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免費下載)遼寧省同澤女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免費下載)遼寧省同澤女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全科

資源簡介

遼寧省同澤女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數學(理科)
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考生作答時,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卷上答題無效.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卡交回.
2.選擇題答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簽字)筆或碳素筆書寫,要求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第I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A.若 ,則 B.若 ,,則
C.若 ,,則 D.若 ,則
2.已知是等比數列,,則公比 =( )
A. B. C.2 D.
3. 在數列中,,,則 =( )
A.7 B.9 C. 11 D.13
4. 不等式 的解集是( )
A. B. C. D.
5.已知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5,=10,則HYPERLINK " http://wx.jtyjy.com/"=( )
A. 7 B. C. 6 D.
6. 下列函數中,最小值為4的是(   )
A. B.
C.     D.
7.若成等比數列,則函數的圖像與軸交點個數是 ( )
A.0 B.1 C.2 D.0或2
8. 若不等式的解集為(- 4,2),則實數等于( b )
A. B. C. D.
9.等差數列的公差為2,且成等比數列,則等于 ( )
A.  B. C. D.
10. 設滿足約束條件,則的最大值為( )
A.5 B. 3 C. 7 D. -8
11. 不等式 的解集為 ( )
A. B. C. D.
12. 已知數列中,前項和為,且點在直線上,則=( )
A. B. C. D.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9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滿分20分.
13.在等比數列中,若公比,且,則該數列的通項公式 .
14.設 ,且,則的最小值為________.
15. 對正整數的3次冪進行如下方式的“分裂”:
仿此規律,若的“分裂”中最小的數是211, 則的值是 .
16. 若 ,則下列不等式對一切滿足條件的 恒成立的
是 (寫出所有正確命題的編號).
①; ②; ③ ;
④; ⑤.
三、解答題:共6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本小題滿分10分)
設等差數列滿足,.
(1)求的通項公式;
(2)求的前項和及使得取得最大值時的值
18. (本小題滿分12分)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使式中的,滿足約束條件.
19.(本題滿分12分)
為了降低能源損耗,最近某地對新建住宅的屋頂和外墻都要求建造隔熱層.某幢建筑物要建造可使用20年的隔熱層,每厘米厚的隔熱層建造成本為6萬元.該建筑物每年的能源消耗費用C(單位:萬元)與隔熱層厚度(單位:cm)滿足關系:,若不建隔熱層,每年能源消耗費用為8萬元.設為隔熱層建造費用與20年的能源消耗費用之和.
(1)求的值及的表達式;
(2)隔熱層修建多厚時,總費用達到最小,并求最小值.
20.(本小題滿分12分)
解關于的不等式:
21. (本小題滿分12分)
若,命題設和是方程的兩個實根,不等對任意實數恒成立;命題“”是“”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求使且為真命題的的取值范圍.
22. (本小題滿分12分)
在數列中, 已知,且數列的前項和滿足, .
(1)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
(2)設數列的前項和為,若不等式對任意的恒成立, 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同澤女中2011-2012-1學期高二年級
期中數學試卷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B A B C A B B C C A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 14. 16 15. 15 16. ①③⑤
三、解答題 (共6道題,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8.解:已知不等式組為
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作直線,和,
再根據不等式組確定可行域△(如圖). 6分
由解得點. 8分
所以;
因為原點到直線的距離為, 10分
所以. 12分
19.解:(1)當時,,, , ………2分
。 ………5分
(2),
設,
. ………9分
當且僅當
這時,因此 ……11分
答:隔熱層修建厚時,總費用達到最小,最小值為70萬元. ………12分
當時,即,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為;
當時,即,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為;
當時,即,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為;………11分
綜上所述,當時,原不等式解集為;
當時,原不等式的解集為;
當時,原不等式的解集為;
當時,原不等式的解集為;
當時,原不等式的解集為; ………12分
……… 8分
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 10分
……… 12分
22. 解: (1) 已知,
時,
相減得. 又易知. ……………4分
又由得
.
故數列是等比數列. ……………………………………………………. 5分
(2)由(1)知. ………………………………………………6分
,
.遼寧省同澤女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政治科目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1、本試卷分客觀卷和主觀卷兩部分,滿分100分。
2、把客觀卷答案用鉛筆填涂到答題卡上,主觀卷答案直接在答題紙上作答。
客觀題(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觀眾很挑剔,也很容易滿足,前提是電影人對電影、對觀眾有足夠的誠意。敬畏觀眾才能收獲掌聲,收獲票房。這是電影《建國大業》自9月上映以來取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藝術效果“豐收”的關鍵。這說明
①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 ②文化創新必須關注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③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 ④必須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009年2月5日晚.2008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人們的翹首期盼中如期而至、從2002年到2008年,七場精神盛宴讓人們為之悲喜動容。當感動的旋律再次響起,感動,就像傳遞在你我之間的火炬,感人肺腑,動人心魄。這項活動的開展
①體現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 ②承接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③確立了社會的道德規范 ④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某校開展了以“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主題的讀書活動。開展這項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其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有利于引導學生把握人生道理、實踐人生追求:這是因為
①文化能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 ②文化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③有文化知識才會有崇高的道德 ④文化作為精神力量能轉化為物質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2008年“神州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并進行我國首次宇航員“太空行走”,這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嫦娥一號”之后,我國航天活動的又一個里程碑。對此,外國專家評論說:“這又將給中國的綜合國力增添一個大大的砝碼。”這說明
A.我國的科技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B.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C.文化生產力是一國綜合國力的基礎   
D.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5、季羨林先生對看望他的溫家寶總理說:“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培育和諧文化,才能實現人內心的和諧。這說明
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精神力量 D.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為
6、隨著網絡的發展,《有沒有人告訴你》、《白狐》等一系列網絡歌曲迅速紅遍大江南北。可見
A.網絡文化正確反映時代要求
B.現代技術和傳媒在文化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C.只有現代技術和傳媒傳播的文化才是先進文化
D.網絡技術的發展打破了文化的區域性
7、清理了野蠻的混沌,心靈才會蕩起純凈的清波;掃除了愚昧的灰塵,思想才會綻放美麗的花朵。這對我們的啟示是
①應肯定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應肯定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③要積極主動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④要提供多種類型、多樣風格的文化產品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看風水是民間流傳的一種迷信活動。近年來,風水術又在社會上流行起來,甚至一些學者的論著把風水說成是建筑選址的“環境科學”。面對這一現象,我們應該
A.繼承傳統習俗,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B.積極參與實踐,推動文化創新
C.提供多種類型、多種風格的文化產品  
D.提高辨別落后文化的眼力,拒絕文化污染
9、為慶祝建國六十周年,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部門在全國廣泛開展了“愛國歌曲大家唱”群眾性歌詠活動,在全社會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這一活動有利于
①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②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 ③弘揚以社會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抵制落后文化,改造腐朽文化,繼承傳統文化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10、2009年10月,粵劇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取得成功。近年來,現代粵劇在繼承傳統粵劇藝術特征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實現了現代表現手段與傳統粵劇的精妙結合,使這一傳統藝術煥發出新的生機。這表明粵劇
①在學習和借鑒國外優秀文化中發展 ②在繼承傳統文化中升華 ③在順應時代要求中創新 ④在豐富文化傳播的手段中把握特質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以“合作、應對、共贏、發展”為主題的世界媒體峰會,于2009年10月9日-10日在北京舉行。回答11-13題
11、下列關于傳播媒體說法中正確的有
A.傳媒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發展階段
B.新的傳媒正代替著舊的傳媒在文化傳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C.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已是文化傳播的唯一手段
D.傳媒真正面向大眾傳遞消息是以網絡、媒體技術的推廣為標志的
12、此次世界媒體峰會以“合作、應對、共贏、發展”為主題。這一主題蘊涵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②融合文化的多樣性
③尊重文化的平等性 ④消解文化的民族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世界各地媒體應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攜手并進,努力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作出貢獻。從《文化生活》看,這是因為
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②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有助于世界文化的發展
③文化的多樣性是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的民族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第三次金融峰會上發表題為《全力促進增長 推動平衡發展》的重要講話。胡錦濤發表講話后,倫敦《資本經濟》分析師馬克·威廉表示,“現在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要比一年前影響力更大。他們對自己的想法和政策制定方式更加有信心。”從文化生活角度看,馬克·威廉的觀點體現了
A.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一定的文化
B.一定的文化對一定經濟、政治有反作用
C.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響
D.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地位作用日益突出
15、二人轉產生于田間地頭,是東北勞動人民自己創造的藝術形式,以趙本山為代表的二人轉演員本身來自生活,置身生活,時刻感受著、體會著普通百姓的喜怒哀樂悲戚憂苦,這是二人轉藝術長盛不衰的源泉。這一事實充分說明
A.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文化創新 B.文化創新能夠推動民族文化的繁榮
C.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的動力 D.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200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而60周年正是中國傳統上的一甲子,此次閱兵,不可不稱是建國以來14次閱兵中最為盛大的一次。回答16-17題
16、胡錦濤身穿中山裝主持閱兵大典,既有革新卻又不失傳承意味,可說用意深遠,傳達出中山裝這一中國“政治圖騰”蘊含的開放民主、民族復興之意。這表明
A.文化起源于人們的物質需求 B.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C.文化現象實質上是物質現象 D.先進文化是一種物質力量
17、60周年大閱兵,既是一次成就展,也是一次實力展,更是一次精神展,還是一次新征程出發前的動員。它激勵著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奮勇前進。這說明
A.各種文化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B.文化是社會全面發展的決定因素
C.文化活動是由人類創造和享用的 D.文化作為精神力量能轉化為物質力量
18、溫家寶會見傣族舞蹈家刀美蘭時說,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后,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蓬勃發展,不斷走向繁榮。由此可以看出
①中華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構成的整體 ②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各具特色,水火不容 ③少數民族文化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作出貢獻 ④少數民族文化獨立于中華民族文化之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 為了倡導讀書學習的文明風尚,營造知書達理、好學求進的校園書香氛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廣東省開展“書香校園”評選活動。這體現了
A .文化對人的影響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B.自然環境影響文化環境
C.文化環境以自然環境為載體 D. 文化對人的影響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20、 聯合國將孔子定為人類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作為世界人權的基礎。他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被認為是全世界人生理念的榜樣。這說明我國的傳統文化
A.代表著世界文化的前進方向 B.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C.對當今文化建設具有借鑒意義 D.精華與糟粕并存
21、《三字經》的英譯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加以推廣。這表明
①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國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響 ④文化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2、文化素養是現代人的一個基本素質,其核心和標志是  
A.掌握文化知識的廣度和深度 B.在文化知識方面的素質和文學理論修養
C.文學理論知識和閱讀、理解、寫作的能力 D.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3、為慶祝新中國六十華誕,某中學在國慶前夕,不僅開展了以“我愛我的祖國”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還專門邀請了校外有關專家為學生開設這方面的講座。這樣做是因為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是強制的、有形的 ②文化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③文化素養需要在一定的活動中培養 ④教育是文化傳播的根本途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張藝謀在談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時說, 使用一種中國人、外國人都能看得懂的方式講述了一個特別美麗的中國故事, 這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得以成功的最關鍵因素之一。“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體現了  
A.消除文化差異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B.各民族文化既有差異, 又有共性和普遍規律  
C.中華文化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
D.傳統文化的弘揚必須借助外來文化的形式
25、在2009年中央電視臺中秋雙語晚會上,瓷器服裝秀《贛姿婥約》將中國傳統的瓷器藝術和現代服裝設計相結合,給現代服裝設計注入傳統文化的元素,給觀眾古典、時尚的全新觀影感受。上述材料主要說明  
A.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B.文化創新就是用外來文化改造民族文化  
C.社會實踐是實現文化創新的源泉
D.文化創新必須實現傳統和現代的融合
主觀題(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二、主觀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計50分)
26、(12分)新中國成立以來,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千千萬萬能源工作者發揚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憂,在艱苦的條件下無私奉獻,使我國甩掉了貧油的歷史。在建國六十周年之際,王進喜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他帶領大家創造的大慶精神仍然激勵著我們年輕一代。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闡明年輕一代弘揚以“大慶精神”等為突出表現的中華民族精神的意義。
27、(13分)材料一:南宋御街中山路已經被人們稱為“流金淌銀的錢塘第一街”。 國慶黃金周長假8天,每天都有數十萬中外游客涌入這里,舉家出游的市民也絡繹不絕,共接待了100多萬游客,風情濃郁的南宋御街幾乎成了外地游客的必游線路,不僅聚集了人氣,還引發了市民、游客消費購物的高潮。
(1)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作用的知識,分析杭州南宋御街發掘、保護、開發的價值何在?
材料二:南宋御街的發掘、研究、保護、開發工作走出來一條新思維,實現了歷史與現實、傳統和現代的一次完美結合。一個本來要花很多錢去保護的古建,通過出讓,重新包裝,傳承了文化,還產生了經濟效益,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例如日本東京有一個表參道。歷史上這里也是一個比較古老的街區,在明治時期,這條街是神宮的專用道,相當于御街,改造過程中,把歷史的風貌保存了下來,現在引進了創意產業,歷史在這里煥發出新的形象。
(2)南宋御街的發掘、研究、保護、開發的新思維對我們發展文化事業有哪些啟示?
