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15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15份)

資源簡介

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文)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共40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1. 下列有關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區域劃分的指標和方法是固定的 B.區域之間有明確的邊界
C.區域是最小的單位不可分割 D.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
2. 下列關于南北方傳統民居差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南方民居墻體厚 B.南方民居屋頂坡度小
C.南方民居屋房檐寬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強
3. 下列關于長江中下游平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開發早期,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為人們交通的阻隔
B.當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時,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國歷史上人口從北方至南方幾次大規模的遷移,為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種植業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D.在農業生產走向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的今天,長江中下游平原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已超過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糧供應地
4. 下列因素中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由開發早期的限制因素轉變為現在有利因素的( )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5. 遙感的關鍵裝置是( )
A.航空器  B.傳感器  C.膠片質量  D.磁帶質量
6. 遙感的優點有( )
①探測范圍大 ②獲得信息快 ③不受地面條件限制 ④成本低,效益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 下列屬于地理信息系統硬件的是( )
①計算機 ②程序 ③掃描儀 ④工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8. 關于遙感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遙感是人們利用肉眼在地面事物進行感知
  B.遙感是人們利用一定技術裝備,對遙遠的宇宙事物進行感知
  C.遙感的關鍵裝置是航空器或衛星
  D.遙感技術能監測洪澇災害的發展變化,便于人們及時安排防災、救災工作
9. 地理信息系統( )
A.主要是記錄地理事物的計算機系統
  B.具有空間分析的能力,沒有動態預測能力
  C.是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
  D.是地圖繪制系統
10. 下列關于西北地區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本區自東向西降水遞減是因受夏季風影響程度不同
B.干旱是本區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征
C.本區生態環境的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沙質土壤
D.塔里木盆地多屬于干旱和極端干旱區,分布大面積的沙漠和戈壁
11. 對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確的是( )
A.半干旱農牧過渡和旱農區應當建立以綠洲為中心的防護體系
B.對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設法扭轉
C.對已經發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還是放棄
D.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對人類活動的最主要影響是資源缺乏
12. 引起西部地區沙漠化進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 )
A.西部地區的耕作與放牧的粗放 B.遠離海洋,降水少,風蝕嚴重
C.西部地區易發生蟲害和鼠害 D.西部地區毀林和開墾草原現象嚴重
13. 地球上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比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 )
A.東南亞地區 B.非洲剛果河流域
C.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 D.加拿大的北部
14. 下列關于熱帶雨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
B.地球上功能最強大的生態系統
C.有世界生物基因寶庫之美譽    
D.具有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15. 熱帶雨林有別于其他生態系統優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光合作用強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長迅速 D.生物循環旺盛
16. 下列關于亞馬孫開發計劃及其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類的開發是導致雨林被毀的直接原因
B.該區雨林破壞的背景是當地人口素質低下
C.過度的焚耕開墾(遷移農業)是亞馬孫地區破壞雨林的唯一方式
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亞馬孫流域大規模開發計劃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
17. 下列關于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條件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煤炭資源豐富 ②市場廣闊但交通落后 ③煤層氣儲量豐富
④位置適中 ⑤煤炭具有低灰、低硫、低磷、發熱量低的特點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18. 有關山西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山西省有發展電解鋁工業的資源條件和能源條件
B.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
C.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鐵路運輸為主、公路運輸為輔的煤炭外運路網體系
D.煤炭工業是山西省目前經濟的核心部門
19. 利用煤炭資源加工增殖,提高經濟效益的辦法不包括( )
A.發展煤炭工業 B.發展化學工業
C.降低煤炭運輸成本 D.發展冶金工業
20. 進一步增加能源外運能力,除鐵路建設外國家正在實施的工程是( )
A.西氣東送工程 B.西電東送工程 C.引黃入晉工程 D.黃河整治工程
21. 關于田納西河流域開發歷史進程的敘述,合理的是( )
A.18世紀下半葉,成為較發達的棉花、馬鈴薯、蔬菜產區
B.18世紀末,大規模的掠奪式開發帶來生態和社會問題
C.19世紀30年代,成為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D.19世紀40年代,開始進行綜合開發和治理
22. TVA主要負責田納西河流域的統一開發和管理。它所確定的流域開發的核心是( )
A.河流的梯級開發 B.流域的綜合開發
C.流域生態環境的恢復的治理 D.放洪、航運、發電、旅游等
23. 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質的是( )
A.建設抽水儲能電站 B.防治水污染
C.保護水源涵養林 D.改善庫區生態環境
24. 北大荒發展農業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嶇 C.熱量不足 D.土壤貧瘠
25. “北大倉”的發展方向應是( )
A.退耕還林 B.退耕還草 C.大力發展工業 D. 農業現代化
26.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A.廣州、深圳、珠海 B.廣州、珠海、澳門
C.廣州、中山、深圳 D.廣州、香港、深圳
27. 改革開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先于其他地區吸引外資得益于( )
A.僑鄉的背景 B.良好的區位條件
C.優惠的對外開放政策 D.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28. 關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發達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 B.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
C.第一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 D.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
29. 關于珠江三角洲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后勁不足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產業升級面臨困境 B.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C.城市建設相對落后 D.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30. 關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的措施,錯誤的是( )
A.加強分工與合作,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B.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重工業
C.加強規劃與管理 D.建設城市新區
31. 與長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發展所具有的明顯優勢是( )
A.產業基礎 B.科技實力和人才隊伍
C.著名僑鄉 D.腹地范圍
32. 我國天然氣產品最大短缺地區是( )
A 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 B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
C 云貴高原、黃土高原 D 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
33. 關于“城中村”的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
A.“城中村”現象是城市發展的必然
B.“城中村”為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C.“城中村”是我國城市發展中較普遍的現象
D.它將成為城市進一步發展的隱患
34. 目前最具開發潛力的天然氣分布位于( )
A 東北 B 華北 C 西北 D 華南
35. 關于我國石油天然氣資源開發利用格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的老基地主要位于東北、華北、華東等沿海地區
B.隨著采油技術的進步,東北、華北的大部分主力油氣田的開采已進入了產量全面增長的階段
C.西部地區油氣資源開發的限制條件比較多,很難成為我國油氣工業新的戰略接替區
D.我國東部地區的大部分主力油氣田增產困難,從而使東部地區的油氣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6. 西氣東輸有利于我國西部地區( )
①把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 ②改善沿線城市大氣環境
③增加就業機會 ④保護植被,改善環境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7. 下列屬于影響國際產業轉移的重要因素的是( )
①勞動力 ②內部交易成本 ③市場 ④氣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8. 日本在馬來西亞投資建輪胎制造廠,說明了( )
A.馬來西亞科學技術水平日益提高
B.在國外建立生產機構,接近原料產地,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
C.在馬來西亞投資辦廠有利于就地吸收廉價勞動力
D.日本豐田汽車業在空間發展上實行了多樣化增長
39. 下列關于產業轉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產業轉移指企業將產品生產的全部有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現象
B.產業轉移有時會擴展到某類產品甚至某類產業
C.跨國的產業轉移叫區域產業轉移
D.近半個世紀以來,東亞是國際產業轉移的最活躍區域之一
4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企業生產的本質是為了追求更高利潤
B.發達國家的內部交易成本較低
C.東亞地區是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較好的目的地
D.國際產業轉移的因素往往是單一的
二:綜合題: (共4題,共40分)
1. 閱讀亞馬孫流域朗多尼亞地區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的關系圖(如圖),
回答下列問題。(8分)
(1)朗多尼亞地區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人口的這種變化主要得益于什么?
(2)簡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亞地區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
(3)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有什么關系?
2. 讀東北地區略圖,回答(14分)
1.黑土分布區是東北地區最重要的糧食產地,由于各種原因,其肥力不斷下降,其肥力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被沖刷變薄 B.氣候干旱所致
C.微生物活動微弱 D.秸稈還田
2.我國最大的沼澤地在( )
A. a B. b C. c D. d
3.a平原宜農荒地的開發和中低產田改造的措施是( )
A.引水灌溉 B.排水減濕 C.發展水田 D.土體脫鹽
4.d下游兩岸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 )
A.小麥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5.b區最重要的礦產是( )
A.煤 B.鐵 C.石油 D.稀土
6.c處農業生產類型為( )
A.種植業為主 B.畜牧業為主
C.農產品加工業為主 D.淡水養殖業為主
7.關于黑土的利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充分利用黑土,建設商品糧基地
B.利用黑土要加強對坡面、溝壑的治理,以保持土壤肥力
C.利用黑土應注意土壤的培肥,以避免土壤的沖刷
D.秸稈還田是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辦法
3. 讀圖,完成下列要求:(8分)
美國玉米帶和東北玉米帶比較表
項目 美國玉米帶 中國玉米帶
緯度 37°N ~ 45°N 42°N ~ 46°N
地形 平原臺地 平原臺地
土壤有機質 3% ~ 6% 2%
無霜期 180 ~ 200 130 ~ 145
降雨量(mm) 500 ~ 700 450 ~ 650
玉米面積比重 50% 50% ~ 60%
(1)①、②兩區的主要農作物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區主要農作物種類在我國輸出量最大的省區是(將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在題后括號中)( )
A.廣東  B.吉林  C.新疆  D.陜西
(3)說明①②地區所屬的農業地域類型及其主要特點。
4. 下圖是我國正在實施的資源跨區域調配示意圖,回答:(10分)
(1)圖中箭頭的含義分別是① 、② 。
箭頭①的運輸方式主要是 。
(2)箭頭②調配的資源主要來自于 和 地區。
(3)簡述②工程對西部地區發展的意義。
www.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物理(文)試題
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共60分)
1、絲綢與玻璃棒摩擦后帶上正電,是因為 ( )
A.摩擦產生了正電荷 B.絲綢上的正電荷轉移到了玻璃棒
C.玻璃棒失去電子而帶正電 D.以上都正確
2、如圖所示,銅棒AB用絕緣桿支起放在帶電體C的附近,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 銅棒A端帶正電
B. 銅棒的A、B兩端不帶電
C. 銅棒B端帶正電
D. C移走后,棒的A、B兩端還帶電
3、關于元電荷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元電荷就是電子 B. 元電荷就是質子
C. 元電荷是表示跟電子或質子所帶電荷量數值相等的電荷量
D.元電荷是帶電量最小的帶電粒子
4、真空中兩電荷A、B相距r時庫倫力為F,若讓A的帶電量變為 ,間距變為2 r,則靜電力為( )
A. B. C. D.F
5、關于電場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 電場線是閉合曲線 B. 電場線是一些假想的曲線
C. 已知一條電場線,就能確定電場線附近的電場的強度大小
D. 可以通過實驗看到電場線
6.兩節電池串聯時,正、負極間的電壓為3V,現用這個電池組給手電筒的小燈泡供電,;小燈泡兩端的電壓 ( )
A.等于3V B. 小于3V C. 大于3V D.無法判斷
7、下圖為一段通電導線,關于其周圍磁場方向的說法真確的是( )
8如圖所示,.K閉合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 a、b左端都為N極
B. a、b左端都為S極
C. a左端為S極,b左端為N極
D. a左端為N極,b左端為S極
9、如圖示,接通電源后,小磁針 ( )
A. N極轉出來,S極轉進去
B. N極轉進去,N極轉出來
C. 不轉動
D. 靜止時N極向外.
10、 學習安培力時,將同一通電導線先后放入甲、乙磁場中,這樣做是為了( )
A、探究導線長度對F安的影響
B、探究磁感應強度對F安的影響
C、探究電流對F安的影響
D、以上都有
11、以下關于安培力的方向、電流方向、磁場方向三者之間的關系,判斷正確的是( )
12、A處水平方向運動的電子,要使它打在屏上的M點在其運動的區域內應由O磁場的方向 ( )
A、垂直紙面向內
B、垂直紙面向里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13、右圖中,通電導線1、2所受安培力F1、F2的方向,下面判斷正確的是( )
A、都向右
B、都向左
C、F1向左,F2向右
D、F1向右,F2向左
14、以下物體應用硬磁性材料的是( )
A、錄音機磁頭線圈的鐵芯 B、電腦用的磁盤 C、電鈴上的電磁鐵鐵芯 D、以上都不是
15、在陰極射線實驗中,磁鐵和陰極射線管如圖放置,接通電源后,我們會看到()
A、電子束的徑際是一條直線
B、電子束的徑際向上偏轉
C、電子束的徑際向下偏轉
D、電子束的徑際是一個圓
二、填空(每空1分,共41分)
16、 的實驗證明閃電是一種放電現象,與摩擦產生的電沒有區別。
17、一根帶電棒能吸引干燥木屑,木屑接觸到棒后,又迅速跳離磁棒。則吸引的原因是
跳離是因為
18、靜止的帶電粒子A、B在電場中
的受力方向如下圖,則A帶 電,
B帶 電。
19、電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或者____________ 在轉移的過程中,電荷總量
20、右圖所示為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兩平行金屬板,
兩板間電場的廠強大小 ,方向 ,
磁感線 ,磁感線的方向
21、右圖是電場區域中電場線的分布,
A、B、C是電場中的三點,則
點電場最強, 點最弱。
22、電荷在導體表面的分布是不均勻的:突出的位置,電荷比較________,平坦的位置,電荷比較________________,避雷針應用了 原理
23、電容器是 的裝置,其電容反映電容器 的本領,國際單位是
24、電流發熱具有下述規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 、 、
成正比,計算式為
25、帶電粒子垂直進入磁場時,受 力作用而做 運動,其運動
的 與磁感強度B和粒子的速度V有關,電視機的顯像管根據_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
26、物理學的發展史上, 提出了磁場,電場的概念; 實驗揭示了電流周圍有磁場, 又發現了磁場對電流有力的作用;實驗證明磁場對運動電荷有力的作用,叫 力
27、電動機是利用 力來工作的.
28、鐵磁性物質磁化后有很強的磁性,這是由于其內部的 在磁化前磁化方向雜亂無章,而磁化后 地排列,使磁場大大加強。
29、使物體帶電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本質都是_________
三、計算題(30題4分,31、32題各5分)
30、某導體10S內有0.5C的電量通過,其兩端電壓為10V,則①導體中的電流多大?②導體電阻是多少?
31、電荷量q=1.6×10-17C的電荷放在電場中的M點時,所受電場力F=3.2×10-14N,方向水平向左,求①M點的場強E
②現換另一個試探電荷q‘=3.2×10-15C的負電荷放在M點,則M點得場強的大小和方向又如何?為什么?
