蜒伸展,盡情地抒發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熱愛黨和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在演唱、演奏方面具有基本的音樂素養能力,但是缺乏對欣賞課的學習興趣。本課基于新疆風格的歌曲特點,從聆聽、律動、演唱、演奏多方面調動學生對本課的音樂感知,激發學生對欣賞課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音樂鑒賞能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體驗感悟法。教學用具:課件、錄音機學生用具:課本課題《打起手鼓唱起歌》《巴塘連北京》第2課時學科音樂年級五年級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聆聽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歌曲中濃郁的新疆風格。學唱《巴塘連北京》,學會切分音的另一種形式以及唱好歌曲中的后十六音分符。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新疆民歌使學生更加熱愛民族、民間音樂。能說出歌曲中演唱音色的特點。用模仿、體驗、聆聽等方式來學習本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感知新疆民族歌曲獨特風格和歡快、熱烈的情感,培養學生熱愛我國民族音樂之情。學唱《巴塘連北京》了解藏族的音調風格,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重點把握歌曲情緒,用圓潤自然的聲音充滿感情地演唱歌曲。難點能正確掌握弱起、2/4和3/4的節奏特點。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教師出示新疆舞蹈動作的圖片圖片中的舞蹈是哪個民族的你了解嗎?激發興趣引出課題。講授新課《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師播放歌曲視頻并講解:《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富有新疆民族特色的歌曲。這首歌曲節奏歡快、曲調優美。歌曲介紹:《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富有濃郁的新疆民歌特色的歌曲,這首歌曲節拍歡快,曲調優美,為人們展現了一副美好生活的動感畫卷,表達了人們心中的喜悅與憧憬,流露出了人們熱愛家鄉建設祖國的一片豪情。作者介紹:施光南:作曲家、音樂家曾獲評“譜寫改革開放贊歌的音樂家”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作曲家。代表作品:《搖籃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歌唱家介紹:關牧村,出生于河南省新鄉市牧野鄉村,以村為名,取名關牧村,1987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20世紀70年代以演唱音樂家施光南作曲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假如你要認識我》等作品而成為我國蜚聲中外的女中音歌唱家之一。教師播放歌曲音頻并講解:女中音又稱次女高音,介于女高音(Soprano)和女低音(Contralto)的聲部。聲帶通常略長和寬,高音厚實、有力,中聲區聲音特別豐滿圓潤。我國的民族唱法女中音歌唱家有關牧村、德德瑪、降央卓瑪等。歌曲分為兩個部分。歌曲賞析:教師分別播放可曲的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曲調優美,節奏歡快,歌詞生動地描繪了各族人民生活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第二部分:旋律明快,歌詞配以具有濃郁新疆特色的襯詞抒發了人們熱愛家鄉、建設祖國的一片豪情。7、教師總結:女高音聲部音色集中、較為明亮。具有活力和強烈的穿透力。聲音靈活、輕快而富有彈性。女中音的音色柔和、厚實;聲音圓潤、豐滿、深情。歌曲具有我國哪個地區的音樂風格?請說一說歌曲的特點?學生試著說一說你對歌曲有一個什么樣的印象,之后聽教師對歌曲做以介紹。學生聽老師曲作者,識記作者的代表作品。學生聽老師對這首歌曲的演唱者進行介紹,并識記這位歌唱家家的代表作品。根據剛才欣賞的關牧村的演唱,你能說說這女中音的音色有什么特點嗎?你知道我國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都有誰嗎?歌曲分為幾個部分?學生分別欣賞兩個部分并回答:歌曲每個部分的節奏和旋律特點怎樣?描繪了怎樣的生活景象?7、請說一說女中音與女高音的不同?欣賞歌曲,對歌曲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對歌曲進行深入的了解。積累作曲家相關知識。積累我國著名歌唱家相關知識。積累聲音分類相關知識,讓學生自己通過欣賞來總結女中音的音色特點,能夠更深刻記憶。培養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通過賞析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內涵。7、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和總結能力,積累人聲分類相關知識。新課講授《巴塘連北京》1、巴塘簡介:巴塘縣位于甘孜州西部,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駐地是綠野中的一片草地,放牧牛羊,到處一片“咩咩”叫聲,藏語“咩”即為“巴”音,因而以聲音定地名,取名“巴塘”,意為“綿羊聲壩”,含吉祥之意。2、教師播放歌曲音頻并指導學生回答:歌曲的情緒悠揚、愉悅;速度慢速;歌曲抒發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熱愛黨和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3、節奏練習:教師伴奏,帶領學唱旋律,標出難點節奏型處。教師找學生找屏幕上畫一畫旋律線。歌詞學唱:教師伴奏指導學生唱歌詞。并講解:歌曲是由二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7、教師播放伴奏音頻,和學生一起完整演唱歌曲。你知道巴塘這個地方嗎?你想了解這里嗎?學生欣賞歌曲并回答: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怎樣?歌曲抒發了怎樣的情感?學生找出歌曲中的難點節奏一起練一練。學生跟著老師的琴聲試著視唱歌譜,唱不好歌譜的同學可以用哼鳴哼唱旋律。給歌曲畫一畫旋律線,再哼唱一下旋律吧!學生跟琴唱詞,注意切分節奏處的歌詞對應,并加入感情。唱準后分析歌曲的結構。