28、(13分)根據教育部、國家民委2009年7月16日印發的《全國中小學民族團結教育工作部署視頻會議紀要》,我國將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小學階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職畢業考試范圍,試題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數的15%。會議要求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根據國家統一要求列入地方課程實施的重要專項教育。小學要在三、四年級開設《中華大家庭》課程,五、六年級開設《民族常識》課程;初中要在一、二年級開設《民族政策常識》課程,普通高中一、二年級要開設《民族理論常識》課程,中等職業學校要開設《民族理論常識實踐教育》課程。學校的文本和音像教材等要由教育部和國家民委統一組織編寫和制作,經審定后統一使用,未經審定的不得進入學校。
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工作體現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9、(12分)2007年9月20日晚,在江蘇無錫拉開了第九屆亞洲藝術節的帷幕。作為“2007中日韓文化交流年”的重要活動,本屆亞洲藝術節將以“心的期待,新的未來”為主題,目的是加強三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有人認為,文化唯有交流才能創新,這種說法對不對,為什么?
同澤女中2011-2012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
一.選擇題答案:
1-5:DDBDA 6-10:BADDB 11-15:ACAAC
16-20:BDBDC 21-25:BDCBD
28、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
③文化對政治具有反作用。有利于社會穩定、國家統一。
④教育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⑤大眾傳媒是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具有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
⑥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29.①這個說法是片面的
②文化的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創新的基礎。因此,文化要創新就必須加強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而且在學習、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文化成果時必須注意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③傳統文化中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文化創新必須著眼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④文化要創新,還必須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必須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傾向,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聯系,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遼寧省同澤女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注意: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2、本試卷備有答題卡,請在答題卡上作答,否則無效。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1-20題,每小題1分,21-40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 )
① 藍藻 ② 酵母菌 ③ 草履蟲 ④ 小球藻 ⑤ 水綿 ⑥ 青霉 ⑦ 葡萄球菌
A. ①⑦ B. ①②⑤⑥ C. ①③④⑦ D. ①②⑥⑦
2.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病毒是一類不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 B.藍藻細胞具有細胞核且DNA分子呈環狀
C.人體所有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相同 D.內質網膜和高爾基體膜都不具有流動性
3.1分子的ADP含有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鍵的數目依次是 ( )
A.1、2、2 B.1、2、1 C.2、1、2 D.2、1、1
4.葡萄糖在真核細胞內氧化分解,在此過程直接有關的細胞器是( )
A.線粒體 B.葉綠體 C.液泡 D.細胞壁
5.細胞之間依靠細胞膜進行信息交流,下列具體事例與之不符的是 (   )
A.細胞膜將細胞與環境分隔開 B.相鄰細胞的細胞膜接觸
C.激素與細胞膜表面受體結合 D.植物細胞的胞間連絲
6.將一個細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來,并將其在空氣—水界面上鋪成單分子層,結果測得單分子層的表面積相當于原來細胞膜表面積的兩倍。用下列細胞實驗與此結果最相符的是 (   )
A.人的肝細胞 B.蛙的紅細胞
C.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D.人成熟紅細胞
7.ATP轉化為 ADP 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 (   )
A.H2O B.[H] C.P D.Pi
8.將人體哺乳動物的紅細胞分別浸入下列a、b、c三個不同濃度溶液的燒杯內,一段時間后,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則a、b、c溶液濃度大小比較正確的是 (   )
A. a>b>c B.a>c>b C.a9.下列關于生物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功能越復雜的生物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就越多
B.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選擇透過性
C.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也屬于生物膜系統
D.溶酶體、液泡、核糖體均具有單層膜結構
10.盛產于我國西北草地和荒漠的發菜屬于藍藻 下列關于發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葉綠體是發菜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B.線粒體是發菜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C.核糖體是發菜細胞內的蛋白質“裝配機器”
D.細胞核是發菜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變化最明顯的結構
11.如圖表示不同物質穿過細胞膜進入人體細胞內的四種情況 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劑后,曲線變化最明顯的是 ( )
12.下列關于生物體主要化學成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序等有關
B.脫氧核糖核酸是染色體的主要成分之一
C.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都屬于脂質
D.動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細胞中的纖維素都屬于多糖
13.下圖是有關蛋白質分子的簡要概念圖,對圖示的分析正確的是 ( )
A.b肯定含有P元素 B.①過程有水生成
C.多肽中b的數目等于c的數目 D.d表示氨基酸種類的多樣性
14.用高倍顯微鏡觀察黑藻葉片細胞,正確的結論是( )
A.葉綠體在細胞內是固定不動的 B.葉綠體在細胞內是均勻分布的
C.葉綠體的存在是葉片呈綠色的原因 D.葉肉細胞含有葉綠體,不含線粒體
15.下列有關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體上合成
B.酶在化學反應前后自身化學性質不發生改變
C.酶都是由活細胞產生的
D.細胞環境是酶正常發揮催化作用的必要條件
16.下列關于ADP與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個ATP分子中含有三個高能磷酸鍵
B.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時,如需消耗ATP,則跨膜方式肯定是主動運輸
C.ATP可有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產生
D.ATP轉化為ADP是可逆的
17.如圖表示在適宜條件下,等量的過氧化氫經不同處理后生成物的量與時間的關系曲線(①加入2滴過氧化氫酶溶液,②加入2滴FeCl3,③加入2滴蒸餾水),請分析判斷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據圖分析可知,①~③反應速率從慢到快依次是①<②<③
B.①與②相比,得出的結論是酶具有催化作用
C.①與③相比,得出的結論是酶具有高效性
D.如果僅將實驗溫度改為80℃,重做上述實驗,則反應速率最快的是②
18.“樸雪”乳酸亞鐵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療人類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其中的Fe2+進入人體后能(  )
A.調節血液的酸堿平衡 B.調節血液的滲透壓
C.構成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 D.促進更多紅細胞的產生
19.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種類不同。真核生物同時含有DNA和RNA,病毒體內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種生物中關于堿基、核苷酸種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B C D
口腔上皮細胞 洋蔥葉肉細胞 脊髓灰質炎病毒 豌豆根毛細胞
堿基 5種 8種 4種 5種
核苷酸 5種 8種 8種 8種
20.下列多肽片段充分水解后,產生的氨基酸有 ( )
A.2種 B.3種 C.4種 D.5種
21.6.已知天冬酰胺的R基為(–C2H4ON),現有分子式為C63H103N17S2的多肽,其中含有2個天冬酰胺。在上述多肽中最多有肽鍵 (  )
A.17個 B.16個 C.15個 D.14個
22.影響酶催化反應速率的因素有溫度、反應物濃度、酶的濃度等。下圖表示在最適溫度下,某種酶的催化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在B點增加酶的濃度,反應速率會加快
B.若在A點提高反應溫度,反應速率會加快
C.若在C點增加反應物濃度,反應速率將加快
D.若在A點增加反應物濃度,反應速率將不變
23.在a、b、c、d條件下,測得某植物種子萌發時CO2和O2體積變化的相對值如右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a條件下呼吸產物除CO2外還有酒精和乳酸
B.b條件下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比無氧呼吸多
C.c條件下無氧呼吸最弱
D.d條件下產生的CO2全部來自線粒體
24.如圖是細胞核的結構模式圖,下列關于各結構及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屬于生物膜系統,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B.②是所有生物遺傳物質的載體
C.③與蛋白質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D.④有利于DNA和mRNA從細胞核進入細胞質,實現核質之間的物質交換
25.將新鮮馬鈴薯切成5cm的長條(粗細相同),分別放在濃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測量每條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以下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
A.馬鈴薯細胞液的濃度約為30g/L
B.在溶液濃度為20g/L,細胞發生質壁分離
C.在溶液濃度為40g/L~90g/L的范圍內,細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縮
D.當溶液濃度為40g/L時,細胞發生質壁分離
26.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水稻根部主要進行無氧呼吸,所以能長期適應缺氧環境
B.香蕉在無O2、干燥、零度低溫和無乙烯環境中,可延長保鮮時間
C.快速登山時人體主要是從分解有機物產生乳酸的過程中獲得能量
D.等量的酵母菌,甲組進行有氧呼吸,乙組進行發酵。若兩組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則兩者釋放的 CO2與消耗的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4∶3
27.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為描述細胞呼吸過程中氧氣供應狀態的一種指標。下圖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過程中氧分壓與呼吸商的關系,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呼吸商越大,細胞有氧呼吸越強,無氧呼吸越弱
B.b點有氧呼吸強度大于a
C.為延長水果的保存時間,最好將氧分壓調至c點
D.c點以后細胞呼吸強度不隨氧分壓變化而變化
28.右圖表示呼吸作用過程中葡萄糖分解的兩個途徑。酶1 酶2和酶3依次分別存在于(  )
A.線粒體、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
B.線粒體、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C.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
D.細胞質基質、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29.下圖表示某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氧濃度為a、b、c、d時,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變化(呼吸底物均為葡萄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氧濃度為a時,最適于貯藏該植物器官
B.氧濃度為d時,CO2產生的場所只有線粒體
C.氧濃度為c時,無氧呼吸最弱
D.氧濃度為b時,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氣呼吸的4倍
30.關于下面概念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   )
A.①和②所示的過程都需要消耗細胞內ATP水解釋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過程能逆濃度梯度運輸物質
C.大分子物質只有通過①所示的過程才能進入細胞
D.果脯腌制時蔗糖進入細胞與過程①和②有關
31.某同學在實驗室中做“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時,在實驗室老師的幫助下,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實驗,實驗步驟和現象如下表:
對上表的推斷或解釋不正確的是 (   )
A.x為質壁分離,因為細胞壁伸縮性弱于原生質層
B.y為質壁分離,可能導致細胞失水過多而死亡
C.z為細胞稍增大,細胞液顏色逐漸變淺