赤道上的磁場可以看成沒南北方向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0.5×10-4T,如果赤道上有一沿東西方向的直導線,長為40m,通有從西向東的電流20A。①地磁場對這根導線的作用力有多大?方向如何?②導線長為20m,所受地磁場的作用力是3×10-2N,則導線中的電流多大?
www.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數學(理)試題
選擇題(每題5分,共10題,滿分50分)
1、設集合M={x|x2-x<0},N={x|x2<4|,則
A、M∩N=φ B、M∩N=M C、M∪N=M D、M∪N=R
2、已知三角形的邊長分別為5、6、7,則此三角形為
A、銳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無法判斷
3、在等差數列中,已知,,則
A.9 B.12 C.15 D.18
4、(理科)三角形三邊長為,且滿足等式,則邊所對角為
A、 150° B、 30° C、60° D、 120°
(文科)在△ABC中,∠A、∠B、∠C的對邊分別是a、b、c,若a2+c2-b2=,則B的值為
A、 B、 C、或 D、或
5、在△ABC中,若 SinA=,A+B=30°,BC=4,則AB=
A、24 B、6 C、2 D、6
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區域是
A B C D
7、已知x、y滿足不等式組,則x+y的最小值為
A、4 B、8 C、9 D、18
8、等差數列{an}中,a2=7,a4=15,則前10項的和S10=
A、100 B、210 C、380 D、400
9、設Sn是等差數列{an}的前n項和,若S7=35,則a4=
A、8 B、7 C、6 D、5
10、已知等比數列{an}滿足a1+a2=3, a2+a3=6,則a7=
A、64 B、81 C、128 D、243
11、(理科)函數y= (x > 0) 的最小值為
A、2 B、3 C、0 D、2+
(文科)函數()的最大值是
A、 0 B、 C、 4 D、 16
12、某企業生產甲、乙兩種產品,已知生產每噸甲產品用A原料3噸,B原料2噸;生產每噸乙產品用A原料1噸,B原料3噸。銷售每噸甲產品可獲得利潤5萬元,每噸乙產品可獲得利潤3萬元,該企業在一個生產周期內消耗A原料不超過13噸,B原料不超過18噸,那么該企業可獲得最大利潤是
A、12萬元 B、20萬元
C、25萬元 D、27萬元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用20cm長的鐵絲折成一個矩形,則矩形最大面積為 cm2。
14、在△ABC中,,則此三角形面積為 。
15、數列{an}的首項a1=1,an=2an-1+1(n≥2),則a4= 。
16、在中,,則最大角的余弦值是 。
三、解答題 (共70分)
17、(10分)在△ABC中,∠ A=45°,∠B=60°,AB=2,求△ABC的面積。
18、(12分)已知集合A={x|},B={x|},求AB,AB。
19、(12分)已知{an}為等比數列,a3=2, a4+a2=,求{an}的通項公式。
20、(12分)(理科)設Sn為數列{an}的前n 項和, Sn=kn2+n,n∈N*, 其中k是常數。
(1)求an
(2)a2、a4、a8成等比數列,求k的值。
(文科)已知數列的前項和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求的最小值
21、(12分)如圖,海中小島A周圍38海里內有暗礁,一船正在向南航行,在B處測得小島A在船的南偏東30°,航行30海里后,在C處測得小島A在船的南偏東45°,如果此船不改變航向,繼續向南航行,有無觸礁的危險?(sin15°=0.26, cos15°=0.97, )
22、(12分)(理科)若函數的定義域為,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文科)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求的值;
www.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政治(文)試題
一、選擇題:本卷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在南非世界杯上,每當自己的隊伍進了球,我們看到巴西球迷敲著鼓,跳起了桑巴舞;而法國球迷雙臂前伸,雙手左右翻動,跳起了法蘭西舞蹈;韓國球迷穿戴者典雅的高麗古裝,敲響了鮮族長鼓。不同國度的球迷不同的慶祝方式體現了世界文化的( )
A.多樣性 B.繼承性 C.同一性 D.穩定性
2.孔子的《論語》被公認為代表中國文化首屈一指的著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思想在歷史的變化發展中存續下來,至今仍然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生活。這體現了( )
A.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產品的總和
B.文化素養只有通過閱讀經典才能獲得
C.文化經典是決定民族生存發展的根本
D.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3.某校積極加大校園文化建設的力度,提高校園文化的品位,把學校辦成“文化的大觀園”,營造出一個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校方之所以這樣設計,原因在于 ( )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文化環境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③文化氛圍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 ④文化活動促進文化理論的創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隨著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以及學校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 , 如何全面提高廣大師生的文化素養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迫切的任務。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是 ( )
A.思維方式 B.交往方式
C.行為選擇 D.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5.在清華大學舉辦的“管理與創新”培訓班上,中國招商引資研究院院長李偉林作了題為《招商引資創新與實踐——中國招商引資研究院的理論與實踐的探索》的報告,他指出:“招商引資最終靠筑巢引鳳,筑巢引鳳首先要進行戰略發展策劃。一個地區的戰略發展,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下列對政治、經濟、文化之間關系的正確表述是( )
A.文化是基礎,沒有文化,政治和經濟就不會存在
B.政治是基礎,經濟和文化服從于政治發展的需要
C.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D.政治是基礎,經濟是政治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6.一個音符無法表達出優美的旋律,一種顏色難以描繪出多彩的畫卷。世界是一座豐富多彩的藝術殿堂,各民族人民創造的獨特文化都是這座殿堂里的瑰寶。這段話主要闡述了( )
A.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關系 B.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
C.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 D.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系
7.“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創新因交流而迸發”。 從文化角度來看,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有 (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②世界上各種各樣的文化,都值得我們弘揚
③文化交流有利于促進文化創新
④各國應在文化上相互借鑒,共同繁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這首詩,引起了兩岸同胞的共鳴。這種共鳴( )
①是實現中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②反映了中華文化是維系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
③表明了愛國主義深深植根于兩岸同胞的心中
④體現了兩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面四幅圖從不同方面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繼承性,它們分別屬于___________的繼承。 ( )
A.傳統習俗 傳統建筑 傳統思想 傳統文藝
B.傳統習俗 傳統建筑 傳統文藝 傳統思想
C.傳統思想 傳統建筑 傳統文藝 傳統習俗
D.傳統思想 傳統建筑 傳統習俗 傳統文藝
10.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系中國南北長期處于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這說明漢字是 ( )
①中華文化創新的源泉 ②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③中華文化的基本載體 ④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歷史上“絲綢之路”、“張騫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鄭和下西洋”等等都帶回了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并為中華文化所吸收和借鑒。這突出體現了( )
A.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B.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C.中華文化一脈相承 D.中華文化的繼承性
12.地處華東的吳越文化是典型的水鄉文化,凸顯開放性和流動性。而處于內陸山地的滇黔文化則具有邊陲山寨文化特征,具有內斂性。這表明不同區域的文化( )
A.受地理歷史因素影響 B.影響人們的經濟生活
C.相互影響和相互滲透 D.由不同風俗習慣決定
13.民居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四合院、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安徽的古民居和福建、廣東等地的客家土樓等各具特色。這體現了 ( )
①我國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 ②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③傳統建筑是展現傳統文化的唯一標志 ④傳統建筑凸顯民族文化的個性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體現了中華民族 ( )
A.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 B.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C.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頑強斗志 D.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超然胸襟
15.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之中。中華民族精神( )
①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②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
③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
④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非誠勿擾》、《我們約會吧》、《幸福魔方》、《8090》……最近,各衛視推陳出新的多檔情感類綜藝節目在熒屏“火拼”激烈,合力形成一股收視新勢力。然而,伴隨而來的是觀眾的質疑和憂慮:有些語言和環節以荒誕、庸俗的內容迎合低級趣味。引發這種令人憂慮現象的原因是 ( )
①文化市場的自發性 ②大眾傳媒的商業性
③流行文化的超前性 ④大眾文化的滯后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7.當今世界,我們置身于文化生活的海洋,邂逅傳統與時尚,品味經典與流行,享受文化大餐。這要我們 ( )
①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 ②避免不同文化相互沖擊
③提高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 ④增強抵御落后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4月27日,201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受到表彰的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在各自崗位上展現主人風采、煥發勞動激情,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那種全身心投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精神感動了國人。這說明( )
A.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感染力量是巨大的
B.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是文化發展的中心環節
C.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精神在不同的時代被賦予不同的內涵
D.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集中體現
19.但丁在《神曲》中有一句名言:“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這意味著( )
A.增進智慧與道德修養彼此相互矛盾 B.增進智慧與道德修養都是無止境的
C.單純的知識修養會造成人格的缺失 D.知識修養的根本意義在于道德修養
20.“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為政風范;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奮不顧身、舍身取義的英雄氣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這些都是 ( )
①思想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 ②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蘊集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下列各項屬于文化現象的是 ( )
①經濟理論   ②政治制度     ③哲學思想    ④科學發展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經濟與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下列各項能夠說明兩者相互交融的是(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
B.經濟發展了文化就一定能夠發展
C.先進文化促進經濟發展,落后文化阻礙經濟發展
D.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23.抗戰初期,毛澤東所著的《論持久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的決心和信心,為中國人民最終奪取抗戰勝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導作用。這說明 ( )
A.文化作為精神力量決定著社會的發展
B.文化作為精神力量對社會的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C.文化作為精神力量對社會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D.文化作為精神力量是物質力量的反映
24.廬山兼具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作為中國獨具特色的宗教圣地,該地正傾力打造“宗教名山”品牌,積極將宗教文化與旅游結合起來,開辟極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圣地游。這表明 ( )
A.先進文化推動經濟發展
B.文化可以轉化為經濟資源
C.與文化相結合的宗教活動都屬于正常的宗教活動
D.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5.文化之所以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是因為其 ( )
A.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B.成為心靈的火炬、前進的旗幟
C.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D.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好幸福生活
26.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強調,“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發展,必須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大力發展文化生產力的經濟意義是( )
①提高人民素質,抵御文化侵略 ②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
③繁榮文化市場,滿足人民需要 ④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7.“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北京奧運會主題口號一誕生,就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這一口號是全世界人民對和平與繁榮的期盼,也將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這表明( )
A.優秀文化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B.文化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
C.世界的文化將取代各國的民族文化 D.文化對社會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
28.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的人掌握了電腦技術,卻去充當電腦黑客,有的人掌握了高超的化學合成技術,卻去制造毒品,這告訴我們( )
A.知識文化修養比道德修養更重要 B.思想道德修養是文化建設中的中心環節
C.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能夠促進知識文化修養
D.既要加強知識文化修養,又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
29.近年來,世界各地出現的“漢語熱”,折射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巨大潛力,這個觀點肯定了( )
A.文化包括語言、文字等非意識形態
B.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經濟決定的
C.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D.文化的力量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17.《經濟日報》載文指出,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在新世紀新階段,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最根本的是( )
A.堅持“雙百”方針 B.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C.把握社會主義這個核心要求 D.堅持文化多樣性
二 非選擇題 (共40分)
31 辨析題(10分)
文化對人有重大影響,會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32 材料分析題(16分)
胡錦濤同志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在那場空前壯闊的偉大斗爭中,中華民族進一步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并表現出許多鮮明的特點。偉大的民族精神,不僅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團結一心、血戰到底的堅實思想基礎和強大精神支柱,而且在抗戰的烽火中得到了新的豐富和升華。這是偉大的抗日戰爭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大力繼承和發揚。" 結合文化生活的有關道理回答:
(1)如何大力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8分)
(2)為什么要大力繼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8分)
33 論述題(14分)
時下韓國電視劇在全國熱播,究其原因,韓國文化的魅力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由于韓國從上而下提倡韓國民族文化,所以文化的所有要素被關注而且被發掘。有很多現實題材的影視作品本身就是展示現代人如何在傳統和現實的矛盾中生活,當然,也會有《大長今》這樣的旨在萃取傳統文化精華的作品。韓國十分重視傳統文化,《大長今》的影響正是扎根于此,此外,韓國善于吸收中華文化等世界文明,并融合于生活于創作之中,也是《大長今》征服觀眾的主要原因。
(1)為什么要進行文化創新?(6分)
(2)結合材料談談怎樣進行文化創新?(8分)
參考答案
(2)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淵持久的特點。(4分)
(3)文化對人有重大影響,但并意味著文化就一定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只有優秀的、健康的文化才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成為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3分)
(4)題中的觀點看到了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正確的,但認為所有文化對會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是片面的。(1分)
32 (1) ①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應對世界范圍相互激蕩的各種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②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必須要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③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必須要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
④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必須與時代精神相結合。(每小題2分)
(2)①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是我國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或回答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也可.②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③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④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每小題2分)
33 (1)①文化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實質
.②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
.③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可以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2)立足于社會實踐,這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韓國的很多影視作品就是來源于現實生活.
www.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政治(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2分,共52分)
1、下列關于文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文化在人類產生之前就已經存在②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③文化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存在的現象④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可以是天生的⑤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②⑤
2、文化具有豐富的內容和形式,下列屬于文化的類項有( )
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②思想、理論、信念和道德③民主選舉、信訪舉報④自然科學技術、語言和文字⑤商品貿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④⑤
3、下列關于經濟、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間的關系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和政治
C、文化生產力對經濟政治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D、文化力已成為以經濟和政治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4、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是( )
A、人生的經歷 B、經濟、政治生活
C、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D、科學文化知識
5、對“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A、文化習俗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B、優秀的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D、文化影響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活動
6、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其中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和表達民族情感的是( )
A、民族語言文字 B、民族習慣 C、民族遺產 D、民族節日
7.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在經濟、政治、歷史、地理等因素上的區別,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這些文化的多樣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我們應如何看待文化多樣性的作用( )
A、文化多樣性是社會發展是必不可少的
B、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C、為保護文化多樣性應減少文化間的交流和融合
D、文化多樣性主要體現在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上
8.鄭和下西洋對人類文明做出的貢獻是( )
①它傳播了中華文明 ②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和經貿往來
③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④開創了大眾傳媒的新形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表達了中華民族( )
A、民族文化的廣泛認同感 B、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C、民族文化的相對穩定性 D、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0、從文化傳播的角度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生活中最直觀、最常見、最豐富的文化傳播方式是互聯網傳播
B、文化的傳播、以及傳播的深度和廣度是評價民族文化有無力量、力量大小的標志
C、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融合的過程
D、文化傳播方式有商業活動、人口遷徙、教育、大眾傳媒和政治會談
11、下列屬于傳統文化的有( )
①元宵節看花燈吃元宵 ②北京菊兒胡同 ③魔術 ④《紅與黑》⑤“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A①②③⑤ B、①②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12、“‘站在前人的肩膀’從事文化創造”這句話的意思是( )
A、科學技術推動著文化的進步 B、思想運動推動著文化的進步
C、教育推動著文化的進步 D、社會實踐推動著文化的進步
13、文化創新是( )
A、文化發展的實質 B、文化發展的基本途徑
C、文化發展的根本途徑 D、文化進步的標志
14、文化創新的巨大作用和深刻意義在于( )
A、推動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和進步 B、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和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C、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D、文化繼承和發揚光大
15.“文化創新來自創作者的靈感,主要靠文化創作者的聰明才智。”這種觀點否定了( )
①文化創作者在文化創新中的作用 ②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③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和基礎 ④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黨的十六大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文化創新領域中,我們可以采用的途徑有( )
①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②社會實踐 ③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④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⑤革故鼎新,博采眾長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⑤
17、堅持文化創新,正確處理好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關系應( )
A、外來文化會腐蝕傳統文化,應堅決抵制
B、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應選擇地借鑒外來文化
C、外來文化是優秀文化,應該全盤吸收
D、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都繼承和吸收
18.中華文化歷經滄桑,但在近代以前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無窮的魅力,主要歸功于( )
A、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B、中國歷朝實行中央集權制度
C、中華文化善變的特征 D、中華文化善于同化和影響異族文化
19、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中華文化有著輝煌的歷程,秦朝時期在中華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B、漢字和史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有力見證
C、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對其他民族文化能求同存異、兼收并蓄
D、中華文化在對外交流中,給與了西方工業文明巨大的沖擊
20、下列關于文字和文化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①文字的發明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②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③文字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 ④文化是一定經濟政治的反映⑤文化是文字發展的最高表現
A、①②③⑤ B、② C、②③④ D、②③
21、地處華東的吳越文化,精致淡雅、富于開放,其文學、繪畫、陶瓷、園林等顯示了當地人民高超的創作水準。而地處內陸的滇黔文化則熱情奔放、富于內斂,它的山歌、神話、刺繡、蠟染等表達了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這種差異表明 ( )
A、不同民族的文化沒有共通性
B、中華文化的多元化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C、自然地理環境是導致文化差異的重要因素
D、不同的民族心理情感創作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作品
22、“遙望中原懷故土,靜觀落葉總歸根”、“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公而忘私、國而忘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些優秀的詩句表明( )
A、忠誠老實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B、無私奉獻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C、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D、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2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因時而變”、“隨時世制”、“與時偕行”、“與日俱新”、“舊日新,又日新”共同體現了中華民族的( )精神
A、驍勇善戰 B、勤儉節約 C、艱苦奮斗 D、自強不息
24、民族精神是( )
A、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 B、固定下來的,永恒不變的
C、文化創新的動力和基礎 D、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結晶
25、民族精神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和發展,這句話的涵義是( )
A、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民族精神
B、擯棄一切傳統思想的束縛,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體系
C、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展示中華民族精神全新面貌
D、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和建設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
26、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是( )
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②團結統一③愛好和平④勤勞勇敢⑤自強不息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⑤ D、①②③④⑤
二、非選擇題:(3個小題,共48分)
27、材料一:美國通過好萊塢電影等大眾傳媒和大眾文化產品大肆推銷其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法國為了保衛法蘭西文化,非常重視在世界上傳播法蘭西文化;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建立文化發達國家”的戰略構想,意圖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14分)
材料二:“十一五”期間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力推進文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建議》提出:要積極開拓國際文化市場,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1)聯系當前國際競爭的形勢,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要加強文化建設?
(2)面對這種形勢,我們應如何加強文化建設?
28、2005年4月12日《人民日報》載文指出,我們應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繼承和發揚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要求,結合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積極進行文化創新,不斷發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具有中國風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把億萬人民緊緊吸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偉大旗幟下。(18分)
(1)我們應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哪些優秀文化?
(2)在繼承和發揚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時,應做到什么?為什么?
(3)怎樣進行文化創新?
