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機密★考試結束前丘北縣2020~2021學年上學期期末檢測八年級(蘇教版)生物學試題卷考查范圍:八上全冊(全卷共兩個大題,47個小題,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注意事項:1.本卷為試題卷,答題前請在答題卡指定位置填寫學校、班級、姓名等信息。答案書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答在試題卷或草稿紙上的答案無效。2.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個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請將正確答案涂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1.苔蘚植物和藻類植物只適合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主要原因是()A.不能開花結果B.植株矮小C.生殖過程離不開水D.體內無輸導組織2.下列植物與其所屬類群對應錯誤的是()A.地錢——藻類植物B.銀杏——裸子植物C.玉米——被子植物D.滿江紅——蕨類植物3.生物圈中有許多綠色植物,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苔蘚植物是從水生到陸生過渡的植物B.裸子植物比被子植物高等,是陸地優勢植物,分布廣種類多C.蕨類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D.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4.下列不屬于我國的珍稀植物的是()A.水杉B.金花茶C.板栗樹D.珙桐5.下列關于無脊椎動物的敘述,錯誤的是()A.扁形動物的身體背腹扁平、兩側對稱B.腔腸動物都可以食用C.線形動物有口有肛門D.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大多具有堅硬的貝殼6.下列動物中,屬于脊椎動物的是()A.蝗蟲B.蚯蚓C.蝸牛D.魚7.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分布最廣的動物類群是()A.軟體動物B.線形動物C.環節動物D.節肢動物8.下列屬于兩棲動物的是()A.揚子鱷B.蜥蜴C.蟾蜍D.蟒蛇9.下列不屬于魚類特征的是()A.靠側線感知水流和測定方向B.在陸地上產卵C.用鰓呼吸D.身體分為頭、軀干和尾三個部分10.下列屬于恒溫動物的一組是()A.蛇、老鼠B.家鴿、兔子C.雞、青蛙D.魚、老虎11.下列關于脊椎動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爬行類是真正的陸生動物B.只有鳥類的卵具有堅硬的卵殼C.兩棲類的生殖過程不受水的限制D.哺乳動物都只能生活在陸地上12.下列生物中,沒有細胞結構的是()A.草履蟲B.煙草花葉病毒C.酵母菌D.枯草桿菌13.制作酸奶利用的微生物是()A.乳酸菌B.甲烷菌C.醋酸菌D.酵母菌14.下列哪種環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長()A.干燥的木板上B.潮濕的沙土地C.吃剩的飯菜D.真空包裝的豬肉15.下列實例中,不是利用病毒為人類服務的是()A.給肺炎病人注射抗生素進行治療B.給健康人注射流感疫苗C.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D.用噬菌體治療燒傷病人的化膿性感染16.生物分類等級中,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A.目B.屬C.科D.種17.下列關于生物分類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B.種是指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態分布基本相同的一類生物C.兩種生物所處的共同分類等級越低,則親緣關系越遠D.兩種生物親緣關系越近,相似程度越大(八年級·生物學·試題卷(蘇教版)·第1頁(共8頁))(八年級·生物學·試題卷(蘇教版)·第2頁(共8頁))18.科學的生物命名法——雙名法,是哪位科學家提出的()A.達爾文B.林奈C.哈維D.海爾蒙特19.生物多樣性不包括()A.生存環境多樣性B.生態系統多樣性C.物種多樣性D.遺傳多樣性20.下列描述不能體現生物多樣性直接價值的是()A.小麥、水稻是人類的食物之源B.木材可以用來修建房屋C.森林是大自然的“調節器”D.大豆、花生可以榨油供人食用21.下列人類活動中,對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利的是()A.圍湖造田B.退耕還林C.盲目引入外來物種D.過度放牧22.科學家們經過研究推測,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誕生于()A.原始海洋B.原始大氣C.地球內部D.原始陸地23.下列有關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說法,錯誤的是()A.在越古老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簡單低等B.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唯一證據C.始祖鳥化石證明:鳥類可能是由古代的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D.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24.下列觀點不符合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是()A.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B.環境對生物產生的變異進行選擇C.