D.④組無變化是因為細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32.籠草是一種食蟲植物,為了驗證豬籠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學生設計了兩組實驗,如下圖所示。在35 ℃水浴中保溫一段時間后,甲、乙試管中加入適量的雙縮脲試劑,丙、丁試管中不加任何試劑,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A.只有實驗①能 B.只有實驗②能
C.實驗①、實驗②都能 D.實驗①、實驗②都不能
33.ATP是細胞的能量通貨,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下圖為ATP的結構和ATP與ADP相互轉化的關系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1中的A代表腺苷,b、c為高能磷酸鍵
B.圖2中反應向右進行時,圖1中的c鍵斷裂并釋放能量
C.ATP與ADP快速轉化依賴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D.酶1和酶2催化作用的機理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34.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相同點是 (   )
①反應場所都有線粒體 ②都需要酶的催化 ③反應場所都有細胞質基質 
④都能產生ATP ⑤都經過生成丙酮酸的反應  ⑥都能產生水
⑦反應過程中都能產生[H]  ⑧都能把有機物徹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⑧
35.用下圖裝置測定種子萌發時進行的呼吸作用類型,同時關閉活塞,在25 ℃下經過20 min再觀察紅色液滴移動情況,下列對實驗結果分析不符合實際的是(注意:細胞呼吸的底物以葡萄糖計算) (  )
A.裝置l的紅色液滴向左移動的體積是呼吸作用消耗O2的體積,裝置2的紅色液滴向右移動的體積是呼吸作用釋放CO2和消耗O2的體積之差
B.若裝置1的紅色液滴左移,裝置2的紅色液滴不移動,則說明萌發的種子既進行有氧呼吸也進行無氧呼吸
C.若裝置1紅色液滴左移,裝置2的紅色液滴不移動,則說明萌發的種子只進行有氧呼吸
D.若裝置1紅色液滴不移動,裝置2的紅色液滴右移,則說明萌發的種子只進行無氧呼吸
36.右圖表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其中a和b為物質的兩種運輸方式,下列敘述正確的( )
A.細胞膜功能的復雜程度主要由③決定
B.神經細胞膜上識別遞質的是①
C.b可表示肌細胞從組織液中吸收氧氣
D.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與②有關,與③無關
37.圖4表示動物體中五類物質的關系,每個橢圓代表一類物質,則圖中①~⑤的名稱最合理的一組是 ( )
A.維生素、脂質、激素、蛋白質、酶
B.酶、蛋白質、激素、脂質、維生素
C.維生素、脂質、酶、蛋白質、激素
D.激素、脂質、維生素、蛋白質、酶
38.人體細胞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每天需要水解200~300 mol ATP。下列有關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ATP在細胞的含量很少但也能保證了機體對能量的需求
B.ATP只由1個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3個磷酸基團構成
C.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為人體細胞活動直接提供的ATP最多
D.ATP中的能量可以來源于光能、化學能,也可以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
39.兩條肽鏈分別由360個氨基酸和380個氨基酸組成,若每個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a,則兩肽鏈之間相差的肽鍵數和相對分子質量分別是 ( )
 A.19和19a B.19和19a - 19×18
 C.20和20a D.20和20a - 20×18
40.下圖能夠表示洋蔥表皮細胞在質壁分離及其復原過程中,液泡體積變化的是(   )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
答在答題紙上
41.(共16分)下圖是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圖。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圖A屬于__________(填“植物”或“動物”)細胞,其主要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
(2)圖A中③的功能是對來自[  ]__________的蛋白質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圖A中⑥所指的是__________,它是細胞合成__________的場所。
(4)圖A的細胞器中,[  ]__________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圖A中無膜結構的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5)圖B中⑤所指的是__________,它是細胞進行__________的主要場所。
(6)圖B中有三種細胞器未標上編號,請你用⑥、⑦、⑧分別給予標上,并寫上它們的名稱:[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
42.(共10分)下圖是有氧呼吸過程圖解,請依圖回答:
(1)寫出圖中字母ABC分別代表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________,從細胞質基質中進入該場所的呼吸產物有________。
(3)人體內血紅蛋白攜帶的O2進入組織細胞的線粒體內至少要通過________層生物膜。
(4)如果O2供應不足,則人體內C6H12O6還可分解成________,釋放的能量________(填“多”或“少”)。反應場所是________。
43.(共14分)兩個生物興趣小組分別對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進行了如下的探究實驗。請分析作答:
圖Ⅰ 圖Ⅱ
(1)請根據實驗目的選擇圖Ⅰ中裝置序號,并按照實驗的組裝要求排序(裝置可重復使用)。有氧條件下的裝置序號: ;無氧條件下的裝置序號: 。
(2)裝置中c瓶的作用是: 。
(3)d應封口放置一段時間后,再連通b,其原因是 。
(4)乙興趣小組利用圖Ⅱ所示裝置(橡皮塞上的彎管為帶有紅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類型。
① 想得到實驗結論還必須同時設置對照實驗,對照實驗(假設該裝置編號為Ⅲ)設計為 。
② 請預測與結論相符合的現象,并填寫下表:
序號 裝置中紅色液滴的移動現象 結論
裝置Ⅱ 裝置Ⅲ
1 a________ b 不移動 只進行有氧呼吸
2 c 不移動 d________ 只進行無氧呼吸
3 e________ f________ 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
(5)請寫出糖類(葡萄糖)經過酵母菌代謝活動后變成酒精的化學反應式

答案
選擇題 (單選1-20題,每題1分,21-40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A A A A D D D D C C D B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 D C D C D B D A D A B D
題號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答案 B C B B D B A C B B B B D
題號 40
答案 B
二.非選擇題
(4)① 裝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設計與裝置Ⅱ相同。(2分)
② (每空1分,共4分)
1 a: 向左移 b /
2 c / d: 向右移
3 e: 向左移 f: 向右移
(5)C6H12O62C2H5OH+2CO2+能量(2分)
CO2釋放量 O2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考場號_____ 考遼寧省同澤女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化學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相對原子質量:N 14 H 1 O 16 S 32 C 12
第I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3分,共60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放熱反應一定是自發進行的反應 B.化學反應的熵變與反應的方向無關
C.焓變小于0而熵變大于0的反應肯定是自發的
D.只有不需要任何條件就能夠自動進行的過程才是自發過程
2、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NaHSO4=Na++H++SO (熔融態) B.NaHCO3=Na++H++CO
C.CH3COOHCH3COO-+H+ D.H2CO32H++CO
3、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A.開啟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B.由H2、I2蒸氣、HI組成的平衡體系加壓后顏色變深
C.向氯水中加CaCO3后,溶液漂白性增強 D.在硫化氫水溶液中加入堿有利于S2-
4、在氣體參與的反應中,能使反應物中活化分子數和活化分子百分數同時增大的方法是 ①增大反應物的濃度 ②升高溫度 ③增大壓強 ④移去生成物 ⑤加入催化劑(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⑤ C.②⑤ D.①②③④⑤
5、合成氨反應:3H2+N2 2NH3,其反應速率分別為v(H2)、v(N2)、v(NH3)
(用mol·L-1·s-1表示),則正確的關系式是 (  )
A.v(H2)=v(N2)=v(NH3) B.v(N2)=2v(NH3)
C.2v(H2)=3v(NH3) D.v(N2)=3v(H2)
6、用蒸餾水稀釋0.1 mol/L醋酸時,始終保持增大趨勢的是 (  )
A.溶液中的c(CH3COO-) B.溶液中的c(H+)
C.醋酸的電離平衡常數 D.溶液中的c(OH-)
7、在下列給定條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
A.無色溶液:Ca2+、H+、Cl-、HSO B.能使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Na+、NH、I-、NO
C.NaOH溶液:K+、Fe3+、SO、NO D.=0.1 mol/L的溶液:Na+、K+、SiO、NO
8、下列圖象能正確地表達可逆反應3A(g)+B(g)2C(g)(△H<0)的是(  )
9、把0.05 mol NaOH固體,分別加入下列100 mL溶液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不大的是(  )①自來水②0.5 mol·L-1鹽酸 ③0.5 mol·L-1醋酸 ④0.5 mol·L-1 NH4Cl溶液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某溫度下,相同pH值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加水稀釋,平衡pH值隨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
A.Ⅱ為鹽酸稀釋時的pH值變化曲線
B.b點溶液的導電性比c點溶液的導電性強
C.a點KW的數值比c點KW的數值大
D.b點酸的總濃度大于a點酸的總濃度
11、在一定溫度下將1mol CO和3mol水蒸氣放在密閉的容器中發生下列反應:CO(g)+H2O(g) CO2(g)+H2(g)達到平衡后,測得CO2為0.75mol,再通入6mol水蒸氣,達到新的平衡后,CO2和H2的物質的量之和為( )
A.1.2mol B .1.5mol C. 1.8mol D . 2.5mol
12、關于中和熱測定實驗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燒杯間填滿碎泡沫塑料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B. 使用環形玻璃棒既可以攪拌又避免損壞溫度計
C.向盛裝酸的燒杯中加堿時要小心緩慢
D.測了酸后的溫度計要用水清洗后再測堿的溫度
13、已知2 g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水蒸氣時放出熱量242 kJ,且氫氣中1 mol H—H鍵完全斷裂時吸收熱量436 kJ,水蒸氣中1 mol H—O鍵形成時放出熱量463 kJ,則氧氣中1 molO===O鍵斷裂時吸收熱量為( )A.436 kJ B.557 kJ C.496kJ D.241kJ
14、在相同條件下(T=500k),相同體積甲、乙兩容器,甲充入1gSO2、1gO2,乙充入2gSO2、2gO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化學反應速率乙>甲 B.平衡后O2濃度乙>甲
C.SO2轉化率乙>甲 D.平衡后SO2的體積分數乙>甲
15、在一密閉容器中,反應aA(氣) bB(氣)達到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體積增大一倍,當達到新平衡時,B的濃度是原來的40%,則 (  )
A.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了 B.物質A的轉化率減小了
C.物質B的質量分數增加了 D.a< b
16、25℃時,水的電離可達到平衡:H2OH++OH—,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c(H+)增大,Kw不變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CH3COONa,平衡逆向移動,c(H+)降低
D.將水加熱,Kw增大,pH不變
1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同時含有分子和離子的電解質溶液,一定是弱電解質溶液
B.pH=3的鹽酸中,其c(H+)是pH=1的鹽酸中的3倍
C.0.1 mol/L KOH溶液和0.1 mol/L 氨水中,其c(OH-)相等
D.室溫時,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合,混合溶液的pH>7
18、一定量的鹽酸跟過量的鐵粉反應時,為了減緩反應速度,且不影響生成氫氣的總量,可向鹽酸中加入適量的 ①NaOH固體 ②H2O ③NH4Cl固 ④CH3COONa固 ⑤NaNO3固 ⑥KCl溶液
A.②④⑥ B.①② C.②③⑤ D.②④⑤⑥
19、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堿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生成了一種強酸弱堿鹽 B.弱酸溶液和強堿溶液反應
C.強酸溶液和弱堿溶液反應 D.一元強酸溶液和一元強堿溶液反應
20、在一定體積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HSO4溶液,當溶液中的Ba2+ 恰好完全沉淀時,溶液pH=11。若反應后溶液的體積等于Ba(OH)2溶液與NaHSO4溶液的體積之和,則Ba(OH)2溶液與NaHSO4溶液的體積比是( )
A.1∶9 B.1∶1 C.1∶2 D.1∶4
主觀題
二、填空題(本題共5個小題,共40分)
21.(12分)反應A(g)+B(g) C(g) +D(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填“吸熱”、“放熱”)。
(2)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升高溫度,A的轉化率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對反應熱是否有影響 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E1和E2的變化是:E1_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2、(8分)化學學科中的平衡理論主要內容包括: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等四種。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一定溫度下,在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
