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烏蘇市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生物期末試卷分值:100分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1、下列各項中屬于生物的是A.手表B.石鐘乳C.珊瑚蟲D.珊瑚礁2、植物體運輸有機物的主要通道是A.導管B.韌皮部C.篩管D.形成層3、蘋果在北方長得好,在南方長得不好,主要因素是A.水B.陽光C.土壤D.溫度4、大量砍伐森林所造成的嚴重后果是A.后續資源匱乏B.水土嚴重流失C.綠化面積減少D.ABC都是5、在生物圈中,有“地球之腎”之稱的是A.淡水生態系統B.海洋生態系統C.森林生態系統D.濕地生態系統6、下列植物中屬于種子植物的是A.玉米B.腎蕨C.海帶D.葫蘆蘚7、一個細胞分裂4次后,可形成的新細胞的數量為A.8個B.16個C.32個D.無數個8、血液屬于哪一種組織A.結締組織B.肌肉組織C.分生組織D.營養組織9、“克隆羊”是取出第一只母羊的體細胞核,放入除去細胞核的第二只母羊卵細胞中,形成的融合細胞,經早期胚胎發育后植入第三只母羊體內發育成小羊,則該小羊的長相與()羊相像。A.第一只母羊B.第二只母羊C.第三只母羊D.不能確定10、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下列敘述體現了生物適應環境的是A.蟻穴潰堤B.青蛙冬眠C.蚯蚓松土D.大樹底下好乘涼11、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A.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的大量產生B.二氧化碳等氣體的大量產生C.白色污染D.圍湖造田12、下列各選項中不能設置為對照的一組是A.有光和無光B.30℃和0℃C.溫度和氧氣D.有土壤和無土壤13、下列不屬于單細胞生物的是A.草履蟲B.眼蟲C.變形蟲D.蝗蟲14、受精卵經過多次分裂后,出現不同形態、結構和功能的細胞,這一過程叫A.細胞分化B.細胞分裂C.細胞生長D.細胞癌變15、下列有利于碳--氧平衡的是A.焚燒垃圾B.開荒伐木C.植樹造林D.使用一次性筷子16、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能制造A.水B.有機物C.氧氣D.無機鹽1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苔蘚植物的特點的是A.有根莖葉B.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C.孢子生殖D.能夠當做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18、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過程A.擦→撕→滴→展→蓋→染→吸B.擦→滴→撕→展→蓋→染→吸C.擦→滴→刮→展→蓋→染→吸D.擦→滴→撕→涂→蓋→染→吸19、下列屬于植物體結構層次的是A.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B.細胞→器官→個體C.細胞→器官→組織→個體D.細胞→組織→器官→個體20、制作臨時裝片時,必須讓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水滴,然后再緩緩地蓋上,其目的是A.防止水溢出來污染裝片B.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C.避免實驗材料移動D.增強透明度21、從超市買來的新鮮蔬菜放入冰箱中存放的原因是A.減少損失B.降低蒸騰作用C.抑制呼吸作用D.保持了溫度22、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時,要先將天竺葵放到暗處一晝夜,其目的是A.將葉片內原有的有機物消耗掉B.儲備養料,準備光合作用C.使葉片內的淀粉貯存在葉綠體中D.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貯存在葉肉細胞中2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生物圈范圍的是A.巖石圈的上部B.大氣圈的底部C.水圈的全部D.水圈的大部24、下列生物中,全部屬于生產者的是A.玫瑰花和蘑菇B.水稻和小麥C.青蛙和昆蟲D.草履蟲和衣藻25、為提高農作物單位面積的產量應該A.種植過密B.合理密植C.隨機種植D.種植過稀26、在葉片脫色實驗中,把葉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的目的是A.溶解淀粉,避免將葉片燙死B.將淀粉煮熟,避免將葉片燙死C.溶解葉綠體,避免酒精過度揮發D.溶解葉綠素,避免酒精燃燒起來27、關于蒸騰作用的意義敘述錯誤的是A.促使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B.增高大氣溫度,調節氣候C.散失熱量,降低至物體的溫度D.促進水分和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28、下表是對幾種生物體內農藥含量的測定結果,這些生物之間存在吃與被吃的關系,請分析下列哪一條食物鏈的聯系是正確的A.