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弱D.生物常常為爭奪食物和生活空間而發生斗爭25.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發生的最顯著變化是()A.奔跑飛快B.群居生活C.后肢粗壯D.腦容量增加26.下列動物的運動器官和運動方式對應不正確的是()A.烏龜——四肢——爬行B.蚯蚓——足——跳躍C.金魚——鰭——游泳D.鴿子——翼(翅膀)——飛行27.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不包括()A.有利于尋找食物B.有利于躲避敵害C.能使動物適應任何生存環境D.有利于找到更適合的生存空間2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引B.骨骼肌由中間的肌腱和兩端的肌腹組成C.只有體內具有骨骼的動物才能運動D.動物的運動,不需要神經系統的參與29.竹節蟲的形態和體色酷似竹枝,偽裝的本領十分高強,這種行為屬于()A.攻擊行為B.防御行為C.取食行為D.繁殖行為30.下列哪項不屬于社會行為的重要特征()A.群體內各成員一般都有明確分工B.群體內個體聚集在一起生活C.群體內的動物之間不進行信息交流D.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31.以下各項中,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A.驚弓之鳥B.飛蛾撲火C.鸚鵡學舌D.老馬識途32.下列關于動物行為的敘述,正確的是()A.先天性行為較低等,動物可以不需要B.只有高等動物才具有學習行為能力C.學習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D.學習行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為基礎之上的33.某生態系統中有甲、乙、丙三種生物,它們之間的捕食關系如下圖所示,那么該生態系統中的雜食性動物是()A.甲B.乙C.丙D.甲和丙34.下列屬于生態系統的是()A.池塘中所有的動物B.麥田里所有的植物C.一群麻雀D.整片森林35.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說法,錯誤的是()A.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可以循環使用B.生態系統中的能量通過食物鏈傳遞C.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D.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的營養關系一般是確定的36.下列生理活動中,可使大氣中的碳進入生物體的是()A.呼吸作用B.蒸騰作用C.光合作用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7.下列關于生物圈的說法,錯誤的是()A.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B.生物圈中的各大生態系統并不是互相獨立、互不干涉的C.生物圈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的全部D.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們生活的環境組成的(八年級·生物學·試題卷(蘇教版)·第3頁(共8頁))(八年級·生物學·試題卷(蘇教版)·第4頁(共8頁))38.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A.濕地生態系統B.海洋生態系統C.森林生態系統D.生物圈39.下列生態系統中,自動調節能力最強的是()A.草原生態系統B.森林生態系統C.荒漠生態系統D.農田生態系統40.下列措施與“環保”主題不相符的是()A.及時將作物秸稈就地焚燒B.提倡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C.提倡綠色出行,發展公共交通D.減少一次性木筷和塑料袋的使用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二、簡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40分)41.(6分)下圖為五種常見植物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上圖所示的植物中,依靠種子繁殖后代的有。(填字母代號)(2)上圖植物中,沒有根、莖、葉分化,結構最簡單的是。(填字母代號)(3)植物(填字母代號)具有莖、葉和假根,沒有真正的輸導組織,能監測大氣污染。(4)圖中A植物屬于植物,不僅有真正的根、莖、葉,而且體內具有專門的組織,因此能較好地適應陸地生活。(5)C銀杏和E蜜桃相比較,在結構構成上的最大的不同是:C銀杏的種子外面沒有包被。42.(6分)下圖為幾種微生物的形態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甲乙丙(1)圖中,甲與乙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甲沒有。(2)乙圖中的生物屬于(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其細胞中沒有葉綠體,需依靠現成的(填“無機物”或“有機物”),營寄生生活或腐生生活。(3)引發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冠病毒與圖中(填“甲”“乙”或“丙”)結構相似,此類生物結構簡單,一般由[①]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②]構成,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43.(5分)分析下表,回答問題:(生物種類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類植物哺乳動物鳥類魚類我國種數占世界1026.72213.3914.2520.3種數百分比%)(1)表中數據表明:我國在世界上占有百分比最高的生物種類是:。