A(g)+2B(g) 4C(g) H >0 達到平衡時,c(A)=2mol/L, c(B)=7mol/L, c(C)=4mol/L。試確定B的起始濃度c(B)的取值范圍是 ;若改變條件重新達到平衡后體系中C的體積分數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增加C的物質的量 ②加 壓 ③升 溫 ④使用催化劑
(2)常溫下,取pH=2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向
其中分別加入適量的Zn粒,反應過程中兩溶液的pH變化
如右圖所示。則圖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變化曲線的是
(填“A”或“B”)。設鹽酸中加入的Zn質量
為m1, 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質量為m2。則m1 m2(選填“<”、“=”、“>”)
23、(10分)在一容積為3 L的密閉容器內加入0.3 mol的N2和0.9 mol的H2,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N2(g)+3H2(g) 2NH3 ΔH<0。反應中NH3的物質的量濃度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1)根據圖示,計算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時,平均反應速率v(NH3)________。(2)反應達到平衡后,第5分鐘末,保持其它條件不變,若改變
反應溫度,則NH3的物質的量濃度 不可能為( )
a.0.20 mol/L b.0.12 mol/L
c.0.10 mol/L d.0.08 mol/L
(3)反應達到平衡后,第5分鐘末,保持其它條件不變,若只把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半,平衡 移動 (填“向逆反應方向”、“向正反應方向”或“不”),化學平衡常數 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4、(10分)甲、乙兩位同學設計用實驗確定某酸HA是弱電解質,存在電離平衡,且改變條件平衡發生移動。實驗方案如下:
甲:取純度相同,質量、大小相等的鋅粒于兩只試管中,同時加入0.1 mol·L-1的 HA、HCl溶液各10 mL,按圖裝好,觀察現象
乙:① 用pH計測定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1 mol·L-1 HA和HCl溶液的pH;
② 再取0.1 mol·L-1的HA和HCl溶液各2滴(1滴約為1/20 mL)分別稀釋至100 mL,再用pH計測其pH變化
(1)乙方案中說明HA是弱電解質的理由是:測得0.1 mol·L-1的HA溶液的pH 1(填“>”、“<”或“=”) ;
(2)乙同學設計的實驗第______步,能證明改變條件弱電解質平衡發生移動。甲同學為了進一步證明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移動的情況,設計如下實驗:①使HA的電離程度和c(H+)都減小, c(A-)增大,可在0.1 mol·L-1的HA溶液中,選擇加入_________試劑(選填“A”“B”“C”“D”,下同);②使HA的電離程度減小,c(H+)和c(A-)都增大,可在0.1 mol·L-1的HA溶液中,選擇加入_____試劑。
A. NaA固體(可完全溶于水) B.1 mol·L-1 NaOH溶液
C. 1 mol·L-1 H2SO4 D.2 mol·L-1 HA
(3) pH=1的兩種酸溶液A、B各1 mL,分別加水稀釋到1000 mL,其pH與溶液體積V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 )
A.兩種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一定相等
B.稀釋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弱
C.若a=4,則A是強酸,B是弱酸
D.若1<a<4,則A、B都是弱酸
答案
1----5 C C B C C 6----10D D D B B 11-----15 CC C DB 16---20 B D AB
環形玻璃攪拌棒
溫度計
碎泡沫塑料
A遼寧省同澤女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語 文 試 題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題時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簽字)筆或碳素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各題的區域(黑色線框)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
5.做選考題時,考生按照題目要求作答,并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的題號涂黑。
第Ⅰ卷 閱讀題(70分)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梁思成先生在世的時候,曾經感慨:城市里到處是房子,而沒有建筑。的確,在城市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首先發現,和世界那么多號稱國際化大都市相比,我們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樓大廈,于是,人配衣服馬配鞍一般,我們越來越重視城市的外觀,于是便越來越傾心傾力地蓋房子。城市建設僅僅淪為梁思成先生批評的住人的房子,恰恰淹沒了人本身在現代化城市建設中的主體性位置。
樓房可以是城市最為直接醒目的外觀,重視它,也沒什么錯。但城市的本質從來都是人精神的外化。有多少不同的精神風貌,就會有多少不同的城市景觀,并不只是豪華的外觀所能夠呈現的。人們經常稱贊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正是對這種美的理想追求,使得城市成為了人的精神的載體,并得以藝術性的外化和升華。在現代化的行進途中,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體現,首先需要面對在城市建設中如此低劣而擁擠在一起的房子說不,而多建設一些富于藝術氣質的建筑,如北京的 “鳥巢”、上海的“東方明珠”、蘇州貝聿銘新設計的博物館等。
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另一方面體現,還應該在于城市管理的大氣,它的眼界,它的以人為本,尤其對于下一代的關懷方面。毋庸諱言,我們許多城市的公共設施、公共交通和公共天地,并沒有真正充分地為公眾服務,不少公園的門票一漲再漲,博物館更是絕少對兒童免費開放。城市之所以不能夠完全聽憑經濟的管理,還需要文化的領引,就在于文化更有益于世道人心以及對下一代心靈的滋潤。城市管理中所體現的公共關懷豐富細致,是一座城市精神與文化品質的提升與彰顯。
城市精神與文化,最終要落實在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養與精神境界,直接影響著城市的品質與風貌。人與城市互為表里,相輔相成,不斷提升人的文化素養與精神境界,才能夠不斷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與文化的海拔線。說到底,重視城市精神的建設,其實關系著城市建設的最終歸宿。(《文匯報》9.20)
1.下列關于“城市精神”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城市精神,首先需要面對在城市建設中低劣而擁擠在一起的房子說不。
B.城市精神還體現在它的眼界,它的以人為本,尤其對于下一代的關懷方面。
C.不斷提升人的文化素養與精神境界,才能夠不斷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與文化的海拔線。D.北京的“鳥巢”、上海的“東方明珠”等一些富于藝術氣質的建筑不能代表城市精神。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梁思成先生感慨的城市里到處是房子,而沒有建筑,是說城市建筑沒有城市精神。
B.城市建設中有如此低劣而擁擠在一起的房子,是說建筑質量低,規劃不合理。
C.人們經常稱贊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就是因為城市建筑流暢有精神美感。
D.城市公園和博物館向公眾尤其是向孩子們開放,是良好城市精神的體現。
3.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梁先生所說我們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樓大廈,就是指城市建設缺少藝術性。
B.城市的本質從來不都是人精神的外化,因為人的喜好有相同和相似的地方
C.作者建議城市管理要以人為本,就是要多一些公共關懷,尤其是要給下一代多一些心靈的滋潤。
D.越重視城市精神建設,城市就越有風格品位和藝術性。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荀彧字文若,穎川穎陰人也。彧年少時,南陽何颙異之,曰:“王佐才也。”永漢元年,舉孝廉,拜守宮令。董卓之亂,(求出補吏,——刪)除亢父令,遂棄官歸。謂父老曰:“穎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沖,宜亟去之,無久留。”鄉人多懷土猶豫,莫有隨者,彧獨將宗族至冀州。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紹內懷不服。紹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強。太祖方東憂呂布,南拒張繡,而繡敗太祖軍于宛。紹益驕,與太祖書,其辭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動靜變于常,眾皆謂以失利于張繡故也。鐘繇以問彧,彧曰:“公之聰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慮。”則見太祖問之,太祖乃以紹書示彧,曰:“今將討不義,而力不敵,何如?” 彧曰:“古之成敗者,誠有其才,雖弱必強,茍非其人,雖強亦弱。劉、項之存亡,足以觀矣。今與公爭天下者,唯袁紹爾。紹貌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紹遲重少決,失在后機;公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此謀勝也。紹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士卒雖眾,其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爭致死:此武勝也。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①者多歸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咸愿為用:此德勝也。夫以四勝輔天子,扶義征伐,誰敢不從?紹之強其何能為!”太祖悅。
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以彰殊勛,密以咨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會征孫權,表請彧勞軍于譙,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明年,太祖遂為魏公矣。
評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
(選自《三國志·魏書十·荀彧傳》,有刪節。)
①問:通“聞”,名聲,虛名。
4.對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彧年少時,南陽何颙異之 異:看重
B.除亢父令 除:廢除
C.殆有他慮。殆:恐怕,大概
D.會征孫權 會:正趕上,恰逢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說明荀彧有“王佐之才”的一組是( 3分) ( )
①彧曰:“古之成敗者,誠有其才,雖弱必強,茍非其人,雖強亦弱。劉、項之存亡,足以觀矣。②董卓之亂,(求出補吏,——刪)除亢父令,遂棄官歸。③公之聰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慮。 ④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以彰殊勛,密以咨彧。⑤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⑥會征孫權,表請彧勞軍于譙,彧疾留壽春。
A.①③④ B.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6.下列對文中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
A.荀彧年少的時候,南陽何颙就認為他不同于一般,有王佐才,很看重他。
B.太祖迎天子后,四面受敵。袁紹給他寫了一封言辭傲慢無禮的書信,太祖看后很生
氣,出入的舉動不同于平常,眾人都說是因為失利于張繡的緣故。只有荀彧認為有
其他憂慮。
C.荀彧死后的第二年,太祖就升為魏公了。
D.十七年,董昭等認為太祖應該晉升爵位為國公,以表彰他的特殊功勛,荀彧也認為
應該這樣做,太祖因此對他更加重用。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5分)
②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馬嵬
袁枚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8.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與白居易《長恨歌》相同嗎?請簡要分析。(5分)
9.這首詩在表達技巧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賞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黃鶴之飛尚不得過,________。青泥何盤盤,________。(李白《蜀道難》)
(2)故木受繩則直,__________,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__________。
(荀況《勸學》)
(3)我欲乘風歸去,_________,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
(蘇軾《水調歌頭》)
請在以下三、四兩大題中任選一個大題作答,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荷塘如詩
還是這方荷塘,卻已不是以往模樣。陽光直射的水面,原先平靜地浮在水面的葉子已亭亭玉立于荷塘,擠擠挨挨著像一群舞者翩舞著綠裙等待出場。在搖晃的綠裙之間,有的打著花骨朵兒,幾朵紅蓮正含羞開放。輕風拂過,仙子羞澀地低頭整理起裙角霓裳。清晨的露珠舍不得離開,卻無奈地隨風滾落池塘。那是仙子的淚,那樣晶瑩透亮。薄霧輕裊的荷塘如詩般的朦朧飄蕩,是仙境 還是夢鄉 只渴望去親吻仙子羞澀的臉龐,去淺嗅她的清香。
岸邊的巖石縫隙處,幾朵藍色的勿忘我正淡雅的開放。細長的藤枝自然垂掛下來,輕觸水面。風過時偶爾碰觸到仙子的裙角,剎那間又縮了回去,生怕玷污了仙子的衣裳。這是怎樣激動的心情啊?是謙謙君子相伴著仙子吧。沒有絲毫的褻瀆,只有圣潔的欣賞。多少骯臟的靈魂都會在這一刻躲向一旁,多少污穢的思想都會在這一刻變得高尚。愛這荷的高潔,愛這荷的清香,更愛這荷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她時刻凈化著我的思想。
陽光照射不到的梧桐樹蔭下的水面,稀稀落落漂浮著幾片荷葉。清風吹過兀自左右搖晃。水面稍開闊的地方,幾只水蛭輕飄地浮在水面不時一縱一縱地前行,細長的前腿迅速地劃動,還未觸到葉子的邊緣便急速地逃開,生怕折斷了細嫩的手腳。魚兒在溫暖的水域追逐游戲,紅鯉們不知是潛在水底還是在蓮葉下玩捉迷藏,或許還是慵懶的賴在床上不肯讓我見她們的容光。水底清晰地看見長滿青苔的螺螄,極度緩慢的蠕動著留下淺細的滑痕。
一只大紅的海蝦正附在荷梗上,紅紅的觸須輕輕晃動著,正要露出頭來卻又被一陣微風嚇得縮回了腦袋潛入了水中央。樹上片片黃葉隨風翩然飄落,在空中翻舞著變著各種花樣忽忽悠悠地飄向荷塘。玩舌高唱的鳥兒一陣賽一陣的鳴叫,不知何時已爬上枝椏的知了鼓著兩片腹翼重復著單調的聲音,不知是贊譽這滿塘美麗的仙子還是與那饒舌的鳥兒賽唱。
前來賞荷的人很多,稚嫩嗓音的小姑娘牽著年輕父母的手歡跳著說好漂亮好漂亮。年輕的媽媽乘機問荷花是什么顏色葉子是什么顏色。寶寶回答的也漂亮。虎頭虎腦的小子拽著奶奶的手嚷嚷著要下水去捉幾個小青蛙回家養,無奈的奶奶求救的眼光,不知道怎樣才能安撫嬌縱的孫子,只好說水里有大灰狼有水馬虎。逗笑了一旁觀荷的我。一個年輕的女子坐在了巖石上,一頭長發如黑瀑般傾瀉至腰間,吸引了我的眼光。轉臉竟見那臉頰上涂抹了厚厚的脂粉,哪有什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容光?裝扮不與年齡相仿,裸露著玉腿,半舒著胸房,一副按耐不住的沖動噴薄欲出的欲望。抬眼看那舉著相機的男人,竟花白了頭發,滿眼邪光卻又故作欣賞.女孩人前越發顯得輕狂。故意裝出嬌憨的模樣,小鳥一樣偎向那男人的胸膛。