29、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云南省瞢洱市地震災區視察,看望受災群眾,并鼓勵他們重建家園。在由帳篷搭建的臨時教室里,溫家寶總理為孩子們書寫了下面七個大字“挺起不屈的脊梁”。(16分)
(1)、從《文化生活》角度,怎樣理解“挺起不屈的脊梁”。
(2)、通過《文化生活》學習,你認為,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挺起不屈的脊梁”
www.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化學(文)試題
第I卷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誤食重金屬鹽會使人中毒,可以解毒的急救措施是 ( )
A 服大量食鹽水 B 服用葡萄糖
C 服用適量的瀉藥 D 服用雞蛋清
2. 下列物質中,水解的最終產物中不含有葡萄糖的是( )
A 蔗糖 B 淀粉 C 纖維素 D 油脂
3. 下列物質中的主要成分不屬于糖類的是( )
A 棉花 B 木材 C 豆油 D 小麥
4. 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淀粉 B 油脂 C 葡萄糖 D 乙酸
能證明淀粉已經完全水解的試劑是( )
A 淀粉-碘化鉀試紙 B 銀氨溶液 C 碘水 D 碘化鉀
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青霉素有青霉素F、G、X、K、V等 B 青霉素G的鈉鹽俗名是盤尼西林
C 青霉素在體內酸性水解后可得到一類堿性物質 D 胃舒平、蘇打片均屬抗酸藥
7. 要使蛋白質從蛋白質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變蛋白質的性質,應加入的試劑是( )
A 、乙醇 B 、福爾馬林 C、 (NH4)2SO4濃溶液 D 、CuSO4溶液
8. 下列現象不屬于蛋白質變性的是( )
A 打針時用酒精消毒 B 用稀的福爾馬林浸泡種子
C 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食鹽變渾濁 D 用波爾多液防止作物蟲害
9.毒品曾給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帶來過巨大的災難,據統計我國目前的吸毒人員中80%左右是青少年,而他們大多又是出于好奇而沾染毒品的。根據你的知識判斷下列物質中一定不屬于毒品的是( )
A 甘油 B 嗎啡 C 冰毒 D 海洛因
有一張照片,一只可愛的小貓站在一塊高分子合成材料上,下面是烈火灼燒,而小貓卻若無其事。這說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質是( )
A 良好的導熱性 B 良好的絕緣性 C 良好絕熱性 D 熔點低
11. 為了維持生命和健康,人要從食物中攝取營養素,下列物質中不屬于營養素的是( )
A 葡萄糖 B 乙醇 C 水 D芝麻油
12. 缺鐵會引起下列哪些癥狀( )
A 侏儒癥 B 骨質疏松癥 C 甲亢 D 貧血
13. 有關水在人體中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是一種很好的溶劑 B 水在人體內沒有調節體溫的作用
C 飲用水越純凈越好 D 沒有污染的水就是純凈水
14. 關于食物的酸堿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食物溶于水后的溶液中PH小于7,則為成酸性食物
B 、由碳、氮、硫、磷等元素組成的蛋白質是成酸性食物
C、蔬菜、水果多含鉀、鈉、鈣、鎂等鹽類,習慣稱為酸性食物
D 、檸檬是酸性食物
15. 下列關于食品添加劑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醋可同時用作防腐劑和調味劑 B 、亞硝酸鈉可以用作防腐劑,但不宜過量
C、 我國應禁止使用味精 D、 苯鉀酸鈉可用作食品的防腐劑
16. 對于藥品的使用和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R表示處方藥,OTC表示非處方藥
B、毒品就是有毒的藥品
C、我國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所著的醫學名著是《神農本草經》
D、麻黃堿不是國際奧委會嚴格禁止使用的興奮劑
17.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鐵制品生銹以后可以隔絕里面的鐵與空氣的進一步接觸
B.鐵制品的生銹過程是緩慢氧化的過程
C.車、船表面涂上一層油漆可以防止鐵生銹
D.生銹報廢的鐵制品可以回收重新煉鐵
18. 在下列條件或環境中,鐵制品最容易生銹的是 ( )
A.放在純凈的氧氣中 B.浸沒在蒸餾水中
C.放在干燥的空氣中 D.放在潮濕的空氣中
19. 下列對制取水泥和玻璃的共同特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生產設備相同 B.原料中均有石灰石
C.反應都在高溫下進行 D.發生的都是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
20. 陶瓷已廣泛應用于生活和生產中,下列不屬于陶瓷制品的是( )
A.電器中的絕緣瓷管 B.實驗室中的坩堝
C.實驗室中的試管 D.建筑上燒制的磚瓦
21. 下列不屬于硅酸鹽工業產品的是( )
A.水泥 B.玻璃 C.陶瓷 D.化肥
22.當前,我國亟待解決的“白色污染”通常是指 ( )
A.冶煉廠的白色煙塵 B.石灰窯的白色粉塵
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
23. 下列對于廢棄塑料制品的處理方法中,最為恰當的是 ( )
A.粉碎填埋于土壤中 B.將廢棄物焚燒
C.將廢棄物傾倒于海洋中 D.將廢棄物用化學方法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
24. 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是現代人的生活中使用的化工產品。如泡沫絕緣材料的辦 公用品、化纖地毯及書報、油漆等不同程度釋放出的氣體。該氣體可能是 ( )
A.甲醛 B.甲烷 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25.鈦和鈦的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材料,它們具有很多優良的性能,如熔點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鈦合金與人體有很好的“相容性”。根據它們的主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實際的是( )
A.用來做保險絲 B.用于制造航天飛機 C.用來制造人造骨 D.用于制造船舶
26、人們把食品分為綠色食品、白色食品、藍色食品等,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轉化的食品 叫綠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藍色食品,通過微生物發酵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列屬于白色食品的是( )
A、食醋 B、面粉 C、海帶 D、菜油
27、下列對阿司匹林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阿司匹林具有解熱鎮痛作用
B、阿司匹林有酸性,是一種白色、難溶于水的晶體
C、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會出現水楊酸反應,只要靜脈滴注NaHCO3溶液,可繼續服用
D、阿司匹林與NaOH中和制得的鈉鹽,易溶于水,其療效更好
28、關于麻黃堿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麻黃堿是國際奧委會嚴格禁止使用的興奮劑
B、麻黃堿是從中藥中提取的天然藥物
C、麻黃堿能使人興奮,運動員服用后能超水平發揮
D、麻黃堿有鎮靜催眠的效果
29、為了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用藥前使用者一定要進行皮膚敏感試驗的是( )
A、阿司匹林 B、青霉素 C、鏈霉素 D、慶大霉素
30、人的胃液正常pH在1.2~0.3之間,酸度再高就患胃酸過多癥,下列物質不宜用作治療胃酸過多癥藥劑成分的是( )
A、氧化鎂粉 B、氫氧化鎂 C、氧化鈣 D、純碳酸鈣粉
第II卷 (非選擇題共40分)
二、填空題(方程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維生素C的結構簡式如下,
它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由于它能防治壞血病,又稱為_________________。在維生素
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顏色變紅,說明維生素C溶液具有__________性;在維
生素C 溶液中滴入少量藍色的含有淀粉的碘水,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說明
維生素C具有___ _性。
色香味俱佳、口感好的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為了提高食品的質量,在生產過程中往往會
加入一些能改變食品某些性質的物質(即食品添加劑)。
(1)味精是常用的一種鮮味劑,其有效成份是L-谷氨酸鈉,它的結構簡式是
該物質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團有 和 (填寫名稱)。
碳酸氫鈉是常見的疏松劑,主要是因為它在加熱條件下產生了氣體,使食品變得疏松。
試寫出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
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兩種鐵碳合金。鋼一般可分為 和 兩
類。根據含碳量不同,碳素鋼可分為 、 和 。
近年來,為滿足某些尖端技術的發展需要,人們又設計和合成了許多新型合金材料。如:
儲氫合金是一類能夠大量吸收氫氣,并與氫氣結合成金屬氫化物的材料。此
外, 、 和 等新型合金廣泛應用
于衛星、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和電子工程等領域。
35.有機合成材料的出現是材料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人們常說的三大合成
材料是指 、 和 。
工業上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工業上生產水泥的主要設備是_____ _________,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金屬的腐蝕一般分為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兩類,其中
是造成鋼鐵腐蝕的主要原因。寫出造成鋼鐵腐蝕的負極反應式: 。
實驗探究題 (10分)
38. 全世界每年因生銹損失的鋼鐵約占世界鋼鐵年產量的1/4。某學生想探究鐵生銹的條
件,他將干凈的鐵釘分別同時放入A、B、C三支試管中進行研究。
(1) 請你幫助該學生完成下列實驗設計的內容:
編號 操作方法 實驗目的
A 加熱烘干試管,小心放入鐵釘,塞上塞子 探究鐵在干燥空氣中的生銹情況
B 放入鐵釘,注入蒸餾水浸沒鐵釘,并用植物油液封
C 探究鐵在有空氣和水封時的生銹情況
一周后,編號為_______的試管中的鐵釘最易生銹。
(2)用相同材料制作,經過相同時間防銹處理的鐵欄桿,安裝在南方比安裝在北方更易
生銹,其原因是__ 。
(3)在焊接鐵管時,為了使接口更加牢固,常用稀鹽酸清洗接口處的鐵銹,該反應的化
學方程式為__
www.
密 封 線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英語試題
第Ⅰ卷(選擇題 共105分)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第一節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 B, 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相應位置。
1.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A doctor. B. An actor. C. A film.
2. When does the dialogue take place
A. Either on Monday or Tuesday. B. Either on Wednesday or Thursday.
C. Either on Saturday or Sunday.
3. When will the woman buy the dress
A. On Christmas Day. B. Shortly after Christmas .
C. Before Christmas Day.
4. What will the man do
A. Go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 B. Show the woman around the city.
C. Do what he thinks he’ll have to.
5.How old is the man’s grandma
A. She’s 90. B. She’s 91. C. She’s 70 .
第二節 、 聽下面一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面有幾道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 B, 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題。
6. What i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helle and the woman
A. Old schoolmates. B. Colleagues. C. Husband and wife.
7. What happened to Uncle Jack
A. He fell off his bike. B. He broke his left arm.
C. He broke his right leg.
8. When will Michelle visit the two speakers
A. Before she leaves for China. B. Tomorrow morning .
C. A moment later.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題。
9. Where can the boy’s second “invention” be used
A. In houses. B. On the Internet. C. In water .
10. What is the man speaker interested in
A. Fishing. B. Inventing. C. Building.
11.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an speaker
A. He is clever. B. He is foolish. C. He is crazy.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題。
12.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dialogue
A. Linda doesn’t like her father. B. Linda doesn’t like vegetables.
C. The man likes fried food.
13. Where is Linda’s mother
A. At a meeting. B. In the kitchen. C. In a shop.
14. Where will they drive to
A. A restaurant. B. A supermarket. C. A workplace.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小題。
15. What was the man worried about
A. The last exam. B. The coming exam. C. The football match.
16. Who is the woman probably
A. The man’s teacher. B. The man’s classmate. C. The man’s mother.
17. Why didn’t the man want to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A. He had something important to do.
B. He was afraid their team was defeated.
C. The other programs were more interesting.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題。
18. When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A. Shortly after 6 p.m on September 16, 2010.
B. At night, September 9, 2010. C. At night, September 9, 2010 .
19.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black bear?
A. It was finally saved after an operation.
B. It was killed without pain because of serious injuries.
C. It was struck dead on the road by a motor car.
20.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black bear population
A. It stays the same . B. It is increasing fast. C. It is becoming smaller.
第二節 語法和詞匯知識(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下列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
21、---Oh, help! The pan is on fire!
---______________. I can handle it.
A. Take it easy B. Stop shouting C. Help yourself D. You bet
22. Many______ student wants to go to key______universities.
A .the, \ B. \, \ C. a, the D. a, \
23. No one can______ a plan better than the one under consideration.
A. come up B. put forward C. put off D. put up
24. – Who’s the girl _______in red
-- She is my sister.
A. wearing B. dressing C. dressed D. putting on
25. The public all object to_____ a chemical works near the neighbourhood.
A. build B. building C. built D. being built
26. ______ he had not hurt his leg, John would have won the race.
A. If B. Since C. Though D. When
27. It was such a_____ job that I really felt_____.
A. tiring; tiring B. tired; tired C. tiring; tired, D. tired; tiring
28. I feel it is your husband who_____ for it.
A. is to blame B. is going to blame
C. is to be blamed D. should blame
29. We found______ impossible to finish the work on time.
A. that B. one C. it D. this
30. Only when he returned______ the truth.
A. he found out B. did he find out C. he finds out D. does he find out
31. --- When could you have a meal with me
---I’d like to go whenever it is______ to you.
A. fit B. nice C. convenient D. suit
32. _____ coincidence, we arrived here at the same time.
A. On B. In C. By D. For
33. John received an invitation to a dinner, and with his work____, he gladly accepted it.
A. finished B. finishing C. to finish D .was finished
34. The test_______ a number of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A. consists of B. lies in C. makes of D. takes in
35. I had to speak loud to make myself________.
A. hear B. heard C. hearing D. to hear
第三節 完型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從下面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
On April 11 Lincoln, Mrs Lincoln and two friends were spending night in talk, when Lincoln suddenly began to discuss his dreams. “I had one the other night. About 10 days ago I went to bed very 36 . I had been up 37 for important letters from the White House for a long time. I could not have been 38 in bed when I fell into sleep. I soon began to 39 . There seemed to be a dead silence about me. Then I heard sobs(抽泣), 40 a number of people were weeping. I thought I left my bed and 41 downstairs. There the silence was broken by some pitiful(令人可憐的) sobbing, but the mourners(送葬者)were 42 .I went from room to room, no living person was in sight; but the same mournful sounds of distress(悲痛) met me as I 43 along. It was light in all the rooms; 44 was well known to me,but 45 were all the people who were sobbing as if their hearts would 46 I was puzzled and frightened. What could be the 47 of all this I kept on walking until I arrived at the East Room, which I 48 . Before me was a dead body. Around it were soldiers who were acting as 49 ; there were some people 50 pitifully. ‘‘Who is dead in the White House ” I asked.
“The president,” was the answer.
“It’s 51 !”I said to myself and was surprised. How did he die ”
“He was killed by an assassinator (暗殺者)!” was the answer.
“ 52 came a loud burst of crying from the crowd,which woke me from my dream. I slept 53 that night, and although it was 54 a dream I have been rather angry about it 55 .”
36.A. soon B. late C. quickly D. early
37.A. reading B. answering C. waiting D. paying
38.A. tired B. busy C. excited D. long
39.A. dream B. think C. sleep D. wake
40.A. as if B. even if C. though D. unless
41.A. looked B. waited C.wandered D. listened
42.A. out of sight B. sobbing C. talking D. there
43.A. got B. looked C. passed D. shouted
44.A. everything B. nothing C. the room D. one mourner
45.A. why B. where C. how D. what
46.A. stop B . burst C. break D. die
47.A. result B. wrong C. matter D. meaning
48.A. stood B. stayed C. entered D. wandered
49.A. mourners B. enemies C. servants D. guards
50.A. shouting B. weeping C. mourning D. working
51.A. him B. me C. terrible D. sad
52.A. So B. It C. Then D. Thus
53.A. no more B. more C. excitedly D. calmly
54.A. such B. only C. still D. also
55.A. forever B. at that time C.all along D. ever since
第二部分 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短文,選出最佳選項。(共20小題。每題2分;滿分40分)
A
Cheating can happen in a lot of different ways. When people cheat, it’s not fair to other people, like the kids who studied for the test or who the true winners of a game were.
Many people like the action of cheating. It makes difficult things seem easy, like getting all the right answers on the test. But it doesn’t solve the problem of not knowing the material and it won’t help on the next test unless the person cheats again.
Some people lose respect for cheaters and think less of them. The cheaters themselves may feel bad because they know they are not really earning that good grade. And, if they get caught cheating, they will be in trouble at school, and maybe at home, too.
Some kids cheat because they’re busy or lazy and they want to get good grades without spending the time studying. Other kids might feel like they can’t pass the test without cheating. Even when there seems to be a “good reason” for cheating, cheating isn’t a good idea.
If you were sick or upset about something the night before and couldn’t study, it would be better to talk with the teacher about this. And if you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study for a test because of swim practice, you need to talk with your parents about how to balance swimming and school.
A kid who thinks cheating is the only way to pass a test needs to talk with the teacher and his or her parents and they can find some solutions(解決辦法) together. Talking about these problems and working them out will feel better than cheating.
56.The author thinks that when kids cheat in class, _______.
A.it is unfair to other people B.it does harm to their health
C.teachers should punish them D.teachers shouldn’t stop them at once
57.Some students like cheating mainly because_________.
A.the material in the test is very difficult
B.they want to do better than the others
C.cheating can make hard things seem very easy
D.they have much time to study their lessons
58.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______.
A.cheaters are often thought highly of
B.people show no respect for those who cheat
C.parents whose kids cheat are often in trouble
D.kids cheat in the test because of swim practice
59.In the passage those cheaters are advised to_______.
A.spend more time on school than on sports
B.find good solutions instead of cheating
C.try hard to be intelligent rather than lazy
D.ask their classmates for good methods of study
B
One day last winter we received our first huge snowfall. An hour later I decided to let my dog out. That was when I got the shock! My sidewalk was cleaned and my path too. I had no idea who did this good deed. I looked over to my neighbor's driveway where the husband stood, open-mouthed and surprised. His sidewalk was also cleared. I asked him who did it. He just shook his head and let me know that he had no idea.
A week later we had another snowfall and I promised to pay attention this time just in case we had another visit from our snow angel. It was a good plan, but I got busy inside and forgot to keep a look out. Sure enough when I remembered to look out the snow had once again been cleared away.
