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音樂四年級《對花》 導學案 單元 導 學 內 容 課時 主備人 九 對 花 1 導 學 目 標 1、能學會演唱《對花》,掌握上滑音的唱法,體會河北民歌的地方特色與情緒。 2、能掌握對唱的演唱形式,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3、能根據四季中花的種類,創造性地創編歌詞,能用簡單的手絹舞動作進行歌表演 重 難 點 1、學會用富有河北地方特色的音調演唱歌曲《對花》 2、引導學生體會河北民歌的地方特色,自主地運用對唱這種形式表現歌曲《對花》 教具 課件 電子琴 手絹 學 具 口風琴 激 情 導 課 一、組織教學: 教師出示手絹,師問:這個手絹和平時用的手絹有什么不一樣? 生答:舞蹈用的或跳舞用的。 教師做幾個手絹舞的動作,或讓會跳舞的學生上臺表演。 師:咱們一塊來扭一扭吧! 教師教學生幾個舞蹈動作,學生練習。 二、激趣導入 師生音樂問好 教師和學生用各自家鄉方言交流。 學生(河南、山東、四川等)教師和學生用河北方言簡單交流,同時讓學生猜出。 師:河北方言。請你和咱們的山西話或其它地方方言對比,河北方言語調上有什么特點? 生:上揚。 師:各地方言不同,民歌風味也不同。咱們今天就來學一首河北民歌。 板書:河北民歌 民 主 導 學 檢 測 導 結 三、民主導學(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學生帶著問題欣賞 (問題:這首歌曲的旋律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學生聽后回答:歡快,熱烈等。 讓學生找出歌譜中不明白或不認識的音樂符號。同時教師板書上滑音等。 教師結合地方方言來講解這個音樂符號的作用和名稱,同時讓學生自己試著唱一唱。教師給以糾正或評價。(解決重點) 教師彈奏,同時唱旋律的前半句,學生唱后半句,體驗上滑音及倚音等。(課件展示歌譜) 4/4 6 5 6 1 | 3 5 3 5 6 - | 5 5 3 2 1 2 | 5 7 6 - || 師:這么歡快的旋律究竟唱了些什么?咱們再聽一遍。 2、學生復聽,仔細聽出歌詞的內容,然后回答。 教師小結:歌詞唱出了一年中四季花開,美麗的鮮花給誰戴? 生:戰斗英雄,勞動英雄等。 課件展示,英雄們戴花及歡慶的熱鬧場面。教師簡要介紹。 師引導:請你仔細觀察這首歌的演唱形式與我們學過的有什么不一樣的? 生:一問一答。 師小結:這樣一問一答的形式就叫對唱。而且這首歌又主要以花為主題,所以我們這首歌就給它簡單取名為對花。(教師板書對花)。 3、學唱歌曲 教師再次范唱,學生隨教師輕聲哼唱。(學生用lu或lu)。 師:咱們就用對唱的形式來學唱這首歌吧。 學生學唱第一段,唱中教師隨時做糾正或讓學生自己糾正等。 師:這一段中,你認為哪里還吸引你? 學生找出,七撥弄東采東采,八撥弄東采東采;得兒色,得兒色,得兒弄東采東采。 教師先讓學生猜這是什么意思,然后再做補充。(模仿敲鑼打鼓的聲音等)。 師引導: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就表現出當時的那種熱鬧場面。生:歡快的聲音 學生直接學唱第二段。 4、鞏固練唱 教師分形式組織學生對唱。師生對唱,生生對唱,男唱女對,女對男唱等。 評價學生,或生生評價。 教師讓學生創編秋季和冬季的歌詞,學生小組討論。 教師檢查創編情況,師唱生答。師生共同完善歌曲。 5、完整演唱 教師讓學生從冬季倒著唱回春季,滲透反對花。 6、表演唱 師生邊跳手絹舞邊唱歌曲,唱后讓學生總結,這樣的演唱形式是表演唱。教師小結兩種演唱形式。 四、拓展延伸 師:其實不僅是河北,還有很多地方民歌也以對花為名,今天老師帶來了我們山西左權的對花和大家一塊來欣賞。聽聽山西民歌和河北民歌在演唱形式和歌曲旋律上有什么共同之處。 學生欣賞(放課件)學生聽后回答。 五、檢測導結 教師讓學生自己總結今天的課有什么收獲? 師生再見!下課。 導學案 班 成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