嗟!污了我的眼睛,濁了我的荷塘!父女?爺孫?都不像,厭惡那曖昧的眼光,急急逃離了這方荷塘;滿街找不到純純的眼光,最質樸的心靈或許還在深山里埋藏。可惜了這方荷塘,忍受各樣的眼光,未必人人懂得欣賞。天空細雨菲菲飄落,荷塘越發顯得迷朦,是感憐這墮落的靈魂還是見憐這池邊的姑娘?丑陋與美麗同在的地方。
(1)下列對散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A.“還是這方荷塘,卻已不是以往模樣。”表現了作者看到荷塘的失望心情。
B.“只渴望去親吻仙子羞澀的臉龐,去淺嗅她的清香。”是作者回憶夕日對嬌艷荷花的
喜愛之情。
C.寫荷梗上的海蝦、空中飛舞的鳥兒、枝椏上鳴叫的知了,創設了更濃郁的“荷塘”
詩意氛圍。
D.作者筆下賞荷的“稚嫩嗓音的小姑娘”和“虎頭虎腦的小子”使散文更加詩意盎然。
E.作者認為,坐在巖石上涂抹著脂粉的年輕的女子,是荷塘詩意的一部分。
(2)作者寫岸邊石縫間的幾朵勿忘我有什么作用?表達什么感情?
(3)散文寫得生動有韻味,運用了多種寫景方法,請寫出兩種寫景方法并作簡要分析。
(4)散文起名“荷塘如詩”,結尾兩段卻說坐在巖石上的披發女子和舉著相機的華發男子“污了我的眼睛,濁了我的荷塘”,荷塘是“丑陋與美麗同在的地方”。有人認為這是敗筆是綴余,與整篇文章感情不協調,應該刪去;有人認為這也是詩意,反映的是真實的社會生活;有人認為作者傳統得掉渣,“干涉”了別人的個性生活和自由。你的看法呢?請就你認同的一種觀點加以探究。(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一(18)題。(25分)
錢學森二三事
“錢學森身上有著最光輝的精神。”錢學森的第二個中國博士、兩院院士鄭哲敏說。
1948年,鄭哲敏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留學,后來讀錢學森的博士。“他很關心祖國的狀況,每周通過朋友收集中文報紙看。”鄭哲敏說,“我們很多中國學生都知道,他回國態度一直是很鮮明的。他在美國工作20年,一直是中國國籍,一直沒有買房子,只租房子住。1950年,他準備回國,票也買了,行李也找旅行社打包了,但卻被美國當局抓起來了。”
  “1955年我回國時,錢學森囑咐我兩件事。”鄭哲敏回憶說:“第一,他說經過二次大戰,美國軍事后勤領域發展很快,運用了大量數學和運籌學知識。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是強調計劃發展的,用得上運籌學。他要我把這個領域的信息帶回去,告訴錢偉長。第二是對我的要求:在美國拿了博士學位,回國不能太神氣。”錢學森說:“你回去做什么事呢,不能挑三揀四,原則是國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挑剔高低好壞。即使是一些很基礎、很簡單的研究,你也要做。”
  錢學森回國后擔任中科院力學所所長,第一件事就是調整學科方向。原來有彈性組、塑性組等三個研究小組,都是搞純理論研究的,與當時的國家建設關系不大。錢學森認為,科學研究必須和中國發展建設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要調整方向。后來,流體力學調整為與航空發動機有關的方向,并增設了化學流體組、物理力學組和運籌學組。
  “錢學森不是搞技術的,是搞理論研究的。但回國后國家讓他搞火箭,他欣然同意,從不講價錢,從不講條件。”鄭哲敏說,他牢記錢學森的一句話:回國沒有什么,就是來服務。
  孔祥言1956年從北大力學專業畢業后分到中科院力學所工作。
  “當時航天在全世界都屬于新興的尖端科學,涉及的專業面很廣、可參考的資料很少。一次錢老問我們有什么想法,我們就老實回答:知識面不夠,怕不能勝任這項工作。”孔祥言說。
  錢學森聽完就給他們做工作:航天問題不外乎數學、物理、化學等專業,哪一方面問題不太清楚,就去找書、找資料學習,只要鉆下去,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
不怕困難,是錢學森的一貫風格。王永志說,錢老回國后不久,中央領導問他“中國能不能搞原子彈、導彈”。他回答說:“外國人能干的,中國人都能干。”中央對他的意見很重視,最后決定搞“兩彈”。
“錢學森是我的恩師。”王永志從莫斯科航空學院畢業回國,進入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當時錢老還擔任首任院長。
“錢老對年輕人總是不遺余力地提攜。”王永志說,第一代戰略火箭獲得成功后,國家開始搞第二代戰略火箭,錢學森建議,讓第二代航天人來掛帥,并推薦王永志擔任第二代火箭第一個型號的總設計師。
“當時我只有40多歲,是比較年輕的科研工作者。而總設計師這樣重要的職務,之前都是由德高望重的前輩擔任的。從那個時候開始,像我這個年齡階段的,甚至比我更年輕的人,開始走上總設計師這樣被稱為‘箭頭’人物的崗位。”
“錢學森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要靠老的,但更重要的要靠年輕人,要靠他們敢想,中國的科學技術才能夠發展’。”原航天工業部副部長劉紀原說。
  2007年12月11日,是錢學森96歲生日。12月10日,科技日報社舉辦了一個“學習錢學森創新思想,培養科技領軍人才”研討會,為他提前祝壽。
“錢老對過生日一向低調,只是家里人簡單聚聚。”錢學森的秘書涂元季說,當他把這件事向錢學森匯報時,他說:“向我學習,我不敢當。但培養科技領軍人才是一件關系國家長遠發展的大事,希望會議開得成功。”
“錢學森當時如果不能回國,我們也會發展導彈、原子彈這些尖端技術,但絕對不會這么快。”曾經與錢學森一起共事的梁思禮院士認為。
但在錢學森眼里,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決不是單個人所能取得的,他所干的不過是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而已。涂元季說,在錢老與別人的書信中,他反復強調,原子彈、氫彈、導彈、衛星的研究、設計、制造和實驗,是幾千名科學技術專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個科學家獨立的創造。“我只是滄海一粟。”
(1)下面對本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錢學森囑咐鄭說要做“一些很基礎、很簡單的研究”,意在告訴他要從基礎簡單的研究做起,打好根基,才能為國家做出巨大的貢獻。
B.1955年,錢學森回國后,認為科學研究必須和中國的發展實際相結合,所以流體力學被調整了方向。
C.錢學森堅定地認為外國人能搞原子彈和導彈,中國人也一定能搞,這也是中央最后決定搞“兩彈”的原因之一。
D.錢學森認為兩彈的研制成功是眾多科技專家合作的成果,而培養科技領軍人物是關系中國未來前途的大事。
E.本文通過描寫錢學森的語言、動作,勾勒了一位功勛卓著的、可親可敬的科學家形象,展現了一位科學家的風范和完整的人格,給人以啟迪。
(2)第一段中,鄭哲敏說“錢學森身上有著最光輝的精神”,錢學森身上的“最光輝的精神”指的是什么?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6分)
(3)傳記類文章,會引用與傳主有關的人員的話。試分析文中劃線處引用的梁思禮院士的話有何作用?(6分)
(4)錢學森被評為2007年感動中國人物,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為其寫感動詞,并就其中一方面談談給你的啟示。(8分)
第Ⅱ卷表達(80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3分) ( )
A.這些人對茶也形成了偏見,以為中國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東西,檔次不高,一般隆重場合,總是端出英國紅茶,似乎唯此才夠貴族。
B.當游覽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時,人們真有一種樂此不疲,不想離去的感覺。
C.在京劇舞臺上,出來四個龍套……他們相互將手中的刀槍隨意地碰幾下,口作吆喝狀,就表示已經打過一場戰爭。這對外國人來講,是不可理喻的。
D.說來實在可氣,我們研究所限于技術設備,不得不把古生物遺骸千里迢迢地送到外國去鑒定,不僅耗時費錢,還得仰人鼻息。
1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 )
A.近幾年,非法職業中介活動越來越多,每逢節后民工大量進城,就是黑中介機構編造虛假信息,騙取民工錢財猖獗之時。
B.這位江西姑娘在“世界小姐”大賽中脫穎而出,獲得第四名,成為本次大賽惟一進入“十佳”殊榮的亞洲選手。
C.北大有關人士稱,此舉是為了使學生入學后得到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避免學生 因過早進入專業學習而知識面偏窄的弊端。
D.此次事件引發了社會對政府如何處理突發事件、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以及軍界的社會責任等各方面問題的廣泛反思與討論。
15.下面這副對聯有明顯的對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動字句的前提下,請分別調整上下聯詞語順序,使上下聯對仗工整,合乎對聯的要求。請將修改后的對聯寫在下面橫線上。
(4分)
縱目登閣鳶飛魚躍千帆競 改后的對聯:
覽勝抒懷水木清華萬類榮
16.在下面語段畫線處選填一組連貫、恰當的語句。(4分)
______________。書能教你為人寬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純真、熱情的氣質。書能教你謙虛謹慎,持重內向,使你生出成熟、穩健的氣質。書能教你自強不息,不畏艱難,使你生出剛毅、堅強的氣質。書能使你勤于思考,勇于創新,使你生出深沉、進取的氣質。
A.讀書是一種“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變得文雅、睿智。
B.書能影響人的心靈,而人的心靈和人的氣質又是相通的。
C.讀書能美化人的心靈,彌補外貌的不足,培養人的內秀。
D.書能改變人的氣質,優雅的氣質會使人“因為可愛而美麗”
17.根據提供的語境,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語句,使其與前后文組成一段諧調完整的話。
(6分)
海潮,放遠了諦聽才覺得深邃,山峰,____________________。
忠告,放遠了品味才覺得親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哲人說“距離產生美”,確實如此。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60分)
無論是雍容華貴的牡丹,還是毫不起眼的蒲公英;無論是身處優裕溫室,還是荒郊野嶺;更無論是備受關注,還是少有問津,只要有一線希望,便勇敢地開放出全部的美麗——即使困守冰雪,虬根也春意涌動;即使是一柄孤枝,花蕊也生機盎然。
請以“每朵花都有開放的理由”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 自擬題目。② 自定立意。③ 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 文體特征鮮明。
參考答案:
一、
1.D(由第二節最后“而多建設一些富于藝術氣質的建筑,如北京的“鳥巢”、上海的“東方明珠”、蘇州貝聿銘新設計的博物館等”可判斷出錯誤)。(3分)
2.B(文章主要說城市建設缺少藝術氣質)(3分);
3.B(原文說“城市的本質從來都是人精神的外化”,多一“不”字意思相反)(3分)
二、
參考譯文:
荀彧字文若,穎川郡穎陰縣人。荀彧年少時,南陽人何颙非常看重他,說:“是一個輔佐帝王的人才!”永漢元年,被薦舉為孝廉,任命做守宮縣令。董卓之亂時,被任命為亢父縣令,竟棄官回家。他對父老們說:“穎川是四面受敵的爭戰之地,天下一有變故,就會經常成為軍事要沖,應當趕緊離開此地,不要長久停留。”鄉人之中很多都留戀本土,猶豫不決,沒有追隨的,荀彧只將自己的宗族遷到冀州。
自從太祖迎接天子到許都之后,袁紹內心不服。袁紹兼并北方之后,天下人都畏懼他的強盛。太祖正東憂呂布,南拒張繡,而張繡在宛縣打敗太祖軍。這一來,袁紹更加驕傲,給太祖寫信,言辭無理而傲慢。太祖大怒,出入的舉動不同于平常,眾人都說是因為失利于張繡的緣故。鐘繇為這事問荀彧,荀彧說:“曹公是個聰明人,必不追咎往事,恐怕有其他憂慮。”于是見到太祖詢問,太祖便將袁紹的信給荀彧看,說:“我現在想要討伐不義,而力量敵不過他,怎么辦?”荀彧說:“古來在勝敗場中較量的人,真有才能的,縱使起初弱小,也必將強盛,如果不是那號人,縱使起初強大,也容易弱小。從漢高祖與項羽的存亡,就足以看出這一點,現今同您爭天下的人,只有袁紹罷了。袁紹這人貌似寬容而內心忌刻,使用人之才而又疑人之心,而您明白豁達,不拘小節,用人唯才,這說明您在度量方面勝過袁紹。袁紹處事遲緩,優柔寡斷。往往錯過時機,造成失敗,而您能決斷大事,隨機應變,不守成規,這說明您在謀略方面勝過袁紹,袁紹治軍不嚴,法令不行,士卒雖多,其實難用,而您法令嚴明,信賞必罰,士卒雖少,都爭先效死,這說明您在用兵方面勝過袁紹,袁紹憑借世代門第,裝模作樣地玩弄小聰明,以博取名譽,因此很多缺乏才能而喜好虛名的士人都歸附于他,而您以仁愛之心待人,推誠相見,不求虛名,自己的行動謹慎節儉,而賞賜有功的人無所吝惜,因此天下忠誠正直、講求實際的人士都愿意為您所用,這說明您在品德方面勝過袁紹。用以上四個方面的優點輔佐天子,扶持正義,討伐不義之臣,誰敢不從?袁紹雖強,又有什么用呢?”太祖很高興。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認為太祖應該晉升爵位為國公,以表彰他的特殊功勛,將此事秘密征詢荀彧的意見。荀彧認為太祖發起義兵本來是為了匡正朝廷、安定國家,懷抱忠貞的誠心,保持退讓的行動,君子根據高尚的道德而愛人,不應該這樣作。太祖從此對荀彧心中不滿。正好遇上征伐孫權,太祖上表請派荀彧到樵地勞軍,荀彧因病留在壽春,由于心中憂郁而死,當年五十歲。第二年,太祖就升為魏公了。
評論說:荀彧才能出眾,通達儒雅,有輔佐帝王的風范,然而預先看出了曹氏篡位的苗頭,因而沒有能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才智。
(二)
三、
11.(1)AE(A:只是寫景物的前后變化,沒有失望;E:作者對這一女子持厭惡態度,認為她丑,“污了荷塘”)(5分)
(2)襯托。用“謙謙君子”般的、圣潔的勿忘我襯托仙子般、散發著清香的荷花。表達對荷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或“愛這荷的高潔,愛這荷的清香,更愛這荷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她時刻凈化著我的思想.”)(6分)
(3)細描:將景物描寫得精細具體,如臨其境,如見其景;比喻: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使平淡的事物生動形象;擬人:使所寫事物色彩鮮明,形象生動,具有人的性格,表意豐富(舉例寫出兩種即可)。(6分)
(4)能將一個觀點闡述清楚,言之成理即可。(8分)
四、
12、(1)答案:AE,A項中錢學森的話意在告訴他回去做事,不能挑三揀四,國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E 項中,動作描寫錯。
(2)最光輝的精神指愛國精神。2分。 具體表現在三方面:第一,在美國時:①收集中文報紙看。②一直是中國國籍。③一直沒有買房子。(該方面的具體表現,至少答出其中兩點給1分。)第二,囑咐學生:①把運籌學這個領域的信息帶回過家。②回國做事,不能挑三揀四,服從國家的需要。第三, 回國后(自己的實際做法):①調整了學科方向,與中國發展實際相結合。 ② 自己雖是搞理論研究,但服從國家需要,搞火箭技術研究。答出任意兩方面即可,各1分;二、三方面的具體表現答出其一即可,各1分。
(3)答案: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突出了錢學森舉世矚目的成就,增強了本傳記的說服力。每一點各2分。
(4)四個方面 :愛國主義精神,不怕困難的鉆研精神,提攜年輕人的做法,謙虛的精神。(答出兩點3分,答出四點6分)就其中一方面談啟示則可。(啟示1分,傳主的例子1分)
五、
13、D(“下里巴人”原指民間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用錯對象。“樂此不疲”是沉迷于做某事,不知疲倦,原句是賞景,應為“樂而忘返”。“不可理喻”是說無法跟他講道理,態度蠻橫,原文意思是不能理解,犯望文生義之病。“仰人鼻息”本意是依靠別人而求得生存,也引申為迎合別人的意旨,意義與語境相合)(3分)
14、D(A項:
”不能搭配。C項“避免”與“弊端”動賓搭配欠妥,“弊端”是已然的,只能說“消除”;況且“避免”后面有 “學生”二字也累贅,去掉“學生”,讓“使學生”一貫到底、再去掉“的弊端”,更順。)(3分)
15.改后的對聯:登閣縱目鳶飛魚躍千帆競,
覽勝抒懷水清木華萬類榮。(4分)
16.B(A、C兩項所談的“粗俗、鄙陋”和“外貌的不足”文段中并未涉及,D項中“優雅的氣質”對后文概括不準確。從話題統一的要求來看,A、C也與后文不一致。)(4分)
17.山峰,放遠了觀望才覺得秀美。友情,放遠了回憶才覺得珍貴(每句2分,意思對即可。第2句所表達的事物應為人文的,不合此要求扣1分。)(6分)
六、(60分)
18.依高考作文評分標準評分。(60分)遼寧省同澤女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科目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1.本試卷分客觀卷和主觀卷兩部分,滿分100分.
2.把客觀卷答案用鉛筆填涂到答題卡上,主觀卷答案直接在答題紙上作答.