Now I became determined to find my guardian(保護人) of the snow. Some three weeks went by when the snow started to fall again. I went to get a book and sat at the window just as the snow tapered off and my reading was interrupted by the sound of a shovel(鏟子). I got to my feet to look out and was so choked up that I just stood there. My snow angel was an eight-year-old boy who lived a few houses away from me.
A month after the snows, I called him over and asked him if he knew of anybody who shoveled for me. He said, “I guess it was someone who likes you." So without taking credit for his good deed, he turned and left.
60. When the author saw her sidewalk was cleaned, she felt _________.
A. excited B. surprised C. discouraged D. satisfied
61. The second time the author failed to check who cleaned the snow. Because she___________.
A. was busy cooking inside B. was not at home then
C. was too busy to pay attention D. stood too far to see anything
62. From the boy's answer “I guess it was someone who likes you”, we can infer that the boy_____.
A. wanted to keep the truth a secret
B. might be a relative of the author's
C. wanted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D. wanted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 author
63.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It snowed every week where the author lived.
B. The author intended to praise the boy.
C. The author didn't like to clean snow
D. No one knew who helped clean the snow at last.
C
The greatest recent changes have been in the lives of women.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re was an unusual shortening of the time of a woman’s life spent in caring for children. A woman marrying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would probably have been in her middle twenties, and would be likely to have seven or eight children, of whom four or five lived till they were five years old. By the time the youngest was fifteen, the mother would have been in her early fifties and would expect to live a further twenty years, during which custom, chance and health made it unusual for her to get paid work. Today women marry younger and have fewer children. Usually a woman’s youngest child will be fifteen when she is forty-five and is likely to take paid work until retirement at sixty. Even while she has the care of children ,her work is lightened by household appliances(家用電器)and convenience foods.
This important change in women’s way of life has only recently begun to have its full effect on women’ s economic position. Even a few years ago most girls left school at the first opportunity and most of them took a full-time job. However, when they married, they usually left work at once and never returned to it. Today the school-leaving age is sixteen, many girls stay at school after that age ,and though women tend to marry younger ,more married women stay at work at least until shortly before their first child is born. Many more after wads, return to full or part-time work. Such changes have led to a new relationship in marriage, with both husband and wife accepting a greater share of the duties and satisfaction of family life, and with both husband and wife sharing more equally in providing the money and running the home, according to the abilities and interest of each of them.
64. We are told that in an average family about 1900________.
A. many children died before they were five
B. the youngest child would be fifteen
C. seven of eight children lived to be more than five
D. four or five children died when they were five
65. When she was over fifty, the late 19th century mother________.
A. would expect to work until she died
B. was usually expected to take up paid employment
C. would be healthy enough to take up paid employment
D. was unlikely to find a job even if she is now likely
66. Many girls, the passage says, are now likely to ________.
A. marry so that they can get a job
B. leave school as soon as they can
C. give up their jobs for good after they are married
D. continue working until they are going to have a baby
6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it is now quite usual for women to ________.
A. stay at home after leaving school
B. marry men younger than themselves
C. start working again later in life
D. marry while still at school
D
If you go to Britain, you’d find a lot of things surprising. But different things surprise different people.
In Britain people drive on the left. Dimitri Poulos, from Greece,thought this is very strange.“ I’ve been in Britain for nearly a month now. But I never remember to look right instead of left before I cross the road. If I stayed for a year, I still wouldn’t remember.”
Hiroshi, from Japan, can’t understand why British people keep their shoes on at home. “ If a visitor kept his shoes on at home in Japan, we’d think he was very rude or very dirty. I also can’t understand why British people don’t wash before getting into the bath. They wash themselves in the bath, in their own dirty water! I wouldn’t feel clean if I had a bath in that way. ”
Cecila Vargas, from Spain, noticed that “ strange” way British people greet each other .“They seem to be afraid of touching each other .When they meet , they just smile and look embarrassed! If I didn’t kiss or hug my friends in Spain, they’d be very surprised. We always greet each other like that. It’s perfectly normal. ”
Roberto, Grazzi, from Italy, couldn’t understand why British people queue(排隊)so much.“At a bus stop or in a post office, they always stand in a line--- even if there is only one other person! If I did that in Italy, people would think I was crazy. ”
68. In Greece, people drive___________.
A. on the left of the road. B. on the right of the road
C. the same way as the British people do D.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in Japan
A. Japanese people stay at home without taking off their shoes.
B. Japanese people wash themselves before getting into the bath.
C. It’s normal to visit Japanese families with your shoes on.
D. Japanese people think it is dirty to keep their shoes on.
70. How do Spanish people greet each other
A. They never touch each other.
B .They just smile when they meet
C. They kiss or bug when they meet.
D. They hug each other embarrassedly.
71. It is _____for British people to stand in a line frequently.
A. crazy B. strange C. normal D. foolish
E
Early one morning,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ago, an American inventor called Elias Howe finally fell asleep. He had been working all night on the design of a sewing(縫紉) machine but he had run into a very difficult problem: It seemed impossible to get the thread(線,紗線)to run smoothly around the needle.
Though he was tired, Howe slept badly. He turned and turned. Then he had a dream. He dreamt that he had been caught by terrible savages whose king wanted to kill him and eat him unless he could build a perfect sewing machine. When he tried to do so, Howe ran into the same problem as before. The thread kept getting caught around the needle. The king flew into the cage and ordered his soldiers to kill Howe. They came up towards him with their spears raised. But suddenly the inventor noticed something. There was a hole in the tip of each spear. The inventor awoke from the dream, realizing that he had just found the answer to the problem. Instead of trying to get the thread to run around the needle, he should make it run through a small hole in the center of the needle. This was the simple idea that finally made Howe design and build the first really practised sewing machine.
Elias Howe was not the only one in finding the answer to his problem in this way.
Thomas Edison, the inventor of the electric light, said his best ideas came into him in dreams. So did the great physicist Albert Einstein. Charlotte Bronte also drew in her dreams in writing Jane Eyre.
To know the value of dreams, you have to understand what happens when you are asleep. Even then, a part of your mind is still working. This unconscious(無意識的), but still active part understands your experiences and goes to work on the problems you have had during the day. It stores all sorts of information that you may have forgotten or never have really noticed. It is only when you fall asleep that this part of the brain can send messages to the part you use when you are awake. However, the unconscious part acts in a special way. It uses strange images which the conscious part may not understand at first. This is why dreams are sometimes called “secret messages to ourselves”.
7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Elias Howe was________.
A. the first person we know of who solved problems in his sleep
B. much more hard-working than other inventors
C. the first person to design a sewing machine that really worked
D. the only person at the time who knew the value of dreams
73. The problem Howe was trying to solve was________.
A. what kind of thread to use
B. how to design a needle which would not break
C. where to put the needle
D. how to prevent the thread from getting caught around the needle
74. Thomas Edison is spoken of because________.
A. he also tried to invent a sewing machine
B. he got some of his ideas from dreams
C. he was one of Howe’s best friends
D. he also had difficulty in falling asleep
75. Dreams are sometimes called“secret messages to ourselves” because___.
A. strange images are used to communicate ideas
B. images which have no meaning are used
C. we can never understand the real meaning
D. only specially trained people can understand them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5分)
第三部分 寫作(共三節 滿分45分)
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根據下列句子及所給漢語注釋,并將答案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每空只寫一詞)
76. I tried to ____(打敗)him but he was too much for me. 76.________
77 .The garden city _______(吸引) many tourists. 77.________
78.They were _______(不愿意)to found a project that had little chance of success. 78.________
79.To his parents’ _______(高興) , he has made a full recovery. 79.________
80.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are unable to _______(出席,參加). 80.________
81. Let’s go to a _______(典型的)Italian cafe. 81.________
82.The gallery_______(擁有)a number of the artist’s early works. 82.________
83.Our flight_______(最后)left five hours later. 83.________
84. Life has many_______(悲傷)and joys. 84.________
85.The local government is______(討論)how to help the poor in the countryside. 85.________
第二節 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請修改下面的短文。短文中共有十處語言錯誤,每句中最多有兩處。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再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并在其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再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 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 只容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
One day, while my friend and I was traveling through Germany, we were not very hungry but we only had a little money. We decided stop at a village market to buy something to eat. We choose the cheapest biscuits and ate it under a tree. We thought the biscuits were great. “Let’s got some more,” I said, “They’re cheap and they really taste well.” My friend could read some German, and I couldn’t, so I gave her the biscuit bag to find the name. She looked at it and started to laugh, “How are you laughing ” I asked. “Because of they’re dog biscuits!” She said.
第三節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假設你是李華,加拿大一所學校將于今年暑假組織學生來你校訪問。其間,Andy Smith將借住你家。請你代表全家寫信給Andy,歡迎他的到來,并告知有關事宜。信的要點如下:
※ 上午:學校組織活動
※ 下午:游覽市區
※ 晚上:看電視,玩游戲,聊天
注意:1.詞數:100左右
2.可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
3,參考詞匯:安排—arrange 帶某人參觀—show sb around
Dear Andy,
__
Yours sincerely,
Li Hua
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英語試題答案
聽力
I am glad to learn that you are coming to China and will stay at my home.
My parents and I are very pleased to have you with us. Now let me tell you what we have arranged for you. I know the school will organize a lot of things for you to do in the morning, but in the afternoon, I’ll show you around and take you to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We’ll mostly stay at home in the evening watching TV, playing games, and meeting people. I’m sure we’ll have a wonderful time and enjoy each other’s company.
I’m looking forward very much to meeting you soon.
Yours sincerely,
Li Hua
www.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共40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1. 下列有關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區域劃分的指標和方法是固定的 B.區域之間有明確的邊界
C.區域是最小的單位不可分割 D.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
2. 下列關于南北方傳統民居差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南方民居墻體厚 B.南方民居屋頂坡度小
C.南方民居屋房檐寬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強
3. 下列關于長江中下游平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開發早期,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為人們交通的阻隔
B.當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時,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國歷史上人口從北方至南方幾次大規模的遷移,為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種植業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D.在農業生產走向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的今天,長江中下游平原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已超過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糧供應地
4. 下列因素中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由開發早期的限制因素轉變為現在有利因素的( )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5. 遙感的關鍵裝置是( )
A.航空器  B.傳感器  C.膠片質量  D.磁帶質量
6. 遙感的優點有( )
①探測范圍大 ②獲得信息快 ③不受地面條件限制 ④成本低,效益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 下列屬于地理信息系統硬件的是( )
①計算機 ②程序 ③掃描儀 ④工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8. 關于遙感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遙感是人們利用肉眼在地面事物進行感知
  B.遙感是人們利用一定技術裝備,對遙遠的宇宙事物進行感知
  C.遙感的關鍵裝置是航空器或衛星
  D.遙感技術能監測洪澇災害的發展變化,便于人們及時安排防災、救災工作
9. 地理信息系統( )
A.主要是記錄地理事物的計算機系統 B.具有空間分析的能力,沒有動態預測能力
  C.是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D.是地圖繪制系統
10. 下列關于西北地區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本區自東向西降水遞減是因受夏季風影響程度不同
B.干旱是本區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征
C.本區生態環境的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沙質土壤
D.塔里木盆地多屬于干旱和極端干旱區,分布大面積的沙漠和戈壁
11. 對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確的是( )
A.半干旱農牧過渡和旱農區應當建立以綠洲為中心的防護體系
B.對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設法扭轉
C.對已經發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還是放棄
D.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對人類活動的最主要影響是資源缺乏
12. 引起西部地區沙漠化進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 )
A.西部地區的耕作與放牧的粗放 B.遠離海洋,降水少,風蝕嚴重
C.西部地區易發生蟲害和鼠害 D.西部地區毀林和開墾草原現象嚴重
13. 地球上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比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 )
A.東南亞地區 B.非洲剛果河流域
C.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 D.加拿大的北部
14. 下列關于熱帶雨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
B.地球上功能最強大的生態系統
C.有世界生物基因寶庫之美譽    
D.具有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15. 熱帶雨林有別于其他生態系統優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光合作用強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長迅速 D.生物循環旺盛
16. 下列關于亞馬孫開發計劃及其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類的開發是導致雨林被毀的直接原因
B.該區雨林破壞的背景是當地人口素質低下
C.過度的焚耕開墾(遷移農業)是亞馬孫地區破壞雨林的唯一方式
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亞馬孫流域大規模開發計劃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
17. 下列關于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條件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煤炭資源豐富 ②市場廣闊但交通落后 ③煤層氣儲量豐富
④位置適中 ⑤煤炭具有低灰、低硫、低磷、發熱量低的特點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18. 有關山西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山西省有發展電解鋁工業的資源條件和能源條件
B.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
C.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鐵路運輸為主、公路運輸為輔的煤炭外運路網體系
D.煤炭工業是山西省目前經濟的核心部門
19. 利用煤炭資源加工增殖,提高經濟效益的辦法不包括( )
A.發展煤炭工業 B.發展化學工業
C.降低煤炭運輸成本 D.發展冶金工業
20. 進一步增加能源外運能力,除鐵路建設外國家正在實施的工程是( )
A.西氣東送工程 B.西電東送工程 C.引黃入晉工程 D.黃河整治工程
21. 關于田納西河流域開發歷史進程的敘述,合理的是( )
A.18世紀下半葉,成為較發達的棉花、馬鈴薯、蔬菜產區
B.18世紀末,大規模的掠奪式開發帶來生態和社會問題
C.19世紀30年代,成為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D.19世紀40年代,開始進行綜合開發和治理
22. TVA主要負責田納西河流域的統一開發和管理。它所確定的流域開發的核心是( )
A.河流的梯級開發 B.流域的綜合開發
C.流域生態環境的恢復的治理 D.放洪、航運、發電、旅游等
23. 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質的是( )
A.建設抽水儲能電站 B.防治水污染
C.保護水源涵養林 D.改善庫區生態環境
24. 北大荒發展農業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嶇 C.熱量不足 D.土壤貧瘠
25. “北大倉”的發展方向應是( )
A.退耕還林 B.退耕還草 C.大力發展工業 D. 農業現代化
26.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A廣州、深圳、珠海 B.廣州、珠海、澳門
C.廣州、中山、深圳 D.廣州、香港、深圳
27. 改革開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先于其他地區吸引外資得益于( )
A.僑鄉的背景 B.良好的區位條件
C.優惠的對外開放政策 D.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28. 關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發達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 B.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
C.第一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 D.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
29. 關于珠江三角洲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后勁不足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產業升級面臨困境 B.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C.城市建設相對落后 D.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30. 關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的措施,錯誤的是( )
A.加強分工與合作,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B.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重工業
C.加強規劃與管理
D.建設城市新區
31. 與長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發展所具有的明顯優勢是( )
A.產業基礎 B.科技實力和人才隊伍
C.著名僑鄉 D.腹地范圍
32. 我國天然氣產品最大短缺地區是( )
A. 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 B.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
C. 云貴高原、黃土高原 D. 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
33. 關于“城中村”的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
A.“城中村”現象是城市發展的必然
B.“城中村”為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C.“城中村”是我國城市發展中較普遍的現象
D.它將成為城市進一步發展的隱患
34. 目前最具開發潛力的天然氣分布位于( )
A 東北 B 華北 C 西北 D 華南
35. 關于我國石油天然氣資源開發利用格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的老基地主要位于東北、華北、華東等沿海地區
B.隨著采油技術的進步,東北、華北的大部分主力油氣田的開采已進入了產量全面增長的階段
C.西部地區油氣資源開發的限制條件比較多,很難成為我國油氣工業新的戰略接替區
D.我國東部地區的大部分主力油氣田增產困難,從而使東部地區的油氣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6. 西氣東輸有利于我國西部地區( )
①把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 ②改善沿線城市大氣環境
③增加就業機會 ④保護植被,改善環境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7. 下列屬于影響國際產業轉移的重要因素的是( )
①勞動力 ②內部交易成本 ③市場 ④氣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8. 日本在馬來西亞投資建輪胎制造廠,說明了( )
A.馬來西亞科學技術水平日益提高
B.在國外建立生產機構,接近原料產地,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
C.在馬來西亞投資辦廠有利于就地吸收廉價勞動力
D.日本豐田汽車業在空間發展上實行了多樣化增長
39. 下列關于產業轉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產業轉移指企業將產品生產的全部有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現象
B.產業轉移有時會擴展到某類產品甚至某類產業
C.跨國的產業轉移叫區域產業轉移
D.近半個世紀以來,東亞是國際產業轉移的最活躍區域之一
4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企業生產的本質是為了追求更高利潤
B.發達國家的內部交易成本較低
C.東亞地區是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較好的目的地
D.國際產業轉移的因素往往是單一的
二:綜合題: (共4題,共40分)
1. 閱讀亞馬孫流域朗多尼亞地區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的關系圖(如圖),
回答下列問題。(8分)
(1)朗多尼亞地區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人口的這種變化主要得益于什么?
(2)簡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亞地區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
(3)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有什么關系?