(2)表中資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內涵中的多樣性。(3)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如形態結構、生理功能),把生物劃分為不同等級的。(4)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5)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作為一名中學生應當怎樣做?。(答出一點即可)44.(5分)以下是與動物運動有關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1)甲圖中,鳥有許多與飛行相適應的特點,如:身體呈,可減小飛行的阻力;發達,可牽動兩翼展翅飛翔等。(2)乙圖中,能夠減小骨與骨之間摩擦的滑液存在于[③]中。(3)從丙圖中可以看出,人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連結和骨骼肌組成的。(4)丙圖中,屈肘動作發生時,[⑥]處于(填“收縮”或“舒張”)狀態。(八年級·生物學·試題卷(蘇教版)·第5頁(共8頁))(八年級·生物學·試題卷(蘇教版)·第6頁(共8頁))45.(6分)下圖表示幾種動物的行為,請據圖分析回答:(1)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說,美國紅雀(小鳥)喂魚的行為屬于行為,該行為是由紅雀體內的決定的。(2)蚯蚓成功走出迷宮的嘗試次數比黑猩猩摘取食物的嘗試次數多,這說明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學習行為越復雜,“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3)大山雀成功喝到牛奶之后,“其他大山雀”也偷喝牛奶的行為是行為。(4)從維持動物自身生存的意義上來看,(填“學習”或“先天性”)行為更有利于動物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46.(6分)下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部分食物網簡圖,請據圖回答:(1)上圖食物網中共有條食物鏈。(2)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圖中還缺少分解者和部分。(3)在自然狀態下,該生態系統中各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生態系統的成分越復雜,其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填“強”或“弱”)。(4)如果一些難分解的有毒物質進入該生態系統食物網,則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生物是。(5)在該生態系統中,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單向流動,并逐級(填“遞增”或“遞減”)的。47.(6分)為了探究細菌對植物遺體的分解作用,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將同一樹的部分落葉進行滅菌處理后,平均分成A、B兩組進行實驗。下表為實驗過程及現象,請根據實驗回答問題:(實驗組別AB處理方法接種細菌不接種細菌實驗環境放在無菌環境中,實驗過程中都添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實驗現象樹葉有腐爛現象樹葉沒有腐爛現象)(1)該實驗提出的問題是:?(2)該探究實驗的變量是:。(3)該實驗中,實驗組是,對照組是。(填“A”或“B”)(4)分析上表實驗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5)實驗過程中要添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這樣做的原因是為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適宜的,除此條件外,細菌生存的條件還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有機物等。(八年級·生物學·試題卷(蘇教版)·第7頁(共8頁))(八年級·生物學·試題卷(蘇教版)·第8頁(共8頁))丘北縣2020~2021學年上學期期末檢測八年級(蘇教版)生物學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題號答案題號答案題號答案題號答案1C11A21B31B2A12B22A32D3B13A23B33C4C14C24C34D5B15A25D35A6D16D26B36C7D17C27C37C8C18B28A38D9B19A29B39B10B20C30C40A)二、簡答題。(每空1分,共40分)41.(6分)(1)CE(2)B(3)D(4)蕨類輸導(5)果皮42.(6分)(1)成形的細胞核(2)真核有機物(3)丙遺傳物質寄生43.(5分)(1)裸子植物(2)生物種類(或物種)(3)相似程度(4)就地保護(或建立自然保護區)(5)多植樹造林;開展愛鳥周活動;不亂扔垃圾;不隨意傷害野生動物;不攀折花草樹木等。44.(5分)(1)流線型胸肌(2)關節腔(3)骨(4)收縮45.(6分)(1)先天性遺傳物質(2)強少(3)學習(4)學習46.(6分)(1)4(2)非生物(3)穩定強(4)貓頭鷹(5)遞減47.(6分)(1)細菌對植物遺體是否有分解作用(2)是否接種細菌(或細菌)(3)AB(4)細菌對植物遺體有分解作用(5)水分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縣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生物試題(word版).docx 八年級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