客觀題(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儒家思想能夠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長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體系根據時代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 ②封建統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沒有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 ④封建官辦教育對儒家思想的大力傳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法國《讀書》雜志推薦的理想藏書中包括以下三部著作。下表中關于這三部著作的表述,完全正確的項目是( )
項目著作 體裁 作者 特點 評價
《詩經》 詩歌 屈原 現實主義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紅樓夢》 小說 曹雪芹 現實主義 反映現實的百科全書式巨著
《三國演義》 詩歌 施耐庵 古典主義 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A.體裁 B.作者 C.特點 D.評價
3、“我一邊看網,一邊腦子里想起一段話,就是‘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溫家寶總理所引詩句體現了百家爭鳴時期( )
A.尚力、尚賢,主張節儉的墨家思想 B.關注民生、注重和諧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發展的法家思想 D.“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
4、在討論有關懲治腐敗的問題時,甲說:“不用管腐敗問題,生產力水平提高了,腐敗現象自然就沒有了。”乙說:“一定要嚴懲腐敗,抓一個腐敗分子就殺一個。”丙說:“對腐敗分子要用‘德’和‘禮’來教育感化。”丁說:“要從平民百姓中挑選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敗。”上述四位同學的說法分別體現了哪家的思想( ) ①法家  ②儒家 ③墨家 ④道家
A. 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5、在評論秦朝滅亡時,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確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了孟子的一個思想的正確——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治者的默認。”此處孟子的“一個思想”具體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貴君輕”,統治者要實行“仁政”
C.兼相愛、交相利 D. 加強中央集權,防止人民反抗
6、“漢武帝所努力締造的政體,究其實,是在意識形態層面上將儒家學說作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礎,而在具體實踐層面上則將法家學說作為統治權術來運用。”對以上材料的說明和解釋不正確的是:( )
A.漢武帝治國施政之術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時尊奉儒、法兩家的學說
B.“獨尊儒術”并不意味著完全杜絕其它學說
C.儒家思想成為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從此淪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7、董仲舒說:“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這表明董仲舒( )
①宣揚“天人感應”學說 ②繼承了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④認為君主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王守仁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守仁這樣說的依據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天下惟理
C.天下惟器 D.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
9、《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謬,非圣無法”,“排擊孔子,別立褒貶”。這里的“某人”是指( )
A.李贄 B.黃宗羲 C.顧炎武 D.王夫之
10、顧炎武認為,“王(陽明)學末流背離孔門為學宗旨,不習六藝,不綜當代之務,而專心于內,已非儒學之正宗。”從中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顧炎武主張“經世致用”的學風 B.顧炎武批判“心學”的空談
C.顧炎武批判“心學”對儒學思想的背棄 D.顧炎武主張廢除儒家思想
11、公元751年,唐朝軍隊在中亞敗于阿拉伯軍隊,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術工匠,這次戰役客觀上促成了中阿之間一次技術轉移.這時中國傳入阿拉伯的技術應該是( )
A.造紙術 B.活字印刷術 C.指南針 D.火藥與火器
12、西方學者查爾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書中以下圖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國繪畫的發展狀況,約每200年間出現一個高峰。處于該圖第一個高峰期的著名畫家是( )
A.顧愷之 B.吳道子 C.張擇端 D.鄭板橋
13、一人生活在明朝時,下列有關他的說法有可能發生的是( )
①喜歡畫年畫 ②讀了許多帶插圖的小說 ③在科舉考試中用顏體書法寫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④喜歡聽京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Know yourself”是哪位哲人的名言( )
A. 泰勒斯 B. 蘇格拉底 C. 普羅塔哥拉 D. 亞里斯多德
15、文藝復興與中國明末清初的啟蒙思潮的相同點是( )
①有唯物主義思想 ②有反封建思想 ③有完整的思想體系 ④有廣泛的階級基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恩格斯說:“文藝復興這個名字沒有將這個時代充分表達出來”。其含義是( )
A.它沒有將古希臘、羅馬文化完全復興 B.它把古代文化古為今用
C.它沒有準確地揭示這場運動的性質   D.它打著復興古典文化的旗幟
17、宗教改革前,關于教皇和皇帝的權力,有這樣一種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陽,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發生,人們換了一種說法:上帝的歸上帝,愷撒(泛指皇帝)的歸愷撒。這種認識的改變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權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權力在上升,皇帝的權力在下降 
C.教皇的權力始終大于皇帝的權力D.皇帝的權力在上升,教皇的權力在下降
18、伊拉克戰爭給美、伊人民都帶來了深重災難。不久前,美國著名的“反戰母親”強烈要求美國眾議院議長啟動法律程序彈劾總統。學生小明對此很感興趣,想進一步了解西方三權分立模式的理論淵源,為此,你建議他閱讀( )
A.《論法的精神》 B.《人權宣言》 C.《權利法案》 D.《獨立宣言》
19、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是歐洲歷史進程中的兩次思想解放運動,兩者的相同點是( )
A.都反對宗教信仰 B.都提倡理性王國   
C.都反對人生享樂 D.都批判封建主義
20、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奧巴馬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這一現象可以用18世紀末的杰斐遜的話來予以詮釋:“有必要吸收人民參加政府的每一個部門,只要他們勝任。這是保證長期并正直地管理國家權力的唯一方法。……對于一切人都同樣嚴格的公平對待。”這一政治現象和政治理念應該基于( )
①人民主權說 ②三權分立說 ③因信稱義論 ④天賦人權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對于伏爾泰和盧梭的評判,歌德說:“伏爾泰結束了一個舊時代,而盧梭開創了一個新時代。”赫爾岑則說得更為坦率:“當伏爾泰還在為了文明與愚昧無知而戰斗的時候,盧梭卻已經痛斥這種人的文明了”。盧梭的哪一觀點符合上述評價( )
A.天賦人權 B.倡導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C.人民主權 D.人是萬物的尺度
22、啟蒙運動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歐洲范圍,極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下列思想家的思想對20世紀初期中國民主政體的建立影響重大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是西歐向近代社會邁進時期發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 它們在歷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現在( )
①發展了人文主義 ②擺脫了天主教會的束縛
③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 ④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4、(08海南單科)魯迅在回憶20世紀初年的情形時說,“有人說G·Byron(拜倫)的詩多為青年所愛讀,我覺得這話很有幾分真。就自己而論,也還記得怎樣讀了他的詩而心神俱旺。”當時愛國青年喜讀拜倫作品,主要是因為它( )
A.與文學革命運動的方向一致 B.繼承了歐洲古典文學的傳統
C.具有批判現實主義的精神特質 D.充滿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義精神
25、圖1、圖2為某著名畫家的兩幅作品。作品反映出該畫家力圖( )
圖1(局部) 圖2
A.以寫實的方法表現客觀世界 B.以夸張的形式表現主觀內心感受
C.以嚴整和諧的畫面表現理性    D.以奔放的筆法和色彩表現感情
26、19世紀末,興起于法國的印象派繪畫藝術曾影響歐洲畫壇,后影響到20世紀亞洲的中日等國。下列敘述最接近印象派藝術特色的是( )
A.夸張抽象,著重于內心的主觀感受 B.描繪自然,捕捉光與色的變化
C.贊美勞動,注重表現社會現實 D.關注體積,通過變形圖案組合表現
27、1911年,意大利詩人和電影先驅者里喬托卡奴杜發表的一篇論著中第一次宣稱有種藝術是繼建筑、音樂、美術、雕塑、詩歌、舞蹈這六種藝術后的一種新興藝術,它是把所有這些藝術都加以綜合,形成運動中的造型藝術形式。這里“第七藝術”是指( )
A.電視 B.電影 C.歌劇 D.網絡游戲
28、下列二幅圖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歷史上的著名作品,它們共同的主要特點是( )
A.反映新經濟因素的產生或發展 B.在社會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C.促進了藝術的改革與創新 D.推動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和發展
29、“近千個人物,無數的場景,國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領域、歷史、戰爭、人間的一切慘劇到英雄主義的最崇高的沖動和領悟透徹的沉思,在這幅畫里都應有盡有。”這幅畫指的是( )
A.《人間喜劇》 B.《戰爭與和平》 C.《埃斯泰克的海灣》 D.《等待戈多》
30、薄伽丘在《十日談》中有段議論:“我們人類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區分人的標準,那發揮大才大德的人才當得起一個‘貴’,否則就只能算是‘賤’。”這段議論
A. 宣揚了等級觀念 B.矛頭直指封建等級制
C. 否定教會的作用 D. 肯定知識的作用
主觀題(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二、非選擇題(31題24分,32題16分,共40分)
31、(24分)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認識和評價儒家思想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課題,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根據下面的儒學言論,指出相關言論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12分)
(2)董仲舒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從矣。”
依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儒家思想說在漢代取得獨尊地位的主要原因。(4分)
(3)黃宗羲說:“凡天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以上材料反映了黃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樣的時代特點?概括指出這種思想特點形成的原因。(6分)
(4)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應怎樣正確的認識它?(2分)
32.閱讀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康德
材料二 (啟蒙思想家們)不承認任何外界的權威,不管這種權威是什么樣的。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從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權和壓迫,必將為永恒的真理、為永恒的正義、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所排擠。
——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我僅僅考慮強力,以及強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說:當人民被迫服從而服從時,他們做得對;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擺脫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擺脫它時,他們就做得更對。因為人民既是根據別人剝奪他的自由所根據的那種同樣的權利來恢復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獲得自由的,否則別人當初奪去他的自由就不毫無根據的了。社會秩序乃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了基礎的一項神圣權利。然而這項權利決不是出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約定之上的。  
——《社會契約論》
材料四 如果立法權與行政權掌握在一個機關手中的話,那么頒布法律的機關同時也執行法律,這樣一來就不會嚴格遵守法律中的規定,就會破壞法律,國家就將落到暴政下面,而專制制度的弊害就在這里。如果在一個機構中同時集中司法權和行政權,那么也將同樣流于專制。那時法官將成為壓迫者,因為他既是法律監督者,又是法律執行者。同樣地,如果司法權與立法權集中于一個機構,法官在判決案件時,將不會嚴格遵守法律,因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變法律的內容。
   ——劉祚昌、王覺非《世界史·近代史編》
材料五 參考書目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李澤厚 人民出版社
《文藝復興史綱》 陳小川 人民大學出版社
《法國革命史》 馬迪厄 商務印書館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概括啟蒙運動時期人文精神的含義。(4分)
(2)材料三、四是否可以作為研究啟蒙運動的史料 結合材料內容說明其理由。(5分)
(3)作為資料,你認為材料三和材料四哪個史學價值更大 為什么 (4分)
如果要對上述歷史事件作進一步的研究,在材料五所列書目中你傾向于選 擇哪一部 (1分)說明你的理由。(2分)
同澤女中2011-2012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年級 科目:歷史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題,每小題2分,共70分。)
1-5 BDBDB 6-10 DBAAD 11-15 ABDBA 16-20 CDADC 21-25 CBADB
26-30 BBBBC
二、非選擇題(31題24分,32題16分,共40分)
32. 16分
(1)含義:獨立思考、理性判斷;抨擊天主教會、反對專制;提倡天真理、正義、自由、平等、天賦人權等。(三個層次各任答其中一點給2分,共4分)
(2)可以。(1分)理由:因為材料三的觀點是人民主權、社會契約;(2分)材料四的觀點是三權分立。(1分)都屬于啟蒙運動的思想內容。(1分)
(3)材料三的史料價值更大。(2分)因為材料三是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或答材料四是后人撰寫的(第二手的、間接的)。(2分)
(4)選《中國近代思想史論》(1分)理由:啟蒙思想是近代中國先進思想的理論來源;選《文藝復興史綱》理由:啟蒙運動是對文藝復興的繼承和發展;選《法國革命史》理由: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思想準備。(任答一點給2分)
①伏爾泰
④康德
③盧梭
②孟德斯鳩遼寧省同澤女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科目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小題)
1.有利于日本經濟發展的環境資源條件是( )
A.沿海良港眾多,水力資源豐富 B.沖積平原廣闊,礦產資源豐富
C.地殼比較穩定,森林資源豐富 D.河流源遠流長,漁業資源豐富
2.東亞氣候的最大特征是( )
A.季風氣候顯著 B.氣候類型多種多樣 C.海洋性特征明顯 D.大陸性氣候普遍
3.東亞唯一的內陸國是( )
A.朝鮮 B.韓國 C.蒙古 D.中國
4.東南亞最大的平原是( )
A.眉南河平原 B.伊洛瓦底江平原 C.紅河平原 D.湄公河平原
5.從緯度位置看,東南亞大部分位于( )
A.熱帶 B.北溫帶 C.南溫帶 D.南寒帶
讀圖,圖中著名的古代建筑全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回答6-7題。
6.該建筑位于右圖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7.圖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條件相比( )
A.①、②兩地均為荒漠 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C.③地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比①氣溫年較差大
8.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紡織工業中心是( )
A.科倫坡 B.孟買 C.加爾各答 D.新德里
9.對南亞的農業和河流汛期有重要影響的季風是( )
A.東北季風 B.西南季風 C.西北季風 D.東南季風
10.中南半島的地形分布特點是( )
A.以高原為主 B.以平原為主 C.以山地為主 D.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11.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是( )
A.蒙古 B.吉爾吉斯斯坦 C.塔吉克斯坦 D.哈薩克斯坦
12.盛產棉花,被稱為“白金之國”的中亞國家是( )
A.烏茲別克斯坦 B.哈薩克斯坦 C.吉爾吉斯斯坦 D.土庫曼斯坦
13.有關中亞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西高東低
B.地處西風帶,深受濕潤的西風影響,氣候溫濕
C.植被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
D.境內多為內流河、內流湖
14.阿姆河和錫爾河都是內流河,它們同時流入( )
A.里海 B.黑海 C.巴爾喀什湖 D.咸海
15.西亞綠洲農業的代表植物是( )
A.油橄欖 B.柑橘 C.葡萄 D.棗椰樹
下圖是沿31.5°N所作的世界某一地區的地形剖面圖。據此回答16-18題:
16.乙地是( )
A.里海 B.死海
C.黑海 D.咸海
17.甲地的正確敘述是( )
A.居民以黃色人種為主,多信仰伊斯蘭教
B.社會穩定,經濟高度發達
C.終年溫和多雨,有利于畜牧業發展
D.夏季炎熱干燥,水資源緊張
18.圖中城市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圣地,其名稱是( )
A.梵帝岡 B.圣地亞哥 C.耶路撒冷 D.麥加
讀世界某區域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19-21題。
19.影響圖中甲區域降水豐富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氣環流與地形 B.洋流與地形
C.大氣環流與洋流 D.太陽輻射與人類活動
20.影響丙國聚落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河流 D.礦產資源
21.從甲到乙,經歷的氣候是( )
A.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B.地中海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C.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22.有關歐洲西部河流水文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河流較少    B.長度較長   C.含沙量較大 D.水量充沛
23..關于英國和日本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      B.能源均不能自給
C.海運條件便利          D.均有豐富的煤炭資源
24.下列水域中屬于歐洲的是( )
25.關于地中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是直布羅陀海峽
B.地中海處在信風與副高交替控制地帶
C.地中海處在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
D.地中海沿岸的自然帶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26.關于俄羅斯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輕重工業都很發達且分布均勻 B.是世界上針葉林分布最廣的國家
C.糧食基本可以滿足本國需求  D.烏拉爾山以西為平原,烏拉爾山以東為山地
讀圖,完成27-30題。
圖5—17—9
27.沿EF線上的山脈是(  )
A.兩個國家的分界線
B.兩個大洲的分界線
C.兩種氣候類型的分界線
D.兩種農業區的分界線
28.N地的地表特征表現為(  )
A.地面起伏大,多山地丘陵
B.地勢低平,多沼澤地
C.森林廣布,樹種豐富多樣
D.沙漠廣布,以內流河為主
29.圖示國家是世界四大糧食生產國之一,但有時仍需進口糧食的原因是(  )
A.耕地面積少 B.人多地少
C.緯度高,熱量不足,農作物產量不穩定 D.水源短缺
30.當N地出現強大高壓中心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盛行風向為(  )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
二、主觀題(共40分)
31. 讀某大洲人口密度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每空1分,共10分)
(1)該大洲有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___________河,該河流的汛期在_______季,主要補給類型為____________。(3分)
(2)該大洲北部有豐富的_____________(礦產資源)。(1分)
(3)該大洲人口密度1人以下地區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其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圖中A地區人口密度較大的主要原因是 。(4分)
(4)近代史上,歐洲殖民者為了擴張需要,用暴力將黑人販運到美洲。圖中B、C、D三地遷出人口最多的是 地,其他兩地人口遷出較少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2.下圖是“兩島嶼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每空2分,共20分)
(1)圖中的國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4分)
(2)圖中15℃等溫線在兩島中間向南彎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中有一封閉的等溫圈,其中間的氣溫應_____(大于或小于)17℃。(4分)
(3)兩島嶼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與該島緯度位置大體相當的紐芬蘭島,1月份的氣溫比該島要低20℃,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5)圖中東部海域有豐富的_______和_______資源(4分)
33.讀“某國工業區與部分礦產分布圖”,回答問題。(每空1分,共10分)
(1)該國資源豐富,②是 油田,它是該國最大的油田。(1分)
(2)圖中字母代表的工業區中,A工業區臨近 海;C是 工業區(填工業區名)。(2分)
(3)目前各大工業區加強生產聯系的主要方式是靠 運輸來實現的。
第一亞歐大陸橋從該國東部的____________直抵大西洋沿岸的鹿特丹。(2分)
(4)該國的農業主要集中 。(1分)
(5)該國工業建立的基礎和地區分布與日本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
1-5 AACDA 6-10 CCBBD 11-15 DADDD 16-20 BDCAC 21-25
32.(一空2分,共20分)
(1)英國、愛爾蘭(一個2分,共4分,可以交換位置)
(2)夏季海洋氣溫較低(2分);大于(2分)
(3)溫帶海洋性氣候(2分);終年受來自海洋的西風影響(2分)
(4)本圖地區位于溫帶大陸西岸,受來自海洋的西風影響,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過,增溫增濕,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2分) 紐芬蘭位于溫帶大陸東岸,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流過,減溫減濕,氣溫較低。(2分)
(5)石油(2分)、漁業或生物(2分)【位置可以交換】
33.(一空1分,共10分)
(1)秋明(1分) (2)波羅的海(1分) 烏拉爾(1分)
(3)鐵路(1分),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拉克) (1分)
(4)東歐平原(或伏爾加河和頓河流域)(1分)
(5)俄羅斯礦產資源豐富,工業基礎好,(1分)主要分布在內陸鐵路交通便利的地方; (1分)
而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工業所需原料主要從海外進口,(1分)工業主要分布在海運便利的沿海地區。(1分)遼寧省同澤女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英語科目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
第一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21.— We are too busy to take ________ holiday at ________ present.