2. 讀東北地區略圖,回答(14分)
(1).黑土分布區是東北地區最重要的糧食產地,由于各種原因,其肥力不斷下降,其肥力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被沖刷變薄 B.氣候干旱所致
C.微生物活動微弱 D.秸稈還田
(2).我國最大的沼澤地在( )
A. a B. b C. c D. d
(3).a平原宜農荒地的開發和中低產田改造的措施是( )
A.引水灌溉 B.排水減濕 C.發展水田 D.土體脫鹽
(4).d下游兩岸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 )
A.小麥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5).b區最重要的礦產是( )
A.煤 B.鐵 C.石油 D.稀土
(6).c處農業生產類型為( )
A.種植業為主 B.畜牧業為主
C.農產品加工業為主 D.淡水養殖業為主
(7).關于黑土的利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充分利用黑土,建設商品糧基地
B.利用黑土要加強對坡面、溝壑的治理,以保持土壤肥力
C.利用黑土應注意土壤的培肥,以避免土壤的沖刷
D.秸稈還田是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辦法
3. 讀圖,完成下列要求:(8分)
(1)①、②兩區的主要農作物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區主要農作物種類在我國輸出量最大的省區是(將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在題后括號中)( )
A.廣東  B.吉林  C.新疆  D.陜西
(3)說明①②地區所屬的農業地域類型及其主要特點。
4.閱讀下列材料和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國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積已達267.4萬平方千米,約占國土面積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為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首要任務。
土地退化過程示意圖
(1)將下列選項的代號填入圖中對應的空白框中(每個代號限填一次)。
a.風力作用為主 b.流水作用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穩定
(2)導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類活動主要有哪些?
www.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語文試題
一、基礎知識(每小題3分,共15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下乘(chénɡ) 煙榻(tà) 邏輯(jí) 錙銖必較(zhì)
B.流弊(bì) 箭鏃(zú) 辭藻(zǎo) 不離不即(jí)
C.蘊藉(jiè) 倒涎(xián) 斟酌(zhuó) 清沁肺腑(xīn)
D.窸窣(sū) 憎惡(zènɡ) 精髓(suǐ) 輕鳶剪掠(yuān)
2.下列各組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人才薈萃 力能扛鼎 碎瓊亂玉 休賃地說
B.怡然自得 兵慌馬亂 格物致知 哀聲嘆氣
C.日薄西山 寵命優渥 迤邐而行 交頭結耳
D.晨光熹微 得魚忘筌 鶴汀鳧渚 舸艦彌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具有文學良心和________力的人像________的科學家一樣,避免泛論、概論這類高帽子、空頭大話。
②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你隨處留心玩索,無論是閱讀或寫作,就會逐漸養成創作和欣賞都________的好習慣。
③張宇同學的解題思路既新穎,又________,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考角度,這種創新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A.鑒別、嚴正、必需、簡捷 B.鑒賞、嚴肅、必需、簡潔
C.鑒別、嚴肅、必須、簡捷 D.鑒賞、嚴正、必須、簡潔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對這次活動,同學們有的贊成,有的反對,有的主張改期,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B、他們班的張明和王華兩位同學,同時考取了南京大學,真是比翼雙飛啊。
C、那是一張兩人的合影,左邊是一位英雄的解放軍戰士,右邊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學子。
D、.對新教材的修訂,大家已經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最后我再補充幾點,權當拋磚引玉吧。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沖突雙方在聯合國特使的調解下,經過三天艱苦的談判,緊張的局勢終于得到了緩和。
B、前不久,在美國召開的有27個國家數百位科學家參加的第三屆國際固氮學術會議上,這兩個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視,給予很高的評價。
C、不管怎樣說,惟我獨尊和妄自菲薄都是要不得的,狂妄和自卑貌似兩極對立,深層心理卻頗為一致。
D、近日國際黃金價格再次出現波動,截至上周末,國際黃金市場的價格上漲最高點已達290美元以上。
二、科技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9分)
1998年9月,在渤海灣發現一大片海水在陽光下泛著褐紅色,優如蕃茄湯一般。這就是赤潮現象。這是自1993年中國首次報道發生赤潮以來面積最大的一次,海域面積達3000平方公里。
   海水中的某些微生物,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或聚集,會使海水的顏色發生變化,呈現出紅色、黃色或褐色,因而稱之為赤潮。
赤潮的生成離不開環境因素,除了有穩定的海水水體、適宜的水溫(14—28℃)和鹽度(17—34%)以外,水體的富營養化——豐富的營養鹽、適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機物也是生成赤潮的關鍵因素。由于海洋位于地球的最低位置,陸地上各處所有的廢物終要匯聚入海洋。含有大量含磷洗衣粉、洗滌劑的生活廢水及各種工、農業排放的廢水進入江河最后匯入大海,這就會使海水富營養化。
在溫度、鹽度適宜,海水水體穩定而富營養化的情況下,赤潮生物(藻類等)迅速繁殖,海洋環境惡化,就形成了赤潮。
  赤潮是一種嚴重的海洋災害。赤潮生物迅速繁殖,會使海水水體中的氧氣大量消耗,造成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有些赤潮生物能釋放毒素,毒死吞食赤潮生物的魚貝類,再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大量的赤潮生物還能遮蔽射到水下的陽光,影響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進而影響海洋食物鏈的正常循環。
渤海灣是一個半封閉的淺海內灣,水體交換能力差,自凈能力低,加上近年來渤海地區的開發和發展缺乏環保措施,海灣沿岸大量排污,海域環境污染嚴重,致使赤潮頻繁發生。中國海域赤潮記錄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僅3次,60年代1次,70年代發生了9次,80年代發生了29次,90年代更是有增無減,僅1990年就發生了34次。這不僅使漁業遭受了巨大損失,也使近海及沿岸生態系統遭到了破壞。
海洋是人類最大的公有領域,它以浩淼和深邃不斷凈化著自身。然而它的自凈能力是有限的,赤潮無疑在向人們警示:如果人類無止境地向大海排污棄濁,向它的廣袤挑釁,最終失去的將是大海的壯麗,得到的是生命的毀滅。
6、對“赤潮”這一概念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
A、指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變為泛著褐紅色,猶如蕃茄湯一樣的現象。
B、指海水中的某些微生物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或聚集,使海水呈紅色、黃色或褐色的現象。
C、指在溫度、鹽度適宜,海水水體穩定而富營養化的情況下,藻類生物迅速繁殖的現象。
D、指在一定條件下,赤潮生物迅速繁殖而造成的一種海洋災害。
7、以下屬于赤潮造成的最嚴重的后果的一項是( )
A、大量消耗海水水體中的氧氣,使海洋生物窒息死亡。
B、釋放毒素毒死魚貝類,使漁業生產遭受巨大損失。
C、遮避陽光,影響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使海洋食物鏈不能正常循環。
D、破壞大海的廣袤壯麗,禍及人類甚至毀滅生命。
8、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如今赤潮頻發,與人口不斷增加、人們的環保意識淡薄有著直接而重要的關系。
B、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水污物排放,大力治理污染,則赤潮就會少發生甚至不發生。
C、在開放式海灣,水體交換能力強,肯定永遠不會發生赤潮現象。
D、人們認識了赤潮的危害后,一定會想辦法治理赤潮,并且有能力防止赤潮的發生。
三、文言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12分)
武技
蒲松齡
  李超,安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來托缽,李飽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請以相授”。李喜,館之客舍,豐其給,旦夕從學。三月,藝頗精,意得甚。憎問:“汝益乎?”曰:“益矣。師所能者,我已盡能之。”僧笑,命李試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飛,如鳥落,騰躍移時,詡詡然驕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盡吾能,請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勢。既而支撐格拒,李時時蹈僧瑕,僧忽一腳飛擲,李已仰跌丈余。僧撫掌曰:“子尚未盡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慚沮請教。又數日,僧辭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對。偶適歷下,見一少年尼僧弄藝于場,觀者填溢。尼告眾客曰:“顛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場一撲為戲。”如是三言。眾相顧,迄無應者。李在側,不覺技癢。意氣而進。尼便笑與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問:“尊師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詰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師耶?若爾,不必較手足,愿拜下風。”李請之再四,尼不可。眾慫恿之,尼乃曰:“憨師弟子,同是個中人,無妨一戲。但兩相會意可耳。”李諾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勝,思欲敗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頡頏間,尼即遽止,李問其故,但笑不言,李以為怯,固請再角。尼乃起。少間,李騰一踝去,尼駢五指下削其股,李覺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謝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歸,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復來,為述往事。僧驚曰:“汝大鹵莽!惹他何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斷矣!”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知識淺陋的人。
B、偶適歷下,見一少年尼僧弄藝于場。 適:適逢、恰逢。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輕視
D、又年少喜勝,思欲敗之,以要一日之名。要:求取。
10、下列四組句子中,加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幸先以名告之。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B、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請以相授。 眄庭柯以怡顏。
C、騰躍移時,詡詡然驕人而之。 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D、見一少年尼僧棄藝于場,觀者填溢。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11、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李超武術技藝不精的一組是( )
①僧笑,命李試其技。 ②僧忽一腳飛擲,李已仰跌丈余
③李乃解衣唾掌,如猿飛,如鳥落。 ④李請之再四,尼不可,眾慫恿之。
⑤方頡頏間,尼即遽止。 ⑥李以為怯,固請再角。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的分析和概括,錯誤的一項是( )
A、李超與憨和尚交手,時時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綻以打敗他;憨和尚為了懲罰李超,一腳把他踢出一丈多遠,然后對他進行教育,數日后,僧辭去。
B、本文善于通過“笑”來塑造人物形象,表現憨和尚與尼僧高強的武藝、謙和的性情。這些關于“笑”的描寫,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C、本文通過曲折跌宕的情節安排,表面上描寫和尚和尼僧對李超武技的指導,實際上寫的是他們對李超德行的指導。
D、憨和尚德高藝精,機智風趣;李超敏而好學,豪爽好施;尼僧武藝高超,爭強好勝。小說中幾個人物形象寫得栩栩如生。
四、將下列文言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每小題3分,共9分)
13、(1)老當益壯,寧移自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3分)
(2)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3)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五、閱讀戎昱的《移家別湖上亭》,完成14~15題。(共18分)
移家別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14.作者是采用什么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的,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4分)
答:
15.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準確傳神,請分別予以簡要分析。(4分)
答:
16、名句默寫。(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知來者之可追。________________,覺今是而昨非。
(2) 但以劉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淺,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龍光射牛斗之墟;________________,徐孺下陳蕃之榻。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___ ,置杯焉則膠,________________ 。
(5)天高地迥,________________;興盡悲來,________________ 。
六、現代文閱讀、(共19分)
人,又少了一個
聶華苓(臺灣)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個骨瘦如柴的女人來到我家門前。
他頭發蓬亂,臉色蒼黃,穿著一件空蕩蕩的破舊花棉襖,一條褪色的灰布褲子,手中提著一個白布口袋。她輕輕地推開我家虛掩的大門,縮縮瑟瑟地探進頭來,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點米,我的孩子餓得直哭?”她沒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紹下去:“我也是大學畢業的。哪,你看。”她抖著手由內衣口袋中掏出身分證來,“這上面都寫著呢,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過她的身份證。那是一個富態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細碎的發卷,整整齊齊地貼在頭上,淡淡的雙眉,彎在那一雙滿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還盤著一個蝴蝶花扣。
我端詳著那照片的時候,她就一個人絮絮叨叨地講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個人帶著四個孩子,飽一天,餓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錢,喝稀飯都不夠!孩子們餓得抱著我哭,我只有厚著臉皮出來討點米。我只要米,不要錢,我不是叫花子,我是憑一雙手吃飯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開不了口,我走了好幾家,都說不出口!又退出來了!我怎么到了這一天!”她撩起衣角來拭眼淚。
我將她的口袋裝滿一袋米。她抖動著兩片龜裂的嘴唇說道:“這怎么好意思?您給我這么多!這怎么好意思!謝謝,太太,我不曉得怎么說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著淚背著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見了那個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門前,我打那兒經過。她皺縮得更干更小了!佝僂著背,靠在門框上,臉上已經沒有三年前那種羞怯的神情了,咧著一嘴黃牙,陰森森地笑著,用一種熟練的乞討聲調高聲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賞一點吧!太太,做做好事,賞一點吧!”只聽得門內“當啷”一響,是金屬落地的聲音,接著是一聲吆喝:“一角錢拿去!走,走,誰叫你進來的?你這個女人,原來還自己洗衣服賺錢,現在連衣服也不洗了,還是討來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賞一點吧,太太,一角錢買個燒餅都不夠!”“咦,哪有討飯的還討價還價的?走,走,在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樣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開了:“再給我一點就走,免得我把您家地方站臟了,再多給一點!”
“砰”的一聲,大門被踢上了。那女人回過頭來,冷笑了一聲,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經不認得我了!
17、中年女人兩次流淚的原因有什么不同,表現了她什么方面的特點?(5分)
答: 。
18、有人認為本文第四段似乎可以刪去,說說你的看法。(5分)
答: 。
19、骨瘦如柴的女人明明活著,怎么說又少了一個呢?(5分)
答:
20、下面對本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4分)
A、小說中作者未加任何評論與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記敘了事件的經過;收尾時,更是以不加修飾的自然結尾,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無窮。
B、作者綜合運用了肖像、神態、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來細致傳神地刻畫人物形象,從而深刻揭露了當時的臺灣社會中人民的悲慘境地。
C、作者運用強烈的對比手法,通過寫乞討者三年前后不同的神態,表現了人格的自我墮落這一深刻的主題,發人深思。
D、本文中中年女人的命運和祥林嫂的命運有極其相似的地方,兩文的作者也不約而同的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黑暗的社會現實。
E、文中的“我”就是作者自己,本文正是通過寫作者的所見所聞來反映當時臺灣的社會現實。
七、語言表達 (共8分)
21、下面一段文字,本著簡明的原則應刪去的三處是__________.(3分)
書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①淺嘗,②即淺嘗輒止;③有的可以吞咽,④囫圇吞棗;只有少數需要仔細咀嚼,⑤慢慢品味。所以,有的書只要粗讀其中一部分,⑥有的書只需知道其梗概,而對于少數好書,則要通讀、細讀、反復讀、⑦經常讀。
22.仿照文中開頭一句話的句式,在橫線處寫兩個句子。要求所寫句子都運用比擬的修辭方法,并與開頭的一句話構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語意完整。(5分)
沒有大海的粗狂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輕盈從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生活向每一個人敞開胸懷,我們總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價值。
八、作文、(60分)
23、閱讀材料按要求作文。
流浪陌路饑餓難耐者,獲賜一捧粗食,無疑是一種幸福;在沙漠里跋涉渴極幾近氣絕者,驀然發現一泓清泉,則又是一種無比之幸福;平生景仰膜拜的人物,得以見上一面,握一次手,照一次相,也是一種激動人心的幸福;常受老師的批評,這次得到老師的點名表揚,幸福之情會油然而生。度過三災六難,七挫八折后的成功,是一種極大的幸福。你有這類似的幸福的感受嗎?
  請你以“幸福”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或敘述經歷,或編擬故事,或闡說見解,或客觀介紹,題目自擬,800字左右。
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期中考試試題答案
1、B
2 、D
3、A
4、A
20、AD
21、②、④、⑦(②不必解釋;④是③的翻版,不必出現;⑦與前面的“反復讀”同義,應刪掉。)(4分)
 22有藍天的深邃博大,可以有白云的飄逸悠然;沒有牡丹的富麗典雅,可以有小草的清秀剛毅。
www.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化學(理)試題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N-14 H-1 Cl-35.5 O-16 Cu-64 P-31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在北京舉行的2008年奧運會提出了“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的口號。為使北京奧運會辦成綠色奧運會,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①開發新能源,減少礦物燃料的燃燒 ②關閉所有的化工企業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④開發、生產無汞電池
⑤機動車安裝尾氣凈化器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 D.②③
2.下列各圖中表示正反應是吸熱反應的圖是( ).