7、跟著老師一起帶著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吧!1、激發興趣,引出課題。2、完整欣賞歌曲,給學生初步的印象,分析歌曲的要素。3、克服節奏難點。培養學生的視唱能力。旋律準確性的練習。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7、歌曲完整的表達。拓展延伸新疆歌舞節奏特點節奏、節拍——由于歌曲的重音總是落在最后一個音節上,導致新疆民歌多出現切分節奏和從弱拍起唱的現象。有些民歌有固定的節奏型。經常使用混合節拍,并在每小節的節奏劃分上常常出現前短后長的形態。藏族歌曲的特點:藏族民歌高亢嘹亮,曲調悠揚,節奏寬廣,聽起來就有高原藍天遼闊的氣象。學生試著總結新疆歌舞節奏特點。通過學唱試著總結藏族歌曲的特點?通過本課的欣賞和學唱,使學生初步了解這兩個民族的音樂特點。課堂小結了解了新疆維吾爾族和藏族獨特的風土人情。同學們,不同的音樂把我們感染,不同情感把我們吸引,獨特的文化讓我們為之贊嘆,今天我們用歌聲用舞姿來感受民族文化,以后愿大家通過音樂課這條紐帶繼續品位中華民族淵源文化,讓我們在優美的舞姿中結束今天的音樂之旅!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說出自己對歌曲的體會。對本課進行總結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板書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4張PPT)打起手鼓唱起歌巴塘連北京人音版五年級下新疆舞蹈動作新知導入圖片中的舞蹈是哪個民族的你了解嗎?1、歌曲具有我國哪個地區的音樂風格?《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富有新疆民族特色的歌曲。2、請說一說歌曲的特點?這首歌曲節奏歡快、曲調優美。新知講解《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富有濃郁的新疆民歌特色的歌曲,這首歌曲節拍歡快,曲調優美,為人們展現了一副美好生活的動感畫卷,表達了人們心中的喜悅與憧憬,流露出了人們熱愛家鄉建設祖國的一片豪情。歌曲介紹新知講解施光南:作曲家音樂家曾獲評“譜寫改革開放贊歌的音樂家”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作曲家。代表作品:《搖籃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漓江謠》、《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歌劇音樂《傷逝》,鋼琴協奏曲、弦樂四重奏曲、小提琴獨奏等。新知講解作者介紹關牧村:出生于河南省新鄉市牧野鄉村,以村為名,取名關牧村,1987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20世紀70年代以演唱音樂家施光南作曲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假如你要認識我》等作品而成為我國蜚聲中外的女中音歌唱家之一。新知講解歌唱家介紹女中音又稱次女高音,介于女高音(Soprano)和女低音(Contralto)的聲部。聲帶通常略長和寬,高音厚實、有力,中聲區聲音特別豐滿圓潤。我國的民族唱法女中音歌唱家有關牧村、德德瑪、降央卓瑪等。新知講解新知講解第一部分:曲調優美,節奏歡快,歌詞生動地描繪了各族人民生活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新知講解第二部分:旋律明快,歌詞配以具有濃郁新疆特色的襯詞抒發了人們熱愛家鄉、建設祖國的一片豪情。請說一說女中音與女高音的不同?女高音聲部音色集中、較為明亮。具有活力和強烈的穿透力。聲音靈活、輕快而富有彈性。女中音的音色柔和、厚實;聲音圓潤、豐滿、深情。新知講解巴塘縣位于甘孜州西部,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駐地是綠野中的一片草地,放牧牛羊,到處一片“咩咩”叫聲,藏語“咩”即為“巴”音,因而以聲音定地名,取名“巴塘”,意為“綿羊聲壩”,含吉祥之意。巴塘簡介新知講解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怎樣?悠揚、愉悅、慢速歌曲欣賞歌曲抒發了怎樣的情感?抒發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熱愛黨和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XXXXX|XXXXX||啰啰啰啰啰啰啰啰啰XXXX|X—||啰啰啰啰新知講解節奏練習新知講解跟著老師的伴奏唱一唱旋律吧!給歌曲畫一畫旋律線,再哼唱一下旋律吧!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歌曲是由二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歌曲的結構怎樣?新知講解跟著老師一起帶著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吧!新疆歌舞節奏特點節奏、節拍——由于歌曲的重音總是落在最后一個音節上,導致新疆民歌多出現切分節奏和從弱拍起唱的現象。有些民歌有固定的節奏型。經常使用混合節拍,并在每小節的節奏劃分上常常出現前短后長的形態拓展學習藏族歌曲的特點?藏族民歌高亢嘹亮,曲調悠揚,節奏寬廣,聽起來就有高原藍天遼闊的氣象。拓展學習課堂總結談一談這節課學到了什么吧!今天我們欣賞了《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了新疆人民的熱情,通過學唱《巴塘連北京》又一次領略了能歌善舞的藏族,了解了他們獨特的風土人情。同學們,不同的音樂把我們感染,不同情感把我們吸引,獨特的文化讓我們為之贊嘆,今天我們用歌聲用舞姿來感受民族文化,以后愿大家通過音樂課這條紐帶繼續品位中華民族淵源文化,讓我們在優美的舞姿中結束今天的音樂之旅!板書設計作業布置自制一個手鼓,試著給今天學習的新疆歌曲伴奏,下節課表演給同學。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音版音樂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2課時《打起手鼓唱起歌》《巴塘連北京》(教案).doc 人音版音樂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2課時《打起手鼓唱起歌》《巴塘連北京》(課件).pptx 伴奏:巴塘連北京(原調原速).mp3 關牧村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mp4 合唱:打起手鼓唱起歌.mp3 德德瑪.mp3 打起第一部分.mp3 打起第二部分.mp3 獨唱:打起手鼓唱起歌.mp3 范唱:巴塘連北京.mp3 陳央卓瑪.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