 — But I think we’ll be able to take ________ two weeks from now.
A. a ; / ; one   B. the ; / ; that   C. a ; the ; it   D a; / ; it
22. “I’m certainly more and mor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raq has, ___they maintained(斷言), destroyed almost all of _____ they had in the summer of 1991.” Bill said.
A. which, what B. as, which C. as, that D. as, what
23. They ______ a small laboratory and devoted every spare moment to this work.
A. picked up B. put up C. set up D. grew up
24. In ______________, fashions changed and many factories closed down.
A. 1830’s B. 1830s C. the 1830s D. the 1830s’
25.—Was it two months ago__ you luckily got an opportunity to spend your holidays in Spain
—______. John was the lucky dog.
A. that, Not I B. when, Not really C. that, Not me D. that, Yes
26. The washing machine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ecause it uses ___ water and electricity than ___ models.
A. less…older B. less…elder C. fewer…older D. fewer…elder
27. Polar bears live on sea ice, which they use as a platform for hunting seals.
A.most B.almost C.nearly D.mostly
28. In the hot weather, the food______.
A. easy went bad B. goes bad easily C. goes badly easy D. easily goes badly
29. I can’t make a decision now. I need ____ more time to think it over.
A. rather B. fairly C. quite D. too
30. _______ full preparations, we decided to put off the party till next week.
A. We did not make B. Having not made C. We had not made D. Not having made
31. I haven’t seen you for a couple of days . What have you been up
A.in B.to C.with D.for
32. People all over the country felt shocked _______ they heard of the news ______eight children were killed at the school gate .
A. the moment , that B. when , which C. immediately , / D. the second , what
33. At the sight of the snake, the little girl _____ move.
A. dares not B. doesn’t dare to C. dare not to D. dares not to
34. — Do you mind if I open the window
— ______ I feel a bit cold.
A.Of course not. B.I would rather you didn't.
C.Go ahead. D.Why not
35. — Alice , would you like to see the 3D film with me tonight
— ________ , I’d rather stay at home reading some novels .
A. I’m with you on that B. Let’s get going
C. It isn’t my cup of tea D. What’s going on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Most people who work in London get a break of about an hour for lunch. 36 they mostly live too far from home to go back there 37 lunch, they have to 38 other arrangements for their midday meal.
Many large companies have a canteen (自助食堂) for their employees. In 39 canteens the food served is simple but 40 , and there is some 41 of choice. But the number of dishes 42 usually small. The employees themselves fetch their dishes 43 a counter at which they are 44. There they can find a tray on 45 to carry their knives, forks, spoons, plates, cups, saucers, 46, of course, their food. A meal in a canteen is inexpensive and may 47 of soup, fish and chips or meat and two vegetables, 48 fruit or pudding of some 49 as dessert. Some companies that do not run a canteen 50 their staff with luncheon-vouchers (午餐券), which many restaurants will accept in 51 of money.
As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52 work in London, there are numerous cafes and restaurants in every area that is not purely residential. A meal 53 cost anything from a modest sum to quite a few pounds, 54 on the restaurant and the food chosen. 55 , one can generally get a meal, or at least a snack, in a pub.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also been a big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take-away’ food shops of all kinds.
36. A. Unless B. As C. If D. Although
37. A. for B. at C.of D. in
38. A. take B. bring C. make D. use
39. A. such B. few C. so D. little
40. A. full B. limited C. extra D. enough
41. A. exchange B. variety C. change D. difference
42. A. are B. is C. being D. be
43. A. to B. with C. at D. from
44. A. sold B. served C. made D. kept
45. A. which B. it C. except D. instead
46. A. or B. but C. and D. except
47. A. consist B. compose C. compare D. insist
48. A. along B. with C. about D. at
49. A. sort B. pattern C. category D.content
50. A. prepare B. repair C. afford D. provide
51. A. space B. case C. face D. place
52. A. at B. above C. over D. by
53. A. must B. may C.should D. could
54. A. taking B. turning C. depending D. bringing
55. A. Besides B.However C. Never D. More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兩節,滿分40分)
第一節(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Welcome to C teborg University
C teborg University is one of Sweden’s largest and most popular universities.
We are very proud of this and believe that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or our popularity. The principal reasons we believe to be the high quality of ou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nd the broad range of courses that we offer. In addition to this, C teborg University provides an attractive and exceptionally(格外的)high-standard study environment. Most parts of the university are situated in the city centre and this enriches city life as well as student life.
C teborg has a lot to offer its students: it has a rich and varied cultural life with many theatres, concerts and festivals. For those looking for outdoor life, forests and vast recreation(娛樂)areas are not far away from the city centre; the sea and the archipelago(群島)are also within easy reach. Industry and commerce are expanding, and have a joint interest with the University in meeting the ever-changing and growing demands of society.
C teborg University strives(努力)to be an attractive choice for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e look forward to welcoming you to C teborg University.
56. The main reasons for C teborg University’s popularity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is ______ .
A. the high qualit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nd the wide range of courses
B. the convenient traffic
C. its excellent location and fast developing economical environment
D. famous professors and friendly students
5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The university is in the city centre.
B. The students can live outdoor.
C.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university is very rich.
D. The University has no interest in growing demands of society.
58. What’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A. To bring fame to C teborg University.
B. To introduce the wonderful cultural life in C teborg University.
C. To declare C teborg University’s goal and interest.
D. To attract students all over the world to apply for C teborg University.
B
When I was quite young, I discovered that somewhere inside the telephone lived an amazing
person - "Information Please" and there was nothing she did not know. 
One day while my mother was out, I hit my finger with a hammer. The pain was terrible, but
there was no one home to give me any sympathy. I walked around the house, finally arriving at the telephone! Quickly, I called “Information Please" and told her what happened. She told me to open the icebox and hold a little piece of ice to my finger.
After that, I called "Information Please" for everything. When my pet bird died, I told
"Information Please" the sad story. She tried to comfort me, she said quietly, "Paul, always remember that there are other worlds to sing in." Somehow I felt better. Another day I was on the telephone, “How do you spell ‘grateful’ ". All this took place in a small town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When I was 9, we moved to Boston.
A few years later, on my way to college, my plane put down in Seattle. I had about half an
hour or so between planes. Without thinking, I dialed my hometown operator and said, "Information, please."   
Surprisingly, I heard the small, clear voice I knew so well, "Information." I hadn't planned on
this but I heard myself saying,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to spell ‘grateful’ "
There was a long pause. Then came the soft-spoken answer, "I guess your finger must have
healed by now." I laughed. "So it's really still you," I said, "I wonder if you have any idea how much you meant to me during that time." I told her how often I had thought of her over the years and asked if I could call her again. "Please do," she said, "Just ask for Sally."  
Three months later I was back in Seattle. A different voice answered me. I was told that Sally
passed away five weeks before.   
Before I could hang up she told me that Sally left a message for me—“Tell him I still say
there are other worlds to sing in. He'll know what I mean.” I thanked her and hung up. I knew what Sally meant.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impression you may make on others. Whose life have you touched
today  
59. What does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in the passage
A. An amazing girl.
B. A special kind of telephone.
C. A communication system.
D. A service that helps telephone users.
60. What happened to the little boy one day when he was at home alone
A. He was amused by the telephone.
B. He hurt his finger with a hammer.
C. He found an amazing telephone.
D. He got a piece of ice from an icebox.
61. What did “Information, Please” give the little boy whenever he was in trouble
A. Information and conversation.
B. Good memories and happiness.
C. Sympathy and information.
D. Friendship and cheers.
62. When did the author get in touch with “Information, Please” again after he moved to
Boston
A. When he was in trouble on his way to college.
B. When his plane stopped in Seattle for half an hour.
C. When he went back to Seattle to visit his sister.
D. Three months later after he moved to Boston.
C
The following are four kinds of medicine. How to use the medicine is very important. Never take some by mistake.
Take the medicine with water, followed by one tablet every eight hours, as required. For further nighttime and early morning, take two tablets at bedtime. Do not take more than six tablets in 24 hours. For children between six and twelve years old, give half the adult dosage(劑量w.w.w.k.s.5.u.c.o.m). For children under six years old, go to your doctor for advice. Reduce dosage if nervousness, restlessness or sleeplessness takes place.
Each pill of the medicine taken three times every day for fourteen-year- olds. As usual, a pill at 6:00a.m. before breakfast, one before 11:00 and one before sleep. Not for children under six years old and old persons with heart attack.
The medicine for a person with a fever. Once two pills a day before sleep for adults. Don’t take the medicine without fever. Half for children under 12 years old. For children with a high fever, go to see a doctor at once.
The medicine taken three times a day, once five pills for adults with a cold. Half of the pills for children under 14 years old. Take the medicine before breakfast, lunch, supper or before sleep.
63. If a little child under six has a fever, it’s suggested that he ________.
A. take two tablets before sleep B. stop to take another pill
C. take one tablet before sleep D. go to see a doctor
64. Obviously a kind of medicine mentioned above isn’t proper for ________, judging from the information.
A. children over twelve years old B. some adults of 18 years old
C. some old persons with heart attack D. neither adults nor children
65. When an adult has a cold, he had better __________.
A. have as many as fifteen pills a day B. have twice a day
C. have four times a day D. have nine pills a day
66. How many kinds of medicine can be taken by children of seven years old
A. Two kinds. B. Three kinds. C. None. D. Four kinds.
D
The British policeman has several nicknames, but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are"copper"and"bobby". The first name comes from the verb "cop" meaning "to take" or "capture", and thesecond comes from the first name of Sir Robert Peel, a 19th century politician, who was the founder of the police force. An early nickname for the policeman was "peeler", but this name had died out.
 Visitors to England seem,nearly always, to be very impressed by the English police. In fact, it has become a joke that the visitors to Britain, when asked for his views of the country, will always say,at some point or other, "I think your policemen are wonderful."