3.在2 L密閉容器中,盛有2 mol X和 2 mol Y物質進行如下反應: 2X(s)+3Y(g)Z(g),當反應進行10 s后,測得生成0.5 mol Z,則這期間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 )。
A.v(Z)=0.025mol/(L·s) B.v(X)=0.025mol/(L·s)
C.v(Y)=0.05mol/(L·s) D.v(Y)=0.50mol/(L·s)
4.下列實驗操作和數據記錄都正確的是
A.用托盤天平稱量時,將NaOH固體放在右盤內的濾紙上,稱得質量為10.2 g
B.用50mL酸式滴定管量取KOH溶液,體積為36.60 mL
C.用濕潤的pH試紙測稀鹽酸溶液的pH,pH=3.52
D.用10mL量筒粗略量取NaCl溶液,體積為9.2 mL
5.下列關于判斷過程的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有自發進行的化學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B.熵增加的反應一定能自發進行
C.由焓判據和熵判據組合而成的復合判據,將更適合于所有的過程
D.同一物質的固、液、氣三種狀態的熵值不同
6、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ΔH=-57.3kJ/mol,則H2SO4和Ca(OH)2反應的中和熱
ΔH=2×(-57.3)kJ/mol
B.CO(g)的燃燒熱是—283.0 kJ/mol,則2CO(g)+O2(g) =2CO2(g)反應的
ΔH=—(2×283.0)kJ/mol
C.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D.1 mol甲烷燃燒生成氣態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熱量是甲烷的燃燒熱
7.已知:C(s)+CO2(g)2CO(g) △H>0。該反應達到平衡后,下列條件有利于反應向正方向進行的是( )。
A.升高溫度和減小壓強 B.降低溫度和減小壓強
C.降低溫度和增大壓強 D.升高溫度和增大壓強
8.25 ℃,101 kPa下,2 g H2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285.8 kJ熱量,該反應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2H2(g)+O2(g) = 2H2O(1) △H= -85.8kJ/mol
B.2H2(g)+O2(g) = 2H2O(1) △H= +571.6 kJ/mol
C.2H2(g)+O2(g) = 2H2O(g) △H= -571.6kJ/mol
D.H2(g)+1/2O2(g) = H2O(1) △H= -285.8 kJ/mol
9.已知:①1 mol H2 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需要吸收 436 kJ 的能量
②1 mol Cl2 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需要吸收 243 kJ 的能量
③由H原子和 Cl 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時釋放 431 kJ 的能量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H(g) + Cl(g) = HCl(g)   △H = +413 kJ/mol
B. H2(g) + Cl2(g) = 2HCl(g) △H = +183 kJ/mol
C. H2(g) + Cl2(g) = 2HCl(g) △H =-183 kJ/mol
D. H2(g) + Cl2(g) = HCl(g)  △H =-183 kJ/mol
10.已知299 K時,合成氨反應 N2 (g ) + 3H2 ( g )2NH3 ( g ) △H = -92.0 KJ∕mol,將此溫度下的1 mol N2 和3 mol H2 放在一密閉容器中,在催化劑存在時進行反應,測得反應放出的熱量為 ( )。
A.一定大于92.0 kJ B.一定等于92.0 kJ C.一定小于92.0 kJ D.不能確定
11.化學反應C(s)+H2O(g)CO(g)+H2(g);△H>0在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體積不變,充入氮氣使容器壓強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加入固體碳,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減小壓強,體積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12.250 ℃和1.01×105 Pa時,反應 2N2O5(g)=4NO2(g)+O2(g);△H=+56.76 kJ/mol,自發進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熱反應       B、是放熱反應
C、是熵減少的反應       D、熵增大效應大于焓增大的效應
13.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剛石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
C(石墨) + O2(g) === CO2(g) ΔH = -393.51 kJ ·mol-1
C(金剛石) + O2(g) === CO2(g) ΔH = -395.41 kJ ·mol-1
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吸熱反應;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低
B.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吸熱反應;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高
C.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放熱反應;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低
D.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放熱反應;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高
14.在一定溫度下,將1 mol N2和3 mol H2放入恒容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時,測得NH3為0.8 mol,如果此時再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達到新平衡時,NH3的物質的量( ).
A.等于8 mol B.等于1.6 mol
C.大于0.8 mol小于1.6 mol? D.大于1.6 m
15.已知 3A(g)+2B(g) C(s)+4D(g) △H <0。圖中a、b表示在一定條件下,A的體積分數隨時間t的變化。若使曲線b變為曲線a,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A的濃度 B、升高溫度
C、加催化劑 D、縮小容器體積
16.反應A(g)+3B(g)2C(g)△H <0,反應達到平衡以后,將氣體混合物的溫度降低,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正反應速率加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正向移動
B、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加大,平衡逆向移動
C、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都減小,平衡正向移動
D、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都減小,平衡逆向移動
17.在一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發生反應:2A(g)+B(g) 3C(g)+D(g),達到平衡,c的濃度為w mol/L。若維持容器體積和溫度不變,下列四種配比作為起始物質,達平衡后,c的濃度仍為w mol/L的是( )。
A、4 mol A +2 mol B   B、1 mol A+0.5 mol B+3 mol C+1mol D
C、3 mol C+1 mol D +1 mol B   D、3 mol C+1 mol D
18.已知25℃時,下列酸的電離常數:
醋酸(CH3COOH):1.75×10-5       氫氰酸(HCN):4.93×10-10
氫氟酸(HF):7.2×10-4          甲酸(HCOOH):1.77×10-4
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1mol L-1的上述溶液,酸性最強的是
 A.醋酸    B.氫氰酸    C.氫氟酸     D.甲酸
19.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mA(g)+nB(g) pC(g)達到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氣體體積縮小到原來的1/2,當達到新平衡時,C的濃度為原來的1.9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m+n>p B、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A的轉化率降低 D、C的體積分數增加
20.在密閉容器里,與反應生成,其反應速率分別用、、表示,已知、,則此反應可表示為( )
A. B. C. D.
21.將純水加熱至較高溫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水的離子積變大、pH變小、呈酸性   B、水的離了積不變、pH不變、呈中性
C、水的離子積變小、pH變大、呈堿性   D、水的離子積變大、pH變小、呈中性
22.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c(OH-)﹤c(H+)的溶液        B.含有H+離子的溶液
 C.滴加酚酞顯無色的溶液         D.pH小于7的溶液
2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溶液中c(OH-)=10-7 mol/L,則該溶液一定呈中性
B.c(H+)越大,則pH越大,溶液的堿性越強
C.pH=0的溶液,其中只含有H+,而無OH-
D.向25℃純水中加少量H2SO4(溫度不變),c(H+)、c(OH-)乘積不變
24.高溫下,某反應達到平衡,平衡常數K=。恒容時,溫度升高,H2濃度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是焓變為正值
 B.恒溫恒容下,增大壓強,H2濃度一定減小
 C.升高溫度,逆反應速率減小
 D.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O+H2OCO2+H2
25.體積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與NaOH溶液中和時兩者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 )
A.相同 B. HCl中和的多
C.CH3COOH中和的多 D.無法比較
二、填空題(共38分)
26.(2分)下列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①NaOH ②NH3·H2O ③CaCO3
④CH3COOH ⑤NaHCO3 ⑥ Cl2
27.(10分)在火箭推進器中裝有強還原劑肼(N2H4)和強氧化劑(H2O2),當它們混合時,即產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熱。已知0.4 mol液態肼和足量H2O2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放出256.6 kJ的熱量。
(1)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2)上述反應應用于火箭推進劑,除釋放大量的熱和快速產生大量氣體外,還有一個很突出的優點是 。
(3)又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則16 g液態肼與液態雙氧水反應生成液態水時放出的熱量是 kJ。
(4)已知N2(g)+ 2O2(g)== 2NO2(g);    ΔH=+67.7 kJ·mol-1,
N2H4(g)+ O2(g)== N2(g)+ 2H2O(g);ΔH=-534 kJ·mol-1。
根據蓋斯定律寫出肼與NO2完全反應有液態水生成的熱化學方程式
28.(14分)合成氨工業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原理為:
N2(g)+3H2(g) 2NH3(g) △H = -92.4KJ/mol ,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1)下列有關該反應速率的敘述,正確的是(選填序號) 。
a.升高溫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加快反應速率
b.增大壓強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所以不可以加快反應速率
c.使用催化劑可以使反應物分子平均能量升高,加快反應速率
(2)(3分)①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_ _______。
②根據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規律可知,對于該反應,溫度越高,其平衡常數的值越_ 。(填大或小)
(3)某溫度下,若把10 mol N2與30 mol H2 置于體積為10 L的密閉容器內,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測得平衡混合氣體中氨的體積分數為20%,則該溫度下反應的K=
(3分)(可用分數表示)。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填字母,2分)。
a.容器內的質量保持不變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υ正(N2)=2υ逆(NH3) d.混合氣體中 c(NH3)不變
(2分)對于合成氨反應而言,下列有關圖象一定正確的是(填序號)_ 。
29.(4分) 已知兩個熱化學方程式:
C(s)+O2(g) =CO2(g) △H= ―393.5 kJ/mol
2H2(g)+O2(g) =2H2O(g) △H= ―483.6 kJ/mol
現有炭粉和H2組成的懸浮氣共0.2 mol,使其在O2中完全燃燒,共放出63.53 kJ的熱量,則炭粉與H2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30.(8分)PH值得計算:
①0.0005 mol/L的H2SO4溶液的PH=    
②0.0005 mol/L的Ba(OH)2溶液的PH=    
③0.0004mol/L的HCl溶液與0.0002mol/L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PH=    
④把1mLPH=3的HCl溶液加水稀釋到100mL時,PH=    
三:計算題(12分)
31.(6分)在2 L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mol H2,恒溫恒容條件下發生
合成氨反應,2 min時達到平衡。測得平衡時N2的轉化率為40%,求:
(1)用H2表示2min內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
(2)NH3的平衡濃度
32.(6分)在密閉容器中,將2.0molCO與10molH2O混合加熱到800℃,達到下列平衡:
CO(g)+H2O(g) CO2(g)+H2(g) K=1.0
求CO轉化為CO2的轉化率。
www.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文)試題
選擇題:(請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上,每小題只有1個正確答案,每道題1.5分,共60分)
1.生命系統的最宏觀和最微觀的層次分別是
A.生態系統、個體 B.生物圈、細胞  C.個體、病毒 D.生物圈、分子和原子
2.下列生物中,屬于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真核生物的是
A.禽流感病毒 B.細菌 C.藍藻 D.酵母菌
3.構成人體的細胞,根據其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的差異,可以分為600多種類型,其原因是
A.細胞分裂的結果 B.細胞生長的結果 C.細胞分化的結果 D.細胞內遺傳物質不同
4.細胞學說揭示了
A.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別 B.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C.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別 D.為什么要產生新細胞
5.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是
A.細胞體積的大小不同  B.有無細胞質 C.有無核膜 D.有無遺傳物質DNA
6.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
A.蛋白質 B.核酸 C.糖類 D.脂質
7.將面團包在紗布中用清水搓洗,一段時間后,用試劑檢測洗出的白漿和黏留在紗布上的粘稠物質,發現在白漿里加入碘液后呈現藍色,紗布上的粘稠物質使雙縮脲試劑變紫色。據推測,白漿和粘稠物質的主要成分分別是
A.淀粉和葡萄糖 B.淀粉和蛋白質 C.蛋白質和淀粉 D.淀粉和脂肪
8.細胞中的蛋白質具有結構多樣性和功能多樣性。下列各種蛋白質與其功能不相符的是
A.酶——催化功能 B.血紅蛋白——運輸功能
C.胰島素——免疫功能 D.肌肉蛋白——構成結構的組分
9.下列各項中,屬于核酸的主要功能的是
A.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合成中有重要作用
B.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C.生物體內儲存能量的重要物質
D.對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非常重要
10.屬于細胞內組成DNA的基本單位的是
11.動、植物細胞內都含有的糖類物質是
A.蔗糖 B.葡萄糖 C.麥芽糖 D.乳糖
12.一頭耕牛突然發生肌肉抽搐,可能與血液中下列哪種離子的含量過低有關?
A.Ca2+ B.PO43— C.Cl— D.Mg2+
13.下列敘述的不是細胞膜的功能的是
A.將細胞與環境分開 B.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C.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D.對細胞起支持和保護的作用
14.細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進行能量轉換 B.合成蛋白質
C.是遺傳信息庫,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 D.儲存能量
15.下列關于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敘述中,完全正確的是
A.動植物細胞都有的細胞器是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B.含有中心體的細胞一定是動物細胞
C.不是所有的植物細胞都含有葉綠體
D.動物細胞的邊界是細胞膜,植物細胞的邊界是細胞壁
16.植物的花、葉、果實等的色素除綠色的以外,其它色素大多分布在
A.液泡內 B.細胞壁上 C.細胞核內 D.高爾基體
17.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常用紫色洋蔥做材料,這是因為
A.紫色洋蔥容易發生質壁分離 B.細胞液呈紫色便于觀察
C.液泡較大便于觀察 D.細胞膜呈紫色便于觀察
18.下列關于染色質和染色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同種物質在同一時期的兩種形態 B.不同物質在同一時期的兩種形態
C.不同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D.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19.酶催化活性隨溫度變化的圖像是( )。 (注:V為反應速度,t為反應溫度)
20.下列關于ATP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ATP分子的結構式可簡寫為A—P—P—P
B.ATP分子中所有化學鍵都儲存著大量的能量,故被稱為高能磷酸化合物
C.ATP中,A代表腺苷,T代表兩個,P代表磷酸基團
D.ATP為細胞的生命活動直接提供能量
21.關于ATP與ADP相互轉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ADP轉化成ATP過程,所需能量可來自于細胞呼吸有機物分解時釋放的能量
B.ADP轉化成ATP過程,所需能量可利用葉綠素吸收的光能
C.ADP轉化成ATP過程,所需能量動物細胞來自于細胞呼吸,植物細胞只來自于光能
D.ATP與ADP相互轉化,物質和能量的變化都是可逆的
22.有氧呼吸過程中,氧的作用是
A.直接氧化體內有機物 B.與反應中產生的氫結合形成水
C.在酶的催化下使水分解 D.與有機物中的碳結合形成水
23.酵母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都能產生ATP和
A.水 B.乳酸 C.二氧化碳 D.酒精
24.儲存水果糧食時,充加CO2或抽取空氣,能延長儲存時間,主要是由于
A.抑制有氧呼吸 B.抑制無氧呼吸 C.促進有氧呼吸 D.促進無氧呼吸
25.在下列生理活動中不產生ATP的是
A.暗反應 B.光反應 C.有氧呼吸 D.無氧呼吸
26.陽光通過三棱鏡能顯示出七種顏色的連續光譜。如果將一瓶葉綠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鏡之間,連續光譜中就會出現一些暗條帶,這些條帶應位于
A.綠光區 B.紅光區和綠光區 C.藍紫光區和綠光區 D.紅光區和藍紫光區
27.溫室栽培課不受季節、地域限制,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最適宜的條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質和產量。在封閉的溫室內栽種農作物,以下哪種措施不能提高作物產量?
A.增加室內CO2濃度 B.增大室內晝夜溫差
C.增加光照強度 D.采用綠色玻璃蓋頂
28.從葉綠體中提取色素,選取的最佳
葉片應是
A.肥厚多汁的葉片 B.角質層發達的堅硬革質葉片
C.剛剛長出的小嫩葉 D.新鮮、色澤濃綠的葉片
29.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將植物的一片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小時后,把此葉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經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氣處理葉片,成功地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淀粉。在此實驗中,薩克斯看到的現象是
A.葉片全變藍 B.遮光一半變藍 C.曝光一半變藍 D.葉片全不變藍
30.有絲分裂過程中,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發生在
A.間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31.組成染色體和染色質的主要物質是
A.染色體是DNA,染色質是RNA B.都是DNA和蛋白質
C.染色體是DNA和蛋白質,染色質是RNA和蛋白質 D.都是DNA和RNA
32.果蠅的體細胞中有4對(8條)染色體,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中,染色體數、姐妹染色單體數和DNA分子數目分別是
A.8、16、16  B.8、8、8 C.16、0、16  D.16、16、16
33.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特征是
A.染色質和染色體的互變 B.紡錘體的形成與消失
C.核膜、核仁的解體和重現 D.染色體的復制和平均分配
34.在光學顯微鏡下,要辨認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最好是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35.下列細胞中,其分裂不受機體控制,能連續分裂的是
A.表皮細胞 B.軟骨細胞 C.癌細胞 D.紅骨髓細胞
36.檢測某一組織細胞,發現其分解有機物速率減慢,且細胞萎縮。這說明該細胞正在
A.分化 B.分裂 C.衰老 D.癌變
37.植物組織培養的原理是
A.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B.植物細胞高度分化的能力
C.植物細胞的完整性 D.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的能力
38.癌細胞容易轉移,這是因為
A.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B.癌細胞為球形
C.癌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減少 D.癌細胞體積較小
39.下列哪種細胞的分裂屬于無絲分裂
A.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 B.人皮膚的再生過程
C.蛙的紅細胞的分裂 D.癌細胞的惡性增殖
40.二次世界大戰后,在日本廣島生活的人癌變發病率很高,原因是受什么因素的作用?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學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二、非選擇題:(每個答案1分,共40分)
41.(7分)某物質的結構通式如下面結構所示,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此類物質通稱為 ,它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
(2)牛胰島素是由51個此類物質組成的兩條多肽鏈組成,共
有 個肽鍵,兩條肽鏈至少含有 個氨基和 個羧基。
(3)當它與另一個同類分子結合成為化合物的方式稱為 ,形成的化學鍵叫
做 ,可表示為 。
42.(11分)右圖是高等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 ] 內填圖中數字)
(1)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是[ ] ;能為根細胞主動運輸吸收無機鹽離子提供能量
的細胞器是[ ] 。
(2)能把太陽光能轉變成化學能的細胞器是
[ ] 。
(3)如果將該細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
中,將會出現細胞壁與[ ]   分
離的現象,這是由于細胞 所致。
(4)圖中[2]、[5]、[ 6]、[7]、[9]、[10]等結構
的膜共同構成了細胞的 系統,其中結構[ ]在細胞與環境之間進行物質運輸和信息傳遞等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細胞內表面積最大的膜結構是
[ ] 。
(5)動物細胞與該細胞相比,除了沒有細胞壁外,還 和   ,
而具有    這種細胞器。
43.(8分)改變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措施是:減少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植樹造林,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過多的CO2等。下圖是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請據圖回答:(8分)
(1)光合作用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
段:②表示 階段,
③表示 階段。
(2)圖中表示CO2固定過程的序號是 。
(3)寫出圖中所示物質的名稱:
B: C:
(4)②階段為③階段提供 和 。
(5)經過②和③階段,A最終轉化成儲存在 中的化學能。(用圖中字母表示)
44.(14分)如圖是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圖示,請據圖回答。
(1)比較A、B兩分裂圖象,可知道B圖表示 細胞的有絲分裂。
A圖表示 細胞的有絲分裂,判斷的依據是                。
(2)A圖是有絲分裂的 期,主要特點是

(3)B圖是有絲分裂的 期,主要特點是

(4)A圖細胞中有 條染色體, 個DNA分子。
(5)B圖細胞中有 條染色體, 個DNA分子, 個姐妹染色單體。
www.