⑤→③→④→②→①B.⑤→③→②→④→①C.④→①→②→③→⑤D.⑤→①→③→②→④①29、右圖是氣孔張開和閉合示意圖,下列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A.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B.當夜幕降臨時,葉片的大多數氣孔縮小或閉合,蒸騰作用隨之而減少②1C.當太陽升起時,葉片的氣孔慢慢張開,空氣就涌進氣孔D.圖①表示葉片的氣孔是關閉的,圖②表示氣孔是張開的30、以下哪些氣體分別在日間和夜間經由植物葉片的氣孔離開的?(選項ABCD日間二氧化碳氧和二氧化碳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氧夜間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水蒸汽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簡答題(共5題,每空1分,共40分)1、下圖甲是“觀察植物細胞”實驗中所使用的普通光學顯微鏡結構示意圖,目鏡的放大倍數是(甲)10×,兩個物鏡的放大倍數分別是10×和40×,根據圖回答問題。(橫線上填寫文字、括號填寫編號)(共9分)乙(1)生態系統中除外,生物都是由構成。(2)使用顯微鏡時,光線較暗時,要使用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鏡上的面鏡。(3)對光成功后,這位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如乙圖所示的洋蔥片葉表皮裝片的情況。視野中出現的中間亮且四周暗的圓圈很可能是。若將視野中的物像移到視野的中央,應將裝片向移動。(4)在視野中觀察到的洋蔥片葉表皮細胞數量多且非常微小時,此時觀察到的細胞放大倍數是。(5)若物像模糊不清,可轉動圖甲中的[]使物像更清晰。2、右圖為玉米種子進行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實驗圖,請根據圖回答問題。(共5分)(1)瓶中玉米種子萌發時的有機物來自,種子萌發致使玻璃瓶內氣體濃度增大,從而使玻璃罩內幼苗的作用增強(2)種子在萌發過程中,如果用手觸摸盛有種子的玻璃瓶會感到熱,原因是種子在進行作用時會釋放。23、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橫線上填寫文字、括號填寫編號)(共10分)(1)圖中表示動物細胞的是圖。(2)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相比,具有相同的基本結構,其中能夠控制物質進出的結構為[]。植物細胞有,一般動物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有①、⑤和⑥,①具有和支持作用。(3)控制“種瓜得瓜在,種豆得豆”現象的物質存在于[]。(4)甲細胞與乙細胞共有的能量轉換器是。4、圖1所示為豌豆葉片進行某生理活動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共8分)(1)在白天光照條件下,葉片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時,B為,則A為二氧化碳。(2)在白天光照條件下,葉片通過作用,將根吸收的水分通過向上運輸。(3)圖2為豌豆果實的示意圖,由圖可知豌豆有果皮,因此豌豆為植物。豌豆的種子是由和組成,種子是由發育而來的,其中最先萌發的部位是。5、下圖是根尖結構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橫線上填寫文字、括號填寫編號)(共8分)(1)圖中所示的結構①為,能夠吸收和無機鹽,其中植株生長所需量最多的無機鹽為。結構[]為根冠,具有保護[]細胞的功能。(2)圖中所示的根尖的四個結構中,具有生長最快的特點的為[]。烏蘇市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生物期末答案一、選擇題(單項選擇,共30題。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選項CCDDDABAABBCDAC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選項BABDBCACBBDBBDC二、簡答題(共40分)1、(1)病毒,細胞(2)大,凹,(3)氣泡,右下角(4)100(5)[13]細準焦螺旋(括號內填寫編號)2、(1)胚乳,二氧化碳,光合(2)呼吸,熱能3、(1)甲(2)[2]細胞膜,細胞壁,液泡,葉綠體,保護(3)[4]細胞核(4)線粒體4、(1)氧氣(2)蒸騰,導管(3)被子,種皮,胚,胚珠,胚根5、(1)成熟區,水,氮磷鉀,[4],[3]分生區(2)[2]伸長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生物學科期末答案.doc 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word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