 Well, the British bobby may not always be wonderful but he is usually a very friendly and helpful character.
 A music-hall song of some years ago was called,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time, ask a policeman." Nowadays, most people own watches but they still seem to find plenty of other questions to ask the policeman. In London, the policemen spend so much of their time directing visitors about the city that one wonders how they ever find time to do anything else!
67. The British policeman has _______ nickname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five B. two C. three D. ten
68. One of the nicknames for the policeman, "peeler" _______ .
 A. is the name of a politician
 B. is most frequently used sometimes
 C. is not used any more
 D. is still used as much as "bobby"
69.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time, ask a policeman." That means _______ .
 A. the British policeman is friendly and helpful
 B. the British policeman has plenty of time to help people
 C. people usually think that the policeman always knows the time
 D. it is a duty for the policeman to tell people the time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The British policeman has some nicknames.
 B. The British policeman is wonderful.
 C. Only the British policeman knows the time very well.
 D. The British policeman is ready to help people.
第二節 (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由兩項為多余選項。
71 -----------------------
When we speak of a basic human need we mean something necessary to life, something we cannot do without. Food is a basic human need. Without it we would starve to death. Whether in primitive(原始的)countries or in more advanced societies, man’s food needs are the same. 72
But primitive people eat only the food which can be grown near their homes, whereas people in more advanced societies eat food which is often grown many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from their homes. Primitive people are satisfied with less kinds of food, therefore we can say people’s wants are different although their needs are the same.
73 Clothing is necessary to regulate (調節) the heat of our bodies. In different climates and in different seasons we need more or less clothes. We also dress differently for other reasons. 74
Shelter, the third of our needs, depends on climate, the skill of the builders, one’s social position, and the material which can be used. 75 The three-bed-roomed house of the average family would not be grand enough for a very rich family, but a modern house with many of the material comforts were denied to the kings and queens in the past.
A. Food, Clothing and Shelter.
B. Human Needs
C. We always change our style of clothing for different occasions, such as work, sports, parties.
D. We all need food to live a healthy life.
E. We want to live comfortably .
F. The simple shelter of the primitive people would not do for us, and yet it satisfied their needs.
G. The same is true of the second of human needs.
第II卷
第一節 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文中共有10處語言錯誤,每句中最多有兩處。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Λ),并在其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 每處錯誤及修改均僅限一詞;
2. 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
I want to get along well with my classmates , so I
can’t , because I am very quiet . I can find words to say
when others are talking with me. I’m very impressing
by those girls always keep talking and smiling .If the
world were full of people who are always talk, it would
be a very noise place! I know some people are quiet
when others like to talk a lot, which make a harmonious life .
And they will know my classmates quite well so long as
I find the confidence to speak out .
But I feel lonely in the class because my quietness.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最近,你的父母打算讓你出國留學,對此你又征求了好朋友張華的意見,他們彼此意見不同,最后在分析大家意見的前提下,你做出了自己的決定。請根據下面的提示,寫出100字左右的短文。
父母的看法 張華的意見 你的決定和理由
擁有學習外語的好環境;可以盡早學會獨立生活;學習先進技術,有前途。 目前外語水平不高;無法處理新環境下的問題;留學費用太高; … …
注:1、詞數:100左右。
2、文章開頭已給出,不計入總數。
3、不要逐句翻譯。可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
My parents have been wanting me to study abroad.
高二英語參考答案:
單項填空
21-25 A D C C C 26 -30 A D B A D 31 - 35 B A B B C
完形填空:
36-40 B A C A D 41-45 B B D B A 46-50 C A B A D 51-55 D A B C A
閱讀理解:
56-58 A C D 59-62 D B C B 63-66 CCAD 67-70 CCAC 71-75 B D G C F
第二卷(非選擇題)
第一節 短文改錯遼寧省同澤女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物理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
命題范圍:恒定電流、磁場
一、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每題4分數,選擇題總48分)
1、如圖所示,垂直紙面放置的兩根固定長直導線a和b中通有大小相等的穩恒直流電流I,在a`、b連線的中垂線上放置另一段可自由運動的直導線c,當c中通以如圖所示的直流電流時,結果c不受磁場力,則a、b中電流方向可能是( )
A、a中電流向里,b中電流向里
B、a中電流向外,b中電流向外
C、a中電流向里,b中電流向外
D、a中電流向外,b中電流向里
2、如圖所示是磁感受應強度B、負電荷運動速度v和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f三者方向的相互關系圖,其中正確的是(B、f和v兩兩垂直)( )
3、如圖所示,條形磁鐵放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它的正中間上方固定一根長直導線,導線中通過方向垂直紙面向里(即與條形磁鐵垂直)的電流和原來沒有電流通過時相比較,磁鐵受到的支持力N和磨擦力f將( )
A、N減小,f=0 B、N減小,f0
C、N增大,f=0 D、N增大,f0
4、由磁感線強度的定義式B=可知( )
A、通電導線L所在處受到磁場力F為零,該處的磁感應強度B也一定為零
B、磁感應強度B的方向與F的方向一致
C、該定義式只適用于勻強磁場
D、只要滿足L很短、I很小的條件,該定義式對任何磁場都適用
5、一個帶電粒子沿垂直于磁場方向射入勻強磁場,粒子經過的軌跡如圖所示,軌跡上的每一小段都可以近似看成圓弧,由于帶電粒子使沿途空氣電離,粒子的能量逐漸減小(帶電量不變),從圖中可以確定粒子的運動方向和電性是( )
A、粒子從a到b,帶負電 B、粒子從b到a,帶負電
C、粒子從a到b,帶正電 D、粒子從b到a,帶負電
6、如圖所示,一束質量、帶電量、速率均未知的正離子射入正交的電場、磁場區域,發現有些離子毫無偏移地通過這一區域,對于這些離子來說,它們一定具有( )
A、相同的速率 B、相同的電量
C、相同的質量 D、速率、電量和質量均相同
7、如圖所示,空間的某一區域內存在著相互垂直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一個帶電粒子以某一初速度由A點進入這個區域并沿直線運動,從C點離開場區;如果這個場區只有電場,則粒子從B點離開場區;如果這個區域只有磁場,則這個粒子從D點離開場區。設粒子在上述三種情況下,從A到B、從A到C和從A到D所用的時間分別是t1、t2和t3,比較t1、t2、和t3的大小,則( )
A、t1=t2=t3 B、t1=t2<t3
C、t1<t2=t3 D、t1<t2<t3
8.質量為m,電量為q的帶正電小物塊在磁感強度為B,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中,沿動摩擦因數為μ的絕緣水平面以初速度v0開始向左運動,如圖3所示.物塊經時間t移動距離S后停了下來,設此過程中,q不變,則 ( )
A.S> B.S<
C.t> D.t<
9.如圖為兩個不同閉合電路中兩個不同電源的U-I圖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電動勢E1=E2,發生短路時的電流I1>I2
B.電動勢E1=E2,內阻r1>r2
C.電動勢E1=E2,內阻r1D.電流相同時,電源1的輸出功率大
10.為了兒童安全,布絨玩具必須檢測其中是否存在金屬斷針,可以先將玩具放置強磁場中,若其中有斷針,則斷針被磁化,用磁報警裝置可以檢測到斷針的存在。右圖是磁報警裝置中的一部分電路示意圖,其中RB是磁敏傳感器,它的電阻隨斷針的出現而減小,a、b接報警器,當傳感器RB所在處出現斷針時,電流表的電流I、ab兩端的電壓U將(   )
A.I變大,U變大 B.I變小,U變小
C.I變大,U變小 D.I變小,U變大
11.如右圖所示的電路中,A、B兩燈原來正常發光,忽然B燈比原來亮了,這是因為電路中某一處發生斷路故障造成的,那么發生這種故障可能是(電源內阻不計) (   )
A.R1斷路 B.R2斷路
C.R3斷路 D.燈A斷路
12.如圖所示,定值電阻R0=5.0Ω,當電阻箱阻值為R=7.0Ω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50A。那么當電阻箱阻值為R =15Ω時,電流表的示數可能是( )
①0.30A;②0.38A;③0.52A;④0.58A。
A.只可能是①② B.只可能是②
C.只可能是③④ D.只可能是③
二、實驗題(本小題共2小題,共18分)
13.(6分)一只電流表的滿偏電流為Ig=3 mA,內阻為Rg=100Ω,若改裝成量程為I=30mA的電流表,應并聯的電阻阻值為 Ω;若將改裝改裝成量程為U=15V的電壓表,應串聯一個阻值為 Ω的電阻。
14.(12分)欲用伏安法測定一段阻值約為5Ω左右的金屬導線的電阻,要求測量結果盡量準確,現備有以下器材:
A.電池組(3 V,內阻1Ω) B.電流表(0~3 A,內阻0.0125Ω)
C.電流表(0~0.6 A,內阻0.125Ω) D.電壓表(0~3 V,內阻3 kΩ)
E.電壓表(0~15 V,內阻15 kΩ) F.滑動變阻器(0~20Ω,額定電流1 A)
G.滑動變阻器(0~2 000Ω,額定電流0.3 A) H.開關、導線
(1)上述器材中應選用的是 ;(填寫各器材的字母代號)
(2)實驗電路應采用電流表 接法;(填“內”或“外”)
(3)設實驗中,電流表、電壓表的某組示數如下圖所示,圖示中I= A,U= V。
(4)為使通過待測金屬導線的電流能在0~0.5 A范圍內改變,請按要求畫出測量待測金屬導線的電阻Rx的原理電路圖,然后根據你設計的原理電路將下圖中給定的器材連成實驗電路。
三、計算題(共計34分)
15.(10分)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2 A的電源和一個變阻器接成如圖(甲)所示的電路,變阻器的
總阻值為R0=22Ω。電源路端電壓U隨外電阻的變化規律如圖(乙)所示,圖中U=12V
的直線為U-R圖線的漸近線。求:
⑴電源電動勢和內阻;
⑵AB間空載時輸出電壓的變化范圍;
⑶為保證無論怎樣調節滑動變阻器都不毀壞電源,AB間所接負載的最小阻值R。
16. (10分)如圖所示,直線MN上方有垂直紙面向外的足夠大的有界勻強磁場區域,磁感應強度為B,正、負電子同時從O點以與MN成300角的相同速度v射入該磁場區域(電子質量為m,電量為e),經一段時間后從邊界MN射出。求:
(1)它們從磁場中射出時,出射點間的距離;
(2)它們從磁場中射出的時間差。
17、(14分)如圖所示,第四象限內有互相正交的勻強電場E與勻強磁場B1,E的大小為0.5×103V/m, B1大小為0.5T;第一象限的某個矩形區域內,有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B2,磁場的下邊界與x軸重合.一質量m=1×10-14kg、電荷量q=1×10-10C的帶正電微粒以某一速度v沿與y軸正方向成60°角從M點沿直線運動,經P點進入處于第一象限內的磁場B2區域。一段時間后,微粒經過y軸上的N點并與y軸正方向成60°角的方向飛出,M點的坐標為(0,-10),N點的坐標為(0,30).不計粒子重力,g取10m/s2.
(1)請分析判斷勻強電場E的方向并求微粒運動速度的v大小;
(2)勻強磁場B2的大小為多大?;
(3) B2磁場區域的最小面積為多少?
同澤女中2011-2012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答案)
高二年級 物理科目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
命題范圍:恒定電流、磁場
1、CD 2、ABC 3、C 4、D 5、C 6、A
7、B 8、BC 9、 ACD 10、C 11、 C 12、B
13.11.1Ω、 4900Ω
14. (1)A、C、D、F、H (2)外 (3)0.48 2.20
(4)見右圖
16解析:(1)正、負電子在勻強磁場中圓周運動半徑相同但繞行方向不同,分別作出正、負電子在磁場中運動的軌跡如圖所示。
由 得
R=
射出點距離
所以
(2)由 得
負電子在磁場中運動時間
正電子在磁場中運動時間
所以兩個電子射出的時間差
(2) 畫出微粒的運動軌跡如圖.
由幾何關系可知粒子在第一象限內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  
 (2分)    
微粒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洛倫茲力提供,即
    (2分)    
解之得   (1分)
(3) 由圖可知,磁場B2的最小區域應該分布在圖示的矩形PACD內.由幾何關系易得  (2分)  
  (2分)                
所以,所求磁場的最小面積為 (1分)
U
I
2
1
O
A
a
b
R1
R2
RB
E
r
R2
R1
R3
A
B
A
V
E
r
S
R0
R
3
A
0
0.2
0.4
0.6
2
1
0
15
V
0
1
2
3
10
5
0
3

V
15
0.6

A
3.0
x
A
B
r
E
R0

O
R/Ω
U/V

2
6
12
3

V
15
0.6

A
3.0
x
R1
V2
E
S
A
Rx
x/cm
y/cm
O
M
N
P
60°
60°
O1
D
C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坪坝区| 三亚市| 张北县| 陇南市| 霍林郭勒市| 黎平县| 新邵县| 乐山市| 大方县| 澄迈县| 江永县| 十堰市| 望江县| 定结县| 钟祥市| 河北区| 景德镇市| 洪洞县| 石狮市| 苍梧县| 榆林市| 元氏县| 江油市| 海阳市| 诸暨市| 夏河县| 九龙城区| 绿春县| 邛崃市| 临潭县| 武鸣县| 惠东县| 吴桥县| 隆德县| 梁山县| 曲阳县| 伊春市| 淮南市| 贡觉县| 腾冲县| 禄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