t
t
t
t
V
V
V
B
V
A
C
D
細胞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40題)
1.下列主張體現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是( )
A.仁者愛人,民貴君輕 B.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C.兼愛非攻,節用尚儉 D.法不阿貴,以法治國
2.下列觀點體現儒家“民本”思想的是( )
①“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②“人無有不善”
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亦覆舟”
④“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學說中,符合當時社會發展潮流并為秦始皇所采納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漢武帝采納儒生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其目的是為了( )
A.消除地方王國的分裂勢力 B.鞏固中央集權
C.加強對百姓思想控制 D.提高儒家的思想地位
5.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體運行法則 B.社會的發展規律
C.倫理道德規范  D.“天人感應”學說
6.下列不屬于二程基本主張的是( )
A.“天理”是萬物的本原 B.“人倫者,天理也”
C.把握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 D.通過內心反省以“致良知”
7.下列人物的思想不存在繼承關系的是( )
A.孔子—孟子 B.老子—莊子 C.墨子—韓非 D.二程—朱熹
8.韓非子主張君主專制,黃宗羲則抨擊君主專制,對二者觀點正確的評價是( )
A.分別體現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要求 B.都為統治階級服務
C.都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D.都體現民主意識
9.儒家思想經過不斷發展,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下列言論中,最能體現其適應加強中央集權需要的是( )
A.“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
C.“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
D.“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
10.儒家思想與歐洲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內涵相似的是( )
A.有教無類的教育觀 B.漸進改良的歷史觀
C.以人為本的道德觀 D.貴賤有序的等級觀
11.提出“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古希臘哲學家是( )
A.泰勒斯 B.蘇格拉底 C.柏拉圖 D.亞里士多德
12.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是( )
A.人文主義 B.自由放任主義 C.民族主義 D.神權主義
13.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運動,下列對應錯誤的是( )
A.彼特拉克——以“人學”對抗“神學”
B.孟德斯鳩——提出劃分國家權力的具體辦法
C.盧梭——反對私有制,消滅貧富分化
D.康德——提出人不是達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14.17世紀英國出現早期啟蒙運動思想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B.封建君主專制的統治
C.教會思想的束縛 D.具有人才的優勢
15.孔子和蘇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紀的東西方思想巨人,兩者思想的不同之處是( )
A.重視道德的意義 B.肯定人的價值
C.強調知識的作用 D.推崇君主權威
16.下列關于16世紀宗教改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宗教改革運動與文藝復興運動沒有關聯
B.宗教改革運動受到所有世俗貴族的鎮壓
C.宗教改革運動從德意志擴展世界各地
D.宗教改革家認為教徒自己可以通過信仰得救
17.羅馬城內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贖罪。一天,有個人爬到中間,又突然退了下來,旁人問其原因,他說:“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贖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禮儀。”此人最有可能是( )
A.但丁 B.達·芬奇 C.莎士比亞 D.馬丁·路德
18.孟德斯鳩的主要學說成為( )
A.英國制定《權利法案》原則的起源
B.法國制定《民法典》原則的起源
C.美國1787年制憲原則的起源
D.日本明治維新制憲原則的起源
19.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為近代歐洲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對二者的共同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反對宗教神權,強調三權分立 B.反對封建制度,倡導人民主權
C.反對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
20.對啟蒙運動做出經典總結的是( )
A.伏爾泰 B.康德 C.盧梭 D.孟德斯鳩
21.中國古代有許多重大發明。下列發明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司南、紙、火藥、活字印刷 B.紙、火藥、活字印刷、司南
C.火藥、活字印刷、司南、紙 D.活字印刷、司南、紙、火藥
22.我國古代用紙書寫和繪圖應不晚于( )
A.唐朝 B.三國 C.東漢 D.西漢
23.被稱為中醫學奠基之作的是( )
A.《黃帝內經》 B.《傷寒雜病論》 C.《千金方》 D.《本草綱目》
24.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范圍最廣的字體,其形體演變的總趨勢是( )
A.由象形到發音 B.由繁到簡
C.由象形到會意 D.由符號到圖畫
25.宋元時期風俗畫是最大的亮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 )
A.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 B.顧愷之的《女史箴圖》
C.展子虔的《游春圖》 D.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26.有西方學者認為“近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發明與發現可能有一半來源于中國”。傳入歐洲并對“近代世界”產生深刻影響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
A.羅盤針 B.地動儀 C.造紙術 D.雕版印刷術
27.以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西方歷史的影響作為學生研究性課題,下列哪項不符合客觀事實( )
A.造紙術——促進了歐洲文明進程 B.指南針——西方海外殖民者的助跑器
C.火藥——蕩平歐洲封建城堡的銳器 D.印刷術——文藝復興興起的根源
28.《詩經》所收之詩,絕大部分是什么時期的詩歌( )
A.西周初年至戰國 B.西周至春秋中葉
C.春秋至戰國 D.整個周代
29.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隸書
30.被譽為國粹的京劇形成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1.我國古代科技成就中,對地理大發現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A.造紙術 B.印刷術 C.火藥 D.指南針
32.有人說,17世紀的牛頓把造物主從無生命現象的研究領域驅逐出去。那么,19世紀把造物主從有生命現象的研究領域驅逐出去的是( )
A.哥白尼 B.布魯諾 C.達爾文 D.伽利略
33.“隨著19世紀的過去,科學成為西方社會的一個日益重要的部分……到19世紀末,它正在創造全新的工業。”下列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
A.瓦特改良蒸汽機
B.富爾頓用蒸汽機驅動輪船
C.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
D.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34.18世紀中期,英國確立世界殖民霸權地位。其成為“日不落帝國”通過( )
①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②三次英荷戰爭,擊敗荷蘭
③擊敗法國,奪得北美的加拿大和新法蘭西
④鴉片戰爭擊敗清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5.蒸汽機的發明、電氣技術的應用和互聯網的出現,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其共同影響表現在( )
①提高社會生產力 ②改變社會經濟結構
③促使人類生活方式的轉變 ④改變世界面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6.互連網的出現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帶來了哪些影響( )
①使世界更緊密地連成一體 ②對青少年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③引起了一場學習的革命 ④使社會交往方式發生了變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7.1851年倫敦世界博覽會中展出的科技成果可能有( )
A.飛機 B.蒸汽機 C.無線電臺 D.電燈
38.建立經典力學基本體系的科學家是( )
A.托勒密 B.哥白尼 C.牛頓 D.愛因斯坦
39.20世紀初,物理學發生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推動這一變化相對應關系的是( )
A.西門子——電的發明和利用 B.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
C.伽利略——經典力學的創立 D.普朗克——原子能的應用
40.下圖是19世紀一位科學家用來說明“獲得性遺傳”的例子,這位科學家是( )
A.拉馬克 B.普朗克 C.胡克 D.施萊登
二、材料解析題
4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賞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罰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賞不遷,行誅無赦,譽輔其賞,毀隨其罰,則賢不肖俱盡其力矣。
——《韓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統一,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認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患,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凡天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曰:“我固為子孫創業也。”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業之花息也。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請回答:
(1)三位思想家各處于什么時代 (5)
(2)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觀點有何不同 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 (15)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的主張有什么本質上的差別 為什么會有這種差別 (10)
42問答題(22分)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間、主要發明分別是什么?
42 簡答題(8)
明清小說數量繁多,請舉出四部古典名著。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解析:題目要求對春秋戰國時期各家學派的思想主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仁者愛人,民貴君輕”為儒家思想;“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是道家思想;“兼愛非攻,節用尚儉”是墨家思想;“法不阿貴,以法治國”為法家思想。
2.C
3.D
解析:依據歷史發展趨勢判斷各家學派的主張。法家所倡導的依法治國,建立專制主義主張為秦始皇所采納。
解析:考查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客觀評價兩個歷史人物對君主專制持有不同觀點的認識,要求依據當時歷史發展的趨勢,客觀評價其觀點。
9.C
解析:考查學生對儒家思想作用的認識。首先明確儒家思想的主要內容,結合題目要求,分析為適應中央集權的需要,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0.B
解析:首先要明確四個歷史人物的主要著作,由此作出正確的判斷。其次明確人物主要事跡。《天下郡國利病書》的作者是顧炎武。
二、問答題
www.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文)試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卷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提出這一觀點的是 (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韓非子
2.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下列思想中,孔子提出的是
A.“無為而治”  B.“格物致知”  
C.“有教無類”    D.“存天理,滅人欲”
.
3..“愛是世界最美麗的語言”。春秋末期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提出“仁者愛人”,戰國時期墨家學派創始人墨翟提出“兼愛”,兩者相比,墨子更注重 ( )
A.調節人際關系 B.倡導重義輕利
C.無等級名分差別 D.講求實際功利
4..閱讀下列兩段文字:“賞刑明,則民盡死;民盡死,則兵強主尊。”(《飾邪》)“凡賞罰之必者,勸禁也。賞罰敬信,民雖寡,強。”(《六反》),這段材料反映了 ( )
A.孟子的“仁政”學說 B.韓非子的法治強國思想
C.墨子的“兼愛”思想 D.莊子的“齊物”觀點
. 5.為了穩定物價,2010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溫家寶總理引用了先秦時期的詩句:“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這句詩體現了百家爭鳴時期( )
A.尚力.尚賢,主張節儉的墨家思想
B.以改革促發展的法家思想
C.關注民生,注重和諧的儒家思想
D.“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
6..李慎之在《中國文化傳統與現代化》提出: 從來皇帝的尊號中都有“奉天承運”.“繼天立極”這樣的字樣。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發跡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這樣神圣的光環。下列為“戴神圣光環”提供相應理論基礎的歷史人物是( )
A.老子 B.董仲舒 C.李贄 D.梁啟超
7.右圖所顯示的書名為中國古代儒家經典的合稱,它最早應該出現于( )
A.春秋時期
B.西漢時期
C.宋元時期
D.明清時期
.8..中國經典文化精品《弟子規》是清代后期影響最廣的兒童道德啟蒙讀物,.其中有一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突出反映了清朝教育 ( )
A.提倡家庭自身教育 
B.注重儒家倫理教育
C.鼓勵兒童全面發展
D.滲透天人感應思想
.9.明清時期,江南部分地區城市手工業.商業發展較快,如松江的棉紡業發達.景德鎮的陶瓷業發達.佛山的冶鐵業發達.漢口的長江商品轉運碼頭較繁忙。與這些經濟現象相關,產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從本質上體現時代發展要求的是( )
A.強調人欲的合理性 B.批判君主專制
C.主張“經世致用” D.提出“工商皆本”
.10..顧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這里的“以明道”“以救世”表明他關注國計民生,由此形成了 ( )
A.君主立憲   B.重農抑商 C.自由貿易   D.經世致用
.
11..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記載:“若止(只)印三二張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極為神速。”這里反映的真實情況是 ( )
A.雕版印刷術麻煩,效率低下 B.印刷數量與印刷速度成正比
C.印刷數量與印刷速度成反比 D.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效率高
12..我國自行設計運行的系列“長征火箭”將“神舟七號”飛船順利地送入太空,它與中國早期的“火箭”一樣,都是利用反沖運動的原理。要想了解我國古代火藥武器的最早記錄,你可以查閱 ( )
A.《史記》 B.《漢書》 C.《唐書》 D.《清史稿》
13..杜甫的詩以反映現實主義為特點,被譽為“詩史”。他的“憶昔開元盛世日,小邑猶藏萬家室”與“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詩中可以看出這位大文豪( )
A.是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B.充滿憂國憂民的熾熱之情
C.達到了詩歌藝術的高峰
D.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歷史
.
.元雜劇把中國的戲曲藝術推向了成熟,京劇藝術是中國戲劇中的國粹。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使用了三幅圖片,依據下圖情景,據此判斷他的研究課題應是 ( )
A.古代舞蹈藝術的演變
B.京劇由元雜劇直接發展而來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變
D.古代戲曲藝術的發展
.
15.“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桂枝葉葉外頭尋。”這首詩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獨尊儒術”
C.王陽明的“心學” D.顧炎武的“經世致用”
16.從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主流文學表達形式的變化看,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趨勢是
A.逐漸平民化 B.逐漸貴族化
C.逐漸神秘化 D.逐漸宗教化
17.史學家郝延平在《守舊與革新》一文中談道:“中國對西方稱呼由(19世紀)60年代前的‘夷務’,到七八十年代改稱‘洋務’和‘西學’為主。”該變化反映了
A.中國人對西方認識的逐步深入
B.中國人由仇視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國中心到西方中心的變化
D.對西方外交政策由對抗到和解
18、近代科學的形成始于下列哪位科學家( )
A.伽利略 B.牛頓 C.愛因斯坦 D.普朗克
19、人類對客觀規律的認識開始從宏觀世界深入到微觀世界的標志是( )
A.廣義相對論 B.量子力學 C.經典力學 D.狹義相對論
20、下列屬于達爾文的生物進化理論的是( ) 
① 生物是進化的,一切生物都經歷了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
② 物種不斷地變異,新種產生,舊種滅絕;
③ 生物的進化是連續的,沒有不連續的突變,自然界沒有飛躍;
④ 生物間有共同祖先,彼此間有一定的血緣關系,優勝劣汰是變異最重要的途徑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④
21、早期蒸汽機主要用于( )
A.作為動力機安裝 B.礦井抽水 C.用于紡織工業 D.用于交通運輸業
22、被后世醫家譽為“萬世寶典”的醫學著作是
A、《黃帝內經》 B、《 傷寒雜病論》 C、《本草綱目》 D、《千金方》.
23、進化論能夠在19世紀中期誕生的歷史條件包括( )
①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發生,沖擊了基督教神學,促進了歐洲的思想解放
② 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對進化論的誕生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③ 科學技術進步,生物學知識積累為進化論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④ 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深入人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列寧指出:“電力工業是最能代表最新技術成就,代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資本主義的一個工業部門。”與列寧所說的電力工業無關的是( )
A.電車 B.無線電報 C.電子計算機 D.電話
25、晚唐詩人的代表主要是“小李杜”,他們是( )
A.李白、杜甫 B.李清照、杜牧 C.李商隱、杜牧 D.李商隱、杜甫
26.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直接原因是
A、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B、辛亥革命的影響
C、十月革命的影響 D、尊孔復古逆流
27. 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
A、民權平等 B、民主科學 C、打倒孔家店 D、民主共和
28. 提倡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強調寫文章“須言之有物”的是 ( )
A、魯迅的《狂人日記》 B、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
C、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 D、李大釗的《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29. 霍布斯和洛克是哪國最早的啟蒙思想家:
A.英國   B.法國   C.意大利   D.德國
30. 法國資產階段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提出了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三權分立的原則,這一原則的思想核心和特點是
A.反對封建專制制度 B.實行“開明”君主統治
C.重視公共意志     D.實行三權之間的制約和平衡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3小題,共40分。
31.(15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說:“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樹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就會產生。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漢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從此儒學被確立為中央王朝的統治思想。這是中國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學在政治上占據統治地位,有利于鞏固大一統國家和穩定統治秩序。從此,儒學成為各級學校必修的重要內容和朝廷選官的考查標準,從而確立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遠的學者促進下,理學于宋代興起。理學強調通過道德自覺達到理想人格的建樹,也強化了中華民族注重氣節和德操,注重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對中國的思想文化及社會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
材料四:2009年12月22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柬埔寨參加了孔子文化學校的揭牌儀式。目前,海內外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建立眾多孔子學院,孔子的思想學說日益被世界各國人們所關注。
(1)據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2分)
(2)據材料二,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漢武帝時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意義如何 (4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它對中華民族性格產生了什么影響 (6分)
(4)據上述材料回答,孔子學說在當代社會有何價值 (3分)
32.(12分)閱讀下列材料: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領域的瑰寶,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學說,即“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一一 羅素《西方哲學史》
(1)文中的"他"指的是誰 他的學說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 (3分)
材料二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 ]
—— 保羅 富爾《文藝復興》
(2)以文藝復興時期的一部文學作品為例,說明文藝復興“是一次精神的新生”。(3分)
材料三 歐洲的啟蒙時代,是偉大人物輩出的時代。他們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資本主義制度的設計者……他們的著作的確影響了世界許多地區的熱愛思考和正義的人們。
一一 摘編自《馬克思選集》
(3)孟德斯炮和盧梭都是當時啟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他們分別為新的資本主義制度提出了怎樣的設想 (6分)
.
33. 閱讀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方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
--《江蘇巡撫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原函》
材料二 “西人立國……育才于學堂,論政于議院,君民一體,上下同心,務實而戒虛,謀定而后動,此其體也。輪船、火炮、洋槍、水雷、鐵路、電線,此 其用也。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無論竭蹶趨步,常不相及;就令鐵艦成行,鐵路四達,果以足恃歟?”
--鄭觀應《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 李鴻章在給友人的信中說:"中國積弱,由于患貧。西洋方圓千里,數百里之國,歲入財賦動以數萬之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等"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怎么樣的主張?(4分)
(2)鄭觀應對洋務運動提出了怎樣的批評?(4分)
(3)材料三對比材料一,李鴻章思想有無變化?對李鴻章的行動進行評價。(5分)
www.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理)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 不屬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的是 ( )
A.生態系統 B.分子 C.個體 D.組織
2. 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的同一部位,應選擇下列哪種目鏡和物鏡的組合,才能使視野內所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 )
A.目鏡5× 物鏡10× B.目鏡10× 物鏡100×
C.目鏡15× 物鏡40× D.目鏡10× 物鏡40×
3. 細菌和酵母菌在結構上的重要區別是: ( )
A.前者有液泡,后者無液泡 B.后者比前者高爾基體多
C.前者無成形細胞核,后者有細胞核 D.前者比后者核糖體多
4. 組成玉米和人體的最基本元素是 ( )
A.氫元素 B.氧元素 C.氮元素 D.碳元素
5. 下列關于實驗的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用于鑒定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質的鑒定
B.脂肪的鑒定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粒
C.鑒定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A液與B液要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必須現混現用。
6. 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 ( )
A.各種化學元素 B.大量元素和主要元素
C.各種化合物 D.組成生物體的各種元素和化合物
7. 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和肌肉中的肌動蛋白的結構不同的原因是 ( )
A.所含氨基酸的種類不同
B.所含氨基酸的數目不同
C.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D.所含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和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8. 一條肽鏈共有肽鍵109個,則它含有的氨基和羧基的數目至少是 ( )
A.110和110 B.109和109 C.9和9 D.1和1
9. 在洋蔥根尖細胞中,組成核酸的堿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多少種?
A. 5 、 2 、 8 B. 4 、 2 、 2 C. 5 、 2 、 2 D. 4 、 4 、 8
10. 植物細胞中,最重要的二糖是 ( )
A.乳糖、蔗糖 B.葡萄糖、麥芽糖 C.淀粉、纖維素 D.蔗糖、麥芽糖
11. 生物新陳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時,生物體內的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 ( )
A.升高 B.下降 C.不變 D.變化與此無關
12. 細胞膜具有將細胞與環境分開、物質交換、信息交流三種主要功能,這些功能與組成膜的哪種物質最有關系 ( )
A.磷脂 B.糖類 C.蛋白質 D.固醇
13. 分泌蛋白在附著于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中合成之后,其運輸的方向是 ( )
A.內質網→細胞膜→高爾基體 B.高爾基體→內質網→細胞膜
C.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 D.細胞膜→內質網→高爾基體
14. 細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
A、進行能量轉換 B、合成蛋白質 C、控制細胞代謝和遺傳 D、儲存能源物質
15. 下列現象中屬于滲透作用的是( )。
A. 水分子通過細胞壁 B. 葡萄糖分子通過細胞膜
C. K+通過原生質層 D. 水分子通過原生質層
16. 利用高濃度的鹽水殺菌的原理是( )。
A. 鹽水中的氯離子有殺菌的作用 B. 高濃度鹽水中水分不足,不利于細菌生長
C. 細菌由于脫水而死亡 D. 鈉離子有殺菌作用
17. 一個成熟的植物細胞,它的原生質層主要包括( )。
A. 細胞膜、核膜和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B. 細胞膜、液泡膜和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C. 細胞膜和液泡膜之間的細胞質
D. 細胞壁、液泡膜和它們之間的細胞質
18. 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原因是( )。
① 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 ② 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
③ 細胞壁的伸縮性大于原生質層的伸縮性
④ 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 水溶性染色劑(PI)能與核酸結合而使細胞核著色,可將其應用于細胞死活的鑒別。細胞浸泡于一定濃度的PI中,僅有死亡細胞的核會被染色,活細胞則不著色,但將PI注射到細胞中,則細胞核會著色。利用PI鑒別細胞的基本原理是 ( )
A.死細胞與活細胞的核酸結構不同 B.死細胞與活細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細胞能分解PI D.活細胞的細胞膜阻止PI的進入
20. 決定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主要物質基礎是 ( )
A.磷脂分子 B.糖蛋白 C.載體蛋白 D.糖蛋白和載體蛋白
21. 變形蟲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偽足,人體某些白細胞能吞噬病菌,這些生理活動的完成與細胞膜的下列哪一特點有關( ).
A.選擇透過性 B.主動運輸 C.一定的流動性 D.保護作用
22. 人體中, K+很容易穿過細胞膜,但許多細胞內部的 K+比這些細胞外部的 K+濃度要高,如人的紅細胞中 K+的濃度比血漿中 K+的濃度高 30 倍。這種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屬于( )。
A. 自由擴散 B. 協助擴散 C. 被動運輸 D. 主動運輸
23. 植物根毛細胞吸收礦質元素的主要方式是( )。
A. 滲透作用 B. 自由擴散 C. 主動運輸 D. 吸脹作用
24. 生物體內的大多數酶都 ( )
A.能使不能發生的化學反應發生 B.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C.是蛋白質 D.在細胞內才能起作用
25. 除下列哪種因素外,都可破壞酶的分子結構,從而使酶失去活性 ( )
A.強堿 B.強酸 C.高溫 D.低溫
26. 能使胰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
A.淀粉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肽酶
27. 高等植物體內產生ATP分子的生理過程有 ( )
A.呼吸作用、滲透作用 B.呼吸作用、蒸騰作用
C.光合作用、主動運輸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8. 關于ATP ADP+Pi+能量的反應式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上述過程存在能量的釋放和貯存
B.生物體內ADP轉變成ATP所需的能量均來自呼吸作用
C.這一反應無休止地在活細胞中進行
D.這一過程保證了生命活動的順利進行
29. 光合作用過程中能量的轉變過程是( )。
A. 光能 --ADP 中活躍的化學能 -- 穩定的化學能
B. 光能 -- 葉綠體中活躍的化學能 -- 穩定的化學能
C. 光能 --ATP 中活躍的化學能 -- 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
D. 光能 -- 穩定的化學能 -- 活躍的化學能
30. 光合作用的實質是( )。
A. 把CO2轉換成 ATP B. 產生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
C.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 ATP 中
D.把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0分)
1.下圖表示細胞某一部分的亞顯微結構,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圖示示意的是 的亞顯微結構;
(2)圖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學物質名稱分別是 、
、 和 ;
(3)這種結構的主要特點是 ,其生理特性是 ;
(4)②、③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是 。
2.根據下面光合作用圖解回答問題:
(1)圖中編號所代表的物質分別是:
①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 ;④____________。
(2)暗反應需要光反應提供的物質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3)圖中⑤是___________階段,反應場所是葉綠體的 ,圖中⑥是_________________階段,反應場所是葉綠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影響光合作用的幾個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氮、磷、鎂3種元素中,構成生命活動所需直接能源物質的元素是 _______,構成細胞膜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缺鎂時植物葉片發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提取葉綠體色素的過程中,研磨葉片時通常需要添加少量的二氧化硅、碳酸鈣及適量丙酮。二氧化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下圖是一個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圖,請仔細觀察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該真核細胞屬于 細胞,做出此判斷的依據是:此細胞具有[ ] 、[ ] 和[ ] 等結構。
(2)該細胞的“養料制造車間”是[ ] ,其主要功能是 。
(3)“合成蛋白質的機器”是[ ] ,能夠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是[ ] 。
5.右圖表示蘋果的果實在不同外界氧濃度下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的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當外界氧濃度為5%時,蘋果果實進行的呼吸類型是 ,此時呼吸作用的終產物除了CO2外,還有 。
(2)蘋果果實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兩條曲線在P點相交后重合,表明從P點開始,蘋果果實進行的呼吸類型是 ,判斷的依據 是 。
(3)當外界氧濃度為6%時,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之比是4∶3,此時蘋果果實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為0.2摩爾,至少需要吸收 摩爾的O2。
高二生物理答案
(3)二氧化硅使研磨充分;碳酸鈣可中和酸性,防止葉綠體色素被破壞;丙酮是色素的提取溶劑。
4.(1)植物 ⑥細胞壁 ⑨液泡 ①葉綠體
(2)①葉綠體 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3)⑧核糖體 ④高爾基體
5.(1)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水和酒精
(2)有氧呼吸 CO2釋放量與O2吸收量相等
(3)0.6
www.甘肅省渭源二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物理(理)試題
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不選或選錯的得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真空中有甲、乙兩個點電荷,相距為r,它們間的靜電力為F,若甲的電量變為原來的2倍,乙的電量變為原來的1/3,距離變為2r,則它們之間的靜電力變為( )
(A)、3/8F (B)、1/6 F (C)、8/3 F (D)、2/3F
2、電場強度E的定義式為E=F/q,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定義只適用于點電荷產生的電場。
(B)、由上式可知,場強E與F成正比,與電荷的電量q成反比。
(C)、上式中,F是放入電場中的點電荷所受的電場力,q是產生電場的電荷的電量。
(D)、在庫倫定理的表達式F=Kq1q2/r2中,Kq2/r2是點電荷q2產生的電場在點電荷q1處的場強大小;而Kq1/r2是點電荷q1產生的電場在點電荷q2處的場強大小。
3、如圖所示,實線是電場線,虛線是某一帶電粒子通過該電場區域時的運動軌跡,a ,b是運動軌跡上的兩點,若帶電粒子在運動過程中僅受電場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帶電粒子帶正電荷。
(B)、帶電粒子在a點的加速度大于在b點的加速度。
(C)、帶電粒子在a點的加速度小于在b點的加速度。
(D)、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做勻變速曲線運動。
4,如圖所示,某區域電場線左右對稱分布,M、N為對稱線上的兩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點電勢一定高于N點電勢。
(B)、M點場強一定大于N點場強。
(C)、正電荷在M點的電勢能大于在N點的電勢能。
(D)、將電子從M點移到N點,靜電力做正功。
5、一個電量為q的正點電荷,在電場中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對該點電荷做功W,那么,a ,b兩點之間的電勢差應等于( )
(A)、W/q (B)、q/W (C)、W (D)、W.q
6、如圖所示,正電荷q在電場力作用下由p向Q做加速運動,而且加速度越來越大,那么可以斷定,它所在的電場是圖中哪一個( )
7、對電動勢的理解,正確的是( )
(A)、電動勢在數值上等于非靜電力把1C的正電荷從負極移到正極所做的功。
(B)、電動勢等于靜電力把1C的負電荷從正極移到負極所做的功。
(C)、電動勢等于靜電力把1C的正電荷從負極移到正極所做的功。
(D)、電源電動勢越大,則它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的本領越大。
8、在電場中,帶電粒子只在電場力的作用下沿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t1,t2時刻分別經過M,N兩點,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該電場可能是勻強電場。
(B)、從M點到N點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加。
(C)、M點的電勢高于N點的電勢。
(D)、帶電粒子在M點所受的電場力
大于N點所受的電場力。
9、如圖所示,四只電阻兩端加相同的電壓,通過各個電阻的電流分別是I1、 I2、I3、I4 ,則其大小順序為( )
(A)、I2> I4>I3>I1
(B)、I4> I3>I2>I1
(C)、I1= I2= I3= I4
(D)、I1> I2>I3>I4
10、如圖所示是描述給定的電容器充電時極板上帶電荷量Q,極板間電勢差U和電容C之間的關系的圖象,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11、實驗室用的小燈泡燈絲的I—U特性曲線可以用以下那個圖像來表示( )
(A) (B) (C) (D)
12、如圖所示,電子由靜止開始從A板間向B板運動,當到達B板時速度為V,保持兩板間電壓不變,則( )
(A)、當增大兩板間距離時,V增大。
(B)、當減小兩板間距離時,V增大。
(C)、當改變兩板間距離時,電子在兩板間的運動時間不變。
(D)、當增大兩板距離時,電子在兩板間運動的時間增大。
二、實驗與填空題(本題共2小題,共16分,將答案填寫在題中的橫線上)
13、(1)有一個游標尺,主尺的最小分度為1mm,
游標上有10個等分間隔,現用此卡尺來測量一個
物體的厚度,示數如圖所示,則物體的厚度為 mm。
(2)調零后,用“×10”擋測量一個電阻的阻值,發現表針偏轉角度極小,正確的判斷和做法是( )
(A)、這個電阻值很小。 (B)、這個電阻值很大。
(C)、為了把電阻測得更準一些,應換用“×1”檔,重新調零后再測量。
(D)、為了把電阻測得更準一些,應換用“×100”檔,重新調零后再測量。
14、下圖是某同學測一節蓄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原理圖,除蓄電池,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外,可供使用的實驗器材還有:
(A)、電流表(量程0.6A,3A)
(B)、電壓表(量程3V,15V)
(C)、定值電阻(R0=1Ω,P額=5W)
(D)、定值電阻(R0=10Ω,P額=10W)
他調整滑動變阻器共測得了5組電流,電壓的數據,如下表,請完成以下問題(蓄電池的內阻非常小)
(1)、電流表選哪個量程 ;電壓表選那個量程 ;定值電阻R0選 ;(用字母表示)
(2)、作出蓄電池路端電壓U隨電流I變化的U—I圖像;并根據圖像得出蓄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測量值E= v;r= Ω;
計算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每小題12分,共36分,計算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5、如圖所示的勻強電場中,有a,b,c三點,ab=5cm,bc=12cm,其中ab沿電場方向,bc沿電場方向成600角,一個電量為q=4×10-8C的正點電荷從a移到b電場力做功為W1=1.2×10-7J,求:
(1)、勻強電場的場強。
(2)、電荷從b移到c,電場力做的功。
(3)、a,c兩點的電勢差。
16、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E=10V,內阻r=1Ω,R1=4Ω,R2=8Ω,電容C=10μF,開關S閉合后電路穩定時,求通過R1的電流I和電容器的帶電量Q 。
17、如圖,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粒子(重力不計)在勻強電場中的A點時的速度為V,方向與電場線垂直,在B點時的速度為2V,已知A,B兩點間直線距離為d。
求:(1)、A,B兩點間的電勢差。
(2)、電場強度E的大小和方向。
四:附加題(共10分)
18、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極板間距離為d,加的電壓為U0,上極板帶正電,現有一束微粒以某一速度垂直于電場力方向沿中心線oo′射入,并能沿水平方向飛出電場。當電壓升高到U1時,微粒可以從距M板d/4處飛出電場,求:
(1)、帶電微粒的比荷(q/m)是多少?帶何種電荷?
(2)、要使微粒束能從距N板d/4處飛出電場,則所加的電壓U2應為多少?
www.
O
U
Q
O
Q
C
O
U
C
O
U
C
O
U
I
U
I
O
U
I
O
U
I
O
Q
B
A
電流表讀數I/A 1.72 1.35 0.98 0.63 0.03
電壓表讀數U/V 1.88 1.92 1.93 1.98 1.99
A
V
E
S
R
R0
c

b

a

60
C
R2
S
E、r

R1
B
A
V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风县| 金川县| 斗六市| 昭平县| 黔东| 和田市| 区。| 普定县| 都江堰市| 岑巩县| 靖西县| 乌拉特前旗| 莲花县| 贡嘎县| 丰县| 夏邑县| 棋牌| 铜山县| 原阳县| 连州市| 芒康县| 黄龙县| 玛曲县| 乌鲁木齐市| 文水县| 唐海县| 库尔勒市| 东港市| 黔南| 五华县| 东海县| 昆山市| 武威市| 广南县| 南昌县| 东明县| 兴安县| 泌阳县| 大足县| 日喀则市| 平罗县|